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六成学生仍特“困” 近视防控与现实有距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15:47:25

银川六成学生仍特“困” 近视防控与现实有距离
2008年09月16日 14:56 来源:银川晚报
日前,教育部修改印发了《中小学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方案》,同时废除了1982年修订的试行方案。新方案对中小学生的多个细节问题做出了要求,如确保小学生每天睡眠10小时、初中学生9小时、高中学生8小时。小学生家庭作业时间不得超过60分钟,中学生不得超过90分钟,切实减轻学生负担等等。
然而,记者走访了银川市多家小学后发现,文件还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有学校表示,睡眠时间和作业时间校方很难有效控制。近日记者通过对40名中小学生(小学生20名,中学生20名)调查发现,只有四成学生符合睡眠标准;70%的学生作业量超标;因为长期用眼疲劳,60%的学生是近视眼。
六成学生成了特“困”生
近日,记者随机对银川市40名中小学生所做的调查结果显示,四成受访中小学生睡眠时间达到标准要求,其他则成了特“困”生。受访的中学生中睡眠时间有8小时的占了一半,7小时以下的有30%。令人吃惊的是,八成中学生每天起床的时间为6点半,两成竟在5点!
银川市初二年级学生小猛的妈妈告诉记者。从初中一年级起,孩子的睡眠时间一直没有达到过9个小时,“我儿子每天早晨5点钟起床,开始背诵英语,6点出门上学,做完作业一般都在晚上10点,睡眠时间一直在8小时左右。”
如果说,初中生、高中生“缺”睡尚可以理解。那么在小学学习并不那么紧张的情况下,为什么学生的睡眠也不“达标”呢?
调查显示,日趋激烈的学习压力和课外“加班”忙是影响小学生睡眠时间的主要因素。“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父母安排的、自己制定的学习任务,孩子不得不挤占睡眠时间。为了让孩子适应竞争,请家教、参加各种课外培训班……这都是睡眠的杀手。”金凤区回民一小的一位教师坦言,学习竞争日趋激烈的格局,造成小学生需花大量时间应付将来,“就拿英语来说,小学生一年级就开始涉猎,四年级成为主课,这在三四年前,是根本就没有的。”
六成学生成近视
在《中小学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方案》中这样规定,保证教室内所有学生合理的用眼距离,教室前排课桌前缘与黑板应有2米以上距离,后排课桌后缘与黑板的水平距离:小学不超过8米,中学不超过8. 5米。这样的要求似乎很难成为现实。
在调查的结果中显示,六成的学生是近视,而光在受访的小学生中,就有半数以上是近视,这与不合理的用眼距离有很大关系。
“我一年级的时候,我们班有60人。后来,还有不少转进来的同学。今年我5年级,我们班的人越来越多,已经超过70人了。”小学生小臣如实告诉记者。
在调查中记者发现,“大班额”的现象越来越突显。尤其是在一些教学声誉良好的学校,这样的情况致使后排的学生越来越“看不清黑板,听不清老师在讲什么”,“小眼镜”在如今的中小学生中逐步增多。家长小齐告诉记者:“我儿子班里60多个人,他坐倒数第二排。我上次去班里接他,发现最后一排同学的椅子都能顶着教室的后墙了。”她说,上了一个学期,儿子的眼睛度数成了1.2和0.8。
银川六小的一位语文老师说,有关学生合理用眼距离的规定在短期内几乎不可能实现。这是由学校教学硬件等多方面环境因素制约的。目前,只能通过换组与前后排轮换座位实现。
银川市教育局的一位负责人表示,《中小学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方案》只是指导性文件,学校尽可能规范和督促,为学生建立良好的睡眠、行为等习惯。能否执行下去还得因学生个体的差异具体对待,光以“量”来衡量并不十分科学。文件只是提出总体目标,关键在于执行者根据对象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七成学生作业量超过90分钟
“我们学校的作业之多,在银川市都小有‘名气’。”读五年级的小学生阿娇一脸无奈地说,“从四年级开始,我的作业就变多了,每天都要做两三个小时,累死了!”
四年级的小童攥着一本练习册,小声告诉记者:“我中午也有作业,是上午老师上课时布置的。我上次有道错题,老师让我改四遍,下午上学要检查。我已经很久没有睡过午觉了。”她叹气道,“还有读书笔记、奥数题、英语题、课外书没做呢,噢对了,还有背课文。”
调查结果显示,有七成中小学生做作业的时间超过90分钟。“学生们天天光是做各种题、模拟试卷,改卷子,就足够疲劳,可这又是必须做的。”银川市十五中的一位班主任说,其实在最近几年,各校都很注意给学生减负,但控制学生家庭作业量的问题,“但基本只能是幻想。”她说,“学生们都想考一、二、九等重点中学,那就要努力付出。怎么努力?多做题!”她同时也很无奈地表示,别说学生的作业量难以缩短在“要求的90分钟”内,连老师批改作业的时间都难以缩短在该时间内。她认为,“愿望是美好的,但操作起来比较困难。随着年级的在增加,学习量也在增加,初三和初一的作业量标准一样,不太合理。”她说,到了初二后,增加了物理学科,而初三又多了化学,“作业量自然要增加”。(冯元春)
【编辑:朱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