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和野马 藏羚羊的跪拜 物欲的迷惑 信心从哪里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8:23:33

蚌和野马 藏羚羊的跪拜 物欲的迷惑 信心从哪里来?

 

  沙粒进入蚌体内,蚌觉得不舒服,但又无法把沙粒排出。好在蚌不怨天尤人,而是逐步用体内营养把沙包围起来,后来这沙粒就变成了美丽的珍珠。 

 吸血蝙蝠叮在野马脚上吸血,野马觉得不舒服,但又无法把它赶走,于是就暴跳狂奔,不少野马被活活折磨而死。科学家研究发现,吸血蝙蝠所吸的血量极少,根本不足以致野马死去,野马的死因就是暴怒和狂奔。 

 不如意事常八九。我们遇到不如意的事时,不妨多想想蚌和野马。我们何不像蚌那样,设法适应,利用自己无法改变的环境,以“蚌”的肚量去包容一切不如意的境遇,使之为我所用。不要像野马那样一不如意就暴跳如雷。这样只能自食苦果。

  藏羚羊的跪拜

    这是听来的一个西藏故事。发生故事的年代距今有好些年了。可是,我每次乘车穿过藏北无人区时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故事的主人公——那只将母爱浓缩于深深一跪的藏羚羊。

    那时候,枪杀、乱逮野生动物是不受法律惩罚的。当年可可西里举目可见的藏羚羊、野马、野驴、雪鸡、黄羊等,眼下已经成为凤毛麟角了。

    当时,经常跑藏北的人总能看见一个肩披长发,留着浓密大胡子,脚蹬长统藏靴的老猎人在青藏公路附近活动。他无名无姓,云游四方,朝别藏北雪,夜宿江河源,饿时大火煮黄羊肉,渴时一碗冰雪水。猎获的那些皮张自然会卖来一笔钱,他除了自己消费一部分外,更多地用来救济路遇的朝圣者。每次老猎人在救济他们时总是含泪祝愿:上苍保佑,平安无事。

    杀生和慈善在老猎人身上共存。

    促使他放下手中的权子枪是在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以后——应该说那天是他很有福气的日子。大清早,他从帐篷里出来,伸伸懒腰,正准备喝一碗酥油茶时,突然瞅见几步之遥对面的苹坡上站立着一肥肥壮壮的藏羚羊。他眼睛一亮,迷上门来的荚事!沉睡了一夜的他浑身立即涌上来一股清爽的劲头,丝毫没有犹豫,就转身回到帐篷拿来了权子枪。他举枪瞄了起来,奇怪的走,那只肥壮的藏羚羊并没有逃走,只是用乞求的眼神望着他,然后冲着他前行两步,两条前腿扑通一声跪了下来。与此同时只见两行长泪就从它眼里流了出来。老猎人的心头一软,扣扳机的手不由得松了一下。藏区流行着一句老幼皆知的俗语:“天上飞的鸟,地上跑的鼠,都是通人性的。”此时藏羚羊给他下跪自然是求他饶命了。他是个猎手,不被藏羚羊的求饶打动是情理中的事。他双眼一闭,扳机在手指下一动,枪声响起,那只藏羚羊便栽倒在地。它倒地后仍是跪卧的姿势,眼里的两行泪迹也清晰地留着。

    那天,老猎人没有像往日那样当即将猎获的藏羚羊开宰、扒皮。他的眼前老是浮现着给他跪拜的那只藏羚羊。他有些蹊跷,藏羚羊为什么要下跪?这是他几十年狩猎生涯中唯一见到的一次情景。夜里躺在地铺上他也久久难以入眠,双手一直颤抖着……!

    次日,老猎人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对那只藏羚羊开膛扒皮,他的手仍在颤抖。腹腔在刀刃下打开了,他吃惊得叫出了声,手中的屠刀咣当一声掉在地上……原来在藏羚羊的肚子里,静静地卧着一只小藏羚羊,它已经咸形,自然是死了。这时候,老猎人才明白为什么那只藏羚羊的身体肥肥壮壮,也才明白它为什么要弯下笨重的身子为自己下跪:它是在求猎人留下自己孩子的一条命呀!

 天下所有慈母的跪拜,包括动物在内,都是神圣的。当天,他没有出猎,在山坡上挖了个坑,将那只藏羚羊连同它那没有出世的孩子掩埋了。同时埋掉的还有他的杈予枪……!

    从此,这个老猎人在藏北草原上消失。没人知道他的下落。

  物欲的迷惑

  大多数的人认为:以自己劳动所得的金钱,吃喝玩乐是天经地义的,有什么不对呢?人生既然那么短暂,何必刻薄自己?追求物欲的享受,满足身体与心理的需要又有何不可!

    在这二十一世纪,不但科学昌明,而且文明社会对物质上的大量提供,更是源源不断。人性的弱点是贪得无厌,需求无度,永远不知满足,加上投资者为获暴利层出不穷,推出设计新颖的种种物品,摆在窗橱中来诱惑人们。因此,人在不知不觉中,走入了误区。

    人,有个相同的毛病:总是希望自己过得快乐,以满足心里的欲望。假如你走进市场,瞧见一件件款式新颖、精巧别致的服饰及使人眼花缭乱的物品,已够让人怦然心动,若再加上优惠期间几句花花绿绿的广告标语,吸引所致,便心不由主,甚至会悄悄地跟自己打个商量,来个妥协,不顾一切地把超出预算的消费品买了回来,并天真的告诫自己:“只此一次,下不为例。”这是多么巧妙的自我欺骗!不幸的是,凡事只怕有一个开始,只要你为了满足“贪”的心理,对欲望稍微让步,那以后就很难摆脱它的纠缠。

    大多数的人不知道这究竟有什么不对?可是又有谁知道这短暂的生命,不像购物一样轻易就能买到,都是因过去累劫间,修五戒十善方得此身。若只是“唯物是图”,一天到晚心里只是想着吃的、穿的,我想,当他有一天夜里醒来的时候,发觉到自己竟然只是一个用毕生心血换来几栋房产,几样精美可口的大菜,和一堆衣服饰品拼凑成的奴隶、一个最可悲、最愚痴的人时,他又将作何感想?

    在二千多年前,释迦太子成佛后,和所有的沙门都不可蓄留身外的财物,唯留三衣一钵,以行乞托钵为生。现代人不解其义,则问:“这托钵的沙门,舍弃五欲之乐,剃除须发,披粗布衣,自苦其身,断七情六欲之乐,这么落伍的习俗,怎能跟我们文明社会相比呢?更没值得我们效法的地方了。”

    其实佛陀是以戒行代言教,无非是希望借此比丘的生活,让众生明白欲望的深坑是根本无法用有形的物质所能填满的。快乐不是外来的享受能保持的,那只不过是心理的不平衡,在盲目的追求过程中,所产生的错乱荒唐的感观。如果是一个知足的人,甚至只要仲夏午后的一阵小雨,也会领受到满足的滋味,看到路旁一朵小花,也能捕捉到一份心旷神怡。

    一粒尚未发芽的种子,会以为外壳与它有不可分割的重要性,一旦其挣脱外壳而从泥地中钻出来,才会恍然大悟,原来它只是一间牢房罢了。同样,一个未开悟的人,就像一个喝醉酒的人,受到物欲的麻醉而晕眩,暂时得到享受与快乐,等到清醒时,才明白那诱人的物欲是生命的桎梏,是牵引三界轮回的枷锁!

    摆脱物欲的诱惑,放下身上太多的包袱,让生命轻轻松松地活一回!

  信心

  这是一个即熟悉又陌生的词。因为我们经常听到或常对人说起,所以熟悉;同时,又从来没有深入地思考过,所以又觉得陌生。特别是它所具有的巨大作用力,未能被人们所认识,这才引发今天的这一课题——“信心”。

    在《成唯识说论》中,对“信心”所下的定义是:“云何为信?于实德能,深忍乐欲,心净为性,对治不信,乐善为业。”这一节论文,不但说出了“信心”的定义,而且把信心的作用和结果都给我们明确的指出。简单说,“信心”就是:于所对事理,其心认可,无有疑惑。

    对于一个想要进入佛门的人来说,首先所要具备的第一个条件就是“深信三宝”;以深信心归依佛而求正觉,归依法而求正道,归依僧而求清净。相信佛法僧能帮我断恶修善;相信佛法僧能使我离苦得乐;相信佛法僧能令我转凡成圣。有这样信心的人,差不多可以正式归依三宝了。这正是佛在《菩萨本业经》中所说的:“若一切众生,初入三宝海,以信心为本;住在佛家,以戒为本。”的意思是相同的。

    佛法流传在世间已有两千多年了,对于佛所说的宇宙与人生真相的深妙之理,所知者渐渐稀少,误会者越来越多;由于不明正法而导致道德伦丧,又由不知因果而导致恶业横流;由此而使世间变恶,社会混乱。在这样恶多善少的社会背景下,必然滋生出各种各样的恶势力和邪教组织,众说纷纭,挠乱世人眼目,使许多无知的老百姓走上邪道而不知还。这就是为什么有人正信三宝,有人不信三宝的原因之一。另有两种原因:一、遇缘不同:譬如有人生在佛化家庭,或遇善知识,从而深信佛教,反之则无缘起信。二、善根不同:这一点最关键,因为他是决定一个人这一生能否信受佛法的最主要因素;如果有人善根深厚,只要一听佛法,一见三宝就能起信;而善根浅一点的人,却要有人不断引导,甚至是他自己遇到很大的人生挫折之后才能起信;如果是善根浅薄的人,就很难劝他信佛,不过他还会是个好人。

    谈到这里,就不得不再深入了解一下,“信心”是从何生起?一般人对外在事物不了解,大多是从眼见耳闻中生起,他们认为:只要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事物,就值得相信;但眼见耳闻的事,不一定都是真实可信的,比如眼见海市蜃楼,耳闻娃娃鱼的叫声,都容易使人产生错误的判断,可见,眼见耳闻之事不可全信。又有些人的信心是从对比中生起;比如:见到远处有烟,就相信那边一定有火;听到咩咩声,就相信一定有羊……这样通过对比而生的信心更不可靠。另有人是从认识和理解中才对佛法生起信心,这种信心是最为可靠的,因为他是以理论和实践为基础的。还有一种生起信心的原因,是最难理解的,他就是:从善根生起。比如:有些不识字的老年人,他们念佛非常专注,对阿弥陀佛临终接引之事深信不疑,而他们这些人对佛教的教理却一窍不通,甚至连净土法门的理论也不明白,可是他们对往生净土的信心却比一般学教理的人更坚定,往生时的状况也更自在。这就是不得不令我们去深思一些问题:为什么他们会有如此坚定的信心?这些信心又是从哪里来的?

        ……

    有关信心方面的问题那是永远也说不完的,但是其中最关键,也是最现实的一个问题就是:“信心的现实作用有多少?”首先,是不受诱惑;比如有一个深信苦、空、无常、无我的比丘,他对世间的五欲自然会有一种厌离的念头生起,不受诱惑,于中自在。其次是做事不懈怠:因为信心是人生的动力;比如有人相信矿石能炼出金,他就会变的非常勤快的挖矿练金;真信佛者亦能如是永不懈怠。其中最大的作用是“速成道果”。如《华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除灭一切诸疑惑,示现开发无上道。”从这一个偈颂中可以看出信心的真实功德利益,与《金刚经》所说的“信心清净,则生实相”之理无二无别。

    生起信心容易,保持信心却难。因为初学佛的人,道心浅溥,俗习深重,因此容易退失信心。所以,对“如何妨止退失信心?”这个问题,就显得更为重要。防止退失的第一关是:“少触五欲,勤学经律。”以前没学佛时,心心念念都在追求五欲的享受,如今归依佛门了,就要把享受五欲的观念转变成学修并进的观念,从而获得真正的幸福快乐,自在解脱。第二关是:“不见他人过。”六祖慧能大师说:“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事实上,许多人退失信心的原因是这样。整天就看同参道友的过失,这样就注定他“出家的寿命不会长了。”做为一个佛弟子,就应该学会“谅解他人的过失,赞扬他人的优点”。只有这样,才能自他皆得利。

    最后,希望大家在以后的修学过程中能依法修行,依教奉行,只要有了信心,改变观念,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很明显感到一年比一年身心愉悦。希望大家都能坚定信心,当信心慢慢增强后,烦恼就会一天天减少,法喜一天天增加,信心能令我们成就,就让我们一起在菩提路上携手共进吧!

——转载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