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国体制”为什么“举”不起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06:32:04

奥运会刚刚结束一个多月,就看见国内的网站上出现了“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的消息:小学生每天跑1000米,初中生1500米,高中及以上2000米,活动将持续到明年4月30日。我一时糊涂起来:难道我们不是刚开完奥运会吗?难道我们不是有个“举国体制”吗?怎么孩子在最好动的年纪,从事体育锻炼还要督促,乃至要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这三驾马车联合拉动?


 


发起者用心良苦。目前中国的中小学生严重缺乏体育锻炼,大部分学校根本没有运动队。奥运会期间《华尔街日报》还报道,因为中国的学生不运动,象耐克这种体育用品跨国公司赚钱就难,于是开始积极在中国的学校中推动体育运动等等。读来实在让人哭笑不得。中国如今是奥运会第一金牌大国。这金牌背后有什么呢?难道金牌只是个政绩工程,背后的一切都是空的?难道中国的下一代还是“东亚病夫”?


 


按说,奥运会后是最不担心学生不参与体育运动的。以美国为例,平时的竞技体育被篮球、橄榄球、棒球、冰球等项目主宰,学校的孩子们也长年跟着从事球类项目。田径、游泳由于没有全年的联赛,平时淡一些,要靠奥运会来推动。一般而言,每次夏季奥运会之后,美国青少年参与游泳训练的比例就增高5-6%左右。今年的统计还没有出来,估计因为有菲尔普斯的惊人表现,对美国国内的游泳运动会刺激更大。我们住在波士顿郊区,九岁的小女看完奥运会马上参加了家门口“男孩女孩俱乐部”的游泳班,游泳班的名字就叫“象冠军一样游泳”。一个月下来,她的自由泳水平已经让我有些赶不上了。


 


我再查本镇高中的网站,这么一个二千学生左右的学校,竟有快二十个运动队,比赛全年不断。参加这种运动队,每天课后训练两三个小时,周末一般都有比赛。再查周围几个高中的情况,参加运动队的学生比例高达四分之一左右。这种运动狂热一直会延伸到大学。乃至全美有四十万左右大学生运动员。美国的奥运会金牌,就是靠的这些本钱。人家的奥林匹克运动和老百姓的生活水乳交融。奥运会的兴奋能自然带动民间的体育发展,根本不用行政命令。


 


对比以下,我们的“举国体制”,撑起来的不过是一个“大国”的面子,和一般老百姓的生活并无关系。这一点,在奥运会结束不到一个月就漏了馅儿。奥运会时大家看比赛兴奋不已,出了赛场就一切照旧。青少年不用行政命令强迫就不会锻炼。这也难怪,我们的奥运代表队在奥运会结束后,马上抛下中国的老百姓,组团到了香港,享受着鲜花和红地毯,好象他们是香港培养的。菲尔普斯则悄悄回国,下飞机不到二十四小时就跳进普通百姓用的游泳池教孩子游泳。他不是国家出钱培养的,是自己在普通的游泳俱乐部里成长起来的。但是,他对社会的回馈,却比我们这些国家培养的运动员多得多。


 


所谓“举国体制”,除了一个面子外,其实是什么也举不起来。中国应该告别这种计划经济体育的时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