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和谐就是各得其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15 02:44:14

12、和谐就是各得其所

 【原文】 夫贵为天子,富有天下,是人情之所同欲也。然则从人之欲,则势不能容,物不能赡1也。故先王案为之制礼义以分之,使有贵贱之等,长幼之差,知贤愚、能不能之分,皆使人载其事而各得其宜,然后使悫2禄多少厚薄之称3,是夫群居和一之道也。

故仁人在上,则农以力尽田,贾以察尽财,百工以巧尽械器,士大夫以上至于公侯,莫不以仁厚知能尽官职,夫是之谓至平。故或4禄天下而不自以为多,或监门、御旅、抱关、击柝,而不自以为寡,故曰:“斩5而齐,枉6而顺7,不同而一。”夫是之谓人伦。《诗》曰:“受小共8大共,为下国骏910。”此之谓也。

【译文】尊贵得成了天子,富裕得占有了天下,这是人们都想要的。然而放纵人们的欲望,那形势是不容许的,财物是不能够供给的。所以先王依据这种情况制定了社会行为规范和选择最佳行为方式来区分,使人们有尊贵和卑贱的等级,有年长和年幼的差别,这样便知道贤能和愚蠢、能干和不能干的分别了。都使人们能担负各自的工作而各得其所,然后使有志于俸禄的多少厚薄有一定的衡量,这就是使群体和谐一致的道路。

所以,仁爱的人在上面,那么农夫们就会将精力用在田土上,商人们就会将明察用在财物上,各种工匠就会将技巧用在器械上,士大夫以上一直到公、侯,莫不将仁爱用在官职上,这就称之为最大的公平。所以有的人俸禄价值天下却不以为多,有的人守城门、管理旅店、守夜打更,而不以为俸禄少。所以说,剪裁才能平齐,斜曲才能沿着同一方向,不同才能统一。这就称之为人的等级秩序。《诗经》上说:“接受小大国恭敬,作为才智最杰出。”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说明】本节亦是说明君子与小人的不同标准,这个标准就是“仁爱”,也就是我们一直所说的建立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君子的“仁爱”,是对天下所有人的,小人们的“仁爱”,却是只针对对自己有利的人的。谁对他有利,他就与谁建立相互亲爱的关系,谁对他无利,他就不理睬谁;而且,他们所建立的相互亲爱的关系的基础也是很薄弱的,有利的阶段一过,立刻就翻脸不认人了,这就是现代的人际关系市场化。这样的人如果身居上位,农夫们就会受到欺压,商人们就会受到盘剥,工匠们就不会施展技巧,士大夫以上一直到公、侯,就都不会有仁爱之心了,因此也就没有了公平与公正。因此,即使他们拥有了天下也会嫌不够,而他们的部下也就会跟着贪婪,甚至拥有了一个诸侯国也会嫌不够。人人都是这样的贪得无厌,试想这个社会怎么能治理好呢?所以,荀子认为,先王所制定的社会行为规范,就是使人们有尊贵和卑贱的等级,有年长和年幼的差别,这样便知道贤能和愚蠢、能干和不能干的分别了。都使人们能担负各自的工作而各得其所,然后使有志于俸禄的多少厚薄有一定的衡量,这就是使群体和谐一致的道路。

本节是全章的最后一节,通观全章,荀子所说的“荣辱”,其实就是人们的价值观。荀子溯源追根,探究到人的本性,认为人们从出从起都是一样的,并没有谁生下来就是圣贤,也没有谁生下来就是坏人,人人都一样!那么,为什么人们一旦成年,就会有这样大的区别呢?这就是学与不学的问题了!经过学习的人,能知道社会行为规范的作用,能知道选择最佳行为方式,所以就能成为君子,就能成为圣贤!能成为好的领导人或是管理者。而不经过学习的人,就永远是个小人,也就是说,他的智力、智商永远是儿童似的,不成熟的。所以,坏人们并不是生下来就坏,人都是好人,但由于没有遵守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没有选择到最佳行为方式,所以就导致事物发展的结果变成很坏,好事也就变成了坏事,好人也就变成了坏人。在这个人类的世界上,究其根本,可以说没有什么坏人坏事,只是很多人不知道怎样做事,思维打不开,于是他们做的事便成了其他大部分人所认为的坏事,他们于是乎也就成了坏人。其实,从他们的内心来说,并不想干坏事,当坏人。当然,这其中不包括某些人是走投无路而真正想干坏事的。这就是事物发展的规律,也是人生道路的规律。所以,学而时常调节自己,就会少干坏事、蠢事。

所以,荀子专写了这一篇,所强调人的本性都一样,而成人后各自的荣辱观、价值观不一样,其中的关键就在于后天的学习。跟着什么人就学什么样,处在什么样的社会环境也就学成什么样的人。所以环境能影响人,能左右人。而只有经过良师教育的人,虽然能受环境的影响,但不会被环境所左右。这也就说明,人只要有了自己的思想,才不会被环境所左右。所以孔子说: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

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就是说,“为政”靠的是“学、识”。现在许多人都将“三十而立”看成是“成家立业”之意。殊不知,这个“”字含义很深,是孔子说明自己思想树立起来之意。要知道,一个人要树立起自己的思想,是很不容易的。也就是一个人学到了三十岁,就应该有了自己的思想,从而不会“人云亦云”了。一个普通人,没有自己的思想,似乎不大重要,而作为“为政者”,就必须有自己的思想,也就是对人对事都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和思考,有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光“立”当然不行,所以“四十而不惑”,不惑什么呢?对自己树立起来的思想不再疑惑,对这人世间形形色色的各种现象不再疑惑。也就是说,坚定了前进的目标,明确了前进的方向,努力地奋斗下去。但这还不够,“五十而知天命”,天命是什么?天命就是天的发展趋势,天道也就是人道。人道是要服从天道的,一年有四季,有365天,一天有十二个时辰,二十四小时,地球围绕着太阳自转、公转,这都是天道。作为地球人,非服从这个天道的规律不可,除非你跳出地球。知道了天的发展趋势,从而才可以知道人的发展趋势;知道了人的发展趋势,才可以“为政”,也就是才能真正懂得统治人民的规律和决窍。这就是孔子的体会。

接下来的“六十而耳顺”,乃是孔子对人道的一个很有意思的描述。我们一般人在年轻的时候,血气方刚,听到不同意见,那是忍不住的,总要反驳两句,以显示自己的勇气和正确。更有甚者,是根本容不下反面意见。我“慢”很严重。尤其是文化知识较高的人,总是认为自己是正确的。而孔子的“耳顺”,则描述了一个人能够容忍所有不同的意见,这很难得。也就是说这个人已经彻底洞察、理解了人生,知道了为什么这个人要说这样的话,那个人为什么要说那样的话,既然知道了、了解了、洞察了,也就能什么都能听进去了。能听进去,并不代表要服从,自己自有主张也就是了。到了七十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这看来似乎很矛盾,能随心所欲地,那还管什么规矩?肯定要“逾矩”,超越、超过规矩。其实,孔子的话是有前提的,那就是在遵循天道、人道的规律下,不逾越天道、人道的规律的“从心所欲”。这就是人生经验的积累。孔子的这一段叙述,其实就是描述一个人的内在修养,一个很好的道德修养,一个很好的心态。只有拥有了这样好的心态,才可以去“为政”去当一个领导人或是管理者。

——————————————————

【注释】1.赡:《管子·侈糜》:“山不童而用赡,泽不弊而养足。”《孟子·梁惠王上》:“此惟救死而不赡,奚暇治礼义哉?”《孟子·公孙丑上》:“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晋书·羊祜传》:“皆以赡给九族,赏赐军士。”这里用为供养、供给之意。

2.悫:(que却)《玉篇·心部》:“悫,志也。”这里用为有志于之意。

3.称:《书·洛诰》:“肇称殷礼,祀于新邑。”《易·谦·象》:“地中有山,谦;君子以裒多益寡,称物平施。”《管子·明法》:“有权衡之称者,不可欺以轻重。”《孙子·形》:“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王皙注:“称,权衡也。”《说文·禾部》:“称,铨也。”王筠句读:“称本动字,谓称量之也。”《广雅·释诂一》:“称,度也。”这里用为称量、衡量之意。

4.或:《书·微子》:“殷其弗或乱正四方。”《诗·小雅·吉日》:“或群或友。”《诗·周颂·良耜》:“或来瞻女,载筐及筥。”《论语·为政》:“或谓孔子曰。”《小尔雅·广言》:“或,有也。”这里用为代词,泛指有人或有事物之意。

5.斩:《左传·襄公十七年》:“齐晏桓子卒,晏婴粗缳斩。”《仪礼·丧服》:“斩者何?不缉也。”《荀子·哀公》:“斩衰、菅屦、杖而啜粥者。”《广雅·释诂二》:“斩,裁也。”特指为丧服不缉下边之意。这里用为剪裁之意。

6.枉:《管子·牧民》:“廉不蔽恶,耻不从枉。”《老子·二十二章》:“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论语·为政》:“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论语·颜渊》:“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荀子·王霸》:“是犹立直木而求其景之枉也。”《说文》:“枉,邪曲也。”这里用为不正、斜曲之意。

7.顺:《诗·鲁颂·泮水》:“顺彼长道,屈此群丑。”《荀子·性恶》:“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资治通鉴》:“曹操自江陵将顺江东下。”《释名》:“顺,循也。”这里用为沿着同一方向之意。

8.共:(gōng供)通“恭”。《诗·小雅·六月》:“共武之服。”《诗·大雅·韩奕》:“虔共尔位。”《诗·商颂·长发》:“受小共大共,为下国骏厖。”《左传·僖公二十七年》:“公卑杞,杞不共也。”《孟子·万章上》:“共为子职而已矣。”《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共承嘉惠。”这里用为恭敬之意。

9.骏:通“俊”。《诗·商颂·长发》:“受小共大共,为下国骏厖。”《管子·七发》:“收天下之豪杰、有天下之骏雄。”《韩非子·大体》:“雄骏不创寿于旗幢。”《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诽骏疑杰兮,固庸态也。”这里用为才智杰出之意。

10.厖:(mang茫)《诗·商颂·长发》:“受小共大共,为下国骏厖。”《尔雅·释诂上》:“厖,大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厂部》:“厖,引伸之为凡大之称。”这里用为最大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