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脉问诊献良策 谋求突破纳真知——省委、省政府“支持宿迁实现更大突破”专家咨询会发言摘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5:56:12
把脉问诊献良策 谋求突破纳真知——省委、省政府“支持宿迁实现更大突破”专家咨询会发言摘要
发布时间:2010-4-12 作者: 来源:
【字体:大中小】
【编者按】
4月9日下午,省委、省政府在南京召开“支持宿迁实现更大突破”专家咨询会。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湛等老领导和一些专家学者应邀出席会议。省政府副秘书长韩庆华主持会议。我市张新实、缪瑞林、徐惠民等市领导参加会议。与会的专家学者对宿迁建市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所取得的成绩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宿迁在基础薄弱的情况下,取得如此成绩十分难能可贵。大家一致认为,省委、省政府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推进区域共同发展的角度出发,审时度势,高瞻远瞩,作出加快推进宿迁实现更大突破的决策,是非常及时,也是非常英明的。同时,与会同志就推进宿迁实现更大突破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了许多有针对性、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现摘要编发。
顾介康:省经济学会会长、原省人大常委会秘书长
省委、省政府将专题研究支持宿迁发展实现更大突破问题,这是在新的形势下、省委、省政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推进区域共同发展所做出的一项重要的战略举措。从省里来说,在江苏这样发达的省份,还有宿迁、淮安两个地级市人均GDP还低于全国水平,这种状况不应该持续下去;在全省大力推进“四沿”(沿沪宁线、沿江、沿东陇海线、沿海)生产力布局后,有必要对“四沿都不沿”的宿迁、淮安这块“两湖地区”(洪泽湖、骆马湖地区),尤其是对宿迁进行专题研究,做出新的部署,给予重点支持。从宿迁来说,经历了10年“创业建市”,目前已进入“创业兴市”的发展阶段,当达到全省平均水平时,才能进入“创业强市”的新阶段。现在,“创业兴市”有了良好开局,开始走上快速发展的轨道,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但从总体上看,宿迁的工作条件仍然艰苦,最需要理解;宿迁的经济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宿迁的发展仍然处在负重爬坡阶段,最需要支持;宿迁百姓的生产仍然困难,最需要关注。因此,除了进一步激发宿迁自身的内生动力外,省里应该进一步加大对宿迁支持的力度。
要支持宿迁进一步明确在全省发展格局中的目标定位。我认为,应该把宿迁建设成为现代高效农业和绿色食品基地、新兴的新型工业化基地、具有湖滨特色的生态旅游城市和推进区域共同发展的综合改革试验区。从产业发展来讲,要大力支持宿迁的农业在“第二个飞跃”中向现代农业跨越;大力支持宿迁的工业在承接产业转移、提升传统产业和有选择的发展新兴产业中实现转型升级;大力支持宿迁的服务业在生产服务业与生活服务业、传统服务业与现代服务业的“双重结合”中拓展提升。要注重提高承接产业转移的质量和水平;要加快传统产业由低端的中间加工环节向产业链的高端环节延伸;要突破后发地区不能发展高科技新兴产业的认识误区,通过构筑政产学研联盟和引进高层次人才,有选择地培育和发展高科技新兴产业。为此,在继续抓好招商引资的同时,要把招才引智放到重要位置,当高端人才云集宿迁之时,才是宿迁真正腾飞之日。
要支持宿迁成为区域共同发展的综合改革试验区。首先对宿迁十多年来的改革作出正确的评价。要充分理解宿迁推进教育、卫生等体制改革的历史背景,充分肯定宿迁改革的成果,支持宿迁巩固和发展已有的改革成果。省里支持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资金,对公办、民办应一视同仁,不能认为支持民办教育机构、医疗机构是支持私人老板,要看到得益的是老百姓,可设立相关机构来管理、运作这方面的资金,保证其保值增值。改革、创新必然要突破原有的观念、体制、政策,必然有一个从不规范到逐步规范、完善的过程。作为试验区,应让宿迁放开手脚在实践中进行新的探索、改革、创新。
要支持宿迁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进一步优化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环境,加快建设宿迁至连云港、至上海的快速通道;同时根据“两湖地区”的新的生产力布局,规划和建设相配套的基础设施。二是进一步优化宿迁的融资环境,培育和发展资本市场;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各项资金,省里可采取捆绑支持方式,切块给宿迁,由宿迁根据发展需要统筹使用,以提高使用效益。三是进一步优化培养、吸纳人才的环境,大力支持宿迁教育事业特别是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对宿迁吸纳海内外高端人才给予特殊的扶持政策。四是支持宿迁实施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在财政上作更多的转移支付,加快宿迁地区“学有所教”向“学有优教”、“劳有所得”向“劳有多得”、“病有所医”向“病有良医”、“老有所养”向“老有乐养”、“住有所居”向“住有宜居”提升。五是改进扶贫方式,在继续实施进村入户脱贫攻坚的同时,把帮扶的重点转到“强县”层面上来,按照各县区产业结构的特点,由相关部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和苏南发达县(市)组成指导小组,帮助他们作规划、引项目、招人才,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后方帮扶单位的优势,提高帮扶的效果。实践证明,只有县域综合实力增强了,才能有能力在更高水平上解决好民生问题。
余春芳:省劳动力资源开发研究会会长、原省政府副秘书长、研究室主任
宿迁这几年发展迅猛,变化巨大,非常令人振奋。我对农村劳动力开发研究的多一些,对这方面比较了解。应该说,宿迁这方面的工作做得非常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放得很开,思想很解放,有很多的经验值得借鉴。下一步还要更好地推动这项工作。
一方面,现在比较重视高新技术、新兴产业是完全正确的,但是也要坚持“两条腿”走路,就是要积极鼓励优秀的返乡农民工创业,鼓励农民创业,光是靠打工仅能解决温饱问题,只有创业才能致富。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活力很强,主要是靠创业者,通过创业形成一个庞大的中产阶级队伍,这样才能缩小差距。所以在重视高新技术的同时,要放手发展,鼓励创业。
另一方面,要继续鼓励农民从土地上转移出来,向城镇转移,向非农产业转移。
张锋:省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原省政府研究室副主任
宿迁的发展一直是省委、省政府高度关注的事。现在决心支持宿迁实现更大突破,重点是在政策制定方面。我非常赞成宿迁的一些大胆设想和思路,特别是变沿海开发腹地为沿海开发门户的提法,我觉得非常准确。
第一,在此基础上,作为宿迁,要抓住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机遇,进一步拓宽战略思路,深度或者说加快融入长三角,真正当好沿海开发的门户。
第二,作为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战略,要从建设创新型省份、创新型城市出发,进行创新突破。
第三,在凝聚全省力量帮助宿迁实现更大突破的背景下,宿迁一定要突出重点,坚持科教领先,积极建设区域共同发展的改革试验区,着重实现产业突破,加快做大做强中心城市。
吴先满:省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经济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首先,我赞成省委、省政府把宿迁作为区域共同发展综合改革实验区的定位。这是一个具有带动全局意义的定位,有了这个定位以后,才可能有其他的一些定位的形成。建议省里除了出台一些关于支持宿迁更大突破发展的意见以外,同时要把相关措施列入省“十二五”规划。并且最好能够到其他地方做一些调查,参考中央在其他地方实施区域改革实验区的经验。
其次,宿迁现在如何实现弯道超越,我认为最主要的是坚定地走具有宿迁个性特色的新型的区域工业化、城市化之路。尤其是新型工业化方面,不仅仅要考虑信息化与工业化结合互动并进的问题,而且要考虑新型工业化和发展低碳经济互动并进的问题,争取在发展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产业方面进行摸索。同时,也应重视民众在创业过程中的技术和产业创新。
第三,要省市联手,集中力量实施大推进的战略,在投融资上采取更大力度的扶持和支持。一是省里面可以将一些大型项目优先布局在宿迁;二是争取部委和中央国有企业在宿迁投资和项目布点;三是采取一些优惠的刺激措施,吸引省级大企业、大集团到宿迁投资开发;四是在整个“十二五”规划期间,减免宿迁境内的企业所得税;五是加快发展多样化的金融组织,降低金融机构对宿迁企业产业项目开发建设的信贷准入门槛和标准,扩大提升已经在宿迁境内布局的金融机构的信贷和其他融资方面债券权限和能力,打开宿迁境内的企业项目进入国内外资本市场通道;六是提高资金使用和配置的效率和效益,集中资金用于一些重点项目的开发建设。
葛守昆: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在某种程度上,宿迁的差距不是因为发展不快,而是其他具有区位和多种优势的地区发展太快。但是我们也看到了可喜的迹象,江苏的发展正在由南向北发生位移。所以我觉得省委、省政府提出进一步加大对宿迁扶持,加快宿迁的发展,是很英明的,高瞻远瞩,有远见。宿迁人均GDP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是事实,但也是平均数掩盖了大多数,反映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特征。
到底怎样扶持宿迁的发展,关键是要从职能上明确究竟应该干些什么,应该干的事情,责无旁贷,义不容辞。比如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靠宿迁自身的力量也可以慢慢地搞,但时间等不及,就必须由省里帮助加一把力、扶一把。基础设施和社会保障资金配套方面,宿迁配套不了的,就不要强制要求配套。在产业发展问题上,属于政府职能的,政府一定要做好,属于市场和企业行为的,政府要创造环境。比如在产业转移和人才培养方面,出台一些扶持政策,给予一些激励。还有改革的问题,宿迁的很多改革走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也是逼出来的,可以继续鼓励试点。宿迁生态环境很好,千万不能因为发展牺牲环境,这个路坚决不能走。产业怎么选择、农业怎么搞,要通盘考虑。
蒋伏心: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从宿迁的发展来看,有三步跨越,一是时间的跨越,用了比别人更少的时间,实现了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二是空间的跨越,直接与苏南接轨,这和省里的政策有关系,也和自身的努力有关系;三是在时间跨越、空间跨越基础上实现质量跨越。
如何帮助宿迁实现第三步跨越,一是行政资源利用和对科教资源的利用要同步。行政资源始终是有限的,很多政策现在客观上已经是阳光普照了。江苏真正有优势的是科教资源,要考虑把这些资源更大幅度地延伸转移到宿迁,比如能不能在宿迁建立一个至少在苏北是领先的科技创新体系,这会成为提升质量的核心和关键;为宿迁搞一个MBA学院,省里给予补贴,学校给予支持。建议梳理一下,制定一个人才发展战略。二是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要同步。利用社会的进步带动经济的发展,包括文化和社会环境,并在社会生存环境方面形成一个高地。三是要利用沿海开发的战略机遇,打造沿海开发的门户。四是推动双核发展,一个是现在的中心城市,还有一个是沭阳。双核如何联动好,两个核如何分工,要进行深入研究。
徐俊仁:省水资源协会理事长、原水利厅副厅长、巡视员
宿迁建市14年来,宿迁精神、宿迁速度、宿迁效益,很是令人钦佩,我完全赞同省委、省政府继续采取一些特殊政策支持宿迁进一步加快发展。我仅就水利方面谈两点建议。
一是要从保护资源、保护环境出发,支持宿迁结合南水北调截污导流工程建设,在新沂河适度预留尾水通道,为宿迁的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留足空间。二是要把城区防洪排涝和水环境改善形成一体,开展城市水系沟通和水环境综合整治,并实行规模打包,由省里给予支持。
沈坤荣:南京大学商学院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宿迁在江苏来说是后发地区,怎么样突破比较优势,发挥后发优势?第一,我觉得职业高等教育是比较好的后发切入点和突破口。省里在硬件上可以给宿迁一个高起点的规划,帮助形成一个高等职业教育的聚集区。第二,要营造发展环境,重点是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可以适当的倾斜,支持宿迁建一些一级公路,和沿海以及东陇海对接。对于资本市场,争取搭上国家支持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的班车。第三,要创新发展模式。保护好骆马湖生态特色。加快城镇化建设,在宿迁搞几个示范点,用工业化、城市化的过程带动城乡一体化进程。我完全同意“区域共同发展综合改革实验区”这个提法,它的示范意义很大。当然,支持宿迁发展离开资金不行,税收返还好还是减免好,可以作适当的考虑,这会吸引很多创业者到来,特别是符合产业政策的可以适当减免一点。
王军华:省交通科学研究院院长
从区位来看,宿迁的交通投入,在同样的基础上,必然高于苏州这些地区。这就要求省里对宿迁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给予更多的扶持。
第一,从改变宿迁的区位条件看,要加强和沿海的联系,就必须打通沿海通道,避免在整个沿海大开发中被边缘化;从宿迁的地理位置看,往沿海发展,目前还没有直接的高速公路连接,也没有大宗货物运输干道,普通的干线公路也是走了弯线,所以要加快省道344等快速通道建设,早日论证规划宿连航道。第二,要尽快启动徐宿淮通道建设。全省13个省辖市离机场最远的是宿迁,从目前来看,宿迁建设机场的条件还不成熟,把苏北几个机场利用好,对改变自己的区位非常重要。建议在这方面早做规划论证。第三,要加快徐宿淮盐铁路建设。最近铁道部刚刚通过了长三角铁路网规划,对长三角在货运铁路、干线铁路方面做了一个布局,要围绕交通人流,长三角的城际铁路和地方铁路网络,帮助宿迁更好地融入。
薛建辉: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一是要坚持已有的政策连续性不动摇。宿迁这几年的快速发展有目共睹,我个人认为是八个字:突飞猛进、令人震撼。在这个过程中,省委、省政府给予了宿迁很多政策,如果没有这些非常具体的优惠政策,宿迁的吸引力可能会大大降低,所以我觉得“十二五”期间,坚持已有政策连续性不动摇非常重要。
二是要将现在面临的新的瓶颈分析一下,区别于“十一五”期间,哪些问题是新凸现出来的,而且要在“十二五”期间出台新的对策。
三是要举全省之力支持宿迁实现更大突破。全省之力,一是从顶层设计的,这个应该是可以了;另一个应该是中层的支持;最后要有一个个项目的落实、落地。
四是要强化人才和科技的支撑能力。尤其是产学研联盟,从国家到省里面都是支持的,要在几个主导产业率先构建;省里建立产学研联盟,应该首先放在宿迁。通过新一轮产学研联盟的构建,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转移。
五是要尽快构建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和政策体系,并在宿迁进行试点。
把脉问诊献良策 谋求突破纳真知——省委、省政府“支持宿迁实现更大突破”专家咨询会发言摘要 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常委会精神抢抓发展机遇实现宿迁更大突破 为宿迁发展实现更大突破而共同努力 市委党校关于“宿迁实现更大突破之我见” 为宿迁实现更大突破而团结奋斗 找准关键支点 撬动更好更快发展——关于“宿迁实现更大突破之我见”的调研与思考 为实现宿迁更大突破提供坚强的思想和组织保证 2007张新实 高举创业大旗 建设文化宿迁 为实现更大突破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保持昂扬干劲再创新的辉煌推动宿迁发展实现更大突破 市委党校举办“宿迁实现更大突破之我见”座谈会 张新华教授对宿迁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张新实要求公提公选、公开选拔新任职干部:勇做推动宿迁发展实现更大突破的尖兵 继往开来 突破宿迁 建设创业文化实现更大突破 张新实2007 张新实:广大青年要成为实现更大突破的生力军 突破创新——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方式 宿迁举市实施“工业突破” 宿迁调研:培育壮大新能源 推动宿迁大突破 省委常委会研究加快苏北振兴 重点支持宿迁发展 畜牧业发展实现新突破 宣威农业生产实现五突破 顺应新形势 实现新突破 聚焦教学管理 实现四个突破 突破交通瓶颈谋求发展 海陆空三线对接津济青 抢抓新一轮竞争先机——看我市工业经济如何实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