张鸣:内部书的终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6:41:03
作者:张鸣,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我有幸赶上过全国人民没有书读的年月,那时候,新华书店里,除了毛选合订本和单行本之外,什么书都没有,偶尔会有本《读报手册》和《赤脚医生手册》,很快就会被人买走。
不过,在没有书的日子里,有些人还是能看到点书的,那时,存在高级干部才能读到的内部书。据说,内部书分灰皮、白皮和黄皮,以“灰皮书”最为有名,因为一些政治类的国外禁书,都搁在里边。已经见过若干当年读过灰皮书的人回忆搞到这些书的艰难,以及读到这些书的狂喜。可惜,我那时候仅仅是一个身处黑龙江农场的中学生,“灰皮书”连听都没听说过,费尽九牛二虎之力能看到的,仅仅是些“文革”前出版的文学书,即使这些书,也得将之“灰皮化”,用不怎么显眼的灰不拉叽的纸包上,书名作者一概去掉,有些甚至还要标记上毛选或者鲁迅,加以掩饰。害得我到了“文革”结束后,世界名著开禁,才知道原来好些托人到大城市买来的书,其实我已经读过了。
真正见识灰皮书,已经是1980年代了。那时,内部书店正开得火呢,购书限制依然很严,但是内部书已经开始扩散,也已经逐渐开始不新鲜,因为门逐渐开了,外面的书,渐渐也翻译进来了。我看到的第一本灰皮书,是吉拉斯的《新阶级》。
现在,内部书店据说还存在,但已经没有什么内部书可卖了。1979的《读书》杂志创刊号上有人提出“读书无禁区”,还惹来很大的争议,但是在今天,这个说法已经成为常识了。“内部出版,注意保存”的字样,很少能在书的封面封底上见到了,偶尔见到一次,是前几年,东方出版社把一些党史研究的内部资料编印了,拿出来卖,一律黑皮,标明“内部发行,仅供研究”,但却在一般的书店里公开地卖,不像当年的内部书,要档次很高的介绍信在专门的内部书店才能买到。据说,这些书在热卖了好一段之后,又不让这样卖了,但估计该买的人都买了。
内部书是一个特定历史的产物,在那个特别的年月,它的出现,从一个方面讲,是个好事。因为,毕竟在那个文化禁锢的岁月,国门之上开了一条小小的缝,通过这条小缝,一些高级干部,以及干部子弟和若干沾了光的人,可以一窥外面的世界。内部灰皮书和当年的大参考一样,属于特殊年代能射进中国的一线光。“文革”后许多觉悟比较早的早慧者,很多都是借了灰皮书的光。
当然,内部书的存在,也是文化禁锢的一种标志。当年内部书的绝大多数,在今天都已经公开出版了。当年之所以不能公开发行,主要还是那个特殊的时代,人们思想观念上,禁区太多。改革开放,思想解放的过程,其实就是突破一个个观念的禁区的过程,随着禁区的一个个被突破,自然内部书也就没有必要存在了。
说起来,当年的禁区,除了革命时期特殊的禁欲主义影响之外,其实都是好心,因为担心人们受不良思想的影响,担心人们抵抗不了很多不正确的意识的侵蚀,只有一少部分高级干部,才能有这个觉悟和抵抗力,所以,信息的取得,必须分等级,分层次,很多外面进来的书,只能限制在一个小范围阅读。显然,这个担忧,随着中国的日益开放,不仅窗户开了,而且连门都开了,外面的空气涌进,即便是存在污染,好像也没有什么了不起。大家总算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在过于纯净的空气里成长的人,经不得风浪,见不得世面,而作为这个地球上的人,总是要走出去的,关在屋子里,一代人也许可以,但总关着就有问题,走出去,请进来,总免不了会有些污染,经历了这些,人才能真的健康。
改革三十年了,改革和开放是一对完全不能分割的概念,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开放,就没有改革。不能打开房门,从外面输入信息,改革就没有了资源,从系统论的角度说,就是一个系统处于负熵状态,完全没有活力。从这个意义上讲,一个完全封闭的体系是可怕的,仅仅开了一条小缝隙,也是不够的。让全体人民都知道外面的世界,可以自由地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国家才会有希望。当年的好心,可以放放了,因为,我们必须相信自己的人民,相信他们有能力辨别是与非。
内部书已经走进历史,那些大开本的,毫无装帧设计的灰皮书,现在,估计还躺在某些人的书架上,其中有一些,已经出现在北京潘家园的旧书市场上了。它们记录了一个时代的阅读历史,也昭告世人,中国曾经存在过一个特殊的岁月。尽管那个岁月的某些想法,现在并没有完全消失,有些人还在担心着开放之后的空气污染,但是,毕竟门是关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