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泽民出版新书(南方周末 2008-10-2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0:15:55
江泽民出版新书
作者: 南方周末特约撰稿 赵一海 南方周末记者 朱红军 发自上海 2008-10-23 08:43:44 来源:南方周末
10月19日,前任国家领导人江泽民学术专著《中国能源问题研究》和译著《机械制造厂电能的合理使用》由其母校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
上海交大原党委书记王宗光表示,是母校的诚意和主动促成此事。上海交大出版社已为数位杰出校友建设了学术出版平台。除江泽民外,钱学森的系列学术著作也由其结集出版。
今年3月28日,江泽民撰写的万言学术论文《对中国能源问题的思考》(以下简称《思考》)刊发于上海交大学报之上,因为作者的特殊身份,此论文广为海内外关注。国内跨越官学商三界的各类会谈讨论一时未绝,核心议题多涉中国能源发展的现状和出路。而上海交大王如竹教授则多次被外国同行讨要该论文。“当时尚无全文英译,他们非常急切地讨要了中文文稿。”近日,上海交大学报英文版对此文做了全文翻译。
《思考》一文引发海内外热议之后,上海交大遂将新书出版一事提上议程。至今年8月,样书基本完成,并交江泽民审阅。此前,自去年起,上海交大校方即多次征询校友江泽民的意见。结果均被婉拒,“江学长表示,没有新东西,光出旧的不行。”王宗光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10月19日,与新书首发同时的出版座谈会亦如期举行,来自上海市政府、国家发改委的专家及官员参加。
著作出版前日,恰逢上海交大电机系百年系庆,一千多名新老学子云集母校。六十多年前,江泽民在此系求学。无论任内还是卸任后,江泽民都曾多次造访母校。
李广良作为新书的责任编辑之一,参与了整个编辑过程。“较之一般图书,我们花费于此的心力很大。”
除最新的《思考》一文外,《中国能源问题研究》还收录了江泽民1989年发表于《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第3期上的论文《能源发展趋势及主要节能措施》,因年代较远,为了合乎现行学术规范,编辑对文稿中的科技符号、量和单位根据现行国家标准作了相应调整,“以使文章突显时代性”。在一些细小环节作了创新,如对一些重要的专业符号作出中文注释。“这主要考虑到新书的传播范围远大于学报。”李广良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江的译著《机械制造厂电能的合理使用》(以下简称 《使用》)也于此次再版。
此书是江泽民在苏联学习期间,受导师特莱霍夫博士所托,向国内进行译介,介绍的是苏联汽车制造厂的节能工作经验。此书的第一版出版于1990年,印量不多,但多为彼时耗能大户的企业管理者所有。
此次再版亦有新意。文末还附录了一份今年3月的《工业企业节能减排工作考察报告》。“这是江学长指导下进行的。”此次考察也是由交大校方牵头,先后赴宝钢、上海外高桥发电公司和长春一汽等三家用能大户。
该书序言之前还有江的一篇亲笔题词,简要叙述了当初的译书经过,并对相关人士言谢。其中“怀”字书写稍显潦草,江泽民亦拿回重写,足见重视。“样书完成之前,江学长未作过多要求。”王宗光称。这也给上海交大校方创造了空间。座谈会上,校方也坦陈,编校和设计上有更多自主选择。
传统的国家领导人著作的封面书名多为黑色,以示庄重。此次一改常态,书名制作以厚重的红蓝分别入色。
出版所用均为优质环保纸张和油墨。“这给出版行业做好节能减排工作作出了示范。”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局长焦扬称。两书的印刷工作也分别在京沪两地进行。纸张和印刷公司,皆为印制北京申奥和上海申博材料所选用者。
值得一提的是,新书中对使用环保纸张未作明显标识。座谈会期间,上海市常务副市长杨雄将自己的名片递与校方领导,名片也是采用再生纸张,并作了明显环保标识。之后校方领导倡言以后出版须改进细节,做好环保宣传。上海交大校长张杰风趣回应:“我们以后应该改变‘只做不说’的习惯”。
两本新书分别标价28元和48元,出版社表示,这是根据印刷装订的成本来定价,“价格合理”。首印7000册,“随时准备加印”。
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局长焦扬表示,新书将会作为重点图书,陈列于上海各大发行门店显要位置,向读者进行重点推荐。并且做好版权工作,以期更好地向国内外推广。
在昔日校友而言,江泽民晚年倾心学术,关注能源绝非偶然。
抛开能源专业的学术背景不说,单以主政上海之时而言,江泽民就频出能源新政。原上海市经委副主任陈松泉如是回忆:“80年代中后期,上海城市旧电网的改造,电力行业体制创新,乃至电价机制的探索,都体现了江泽民同志对能源战略问题的关心和学术功底。”
专门出版学术著作,在已退职的国家领导人中,鲜有先例,不过回归学术和专业背景的迹象时有闪现。国务院前总理李鹏在退休之后,出版了系列日记,其中就有自己关于核能开发和电力发展的个人看法。“虽非学术专著,但也著述谨严,多有宏论。”一能源专家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李鹏曾求学于苏联,主修水利发电专业。归国之后,多在电力一线工作。
李瑞环、李岚清退职后分别出版的《学哲学用哲学》、《李岚清音乐笔谈》,也曾广受关注。
除此之外,尚有多位前国家领导人在自己的著作中有专业背景的体现。或根据个人专业所长,或根据工作经验。“不过因为当政之时,所言所写更多地考虑现实政策的功用,学术色彩稍显不足。”一位专家说。
“领导人从政之后,政务缠身,难言学术。退休之后,可能更愿意以学者姿态来审视现实问题,提供经验。而非对政事的直接干预。”一观察人士对南方周末记者说,“因此,卸任领导人出书多不涉及现实及政治方面,专业背景的回归成为一个出书空间较大的领域,此类现象可能会有渐多之势。”
http://www.infzm.com/content/18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