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聿文:发消费券不如“以工代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3:35:38
文共有0条评论发布日期: 2008-12-16

应对目前的经济下滑,扩大内需成了社会的共识。然而正如央行行长周小川13日在《财经》年会上表示的,近代中国一直在过“穷日子”,政府过去关注更多的是如何扩大生产,在扩大内需方面一直相对缺乏经验。(12月15日《京华时报》)

某种意义上,周小川说的是事实。那么,该如何扩大内需呢?在此,美国当年的“罗斯福新政”或可给我们提供一点经验。罗斯福总统实施“新政”时所面对的美国经济环境和目前的中国有些类似,都是生产总体过剩,有效需求不足。“新政”中值得一提的是,通过举办公共工程,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来增加国民收入,刺激消费与生产的均衡。罗斯福执政初期,全国共有1700多万失业大军,1934年美国政府将单纯赈济改为“以工代赈”,明确规定对有工作能力的失业者不发放救济金,而是帮助其通过参加不同的劳动获得工资。此举为广大非熟练失业工人创造了就业机会。到二战前夕,政府投资的各种工程总计雇佣人数达2300万,占全国劳动力人口总数的1/2以上。可以说,“新政”通过上述举措,为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缩小社会分配差距、促进需求增加发挥了重要作用。

“罗斯福新政”给我们什么启示呢?为缓解经济下滑而对经济进行必要的政府干预,无疑是对的,但政府投资,是投向固定资产即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还是投向消费资料生产方面,或者直接给老百姓派发红包,却大可讲究。

既然经济下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消费不足,那么政府也就应该直面消费。在这方面,一些学者提出了不少意见和建议。比如,“欧元之父”蒙代尔日前建议中国政府发行1万亿元购物券。(12月15日《东方早报》)鉴于中国多数民众的收入较低,蒙代尔的这个建议有一定的可取性,但正如一些专家所言,1万亿购物券分摊到13亿人,每人不足1000元,另外,也有可能出现购物券换现金的情况。所以就实际而言,刺激消费的作用不大。我倒是认为,与其如此,不如利用此次大规模的政府投资,对过去在民生方面的历史欠账做一个全面弥补。比如,提高企业离退休职工工资水平和城市低保水平,为农民建立社保,以及对过去拖欠的教师和农民工的工资进行补偿,等等。

“罗斯福新政”的做法是直接诉诸人们的就业和收入,因为大型工程项目等基础设施建设虽然投资很大,建设周期也长,但在拉动就业和促进消费方面远不是理想举措。“罗斯福新政”是采用“以工代赈”的方式避免了这一弊端。

中国的投资监管制度还远谈不上完善,亟待就业的人口也比美国当年要多,所以,政府投资若过分集中于基础设施这一块,对解决就业进而刺激消费的作用有限。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的有效需求不足来自人们的收入增长缓慢。长期来,国家在收入分配中采取向政府和资本倾斜的政策,导致普罗大众特别是占人口主体的农民的收入落后于社会平均水平,消费能力严重不足;另一方面,政府公共服务的不足也加大了人们的支出,从而减少其他方面的消费。

市场经济条件下,保持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前提是消费需求充足。消费又与就业和收入有关。所以,我们应该告别拉动内需就是更多地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进行投资的传统思维,像“罗斯福新政”一样,重点投向那些能够提供充足就业岗位的项目和工程,以及减少人们支出的公共品。如果中国这次4万亿政府投资对人们的就业和收入有很大帮助,将可为中国经济的长期繁荣打造一个坚实的需求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