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眉军的成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2:22:40
赤眉军的成长 

赤眉军起于现在的山东,而为赤眉起义打下群众基础是之前的吕母起义。

这次起义和饥饿压迫无关,和当地县政府严格执法直接关联。

城阳国琅琊郡海曲县有一远近有名的女强人叫做“吕母”,寡居多年,当垆买酒,含辛茹苦,独自将儿子吕育养大成人。吕育也挺争气,做了公务员,在县衙做乡游缴,负责下乡收税,维护社会治安,缉拿犯人等工作。据说吕育善良,私自放走了因交不起税而被逮捕的农民而被县令砍头。县令这一刀砍下去,砍断了这位性格极端的母亲的所有希望。吕母很生气,后果很严重。这位豪气的母亲平日很讲义气,结交了许多的江湖中人,在当地民间很有影响力,她一呼百应,很快聚起数千亡命徒,攻破海曲县,杀了县令替儿子报了仇。

但是这位著名的女性的目的只是报仇,任务完成后,也没有继续攻城略地,而是去了附近一个海岛做了海盗。时为天凤元年,公元14年。

这次事件看似就到此结束了,但是它让人们看到,官兵是能够被击败的,给后来的人们壮了胆。

四年后,同是琅琊郡,莒县农民樊崇独自站在自己形似杂草的土地上欲哭无泪。恶毒的太阳烤的青徐大地龟裂生烟,粟麦都被晒得枯干,轻轻一碰,叶子便成碎片。连续三年的大旱,连续三年的颗粒无收,已经使得这里到处弥漫着死气!人们已经断粮几年了,肯光草根树皮以后就吃人肉,先吃尸体,后来吃活人。逼不得已而又胆大的人便去做打劫买卖,什么办法都想不到的人们就只好等死,然后变成尸体被人吃掉。

樊崇的家人几天前饿得不知所踪,现在不能等死,为了活命,只能约起几个庄稼汉去做强盗。

由于他身强力壮,是一块做强盗的材料,打劫的成功率很高,于是跟着他一起干的人越来越多。目标一大,便引起了官府的注意,再加上附近都是熟人,不好下手。为了革命的需要,樊崇便领着自己的这支队伍进行战略转移,到泰山扎营,继续干着这份很危险但是相当有前途的职业。

樊崇看着自己的队伍已经小有规模,应该给自己一个名号来领导大家,但他和他的手下都是文盲半文盲的水平,平日也没有见过什么世面,知道的最大的官就是平日里对他们吆五喝六来收税的“三老”,于是众人一合计,樊崇就做了这个最大的官。

当时的青徐一带,饥荒很严重,做打劫买卖的很多,而樊崇就是他们圈中的偶像,泰山就是他们心中的圣地。为了对付官服的围剿,他们不约而同地都去归附偶像。“樊迷”中的佼佼者有:逄安、徐宣、谢禄、杨音。他们各自带着自己的队伍从四面八方赶到泰山,要与偶像共同打造基业。

这样,樊崇的力量越来越强,有众数万人。力量增强,那么他们打劫的规模的和对象和范围也随之发生变化:以前都是带着几十号人,抢劫路上过往商旅,现在动不动几百人几千人打劫官府的运粮队,或是攻下附近某处县城,直接抢县城的公私粮物。抢劫的范围从泰山附近扩展到青州徐州兖州三州。总之,青徐兖有粮食的地方就有他们出没的身影。当然,有一处他们是不敢去的,这就是田况的北海郡。田况是王莽的模范地方官,治理有方,赏罚分明,并以保护家园来激励士卒,所以兵士战斗力很强。王莽见青徐兖各处皆破,唯北海完整,便依田况所请,准其越境讨贼。效果很明显,田况军所向皆破。樊崇等人惶惶不可终日。

王莽一高兴,便于地皇二年(21年)给田况封爵升官,封探汤侯(《论语·季氏》:“见不善者如探汤”),让他当了青州和徐州二州的州牧,专门负责追讨残贼。

但是毕竟当时樊崇的名号太响亮,王莽怕田况一个人搞不定,又派太师羲仲景尚、更始将军护军王党率兵助剿。

田况在青州一听说中央军要来,便立刻上书劝阻,意思是说我一个人就能搞定,你另派军队反而给地方添麻烦,要误事。谁知这一道奏章上去以后便给自己惹来麻烦,也使得樊崇军绝处逢生。

王莽见到这道奏折,认为田况害怕别人抢夺功劳,并且又知田况在当地很得人心,心中猜疑,便一纸诏书召回了田况,到中央任师尉大夫。

至此,田况的政治生命便基本结束,而更严重的后果是王莽在青徐的统治也将基本结束。

景尚和王党率领两万中央军在青徐二州却干着和樊崇他们差不多的事情,烧杀掳掠,无恶不作。没有军纪的军队是不会有战斗力的。樊崇率军在姑幕城大败新军,景尚和王党被杀。

败报传至长安,王莽不得不更加重视这些祸乱天下的贼寇,派严尤和陈茂率军南讨绿林军,更派了华丽的阵容去青徐东征樊崇。这支华丽阵容的组成是:当朝太师王匡和更始将军廉丹。太师为文臣为尊,更始将军乃武将之雄,王匡是王莽族侄,宗室之亲;廉丹是百战名将,智勇绝伦。

地皇三年(22年)四月,二将选精兵十万,开赴东方。王匡虽然位尊,却是黄毛小儿,年纪不过三十,又无作战经验,便一切皆听老将廉丹安排部署。

这边樊崇等人刚消灭了景尚和王党的两万中央军,士气正盛,听说又有十万中央军要来,也不畏惧,秣马厉兵,积极准备应战。但是真正的应战准备好像只有一事,便是染眉毛:为避免与中央军混淆,樊崇令手下全将眉毛染成醒目的红色。

“赤眉军”之号,由此而生。

但是廉丹不愧百战名将,认为赤眉军乃流寇,随粮而动,必须坚壁清野,避而不战。据守重要城池,多藏谷食,并力固守,是为坚壁;散居民户,徙其人与财货,置于城中,是为清野。

坚壁清野的副作用极大。因为官兵的工作方法是不好的,抄掠抢夺,所过狼藉,其凶残比赤眉有过之而无不及,正如青徐二州民谣所唱:“宁逢赤眉,不逢太师!太师尚可,更始杀我!”

九月,王莽闹了这么大的动静,却迟迟不见二将的战报,心中不免有些生气,给廉丹下了一道诏书。诏书共十六字,曰:“仓廪尽矣,府库空矣,可以怒矣,可以战矣!”意在要二将马上开始实质性的行动。

廉丹不得已率军开始寻找赤眉军主力作战。这时,二将听闻东平郡无盐县县吏索卢恢等人结接赤眉,据城造反,便立即率领大军急行,一日便攻拔无盐县城,斩首万余,胜利来得巨大而轻松。王莽闻报大喜,遣中郎将前往劳军,进封王匡、廉丹二人为公爵。

初战告捷,年轻的王匡信心百倍,原来赤眉不过尔尔,正该趁大胜之势,全面开战。适逢赤眉别部董宪率众数万人屯据梁郡,王匡下令进击,廉丹苦劝道,“新拔城,理当休士养威,不宜轻出,更何况又是长途奔袭!”王匡不听,引兵独进。

廉丹无奈何,只得率众随行。官兵行至成昌,正遇董宪伏兵,一时间,四处兵起,不知多少。王匡心中慌乱,未及交战,便仓皇率众逃亡。廉丹苦战正酣,闻王匡遁逃,自知今日必死,命小吏持其印韨符节,追交王匡,道:“小儿可走,吾不可!”纵马冲入赤眉阵中,力战而死。

廉丹部下校尉汝云、王隆等二十余人见廉丹生生战死,泪下如雨,道:“廉公已死,吾谁为生?”齐奔赤眉阵中,见刀不躲,逢人便杀,皆血尽而亡。十万中央大军,死伤大半。

老实说,王莽军这次失败是很丢脸的,这么豪华的阵容,天下皆闻,却连樊崇的影子都没见着就被名不见经传的董宪消灭。

王莽闻廉丹阵亡,而且是明明可以逃生,却偏要主动战死,也是大为伤感,赐谥曰“果公”,厚赠其家属。命哀章领五万兵马,驰援青徐,与王匡并力剿灭赤眉。时为地皇三年十月初。

自此,王莽在青徐,只有招架之功,毫无还手之力。青徐一带彻底成为赤眉军的解放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