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拳方向:太極暗勁輕輕一伸手 - Qzone日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6:50:05

上一篇:陈炳:太极拳缠丝...

下一篇:电脑误删资料恢复

|返回日志列表

练拳方向:太極暗勁輕輕一伸手

  • 分享
  • 转载
  • 复制地址

    请用Ctrl+C复制后贴给好友。

回归自然 2010年12月25日 12:44 阅读(19) 评论(0) 分类:个人日记

  • 举报
  • 字体:中
    练拳方向
此文读起来虽有些吃力,但确实给我们指出了练拳、推手的一个正确的方向,年长者、女拳友、体弱者以及所有本力小的拳友更适合走文中所指引的道路:那就是用意不用力。读此文后就会使你明白什么是明劲、暗劲和化劲。“內家一貫是主張一開始就捨棄低層「明勁」,透過中層「暗勁」,當下往最高層「化勁」的層級去練,因此內家是不練「明勁」的。”这练拳的捷径。“:「身體氣力自覺無動,是不知己之動,而靜則不知有彼也。」就是說「內家武術在動的時候,自己會覺得自己身上的氣力根本沒有動用,自己也根本不能感知自己氣力的動用,而在靜的時候,自己更是不知道自己身上有氣力。」這就是宗岳門常說的大鬆大柔,不用勁力的內家技法。”这就是我们我们要走的方向。“宗岳門在道場上教發勁,就只有一個「伸」字,輕輕地前伸,毫不用力地前伸,練到輕輕不用力地向前伸手,餵勁一方就像被強風吹襲而忽然摔出去,摔撞在牆上會有內臟翻騰想吐的感覺,就表示你開始用「暗勁」了。”这就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了! (朱炜富读后感)

太極暗勁輕輕一伸手  
在道場教學時,經常會發現,練過外門內外家武術多年的師兄,總會暗中偷偷用「明勁」拉拉扯扯,或暗中偷偷用「明勁」推人扭人,這種習慣一直改不過來,老師初時以為這只是因為師兄還不能徹底明白內家鬆柔不用力的技法所致。
        後來才發現,原來是師兄們過去在外門所學有關內家「勁法」的根本觀念入門錯誤,以至於在對練時,誤把偷偷在暗中拉扯推扭的「明勁」當成「暗勁」在用。
以致於明明自己是用「明勁」在暗中拉扯推扭,卻誤以為自己在暗中拉扯推扭所用的「明勁」是「暗勁」,所以絲毫不覺得有什麼不妥,就不曾痛下決心改正了。
這種錯誤的勁法觀念,如果不及時校正,恐怕會永遠只能停在「明勁」階段,無法學成內家「暗勁」,更無法臻於「化勁」的階級神明。所以老師現在特別把內家的「勁法」,詳細分析,讓師兄們有所了解。
「勁」有所謂「明勁、暗勁、化勁」,最早將這三種勁視為「三種練法」的,是孫祿堂先生,在《拳意述真》裡,託形意拳家郭雲深先生之口而倡導。
其實「內勁」,才是古代內家的說法,從前並沒有「三種練法」的說法。內家只有在各種招式裡,以及在各種攻防技擊裡都能運用自如的「內勁」,沒有現代人經常掛在嘴裡的掤勁、捋勁、擠勁、採勁、挒勁、鞭勁、槍勁、棍勁、炸勁、翻浪勁、凌空勁.........等,這些現代人用千百種動作來命名的千百種勁名。
內家過去只談「內勁」練得好不好,能不能練到最高層次的「神明、神化」的「化勁」境界,並不強調「勁」有三種練法的學理。因為內家一貫是主張一開始就捨棄低層「明勁」,透過中層「暗勁」,當下往最高層「化勁」的層級去練,因此內家是不練「明勁」的。
內家只把「明勁」視為修行剛起步,最低層的「見山是山」,這一層是要徹底修掉,不能停留的;內家把「暗勁」視為修行第二層的「見山不是山」,這一層是要再度昇華,不能停止的;內家最後是要修到行最高層「化勁」的重新「見山是山」,才算真正進入內家之門的。
內家到達最高層「化勁」的「見山是山」,是和最低層「明勁」的「見山是山」,雖然同為「見山是山」,內涵卻是完全不同的。最高層「化勁」的「見山是山」,是透過第二層的「見山不是山」的焠鍊修行而成的,「化勁」修成之後,外人看起來雖然看似和「明勁」沒有差別,同樣柔和舒緩而極柔軟,或同樣虎虎生風而極堅剛,內在卻已經完全不同了。
不知內在者,如果看到內家武術最高層的表現,常會因為外表的「見山是山」而以為內家在「化勁」層級所用的勁法,仍然只是低層的「明勁」,而覺得大家還不是一樣在用「明勁」,於是就一輩子在「明勁」中輪迴,而不得解脫了,這也是為什麼很多自稱內家者,都不願捨棄「明勁」的原因了。
孫祿堂先生是我程派八卦掌門內前輩,承傳同源,關於內勁的心法應不致差異大太,所以孫祿堂先生所謂「明勁、暗勁、化勁」的「三種練法」,應該是如我所述的,要求擺脫最低層「明勁」,透過第二層「暗勁」,提昇修行至「神明、神化」的「化勁」的最高層境界才對。
但現在很多人把孫祿堂先生的「三種練法」解釋為「三種勁法都要同時練」,於是主張三種勁法,要不離不棄,同修、同練,反復學習,並且宣揚「不學明勁,何來化勁?」而不是以擺脫最低層次的「明勁」,藉著第二層的「暗勁」,追求最高層次的「化勁」為目標,這樣的看法和作法是否正確,是否真合於孫祿堂見生的本意,實在有待商榷。
如果以古代內家用肌力與不用肌力的觀點,來看現在所謂的「明勁、暗勁、化勁」。可以說,凡是在招式上要用到肌力,才能應用的就是「明勁」;在招式上不必用到肌力,就能用的就是「暗勁」,「暗勁」用到出神入化,分擊合擊都能用,就是「化勁」。
「明勁」是結構力不合內家標準,所以要用到肌力。「明勁」是別人從外形上,看得到發勁的人有用肌力,發勁的人自己也感覺得到有用肌力,對內家而言,「明勁」是不正確的用勁方法,是結構力錯誤時所用。
內家之所以對使用肌力的「明勁」持反對的態度,根本原因就是因為內家不想在肌力上求勝,而是想在技巧上求勝,以避免年紀稍大,肌力稍退,就影響戰力;其次就是想儘可能避免長期的剛力訓練,可能對自己的身體筋骨造成傷害。
「暗勁」是結構力正確,所以不用肌力。「暗勁」是別人從外形上,看出發勁的人不使用肌力,發勁的人自己也感覺不到自己有用任何肌力。「暗勁」是正確的勁法,是結構力正確時才能形成。
「化勁」是將結構力圓融於所有招式,讓每個招式都能隨心所欲地將「暗勁」,施用於圓轉化打的分合擊戰鬥之中。
內家不用「明勁」,「暗勁」則是內家用勁的初步,「化勁」則是內家用勁的精純圓融,能將內勁自然應用於分擊和合擊的格鬥之中。「化勁」是古代內家練至「神明、神化」時,所使用的勁法。「化勁」的「化」字,就是「神明、神化」的意思。
「化勁」的境界,孫祿堂稱之為「練神還虛、神化不測」的境界:
身體氣力,化之似覺有若無,實若虛之意,每逢靜中動時,伸縮往來飛騰變化,如入無人之境,而身體氣力自覺無動,是不知己之動,而靜則不知有彼也。夫若是,則能不見而章,不動而變,無為而成,至拳無拳,意無意,無形無象,無我無他,練神還虛,神化不測之妙道得矣。」
孫先生說:「身體氣力,化之似覺有若無」、「練神還虛、神化不測」其中「化之、神化」就是內家「化勁」的「神明、神化」最高技術境界。
  而孫先生說:「身體氣力自覺無動,是不知己之動,而靜則不知有彼也。」就是說「內家武術在動的時候,自己會覺得自己身上的氣力根本沒有動用,自己也根本不能感知自己氣力的動用,而在靜的時候,自己更是不知道自己身上有氣力。」這就是宗岳門常說的大鬆大柔,不用勁力的內家技法。
孫祿堂先生是時代公認的內家武術高手,從他的話中,可以看到孫先生的主張「身體氣力」是「自覺不動」的,是「不知已之動」。所謂「自覺不動」就是自己不會覺得自己身上的氣力有在動用,所謂「不知已之動」就是自己根本不能感知自己的身體氣力有在動用。
孫先生這段話,很明白地在說,內家在「化勁」的「神明、神化」境界,自己根本不能查覺、不能感知自己的身體氣力在運作。
一般人在對練時,偷偷在暗中拉扯推扭所用的,是別人從外形上能夠看出,或自己能夠查覺感知的勁,所以是「明勁」而不是「暗勁」,更不是「化勁」。
「明勁、暗勁、化勁」中爭議最大的是對「暗勁」的解釋,「暗勁」有些人說是專門用來偷襲別人的勁,有些人說是偷偷用力的勁,有些人說是短勁,寸勁或以拳貼身再發的無距離發勁。這些說法在各門派中,往往都隨著內外家,教者、用者所解不同,而有所不同。
但是純對內家武學而言,「暗勁」卻完全不是偷襲勁、偷用力勁、短勁、寸勁、無距離勁;從感知上嚴格地說,「暗勁」是「不用肌力,別人從外形上看不出的力量,發勁的人自己也感覺不到的力量。」
大部份的人,都誤以為只要外表鬆柔,別人看不出,而自己在暗中偷偷用的勁就是「暗勁」,這對內家而言,是非常可怕的錯誤,這個錯誤會導向嚴重抗拒「化勁」的學習,而永遠停在「明勁」階層。
事實上對內家而言,「暗勁」不只是要別人看不出你在用勁,而且除非你施用於別人身上產生效果,否則連自己用的人,也都要完全感覺不到才是。就如孫祿堂所說的:「身體氣力自覺無動,是不知己之動,而靜則不知有彼也。」才是真正的「暗勁」。
「暗勁」是從「明勁」進入「化勁」的必經之路,「暗勁」是通往「化勁」的唯一道路,是唯一橋樑,是唯一法舟,是唯一大門,是唯一鑰匙;道路不能弄錯,橋樑不能弄錯,法舟不能弄錯,大門不能弄錯,鑰匙不能弄錯;「暗勁」只要弄錯了,就會走錯路,到錯的地方,永遠到不了「化勁」的技術世界。
如果像當今很多太極拳家那樣,以為在應用時,自己偷偷暗中鼓力打人,或暗中鼓著力對抗,或暗中用些小力撐著,或用點小勁掤著,或暗中用點小力推拉抓握,只要別人看不出自己有發勁,就是內家所謂的「暗勁」,那可就大錯特錯,終身不入內家之門了。
內家對「暗勁」還有一個很明確的口訣:「打人如掛畫」。意思是說,內家用暗勁打人,就好像把一幅中國水墨畫,掛到牆壁的釘子上。
「打人如掛畫」並不是兩隻手先伸出之後,在胸前固定好,然後雙手不動,用湧泉發勁,將對方彈出。像這樣的動作並不是真正「打人如掛畫」的動作,而是「打人如推黃包車」的撞人動作。
掛中國水墨畫的動作,一定是兩手輕輕柔柔往前伸,然後輕輕柔柔把畫掛到牆上去。因為裝裱後的中國水墨畫,是很薄、很輕、很脆弱、也很容易撕破的紙質藝術品,如果粗手粗腳,隨隨便便去掛,甚至用強力去掛,或用蠻力把畫摔在牆上,那是絕對不成的。
「打人如掛畫」口訣中的掛畫動作,最重要的在於雙手要像套路動作中自然前伸,利用手自然前伸的動作,毫不用勁地把人打出去,這才是正確的「打人如掛畫」,這種「打人如掛畫」動作的雙手是流動前伸的,不是像推黃包車那樣固定不動的。
內家拳發出「暗勁」的「打人」動作,就是像「掛畫」這樣的自己輕輕柔柔不用力、自己感覺不到力量,別人看來你也沒有用力的動作,這就是內家的「暗勁」動作。由於這種「暗勁」動作,雙手是自然的向前伸出,不是雙手固定不動,而全靠湧泉把人彈出,所以才能夠自然地應用於技擊的一切動作。
王宗岳祖師說:「隨曲就伸。」暗勁怎麼發?照著王宗岳祖師爺的說法,階級神明、神化的「暗勁」,只要大鬆大柔,把手輕輕伸出去,像風一樣把人吹走就對了,除此之外,沒有其他發暗勁的方法。
偷偷用小力撐著,偷偷用小勁掤著,或雙手先固定在胸前,把人撐出、拐出全都是明勁不是暗勁,為什麼是明勁?因為發勁的你,明知有在用勁,就是明勁。
真正內家的勁法,其實就是王宗岳祖師說的,一個「伸」字而已。宗岳門在道場上教發勁,就只有一個「伸」字,輕輕地前伸,毫不用力地前伸,練到輕輕不用力地向前伸手,餵勁一方就像被強風吹襲而忽然摔出去,摔撞在牆上會有內臟翻騰想吐的感覺,就表示你開始會用「暗勁」了。
所謂「輕輕伸手」是真的不用力輕輕伸手,這不是騙人的。很多人都說王宗岳祖師沒有留下太極拳的發勁技術,其實這是他們悟不透祖師法罷了,王宗岳祖師說「隨曲就伸」四個字,就已經把太極拳發勁的技術講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了。
王宗岳太極拳只有輕輕一伸手的「內勁」,沒有其他的勁。對於那些不信「隨曲就伸」,自己搞出一大堆千奇百怪勁法名目的太極拳門派,王宗岳祖師當然什麼也沒說,一個「伸」字就能用了,說那些幹嘛?
王宗岳太極拳只有一種「隨曲就伸」向前伸手的「伸力」,宗岳門稱為「正力」;或依武禹襄「曲中求直」,說是「直力」;或依古內家五字訣「敬、緊、徑、切、勤」說是「徑力」。
當前所有太極拳都有「橫力」,當前內家武術心意、太極、八卦等各門各派,幾乎都不停地強調要練「橫力」,而且還強調說這「橫力」是自家祕傳,說「橫力」是他祖師爺祕而不宣的東西,是技術高強的寶物。
但王宗岳太極拳完全不用「橫力」,也沒有「橫力」,也禁止使用「橫力」,宗岳門完全沒有「橫力」,沒有「橫力」才是宗岳門自家祖師祕傳,才是天下一家獨有的寶物;有「橫力」是別家的祕傳寶物,沒有「橫力」則是宗岳門的祕傳寶物,大家都有寶物,隨人而用,各取所需。
對王宗岳太極拳的相關技術來說,「橫力」很容易誤用到手部、身體的肌肉和筋骨的力量。使用「橫力」時,肩關節、肘關節、腕關節、指關節和全身都會很容易用到拙力,對應敵人時容易頂抗,所以王宗岳太極拳沒有「橫力」,也完全不使用「橫力」,並且嚴禁「橫力」。
一般太極拳和內家武術之所以能夠練出「橫力」,原因是因為一般太極拳和內家推手,心念用「圓」,意念用「圓」,意想用「圓」,技術用「圓」,走化用「圓」,攻擊用「圓」。凡是手上畫圓,都容易練出橫力,一般太極拳使用的「圓形」推手意念和技術,是發展出「橫力」技術的源頭,所以他們不斷地在作手上繞圓練習,數十年如一日,於是他們練就出了強大的橫力。
宗王岳太極拳使用「分掌法」而不用劃圓的「掤勁法」,所以王宗岳太極拳完全不用「橫力」。「分掌法」不是一個手上的劃圓動作,是一種引落合出的動作,所以練不出「橫力」,也用不出「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