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明棋:80年金融危机从未远离我们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3:25:20
徐明棋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
美国金融危机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已经扩散到欧洲和全球,世界经济正遭受100年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冲击,实体经济的衰退也不可避免。我们将眼光放长,回溯上个世纪初美国经济大萧条以来的金融危机历史,或许更能够看清金融危机的本质,对未来全球金融体系的发展方向以及世界经济的走势也可能会有更加准确的把握。
1929-1933年大萧条:
金融危机从未远离
金融危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取得统治地位之后就一直伴随着经济周期的轮转而有规律地爆发,其早期的典型表现是在衰退收缩期会有一批银行信用锁链断裂发生资金周转不灵,甚至不得不倒闭。正是这种银行不断周期性倒闭的金融危机,催生了现代中央银行的产生,而中央银行的基本职能就是统一银行券的发行,并作为最后的贷款人为商业银行提供他们所需要的贷款。
因此,现代中央银行诞生后,金融危机爆发的频率下降。但是,金融危机并没有消失,它只是降低了对经济的冲击力度。被政府反周期政策和中央银行注资所缓和的周期性调整经过较长时间的积累,最终还是会以一次较大的危机爆发来克服经济内部的失衡和矛盾。1929-1933年的大萧条就是这样的一次调整。
上世纪20年代被认为是美国经济的“黄金时代”,美国GDP在1925-1929年的4年间增长了50%。在人们普遍的乐观预期下,投资消费不断增长,贷款增加,仅分期付款的消费信贷就从1924年的20亿美元增加到1929年的35亿美元,增加了50%。乐观的预期使得证券都可以用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证券公司会贷款给投资者,利息虽然高,但投资者预期可以赚更多的钱也愿意承担。因此,货币供应量也不断扩张,1929年比1921年增长了61.8%。
在这样的背景下,美联储为了抑制投机和过热,不断地提高利率,最高达到30%。终于在抑制了投机的同时引发了1929年10月24日著名的“黑色星期二”危机,股市一周之内暴跌40%。随后,美国经济出现了长达4年的经济下降,1930年至1933年美国GDP每年分别下降了8.6%、6.4%、13%和1.3%。这就是美国历史上有名的经济大萧条。大萧条使得美国股市1933年的市值还不到1929年的20%,失业率高达25%,25000家银行中倒闭了11000家,制造业产值下跌了54%。
在这个过程中,很多穷人连填饱肚皮都困难,而另一方面,企业因为消费骤减,又不得不销毁很多过剩的商品。上了年纪的人可能还会记得一些具体的描写,比如饥肠辘辘的美国女孩问母亲,为什么他们饿肚子,但资本家却将牛奶倒进海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在这次危机中得到了极致的展现。
美国经济大萧条导致了1932年罗斯福政府的上台和1933年开始的“新政”,其核心内容就是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增加就业并为国民提供基本保障。在金融领域内则开始了储蓄存款保险,并对商业银行增强了监管,限制其从事高风险的证券业务。一系列政策的实施,使得美国经济在1934年开始恢复,当年美国增长了10.8%,而美国金融体系经过改革和重建后也开始了新的发展阶段。
凯恩斯主义盛行时代:
金融危机被调控成通胀
在大萧条以后的年代里,金融危机其实并没销声匿迹,只是主要表现形式不再是以银行倒闭为标志。以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雷因哈特和罗高夫对金融危机史的研究标准看,他们将连续的违约作为金融危机的内涵,即货币贬值、汇率体制崩溃和通货膨胀都是金融危机的表现形式。
因而,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主要金融危机都是以通货膨胀和汇率制度的解体为标志的。
这个期间,由于西方各国政府普遍接受了凯恩斯主义的经济理论和政策,对经济加强干预,几乎都采取了扩张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以试图填补凯恩斯论证的“有效需求”不足。
刺激经济的结果,就是使通货膨胀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各国货币对内都在不断贬值,只是幅度因国别而异。政府刺激经济本身会造成通货膨胀,另一方面,当金融机构在发生困境时,政府也积极出手解救,最后金融危机也演化成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
这个期间,由于世界最主要的货币美元不断贬值,致使二次大战以后建立起来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美元贬值为标志的美元危机就成了国际金融领域内金融危机的主要表现形式。
当然,在一些国家内部,传统的由银行信用扩张过度而引发的银行倒闭的金融危机也在这个期间发生过。
比如1977年西班牙的金融危机就是典型的银行危机。当时由于经济增长速度下降以及金融体系对外开放后面临外资银行的竞争,西班牙银行的资产质量下降,不少中小银行陷入资金周转困难的局面,有些不得不宣布破产。西班牙中央银行通过成立银行管理公司,收购出问题银行的股权来为他们提供资金,并对被接管的银行实施业务指导。经过3年时间的努力,西班牙银行危机被平息和消化。
上个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北欧的丹麦、挪威和芬兰都出现过类似西班牙的银行危机。由于这些国家规模较小,经济基础也比较好,虽然金融危机对这些国家造成了重创,但是这些金融危机在全球造成的影响并不十分大。
80年代拉美债务危机
和美国储贷机构危机
进入上世纪80年代,较为严重的金融危机当属拉美的债务危机和美国的储贷机构危机。
拉美危机的导火索是1982年墨西哥财政部长通知美国和国际金融机构暂停偿付外债的本息,这一举动引起了外部市场的恐慌,导致外资大规模撤出拉美国家。拉美国家在没有新的借款来帮助其偿还旧债的情况下,纷纷陷入无法偿债的债务危机的泥潭,最后只好请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发达国家政府提供援助。在这样的背景下,拉美经济也陷入停滞,整个80年代都在债务的泥潭中挣扎。
追究拉美债务危机的根源,还需从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拉美各国的经济增长政策失误说起,当时为了促进本国经济发展,多数拉美国家都采取了扩张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支持本国的进口替代产业,同时还放宽了资本流动限制,大力吸引外资。但是,这种发展战略并没有辅之以正确的投资决策和效率的评估,却造成了进口的急剧增加,于是国际收支也出现了连年逆差。再加上严重的通货膨胀,使得这些国家货币不断贬值,对外债务的负担越来越重。另外,1982年以后,美国提高利率,国际金融市场利率也急剧飙升,最终使得这些国家纷纷陷入无法偿还外债的困境。
为此,拉美国家丧失了整整10年的经济发展机会。1980年至1990年,拉美年均经济增长率只有1.2%,10年内拉美净流出资金2000多亿美元,地区外债余额却由1980年的2415亿美元上升到1990年的4390亿美元。1990年,拉美贫困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48.3%,创历史最高纪录。
美国上世纪80年代的储蓄贷款机构危机是80年代中期发生的又一次比较严重的金融危机。
美国储贷机构主要是指储蓄银行和储蓄贷款协会,他们的主要职能是吸收存款、发放消费和住房抵押信贷。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由于长期低利率货币政策使得这些机构的住房抵押贷款的基本上都是固定利率贷款。但是在里根政府上台之后,为了应对滞胀采取了货币主义和供给学派相结合的新经济政策,其货币政策就是紧缩,于是利率不断提高,美联储基金利率一度曾经达到16%以上。利率不断升高之后使得储贷机构的存贷利率出现了严重的利率倒挂,原先以固定利率发放的住房抵押贷款变成了不良资产,储蓄贷款机构大面积倒闭。最后美国政府出面关闭、收购和重组2900多家储贷机构以及出问题的商业银行,花了近5000亿美元的代价,用了近10年的时间才将危机的后果消化。
正是这次危机促使了美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全面发展,为后来的美国次贷危机种下了祸根。不过这已是后话。
90年代欧洲汇率危机
和东亚金融危机
欧洲汇率危机和东南亚金融危机是上世纪90年代发生的两次震动国际金融体系的危机。
欧洲的汇率危机还需从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欧洲共同体为了自身的利益实行的内部固定汇率而在外部对美元共同浮动的所谓“蛇形浮动”体制说起。
随着欧共体的不断扩大,欧共体在1979年建立了欧洲货币体系,这种共同浮动的制度被该体系沿袭成为一种制度性的安排。由于各国货币政策宽松不一,经济增长速度和周期也不一样,各国货币的实际币值变化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反映在外部就是汇率升降的要求也就各不相同,但是制度性安排又要求各国必须维持上下只有2.25%的窄小波动幅度。
这种内在的差异和制度安排的刚性也给外部投机者的投机冲击提供了机会。1992-1994年期间,索罗斯一类的对冲基金利用了这种内在的矛盾在市场上先后冲击英镑、法国法郎、意大利里拉以及西班牙比塞塔和葡萄牙埃库斯多等货币,使这些货币的市场汇率下跌超出了欧洲货币体系限定的幅度,这些国家政府不得不宣布退出欧洲汇率机制,后来还迫使欧洲汇率机制不得不放宽上下波动幅度至15%,使欧洲汇率机制名存实亡。这也是欧盟后来决定提前启动欧洲货币联盟,推出单一货币欧元的一个重要因素。
东亚金融危机离我们较近,也是自上个世纪大萧条以来对全球金融产生最大影响的一次危机,人们对它的熟悉程度也较高。
危机的始发点是泰国,1997年6月2日泰国铢在市场上暴跌,当天下跌幅度达到18%。外汇储备使用殆尽的泰国政府不得不宣布放弃泰铢的汇率干预。随后,危机扩展到泰国股市和银行体系,股价暴跌,银行大规模倒闭。泰国金融危机在随后的一年多时间里不断扩散,东南亚国家和韩国都没能幸免。
金融危机的爆发打乱了多数东南亚国家经济增长的进程,1998年很多国家从1997年的高速增长摔入负增长的泥坑,不少经济发展成果也毁于一旦。但是深究金融危机爆发根源,学者们发现多数危机爆发国家的实体经济原来已经存在严重的失衡,宽松的信贷使资源配置的效率下降,但是乐观的预期使投资和消费持续高涨,国际收支逆差在短期外资的大量流入背景下也丧失了促使经济调节的功能,经济过热和资产泡沫也就得到了不断的扩张。当外部的预期开始变化,尤其是国际金融大鳄们利用内部失衡开始冲击这些国家的货币和股市时,金融危机也就难以避免。
东亚金融危机爆发后,其连锁效应不断扩散,使得这个时期在经济上存在着与东南亚国家类似经济泡沫和国际收支逆差的国家都出现金融市场动荡和货币汇率大幅度下跌的危机。危机侵染的版图从俄罗斯一直延伸到拉美的墨西哥、阿根廷、乌拉圭、智利等。IMF和世界银行不得不重新审视原来的救助原则和计划,并酝酿加强国际金融市场监管的改革和措施。
美国次贷危机点燃
新的全球金融危机
进入21世纪,当发展中国家在不断吸取金融危机的教训,努力构建金融危机防范体制时,世界最发达国家和曾经被认为金融体制最完备的美国却爆发了新的金融危机。危机的源头是美国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大面积不能偿还,这导致了次级贷款支持的证券化产品价格大跌,并引发了其他抵押贷款支持的金融产品跟随着下跌,信贷危机随后演化成了资本市场危机。
同时由于住房抵押贷款不能偿还致使房屋大量被抛出,房价也一路下跌,住房市场也陷入严重的危机之中。这又反过来进一步加剧了住房抵押贷款支持的债券价格的持续下跌,对该类金融产品有着巨额投资的美国投资银行的资产价值也因此大幅度缩水,并使得这些金融机构的股票价格暴跌,更为严重的是,这些金融机构资产负债结构恶化,需要计提坏账损失,这样一来现金流也跟着出问题。一旦资不抵债,资金又周转不灵,就只有指望通过与其他状况好的机构合并或被其收购来渡过难关。
因此,当贝尔斯登出了问题被摩根大通收购后,人们原来料想的危机会逐渐缓和的局面并没有出现,更多的金融机构继续陷入困境,最后连雷曼兄弟公司和美林这样的投资银行巨头也相继宣布破产和被美洲银行收购。美国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承担担保的两家准官方机构——房利美和房地美也因损失惨重被美国政府接管。美国国会也不得不批准了美国政府7000亿美元的救市计划,美联储也一改惯例无限制地为经济体系注资。
美国金融危机不仅使美国金融体系出现严重震荡,欧洲的金融机构因为投资于美国的金融资产也损失惨重,不少也濒临倒闭的边缘。
英德法等国也不得不慌忙救市,欧元在这样的背景下不仅不对美元升值,反而下跌了许多。现在世界各国政府都在努力出台救市的措施,原有的市场原则被弃在一边,大家似乎只想维持现有的体系稳定,生怕全球金融体系崩溃而席卷所有的生灵。经济全球化在此时得到了最好的注解,在生产和流通全球化之外,金融危机以及应对金融危机的努力也全球化了。
危机根源:信用盲目扩张
纵观历史上出现的比较严重的金融危机,尽管在表现形式上千差万别,但是他们的共同点基本上是一致的,那就是在本质上都是信用危机,是某一种金融资产或金融市场丧失了原有的信用,出现了价格大幅度下跌的危机。
最严重的信用危机是对一个国家的金融体系丧失信用,人们不再相信该国金融体系能够继续维持原有的秩序和价值关系,从而抛弃该国所有的货币和金融资产,那么该国就只能走上彻底的货币替代道路,让外国货币充当该国的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信用危机的根源在于信用扩张超出了实体经济的客观需求,独立于实体经济空运行,导致信用泡沫和金融资产价格的虚高。
马克思早在其名著《资本论》第三卷中就对资本主义信用的本质特征和作用进行过科学的论述,认为信用一方面极大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但同时也孕育着更严重的生产过剩危机,因为信用能使扩大的再生产得以延续,但是一旦信用过分扩张,脱离了实体经济的需要,就会使商品的价值失真,使资源配置扭曲,使失衡扩大,最终必然要通过周期性的金融危机爆发来调整。
从这个意义看,所有的金融危机的始点都是信用的盲目扩张。当然,在今天经济全球化和信用全球化的条件下,世界货币发行国的金融危机与其他国家的金融危机在对世界经济产生冲击和影响的程度上是不一样的,这就是为什么美国金融危机会使全球遭殃,而其他危机则只会产生局部的不利影响的原因。
因此,全球化条件下的信用呼唤着全球协调合作来共同管理信用在全球的扩张,此次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已经使得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紧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