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茜:李清照词的艺术成就浅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7:29:55


                              
   李清照的词婉约、清新、忧愤、深沉。李清照的词,倾诉真挚情,善用白描法,熔炼家常语。前期的词,主要描写少女、少妇的生活,多写闺情,流露了她对爱情生活的向往和别离相思的痛苦。后期的词,多悲叹身世,有时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以表达她的爱国思想。李清照的文学创作具有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居婉约派之首,对后世影响较大,在词坛中独树一帜,称为“易安体”。
[关键字]     李清照:词艺术:个性:成就。    李清照是我国南北宋之交的一位著名女词人,在中国妇女文学史上,她的作品更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历来为人们所称道,她的词意境阔大,音韵流转,语言精审,情景交融,她的诗笔调苍健,情多慷慨,颇具男子声口,她的文学成就在宋代便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自宋至今,称誉者不计其数。自有文学史以来,李清照于文学史地位渐高:谢无量《中国大文学史》:“李格非女清照………亦以倚声有名。”胡适《国语文学史》称:“李易安乃是宋代一个女文豪。”郑振铎《中国文学史》说:“李清照是宋代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刘大杰则认为李清照“是中国古典文学史有崇高地位的天才女作家。”(《中国文学发展史》)这些言词并非都是虑美,都是有其充分理由的。笔者在些无意于争论李清照究竟应称“名家”还是“大家”,但称为一流的女词人并不过分。那么李清照究竟是怎样在词史上占一度之地,为什么能取得如此大的艺术成就而且有那样崇高的地位呢?    李清照于词史地位的确立,主要依凭于其作品(主要是词)。她的词作可以说是天才,情感理想的三位一体。李清照出生在宋神宗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一个有名的学者仕宦家庭,祖籍山东济南,父祖皆出于“蚤有盛名,识量英伟”的韩琦门下。父亲李格非,官至礼部员外郎,精谙经史,擅长诗文,和苏门四学士黄庭坚、张文潜、陈师道、晁补之有密切的来往,在北宋文坛上颇有名声,与廖正一等并称为“后四学土”。母亲王氏,也是一个通文墨、懂诗书的大家闺秀。李清照从小就生活在一个文学气息十分浓厚的家庭里,她所受到的教育并不是普通女子所能相比的。    自明以来论词以婉约、豪放为限,张南湖云:“词派有二,一曰婉约,一曰豪放。仆谓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惟和轩称首。”(王士祯《花草蒙拾》转引)明宋征壁评易安词“其词妍婉《四库提要》也说李清照抗“抗轶周柳”,都指出了李清照词风格婉约的特点。所谓婉约,就是以委婉曲折的手法来抒发含蓄微约的感情,简言之即“曲径通幽”。然而同是婉约,易安词的个性化色彩更为明显和突出。她以女性独到的眼光,从日常生活起居环境,行动细节展现女性丰富的内心世界,抒情真实,深切表现手法委婉,含蓄但有兼备了真率,坦直,做到了真挚而委婉,坦率而不浅露的境界,被推为委婉代表作家之一。    李清照的词在艺术上也自成一家,被后人誉为“易安体”,“婉约正宗”,李清照的词在艺术风格上兼婉约,豪放一派而受人推崇。    一,易安体独具的抒情特色。    自明以来论词以婉约、豪放为限,张南湖云:“词派有二,一曰婉约,一曰豪放。仆谓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惟和轩称首。”(王士祯《花草蒙拾》转引)明宋征壁评易安词“其词妍婉《四库提要》也说李清照抗“抗轶周柳”,都指出了李清照词风格婉约的特点。所谓婉约,就是以委婉曲折的手法来抒发含蓄微约的感情,简言之即“曲径通幽”。然而同是婉约,易安词的个性化色彩更为明显和突出。柔美是婉约派的共同特点,但不同作家有不同的表现。    她的词善于将个性化的抒情和完美的意境结合在一起,她的词不止“善于言情”还善于以女性特有的细腻敏锐笔触,塑造抒情主人翁多愁善感,缠绵凄婉的自我形象,尤善于“短幅中藏无数曲折”于细节中藏无限深情,含蓄幽深,生动细腻,层次缜密地传达出自我感情。如:“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漂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首句写凋零的荷花色褪香残,竹席间渗出丝丝寒意既点明是清秋时节的景色特征,又烘托出词人内心伤感、凄凉的心绪。花开花落是自然景象,也是悲欢离合的人事象征,枕席生寒冷,既是肌肤触觉,更是凄凉独处的内心感受。"有吞梅嚼雪,不食人间烟火气象","精秀特绝"。"轻解"写尽了词人漫不经心、无精打采又迷离怅惘的神情和心理,"独上"既是她孑然登舟、形影相吊的写照,又含蓄写出她的孤独与寂寥。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到了公元1127年,北方金兵攻破汴京,徽宗、钦宗父子被俘,高宗仓皇南逃,北宋沦亡,这就是“靖康之难”。之后,李清照夫妇除了与当时许多士大夫有着同样的流亡经历处,李清照的生活还发生了一连串特殊的不幸事故,先是丈夫病逝,接着便是被人认为有通敌之嫌。李清照独身漂泊江南,流徙江浙,在妇女受歧视的封建时代,孀居是何等艰难,何况又是漂泊流浪。受此重重磨难,她的思想和健康受到了极大的威胁与摧残。。”(《菩萨蛮》);“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武陵春》);“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这些作品不仅反映个人的不幸,而且带有深沉的家国之痛,将个人的不幸与国难家仇联系起来,委婉凄戚,孤独、愁闷。
    她这时的词作也有直接以民族情绪和爱国情感为主题的,在前期哀愁伤感的基调上更趋悲沧沉郁,情感也更加深刻,进入了一个人品、词品极高的艺术境界,体现了一个知识分子的政治关怀。 易安体还善于将清新朴素与精致的语言,善于调动各种修辞手法。
    二。卓异的语言特色。    摄取的语言材料的特色,尤其是她应用语言的手法密不可分的,主要表现在:  其一,以口语入词,这是李清照词作语言的一个明显特征。其二,李清照组句新奇别致。根据塑造形象、抒情表意的需要,她常构建出许多奇绝不凡、精妙脱俗的句子。 善用白描法
  李清照的词,很擅长运用白描的手法,这是她用来抒发真挚感情的重要方法之一。
  如她的《念奴娇》:
  萧条庭院,有斜风细雨,重门须闭。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头滋味。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
  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阑干慵倚。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末。
  这是一首闺怨词,是词人早期作品。调中塑造了一个刻意伤春而又伤别的女主人公形象。因为当时赵明诚不在家,适逢清明,李清照感慨所作。全诗以白描手法勾画出词人与丈夫离别后深闺寂寞之情,以及寂寞的闺中人从伤春的你落情绪到盼望游春的心理转变过程。李清照的词在语言方面有着很高的造诣,把一些家常语熔炼在她的词中,不着痕迹。
    她善于运用通俗的语言铺成极其工巧、细腻的画面,婉约深细,而又意境高远,犹如巧匠运斤,毫无痕迹,让读者只见其外表的朴素,而见不到朴素下锤炼的工夫。
  如她的《念奴娇》(原词见前文)一词中,应运而生的日常口语就很多,如“种种恼人天气”、“不许愁人不起”、“更看今日晴未”等,浅畅自然。
  黄蓼园《蓼园诗选》评曰:“至前阕云‘重门须闭’,次阕云‘不许’‘不起’,一开一合,情各戛戛生新。起处雨,结句晴,局法深成”。堪称闺情诗中的上品。
  清代澎孙鹆《金粟词话》评《念奴娇》:“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和《声声慢》:“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时说:“皆用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词意并工,闺情绝调”。
  《声声慢》“守窗独坐”以下,完全口语化,却表现出极丰富的感情,尾句更是直截了当,仿佛是灵魂的呼喊,震颤人心。清代陈廷焯《白雨斋词评》说:“后幅一片神行,愈唱愈妙”。全词情景相生,巧用“黑”、“得”等险韵,工妙自然,笔力矫健。九组叠字的运用也增强了音韵效果,使全词顿挫凄绝,如泣如咽。
  宋代张端义《贵耳集》评《永遇乐》:“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时说:“皆以寻常语度入音律,炼句精巧则易,平淡入巧者难”,都推崇易安词的“浅俗”、“清新”、“寻常”。这总之,无论是李清照前期的词还是后期的词,在抒情艺术上都表现了很高的成就,深刻的思想内容通过完美的艺术技巧表现出来,形成了一种属于她自己的风格——易安体。为词苑增添了活力,同时也为后代作出了榜样,在词的创作实践上独树一帜。李清照的词在语言方面有着很高的造诣,善于运用通俗的语言铺成极其精巧、细腻的画面,婉约清新、豪放深沉,而又意境高远。
     三,艺术表现手法灵活多样。     一,善用典故。一系列复杂的情感浓缩于一个意境缠绵的典故,耐人寻味,绵长而悠远。沈义父《乐府指迷》中标举“论词四标准”,其中“用字不可太露,露则直突而无深长之意”,并且进一步指出“语句须用代字”,李词正是善以典故、代字传情达意,高雅而含蓄。又如《凤凰台上忆吹箫》下阕“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武陵人”源自《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在此特指离家远行之人---赵明诚。“烟锁秦楼”即烟雾封锁秦楼之意。《列仙传》:“箫史者,秦穆公时人也。善吹箫,能致孔雀白鹤于庭。穆公有女弄玉,好之。公遂以女妻焉。日教弄玉作凤鸣。居数年,吹似凤声,凤凰来止其尾。公为做凤台,夫妇止其上不下数年。一旦,皆随凤凰去”。全句是说心爱的人已经远离家乡,烟雾封锁了我的住处,红妆空帷,孤凄难耐。曾经的夫妻和鸣已经成为梦中故事。此处用典,使爱情更具浪漫色彩,表情益加绵婉。
     描绘自然景色与情感交流的诗篇表现出含蓄隐秀,蕴深不露的特点。二。她更多地采用比拟的方式借景抒情,借物明志,用心灵的眼睛观察生活,所描述的情景无不渗透自己的心情,使主客观得到高度的统一,感情深挚,诗味隽永。词构思精巧,善于造境,实可谓篇篇佳构。有的前乘后继,一泻千里;有的层层设疑,由果追因,含蓄委婉;有的上情下景,或上景下情,或情景交融;有的…….每一首词都可看出其高超的艺术功底。 以《武陵春》为例。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这首词是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春天在金华写的。时值金兵进犯,她避难到金华,她那时已是51岁。“风住尘香花已尽”写景,然此景非常景。狂风扫百花,尘中有余香,一副凄惨衰败之景。“一切景语皆情语”其此刻什么样的心境已可见一斑。
   “日晚倦梳头”主人公出现在大家面前,太阳已经高挂天上,慵懒无聊蓬头乱发的中年妇女,何事忧伤?
   “物是人非事事休“,直抒胸臆,这是”欲语泪先流“的原因。国破家亡,面对种种不幸,主人公无助无望,发出”事事休“的悲叹。进而未语泪先流。委婉含蓄。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换头一转,但笔断意未断,如此浓愁何不借春光美景来驱散。“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笔锋又转,恐怕双溪春光明媚,撑船泛游也难遣自己的情愁。一个物化的 “愁”字,变精神为物质,并赋予它重量,使人感觉更强烈。
     此词上片景中有情,缘情布景。藉景象描述,表现悲戚心情,一副惨景、一种悲情起句;缘何悲,愁何状接承;下片换头一转,笔断“经”未断,欲借景驱愁,末两句又一转“愁”情浓郁无法驱散。波澜跌宕,吞吞吐吐,通过神奇的艺术构思把自己凄楚的心情,深沉的愁怨,婉约蕴藉,跌宕曲折的表现了出来。韵律优美,富有节奏感
     三。遣词造句精炼,准确,传神,并且富有节奏感,音律美。李清照非常重视词的音律美,她在自己的《词论》中提到:歌词分五音,又分五声,又分五律,又分清浊轻重。5
     以《声声慢》为例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北宋亡、明诚殁、独流亡。此词所表现的“凄凄惨惨戚戚”的情怀,是国破家灾当头,一个极无聊赖的孀妇的痛苦心声。十四叠字奇迹般的表达了其悲戚哀愁的心境。“寻寻觅觅”,女主人失去了什么无价之宝,才使她如此苦苦寻觅?她寻觅的是金人蹄下的故国家园,她寻觅的是曾经相濡以沫的爱人,她寻觅的是……留给了读者无限的遐思。由于失去的东西多而珍贵,给人造成了无法弥补的物质和精神的创伤,她恍恍惚惚,不由自主“寻寻觅觅”,写出了女主人的精神状态。四顾茫茫,一片“冷冷清清”一无所得,无论精神还是物质。这是写环境,那么女主人的心境又如何呢?“凄凄惨惨戚戚”就是倍觉凄凉、悲伤、忧愁。“寻觅”叠成“寻寻觅觅”是这寻寻,那找找的意思。寻觅的范围扩大了,次数增加了程度加强了,词旨深化了。“冷清”叠成“冷冷清清”,写出了环境的冷落凄清,加强了“冷清”的程度和色彩。“凄”,指人心境凄凉;“惨”,悲伤;“戚”,忧愁。叠成“凄凄惨惨戚戚”,人的情怀更加恶劣,似有沉哀入骨。在李词中以叠字、重笔来描述环境,表现心境的不在少数,不仅有利于展现其难以言表的情怀,更有使词自然流动,增加了词的音律美和修辞美。如《行香子"天与秋光》中“凄凄惶惶”,“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都有着同样的艺术效果。艺术技巧的高超绝伦 
     李清照诗词文艺术技巧高超,而词独近于完美。易安词表现手法新颖巧妙,主要表现在:善于移情于物。李清照喜欢将个人的主观感爱揉合于客观景象中,使景物成了感情的载体,既增强了词的含蓄性,又丰富了词的意韵。    纵观李清照的文学作品,我们可以看出,她的作品博采众长,“下开南宋风气”,词尤其突出,称得上“词无一首不工。其炼处可夺梦窗之席,其丽处真参片玉之般。盖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到须眉”的大家,形成了自己“婉转而又疏隽”的艺术风格。

     李清照文学作品的内容,总的说来,大多是局限于个人的生活天地,她通过抒写个人的欢乐、痛苦、悲哀和理想,形象地展示她自己的内心世界,概括地反映她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我们从中可以看到,一个有才华、有抱负、有理想的女子,怎样被禁锢在寂寞深闺和萧条庭院之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个活泼开朗的少女怎样变成一个忧郁寡欢、多愁善感的人;我们还可以看到,由于国家衰亡、中原沦丧,迫使她流离失所,最后在愁苦。李清照以其才名于世,并余响后世,称誉百年,开一代之风气,况周 《翥风词话》卷二便说:“易安笔情近浓至,意境沈博,下开南宋风气”。后世闺阁多以易安为楷模,叹其才华,羡其伉俪情深,也为她大胆追求个人幸福发掘女性自身的天赋所感动。后世以才名于世的女性世起来越多。而且,李清照不独“称 闺阁”,也影响到社会的主角──男性群落中。同代人辛弃疾、刘辰翁等皆有效“易安体”之作,且自称“托之易安自喻,虽辞情不及,而悲苦过之”。李清照词中突出的个性和成就,以及对艺术技巧的完善,奠定了她在词史上一流作家的重要地位,取得了“不徙俯视中帼,直欲压倒须眉”的成就。李清照的文学作品在思想、艺术上也有其局限和不足,调子比较低沉,感情比较柔弱,但是,瑕不掩瑜,从总体说来,李清照的诗词艺术还是精湛高妙的。李清照作为封建社会的一个文化女性,能够冲破封建社会的重重枷锁,投奔自然,直面社会,是难能可贵的,在她心灵深处闪烁着爱国热情和关注国事的积极精神为后人所称道,其“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高尚情操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为国捐躯。

     总结:

     总之,李清照是一个杰出的女作家,不仅她的作品具有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她的某些思想品格也至今仍有光彩。她不但热爱大自然和生活,又敢于藐视传统的封建观念,更有着知识分子所特有的伤世忧时之社会责任感。正因为如此,李清照抒情词里所表现的人物形象才多种多样,丰富多彩。她也凭着这种高超的艺术才能为中国词史上留下了一笔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综观李清照的艺术成就,不难看出时代给她生活带爱的巨大变化已经渗透到其大部分作品当中,无论是离愁别绪,家国之思还是悲秋悼亡,其浓重的的愁情背后都隐含着两宋之交的深刻的社会因素。这使得她词的题材更深刻,思想内涵更深邃,情感更深沉厚重,艺术成就更高。因此,她的诗词才盛传不衰,具有永久的艺术生命力,流风余韵,绵延千载,影响和沾溉了历代无数作家和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