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让人们各得其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4:46:31

1让人们各得其所

【原文】道者,万物之始,是非之纪1也。是以君守始以知万物之源,治纪以知善败之端。故虚静以待令2,令名自命3也,令事自定也。虚则知实之情,静则知动者正。有言者自为名,有事者自为形;形名参同,君乃无事焉,归之其情。故曰:君无见其所欲,君见其所欲,臣自将雕琢;君无见其意,君见其意,臣将自表异。故曰:去好去恶,臣乃见素;去旧去智,臣乃自备。故有智而不以虑,使万物知其处4;有行而不以贤,观臣下之所因;有勇而不以怒,使群臣尽其武。是故去智而有明,去贤而有功,去勇而有强。群臣守职,百官有常;因能而使之,是谓习5常。故曰:寂乎其无位而处,漻6乎莫得其所。君无为于上,群臣竦惧乎下。君之道,使智者尽其虑,而君因以断事,故君不穷于智;贤者勑7其材,君因而任之,故君不穷于能;有功则君有其贤,有过则臣任其罪,故君不穷于名。是故不贤而为贤者师8,不智而为智者正9。臣有其劳,臣有其成功,此之谓贤主之经也。

【译文】所谓的道路,是了解万物的开始,是判定是非的头绪。所以明智的君主掌握开始来了解万物的本源。所以空虚安静自己以待聆听,聆听的名称来自教诲,聆听之事自己就可以定了。空虚自己就可以知道实体的情况,安静自己就可以知道行动的正确与否。有进言的人他自己会有名称,有办事的人他自己会有形状;形状和名称互相参同,君主也就没有事了,万物就会归向它们的实情。所以说,君主不要表现出自己的欲望,如果君主表现出自己的欲望,那么臣下就会粉饰自己的言行来迎合君主;君主没有表现出自己的意愿,君主如果表露出自己的意愿,那么臣下将会表现出特异的才能。所以说,抛弃喜好的和抛弃厌恶的,臣下就什么都不知道;抛弃旧有的经验和智巧,臣下就会自我防范。所以有了智慧而不去思虑,使万物知道自己该怎样办;有行为而不以贤能表现出来,就可以观察臣下的行事依据;有勇气而不以发怒表现出来,就可以使群臣尽量发挥自己的勇武。所以抛弃智慧就会有明智,抛弃贤能就会有功业,抛弃勇敢就会有强大。群臣各司其职,百官行为都有常规;根据才能而使用人才,就称为是调节常规。所以说,寂静乎似乎没有什么位置而处,空虚乎似乎没有什么所得。明智的君主无所作为于上,群臣就会在下提心吊胆了。明智的君主的道路,使有智慧的人尽量把他们的思虑说出来,而君主就根据他们的思虑来决断事情,所以君主在智慧方面不会穷困;贤能的人勤劳于他们的才能,而君主就根据他们的才能任职,所以君主在才能方面不会穷困;有了功劳那么君主也就有了贤人,有了过失那么臣下就担当罪责,所以君主在名声方面不会穷困。所以不贤能可以成为贤能的效法,无智慧可以让智慧者端正。臣下有其劳苦,臣下也会有其成功,这就称之为贤能的君主的铭文。

【说明】所谓主道,就是君主的道路,领导人的道路,君主要走什么样的道路呢?本段的中心思想就是“无为”。也就是说,君主不要去有什么作为,君主是干什么的呢?肯定不是搞农业、做工匠的,君主是领导人们的、管理人们的。人们为了生存,必然要做这做那,使自己得以温饱、得以小康、得以富裕、得以安乐,君主就是在这个人群中,维护这个人群的和平共处,维护这个人群不受外来侵犯。所以君主无为,人们才能有为,君主有为,人们就无为了。而君主作为领导人,不显露出自己的喜好爱恶,下面的人就不会有机会去讨好君主,取得不应当的赏赐。所以君主的责任就是发现各种不同才能的人,让他们去各司其职,让人们各得其所,这也就是和谐社会了。

——————————————————

【注释】1.纪:《诗·大雅·云汉》:“旱既大甚,散无友纪。”《管子·问》:“凡立朝迁,问有本纪。”《老子·十四章》:“能知古始,是谓道纪。”《墨子·尚同上》:“譬若丝缕之有纪,网罟之有纲。”《礼记·乐记》:“故乐者,天地之命,中和之纪,人情之所不能免也。”《吕氏春秋》:“义也者,万事之纪也。”《淮南子·泰族训》:“茧之性为丝,然非得工女煮以热汤而抽其统纪,则不能成丝。”这里用为纲领、头绪、要领之意。

2.令:古同“聆”。《诗·小雅·车舝》:“辰彼硕女,令德来教。”《诗·小雅·十月之交》:“爗爗震电,不宁不令。”《论语·学而》:“巧言令色,鲜矣仁。”《吕氏春秋》:“故古之圣王,审顺其天而以行欲,则民无不令矣。”这里用为听从之意。

3.命:《易·旅·六五》:“射雉,一矢亡;终以誉命。”《书·吕刑》:“惟吕命,王享国百年。”《诗·大雅·抑》:“訏谟定命,远犹辰告。”《孟子·滕文公上》:“夷子怃然为间曰:‘命之矣’”《礼记·大学》:“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荀子·正论》:“故凡言议期命。”《广韵·映韵》:“命,教也。”这里用为教诲之意。

4.处:《诗·大雅·凫鷖》:“凫鷖在渚,公尸来燕来处。”《左传·文公十八年》:“德以处事。”《孟子·公孙丑下》:“则未有处也。”《荀子·臣道》:“则仇雠不作;边境之臣处。”这里用为治理、办理之意。

5.习:《易·坤·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书·大禹谟》:“龟筮协从,卜不习吉。”《易·兑·象》:“丽泽,兑;君子以朋友讲习。”《管子·七法》:“渐也、顺也、靡也、久也、服也、习也、谓之化。”《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孟子·尽心上》:“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荀子·劝学》:“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既知其以生有习,然后民特从命也。”卢辩注:“生,谓性也;习。调节也。”这里用为调节之意。

6.漻:(liáo辽)通“寥”。司马相如《上林赋》:“悠远长怀,寂漻无声。”《汉书·礼乐志》:“函蒙祉福常若期,寂漻上天知厥时。”这里用为空虚之意。

7.勑:(lai赖)同“敕”。《诗·魏风·硕鼠》:“莫我肯勑。”《尚书·康诰》:“乃大明服,惟民其敕懋和。”《尔雅·释诂上》:“勑,勤也。”这里用为勤劳之意。

8.师:《易·泰·上六》:“城复于隍,勿用师;自邑告命;贞,吝。”《书·皋陶谟》:“百僚师师。”孔传:“师师,相师法。”《诗·周南·葛覃》:“言告师氏,言告言归。”《诗·小雅·采芑》:“其车三千,师干之试。”《诗·大雅·大明》:“驷騵彭彭,维师尚父。”《老子·二十七章》:“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孟子·滕文公上》:“文王,我师也,周公岂欺我哉!”《战国策·赵策一》:“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荀子·正论》:“故凡言议期命,是非以圣王为师。”《史记·秦始皇本纪》:“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法言·学行》:“师者,人之模范也。”《玉篇·币部》:“师,范也。”这里用为效法、学习之意。

9.正:通“整”。《书·蔡仲之命》:“惟周公位冢宰,正百工。”《书·君牙》:“亦惟先正之臣,克左右乱四方。”《诗·小雅·斯干》:“哙哙其正,哕哕其冥,君子攸宁。”《诗·商颂·玄鸟》:“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礼记·曲礼上》:“立必正方,不倾听。”《庄子·让王》:“正冠而缨绝。”这里用为端正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