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文重谈林风眠的艺术成就和地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2 01:31:51

一、林先生是我国富有独创性的著名画家暨教育家,培养了不少艺术人才。他名闻世界,但是,在国内,长期以来却是位存有争议的画家,评说不一。

米谷同志1961年在京看了《上海花鸟画展览》之后,曾应约在同年《美术》第5期上写了一篇题为《我爱林风眠的画》的文章,热情地赞赏林先生的画"像一杯杯醇香的葡萄酒",叫人"陶醉于美好的艺术享受与想象中","像艺术万宝箱中的一颗碧玉,也像百花园里的一朵奇花。"可是,风云莫测。1964年《美术》第4期上,突然有人提出《为什么陶醉》的责难,认为林先生"作品中的那种荒凉、冷落的情调和社会主义时代人民群众的感情意趣是格格不入的",同时也批评米谷同志"这种欣赏口味是很不健康的,对这样的作品作这样的宣扬是非常错误的"。《美术》编辑部还作了如下按语:

"本刊1961年第5期发表的《我爱林风眠的画》一文是有错误的,这篇文章的发表,我们有责任,文章发表后,曾经引起读者的不满和指责,我们没有及时组织讨论,也是不对的。现在将石崇明同志的来稿先在本刊发表,我们认为这篇文章的基本看法是正确的,如果有不同意见,可以展开讨论。"

本来学术上持有不同意见是不足为奇的,本着"百家争鸣"的方针展开讨论,也是无可非议的。奇怪的是编辑部的态度,既然准备"展开讨论",那又为什么如此迅速武断地下结论如此匆忙地承担"发表"却不提约稿的责任既然之前没有组织讨论是不对的,那么之后又为什么不见"组织讨论"呢显然,当时在"左"的思潮影响下《美术》编辑部的所谓"展开讨论",只不过是蒙骗广大读者的幌子而已。其实质是把林先生和他的画一棍子打入冷宫罢了。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林彪、"四人帮"对林风眠先生连人带画的批判调门越唱越高,甚至以莫须有罪名使这位老艺术家坐了近5年的冤狱。出狱不久,又逢1974年"四人帮"掀起批"黑画"的妖风,把上海外贸部门编印在《中国画》中的他那一幅风景画--《山区》,说成是"黑画",诬陷他为"黑画家"。在那随时都有可能挨棍棒的日子里,林风眠先生的心情,怎么能不感到孤寂、茫然呢面对林彪、"四人帮"的这种摧残,最后,他在难言的痛苦中干脆"破釜沉舟"了,把劫后残存的数以千计的作品,有的用水捣成纸浆,冲进了抽水马桶;有的扔进火炉,化成灰烬。就连看到挂在自己客厅里的那张黑底的红菖兰花也感到"危险",因为别人会说它也是"黑画",连夜取下,把那幅画的底色,由黑改成黄,再由黄改成绿,最后由绿改成红之后,才算"心安理得"。林彪、"四人帮"一伙竟然把这一位正直的艺术家折磨到如此地步为什么

二、林风眠先生的艺术值不值得赞扬

我们只要对他的艺术主张以及艺术实践,作一番全面的观察,是不难得出结论的。

1918年,正是"五四"运动前夕,刚满18岁的林风眠面对着仿古成风、日益衰败的旧中国画坛,感慨万千他怀着探求艺术真理的欲望,参加了赴法勤工俭学,去巴黎学习绘画。1925年,林先生从法、德回国之后,先后在"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和"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任校长。1926年他在《东西艺术之前途》一文中写道:"西方艺术是以摹仿自然为中心,结果倾于写实一方面。东方艺术,是以描写印象为主,结果倾于写意一方面。艺术之构成,是由人类情绪上之冲动,而需要一种相当的形式以表现之。前一种寻求表现的形式在自身之外,后一种寻求表现的形式在自身之内,方法之不同而表现在外部之形式,因趋相异,因相异而各有所长短,东西艺术之所以应沟通而调和便是这个缘故。"又说:"西方艺术形式上之构成倾于客观一方面,常常因为形式过于发达,而缺少情绪之表现,把自身变成机械,把艺术变为印刷物。如近代古典派及自然主义末流的衰败,原因都是如此。东方艺术,形式上之构成,倾于主观一方面,常常因为形式过于不发达,反而不通表现情绪上之所需求,把艺术陷于无聊时消倦的戏笔,因此竟使艺术在社会上失去其相当的地位如中国现代。其实西方艺术上之所短,正是东方艺术之所长。"

三、林风眠先生认为"中国艺术之所长,适在抒情"。

但是,他也看到中国绘画在表现形式和表现方法上还有不少局限性,反而不能"自由地表现情绪上的需求"。因此,他主张冲破传统的束缚,打破因袭守旧,刻意摹仿的观念。到生活中去。他潜心研究,积累大量的素材,通过自己感受到客观存在的自然美,加以取舍、概括、集中,变成他作品中所表现的艺术美。正如他自己所说:"不管哪张画稿,成功不成功,都是在蓄有对于生活的感情、积累生活素材的基础上构思动笔的。"所以,林先生的作品,不是自然的摹拟,也不是某一种表现形式的照搬,而是经过"迁想"后的"妙得"。就拿风景《山区》来说吧,这是林风眠先生1963年10月从新安江一带山区回来后创作的。他那独特的表现手法,把叠峦起伏的山峰,瞬息万变的云彩,挺拔秀丽的高压线铁塔,描绘得格外引人入胜。这正是林风眠先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真实写照。凡是到过新安江一带山区的同志,都能领略到如同林风眠先生所描绘的那诗一般的意境的。

然而,那时候在上海一家报纸上批判《山区》时说什么:"在我们社会主义新山区里,亿万个新愚公,立下移山志,改造旧山河,人工渠绕山穿谷,大寨田片片新绿,到处都是生机勃勃,到处都是欣欣向荣,这才是社会主义祖国山区的真实面貌。《山区》的作者为什么视而不见,却臆造出这样一幅中世纪的乡村画来呢?"按照他们规定,惟有"人工渠绕山穿谷,大寨田片片新绿",才是社会主义祖国的新山区。那么像林风眠先生所描绘的山区,难道就不是社会主义祖国的新山区,而是"臆造"的"中世纪的乡村"吗照他们的逻辑只能是"玫瑰花和紫罗兰散发出同样的芳香",千篇一律最省事,可见林彪、"四人帮"一伙的形而上学已经猖獗到了何等程度

"风格就是人"。林风眠先生创造了独特的个人风格,这是在民族性和时代性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艺术个性,也是他将自己的艺术主张付诸实践的结果他在艺术方面的全部创造,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这是只就他怎样实践自己的艺术主张简要作一介绍。

在绘画的原料和技法上,他认为应尽量吸收西方艺术贡献给我们的新方法,不应加以任何限制。他作画,虽然取我国传统的宣纸、笔、墨为主,但不受其局限,为了充分表现自己的感受和情绪,他把水墨与水粉揉和一起,甚至以粉代墨,不拘一格。这正是他主张改造中国绘画原料的具体体现。

林先生的线条与其说它来源于中国画,不如说它出自于中国的瓷器画。他把那流畅、敏捷、爽快、优雅的线条敷有不同色彩,运用不同笔锋去表现各种不同的景物,不仅表现了形体,而且还能更好地表现质感,从而增强了线条的表现力。如他所描绘的《仕女》身上的薄纱衣,《静物》中玻璃器皿的透明质感等等。

色彩上,我国传统绘画重对比和夸张,成就很高,但也受到时代限制。印象派的大师们知道光对色彩的作用,便表现出了时间变化的微妙之处,还表现了空气的颤动和自然界中的音乐感。林风眠先生吸收了他们处理光色关系的经验,溶化到传统的大色块的对比中去,因此,无论他画的背光的《秋景》,还是背光的《静物》,都给人以整体而大概括的阳光感和空间感,更富有新意。

在画面的章法上,我们常见的中国画往往是立、横裱轴,十分讲究虚实关系的处理,并落有题跋。而林风眠先生喜欢用方构图,没有题跋,只是在左下角或右下角签个名盖颗章就完事。于是有人说他是不合传统的西洋画章法。其实这在我国传统的绘画中不是没有的事,宋代绘画中就有这样的章法。何况构图的长、方、圆,或者画面上有无题跋,依我看并非中国传统绘画章法的实质,其实质在于虚实关系的处理上。清人笪重光在《画筌》上说:"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说的就是虚实结合的妙处。林风眠先生正是抓住了这一实质,虽然常常满版布景,留出空白不多,但就那么一点空白,却构成了整个画面的"活眼",突出表现了他刻意表现的某一部分及其意境。

还有一点就是造形的夸张和变形,在我国传统绘画艺术中,常常用以来表现画家对客观对象的某种强烈感受,对客观对象进行一番取舍、强调和削弱的功夫,从而更好地达到传神的境地,这是不足为奇的。林风眠先生在传统的基础上,吸收了一些西方艺术中的表现方法,如人物造型上的变形,色彩上的夸张,静物中不合透视法的摆布等等。有人说他搞形式主义,我以为这是不公正的。

尽管我在这里对林风眠先生在中国画的表现形式和表现方法的创造方面表述得十分肤浅,但也许有些拘泥于传统的陈法而不求革新创造的人们会说,这全是叛传统之经,离画论之道的歪门邪道,林风眠的画中不中,西不西,根本不是中国画等等。那么请不要忘记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是马列主义和中国具体情况相结合的必然结果。如果光靠中国封建社会的"传统",那是闹不成革命的,即使闹成了,也是这个皇帝代替那个皇帝罢了,岂能根本改变中国社会的面貌。政治上是这样,文化艺术上何尝不是这样

以民族艺术为基础,吸收外国先进的东西,才能创造出一代新的中国画。林风眠先生正是这样的先驱和启蒙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