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艺术及其社会基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4:22:51

后现代艺术及其社会基础

程美信


我发了《后现代主义艺术已腐朽不堪》一文之后,网友返馈信息都透露出一种难以接受的质疑,他们通常是比较有想法的艺术家。有人指出我是悲观的,实际上,我把西方后现代主义艺术与中国本土传统派艺术视为一种同是失效的“废话艺术”;而不存在悲观或乐观的态度。首先,后现代艺术与古典传统艺术的历史地位不该被忽视,它们都有着自己相应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作用。那么为什么我认为后代现代主义艺术已腐朽失效,这显然囿于西方当代社会的生活而言的,因为当代西方艺术已出现一种内在的困境,即艺术对社会文化作用的张力严重下降,也意味着人类前沿问题面对一个无所适从的思想困惑。至于后现代艺术的形式以及市场则不是我所关注的,我所关心的是:后现代艺术作为一种主流的情感思想文化,它对当代生活的实际价值意义又有多大?

换言之,我不是从美术馆与艺术展去考察西方当代艺术的,而是从社会生活去对照后现代艺术的实际意义。分析结论是,后现代艺术的文化张力处于极度的萎缩,困惑与空洞充分体现在当代艺术以及艺术家创作之中。在冷战结束之后,西方社会思潮急剧走向呆滞,艺术的空洞化日益突出,正如海德哥尔和哈贝马斯所敏锐的洞察到那样,前者以德国存在主义哲学那种极端口吻的说:民主是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终结。哈贝马斯则认为民主是一种接近完美的社会制度,一切政治性社会革命已丧失了历史意义,接下来是社会交往中一些生活“小问题”。从政治哲学和社会制度方面而言,海德哥尔和哈贝马斯的言论是非常在理的,可从人的生活和世界矛盾的来看,麻烦是源源不断的,西方社会的中产化发展,一方面表现出民主与资本主义文明的进步,即政治与经济迈向自由主义前进,但另外突现了一种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以及生态能源的巨大危机,它既是技术性问题也是观念性问题。也就是说,文艺哲学是人类的思想与观念、价值与审美的导向工具,它不至于表现出象当代艺术这般无所作为的被动处境。当前世界,大众趣味和市场经济决定艺术与学术的方向,这种本末倒置的文化错乱现象无疑是一种巨大社会代价。

这些当代文化与社会问题,在发展中国家被刻意的搁置,甚至没有觉察到它的严重性与前沿性。对于那些有想法的当代中国艺术家而言,他们对于后现代艺术理解则是它的开放性语言体系和材料构成,对其内在精神张力的软化与失效却缺乏深刻的体会。当然,我不否定后现代主义艺术对于消解和颠覆一个非现代社会具有积极的文化意义,可这不足以说明它具有恒定的内在张力。如果从西方实际的生活层面去关照后现代主义艺术,可能清晰的认识它的困境与危机。我曾例举了达沃斯经济论坛的现象,在此,再次例举克林顿与莱温斯基绯闻事件,它呈现在一种民主与法则的社会背景下,充分体现了当代资本主义文明的社会特点:总统的权力受到制度与技术的种种限制,作为这种后现代社会语境下,偷情的原始冲动超越了爱情与婚姻、道德与法律的束缚,可作为白宫实习生莱温斯基来说,自我、嘴巴、阴道、总统、爱情、婚姻统统之一切都是现成的实在材料,没有任何道德原则和人际规范的约束,以致法律制度与舆论媒体都成为一种可用的现成材料。白宫实习生将总统精子完好保存起来,然后象一个聪明的策划那样,将偷情的细节透露那些外界,好戏就开锣鼓了,台上台下互相响应,主角与观众失去了界限,法律、道德、爱情、真诚、性交变成一种罗马式节日活动的摆设,观众获得的娱乐,打发平淡无聊的机械生活;大小媒体从中获得或多或少的利益,消费者和广告商热中这种超级绯闻节目;莱温斯基更是满载而归,一夜间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女孩成为举世名人,不仅被载入史册,随着而来的是高价书酬和高薪聘书,无需付出人格与道德、婚姻与肉体的丝毫代价,这便是后现代与前现代的语境差异;总统先生从开始陷入困境危机,随着戏剧的落幕,可谓是“柳暗花明”,也代表旧道德系统失效,奸情与说谎已是文明社会生活元素,假如不是总统的话,这一切不过是人之常情而未可厚非,换言之,总统在后现代社会语境里找到了有力支持的知音,他也因那点法律与道德上微不足道的绯闻而成为美国历史上著名总统,演讲和卖书的价码也随着水涨船高。

看起来后现代文明社会很美妙幸福,人人都是艺术家,人人都是现成的艺术材料,生活与艺术互为一体,对于莱温斯基而言:总统、大众和媒体是材料;对于总统而言:莱温斯基、权力、媒体和大众通过是材料;对于传媒业而言:克林顿、莱温斯基、大众以及相关人物全是财料;对于大众而言:克林顿、莱温斯基以及相关人物都是材料。那里没有严肃与真诚,器官、精子、奸情、爱情、婚姻、法律均是戏剧化材料,围绕着大众娱乐与商业金钱所展开的游戏。它揭示了上帝死了,道德死了,爱情死了,婚姻死了,真诚死了;只有中产阶级大众的无聊趣味,他们不停地寻找感官刺激来打发空虚生活,简单轻松的肥皂剧、名人绯闻、体育赛事和时髦商品,只要能够引起他们瞳孔放大而不至于死亡的刺激,他们欢欣鼓舞和乐之不疲,他们厌恶清醒与反思、严肃与真诚,更回避责任、正义、崇高和深刻,追求即时行乐和消费满足,而不在乎实际的生理生活需求,通过购买力烘托社会地位和存在价值,所谓自我价值实现。灾难性的是生态与能源、道德与人际、心理与幸福的后果。

近70年代来,人类物质生活丰富是前所未有的,同时又是一个精神疾病最为严重的时代,它是信仰空虚与价值错乱所引发的社会心理疾病。人们不再因为饥饿与压迫起来造反或革命,而是心理的失衡和生活的失落起来乱杀无辜。不管是美国还是中国,这种精神疾病引发暴力已不亚于中等规模的战争。从前,中国教科书嘲笑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物质丰富、精神空想”衍生社会堕落的毒品和犯罪,今天中国同样不可避免陷入这种现代文明的社会危机之中。换言之,它是资本主义文明和中产阶级大众所必然社会危机,即我所说的,物不在神性、德性和理性,它变成一种社会价值和存在感受的介体,人的主体性是离开这个商品与消费的“物”便彻底失去存在意义。进而言之,后现代主义艺术的早期思想动机就是颠覆这种现代资本主义文明的价值体系与制度秩序。那些“垮掉一代”,他们怀疑和敌视一切现存的价值与权威,他们行动意义是在于逃避,追求一种东方式的消极虚无的精神超越;但它们从一开始就缺乏积极的建设性,这就是后现代主义艺术最终疲软而缺乏内在张力的关键因素,那种撕心裂肺的嚎叫一旦变成一种艺术方式,剩下只有释放后的疲惫和消沉,此外什么也没有,因其本来就是缺乏严肃态度和面对现实的勇气。

西方垮掉那一代人,一种是发泄式的嚎叫(右翼嬉皮士),一种是理想式的抗议(左翼嬉皮士),前者更倾向与宗教与艺术,后者则表现激进的政治理想主义。不到半个世纪工夫,理想派普遍投降了,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左倾冲动是青春期的必然反应。事实上也证明理想派青年更具有积极社会意义,因为他们一开始就是关注社会与政治,无论他们投降或折中,至少是面向现实社会生活的。嚎叫派更倾向私人生活,他们对艺术热爱程度可用宗教虔诚来形容,而真正的狂热者最终不是毒品就是宗教,除了死于毒品和性病之外,最终也分流而散,妥协者走向艺术商品化道路,跟资本家与美女明星杂混一起;另一些走向印度尼泊尔,成为瑜珈修炼者和高原苦行僧,这无疑是他们生命追求中最高形式,一种虔诚而逃避的人生虚无态度。

大历史仍旧朝向资本主义与中产阶级的消费时代挺进,大众生活一方面丧失理想追求,不如说更适应这种生活方式,其中不排斥资本家和国家制度已成熟掌握了“牧养”驯化技术。这一切,无疑有后现代主义艺术天才的功劳。左翼嬉皮士的造反使西方资本主义在制度上更加完备健全,那就在公共福利领域走出制度性改进,这种妥协在技术上叫“葫萝卜加大棒”手段,教育、车子、房子、旅游及一切商品都可透支提前消费,只要诚服履行商业社会的规则,努力成为一个合格的消费奴隶是中产阶级最大荣誉和奖赏。此外,右翼嬉皮士的艺术天赋,他们向社会提供了一种情感经验,正如拉美殖民地上奴隶们,舞蹈与乐音成了他们麻醉与释放自己的摇头丸,爵士乐和摇滚乐、萨萨和迪斯科、迪斯尼与范思哲、行为艺术和杂物装置,它们全表现出狂噪与忧虑、亮丽与杂乱、简单而强烈,对于大众而言都是现成的生活经验,正如中国农民都喜欢多彩热闹的、吉祥如意的、简单明快的艺术样式是一致的。不同在于一个代表发达社会的中产市侩的小资情调,粗俗里有古典巴罗克的典雅形态,浮浅里有罗可可的甜美色调;中国式代表一种小农而落后的原朴形态,更多实在的生存理想追求,丰收与充饥、发财与吉祥。因此,中国大部分当代前卫艺术是一种蹩脚而空洞的小资趣味而已,换言之,中国缺乏相应后现代艺术的社会语境,小资情调成为前卫时髦也就毫不奇怪了,更是不足一提。

很显然,我想说清后现代艺术已成为没有思想指向的情感材料,它仅仅服从了商业与大众之间那种“正常”的需要。从根本上丧失了艺术对历史与社会的建设性文化张力。所以,必须有新的艺术和新的思想来突破这种被动性。另外,我想下一步通过对西方大众生活中的美术教育,展开探讨“后现代艺术的经验基础”,那样可以进一步认识后现代艺术的社会基础及其语言形式与材料构成之间的关系,从而可以消除人们对它的仰视或敌视。诚然,我更希望与关注当代艺术的朋友们一起讨论这个主题。我象所有画画的人一样,从最初痴迷于怎样画,由于后来生活和视野的变化,迫使我不得不放下画笔,回到原始起点去思考“画什么”和“为什么画”的本质问题。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后现代艺术及其社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