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对*症*吃*鱼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4:09:50
        鱼肉的蛋白质含量为猪肉的2倍,属于优质蛋白,人体吸收率高。鱼肉中含有丰富的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维生素D等和一定量的钙、磷、铁等矿物质,都是为人体所必需的营养。 
鱼肉中的脂肪含量虽低,但其中的脂肪酸被证实有降糖、护心和防癌的作用。鱼肉中的维生素D、钙、磷,能有效地预防骨质疏松症。祖国医学认为食鱼要讲究对症,对症吃“鱼”,它的食用和医用价值才能显现出来。下面列举常见鱼类的药用性能和食疗作用,供选择食用时参考。

鲫鱼

鲫鱼:
鲫鱼又名鲋鱼,别称喜头,为鲤科动物,产于全国各地。鲫鱼俗称鲫瓜子,肉味鲜美,肉质细嫩,它营养全面,含蛋白质多,脂肪少,食之鲜而不腻,略感甜味;它是一种适应性很强的鱼类,栖于江河,湖泊、池沼、河渠中,尤以水草丛生的浅水湖和池塘较多,鲫鱼四季均产,但以2~4月和8~12月产的最肥。鲫鱼体侧扁而高,体较小,背部发暗,腹部色浅,体色因产地而异,多为黑色带金属光泽,嘴上无须,鳞较小,鳍的形状同鲤鱼。鲫鱼肉嫩味美,营养价值较高,但刺细小且多。
【营养分析】:
1. 鲫鱼所含的蛋白质质优、齐全、易于消化吸收,是肝肾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良好蛋白质来源,常食可增强抗病能力,肝炎、肾炎、高血压、心脏病,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患者可经常食用;
2. 鲫鱼有健脾利湿,和中开胃,活血通络、温中下气之功效,对脾胃虚弱、水肿、溃疡、气管炎、哮喘、糖尿病有很好的滋补食疗作用;产后妇女炖食鲫鱼汤,可补虚通乳;
3. 鲫鱼肉嫩味鲜,可做粥、做汤、做菜、做小吃等。尤其适于做汤,鲫鱼汤不但味香汤鲜,而且具有较强的滋补作用,非常适合中老年人和病后虚弱者食用,也特别适合产妇食用。
【适合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 适宜慢性肾炎水肿,肝硬化腹水,营养不良性浮肿之人食用;适宜孕妇产后乳汁缺少之人食用;适宜脾胃虚弱,饮食不香之人食用;适宜小儿麻疹初期,或麻疹透发不快者食用;适宜痔疮出血,慢性久痢者食用;
2. 感冒发热期间不宜多吃。
【食疗作用】:
鲫鱼味甘、性平,入脾、胃、大肠经;具有健脾、开胃、益气、利水、通乳、除湿之功效。
【鲫鱼食物相克】:
鲫鱼不宜和大蒜、砂糖、芥菜、沙参、蜂蜜、猪肝、鸡肉、野鸡肉、鹿肉,以及中药麦冬、厚朴一同食用。吃鱼前后忌喝茶。
【烹饪介绍】:
1. 鲫鱼红烧、干烧、清蒸、汆汤、均可,但以汆汤,最为普遍;
2. 冬令时节食之最佳;鲫鱼与豆腐搭配炖汤营养最佳;
3. 如用陈皮和鲫鱼煮汤,有温中散寒、补脾开胃的功效,适宜胃寒腹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虚弱无力等;
【食疗价值】
[性能]味甘,性微温。能补脾开胃,利水除湿。
[参考]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A、B1、B2、B12和烟酸、钙、磷、铁等成分。
[用途]用于脾胃虚弱,少食乏力,呕吐或腹泻;脾虚水肿,小便不利;气血虚弱,乳汁减少;便血,痔疮出血。
[用法]煎汤,煨食,蒸熟,入菜肴。
[附方]
1,【鲫鱼温中羹】:大鲫鱼1尾;草豆寇6g,研末,撒入鱼肚肉,用线扎定,再加生姜10g,陈皮10g,胡椒0.5g,用水煮熟食。亦可酌加适量食盐。
本方用鲫鱼重在补脾开胃,所加诸药均属温中健胃之品,且能调味,故有良好的补脾温中、健胃进食之功。用于脾胃虚寒,食欲不振,饮食不化,虚弱无力等。
2,【煨鲫鱼】:鲫鱼1尾,不去鳞、鳃,腹下作一孔,去内脏,装入白矾2g,用草纸或荷叶包裹,以线扎定,放火灰中煨至香熟。取出,随意食之,亦可蘸油盐调味食。
本方取鲫鱼健脾养胃,用白矾收敛固涩。用于久泻久痢,不思饮食,脾胃虚弱,大便不固的病人;痔疮便血而无湿热者亦可食用。
3,【鲫鱼赤小豆汤】:鲫鱼3尾,商陆10g,赤小豆50g,一并填入鱼腹,扎定,用水煮至烂熟。去渣,食豆饮汤。
本方取鲫鱼、赤小豆补脾利湿,商陆攻逐水饮。用于水肿而脾虚者,可收到补脾及利水消肿之功。
4,【千金鲫鱼汤】:鲫鱼250g,猪脂100g,切块,漏芦30g,钟乳石15g。用水和米酒各半共煮至烂熟,去渣取汁,时时饮服,令药力相接。
漏芦、钟乳石均能下乳汁,常相配伍。本方配入鲫鱼更能补气生血、催乳。用于产后气血不足,乳汁减少。

带鱼

带鱼:
带鱼又称鞭鱼、群带鱼、海刀鱼、鳞刀鱼。分布于我国黄海、渤海、南海和东海。
【营养分析】
1. 带鱼的脂肪含量高于一般鱼类,且多为不饱和脂肪酸,这种脂肪酸的碳链较长,具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2. 带鱼全身的鳞和银白色油脂层中还含有一种抗癌成分6-硫代鸟嘌呤,对辅助治疗白血病、胃癌、淋巴肿瘤等有益;
3. 经常食用带鱼,具有补益五脏的功效;
4. 带鱼含有丰富的镁元素,对心血管系统有很好的保护作用,有利于预防高血压、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常吃带鱼还有养肝补血、泽肤养发健美的功效。
【适宜人群】
一般人群均能食用
1. 适宜久病体虚,血虚头晕,气短乏力,食少赢瘦,营养不良之人食用;适宜皮肤干燥之人食用;
2. 带鱼属动风发物,凡患有疥疮、湿疹等皮肤病或皮肤过敏者忌食;癌症患者及红斑性狼疮之人忌食;痈疖疗毒和淋巴结核、支气管哮喘者亦忌之。
【烹饪介绍】
1. 带鱼腥气较重,宜红烧,糖醋;
2. 鲜带鱼与木瓜同食,对产后少乳、外伤出血等症具有一定疗效。
【食疗作用】
带鱼性温、味甘、咸;归肝、脾经。
有补脾、益气、暖胃、养肝、泽肤、补气、养血、健美的作用。
【其他相关】
《食物中药与便方》:带鱼,滋阴、养肝、止血。急慢性肠炎蒸食,能改善症状。
《药性考》:带鱼,多食发疥。
《随息居饮食谱》:带鱼,发疥动风,病人忌食。
带鱼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我国古今医学及水产药用书籍记载,带鱼有养肝、祛风、止血等功能,对治疗出血、疮、痈肿等疾有良效。带鱼鳞是制造解热息痛片和抗肿瘤的药物原料。鳞中含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有显著的降低胆固醇作用。适宜久病体虚,血虚头晕,气短乏力,食少赢瘦,营养不良之人食用。中医认为它能和中开胃、暖胃补虚,还有润泽肌肤、美容的功效,不过患有疮、疥的人还是少食为宜.
【食疗价值】
[性能]味甘,性微温。能补脾益气,益血补虚。
[参考]带鱼为高脂鱼类,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1、B2和烟酸、钙、磷、铁、碘等成分。鳞中含20~25%的油脂、蛋白质和无机盐。油脂中含多种不饱和脂肪酸。
带鱼鳞油可使大白鼠血中胆固醇显著降低。给大白鼠饲喂鳞油,其毛发长势很好。
[用途]用于营养不良,毛发枯黄或产后乳汁减少;病毒性肝炎,食欲不振,恶心,体倦等。
[用法]以蒸或煎熟食较好。
[附方]
【清蒸带鱼】:带鱼500g,切段,置碗中,放盐、生姜适量,蒸熟。
取上层油及带鱼食用。能益脾胃、养肝。用于肝炎,可改善症状。也可用于营养不良,毛发枯黄。
【食物相克】
带鱼忌用牛油、羊油煎炸;不可与甘草、荆芥同食。

鲤鱼

鲤鱼:
味甘性温。有利尿消肿、益气健脾、通脉下乳之功效。主治浮肿、乳汁不通、胎气不长等症。
鲤科动物鲤鱼的肉。鲤鱼又称鲤拐子,有赤鲤、黄鲤、白鲤等品种。分布很广,我国黑龙江、黄河、长江、珠江、闽江诸流域及云南、新疆等湖泊,江河中均有。获得后,除去腮、鳞、肠杂,洗净鲜用。
【营养分析】:
1. 鲤鱼的蛋白质不但含量高,而且质量也佳,人体消化吸收率可达96%,并能供给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A和维生素D;
2. 鲤鱼的脂肪多为不饱和脂肪酸,能很好的降低胆固醇,可以防治动脉硬化、冠心病,因此,多吃鱼可以健康长寿。
【鲤鱼适合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 适宜肾炎水肿、黄疸肝炎、肝硬化腹水、心脏性水肿、营养不良性水肿、脚气浮肿、咳喘者之人食用;同时适宜妇女妊娠水肿、胎动不安、产后乳汁缺少之人食用;
2. 凡患有恶性肿瘤、淋巴结核、红斑性狼疮、支气管哮喘、小儿痄腮、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痈疽疗疮、荨麻疹、皮肤湿疹等疾病之人均忌食;同时鲤鱼是发物,素体阳亢及疮疡者慎食。
【食疗作用】:
鲤鱼味甘、性平,入脾、肾、肺经;
有补脾健胃、利水消肿、通乳、清热解毒、止嗽下气;
对各种水肿、浮肿、腹胀、少尿、黄疸、乳汁不通皆有益;
【宜】: 鲤鱼对孕妇胎动不安、妊娠性消肿有很好的食疗效果。中医学认为,鲤鱼各部位均可入药。鲤鱼皮可治疗鱼梗;鲤鱼血可治疗口眼歪斜;鲤鱼汤可治疗小儿身疮;用鲤鱼治疗怀孕妇女的浮肿,胎动不安有特别疗效。
【忌】:根据民间经验,鲤鱼为发物,鲤鱼两侧各有一条如同细线的筋,剖洗时应抽出去掉。恶性肿瘤,淋巴结核,红斑狼疮,支气管哮喘,小儿痄腮,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痈疖疔疮,荨麻疹,皮肤湿疹等疾病患者均忌。
【食物相克】:
鲤鱼忌与绿豆、芋头、牛羊油、猪肝、鸡肉、荆芥、甘草、南瓜、赤小豆和狗肉同食,也忌与中药中的朱砂同服;鲤鱼与咸菜相克:可引起消化道癌肿。
【食疗价值】
[性能]味甘,性平。能补脾健胃,通乳汁,利水消肿。
[参考]含蛋白质、脂肪、胱氨酸、组氨酸、谷氨酸、甘氨酸、赖氨酸、精氨酸等氨基酸,肌酸、烟酸、维生素A、B1、B2、C及钙、磷、铁等。
[用途]用于脾胃虚弱,饮食减少,食欲不振;脾虚水肿,小便不利,或脚气,黄疸;气血不足,乳汁减少。
[用法]煎汤,煨熟食,入菜肴。
[注意]鲤鱼胆味苦有毒,勿使污染鱼肉。
[附方]
1,【鲤鱼汤】:鲤鱼500g,加水煮汤至鱼烂熟,用胡椒、食盐少许调味。饮汤吃肉。
用鲤鱼煮汤,取其能补脾健胃,与有温胃健胃作用的胡椒同用,尤有良效,调以食盐,味更鲜美。用于病后或产后,脾胃虚寒,少食纳呆。
2,【鲤鱼赤小豆汤】:鲤鱼500g,赤小豆50g。将赤小豆用水煮沸后,放入鲤鱼,一同煮熟,不加任何调料食。每日1~2次。
本方取鲤鱼补脾利尿消肿作用;赤小豆有类似功效,《食疗本草》说:“和鲤鱼煮烂食之,长治脚气及大腹水肿。”故将二者配伍应用。宜于脾虚水肿、脚气病人服食。现用于门静脉性肝硬化伴浮肿或腹水,以及慢性肾炎水肿,均有明显利尿消肿的效果。亦可用于妊娠水肿。
3,【煨鲤鱼】:赤尾鲤鱼500g,以白矾15g研末,装入鱼腹内,用草纸包裹,外以黄泥封固,放火灰中煨熟。去纸和泥,淡食。分2次服食。
白矾有燥湿退黄之功,鲤鱼有健脾除湿之力,两者并用,其效尤著。用于黄疸病后期,脾胃虚弱,湿热未尽而热不重者。
4,【归芪鲤鱼汤】:大鲤鱼1尾,当归15g,黄芪50g。煎汤服。
乳汁为气血化生,而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所。本方以当归、黄芪补益气血,以鲤鱼补脾健胃,大有生乳之效。用于产后气血虚亏,乳汁不足。
【烹饪介绍】:
1、鲤鱼鱼腹两侧各有一条同细线一样的白筋,去掉可以除腥味;在靠鲤鱼鳃部的地方切一个小口,白筋就显露出来了,用镊子夹住,轻轻用力,即可抽掉;
2. 鲤鱼的烹调方法较多,以红烧、干烧、糖醋为主;
3. 通乳用时应少放盐;烹制鱼虾等水产时不用放味精,因为它们本身就具有很好的鲜味;
4. 炸时手提鱼尾,边炸边用热油淋浇鱼身,定型后再全部入油浸炸;

青鱼

青鱼:
别名黑鲩、螺狮青、青根鱼、乌青鱼、黑鲲、青棒、钢青,有补气养胃、化湿利水、祛风解烦等功效。食用可治疗气虚乏力,胃寒冷痛、脚气、湿痹、疟疾、头痛等症。青鱼所含锌、硒、铁等微量元素,还有防癌抗癌作用。
青鱼主要产于长江流域地区,也可人工养殖,但由于受鱼食来源的限制,北方饲养较少,青鱼四季均产,但以秋季产的最多品质最好。
青鱼略呈圆筒形,体型较大,头顶圆宽,腹部圆而无棱,尾部扁侧,上颌梢长于下颌,侧线弧形,体背大圆鳞,鳍齐全且典型,背部青黑色,腹部为白色,各鳍均为灰黑色。青鱼肉厚且嫩,味鲜美,富含脂肪,刺大而少,是淡水鱼中的上品。
【营养分析】:
1. 青鱼中除含有19.5%蛋白质、5.2%脂肪外,还有钙、磷、铁、B1、B2和微量元素锌,成人每日需锌12-16克,青少年时期的需要量则相应增多。锌是酶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性腺、胰腺及脑下垂与之密切相关。人体锌的含量仅占十万分之三,但一旦出现不足,往往会使嗅觉减低、精神萎靡、“智商(I.Q) (衡量智力的一种指数)”减低。此外,还会出现生长高度不足、创伤难以愈合等病变。故有抗衰老、抗癌作用;
2. 鱼肉中富含核酸,这是人体细胞所必须的物质,核酸食品可延缓衰老,辅助疾病的治疗。
国外的研究,使我们对古书上据说:“补中安肾”(《食经》)、“益心力”(《食疗本草》)、“惟青鱼为最美,补胃醒脾,温运化食”(《随息居饮食谱》)、 “益智强思”(《金峨山房药录》),更觉可信了。
【适合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 适宜各类水肿、肝炎、肾炎、脚气脚弱之人食用;适宜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营养不良之人食用;适宜高脂血症,高胆固醇血症,动脉硬化者食用。
2. 脾胃蕴热者不宜食用,瘙痒性皮肤病、内热、荨麻疹、癣病者应忌食。
【食疗作用】:
青鱼肉性平、味甘,归脾、胃经;
具有益气、补虚、健脾、养胃、化湿、祛风、利水之功效,还可防妊娠水肿。
【食物相克】:
青鱼忌与李子同食;青鱼忌用牛、羊油煎炸;不可与荆芥、白术、苍术同食。
【烹饪介绍】:
1. 青鱼可红烧、干烧、清炖、糖醋或切段熏制,也可加工成条、片、块制作各种菜肴;
2. 收拾青鱼的窍门:右手握刀,左手按住鱼的头部,刀从尾部向头部用力刮去鳞片,然后用右手大拇指和食指将鱼鳃挖出,用剪刀从青鱼的口部至脐眼处剖开腹部,挖出内脏,用水冲洗干净,腹部的黑膜用刀刮一刮,再冲洗干净。
【食用价值】
青鱼肉细嫩鲜美,蛋白质含量超过鸡肉,是淡水鱼中的上品。以鲜销为主,熏制品、糟制品以及油浸青鱼和茄汁油炸青鱼等罐头也很受欢迎。
青鱼个体大,生长迅速,为我国重要的经济鱼类。肉质肥嫩,味鲜腴美,尤以冬令最为肥壮。其每百克可食部分蛋白质15.8-19.5克,脂肪 2.6-5.2克,热量96-125千卡,钙25-72毫克,磷171-246毫克,铁0.8-0.9毫克,硫胺素0.13毫克,核黄素0.12毫克,尼克酸0.17毫克。
青鱼肉性味甘、平,无毒,有益气化湿、和中、截疟、养肝明目、养胃的功效;主治脚气湿痹、烦闷、疟疾、血淋等症。
其胆性味苦、寒,有毒,可以泻热、消炎、明目、退翳,外用主治目赤肿痛、结膜炎、翳障、喉痹、暴聋、恶疮、白秃等症;内服能治扁桃体炎。由于胆汁有毒,不宜滥服。过量吞食青鱼胆会发生中毒,半小时后,轻者恶心、呕吐、腹痛、水样大便;重者腹泻后昏迷、尿少、无尿、视力模糊、巩膜黄染,继之骚动、抽搐、牙关紧闭、四肢强直、口吐白沫、两眼球上窜、呼吸深快。如若治疗不及时,会导致死亡。

鲈鱼

鲈鱼:
鮨鱼科动物鲈鱼的肉。鲈鱼又称花鲈、鲈板、花寨、鲈子鱼。分布于我国沿海和江河中。获得后,去鳞,汤杂等,洗净鲜用。
鲈鱼富含蛋白质、维生素A、B族维生素、钙、镁、锌、硒等营养元素;具有补肝肾、益脾胃、化痰止咳之效,对肝肾不足的人有很好的补益作用;鲈鱼还可治胎动不安、产生少乳等症。
【营养分析】:
1. 鲈鱼富含蛋白质、维生素A、B族维生素、钙、镁、锌、硒等营养元素;具有补肝肾、益脾胃、化痰止咳之效,对肝肾不足的人有很好的补益作用;
2. 鲈鱼还可治胎动不安、产生少乳等症,准妈妈和产生妇女吃鲈鱼是一种既补身、又不会造成营养过剩而导致肥胖的营养食物,是健身补血、健脾益气和益体安康的佳品;
3. 鲈鱼血中还有较多的铜元素,铜能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的功能并参与数种物质代谢的关键酶的功能发挥,铜元素缺乏的人可食用鲈鱼来补充。
【适合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 适宜贫血头晕,妇女妊娠水肿,胎动不安之人食用;
2. 患有皮肤病疮肿者忌食。
【食疗作用】:
鲈鱼味甘、性平,入肝、脾、肾三经;
具有健脾、补气、益肾、安胎之功效。
【食物相克】:
鲈鱼忌与牛羊油、奶酷和中药荆芥同食。
【烹饪介绍】:
1. 鲈鱼肉质白嫩、清香,没有腥味,肉为蒜瓣形,最宜清蒸、红烧或炖汤;
2. 为了保证鲈鱼的肉质洁白,宰杀时应把鲈鱼的鳃夹骨斩断,倒吊放血,待血污流尽后,放在砧板上,从鱼尾部跟着脊骨逆刀上,剖断胸骨,将鲈鱼分成软、硬两边,取出内脏,洗净血污即可(起鲈鱼球用);
【药用价值】
[性味]性平,味甘。
[功效]健脾,补气,益肾,安胎。
【宜】适宜贫血头晕,妇女妊娠水肿,胎动不安之人食用。
《食疗本草》:“安胎、补中,作鲑尤佳。”《嘉枯本草》:“鲈鱼,多食宜人,作蛙尤良。甚香美,虽有小毒,不至发病。”
【忌】根据前人经验,患有皮肤病疮肿者忌食。鲈鱼忌与奶酪同食。
崔禹锡:“鲈鱼肉多食发痃痔疮肿,不可同乳酪食。”《随息居饮食谱》:“鲈鱼,多食发疮患癖,其肝尤毒。中其毒者,芦根汁解之。”
[按语]鲈鱼分布在中国沿海一带及河口和江河中,江南水乡各地均产。在每100克鲈鱼肉中,含蛋白质17.5克,脂肪3.1克,碳水化合物0.4克,灰分1克,钙56毫克,磷131毫克,铁1.2毫克,核黄素0.23毫克,尼克酸1.7毫克。台湾产者含粗蛋白19.39克,粗脂肪1.16克,灰分 1.16克。
[各家论述]
1.《本草经疏》:鲈鱼,味甘淡气平与脾胃相宜。肾主骨,肝主筋,滋味属阴,总归于脏,益二脏之阴气,故能益筋骨。脾胃有病,则五脏无所滋养,而积渐流于虚弱,脾弱则水气泛滥,益脾胃则诸证自除矣。
2.崔禹锡《食经》:主风痹,面疱。补中,安五脏。
3.《食疗本草》:安胎、补中。
4.《嘉祐本草》:补五脏,益筋骨,和肠胃,治水气。
5.《本草衍义》:益肝肾。
【食疗价值】
[性能]味甘,性平。能益脾胃,补肝肾。
[参考]含蛋白质、脂肪、钙、磷、铁、铜、维生素A、B1、B2和烟酸等成分。
[用途]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体倦或气血不足,伤口久不愈合;脾虚水肿;肝肾不足,筋骨不健;胎动不安等。
[用法]煎汤,入菜肴等。
[附方]
1,【鲈鱼健脾汤】:鲈鱼50g,白术10g,陈皮5g,胡椒0.5g。煎汤服。
鲈鱼益脾健胃,犹嫌力量不足,故加用白术健运脾胃,辅以陈皮理气健胃,胡椒温中健胃。用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少食腹泻,或胃脘隐隐作痛或冷痛者。
2,【黄芪炖鲈鱼】:鲈鱼1尾(250~500g),黄芪60g。隔水炖熟,饮汤食肉。
黄芪、鲈鱼同用,能补气益血,生肌收口。用于手术后,可促进伤口愈合。
3,【清蒸砂仁鲈鱼】:鲈鱼250g,将砂仁6g捣碎、生姜10g切成细粒,装入鱼腹,放碗中,加水和食盐少许,置锅内蒸熟。食肉饮汤。
本方取鲈鱼安胎、补中,砂仁理气安胎,生姜和胃止呕。用于脾虚气滞,脘闷呕逆,胎动不安。
【其他相关】
《食疗本草》:安胎、补中,作鲑尤佳。
《嘉枯本草》:鲈鱼,多食宜人,作蛙尤良。甚香美,虽有小毒,不至发病。
民间验方有用鲈鱼与葱、生姜煎汤,治小儿消化不良;将鳃研末或煮汤,可用以治疗小儿百日咳,也可治疗妇女妊娠水肿、胎动不安。
秋末冬初,成熟的鲈鱼特别肥美,鱼体内积累的营养物质也最丰富,是吃鲈鱼的最好时令。

黄鱼

黄鱼:
又名黄花鱼、黄鱼、大鲜、大王鱼、金龙、石首鱼、石头鱼。
黄鱼,有大小黄鱼之分。二者和带鱼一起被称为中国三大海产。主要产于东海和南海,以舟山群岛和广东南澳岛产量最多。大黄鱼在广东沿海的盛产期为10月、福建为12~3月、江苏、浙江为5月。
大黄鱼的外观及肉质与小黄鱼很相似。大黄鱼体大鳞片小,嘴大且圆;大黄鱼尾柄较长窄,刺少,肉厚坚实,易离刺。
黄鱼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硒,能清除人体代谢产生的自由基,能延缓衰老,并对各种癌症有防治功效。中医认为,黄鱼有健脾升胃、安神止痢、益气填精之功效,对贫血、失眠、头晕、食欲不振及妇女产后体虚有良好疗效。
【营养价值】
1、黄鱼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对人体有很好的补益作用,对体质虚弱和中老年人来说,食用黄鱼会收到很好的食疗效果;
2、黄鱼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硒,能清除人体代谢产生的自由基,能延缓衰老,并对各种癌症有防治功效。
【适用人群】
1、贫血、失眠、头晕、食欲不振及妇女产后体虚者尤为适宜;
2、黄鱼是发物,哮喘病人和过敏体质的人应慎食。
【注意事项】
黄鱼不能与中药荆芥同食;吃鱼前后忌喝茶;不宜与荞麦同食。
【用法用量】
1、黄鱼的肉质鲜嫩,适合清蒸,如果用油煎的话,油量需多一些,以免将黄鱼肉煎散,煎的时间也不宜过长;
2、烧黄鱼时,揭去头皮,就可除去异味。
【食用功效】
黄鱼味甘咸、性平,入肝、肾二经;中医认为,黄鱼有和胃止血、益肾补虚、健脾开胃、安神止痢、益气填精之功效;对贫血、失眠、头晕、食欲不振及妇女产后体虚有良好疗效。
【黄鱼食材搭配宜忌】
【宜】
黄鱼苹果=黄鱼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多种微量元素;苹果中维生素、微量元素的含量也较为丰富,同食有助于营养的全面补充。头晕,失眠,贫血,以及久病胃虚食减者宜食。
【忌】
黄鱼 荆芥=身体不适。
黄鱼荞麦=消化不良。《食疗本草》指出:“黄鱼不可与荞麦同食,令人失声也。”黄鱼味甘性平有小毒,多食难消化,荞麦性寒难消,食之动热风,两者都为不易消化之物,同食难消化,有伤肠胃。
急慢性皮肤病患者忌食;支气管哮喘,癌症,淋巴结核,红斑狼疮,肾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忌食。
贴士
1、优质黄鱼体表呈金黄色、有光泽,鳞片完整,不易脱落;肉质坚实,富有弹性;眼球饱满凸出,角膜透明;鱼腮色泽鲜红或紫红,无异臭或鱼腥臭,鳃丝清晰。
2、大黄鱼和小黄鱼的区分:大黄鱼和小黄鱼的外行很相似,但大黄鱼个头比小黄鱼大,其尾柄的长度为尾柄高度的3倍多;臀鳍的第二鳍棘等于或大于眼径,鳞较小、组织紧密,背鳍与侧线间有鳞片8~9个;头大、口斜裂、头部眼睛较大。而小黄鱼体背较高,鳞片圆大、尾柄粗短,口宽上翘,眼睛较小。

草鱼(鲩鱼)

草鱼:
又称鲩鱼,鱼纲,鲤科,它与青鱼是比较相近的鱼种,体色则近于鲫鱼的体色,有灰白,草黄和金黄等色。
草鱼与青鱼,鳙鱼,鲢鱼并称中国四大淡水鱼。草鱼以草为食,故北方饲养草鱼也较多。草鱼背部的颜色为黑褐色、鳞片边缘为深褐色,胸、腹鳍为灰黄色,侧线平直,肉白嫩,骨刺少,适合切花刀作菊花鱼等造型菜。
【营养分析】:
1. 草鱼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对血液循环有利,是心血管病人的良好食物;
2. 草鱼含有丰富的硒元素,经常食用有抗衰老、养颜的功效,而且对肿瘤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3. 对于身体瘦弱、食欲不振的人来说,草鱼肉嫩而不腻,可以开胃、滋补。
【相关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尤其适宜虚劳、风虚头痛、肝阳上亢高血压、头痛、久疟、心血管病人。
【烹饪介绍】:
1. 烹调时不用放味精就很鲜美;
2. 鱼胆有毒不能吃;
3. 草鱼要新鲜,煮时火候不能太大,以免把鱼肉煮散;
4. 草鱼与豆腐同食,具有补中调胃、利水消肿的功效;对心肌及儿童骨骼生长有特殊作用,可作为冠心病、血脂较高、小儿发育不良、水肿、肺结核、产后乳少等患者的食疗菜肴;
5. 民间将草鱼与油条、蛋、胡椒粉同蒸,可益眼明目,适合老年人温补健身。
【食疗作用】:
草鱼味甘、性温、无毒,入肝、胃经;
具有暖胃和中、平降肝阳、祛风、治痹、截疟、益肠明眼目之功效;
主治虚劳、风虚头痛、肝阳上亢、高血压、头痛、久疟。
[巧去鱼腥味:
将鱼去鳞剖腹洗净后,放入盆中倒一些黄酒,就能除去鱼的腥味,并能使鱼滋味鲜美;
鲜鱼剖开洗净,在牛奶中泡一会儿既可除腥,又能增加鲜味;
吃过鱼后,口里有味时,嚼上三五片茶叶,立刻口气清新。


以上所列举的仅是比较常见的家庭食用鱼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其实每个家庭都有合乎自己口味的选择,就我本人来说更偏爱的是其中的带鱼和黄鱼,不喜欢池塘里喂养的淡水鱼有股泥腥的味道,而且,现在鱼的品种也越来越多,也大都营养价值较高,只要是适量适时的食用对健康都是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