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11月股市上涨的若干思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1:22:01
关于11月股市上涨的若干思考盘算一下,到今日收盘,沪市从最低点1664点向上只涨64点,涨幅不足4%。港股从同日的最低点10676点最高见14330,今日下午3点的位置仍在13700点之上。相比之下,港股涨幅远逾20%。要说弹性,可能还是俄罗斯股市弹性大,3天前,其股市最低点549点,昨天就到了758点,指数涨幅竟然接近40%。今年5月,俄罗斯指数最高点不过2498点,相比最点,其跌幅也不过78%,如今,人家三天能涨40%。我们呢,相比6124点,极限跌幅73%,但三天下来,我们只涨了4%。如此市道,让人汗颜……
当然,也正是在这种跟跌不跟涨的过程中,在这种跟屁虫的特点中,我们看到了中国股市的希望。从各种数据分析,11月将是2008年中国股市最靓丽的一个月。
首先,10月股市跌幅高达24.6%,沪深300指数更跌去25.8%,50ETF的跌幅则达到27%。如此跌幅,是14年来从没出现过的。极限的跌幅,恰恰意味着极限的涨幅。
其次,在中国股市18年历史上,当月跌幅达到或超过20%的,次月一般都会有10%以上的指数跌幅,只有个别月份例外,那是因为当月是顶部刚形成,所以跌幅甚大。
再次,中国股市18年历史上,跌幅超过24%的月份分别是:1992年10月,跌幅27%,次月见底后大涨42%;1993年3月,跌30%,次月大涨46%;1993年5月,跌幅31%,次月大涨7%,其中最大涨幅超过20%;1994年7月,跌幅28%,次月大涨135%。而这一次,当月跌幅24%,且是连续第三个月下跌,总跌幅达到44%。那么,按照一般规律,今年11月最少涨幅也应该接近10%。
由此看来,2008年11月,中国股市涨到1900点上方是一般情况。涨到2000点也许不会让人意外。
当然,11月的行情,究竟是先跌后涨,还是开盘即涨,这个还不好说。但不管怎么说,以今日收盘点买进的股票,在11月赚钱应该是不成问题的了。11月,应该是越跌越买的月份。11月,应该是拒绝斩仓的月份。11月,应该是贪婪者收获的月份。
不管怎么说,10月股市跌去24%之后,还有那么多人在说悲观的论调,这可能正是底部降临的征兆。如果说,股市是刚见顶,下跌一个月后,也许还可以看得更低些,而现在,在股市连续下跌12个月后,还去看跌,未免太不理智。实际上,11月的中国股市几乎是肯定必涨的,无论境外环境多么恶劣。以下,是一些简单的理由:
1、11月涨的概率大。中国股市开市迄今,经历过17个11月,其中只有5个11月是下跌的,占比还不到3成。也就是说,在历史上,11月下跌的机会,要3年多才出现一次。这4次下跌的年份分别是1995年(跌10.6%)、1997年(跌3.4%)、1999年(跌4.6%)、2002年(跌4.8%)和2007年(跌18.2%)。而上述年份所在的10月没有一次跌幅超过5%。所以,今年10月跌幅高达24%,要让11月继续下跌,几乎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2、11月是历史上最好的月份。香港股市过去39年里,有16年在11月下跌,23年上涨。其中,1998年以来的10年里只有2000年微跌,2007年大跌。其它年份的11月都出现上涨。美国股市从1989年以来的20年里,只有1991、1994、2000、和2007年在11月出现下跌,相当于5年里才有一次下跌的机会。总的来看,11月份,是历史上的好月份。
3、11月,企业消息真空期。11月之所以上涨的机会多而下跌的机会少,主要原因是由于企业中报在8月底公布完毕,随后就迎来三季报,10月底,三季报公布完毕。在公布报表的过程中,企业信息比较多,景气阶段利好较多,上涨的刺激性大一些。在非景气阶段,10月底的时候所有利空出尽,到了11月,大家突然发现找不到新的利空因素了。今年的情况就是如此。关于企业的所有利空因素都在10月底之前出完了,到了11月,看空者找不到足够的理由来支持自己。相反,多头的一点点努力就可以让空头反手做多。
4、11月,经济数据真空期。很多人目前看空股市,以经济恶化为借口。但进入11月,统计局发布的主要数据如CPI、PPI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利空的指标很少。经济增长的数据要到明年2月之后才会有。所以,11月也是宏观经济数据的真空期。
5、资金供应。股市持续下跌的主要原因还与货币供应量不足有关。据统计,到9月份,M1增速已经接近历史最低点了。10月,央行已经放松了存款准备金率、鼓励对中小企业放贷,M1数据可能好转,即便没有好转,则10月的数据也是最后的底部了。11月起,企业资金开始宽裕,股市上涨的动力充实。
6、关于大小非问题。如果仔细研究一下,就会发现,从2008年5月以后,法人卖出的股票逐渐减少并企稳。10月份,法人账户净卖出不过70亿元,而8-10月份,3个月的时间,法人账户卖出也只有210亿元,平均每个月70亿,每天3亿多元。但10月份,机构账户卖出120亿元,而8、9月,机构合计买进370亿元。这是一个伟大的讽刺。8月和9月,机构投资者拼命护盘,结果迎来了10月份的最大跌幅,而这种跌幅却是机构自己杀出来的。进入11月,机构做空动力衰竭后,怎么卖的还要怎么再买回来,完全可以抵消法人账户的小额卖出。大户稍微一动,股价立即就能涨起来。
7、关于股票的价值。在扬韬看来,股票,等同于现金。如果要用现金,卖出股票,次日就能取现。所以,没有任何理由不把股票看成钱。但是,想一下,去年此时,身价60万的人,如今的身价只有15万,这是多么悲惨的事情。可是,我们反过来想一下,去年60万的人,只能买一份股票,如今60万的人,却能买4份股票,这合理吗?在大家都恐慌的时候,人们会把正常的股票当成不正常,把合理的价值当成不合理。所以,1700点的股票,非但是具有了绝对投资价值,甚至是被严重低估了的。
8、关于股票的泡沫。如果说6000点股市有泡沫,总还有千万条理由,但到了1700点,你再说所有股票都有泡沫,未免自己吓唬自己了。我们以宝钢这个纯周期性公司为例,一年前,股价22元,当时,机构投资者持有30亿股。一年后,股价4.4元,真真切切地打了2折,机构投资者持有20亿股。但是,很多人恐怕没有想到,2005年指数1000点的时候,宝钢的价格就是4.8-5.1元。如今,3年后,宝钢还是那个宝钢,价格竟然比1000点的水平还低,难道是合理的吗?股改后,宝钢的价格也长期位于4元的水平。现在,宝钢回到4.4元,如果说还要跌,那是不是意味着大盘要跌破1000点呢?2000年,宝钢每股分红5分钱,2001年0.125元,2002年0.2元,2003年0.25元,2004-2005年0.32元,2006-2007年0.35元。以这样的分红水平,而股价回到4元位置,难道还有泡沫吗?
9、关于业绩的下滑。很多人的担忧是企业业绩会继续下滑,亏损会加剧。这是自己吓唬自己的说法。目前价格水平,每吨钢材亏损1000元,难道所有的钢材企业都会继续按照这种水平生产并销售,由此导致企业亏损得无以复加?不会的。价格下跌后,钢铁企业的第一反应是销售存量、缩减产量。随着产量下降,市场供给减少,同时逼迫上游厂家降价,企业成本降低。随着供求双方的博弈,价格很快会在一个双方能接受的价格稳定下来。那个价格,将逼死许多中小企业、没有竞争优势的企业,而让能熬下来的企业获得适当利润。由于现代资讯的发达和博弈水平的加剧,我们几乎可以确信钢材企业的低谷就将出现在今年四季度到明年一季度。明年一季度的季报再差,目前的价格也可以支撑企业的基本面了。
10、关于长期衰退。很多人的忧虑是经济衰退会长期化,甚至因此看不到希望。这是悲观主义的论调。在扬韬看来,现代社会再也不会出现类似于1929-1933年的长期大衰退了。其原因首先在于zf的积极干预已经不同于当时,其次是现代资讯业的发达使得信息传递极快,再次是发达的金融市场缩短了博弈所需要的时间。举例来说,2003年12月,伦敦锌价突破1000美元,3年后,2006年11月,锌价最高4580美元。如果资讯不够发达、金融不够发达,从那个高价跌下来,恐怕也要3年时间吧。而实际上,今年10月,锌价最低就见1074美元,下跌时间只用了2年而已。而过去20年,伦敦锌的底价就是1000美元,只是在2001-2003年间跌破过1000美元。与锌价类似的是其它大宗商品甚至包括海运费,都不会无限制地跌下去——跌到一定程度,大家不干了,供给少了,自然价格就回升了。现在,次贷危机爆发才一年时间,全球大宗商品就跌回起涨价,又有什么理由要求它们继续再跌多少年呢?所以,认为经济会长期衰退,不过是一个“伪命题”而已。
11、美国衰退。另外一些人很忧虑美国衰退,并担心这会严重影响中国经济。其实,如果美国处于1929年的衰退阶段,那确实可怕。如今,美国早已完成了工业***,其GDP组成中,消费占比高达70%。无论经济再怎么衰退,美国人还是要吃饭、穿衣、娱乐,占GDP比重70%的消费即便不再增长,那也是一个每年达到10万亿美元的巨大市场。如果我们看看日本的衰退,就能发现那意味着什么。1989年到如今,20年时间,日本一直“衰退”着,但日本国民的生活却越来越好,海外投资的规模越来越大,世界都得益于日本经济的“衰退”。其实,对日本和美国这些老牌发达国家来说,衰退不过等同于高位平盘,并不是经济严重负增长,所以,对世界的负面影响也就不如想象的那么大。
12、中国衰退。最起码到目前为止,中国经济都是世界上最健康的。中国的问题与其它国家根本不同。其它国家是金融体系出了大问题,持有的次级债券亏损严重乃至于要破产,如冰岛。而中国,在这次次贷危机中,非但毫发无伤,反而因祸得福。其中,中国外汇储备持有的巨额美元资产,前些日子还备受诟病,如今,美元短期升值20%的凌厉姿态,让世界叹服。奥巴马上台后,仍可能维持强势美元的政策,美元指数回到100点指日可待。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健康的外汇储备简直成为世界的财神。所以,理论上,中国的衰退根本就不会存在。中国目前面临的问题,是成长的烦恼,核心是价格,而不是需求。我们的资源如石油、铁矿石、大豆,严重依赖进口,消耗又巨大。世界经济危机,这些价格跌下来,对我们来说是好事情,而不是坏事。但问题在于价格下跌的过程中,会损伤我们自己,这是应该付出的代价。这种资源价格暴跌前后引发的经济问题很快会在经济问题中找到解决之道。过于担心中国经济,其实大可不必。
13、中国的内需。迄今为止,中国内需的启动仍没有看出实质动作。如果我们把目光看长远一点,我们会发现即便世界陷入衰退,中国自身的发展的内需也能让我们置身事外。首先,中国13亿人口中,有大约8亿农民,而中国经济恰恰进入了一个要让农民富起来、发起来、改善起来的阶段。不管什么人制定政策,都无法回避这样的问题。8亿农民的需求会有多大?新农村建设的需求会有多大?这是一个不敢想象的市场,因为全世界没有任何国家有过类似的经历。中国其实是一个二元世界,城市发达,农村落后。改革开放30年,只不过改变了城市面貌,农村变化并不太大。如果未来30年把农村升级,这个内需有多大呢?此外,中国的GDP中,消费占比还不到40%,这种面貌肯定会得到改变,以毒牛奶和毒鸡蛋为契机,中国倒可以实现消费的质量升级了。如果担忧中国经济,我们不妨自我安慰一下:13亿人,总要吃饭穿衣睡觉,总要生活。生活,就是一个巨大的需求。有生活,就有经济。
14、未来的通胀。看了网上很多人的观点,说全世界救市,势必导致未来出现全面通胀。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全世界的救市,都并不是各国央行增加钞票印刷,而是给金融系统提供流动性,它是确保金融体系运转,而不是增加基础货币供应,因此,绝对不会因为货币多而引发通胀。包括美国在内,一些国家通过发行债券等方式筹措资金,也并不会增加货币供应量。只有面向居民和企业部分增印的货币,才会引发通胀。所以,各国救市之后,只能让市场稳定,而不会出现恶性通胀。
15、降息意味着什么。世界股市最近几天持续暴涨,为什么呢?就是因为美联储降息到1%所引发的各种效应。中国的投资者对此显然没有反应过来。美联储降息到1%,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如果你持有的是美元,存款到银行的收益率不过1%而已。它的潜台词就是,如果企业的分红率能达到1%,就比存银行划算得多。所以,大幅度降息之后,势必大大刺激股票的需求。实际上,美国2-3年期国债的收益率目前只有不到1.5%。它隐含的股票投资价值是60倍市盈率。如果企业分红水平相当于净利润的一半,则意味着30倍市盈率具有绝对投资价值。而目前,道琼斯指数、标普500的股票,其动态市盈率都只有10倍多一点。目前,沪深300指数的动态市盈率也只有10倍,这也就意味着中国股市具有了绝对投资价值。虽然我们存款利率还超过3.6%,但业内已经预期会持续降息(1998年时最低年利率只有1.98%),随着降息步伐的推进,股市的价值将越来越得到体现。
16、降息对经济的影响。如前所述,降息不会直接刺激经济,而会直接刺激投资。但刺激投资,就等于间接刺激经济。随着越来越多的资金流入股市,企业直接融资将日益活跃;随着债券市场火爆,企业发债融资成本降低,发债融资也将变得容易。随着股票上涨,投资者名义财富增加,消费意愿会加强。于是,股市活起来、债市火起来,会从投资和消费两个方向拉动经济。它对经济的反应会提前半年左右。所以,与其说是股市提前反应了经济,不如说是股市拉动了经济,经济滞后于股市半年。
17、中国的经济政策。到目前为止,人们对中央的经济政策调整仍没有看懂,或者说看好的人并不多。但最近从中央到地方,出手救楼市,却是一个明确的信号。此前,一直倡导股市维稳,后来国资委直接出面组织增持股份。这两手棋,瞄准的都是信心。想一想,连楼市都能救,连股市都在救,还有什么不能做的呢?至于扩大投资规模、提高居民收入、降低税收、启动内需等一系列举措,我们完全可以期待。11月,据说还有一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这对于投资者而言,总是一个好的期盼吧。所以,对普通人来说,我们其实没有理解央行不断增持美国国债的思路,但现在看,增持美元资产是正确的。既然如此,很多政策不能让我们如意,我们又何妨在看一看?我们有理由相信,面对千载难逢的全球经济危机,中央高层肯定能抓住机会,实现中国的复兴和崛起——毕竟,我们如今的牌多的是,也就从容得多。
18、社会生活。今年以来,中国的灾难有点多,从雪灾到地震,从毒奶粉到毒鸡蛋,似乎没完没了。在社会生活中,官员fb被抓的似乎也多了,民间的火气也似乎大了很多。这一切,都使得2008年与以往不同。但历史总是公平的,苦难最多的年份充其量也只有一年而已。2009年,再坏,也不会比2008年更坏了吧。既然如此,何必自己吓唬自己,老是拿着股市当回事,指望着它跌到1500点乃至1000点,岂非太不现实?静心想一想,也许,好日子,就在前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