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尘袭京引专家炮轰单纯造林弊端(华夏时报 2006-4-19)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5:15:12
沙尘袭京引专家炮轰单纯造林弊端

http://www.chinatimes.cc 华夏时报·华夏网  2006-4-19
■核心提示
4月17日,在中国北方,在首都北京,一场罕见的浮尘天气灾害引起了人们对治沙问题的追问。人们担心,2008年开奥运会时,北京上空的颜色会不会是土黄色的?
科学家指出,京津地区浮尘或沙尘暴的来源是内蒙古的几大干涸湖泊,但是有关部门在这些治理沙尘源的科研项目上“投入几乎为零”。
有专家指出:每年政府部门在植树造林的投入上可谓不遗余力,但在遏制沙尘暴最根本的沙尘源头上却少有作为……这种做法显示了相关政策在治沙难题上没有抓住根本。
 

漫天沙尘再次席卷京城。昨天傍晚,从长安街东延长线上望去,能见度如气象报告所说——只有2公里。本报记者王巍/摄影
 

本报记者武文琦/摄影
 

本报记者武文琦/摄影
 

风沙起处,都市人群拥有不同的表情,但防风沙的心情却是相同的。本报记者董海东/摄影
 
沙尘·直击
北京迎来近5年最严重的沙尘
4月17日中午,家住西客站附近的王红旗老人手拿卷尺、金属片和塑料袋来到了莲花池公园。公园小湖的水映衬着灰蒙蒙的天,显得十分沉重。
一夜刮来30万吨沙尘
他沿着湖走到紧靠湖面的一处开阔平台,地面的砖很平整,铺了一层浅浅的黄土,没有脚印。他拿出卷尺,量出1平方米的范围,小心翼翼地把尘土聚拢起来,用薄金属片将尘土放入小塑料袋里。
提着塑料袋,王红旗来到他家附近的中药店,跟店里的工作人员打了声招呼,便走到称量中药的天平前,将塑料袋搁在上面。
“总重21克。”王红旗起初对这个结果还没有感觉,但后来的计算却让他有些吃惊。
他告诉记者,除去小塑料袋的自重为1克,可以算出这一平方米的空间降尘量为20克。“按照这个比例,每平方公里降尘重量是20吨。北京市面积16800平方公里,一夜之间扬尘给北京市送来了33.6万吨沙尘,这真是太恐怖了!”
王红旗是一名公司的职员,他对天文气象等方面的知识有着特别的爱好。“这是我第一次做这种测量,因为我发现气象部门还没有这样的数据。”他说。
北京达到5级重度污染
昨天,多家媒体援引北京市气象台负责人提供的数据称,北京前天降尘总量在30万吨左右,这一数据与王红旗所测的基本一致。
王红旗昨天特别向记者表示,目前我国气象部门对沙尘暴、扬尘、浮尘的技术参数是能见度。但城市的汽车尾气或工业烟尘都会影响能见度,因此仅用能见度,并不能准确地反映出沙尘天气的性质。他建议气象部门应该增加“降尘量”这一参数,这一概念类似于降水量。
据北京市环保局监测中心17日上午9时的预测,17日的空气质量属最严重的5级重度污染。而当天气象部门的天气预报指出,北京为浮尘天,并不是扬沙天,更不是沙尘暴。
气象部门和环保部门的结论是:这是今年春天以来,外来沙尘第8次影响北京,也是近5年来,本市出现的最严重的浮尘天气。
今年沙尘强度偏强
“今年沙尘天气明显比往年多。”昨天,国家林业局防沙治沙办公室主任刘拓说。
据刘拓介绍,我国的沙尘影响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到上世纪90年代末期呈下降的趋势。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到2001年是上升的趋势,特别是1998年、1999年、2000年,每年十几次的沙尘暴刮得人心惶惶,在北京的女同志都得戴面纱或口罩。
沙尘暴给百姓生活带来的影响,一是心理上的影响,让人很压抑;另外就是对健康的影响,特别是对老龄人、儿童影响较大。
刘拓表示,今年的沙尘天气较前几年偏多,但从多年情况看,仍应归于正常范围。“但从强度上说,较前几年偏强。”
刘拓认为,造成这种情形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入春以来,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气温较常年偏高,加速了土壤水分的蒸发;二是北方地区这一期间降水量偏少,为50年来同期的第二个少雨季节,地表干燥,土壤墒情差;三是西伯利亚冷空气频繁入侵,势力较强,且在该冷空气入侵的路径上分布着大范围的沙漠、戈壁,加上其多与蒙古气旋的共同作用,导致了沙尘暴的频繁发生。
“在我国北方地区沙漠广布,并且一些局部地区的土地沙化呈扩展之势,提供了大量的沙尘源。”刘拓说。
未来10年将有更大沙尘
“我特别想知道奥运会前,北京的沙尘暴能不能得到治理?”一位普通市民提出了这样的疑问。而国家沙漠化“973”项目首席科学家、中科院寒旱所所长王涛博士所提供的相关资料却令人担心。
据王涛博士介绍,影响沙尘暴形成有两大原因,一是天气因素,一是地面环境。王涛和他的同事所承担的一个科研项目的预测结果显示,未来中国北方沙尘暴会在波动中逐渐增加,进入新一轮的相对活跃期。也就是说,如果地面环境得不到改善,未来10年,中国北方的春天将面临更大强度的沙尘暴。
沙尘·探源
沙尘源通过三条路径袭击北京
“沙尘暴在我们国家是不可能消失的。”刘拓说,我国有174万平方公里的沙化地,而可治理的是53万平方公里,即使这部分都能得到治理,余下的120万平方公里的原生沙漠和戈壁,仍会造成沙尘天气甚至沙尘暴。除此之外,境外的沙化地也会影响我国。
“综合起来看,由于目前人为的情况和科技水平,恐怕对天气无能为力,我们只能对地被的情况施加影响。”刘拓表示,就目前来看,我国的沙尘源地主要有四处:新疆的南疆地区,内蒙古的乌蒙地区,阿拉善地区,河西走廊。而影响北京的沙尘主要有三条路径,一条是偏北的路径,一条路径是从新疆的哈密、河西走廊到阿拉善,影响河套地区,另一条路径就是山西的晋北黄土高原地区。
沙尘源于内蒙干涸湖泊
“现在公布的北京沙尘暴的来源区都是内蒙古的几个干涸的湖泊,根据实地考察和监测显示,降尘主要来源于这几个干涸湖泊。”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所研究员韩同林告诉记者。
韩同林研究员介绍,从地质方面看,沙地含尘量很小,干涸湖泊地区的粉尘量却是非常多的。这些干涸湖泊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地区,在卫星云图上呈现灰白颜色,北面、西北、西面是北京沙尘来源的三条路径。
科学考察发现,我国西部存在大量的咸水湖,其中大部分已经干涸成了干涸盐湖,全部干湖盆面积大约在10万平方公里,每年被大风卷起的盐碱土粉尘高达1亿吨。特别是近几年,我国仅剩的咸水湖干涸速度明显加快,平均每年有20个天然湖泊在消亡。
盐碱尘暴具有腐蚀性
4月17日北京发生比较严重的沙尘天气时,有媒体这样报道,“沙尘在京城滞留5天,造成6年来污染之最,呼吸道病人激增三四成。”中国科学院海洋所学者宋怀龙告诉记者,盐碱尘暴是比普通沙尘暴危害大得多的自然灾害。他沿途考察时发现,化学粉尘通过的地方,有大量树木死亡。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干涸湖泊有很多氯化钠,硫酸钠等化学物质,属于盐碱地,含有大量化学粉尘,因此这些飘移粉尘对人体危害极大,可引起呼吸道疾病,还具有腐蚀作用。“其中60平方公里的安固里诺尔湖离北京只有200公里,每年最少有20万吨盐碱土粉尘向东南方向飘移,京津地区首当其冲。”一位研究员指出。
沙尘·治理
治理干涸湖泊是治沙根本
“就北京本地的沙尘天气或沙尘暴而言,如何治理这些干涸的湖泊才是根本。由于这种所谓的降尘主要来自于十几公里的高空,源头不治,京津地区种树也无济于事,因此种树也要因地制宜,现实已经证明不同的地方要采取不同的治理方法。”宋怀龙指出。
该如何解决在京津地区制造沙尘暴的源头呢?从2003年开始,宋怀龙等人便在这些湖区探索解决之道,最后他们发现了一种叫碱蓬的植物。
治沙项目“投入几乎为零”
“碱蓬是一种适合生长在盐碱地的植物,经过试验也确实如此。”宋怀龙介绍,这些试验所遇到的尴尬是缺钱。
宋怀龙说,有关部门对这几个湖泊的治理投入几乎为零。
这项试验的另一位参与者、燕京大学校友会生态扶贫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郑柏峪说,他为此先后自掏腰包两万元,另外又向当地政府申请到5万元,这一项研究苦苦撑了3年。
为了这个项目能进行下去,郑柏峪准备联合专家签名,准备联合媒体,呼吁国家主管部门召开一个听证会。
郑柏峪说:“对于干盐湖引起盐碱尘暴的问题已经有科学家进行了相当深入的研究,不但有现场试验,还有试验室的化验,有院士参与拟写的论文也已经在国际会议上发表。虽然我们已经多次向主管部门进行了汇报,文字材料、图片和录像资料都有,研究报告和相关报道也时常出现在媒体版面,甚至中央领导还在内参上作过批示,但主管部门却至今没有采取措施,也没有相关人员就盐碱尘暴问题到现场进行过调研考察、慰问百姓。我们要问:这究竟是为什么?”
沙尘·困惑
一味种树并不能从根本上治沙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几乎所有的科学家都认同这样一个理念:治沙的根本在于治理尘源。“有人认为治理沙尘暴,只要种树就可以了,因为树能挡住风,以致有人在科学类杂志上发表论文时出了这样一个主意,在内蒙古同北京的交界处装上机械化的防护栏。这一说法很可笑。”中国科学院甘肃分院寒旱所著名研究员陈广庭说。
陈广庭研究员是中国最早研究荒漠化治理的科学家之一。他说,形成沙尘暴的两大因素,一是风源,一是尘源。解决沙尘暴的根本问题,不是单纯解决风源问题,而是解决尘源问题。
专家称种草能遏制尘源
“因为风是自然力,没有人能限制住自然灾害的发作。”宋怀龙支持陈广庭的想法。他认为陈广庭研究员写的《土地荒漠化》是一本非常详细地阐述沙尘暴及其治理的著作。他说:“毕竟
人们不能限制风这种客观存在的自然力,毕竟风的位置比树高,植树造林能起到减小风速的作用,但不能从根本上限制风的移动。”
“沙尘暴的尘源大多是裸露的尘土,要阻止这些尘土被风吹走,可行且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增加植被、固土。方法是种草,而不是植树。但在现实中我们看到,治沙的工作都停留在‘推广种树造林’上,没人再想办法用种草的方式遏制尘源。”陈广庭研究员说,植树造林防止沙尘主要是借鉴前苏联的模式,但是这种模式很显然没有从根本上认识沙尘暴。
植树治沙有悖科学规律
一位研究人员向记者介绍,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的研究资料表明,过去几十年里,国家对沙漠化防治工作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却仅有约10%的沙漠化土地得到了治理,12%的沙漠化土地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恢复,“局部治理,整体恶化”的状态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治沙难度很大,但我认为成效不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以前的治理方法只是紧盯着‘植树造林’,不及其他。”这位研究人员说。
陈广庭研究员指出:“一切都要因地制宜,中国90%的沙漠化地区年降雨量在400毫米以下,除局部水分条件较好的地方外,都达不到‘植树造林’所需的条件。”
陈广庭认为,哪些地方适合种树,哪些地方适合种草,哪些地方应该种草,哪些地方应该种树,都是有科学规律的。
“中国过去大规模人工造林,结果品种单一,是一种绿色荒漠。”中国科学院一位研究员说。
对此,国家林业局新闻发言人曹清尧没有否认“人工林品种单一”的问题。但他表示,林业部门多年来采取的原则是适地适树,提倡混交林和近自然林。前些年国家林业局特别派人到林业基地,一再强调要培育混交林和自然林,防止病虫害、火灾等方面的影响。
违背规律造林得不偿失
中国科学院植物所首席研究员蒋高明告诉记者,他曾经考察过青海、西藏、内蒙古、新疆等地的沙尘暴源头,其间也看到当地治理沙尘的工作,但是让他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很多地方政府将完成植树当任务,有些地方将树种在容易“出效果”的位置,比如马路边,有的地方甚至在草原上植树。
蒋高明曾尖锐地指出,中国“三北防护林”曾被誉为中国的“绿色长城”。20余年的时间里,中国恐怕用了上千亿资金来“筑城”,但是收效不大。
“绵延上千里的防护林,现在已经是坍塌的‘绿色长城’。种植的树种都是‘杨家将’(杨树),不仅许多地方的杨树长成半死不活的‘小老头树’,而且由于普遍种纯林,在发生虫害时,一倒一大片,仅小小的天牛就将宁夏20年的建设成果——几十亿株杨树毁于一旦。”
蒋高明认为,这些惨痛的教训足以说明,大范围植树,尤其违背自然规律的造林是得不偿失的。
沙尘·反思
专家指出治沙有政策困境
一位受访专家将目前在治理沙尘暴方面存在的问题归结为“政策困境”。他说,我国在2002年1月1日正式实施《防沙治沙法》,按照规定,防水治沙资金由国家林业局支配,但国家林业局防沙治沙重点工作目前落在植树造林上。而治沙防沙重在治尘源,这项工作与农业部和水利部直接相关,但农业部和水利部却无法动用已经交由国家林业局使用的防沙治沙专项费用。
另外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也指出,治理尘源不能离开农业部和水利部。但现在的困境是,资金可能由国家林业局支配,而林业局所做之事几乎全部用于植树造林。科学界认为,治沙重在治尘,农业部按理说应负责这块,但由于无法调用已经交由林业局安排的费用,而不能有所作为。
加强沙尘预警尤其重要
国家林业局防沙治沙办公室主任刘拓表示,沙尘暴的沙尘源有境内、境外之分。“境内境外沙尘源的存在,注定在我国不可能根治沙尘暴”。
“防治沙尘是一个难度大、时间跨度长的工作。因此,为了在短时间内控制沙尘暴,减少灾害,准确预警尤其重要。”王涛博士说。
据王涛介绍,扬沙和沙尘警报自2005年被纳入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以来,沙尘预报基本上能对沙尘天气进行准确预报,使得普通百姓能提前防备,将沙尘天气产生的影响降到最低。
■相关新闻
环保指标25年没完成
本报记者江金骐报道在昨天“福特汽车环保奖”的启动仪式上,前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委员会主任、中华环保基金会理事长曲格平教授批评中央电视台一节目对北京浮尘天气的报道。
曲格平针对17日“新闻会客厅”栏目嘉宾将北京的浮尘谓为“只是自然现象,不必大惊小怪”的言辞,表示“要找中央电视台领导去理论”。“沙尘带来的危害相当大,而这些不完全是自然现象”。有统计数字表明,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北方的沙尘每10年的发生数量,一直呈成倍上升态势,曲格平说,具体到17日发生在北京的浮尘来说,除了蒙古气旋的远距离输送尘土,北京及周边地区的裸露地带、施工工地,风起尘扬,难道也是自然现象?其次,所谓“不必大惊小怪”的说法是不对的。曲格平认为,沙尘暴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能达到嘉宾所说的消解酸雨、改善温室效应等作用,但是总体上说,沙尘暴是一种较严重的自然灾害,“一场成规模的沙尘暴,其直接经济损失是巨大的”。
曲格平还说,从“六五”到“十五”,在我国国民经济的各项指标基本上都较好地完成了,“惟独环保指标,连续25年没有完成”。
北京发布大风蓝色预警
本报记者邹乐报道“稍作休息”的大风于昨天傍晚再度来临。北京市气象台紧急发布蓝色预警信号。
昨天受浮尘天气的影响,京城的大部门地区能见度只有2公里左右。这同时有效地阻止了气温的上升,南疆观象台昨天15点的气温上升到了13.2度,比前天同一时刻低了4.7度。
北京气象台昨晚发布的天气预报显示,今天白天北京大部分地区的风力都在5到6级,局部地区的风力还会更大一些。随着冷空气的东移,夜间冷空气将会逐渐减小。今天夜间北京的最低气温达6度,偏北风5到6级,伴有扬沙。明天白天局部地区还将有扬沙。
气象专家称,后天北京天气将有望见晴。下周前期,部分地区将会有一次小雨天气过程,但因为雨小风大,浮尘有可能会再次侵扰北京。
未来10天北京仍有扬尘
本报实习生王禁报道“北京地区的沙尘大多是从外地吹过来。“昨天,国家气象中心副主任肖子牛就近期北京的沙尘天气做出解释。
肖子牛在会上介绍,我国北方地区(包括北京地区)近期出现沙尘暴和扬尘天气,主要是三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是气温显著偏高,土质疏松,提供了沙尘;二是,降水持续偏少;三是近期冷空气和蒙古气旋活动频繁,且冷空气势力较强,“这直接导致北方地区出现沙尘暴”。
肖子牛介绍,未来10天,风沙天气还将持续,“风沙天气过程大致出现在18-19日、21-22日和27日前后”。但肖子牛表示,17日的情形应该不会再现了。肖子牛同时表示,沙尘天气多在冬季和春季出现,2008年奥运会在8月份举行,时间错开了,不会遇到沙尘天气。
本报记者 陈锋 童光来/文
_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