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空动力行业发展六十年回顾(上)-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0:05:16
中国航空动力行业发展六十年回顾(上)

 

涡扇-5发动机,可以看到发动机后特殊的后风扇结构

总的来说,这段时间是我国航空发动机的黄金时代,但是黄金时代的夺目光辉下,暗藏着困扰我国航空发动机研制多年的隐忧。即便是国家对于航空工业的规划现阶段以批量生产为主,而且将航空工业确定为国家重点发展领域为时过早,但是对于航空工业,国家还是应当有一个长远的发展规划从而按照规划进行科研管理。虽然早在1956年中国发动机设计室就在沈阳成立,并且在参照涡喷5发动机的基础上研制了喷发1A发动机,但是由于装机对象歼教1下马,喷发1A也没能投入生产使用。回顾我国航空发动机研制史,动力作为飞机的配套系统,随飞机下马的例子比比皆是。喷发1A、涡扇5、涡扇6都是已经完成设计,开始试制、试车甚至升空试飞过的发动机型号,但是由于部队对飞机需求调整,这些型号都没能完成研制投入生产。没有型号研制需求,就不进行航空发动机科研研究,是导致我国航空发动机研制周期长、风险大,基础薄的重要原因。这其实是对于航空发动机这一极端复杂工业产品特性认识不够的表现。由于航空工业主要任务被设定为仿制和生产而且没有长远规划作为指导,因而国家的建设重点和资金长期优先照顾航空发动机批量厂,这就导致航空发动机设计部门被架空,预研、试制和试验领域一直没有得到必要的重视,等到需要自主进行航空发动机研制的时候,这种“头小身子大”的工业结构自然无法有效应对。而且随着批量厂的发展壮大和设计部门的止步不前,我国在六十年代开始实施“厂所结合”发展策略,就是将航空发动机的设计部门和生产部门合并统一成为“具有自己设计部门的批量厂”,其本意实际上是使批量产具有自己的工艺设计和改进部门,但我国航空动力行业当时的情况远远达不到实施这一策略的水平,结果实质上造成了生产“大于”设计,生产“吞并”科研的行为。因为“厂所结合”的实施,成立飞机发动机试制机厂,也就是航空发动机预研试制部门的计划搁浅,导致此后我国航空发动机预先研究工作严重不足。更重要的是,影响我国航空工业发展最大的政策性因素在这段时间也逐渐形成,那就是受国际社会核武器和导弹武器发展的影响,我国在制定新的国防科技发展规划时,确定了“生产以常规为主,科研以尖端为主”的方针。这个方针在当时急需战略武器研制的我国应该说是适当的。但航空工业却被划为并不需要进行预先研究的“非尖端”常规武器一类,这不能不说是历史的必然。

在这十五年时间里,我国航空动力产业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工业体系,其核心就是批量生产。由于前苏联能够提供给我国全面详尽的航空发动机设计和工艺全套资料,我国当时只需要按部就班的组织批量生产线,大干快上增加产能即可。现代航空发动机按时间顺序从军事或市场需求开始到退役的全过程,一般分为方案探索、验证、全面发展、生产和使用五个阶段。而我国在这十五年时间里,一直在生产和使用两个阶段反复,形成了其他国家少见的“试制-技术鉴定-批量生产-使用-维修-改进”的“大生产模式”。应该说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这样的发展模式是适合当时的国际环境和我国自身发展需要的。一方面美苏英法等国家陆续研制并且试爆成功原子弹,我国面临的战争态势很可能是霸权主义国家对我国工业区和人口稠密区进行“外科手术”式的核打击,主要目的就是遏制新中国工业和经济发展,从而达到限制共产主义扩散的目的。因而,我国的科研工作重点逐渐向战略武器方面倾斜,对于战斗机、坦克等常规武器基本以“求数量”以应对潜在的大规模战争为主。另外一方面,新中国刚刚建立,对于整个国家的长远工业建设问题不可能已经形成成熟明晰的战略构想,此时我国尚且处于全面恢复生产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奢求国家此时就将航空工业作为重点领域进行战略投资规划是非常幼稚的想法。应该说这段时间我国航空工业非常迅速的完成了全面的基础设施建设,为此后的独立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工业基础。虽然对于航空工业发展的发展政策有较大偏差,但是毕竟对于一个年轻的国家来讲,企图通过十几年的仿制生产就对航空工业发展有着深刻的认识也是不现实的。实际上就连航空强国美国和老大哥前苏联也在“导弹VS飞机”的大争论中对于空军和航空工业建设也没能完全认识成熟。前苏联为了应对核战争成立的防空军长期压制空军发展的体制性问题,也一直到二十一世纪初才彻底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