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迷惑于用名称来混乱实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20:57:47

4、迷惑于用名称来混乱实质

【原文】“见侮不辱”,“圣人不爱己”,“杀盗非杀人也”,此惑于用名以乱名者也。验之所以为有名,而观其孰行,则能禁之矣。

“山渊平”,“情欲寡”,“刍豢不加甘,大钟不加乐”,此惑于用实以乱名者也。验之所缘以同异,而观其孰调1,则能禁之矣。

“非而谒2,“楹3有牛”,“马非马也”,此惑于用名以乱实者也。验之名约,以其所受悖其所辞,则能禁之矣。

凡邪说辟言之离正道而擅作者,无不类于三惑者矣。故君知其分而不与辨也。

【译文】“见到侮辱而不以为是欺辱”,“圣人是不爱自己的”,“杀死强盗不是杀人”,这就是迷惑于使用名称而混乱于名称的人。检验他们之所以有这样的认识,而观察他们之所以行为,就可以禁止这种说法了。

“高山和深渊是一样平的”,“情感和欲望是一样少的”,“吃肉并不比吃普通食物更甜美,大钟的声音并不比其它音乐更使人快乐”,这就是迷惑于用实物来扰乱正确的名称的人。检验他们所根据的没有相同和不同,而观察他们所调合的,就可以禁止这种说法了。

“非议就是告发检举”,“厅堂上面的柱子上有牛”,“白马并不是马”,这就是迷惑于用名称来混乱实质的人。检验他们对名称的约定,以他们所接受的来反驳他们所反对的,就可以禁止这种说法了。

凡是邪说谣言之所以离开正确的道路而擅自作为的,无不与这三种迷惑相似。所以明白的君王深知它们的分量而不与他们争辩。

【说明】本节紧接上节,这是荀子为了说明名与实的混乱而举的例子。关于“见侮不辱”,在《正论》里荀子就讨论过这个问题:子宋子曰:“明见侮之不辱,使人不斗。人皆以见侮为辱,故斗也;知见侮之为不辱,则不斗矣。”意思是说,宋鈃先生说:“明白了被人欺侮并不是耻辱的道理,就会使人不去争斗。人们都以为受到欺侮就是耻辱,所以才去争斗。知道了被人欺侮并不是耻辱,那么就不会去争斗了。”很多人受到欺侮但却不争斗,一是认为自己是应该受到欺侮的,活该受到欺侮的,再就是考虑到自己的处境而忍气吞声。大凡欺侮人的,一般都是统治者、领导人和管理者,而被欺侮的大多数是普通人,或是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正因为统治者、领导人和管理者们掌握着权力,他们就认为自己有权力欺侮别人。所以宋鈃先生学说的重点就是一种宿命论,他想要人们知道被欺侮是正常的,尤其是被统治者、领导人和管理者们欺侮,更是正常的事,所以就不要去争斗。而荀子的重点是,受到欺侮就是耻辱!关键是自己厌不厌恶这种欺侮,并与这种欺侮作斗争。这就是现代所说的“人权”问题。这也是领导与管理的道路和规律的问题。作为统治者、领导人和管理者,有没有权力欺侮别人呢?没有!在法律面前,在社会行为规范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只不过有的人努力,从而获得了领导和管理的地位和权力,从而形成社会等级的不同,贫富的不同,但不能就因为自己掌握了权力就有权欺侮别人,也不能因为自己富裕了就可以欺侮穷人。就拿家庭暴力来说,就因为自己是男主人,是家庭的统治者,就可以欺侮妻子和孩子吗?或者,就因为自己是女人,是被统治者,就可以认为被欺侮是正常的吗?不是耻辱吗?所以宋鈃先生的学说是最害人的。对“山渊平”这个问题,荀子在《不苟》中亦谈到,“山渊平,天地比,齐、秦袭,入乎耳,出乎口,鉤有须,卵有毛,是说之难持者也,而惠施、邓析能之;然而君子不贵者,非礼义之中也。盗跖吟口,名声若日月,与舜、禹俱传而不息;然而君子不贵者,非礼义之中也。”意思是说,“高山与深渊是齐平的,天和地是相合的,齐国与秦国是相沿袭的,语言从耳朵进,从嘴说出,带钩上长须,蛋卵上长毛”,这些都是言论中难以把握的,而惠施、邓析能够办到,然而君子不认为可贵,是因为这不是在社会行为规范和最佳行为方式之中。盗跖被人们吟诵于口,名声如同日月一样,与舜、禹的名声一样流传而不停止,然而君子不认为可贵,是因为这不是在社会行为规范和最佳行为方式之中。荀子认为所有这些学说存在的问题就是名实不分,圣人爱不爱自己呢?爰,只有先把自己的身体爱护好了,才能够去爱别人。如果自己是病入膏肓之人,又怎么能去爱别人呢?所谓的圣人就是在爱自己的同时也爱别人,而不是只爱自己。杀死强盗是不是杀人呢?当然是,强盗违反了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和法律法规,那么就应该由社会管理人员按一定的法律法规来惩处,而不能按自己的心意由个人来处罚别人。

非议就是告发检举,这是为制造谣言的人开脱,孔子说过:“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意思是说,只有在这个职位上,才能真正知道这个职位的权利与责任。如果不在这个职位上也就谈不上真正了解这个职位的权利与责任。如果不了解这个职位上的权利与责任,怎么能评判它的是非曲直呢?而隐士们动不动就发表言论,这样那样地其说不一,夸夸其谈,其实他们根本感觉不到这个职位上的责任是如何重要的。隐士们也许有这样那样的才能,但不一定就会有统治、治理一个国家的才智。其实,荀子所举的这些例子,轻易地就可以辩倒,但荀子为什么没有进行辩驳呢?就是因为一个明白的读书人只要弄懂了“仁、义、礼、智、信”的道理,就根本不会去相信它们的,而且只会觉得它们很无聊。

——————————————————

【注释】1.调:《诗·周南·汝坟》:“未见君子,惄如调饥。”《诗·小雅·车攻》:“弓矢既调。”《庄子·知北游》:“调而应之。”《荀子·臣道》:“调和乐也。”《贾子·道术》:“合得周密谓之调。”《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调悦者,情之道也。”《说文》:“调,和也。”这里用为协调、调合之意。

2.谒:《国语·晋语》:“不谒而归。”《战国策》:“臣请谒其故。”《韩非子·八经》:“伍、官、连、县而邻,谒过赏,失过诛。”这里用为告发、检举之意。

3.楹:《诗·商颂·殷武》:“旅楹有闲。”《春秋·庄公二十三年》:“丹桓宫楹。”《礼记·明堂位》:“刮楹达乡。”《说文》:“楹,柱也。”这里用为厅堂前部的柱子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