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长城环宝岛 ——海南岛千里海防林建设纪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6:02:11
绿色长城环宝岛
——海南岛千里海防林建设纪实
本报记者 罗昌爱文/图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0年12月28日   第 04 版)

从海南岛铜鼓岭上看海防林,犹如一道绿色长城护卫着海岸线。
如今,在海南岛环岛1500多公里的海岸线上,有一条绿色屏障把海南“包围”起来,这就是海南岛的海防林带。3年多来,勤劳智慧的海南儿女用自己的双手,精心修复了这条维系海南发展生命线的“绿色长城”。
伤痕累累的海防林
省林业局副局长黄金城回忆,海南省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在沿海造林治沙,60年代掀起第一个海防林造林高潮,80年代继续发展,初步形成了环岛“绿色长城”。但是,此后由于各种不合理的开发,这道绿色长城被撕开了一道又一道长长的口子。
“十几年前,我随政协考察昌江棋子湾海防林时,发现白茫茫的沙滩上,没有海防林的荫护,连生命力极其顽强的野菠萝都难以存活。”追忆当年,老专家杨冠雄颇为感慨。他说,在清水湾的一个海岸防护林缺口,一场台风就把海沙向海岸一直推进了300米。
资料显示:到本世纪初,海南海防林被毁总长达229公里。海防林带宽缩小、退化、老化占50%以上。1500公里的海岸线上,沙质海岸已蔓延至1100多公里;沿海沙化土地面积达100多万亩。1990年至2004年间,在32次灾害性热带风暴袭击下,海南直接经济损失累计达260多亿元。
海南是一个岛屿型省份,全省半数人口和70%以上生产总值集中在沿海区域。海防林断带多、质量差、防护效能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打响海防林建设攻坚战
2007年6月1日,对海南人来说,是个不寻常的日子,海南省海防林建设誓师大会在省人大会堂举行。罗保铭省长在作了鼓动人心的报告后,把12个市县政府一把手一一请上台来,亲自与他们一个个签订“海南省沿海基干林林带建设目标管理责任状”。
罗保铭动情地说:“这是我当省长后签订的第一个责任状,也是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19年来签订的第一个生态建设责任状。恢复海防林,对我们各级领导来说,责任重于泰山啊!我们要以一天都不耽误的精神建设好海防林,重新构筑起宝岛海疆的‘绿色长城’。”
“打一场海防林建设攻坚战,用3年至5年时间,新造、改造海防林15.33万亩,实现海防林断带合龙、窄带加宽、残带增强,沿海基干林带得到全面恢复和发展,将海防林建成一道集生态、经济、景观为一体的绿色屏障。”海南省委、省政府做出决策。
三亚市打响退塘还林第一枪。市政府投入专项资金5400万元用于补偿群众损失,很快退塘2108亩,在全省率先完成任务。昔日弥漫着腥臭味的池塘,变成了景色秀美的绿色海岸。
海南岛的西南部干旱缺水,风沙侵扰,造林成活不易。针对这一情况,海南省林业部门创造了“林瓜套种、抗旱造林、打井造林”模式。林瓜套种是在种植西瓜的同时套种木麻黄树苗,这样种瓜效益好,又解决了种树用水。抗旱造林突破常规雨季造林模式,在最旱的3月种下1米多高的木麻黄大苗,并移植野菠萝防风,再经雨季滋润,树苗第二年就不怕风沙侵害。打井造林则是在离海防林一两公里的地方连续打上七八口抗旱组合井,串联后经梯级抽水,能为远处的树苗提供不绝的水源。在西部最干旱地区采取上述模式后,树苗成活率高达95%。
春风又绿海岸带
春风又绿海岸带。3年奋战,海南共完成海防林造林15.8万亩,占5年总任务的103%,退塘还林1.6万亩,修复断带229公里,加厚和改造林带780公里。如今,海防林带已基本合龙,形成一道厚实坚固的天然屏障,在维护生态平衡、优化沿海人居环境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在海口灵山镇大昌村的海岸带上,512亩的海防林形成了一道严实的墙。当地村民告诉记者,以前为了开挖虾塘搞养殖,把海防林全挖掉了。虽然赚到了钱,但没有了海防林的保护,一刮台风,村子的树木庄稼就会被毁坏,家里的灶台和床上都会落上一层厚厚的沙。自从海防林建成后,他们村就再也没受到过风沙的侵袭。
在文昌,走进漂亮的月亮湾,登上高高的铜鼓岭,但见海上碧浪千重,岸边绿林尽染。这里的海防林是目前海南保护得最好的海防林,最窄的地方有300多米,最宽的足足有10多公里。行走其间,仿佛是进入原始森林,凉风扑面。而当年,这里曾因挖矿和虾塘被弄得满目疮痍,到处都是裸露的沙地。当地林业部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里的海滨还将建设一个红树林湿地公园,景色会更加迷人。
初冬的海南,依然是温暖如春。记者走进东方市四更镇,村民王庆崇指着一片木麻黄树说:“这一带海岸,原来是光秃秃的荒漠,一只麻雀落脚远远都能看见。如今种上了树,就是一头大象钻进去都难找到啦!有了这道绿色屏障,农田、村庄和旅游景区安全了。海防林成了我们的‘保护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