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新规为何紧盯“高”“特”群体?//中国反腐形势仍严峻 机制漏洞致权力制衡难实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4:00:06
反腐新规为何紧盯“高”“特”群体? // 中国反腐形势仍严峻 机制漏洞致权力制衡难实现
2010年12月26日 10:58:52  来源: 人民网 【字号大小】【留言】【打印】【关闭】 ·2010,网络揭贪再起波澜
·“极不平凡的一年”中国农业关键词:抗灾、增产
·盘点2010“网络哥姐”那些事儿
·让公平正义之花更加绚丽
·11省部级高官被判死缓或无期
·中国反腐形势仍严峻
·我国反腐新政紧盯高官和特权群体


近日,中共中央连出新规,对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作出具体规定,引发舆论强烈关注。有专家指出,刚刚全文公布的《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与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都可视为中央加强对党政高官群体管理的制度反腐系列举措。(2010年12月21日 中国新闻社)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强调指出,要以提高制度执行力为抓手,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制度建设要加强整体规划,抓紧重点突破,逐步建成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这是针对当前制度建设现状提出的新要求,是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也是检验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准。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一直高度重视制度反腐和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并出台了一系列可操作性强、具有一定导向性的制度反腐体系举措。前文提到的《审计规定》和《责任规定》,将目标和视点锁定在了高官群体,并致力于逐步消灭特权群体,具有强烈的信号意义。
“高”“特”群体是腐败的重灾区。在多年的反腐实践中,高官犯案危害最大影响最为恶劣,而与此相对应的,民愤最大的腐败现象则莫过于特权现象。“高”与“特”这两个群体的密切联系,更是社会舆论最敏感之处。所谓“上行下效”、“上有所好下必甚焉”,高官群体都能够做到廉洁从政,增强廉政意识、为民服务的意识,将会对下面的党员干部起到一个很好的示范作用。同时,官越大,权也越大,特权车、特权牌等耍特权的行为,通常发生在级别很高的高官身上,也最容易极其群众的公愤。因此,抓住了“高”“特”群体,也就牵住了反腐败的牛鼻子。加强对高官群体和特权群体的教育管理、监督制约,提高对重点领域、重要岗位的“高”“特”群体贪污腐败、渎职犯罪的预防和惩治力度,将有效引领反腐倡廉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推向深入。
紧盯“高”“特”群体乃民心所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也是促进社会和谐、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体现。但是,长期以来,一些官员,尤其是部分高级官员,自法犯法,将权力凌驾于法律之上,玩忽职守、贪赃枉法,破坏了社会公平正义,践踏了法律尊严,也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因此,一提到官员腐败、特权行为,群众就会咬牙切齿、痛心疾首。近期的一个网络调查显示,六成网友相对于“物价水平”“教育”“医疗”“工作机会”,更关注“法治社会完善,法律面前没有特权”,更希望能够改善社会上的特权状况,并将希望寄托于政府能够更有服务精神。今年网络流行语“我爸是李刚”被网友狂批猛打,就充分表达了民众对“高”“特”群体中存在的腐败现象的反感。民心不可违,民意不可背,将反腐利剑刺向“高”“特”群体,重点查办一批大案要案,将极大地提振人民群众反腐败的信心和决心,顺应民意、深得民心。
搜索更多反腐 群体 的新闻
中国反腐新政紧盯“高”“特”群体
透明是无法回避的反腐关键词
反腐制度“升级”还需执行“给力”
《瞭望》文章:创新反腐倡廉的突破口
年终特稿:2010年,中国反腐倡廉的制度建设“答卷”
科学反腐需祭“财产申报”“金融实名”两大利器
2010,网络揭贪再起波澜
·“极不平凡的一年”中国农业关键词:抗灾、增产
·盘点2010“网络哥姐”那些事儿
·让公平正义之花更加绚丽
·11省部级高官被判死缓或无期
·中国反腐形势仍严峻
·我国反腐新政紧盯高官和特权群体
中国反腐形势仍严峻 机制漏洞致权力制衡难实现
2010年12月20日 07:52:21  来源: 法制日报 【字号大小】【留言】【打印】【关闭】


1月18日,《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由中共中央颁布施行
2010年1月,中纪委等六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意见》
1月11日至13日,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会通过的全体会议公报提出了关于领导干部行为的五个“严禁”
3月底,中共中央制度反腐“再出重拳”,连续发布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等四份关于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文件
4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了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和关于对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国(境)外的国家工作人员加强管理的暂行规定
12月,中办、国办公布《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
近日,武汉大学后勤集团腐败窝案被揭开,有反腐人士认为,尽管我国在反腐防腐方面做出很大努力,取得很大进步,但形势依然严峻。
专家认为,目前我国的反腐防腐体系没有建成有效的权力约束体系;现有刑法既没有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廉洁自律方面的法律责任和义务作出特殊规定,在对腐败犯罪的惩处上又明显低于一般的盗窃犯罪,没有贯彻罪刑相适应原则,难以起到应有的惩戒和威慑作用;
构建中国特色的科学反腐制度,需建立家庭财产申报制度、金融实名制度,同时适时出台反腐败法
12月14日,武汉大学原副校长陈昭方涉嫌受贿案在湖北省荆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据公诉机关指控,陈昭方利用分管后勤、基建、财务等工作的职务之便,为有关单位和个人谋取利益,共收受他人贿赂折合人民币共计205.5725万元。
在陈昭方案开庭审理前4天,12月10日,湖北省汉江中级人民法院对武汉大学后勤保障部原部长江建勤作出一审宣判,与江建勤同时被判刑的还有武大后勤保障部原副部长闵启武;此前,武大后勤服务集团原总经理朱山河、武大后勤服务集团原副总经理何力、后勤集团维修队长彭烈相继落马。
一所高校的后勤集团,就“诞生”出了这样一长串腐败名单,即便世人已对腐败问题有了“平常心”,但这份腐败名单还是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与此同时,社会各界对腐败问题的讨论再度升温。
长期研究反腐败问题的湖南商学院副院长王明高,曾任国家社科规划后期资助重大委托项目《中国惩治和预防腐败重大对策研究》课题组组长,他告诉《法制日报》记者,尽管我国在反腐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但是仍存诸多难题。
搜索更多反腐倡廉 的新闻
中国反腐形势依然严峻 制度漏洞致权力制衡难实现
《瞭望》文章:创新反腐倡廉的突破口
中国反腐新政紧盯“高”“特”群体
反腐制度“升级”还需执行“给力”
贪官王先民为反腐倡廉支的是什么招?
江苏"5+1"反腐倡廉系列文件:率先构建惩防基本框架
·2010,网络揭贪再起波澜
·“极不平凡的一年”中国农业关键词:抗灾、增产
·盘点2010“网络哥姐”那些事儿
·让公平正义之花更加绚丽
·11省部级高官被判死缓或无期
·中国反腐形势仍严峻
·我国反腐新政紧盯高官和特权群体
11省部级高官被判死缓或无期 拿“回扣”都胆大
2010年12月21日 09:26:36  来源: 郑州晚报 【字号大小】【留言】【打印】【关闭】


今年被判刑的11名省部级高官 都是死缓或无期
涉案金额都在500万元以上 有的官员受贿、贪污金额甚至达千万元
最新案例:贵州省政协原主席黄瑶因受贿一审被判死缓
现象分析
11名落马高官利用职务敛财
记者统计发现,11名省部级落马高官均有受贿罪这项罪名,无不都是利用职务的便利收受有关人员的钱财。除了这一罪名外,也有部分官员同时犯下贪污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和滥用职权罪。
11名落马高官所受贿、贪污的金额无不低于500万元,有的官员受贿、贪污金额甚至达千万元。
11名高官,7名被判死缓,4名被判无期徒刑。从落马官员的年龄来看,这11名官员都为上世纪40年代、50年代生人,其中以50年代生人居多。除黄瑶、陈绍基、王华元和米凤君是40年代生人以外,其他落马官员都为50年代生人。另外,从落马高官的学历来看,他们多数为本科以上学历,其中,半数都是研究生学历。
原因探究
11名贪官“拿回扣”都胆大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反腐问题专家林喆说,官员落马被判的原因主要是利益的诱惑,同时也是疏于监督。
2006年以来,腐败现象在我国呈现出级别越来越高、涉案金额越来越大等趋势。这些省部级干部往往控制着资金的来源,一个领域的大笔资金进出都掌握在省部级干部的手里,他们并不是直接拿这个账目里的钱,而是给行贿者批一个项目,再吃回扣,而这个回扣就是受贿的钱。
“比如一个项目要是上亿元,那回扣可能就高达几百万元。”林喆说,这也是为什么11名高官都犯了受贿罪,而贪污罪犯得比较少的原因。
今年以来,全国法院共判处11名省部级高官,记者根据多家媒体的报道整理统计发现,落马高官有两个共同点,所犯罪名必有受贿罪,涉案金额都在500万元以上。都是利用职务便利受贿大量的钱财,部分官员接触桃色,多为包养情妇、嫖娼。专家表示,大批高官落马,足以见证国家近几年一直在加大查处腐败的力度。
近日,中共中央连出新规,对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作出具体规定,引发舆论强烈关注。专家指出,这些规定对省部级高官具有针对性,是中央加强对党政高官群体管理制度的反腐系列举措。
几起省部级高官贪腐案件一审宣判(图)

创新反腐倡廉的突破口
中国掀年底反腐风暴:一周出两新规 多名官员落马
中国反腐形势仍严峻 机制漏洞致权力制衡难实现
我国反腐新政紧盯高官和特权群体
遏制官员杀情妇案 专家:建立行之有效反腐制度
山西将尽快出台反腐倡廉制度执行责任追究办法
写在“三项重点工作”继续深入推进之际
2010年12月21日 00:39:43  来源: 新华网 【字号大小】【留言】【打印】【关闭】


新华网北京12月20日电 题:让公平正义之花更加绚丽——写在“三项重点工作”继续深入推进之际
记者 杨维汉、周英峰
“大排查、大调处”,一年来,以“调解”为核心的社会矛盾化解工作,把大量的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以人为本,服务为先”,一年来,以“创新”为动力的社会管理工作,破解了大量管理难题,赢得了群众普遍好评。
“三个至上,四个在心中”,一年来,以“规范”为目标的公正廉洁执法工作,提高了执法水平,提升了公信力。
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一年前首次成为政法机关重要“抓手”的“三项重点工作”,在12月20日结束的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上再次被突出强调。
让社会更加和谐安宁,让人们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继续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是政法机关的共同责任,也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待。
搜索更多执法 的新闻
扫黄严禁游街是法治进步
新闻分析:从车船税立法到治堵都离不开法治精神
法治精神推动中国和谐社会建设
法治社会需要更多的“弱势官员”
2010,网络揭贪再起波澜
2010年12月22日 09:40:27  来源: 新华网 【字号大小】【留言】【打印】【关闭】


新华网南宁12月22日电(记者张周来、吴小康)由虚拟的网络到活生生的现实,由网民围观到进入调查机关视野……似乎每一起网络揭贪事件都遵循着这样一条轨迹。无论结果是确有其事,还是无中生有,2010年的网络揭贪事件再次证明:网络监督的力量正在放大。有专家指出,网络巨大的能量既为揭贪提供了新的出口,但其“双刃剑”效应也日渐显现,监督权和隐私权之间如何做到平衡正成为一道考量人们的课题。
网络成为揭贪的利剑
今年年初,“广西这个局长日记啥都写”的帖子出现在天涯社区。这份帖子以第一人称、日记体的形式记录了广西烟草系统一名干部疑似受贿、发生不正当男女关系的情况。
帖子一经发布,就受到不少网民关注。一些网民除跟帖关注此事外,不少网民还对这份帖子内容的真实性进行比对核实。网络上形成的舆论漩涡很快在现实中得到回应。2月22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烟草专卖局党组决定由纪检监察部门介入调查此事。
后经调查,这名广西烟草系统干部利用职务之便,在发包办公大楼、办公网络建设等工程中,多次收受承建商贿赂款以及商品房等物品,经由检察院立案侦查,这名干部于3月13日被批捕。并于近日被法院以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
今年9月,一封针对广东省茂名市副市长的举报信疯传网络。发帖者自称是一名北京女记者,受这名副市长欺骗达7年之久,在发布的帖子中,她将这名副市长称为“大骗子、流氓、大贪污犯”。随后,广东省纪委证实,这名副市长因涉嫌严重违纪问题接受组织审查。
11月14日,一位署名为“cctv9090”的网民在杭州19楼论坛发帖“发现医药回扣”,引发网络围观。发帖者自称在一辆公交车上捡到一个U盘,文档中详细记录了今年2月至7月杭州市6家医院、36名医务人员上百次收取回扣的详细清单。发帖者以图片形式将医院名称、医护工作人员的姓名、具体医药器材名称以及具体的回扣数额在网上予以曝光,一时间广为关注。
网络揭贪背后的民意力量
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岳晓华认为,随着科技的进步,互联网、手机等新的信息传播平台发展迅速,在网络接入和手机终端的不断普及下,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播报者,成为影响一定圈子和人群的“媒体”。无论是南京被网民曝光的“天价烟”,还是起于网络的广西“日记门”事件,都彰显出在新的传播手段和传播形式下,网络揭贪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岳晓华指出,以网络为代表的信息公开和全民传播格局,使得各种罪恶现象纳入一种更加透明化、公开化、规模化的监督体系中,就反腐败工作而言,无论是对于检察机关的线索获得,还是对于民间的正气表达,都显示出积极作用和良好效果。
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教授闭伟宁说,对腐败现象进行监督,不仅事关政府、舆论的职责,也是每一个人的权利和义务。另外,网络具有虚拟性、匿名性的特征,这使得揭贪者处于一种相对“安全”的位置,这会有效减少他们的压力,因而网络揭贪成为不少人选择的方式。
也有专家指出,自虚拟网络引发并完成的反腐揭贪事件,往往会引起人们对于现实监管系统和部门的质疑,从而使民众在一定程度上形成认为真实社会中政府部门行政不作为、监管不力的“假象”。同时,过多负面信息的传播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社会主旋律和主流价值观的影响力,进而不利于良好社会舆论的形成,从而影响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搜索更多网络 的新闻
成都网络卖淫团伙17人获刑 荒唐母亲介绍女儿入伙
杭州成立“网络律师团” 实行定时轮流值班制度
河南高院决定通过网络海选10名网络监督员
“假日教授”告百度没赢 法官称网络监督很重要
网络钓鱼活动较去年同期大幅上涨136%
选址建厂造冰毒 湖南摧毁一批跨省市贩毒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