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蛟 张翃:专访索罗斯(《财经》 2008-10-27)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0:10:22
专访索罗斯
《财经》驻纽约记者 胡蛟 记者 张翃 《财经》杂志 总第223期  [ 10-27 10:27 ]  共有0条点评

Single Page
美国仍需要财政刺激计划;投资应用于应对全球变暖;监管和效率之间需要小心寻找平衡;中国可承担重任

索罗斯,这个在“英镑狙击战”中一举成名的投资家,被1994年的《华尔街日报》称作“全球金融界的坏孩子”。这个“亚洲金融危机的纵火犯”(马哈蒂尔语),这个过去十年间在慈善与政界出入比在投资界更多的家伙,又回来了。
2007年,索罗斯打了一个漂亮仗,通过做空次级抵押贷款类证券,净赚29亿美元,旗下量子基金在2007年的投资回报率更是高达32%。2008年二季度,索罗斯基金管理公司大举增持雷曼兄弟950万股的股票。雷曼兄弟现已破产,其相关损失可能高达3.8亿美元。或许正因如此,雷曼破产之后,索罗斯数度“炮轰”伯南克和保尔森,称“政策制定者放任市场并让其自我调节,是导致目前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而美国财政部7000亿美元援助计划出台后,索罗斯更是再度出言相讥,以“拙劣”这样的字眼形容购买不良资产的救援方式。他的建议,在调整之后的方案中却体现颇多。
索罗斯还有个身份,是“预言家”。他曾写过三本书。在1987年出版的《金融炼金术》(The Alchemy of Finance)中,他写道,世界必须抛弃美元,建立新的国际货币体系,否则将面临“金融动荡、以邻为壑政策,导致世界范围的大萧条甚至战争”;1998年出版的《全球资本主义的危机》(The Crisis of Global Capitalism)中,他说,“全球资本主义体系正在瓦解”。第三本书是今年出版的《金融市场新范式:2008年信用危机及其含义》(The New Paradigm for Financial Markets: The Credit Crisis of 2008 and What It Means),他说,一个“超级大泡沫”已经膨胀了25年,马上就要爆炸。
前两次预言都没有实现。但这次,正如他自己说的:小男孩喊“狼来了”喊到第三次,狼就真的来了。
10月21日,《财经》记者在纽约第七大道索罗斯基金会的办公室,采访了这位投资界“大鳄”、慈善家兼社会活动家。谈到自己在今年的书中推荐的“看空美元资产,看多中国、印度和海湾地区的股票和非美货币”投资策略,他非常坦诚:“哦,那是我的一个错误。”
但是,“正因为我知道自己什么时候错了,所以我发财了。”他曾经这么说。
《财经》:你曾勾画自己的一套救市措施。10月14日美国财政部的具体救援方案,采取的不是保尔森原计划的购买不良资产的方法,而是直接注资。这和你的建议不完全符合,比如,没有暂时减少对银行的资本要求率,没有特别针对降低抵押房产被收回止赎的具体措施。你对此有何评价?
索罗斯:我认为美国政府转而进行直接注资,这是朝着正确的方向在行动,虽然并未能如我所建议的那么好。但是如果现有计划不起作用,政府就会采取更多的措施。因为政府已经下定决心,要不惜任何代价防止金融系统的全面崩溃。
《财经》:回过头看,如果保尔森一开始的计划里就包含直接注资的措施,是否可能给市场更多信心,从而避免危机进一步扩大到欧洲?
索罗斯:雷曼兄弟的倒闭直接损害了货币市场的信心,造成了货币市场流动性不足,使得许多欧洲银行的危机集中爆发。雷曼的倒闭导致了金融市场暂时性的溃市,如果不是就那样让雷曼倒闭的话,这是可以避免的。保尔森提这项计划是在雷曼兄弟倒闭之后了,所以,危机蔓延全球不是保尔森的计划所能防止的。他的计划只是对危机蔓延做出的反应,不能防止它发生。问题在于,保尔森当时准备不足,所以他的计划组织得并不好,他只是冲到国会,鲁莽地要钱。
这不是财政部长做的第一个错误决定,也可能不是最后一个。他对房地美和房利美问题的处理,也是所有可能性中最糟的。
《财经》:某种意义上说,房地产泡沫的破裂是这场危机的深层原因。如果房价如许多人预计的那样在未来几年持续下降,会不会使银行业的灾难更加深重?政府还能救得起吗?
索罗斯:是的,如果房价短时间内骤降,就像它们上升时那样快,这会导致银行系统损失加剧,并要求更多的资本注入。政府会继续救援。而在我看来,当局提供流动性的能力是无限的。如果说在金融机构资不抵债问题上,他们解决的能力有限,况且他们也不打算救援那些资不抵债的银行,但对流动性暂时不足的银行,他们可以一直提供资金,所以金融系统总会运转下去。
《财经》:但央行不断提供流动性,不会引致通胀吗?
索罗斯:短期内不会。因为现在注入的这些流动性只是补充了那些因为“减杠杆化”而消失了的钱,填补了损失之后产生的大坑。不过,一旦经济恢复,就必须收紧货币供给来防止通胀。
《财经》:美国政府似乎有意再出台一个财政刺激计划,你认为有这样的需要吗?
索罗斯:我认为有。而且我希望这会用于刺激投资、预防全球变暖,因为这是全球都在面临的问题;我希望中国、美国都采取这样的措施,以发展替代能源作为刺激经济的方式。要从这场全球衰退中走出来,这正是我们所需要的。
现有的全球经济是由美国消费者的消费来支持的,现在这一切结束了,必须有其他东西取而代之。在我看来,解决全球能源短缺和全球变暖,需要非常大的投资,必须得到政府的支持。我们必须一起努力。
《财经》:这次危机发生的一个原因也是政府的疏于监管。你认为此后监管应该如何改革?
索罗斯:是的,毫无疑问,监管者没有尽责。我们要吸取的教训是,即使是市场上非常盛行的观点,也可能是错误的。
有几个方面,我觉得是监管需要考虑到的:市场偏离均衡是常态,仅仅控制货币供给是不够的,还必须对信用进行监管,因为货币和信用并不完全等同。
市场是有情绪的,有时人们更愿意放贷,有时人们被贪婪或恐惧主宰。监管者必须担起预防资产泡沫过度膨胀的责任,所以他们必须对市场上盛行的情绪进行制衡。
他们必须比以往更积极地使用利润要求、最小资本率要求,在市场过于乐观的时候收紧这些要求,在市场过于恐惧的时候则放松。
《财经》:但加强管制有可能导致无效率?
索罗斯:是的,必须找到平衡。这是一个判断力的问题,而判断力很可能出错。但是市场会给你反馈,所以你会看到你的“得分”,然后从市场给你的提示中纠正错误。所以,重要的是,做好出错的准备,时刻准备好自我校正。更多地批判性思维,不要盲从众所公认的规则或法律。
在美国这里是管制得太少了。这听起来可能很奇怪,但我想他们需要重拾那些放弃了的旧习惯,在进行绝对指导的同时也进行指示性指导。在以前,英格兰银行和美联储会给银行写信说:请不要增加货币数量,不要向房地产贷款,不要向新建工厂贷款……这些做法现在都被抛弃了。但如果要控制资产泡沫,就可能要采取这种指示性指导。
有意思的是,对于那些管制过多的前社会主义国家,我经常发言呼吁放松监管;而对那些沉溺于市场原教旨主义的国家,我就主张加大监管。
《财经》:监管会不会抑制所谓的“企业家精神”?
索罗斯:我预计金融业的利润会变得没有以前那么丰厚了。过去它之所以那么有利可图,是因为给了它过多自由,它发展过度了,那并不健康,我们应该纠正。
监管一直都是有缺陷的,而企业必须找到办法来绕过监管,所以监管降低了市场的效率,必须把监管保持在最低的水平。尽管如此,监管不能丢,因为别忘了市场总是倾向于不稳定,所以需要监管来维持稳定。
《财经》:在你最近的一本书中,提出这样一个投资策略:看空美国、欧洲股票及美国十年期政府公债和美元,看涨中国、印度和海湾地区股票及非美元货币。如果大家遵照你的建议,我们会不会看到资本大量流入中国,再次推高中国的资本泡沫?
索罗斯:哦,这是我犯的一个大错,不仅在我的书中,也在我的投资策略中。因为我以为这些新兴市场会免疫于美国的危机,但事实上,一些新兴市场下降得比美国还多,我也因为这个错误遭受损失。
我还是认为,中国比其他国家安然渡过这场危机的可能性更大,但是这要求不仅在经济上,而且在政治上进行改革。
就像我之前说的,监管不可能完美,因为监管者也是人,也可能犯错,何况他们不只是“人”,还是官僚。因此,必须有一个恰当的机制来纠正监管者的错误,需要一个让错误的政策有可能被改正的政治体系。这是一个大挑战,但没有经济改革加上政治改革的话,任何国家都很难成功。
我能看到,中国是全球化的受益者,现在有更多的余地来决定如何应对这场危机。这是中国更好发展其监管体系的好机会。我认为中国已经在全球体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要稳住这个位置,就必须首先得到其他国家的认可。
美国犯了一个错误,以为自己可以主导世界。对中国也一样,除非它的角色得到世界其他国家承认,否则就不能承担起世界领导者的角色。世界其他国家对中国的崛起有很大的恐惧,但如果中国的行为正好印证了这些恐惧,就会产生冲突,这对中国不利。
《财经》:那么,中国在现在的情况下可以做何贡献?
索罗斯:今天的中国可以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帮助其他国家应对今天的危机。因为我很担心,现在全球体系的中心,也就是美国和欧洲所采取的应对危机的措施,会加强资本从“外围”逃向“中心”的趋势。因为东欧、拉美、亚洲国家的政府是没有能力来保障本国的银行的,必须有国际性的保障,否则,资本就会从这些国家外逃。这已经发生了——巴西雷亚尔、土耳其里拉、匈牙利弗林已经受到重创。
需要有一个国际的资金“池”,由IMF主导,并由持有巨大外汇储备的国家——如中国、日本的支持,来为“外围”国家的银行体系提供保障。同时,也要使这些国家能够通过实行赤字预算和反周期的财政政策,来支持内需,应对经济放慢。没有那样的资金“池”的支持,它们做不到。日本已经提出要参与IMF的援助行动,建议中国也这么做。
我希望中国政府可以抓住这个好机会。对于中国来说,这个机会甚至比奥运会还好——通过在危机中承担责任来展示它的领袖风范。
我相信这对于维护世界经济是非常重要的一步。中国正是在世界经济全球化中繁荣起来的,如果中国不来维护它的话,我担心世界经济会很容易崩溃,而中国自己也会受害。所以,承担起这个责任,这是中国的利益,是中国的繁荣之本。■
相关报道:
世纪大救赎
中投货币市场基金惊魂
会计准则修改“刻度”
http://magazine.caijing.com.cn/20081026/7782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