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污染治理报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20:19:17
正面强攻
回想起一年多前的情形,市环保局的负责同志不禁感叹:“那时候,我们压力很大啊。”
一方面,椒江医化臭气频繁污染城区。2004年第四季度,市环保局设在椒江一中的空气恶臭监控点,每个月监测到的恶臭污染次数都不低于15次,平均每2天孩子们就要受到一次医化臭气的污染。
市民意见十分强烈,密集投诉。2004年,市环保局椒江分局平均每个工作日,都要受理2起市民环境污染投诉。
另一方面,市委、市政府已经作出了“消除恶臭现象”的果断决策。
那么,作为执法部门,如何选择突破口呢?市环保局决定动员5家大企业带头治理废气。
这5家企业是海正集团下属的海正药业、海正化工,以及东港、九洲、海翔,他们是椒江化工区生产规模最大的5家企业。根据省环科院的调查,2003年椒江外沙岩头化工区排放到空气中的污染物合计7141.8吨,而这5家企业为4394吨,占了61.5%。
市环保局一位负责人说,选择这5家大企业为突破口,有两个原因:一是他们的年销售额都上亿元,甚至十几个亿,治理废气的资金问题不大;二是他们对其他中小企业有足够的示范作用。
应该说,这5家大企业在政府决心已定的情况下,都表现出了积极的社会责任感,行动比较迅速。因为国内专业从事污染治理工程的施工单位不多,甚至出现了为了赶进度,而抢设计单位、抢施工单位的情形。像海正化工的施工队伍,就是以高价从外地的施工现场抢来的。
环保部门也毫不放松地加大督察力度。市、区两级环保局主要负责人多次在深夜,甚至凌晨一两点钟,带领环境执法人员到化工区现场督察。
而且,5家大企业废气治理项目的实施进度,每周一次专报市长张鸿铭。整治中遇到棘手问题时,张鸿铭市长多次亲自协调,帮助解决。
在大企业快马加鞭地开展废气治理之后,椒江区政府接踵发出了28份限期治理决定书,责令医化企业限期治理废气,并对2家医化企业实行强制停产整治。
接到这些真刀真枪的限期治理决定书,再看看大企业的雷厉风行,绝大多数中小医化企业迅速开始了行动。信友医药化工有限公司是一家中小型企业,2003年税利只有155万元。他们痛下决心,破釜沉舟,主动全面停产,筹资430多万元,全员投入治理污染。
一时,椒江外沙岩头化工区的废气整治工作热火朝天。然而,去年6月,环保部门初步验收时,医化企业的废气治理项目居然无一能够达到要求。
难上加难
医化废气非常难治理。
前几年,椒江医化企业治理废水就花了九牛二虎之力。像海正从2000年就开始上污水治理项目,但直到2004年才通过验收。
而治理废气,不但要新建废气治理设施,而且意味着需要改进、更新几乎整套的工艺设备。
省环科院在2003年调查椒江外沙岩头化工区大气污染源时,认为企业的工艺水平普遍不高,大量使用非密封的生产设备,形形色色的化学物质暴露在空气中自由挥发,大气污染源发生在储运、装卸、投料、反应、烘干和废料回收等整个生产过程。
省环科院专家指出,椒江化工区企业大量使用的化学物质,大部分能够引起臭气污染。而且,椒江化工区一些大剂量使用的恶臭化工原料的挥发能力还特别强。一位化工老总苦笑着说,如果工人忘了及时拧紧一个空原料桶的盖子,都可能臭了整个厂区。
根据市环科院的测算,椒江化工区中心点离居民密集区的距离是3500米,椒江近5年的平均风速是每秒2.45米。在这样的条件下,椒江化工区大量使用的一种俗名叫DMF的有毒化工原料,无组织排放的影响距离是10公里。
DMF的嗅域值很低,每立方米空气中只要含有0.046毫克,人体就会嗅出臭味。相当于只要半克DMF,就足以臭了整栋椒江耀达百货大楼。而化工区5家最大企业2003年的DMF使用量是385.1吨。所以,只要风向合适,甚至静风,包括台州经济开发区在内的几乎整个椒江城区,都会受到这种有毒化工臭气的污染。
根据省环科院的测算,控制椒江外沙岩头化工区的大气污染,需要资金约6800-8800万元。
对那些医化老板们来说,掏出这许多真金白银是需要下很大决心的,但更大的疑虑是,几百万几千万地砸下去,真的能达到预定效果?
而去年6月废气治理项目无一通过预验收的事实,似乎也印证了这种疑虑。
市环保局一位负责人说:“能不能如期实现‘基本消除恶臭现象’的目标,那时侯我们也捏了把汗。”
椒江化工区有3家企业,放弃了废气治理,自动停产,据说是准备搬迁外省或另有打算。
另辟蹊径
我市环保部门为企业治污及时提供了技术指导,更有价值的是,提供了新的治污路径。
市环保局负责人说,前几年治理污水时,绝大多数医化企业的思路是末端治理,把生产和治污分隔开来,几乎把治理污染的全部希望都放在最后的治污设施上。结果,不但难度大,而且成本高。对企业来说,治污成了只有支出、没有收入的赔本生意。
在这轮废气专项治理启动之前,我市环保部门已经形成了一条新的治污思路:从末端治理转向把环保融入整个生产工艺过程,通过预防并且全程实施清洁生产,从源头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量,既减少末端治理的压力,又能够通过原料的节约和回收利用,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形象。
东港集团副总经理孙扬说,通过这次整治,我们企业的环保管理体制,从环保科的单一管理,转变成生产车间、技术部门和设备部门共同管理。
东港淘汰了氯霉素等一批“三废”产生量大、治理难度高的老产品,同时,改良工艺和设备,把原来的敞开式设备全部改换或者改造为封闭式设备。比如,原来氟哌酸车间醋酸的挥发量比较大,污染环境。他们投资50多万元,引进了4台全封闭式离心机,大大减少了醋酸的使用量,在减少大气污染的同时,每月节约醋酸成本20余万元。
如此明显的经济效益,使企业产生了发自内心的治理废气的积极性。尽管在环保部门组织的专家预验收时,东港废气规范化整治被指出还存在不少问题,但企业干劲很足,针对专家预验收时提出的整改意见,逐条落实,并且举一反三。终于,东港在2005年8月通过了验收。
据东港集团统计,废气治理工程共投资1043万元,通过节约和回收原料,年创利高达2115万元。而且,提升了整个企业的工艺和管理水平,改善了东港集团的社会形象。
其他各家医化企业大多也有类似经历。截至今年1月上旬,椒江外沙岩头化工区已经有8家企业通过了正式验收,21家通过了预验收,3家停产,剩余企业正在加紧治理。
据环保部门统计,外沙岩头化工区企业废气整治累计投入1.08亿元,其中治理设施直接投资4341万元,建成废气集中处理装置95套,其余投资用于设备更新改造等。
通过整治,椒江外沙岩头化工区企业年回收有机溶剂等原料5077.8吨,削减了废气排放量70%以上。随之而来的,是去年9月份以后,椒江城区的恶臭发生率逐月递减。
警惕反弹
市环保局一位负责人认为,按照现在的废气整治态势,继续努力,至2007年实现“椒江外沙岩头化工医药基地所有企业废水、废气全面达标排放,消除恶臭现象”的目标,是可能的。但是,鉴于该区域所处位置的特殊敏感性,以及目前医化企业产品结构调整仍不够彻底、内部管理仍比较薄弱等情况,我们现在还不能过于乐观。
一方面,在削减了70%废气排放量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实现 “消除恶臭现象”的目标,还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另一方面,巩固目前的废气治理成效,也需要做许多工作,稍有松懈,都可能出现废气污染反弹。
首先,生产过程中的“三废”回收有利可图,企业有积极性,但末端治理的运行费用巨大,大企业每天至少上万元,中小企业每天也要上千元。个别利欲熏心的企业会不会偷偷停用治理设施?
目前,外沙岩头化工区各大企业的污水治理系统都实行了24小时在线监控,但废气治理设备分散在各个车间,实行在线监控的成本过高。监督管理需要环保执法人员开着大气环境监测车,不间断地在化工区巡逻检查。但现实是,椒江环保执法人员和监测设备都严重不足。市环保局椒江分局只有4名编制,必不可少的大气环境应急监测车,全市环保系统目前还没有。
市环保局负责人说,我们相信大多数医化企业是有社会责任感的,不会做偷排“三废”的违法行为,不过,大多数医化企业需要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减少事故性“三废”泄露。废气的事故性排放,往往浓度高,数量大,污染严重。事实上,环保执法人员查获的污染事故,大多数不是企业老板授意的,而是工人责任心不强所引发的。尤其是节假日和夜间,部分企业管理放松,化工臭气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平时上班时间。环保执法人员现场检查时,有的甚至找不到一名企业管理人员。
其次,3年多来,环保部门基本上没有审批椒江新建医化项目,但如果外沙岩头化工区经过努力,今年摘掉了省级环境管理重点区域的帽子,今后如何审批椒江新建医化项目,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现有的“三废”处理设施能不能处理好新产品,还有待进一步深度研究。
说到底,这涉及外沙岩头化工区的发展定位问题。
作者:本报记者
新闻来源:台州日报
[大中小]

_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