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建:骂人也是爱国主义教育?(南方都市报 2007-3-9)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2:51:59
骂人也是爱国主义教育?   2007-03-09 10:02:03  来源: 南方都市报   作者:

  

  说文解道之邵建专栏
  
  自2月28日叶永烈先生把他在《新民周刊》上关于何智丽的文章贴上新浪博客,短短的一周可能就获得国内博客的最高点击率。刚才去看《何智丽——我想有个家》的连载三,已经被点击近70万次,跟帖也有7000多条,而且还有欲罢不能的趋势。这样一个高点击和高跟帖,不禁让人感到炙手可热。可是,如果打开后面的跟帖浏览,至少是我,顿时感到内心发寒。谩骂,混一色的谩骂,侮辱,不打草稿的侮辱,可谓铺天盖地。以这样一个庞大的数量,针对的又仅仅是一个女性。我感到了一种叫做“恨”的心理能量,它像原子裂变一般,无法不让人心里发怵。

  什么“汉奸”、“败类”、“叛徒”,又是什么“狗”、“日本狗”、“母狗”,至于那些涉及器官性的谩骂,这里免去。骂人花样百出,缘由只出一个:义愤、爱国的义愤、民族主义的义愤。当年胡适先生有一个词,叫“正义的火气”,正可用在这里。只是“火气”一词分量太轻,庶可叫做“正义的仇恨”吧。何智丽上世纪90年代的一场比赛,以日本人的身份击败中国人,而且每打出一个好球,嘴里都一声“哟西”,尤其是胜球之后,言论无遮,把国人给彻底得罪。今天,恰巧有了一个泄愤的机缘,于是便出现以上连篇累牍的网络大甩骂。

  就像我无意为何智丽辩护,尽管我认为她当年的作为至少是她个人的权利;我也不想怀疑和否定网络骂人者那份爱国的真实感情,只是觉得这爱国感情表现得也太糟糕了。“国家”本是由人构成的,没有人组成的国家,不过是一个“空洞的能指”。因此,爱国就是爱人,或者,爱国不妨先自爱人始。可是,我看到的是什么?不是爱,是恨,一种咬牙切齿的恨。谁也不能说那粗鄙的骂和恨就是爱。或者,把骂当做爱,把恨当做爱;如果不是我们不会爱,那肯定是爱的畸形。问题是,我们的爱国,怎么经常处于这畸形的状态中?在我看来,即使我们不爱这个人,即使这个人可能伤害过我们,也大可不必恨到今天这个地步。如果说爱是一种力量,而恨则往往出自恐惧。一个对象,当我们不能战胜它而又敌视它的时候,就会转化为恨,怨恨。相反,如果我们学会宽容,而宽容才是爱的表现;那么,哪怕一个对象真的伤害过我们,我们也抱之以宽容,这,才是真正的力量。想想吧,那无言的海纳百川般的宽容和现在网络上连成一片的叫骂,究竟谁更有力量。

  反讽的是,面对众骂,有人出来劝阻,于是有帖子说“我们这里正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声称“一个民族不能没有尊严”。骂人是教育,骂人显示尊严?更有贴子耸人听闻:“如果一个韩国人,加入了日本籍,在奥运会中击败了韩国的对手。并还喊出‘哟西’。那人大概就活不长了。我并不是在赞扬半岛人。但中国人实在就是缺少了这么点民族气节。”大概还嫌骂得不够,还要杀之后快,而且,这才是民族气节。教育、尊严、气节……,无一不是正面的词汇,又无一不带着一股戾气,这样的现象也够诡异。如果我们真的接受过良好的教育,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这样骂人,何况骂的是一个女性。如果骂人能显示尊严,而且是民族的尊严,那么构成这个民族的人就没有一点尊严可言。杀人,杀任何人都谈不上什么气节,除非自己杀身成仁。本来这都是简单的道理,可是,一旦顶上了爱国的名头,怎么连常识都分辨不清,而且让我们自己直跌“人”的水平线以下。爱国固然好,可是爱国也要爱出一个水平来,岂能爱得这样没教育、没尊严、没气节。

  这是一个老问题了,看样子还会继续老下去:以骂彰显自己的爱国,以爱国的名义任意开骂,而且比骂。在一个文明社会,或对一个文明人来说,你有任何道理,都不能成为骂人的理由。不能因为爱国的动机是对的,就可以不择手段。手段的恶劣无以证明动机的正当。退一步说,即使爱国,骂人又岂能是爱国。岂不知,骂人不但有损人格(自己的),也有损国格。骂人风长,斯文扫地,难道不有伤我们这个号称几千年的文明古国?

  请骂人者戒!

  (作者系南京晓庄学院副教授)

http://www.nanfangdaily.com.cn/southnews/spqy/200703090359.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