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私有制导致的“性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2 10:04:17

1、私有制导致的“性恶”

【原文】人之性恶,其善者,伪1也。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2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其伪也。

故,枸3木必将待檃4栝烝5矫然后直,钝金必将待砻6厉然后利。今人之性恶,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然后治。今人无师法,则偏险而不正;无礼义,则悖乱而不治。古者,圣王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是以为之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情性而正之,以扰7化人之情性而导之也。使皆出于治,合于道者也。今之人,化师法,积文学,道礼义者,为君子;纵性情,安恣睢8,而违礼义者,为小人。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孟子曰:“人之学者,其性善”。曰:是不然!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伪之分者也。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学、不可事之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今人之性,目可以见,耳可以听。夫可以见之明不离目,可以听之聪不离耳,目明而耳聪,不可学明矣。

孟子曰:“今人之性善,将皆失丧其性故也。”曰:若是则过矣。今之人性,生而离其朴9,离其资10,必失而丧之。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

所谓性善者,不离其朴而美之,不离其资而利之也。使夫资朴之于美,心意之于善,若夫可以见之明不离目,可以听之聪不离耳,故曰目明而耳聪也。

今人之性,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今人饥,见长而不敢先食者,将有所让也;劳而不敢求息者,将有所代也。夫子之让乎父,弟之让乎兄;子之代乎父,弟之代乎兄,此二行者,皆反于性而悖于情也。然而,孝子之道,礼义之文理也。故顺情性,则不辞让矣,辞让则悖于情性矣。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译文】人的本性是恶的,那些善的表现,是人们的有意作为。

如今人们的本性,生下来就贪图利益,顺着这样下去,所以争夺就会产生而推辞谦让就会灭亡了;人生下来就会嫉妒憎恶,顺着这样下去,所以残暴贼害就会产生而忠实诚信就会灭亡了;人生下来就有耳目的欲望,就有对美声美色的喜爱,顺着这样下去,所以淫秽混乱就会产生而社会行为规范和最佳行为方式、文化、道理就会灭亡了。既然如此,随从人们的本性,顺着人们的情感,必然会出现争夺,与扰乱秩序混乱道理相吻合而最终导致残暴,所以必须要有效仿法度的教化,要有社会行为规范和最佳行为方式的道路,然后出现推辞谦让,符合于文化、道理,而最终达到治理。用这种方法来观察,那么人的本性是恶的,那些善的表现,是人们的有意作为。

所以,弯曲的木头必须依赖檃栝和加热矫正才能变直,很钝的金属刀剑必须要依靠磨砺才能锋利。如今人们恶的本性必须要效仿法度才能端正,得到社会行为规范和最佳行为方式才能治理。如今的人们没有效仿法度,那就偏激危险而不端正,没有社会行为规范和最佳行为方式,那就违背秩序而得不到治理。古时候,圣明的君王就是因为人们的性恶,就是因为人们的行为偏激危险而不端正,违背秩序而得不到治理,所以才兴起社会行为规范和最佳行为方式,制定制度,以矫正修饰人们的情感和本性而使之端正,以驯服教化人们的情感和本性而引导,使人们都得到治理,符合人类的道路。如今的人们受教化于效仿法度,积累文化学说,走上社会行为规范和最佳行为方式的道路的人,成为了君子;放纵本性和情感,安于恣意妄为而且洋洋得意,并违背社会行为规范和最佳行为方式的人,成为了小人。用这种方法来观察,那么人的本性是恶的就明白了,那些善的表现是人们的有意作为。

孟子说:“人们之所以学,他的本性是善的。”我说:这种说法不对,是尚未知道人的本性,而且没有观察到人的本性和有意作为的分别。凡是本性,是天然生成的,不可以学,不可以做;所谓的社会行为规范和最佳行为方式,是圣人所产生的,人们通过学习而获得能力,通过做事而获得成就。不可以学,不可以做,而就在人身上的,就称之为本性;可以学而获得能力,可以做而获得成就体现在人的身上,就称之为有意作为,这就是本性和有意作为的分别。如今人们的本性,眼睛可以看见,耳朵可以听到,那可以见到明的离不开眼睛,可以听到聪的离不开耳朵,眼睛明亮耳朵聪听,这是不可以学的,这是很明显的。

孟子说:“如今人们的本性善良,但他们都丧失了本性,所以才恶。”我说:“这样说就错了。如今人们的本性,生下来就离开了本质,离开了供给,必然就会失去而丧亡。用这种方法来观察,那么人的本性是恶的就明白了。

所谓本性善良的人,不离开本质就是很美的,不离开供给就是很有利的。使那些供给和本质成为很美好的,心意成为很善良的,就象可以看见明亮的离不开眼睛,可以听到的离不开耳朵一样,所以说眼睛明亮而且耳朵聪听呀。

如今人们的本性,饥饿了想要吃饱,寒冷了想要穿暖,劳累了想要休息,这是人们的情感和本性。如今人们饥饿了,见到长辈而不敢先吃,那是因为要谦让;劳累了而不敢要求休息的,那是因为要代劳。做儿子的要谦让父亲,做弟弟的要谦让兄长,儿子代替父亲,弟弟代替兄长,这两种行为,都是违反了本性而且违背了情感的,然而,这是孝子的道路,是社会行为规范和最佳行为方式的文明道理。所以顺着情感和本性,那么就不会推辞谦让了;推辞谦让,就违背了情感和本性了。用这种方法来观察,那么人的本性是恶的就明白了,那些善的表现是人们的有意作为。

【说明】本篇紧接着《正名》而延伸,正名首先就要弄明白善与恶的区别,所以荀子谈到了人的性恶问题。本篇也是针对孟子的“性善说”而写的,荀子系统地阐述了“性恶论”的基本观点。荀子用人的生理、欲望来证明人性本恶,那些推辞谦让及善良的行为都是人们的有意作为。荀子的这些观点对不对呢?基本上是对的。人,或者是地球上的任何一个动、植物,一出生就需要有吃的,否则就生存不下去;然而荀子却忽略了一个问题,人的需要的行为,渴望的行为,欲望的行为,都存在着善与恶的区别。人类之所以组成了人类社会,就在于人类有爱心存在,有互助友爱的心理存在,不知道经过多少年代的探索和思考,人们终于意识到只有依靠群体生活;不但抗击天有不测风云的自然灾害,抗击其它生物的侵害要依靠群体,而且种植和创造生活资料也必须要依靠群体。因此群体生活便成了人类生活的保障,并由此而产生了群体意识。人们为了自己的生存需要,就要维护群体,为群体的利益而活着而劳动,而付出自己的热血和生命。这就是人类由自然存在向自觉存在而迈出的关键性的一步。这种群体意识也就是国家的起源。但由于人类私心的膨胀,占有欲的扩张,人类便开始了相互的战斗、相互的争夺。从争夺人类赖以饱腹的食物开始,到争夺财产,再到争夺可以生产财产的土地,人类的私欲失去了限度,变得荒淫而可怕。人类更失去了应该凝聚的特性,成了一盘散沙,各自为阵,顽固地坚持着所谓的民族习惯、民族风俗(所谓的优秀种族),并且在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问题上,采取了纯粹的地方保护主义,只从自己的利益出发,根本不考虑、不在乎别人的生存环境、生存条件,不考虑、不在乎别人的生存与发展,只想自己来统治这个大地上的人类,作威作富,只手遮天。因此,人类发展到今天,便形成了贫富不均的状况,贫富差距拉得很大,10%富人便占有了90%的资源,统治了90%的人民;因而便导致了人类发展的滞后。因此,荀子的“性恶论”是针对私有制社会而言的,而孟子的“性善说”则是追溯到了人类的开始。如老子所说:“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道德经·五十五章》)”意思是说,蕴含的规律如此之深厚,尤比于纯正而天真无邪的儿童。这样的儿童毒虫不刺他,猛兽不伤害他,凶猛的鸟不抓他。他虽然筋骨柔弱但拳头却抓得很牢固,他还不知道雌雄两性的结合但小生殖器却能勃起,这是因为精气产生了。他整天哭叫但喉咙却不哑,这是因为和谐协调之气旺盛。知道这个和谐协调之气就叫做认识了规则,知道了和谐协调之规则就叫做明智。老子为什么要用儿童这样来比喻呢?因为儿童的私心私欲还没有发展起来,儿童们虽然亦有欲望,但不是很自私,不会损人来利己。既然不损别人别物,那么别人别物也就不会来损他。所以毒虫不刺他,猛兽不伤害他,凶猛的鸟不抓他。他虽然筋骨柔弱但拳头却抓得很牢固,他还不知道雌雄两性的结合但小生殖器却能勃起,这是因为精气产生了。精气的产生就是欲望的萌发,而这个萌发的欲望却不会损及他人。他整天哭叫但喉咙却不哑,这是因为和谐协调之气旺盛。所以知道这个和谐协调之气就叫做认识了规则,知道了和谐协调之规则就叫做明智。丰饶富裕的生活就叫做有灾祸,儿童也有吃穿的欲望,但他们的这些欲望很容易就能满足,因为他们还不知道丰饶富裕与简陋粗食的区别,只要能吃饱,便会满足。既然满足了,也就不会去索取更多更好的东西。既然不会去索取很多其实并不实用的东西,也就不会引来灾祸。而成年的人,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与诱惑,在吃穿基本上都能满足的情况下,还想要去索取更多更好的其实并不实用的东西,因而也就引来了灾祸。这就是老子的“性善说”。

所以,荀子的“性恶论”是对私有制社会的一种抨击,正因为私有制的发展,才使人们“约定俗成”地建立了许多社会行为规范,用来约束人们的社会行为。这些社会行为规范后来就发展成为法律法规,更加严厉地束缚了人们的社会行为。而在越来越严厉的法律法规下,人们的本性就变得越来越恶。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约束,不成社会。因此没有任何一个社会、家庭会放纵人们的所作所为,总会制定某些对人有约束力的规则。规则本来只是要人们放弃那些可能危害社会和家庭的冲动和行为,其理由还是基于个人的;只有这样,个人才活得更好。因此,规则的制定就有了两个彼此矛盾的目标,一是尽量满足人们的自由天性,因为规则是人们制订出来为自己服务的;二是通过束缚人的某种天性来满足社会和家庭秩序的需要,因为实行范围宽泛的自由需要以牺牲部分个人自由为代价。因此,一种合理的文化的基本标志就是:以最低限度的规则来保证上述双重目标的实现。然而,西周以后的奴隶主贵族统治阶层,为了自己统治的需要,就制定了颇为详细和繁杂的“周礼”,以保证自己的既得利益,从而使“礼”——社会行为规范具有了很重的阶级倾向,成为压迫普通人民百姓的规则。弗洛伊德的“压抑”论就是阐述这个问题的。弗洛伊德认为,一方面人的内在生物性的情欲是最基本的冲动;另一方面人的社会习俗、礼教和道德又约束着这种原始冲动的发泄,将其压抑到无意识中去。意识的内容是理智的、自觉的;无意识的内容多是与理智、道德相违背的。当理智与无意识的矛盾激化,就造成神经症。为了治病就需要对病人的无意识进行心理分析。这就是精神分析。然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却没有解决这个压抑问题以及神经症问题。

而孟子为什么要讨论“性本善”的问题?这是孟子就探讨最佳行为方式的问题而顺理延伸下来的。人,既然要生活、要工作,就要有所作为;而人们的每一个、每一次所作所为,每每都要面临选择的问题。选择什么样的行为方式,是很多人感到迷惑和痛苦的事情,很多人在无法决定选择时,便胡乱行为,结果弄得事情一塌糊涂,事后悔恨不已。因此,孟子认为,行为方式问题在人的一生中占很重要的位置!本是好心,却办了错事、坏事,这就是源自于人们的教育程度不够,学识不丰,不肯思想,不能思考的原因。如果人们善于思考、善于学习、善于适应社会环境,再加上自己本有的善的本性,那么,人的一生也就是幸福快乐的了,也就不会存在善与恶的问题了。

《孟子·第八章》孟子曰:“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蘖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岂山之性也哉?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于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气,其好恶与人相近也者几希,则其旦昼之所为,有梏亡之矣。梏之反覆,则其夜气不足以存;夜气不足以存,则其违禽兽不远矣。人见其禽兽也,而以为未尝有才焉者,是岂人之情也哉?故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这个意思是说,牛山上的树木曾经长得很茂盛,因为它长在大都市的郊外,经常被刀斧砍伐,怎能保持其茂美呢?虽然它日夜生长,有雨露滋润,并非没有新枝嫩芽生长出来,但牛羊又紧接着在山上放牧,所以牛山就变得那样光秃秃的了。人们见到它光秃秃的,便误以为它不曾生长过树木,这难道是山的本性吗?在一些人身上,难道就没有爱心及最佳行为方式吗?他们之所以放弃良心,是由于也象刀斧对待树木那样,天天砍伐它,怎么能茂美呢?尽管他们日夜息养善心,接触清晨的清明之气,他们的爱憎也与一般人有相近之处,但是他们第二天的所作所为,因为有束缚而受遏制而消亡了。束缚的多次反复,就使夜里息养的善心不能存留下来;夜里息养的善心不能存留下来,便跟禽兽相距不远了。人们看见他那近似禽兽的行为,以为他根本未曾有过善良的资质,这难道是人的本质特征吗?因此如果得到一定的培养,没有什么事物不生长的;如果失去培养,没有什么事物不消亡的。任何一个人都有善心,但为什么很多人变成坏人了呢?那是社会环境的束缚所造成的!是父母的管教约束,是宗教对肉体快感的恫吓,是哲学对理智生活的推崇!如果,“苟得其养,无物不长”,那么被损害的人性就会得到恢复。但是如果长期反复糟蹋人的善良本性,“苟失其养,无物不消”,那么人就会变成丧尽天良的恶魔禽兽。所以,培养人的善心,人们就会有善良的行为方式。人们丧失了善心,也就丧失了善良的行为方式。所以孟子特别引了孔子的一句话,善心,把握住就能存留,舍弃就会消亡;进出没有一定,也就是没有树立起善恶是非曲直观念,就不知道过去的了。而不知道过去的,就意味着没有可资借鉴的历史经验,而没有过去的历史经验,也就会失去将来。再说,人们的有意作为,也是人的一种本性,见到可作为就率性而为,见到不可作为的就换一种方式作为,这些有意的作为,既有善的也有恶的,怎么能说这就是人的本性呢?

我们再来看人的发展过程,一个人出生后,在10岁前基本上都是在家庭里生活,根据现代心理学家分析,一个人的人格、价值观念就是在这个阶段形成。多数人的道德行为习惯是在少年期形成的。但对什么是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幸福观、友谊观、英雄观、自由观和人生观等都还不很明确。少年对人的内部世界、内心品质发生了兴趣,开始要求了解别人和自己的个性特点,了解自己的体验和评价自己,还渐学会较自觉地评价别人和自己的个性品质,但评价能力还不高,还不稳定,尤其是很难通过现象揭露行为的本质,很难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这其中的关键就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好的环境能促使人努力向善,有群体意识,坏的环境则过分增加了人的自我意识,从而丧失了家庭荣誉感、团体荣誉感及祖国荣誉感。所以,家庭成员自私心理多而培养出的孩子,长大后都很自私,反之,则较慷慨。所以,在私有制盛行的时代,人们在私有制家庭里出生、生长,必然也就“性恶”了!

——————————————————

【注释】1.伪:《老子·十八章》:“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荀子·正名》:“心虑而为之动,谓之伪。”《说文》:“伪,诈也。”徐锴曰:“伪者,人为之,非天真也。”这里用为人为之意。

2.顺:《诗·鲁颂·泮水》:“顺彼长道,屈此群丑。”《荀子·荣辱》:“斩而齐,枉而顺,不同而一。”《资治通鉴》:“曹操自江陵将顺江东下。”《释名》:“顺,循也。”这里用为沿着同一方向之意。

3.枸:《山海经》:“有木,青叶紫茎,…,下有九枸,其实如麻,其叶如芒。”这里用指为盘根错节或弯曲之意。

4.檃:《荀子·非相》:“府然若渠匽、隐栝之于己也,曲得所谓焉,然而不折伤。””《韩非子·难势》:“夫弃隐栝之法,去度量之数。”《说文·木部》:“檃,括也。”这里用为矫正木材弯曲的器具之意。

5.烝:同“蒸”。《诗·大雅·生民》:“释之叟叟,烝之浮浮。”《管子·小称》:“惟烝婴儿之未尝。”烝矫:加热矫正。

6.砻:(long龙)《汉书·枚乘传》:“磨砻底厉。”曹植《宝刀铭》:“造兹宝刀,既砻既砺。”这里用为磨砺之意。

7.扰:《书·皋陶谟》:“乱而敬,扰而毅。”《书·周官》:“司徒掌邦教,敷五典,扰兆民。”《周礼·夏官·服不氏》:“掌养猛兽而教扰之。”《左传·昭二九年》:“乃扰畜龙。”《史记·夏本纪》:“陶唐既衰,其后有刘累,学扰龙于豢龙氏,以事孔甲。”这里用为驯服之意。

8.睢:(ju拘)《庄子·大宗师》:“遥荡恣雎。”《荀子·解蔽》:“无正而恣雎。”《荀子·非十二子》:“纵情性,安恣睢,禽兽之行。”《史记·李斯传》:“有无下而不恣睢。”《集韵·至韵》:“睢,自得貌。”这里用为洋洋得意之意。

9.朴:(pǔ普)《老子·二十八章》:“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荀子·臣道》:“若驭朴马。”《吕氏春秋·论人》:“故知知一,则复归于朴。”《玉篇·木部》:“朴,真也。”这里用为本质、本性之意。

10.资:《易·旅·六二》:“旅,即次;怀其资,得童,仆贞。”《老子·二十七章》:“不善人者,善人之资。”《庄子·大宗师》:“尧何以资汝?”《孟子·离娄下》:“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战国策·秦策四》:“王资臣万金而游。”《篇海类编·珍宝类·贝部》:“资,给也。”《集韵·脂韵》:“资,助也。”这里用为给与、供给、给济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