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投二号”即将成立 12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6:24:53

入选央企整合榜

  国新公司最快下周成立 谢企华或任董事长

  酝酿多年的“中投二号”——国新公司终于要问世了。

  昨日有媒体爆料,国新公司最快将在今日成立。《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就此向国资委相关人士求证,该人士明确表示,成立时间应该在近期,但不会在16日成立。

  另一位了解国新公司筹备情况的人士则进一步对记者透露,目前还在做相关筹备工作,国新公司最快下周成立。

  或邀老将出马

  据上述了解国新公司筹备情况的人士透露,国新公司的领导层应该就是传闻中的“谢刘配”,即宝钢集团原董事长谢企华将出任国新公司的董事长,现任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刘东生担任总经理。

  谢企华被称为中国钢铁行业的“铁娘子”。正是在她的任内,宝钢集团拉近了同世界领先的钢铁企业的距离,一跃成为有全球影响力的钢铁企业。尽管1943年出生的她已经年过67岁,但对于董事长这一职位,此前已有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原董事长、总经理刘本仁在66岁那年出任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的先例。据记者了解,谢企华出色的领导能力曾在国资委领导层中受到关注,而国新公司整合中将面临的挑战正是需要她“老将出马”的原因。

  刘东生此前历任国家经贸委副处长、处长、企业改革司副司长等职务,2003年3月至2009年3月,担任国资委企业改革局局长兼国资委董事会试点办公室主任。据悉,从国资委成立以来,刘东生也是规划并执行央企整合重组的主要负责人之一,熟悉国新公司成立的脉络和思路。

  千呼万唤始出来

  早在国资委成立之初,国资委就提出了3~5年内将中央企业数量减少至80~100家的目标。但实际的整合道路可谓“一波三折”。截至今年8月份末,中央企业还有123家,这表明为完成整合目标,至少还有23家中央企业需要进行调整。坊间一直认为,国新公司就是国资委为完成上述目标构筑的整合“快速平台”。

  事实上,这家资产经营管理公司进入公众视野最早可以追溯到2007年,当时国务院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在国资委内部讲话中曾表示,国资委向国务院上报的关于组建第三家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的请示,已得到了国务院领导的原则同意。

  随后的三年里,这家神秘的公司一直处于种种传言中,甚至连“国新公司”这个名称也是来自于市场传言。直到去年6月,国资委副主任邵宁才在媒体采访中证实该公司的组建和实施方案已经报送国务院。其后,关于该公司何时获得国务院批准又陷入了传言之中,而国资委方面也开始有了正面回应。今年年初,坊间已经传言该公司获得了国务院的批准,但随即又是只有传言而未见实际消息。当时也有传言称,央企整合会更追求质量而不是数量,国新公司成立可能推迟。直到2010年年末,国新公司成立的消息才“姗姗来迟”。

  哪些央企入围

  目前,围绕国新公司的成立仍有几个关注热点。第一是,究竟有哪些公司会被装入国新公司的“篮子”中。

  记者查阅了国资委公布的2009年中央企业分户的运行情况,按照资产规模衡量,中国的中央企业有很多“大个子”,也有一些“小兄弟”,处于收入和利润末尾的大多是贸易流通类企业和研究设计类企业。

  以往,这两类企业是央企中被整合的主要对象。但据记者了解,国资委在处理科研设计企业整合的时候或许会有新思路。虽然国资委没有公布具体哪些企业进入国新,但贸易流通类企业被外界推测会成为纳入国新的主体。

  如果国新公司全都整合的是规模较小、利润较弱的公司,未来国新内部整合从哪里“输血”就是一道难题。所以,是否有大企业进入国新公司也值得关注。

  此外,国新公司到底处于一个什么定位也值得关注。这不仅要关注国新公司的管理体制,更要关注国新公司发挥怎样的平台作用。

  上海天强管理公司总经理祝波善对记者表示,国新公司在筹划之初曾被外界给予探索国资三级管理体制的期望,这不仅是《国资法》颁布后对国资委“干净出资人”定位所提出的国资委模式转型的要求,也是未来国资委如何参与多种所有制企业管理的探索,但后来,国新公司越来越被作为一个资本整合平台来看待。

  “如果只是用来处理央企不良资产并实施整合,现有的诚通集团模式已经够用,但如果做国资管理新模式的探索,就必须探索多行业企业在现有《公司法》、《国资法》下统一管理的尝试。”祝波善对记者说。

  记者注意到,此前媒体传言中,国新公司的全称是“中国国新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但在昨日的媒体披露中,国新公司或被命名为“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这一变化,或许意味着国新公司确实有担负国资控股监管模式的责任。
        东方证券:央企整合的新思路

 

  东方证券日前发布报告指出,央企整合质量比数量更重要,国资委的使命将从保值增值过渡为提升央企竞争力。在此背景下,央企整合主题投资应有新思路,受益于国有资本的战略性调整,以及相关央企在产业链上的布局,军工、机械、医药、电子、化工、冶金、建材等支柱产业中的央企集团值得关注。

  此前市场对于央企整合的主要关注点在于国资委要在年内将央企数量减少至100 家以内,但据东方证券观察,临近年底国资委并未加快减少央企数量的步伐,而此前国新公司的挂牌成立进度也一再推迟。

  结合最新动态进行分析,东方证券认为,市场可能忽略了近期国资委新掌门人王勇的上任所带来的政策导向变化——央企数量的减少要“服从工作质量和效果的需要”。同时,在未来一段时期“调结构、促转型”的基调之下,预计国资委及央企将进行重新定位,进而实现国有资本布局的战略性调整。在“2010 年国资整合年”即将收官之际,只有站在一个新的战略高度上,全面而深入地理解国资委及各央企在未来中国经济增长中的新使命,才能真正把握央企整合的脉络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投资机会。

  根据东方证券的分析,国资委的使命将从保值增值过渡为提升央企竞争力。近半年以来,国家多个部门对于兼并重组的政策导向日渐明晰,作为负责国有资产管理的国务院直属特设机构,国资委必然要在央企整合之中充分体现“促转型、调结构”的精神,从本质上来说,这也正是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的重要一步。

  东方证券预计,在李荣融时代国资委已经基本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首要使命的大背景之下,下一阶段国资委的努力方向将转向以进一步做强央企为主要目标,改善央企治理结构,提升央企综合实力,从而有效参与国际竞争,

  其报告指出,央企整合主题投资应有新思路。行业层面上,在国有资本布局战略性调整的背景下,未来央企整合重点将逐步转至机械、电子、冶金、化工等支柱产业及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骨干企业。集团层面上,此前国机、国药、五矿等央企集团的积极动作不仅体现了国有资本向支柱产业集中的导向,同时也表明了未来一段时期内,集团层面的海外并购(ODI)及集团内部的资本运作将可能成为央企布局产业链的主要形式。

  结合对于未来央企整合方向的判断,东方证券认为,受益于国有资本的战略性调整,以及相关央企在产业链上的布局,军工、机械、医药、电子、化工、冶金、建材等支柱产业中的央企集团值得关注,而作为相关业务平台的上市公司将被赋予较强的整合预期。

  综合以上因素,东方证券重点推荐:葛洲坝、中国中铁、中国建筑、天地科技、现代制药、长城电脑。央企重组明年加速 国新公司挂牌之日渐近

  央企重组加速之声不断,酝酿多时的央企整合平台——国新公司挂牌之日渐近。

  财经网昨日援引接近国资委的一位权威人士的话称,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国新公司)或于近日挂牌,时间或定在12月16日,“这一方案已上报国资委高层。”

  接近国务院国资委企业改革局的一位人士透露,现在基本能够确定的是,现年67岁的谢企华担任国新董事长,国务院国资委企业改革局原局长、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原主席刘东生担任国新总经理兼党组书记。

  谢企华有“中国钢铁界铁娘子”之称,曾任上海宝钢集团公司董事长。

  但消息未能得到国务院国资委的确认。国务院国资委新闻处处长苏桂锋昨日晚间在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尚未接到通知,人事任命也未接到通知。”

  尽管未正面确认具体挂牌时间,不过,对于有媒体报道“国新公司挂牌成立将暂缓”的说法,苏桂锋亦未认可。他仅称:“成立的时候会公告。”

  公开资料显示,11月初,“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已经获得国家工商总局的企业名称核准。

  国新公司一度被外界誉为“中投二号”,被外界寄予厚望。“中投二号”之称,相对于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旗下的汇金公司而言。被称为“金融国资委”的汇金公司主要对国有重点金融企业进行股权投资,而国务院国资委打造的国新公司则是运营经营性国有资产的“产业中投”。

  2010年4月初,国新公司获国务院批复,确定国新公司初始注册资本为45亿元,全部以货币出资。国务院国资委前主任李荣融曾公开表示,“国新资产管理公司注册的规格很高,国务院对此非常重视。”具体到重组思路,李荣融强调,“国新公司主要职责是加快央企整合和调整国资产业布局,将纳入一些规模较小、微利、效益差,应退出市场的央企。”

  按照国务院国资委此前设定的目标,到2010年底央企户数下降至100家以内。但到目前,央企数量仍有122家,离任务目标尚远。有分析认为,约20多家央企会打包注入国新公司。

  早报记者注意到,国新公司不日挂牌消息传出之际,包括国资委主任王勇在内的多位国资委官员频繁分赴中央企业和地方国资委调研。

  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黄淑和、国务院国资委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季晓南近期亦在多个场合称,央企并购重组将保持高增长,预计今明两年,主营资产上市超过40家。

  此前,国务院国资委名下已有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和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两家资产经营平台,其职能是集中处置央企不良资产和辅业资产。国家开发投资公司成立于1995年5月5日,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则系1992年由原物资部直属物资流通企业合并组建而成。

  不过,上述两家公司规模太小,外界评论,这两家公司“不能成为国资委的一只手,充其量只是一根手指”。

  分析人士指出,国新公司一旦成立,将成为国务院国资委旗下第三家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公司,也是最有分量的一家,对央企重组的提速无疑会有不小的帮助。(东方早报)钢铁业务置换铁矿石资源 *ST钒钛将“独享”鞍钢矿产

 

  从11月2日起停牌的*ST钒钛今日揭开重大资产重组的面纱,公司将以其拥有的钢铁相关业务资产与第二大股东鞍山钢铁集团公司拥有的鞍千矿业100%股权、鞍钢香港100%股权、鞍澳公司100%股权进行置换,剥离原有钢铁业务资产,置入鞍钢铁矿石资产,从而实现主营业务向铁矿石采选、钛精矿提纯、钒钛制品生产和加工、钒钛延伸产品的研发和应用业务转型。公司股票今日复牌。

  披露资料显示,本次重组完成后,*ST钒钛矿石资源储量和铁精矿产能水平将进一步增加,处国内行业龙头地位。重组前攀钢矿业拥有铁矿资源量与储量分别为13亿吨和7.5亿吨,平均品位29.14%,2010年铁精矿产量预计780万吨,未来三年将增至855万吨、1100万吨、1400万吨。此次新增的矿产资产为鞍千矿业的胡家庙子铁矿及位于澳大利亚的金达必、卡拉拉铁矿,其中胡家庙子铁矿资源量与储量分别为11.5亿吨和4亿吨,平均品位28.78%,今年铁精矿产量220万吨,2011年预计达到270万吨,而卡拉拉铁矿更是拥有平均品位34.1%的25.18亿吨的铁矿石资源量(JORC标准),其中包括了平均品位36.5%的9.775亿吨的铁矿石储量(JORC标准),平均品位34.1%,该项目目前仍处于建设期,预计2011年末投产,达产后产量为1100万吨/年,而远景产能达3000万吨/年,可以开采30年以上。

  此外,为避免同业竞争,鞍钢集团公司还承诺,将在集团公司现有铁矿石采选业务符合上市条件且相关操作合法合规的前提下,于本次重大重组完成后的5年内将其注入攀钢钒钛。据公告显示,鞍钢拥有我国最大的黑色冶金矿山企业,下属铁矿已探明的铁矿石储量为88.7亿吨(包括鞍千矿业拥有的铁矿石储量)。

  而*ST钒钛保留下来的钒钛业务,在国内也是首屈一指。公司所在的攀西地区拥有钒资源储量和钛资源储量分别占世界储量的11.6%和35%,占中国储量的52%和95%。丰富的资源储量为公司钒、钛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目前,公司具备年产钒制品2万吨、钛精矿56多万吨、钛白粉8万吨的综合生产能力。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鞍钢将矿山资源注入*ST钒钛,意在把公司打造成一个专业化的资源类上市平台,提升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并解决与鞍钢股份的同业竞争问题。资产置换之后,*ST钒钛将主营矿产资源及钒钛业务,成为A股中仅有的集铁矿石和钒钛业务于一体的资源类上市公司。

  据*ST钒钛预计,不包括澳洲资产的利润贡献,存续业务以及新增的鞍千矿业将使公司2010年度和2011年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达到约13.5亿元和18.6亿元。 *ST四维整改为重组“开路” 年底前回笼资金2.09亿

 

  或是临近重组,*ST四维今日就证监会重庆监管局提出的整改要求,出台整改方案清理历史问题,年底前将回笼整改资金共计2.09亿元。

  整改方案披露,2007年公司曾向重庆恒鹄贸易采购2003万元卫浴配件产品,后受到金融危机影响,公司出口销量下滑,于2008年解除购销合同,公司因此承担违约金1900万元。由于该次事件公司在解除购销合同以及财务报表处理中出现错误,将按重庆证监局下发的《责令整改通知》要求,将上述1900万元违约金抵消应收账款事宜重新提交公司股东大会进行审议确认,并改正2008年度财务报告。

  2007年,公司同意以2050万元收购重庆超思信息材料股份有限公司54.93%的股权,2009年公司向重庆超思公司原股权转让方追加支付股权转让款2050万元,但在审议该追加支付股权转让款时评估报告已失效。《责令整改通知》认为公司在2008年年报中对该股权追加事项的账务处理不符合有关规定,公司将按要求改正2008年度财务报告。

  公司披露,上述1900万元与2050万元两笔钱款,都由公司第一大股东青海中金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承诺支付,并在2010年12月31日前支付给公司。两笔金额将进入公司设立的整改回笼资金专户进行管理,并按照该专户资金使用程序合法合规进行使用。

  2008年,公司拟以1.7亿受让深圳旭莱公司所持有的土地使用权及房地产所有权,因该投资构成重大资产重组行为,而公司未聘请相关中介机构出具重组意见,也未向证监会报送申报材料进行审批。根据整改意见,公司将不再实施深圳旭莱土地相关项目,并收回土地项目的全部现金。

  包括收回上述投资深圳旭莱土地项目的1.7亿、违约金1900万和股权转让款2050万,*ST四维将于2010年12月31日前回笼整改资金共计2.09亿元。

  上周*ST四维公告,因公司第一、第二大股东正在筹划转让持有公司的股份及可能涉及的相关重组事项,公司股票自12月10日起停牌5个工作日。重组改制收官 中铁物资筹谋“A+H”上市

 

  持续一年的改制重组如期落定,又一家重量级央企即将叩响A、H两地资本市场的门扉。

  记者近日从国务院国资委获悉,中国铁路物资总公司(下称“中铁物资”)整体重组改制工作已于今年12月14日全面完成。同时,该公司董事会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中铁物资的上市正在贯彻执行既定的“A+H”思路。

  查阅资料,中铁物资是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管理的大型央企,前身是铁道部物资管理局。公司目前的主业以铁路产业综合服务为核心,以钢材贸易为重点。2009年底,公司资产总额达到353.8亿元;去年实现营业收入1051亿元,同比增4.9%、实现利润总额11.2亿元,同比增70%。

  中铁物资整体重组改制、筹划上市始自2009年9月。据介绍,一年来公司陆续完成了资产业务重组、土地处置、人员精算、财务审计、资产评估、募投项目初筛、下属全民所有制企业改制等各项工作。

  2010年8月8日,国务院原则同意了中铁物资整体改制并境内外上市的方案。9月20日,中铁物资联合其下属子公司中铁物总投资有限公司设立了中国铁路物资股份有限公司,并以现金方式完成了首次出资。12月14日,中铁物资及其下属子公司中铁物总投资有限公司完成了对股份公司的二次出资,标志着中铁物资整体重组改制全面完成。

  “经过本次重组改制,中铁物资已将主营业务及相关资产全部纳入股份公司范畴。”国资委相关人士表示。同时,今年5月中,中铁物资副总经理刘国平对外透露,计划明年实现A、H两地上市,并集资约100亿元人民币。

  值得注意的是,与上市计划并行的还有中铁物资主营业务的战略延伸与转型。今年9月6日,中铁物资与西本新干线、上海西本钢贸公司举行重组签字仪式。中铁物资总经理宋玉芳介绍,双方将共同出资成立合资公司,逐步收购西本新干线下的主要核心资产和业务,“中铁物资将借助西本新干线钢铁现货电子交易平台,使钢铁贸易与信息化、电子化紧密结合。”

  而三个月前的6月18日,中铁物资出资2.47亿美元,获得非洲矿业(英国伦敦证券交易所AIM上市企业)增发后总股本的12.5%,一跃成为第二大股东。经过此次入股,中铁物资可每年获得1500万至1800万吨有一定优惠条件的包销矿,并拥有今后项目铁路、港口和矿山建设所需物资设备供应的优先权。

  对于上述交易,中铁物资认为其标志着公司国际化经营战略走出了里程碑式的一步——即所谓以少量股权投资获取大额资源的海外投资,走出了符合自身特色的经营发展模式。

  来自中铁物资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00多亿元,同比增59.3%,实现利润同比增86.9%,主要经营业绩指标均创历史同期最好成绩。

  规范并购重组秩序 催生世界级公司

  当前,我国产业集中度较低是个不争的事实,这种情形的存在不仅造成了相关行业的无序竞争,也已成为不少产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软肋”。因此,2011年在提高产业集中度、加快行业兼并重组方面可以有所作为。

  我国工业和制造业目前存在着两大问题:一是技术水平整体落后。例如,我国是全球第一大钢铁生产国,而优质钢的进口依存度却很高。在民用飞机制造上中国已经远远落后了。在汽车产业方面,国产品牌遭遇外资品牌时总显得低人一等,中国制造面临核心技术缺乏的困境。二是产能结构严重分散。在地方政府以GDP为纲的大背景下,各地纷纷上马钢铁、石化等相似项目,大中小企业参差不齐,数目众多。重复建设造成了严重的产能过剩,就连被称为新兴行业的新能源行业也面临着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重复建设造成的行业集中度低下已经威胁到了中国经济安全。仍以钢铁行业为例,由于行业集中度低下,在国际铁矿石谈判上很难形成合力,不得不承受任人宰割之痛。而在上面的两个方面中,尤以产能结构分散为突出。这种局面很难发挥出企业的规模效应。

  今年以来,政府针对具体行业出台了一系列强有力的行政、经济等措施,包括严控土地信贷闸门,完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和环保的评估、审查制度,通过提高门槛来遏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的过快增长,加大了淘汰落后产能力度。

  9月,国务院颁布《关于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提出进一步贯彻落实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政策,以汽车、钢铁、水泥、机械制造、电解铝、稀土等为重点,推动优势企业实施强强联合、跨地区兼并重组、境外并购和投资合作,提高产业集中度,促进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加快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骨干企业,培养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在第三届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成立大会上表示,要大力推进资本市场并购重组规范发展,以优先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利行业整合、结构优化的并购重组活动为导向,形成规范推进资本市场并购重组的十项工作安排。

  在日前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进一步明确了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快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培育一批适应市场需要、拥有核心技术、重视创新、机制灵活的优势企业和产业,提高产业集中度。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在政府政策的强力助推下,中国的第四次并购浪潮已经拉开了序幕。这次浪潮对于中国未来在世界经济中的话语权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打造一批世界级的公司是中国经济未来增长的一大亮点。在政策力度和资本市场估值水平都相对适中的情况下,并购重组正当其时。国资委:“40家央企整体上市”属严重误读

  日前,网络上一则关于“国资委明年将推动40家央企整体上市”的报道,极度刺激了A股脆弱的神经。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国资委内部获悉,该报道“属严重误读”。在采访中,国资委一位相关人士还表示:“我们不知道网络关于 ‘明年将推动40家央企整体上市’的消息从何而来,这种说法并不准确。”

  季晓南发言“被误读”

  据了解,上述消息最早来源于本月12日国资委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季晓南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的中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指数(2010)发布会上的发言。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查阅季晓南的发言实录,其有关言论如下:“今年7月30日,中央企业主营业务资产整体上市的已有24家。预计今明两年,主营资产上市超过40家。”

  季晓南其实是说,预计明年国资委将推动约16家央企整体上市,以使得实现整体上市的央企总数为40家。

  不过,季晓南的这段话同时也引起了会议现场其他直播网络媒体的误解。比如,某网站就以《季晓南:明年将有40家大型国企整体上市》为大标题刊登了这段实录文字。也就是说,该网站把这40家企业理解成了大型国有企业,而不只是央企。

  但是,其他有关媒体在转载中,直接以 “国资委明年将推动40家央企整体上市”为题进行报道。

  该消息甫出,立即在资本市场引发剧烈反应。多家券商机构在14日的晨会中进行了点评。与此同时,业界人士也纷纷表示质疑:这40家央企整体上市,将融资数千亿,究竟多少亿元?更关键的问题在于,央企融资这么多钱,主要用来干什么?如果不能用到实处,那么,业界担忧的央企圈钱将变得非常可怕。

  但是,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有个别机构及时纠正了这一误解。

  某咨询公司14日上午指出,季晓南12日在前述发布会上透露,截至今年7月30日,中央企业主营业务资产整体上市的已有24家,预计今明两年,100家上市央企中将有40家企业整体实现上市。

  在对季晓南的这番话进行解读时,该咨询公司在14日的一份研究报告中称:“这意味着,从今年8月至明年年末,将有16家央企实现整体上市。”即便如此,该报告仍担忧,2011年,A股市场将面临央企整体上市的压力。

  多个问题待解

  季晓南重点解释了央企的“整体上市”战略。他表示,国资委将加快大型国有企业包括央企的整体上市。

  “但是现在遇到了一些问题,在整体上市时国资委能不能持股,以及持股带来的相应的法律地位、资产程序等一系列的问题如何解决?但是,总体方向是对的。”季晓南说。

  在发言中,季还重点指出:“央企境外资产的信息披露,是整个国家监管的薄弱环节。”他认为,国有企业分为国有独资企业,或者国有独资公司;更多的是国有参股公司,其他投资者也是股东,这就带来一些新问题,国资委如何去检查这个企业?也就是说,可能遇到违规问题。

  另据记者了解,国资委下属122家大型央企中,还有丰厚的境外资产没有上市,而如何理顺这部分境外资产的产权关系,并把这些优质资产及时地纳入央企整体上市,这也是国资委必须尽快解决的问题。(每日经济新闻)央企重组思路变 “年内百家”不强求

  权威人士14日对中国证券报记者透露,国务院国资委正在积极推进央企重组,但进展将慢于此前预期。重组思路将发生调整,未来将按“成熟一家进行一家”的原则推进,不强制追求“今年年内央企数量调整至100家”的目标。此外被称为“中投二号”的国新资产管理公司的挂牌成立也将暂缓。

  “今年年内央企数量调整至100家”的目标是由前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在今年7月的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上提出的,以组建国新资产管理公司为契机,加快中央企业重组和调整步伐,今年要把央企调整到100家以内。此消息迅速点燃了A股市场对央企重组概念股的热情。

  按照这一思路,将被重组的央企包括科研院所并入相应的产业集团,对外贸易的窗口公司并入相关产业集团,生产出现亏损或存在困难的央企并入其他集团,其余的企业则有可能被通过国新资产管理公司平台进行重组。

  但从目前情况看,受到多方面原因影响,央企重组进展缓慢。数据显示,今年下半年以来仅完成3起重组,分别是中国出国人员服务总公司整体并入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公司整体并入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整体并入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目前央企总数为122家。

  此外,重组思路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按照此前国资委的重组思路,科研院所单位是重组的“重点对象”,被要求各自寻找“婆家”并入相关大企业。但重组时间表更加宽松之后,对科研院所的重组放缓,并且不再要求它们各自寻找合适的接受企业。

  此外消息人士还透露,被称为“中投二号”的国新资产管理公司的挂牌成立也将暂缓。由于人事等方面的原因,国新资产管理公司仍然未能如期启动,对国新资产管理公司的定位也会出现变化。

  根据国资委有关人士此前的表态,国新资产管理公司原本定于今年8月成立,由宝钢集团原董事长谢企华担任董事长,国资委原改革局局长刘东生担任总经理兼党委书记。要完成“100家”的目标,主要依靠国新资产管理公司将一些“规模小、微利、效益差、应退出市场的央企”整体收编。 (中国证券报)五大板块探寻中央企业兼并重组投资机会

  日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促进企业兼并重组。会议明确,中央将设立专项资金支持中央企业兼并重组,支持兼并重组企业技术改造和产品结构调整,充分发挥资本市场推动企业重组的作用,落实税收优惠,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完善土地管理政策。央企整合已迫在眉睫,向来对重组题材颇感兴趣的股市也看到了走出泥潭的一丝曙光。

  目前央企单位已经整合至126家,按照国资委的要求,今年余下时间的硬指标是至少要整合掉26家,整合动作将超过之前任何一年,无论从区域还是行业层面都正在加紧制定相关方案。

  对于央企重组,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多次明确表示,国有经济应对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保持绝对控制力,包括军工、电网电力、石油石化、电信、煤炭、民航、航运等七大行业。到2010年,七大领域要拥有一批对行业发展有较强影响力和带动力的重要骨干企业。

  “预计上述领域央企集团将逐步掀起集团整合、上市公司资产注入的高潮。”渤海证券研究所分析师王智勇表示,特别是大股东控股权比例较低,如低于30%的值得重点关注;其次,旗下只有1家上市公司,唯一的上市公司成为资产整体上市平台的可能性较大;此外,旗下有多家上市公司,其中已经启动了部分公司的重组,那么其他上市公司的重组预期较为强烈。

  江南证券分析师巫寒表示,从央企在各行业排名情况来看,电力、军工、煤炭、钢铁、电子信息、汽车、建筑等七大行业将成为央企重组购并的主要行业。而目前这7个行业拥有的上市公司超过60个。巫寒指出,在目前上市公司中存在重组可能性最大的公司有15家,分别是一汽轿车、东风汽车、东风科技、一汽富维、中钢吉炭、漳泽电力、中国玻纤、许继电气、长城信息、ST波导、有研硅股、南方汇通、晋西车轴、中国嘉陵、哈飞股份。

  分析人士认为,央企重组将是今年下半年的重要投资主题。具体而言,投资者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央企重组投资机会:首先是“主辅分离”带来的重组机会。其次是解决产能过剩带来的兼并重组机会,如工信部曾明确的解决过剩产能和重点推进兼并重组的汽车、钢铁、有色、船舶和建材行业等行业;再次是提高资产证券化带来的投资机会。资产证券化比例较低的行业在整合加速过程中也将受益。如军工板块,资产证券化率不到20%;最后央企背景科研院所的归属权划分等也能带来投资机会。

  军工板块:重组整合题材较明确

  我国的国防工业处于成长和深刻变革时期,武器装备处于技术提升和自主创新的阶段。下半年,重组整合和以先进制造业为代表的战略新兴产业题材将继续受到关注。

  中投证券分析师马庆圆表示,下半年依然关注行业变革带来的重组整合。十大军工企业集团向产业化、专业化发展以及向多元化投资主体方向发展的趋势明确:中航工业集团的整合框架已经比较明确,按照中航工业集团公司的整体战略目标,整合将会进一步深入,具有较明确重组预期的公司有航空动力、哈飞股份等;兵器工业和兵器装备集团的战略发展目标相对较明晰,进行较大范围整合的可能性较大;航天科技、航天科工集团以及电子科技集团受制于事业单位体制等因素,大规模整合尚需时日,需要关注小范围的重组机会。后续行业内上市公司股价的主要催化剂有:行业内上市公司重组等事件性因素如中航电子复牌、北斗导航卫星发射、新机试飞、航空展等,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等产业政策因素。

  渤海证券研究所分析师王智勇向记者介绍,军工板块目前正在进行的资产注入公司10家,其中董事会预案2家,股东大会通过5家,证监会批复3家。而煤炭和有色等资源类板块的重组预案也比较多,如*ST黄海、*ST偏转、*ST四维、*ST威达等,但是重组的公司一般是转型到资源类行业,主要以地方国资企业集团控股或者私营企业为主。

  水泥板块:兼并重组将有大动作

  据了解,水泥业将是推进兼并重组的重点产业之一。此前,工信部已下达2010年水泥业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9155万吨),要求进一步加快水泥业整合步伐。根据初拟方案,到2011年规模前10家水泥企业的产能要达到总产能的30%以上,这意味着未来水泥业兼并重组将有大动作。

  水泥产业兼并重组方案圈定企业范围为前10强,兼并重组拟定的初步目标是到2011年前10家水泥企业的产能要达到总产能的30%以上。“这意味着未来水泥业兼并重组将有大动作,而且预示着大企业将获益。”接近水泥协会的一位权威专家说。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水泥产量在17亿吨左右,前10强占比约为21%。这意味着未来2年,水泥产业兼并重组将至少涉及1.5亿吨的产能,兼并重组必然会有大动作。

  科研院所:有望成今年央企重组看点

  在各种重组类型中,科研院所并入产业集团有望成为今年央企重组的看点。目前,央企当中还有包括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机械科学研究总院等在内的十家科研院,已经处于“待嫁”状态,或者正在积极寻找“婆家”。此类重组此前也并不少见,例如长沙矿冶研究院并入五矿集团,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进入中国建材集团,沈阳化工研究院并入中国中化集团等。

  规模过小,是科研院类央企被并入产业集团的主要原因。华泰证券表示,科研院所及央企排名靠后单位被优先整合将成大概率事件。不管这些“小”央企将如何整合,其旗下的上市公司都存在巨大的市场机会。综合来看,科研院所层面建议关注有研硅股、北矿磁材、烽火通信;从排名靠后央企单位层面建议关注路桥建设、新兴铸管、彩虹股份。

  钢铁板块:跨区域重组冲破阻力

  作为兼并重组“重头戏”的钢铁行业,有关指导意见的出台已是箭在弦上。据悉,相关意见将对钢企并购之后的财税、劳务关系等难点问题进行规范。

  2009年以来,钢铁产业并购的步伐不断加快,如:首钢集团重组水钢、贵阳特钢、长治钢铁,宝钢重组宁波钢铁,河北钢铁集团、山东钢铁集团等也加大了对行业的整合力度。今年2月5日举行的中国钢铁工业协会2010年理事会议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苗圩透露,工信部制定的钢铁行业兼并重组指导意见将下发。工信部将加快钢铁行业重组,钢铁产业要“鼓励发展3至5家大钢企。”

  虽然兼并重组的步伐没有停歇,但一些地方政府还为钢企跨区域重组设置障碍。此次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消除企业兼并重组的制度障碍。清理废止各种不利于企业兼并重组和妨碍公平竞争的规定,坚决取消地方自行出台的限制外地企业对本地企业实施兼并重组的规定。地区间可签订财税利益分成协议,实现企业兼并重组成果共享。分析人士认为,上述论述非常具有针对性,可以预见,今后钢铁企业在跨区域重组方面的阻力将大为减轻。

  有色板块:整合开启“巨头”时代

  我国煤炭行业的整合重组全面铺开已成定局。相关专家指出,煤炭资源对我国至关重要,改变能源发展战略,整合重组形成一批行业巨头,“有利于避免被外资'绑架’,保障我国能源安全”。

  作为能源行业的领军力量,国企“强者愈强”的态势也日益明显。国家发改委向各产煤省份发出的《关于加快推进煤炭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征求意见稿)》中就明确要求,“2010年底,新组建1-2个以优势煤矿企业为主体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特大型煤炭企业集团”。

  继山西煤改显著增强五大国企实力后,今年出台的“河南版”煤炭行业整合方案,被认为是山西煤炭整合的延续。到今年年底力争建成3个年产5000万吨的特大型煤炭企业,成为河南煤炭资源整合的目标之一。继组建中国平煤神马能源化工集团、河南煤业化工集团后,义煤、郑煤等大型集团的兼并重组剩下的问题只是“谁吃掉谁”而已。另有消息称,山东省规划将兖矿集团、新矿集团等7家煤企合并为一家年产量超过1亿吨的行业巨头。这一整合如果成功,将会出现一家仅次于神华、中煤的全国第三大煤炭集团。(新闻晚报)“掘金”央企整合潮 4条线索挖掘潜力股

  “中航系”“中兵系”“中邮系”,一大批上市公司已经用实际行动引爆央企重组股行情。而当“中投二号”的成立将央企整合带入快车道时,随之而来的机遇也在不断地靠近当中。

  业内人士指出,相对于已经推出整合计划的公司来说,一些具有相对确定性的“准”重组央企具有更大的吸引力。而在具体挑选之时,可以从行业、实际控制人、公司状况以及股改承诺4个方面来甄别。

  线索1:3行业或成整合“温床”

  哪些行业是央企重组最密集的发生地?经《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从2007年以来完成的央企重组成功案例中,军工和机械企业成功整合的案例占到了30%左右。而其中,军工行业绝对是央企重组最火热的一个战场。

  近期,受益于控股股东中航工业集团注资的中航精机(002013),就以两个月超过170%的区间涨幅。中原证券分析师路永光告诉记者,从近期中航系上市公司整合一事可以明显地感受到,军工集团资产注入与整合的步伐有加速的趋势,考虑到国内最主要的几大军工集团——中航工业集团、航天科技(000901)集团、航天科工集团、兵器工业集团旗下的资产证券化率都不足20%,未来整合的需求非常强烈。

  与军工行业类似,机械行业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领域。在多年连续实现快速增长的背景下,机械行业仍然难掩一些“硬伤”。其中最严重的问题就在于核心配套部件的严重依赖进口等问题。从目前透露的“十二五”规划细节来看,通过对工程机械行业的整合与重组,打造出能够与国际巨头抗衡的超大型机械“航母”已经是箭在弦上。

  值得一提的是,受国家政策助推,央企重组的大潮还蔓延到近期表现抢眼的煤炭板块。在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的若干意见》之后,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又在本月9日表示,要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并提出了2015年形成10个亿吨级、10个5000万吨级特大型煤炭企业的目标。

  “在国家政策的强烈刺激下,煤炭行业重组整合的进度有望加速推进。”一位长期研究煤炭板块重组的分析师告诉记者。他还表示,尽管近期煤炭板块的整体涨幅已较大,但中期来看,鉴于天气、节能限产等因素,煤炭行业估值仍有很大吸引力。可关注如中国神华(601088)、平庄能源(000780)等。

  线索2:ST央企年末升温

  一方面是扭亏保壳的压力,另一方面是国资委加快推动央企整合的决心。在这两大因素的共振下,一些不幸被贴上“ST”标签的央企自然而然就被寄予更多的期待。屡屡上演的麻雀变凤凰的好戏,更为这些颇有背景的ST公司凝聚了充足的人气。

  以王亚伟的独门重仓股ST昌河(600372)为例。从2009年4月停牌重组历时1年半后,经过对中航工业集团、中航科工集团等多方的协调与配合,成功实现中航工业所属航空电子业务的经营性资产及产品业务上市。公司股价在复牌当日暴涨近170%之后,自然受到资金的热烈追捧,9月20日复牌后的区间涨幅已经超过了3倍。

  上海证券最新披露研报称,历史遗留问题相对较少、资产相对干净、有国资背景,特别是有大型央企背景的公司,因为有庞大的集团靠山,外加控股股东丰富的资产,所以最后成功重组的可能性要远大于其他类型的公司。

  因此,大股东为央企的ST股,中国建材集团旗下的ST洛玻(600876)、新疆建设兵团下的ST百花(600721)、中房开发的ST中房(600890)以及大股东为中国兵器装备集团的ST轻骑(600698)等,都值得密切跟踪。一旦央企对这些公司注入资产,其含金量将成倍提高。与此类似,那些大股东手中有较多优质资产的ST合金(000633)、ST珠峰(600338)、*ST传媒(000504)、*ST金杯(600609)等也可适度关注。

  “严格控制风险与仓位是参与ST重组股的要点。这类公司毕竟没有太多的业绩支撑,股价仅体现人们一个良好的预期,所以要谨慎参与。”一位长期从事ST类股票研究的人士提示。

  线索3:股改承诺箭在弦上

  在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一大批上市公司大股东就已承诺,通过资产重组的方式解决同业竞争问题或者向上市公司注入资产,以推动公司发展。但受各种因素影响,其中不少承诺到现在为止仍没有履行。

  业内人士指出,一方面,证监会对于大股东不履行承诺义务有着明确的惩罚规定;另一方面,即使出于做大做强上市公司、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的考虑,上市公司和其控股股东也存在完成承诺的内在动力。在相关部门大力推动央企重组的背景下,这些迟迟没有实施的承诺,便可能突然演变成股价大涨的契机。

  方正证券研究所认为,在所有成功的整合重组样本中,以资产注入的形式来完成重组的比例达57%,其中以定向增发完成注资的方式尤为突出。众多的成功重组案例显示,拥有大股东资产注入承诺的上市公司往往能有很高的重组成功概率,其中有明确股改承诺的上市公司如中国卫星(600118),中化国际(600500),江钻股份(000852),桂冠电力(600236)等。而在具体操作策略上,可以从股改承诺实现进行把握,优先关注那些时限将至的公司。

  线索4:“学院派”成整合黑马

  近期以来,一个群体成为了央企整合大潮中一个新的关注焦点——它们就是一些科研院所旗下的上市公司,也被市场人士戏称为“学院派”公司。因为在国资委透露的信息当中,科研院所并入生产性企业,是实施央企整合的一条重要思路。

  业内人士指出,上市公司的母公司是科研院所,如果能够利用上市公司实现整体上市,既符合国资委的思路,又能大大提高企业的研发能力与技术竞争力,同时也可以用市场的激励机制对科研院所实现资本化的管理,最大限度地把科技知识的力量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把知识充分地转化为生产力。

  华泰联合证券的研报提到,在所有余下的120余家央企单位中,科研院所和“小央企”将是优先被其他大型央企单位整合的对象。对于这些优先被整合的央企来讲,其旗下的上市公司值得重点关注。目前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北京矿冶研究总院等科研院所下面所辖上市公司尚未实现重组整合。而相关的上市公司包括有研硅股(600206)、北矿磁材(600980)、大唐电信(600198)、烽火通信(600498)等。(每日经济新闻) 中投二号挂牌在即 5类央企或上“被重组”名单

  “目前只知道大约25家央企被重组,但是具体名单还需进一步协商,另外中投二号何时挂牌也只能等公告。”7月27日,一位接近国资委的权威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7月23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在会上表示,以组建国新资产管理公司(即“中投二号”)为契机,今年要把央企调整到100家以内。

  对于下半年“被重组”的25家央企名单,业界流传有多种版本,但是国资委一直“守口如瓶”。李荣融在上述会上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央企今年内重组到100家以内,不仅是产业结构调整的迫切需要,也是国务院对国资委的考核任务。”

  中投二号先挂牌 再打包央企

  李荣融认为,央企由2003年的196家减至目前的125家,重组速度应该不算慢,“但是,从当前形势和国务院的要求来看,我认为还是慢了。”

  下半年要重组25家央企,国资委的任务非常艰巨,在这一背景下,注册成立国新资产管理公司是为了加快重组步伐。“国资委下半年要以此为契机,加快央企重组步伐。”李荣融指出,为了在今年内完成排名靠后的央企重组,国资委筹备的国新资产管理公司即将进入挂牌程序。

  “国新资产管理公司注册的规格很高,不久将对外公布,这是一个很好的起步。国务院对此非常重视,国新公司挂牌后将快速推动央企资源优化配置。”李荣融说。

  此前业界传闻,一旦国新资产管理公司正式挂牌,将集中纳入大约25家排名靠后的央企,这些央企的资产将被整体打包。对于这一传闻,国资委并未正面否认。

  “被纳入重组的央企也不要有其他想法,因为重组的目的是为了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央企资源配置。”李荣融进一步解释说,按照国资委规划,未来将培养30~50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所以今年完成100家的目标以后未来几年还将继续调整,还将有几十家央企被合并重组。

  “‘中投二号’的成立,旨在接纳国资委下属资产规模较小、资质较弱的中央企业资产。”国资委有关人士透露。另据记者了解,下半年国资委的工作重点将放在着力资源整合、提高运行质量上来,综合考虑了多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国务院提出了关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战略任务;另一方面,央企正面临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二季度以来,部分行业出现市场需求放缓的态势,企业订单出现下降,另外淘汰落后产能任务艰巨。据国资委发布的消息,受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央企成本压力加大,1~6月,中央企业营业成本同比增长45.7%,毛利率为17.6%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

  “基于各种经营压力,国资委决定今年下半年加大央企重组,推动资金、技术、人才等各类资源向优势主业集中。”国资委一位相关司局负责人在会议现场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李荣融表示,国资委为组建国新公司做了大量工作,“实际上我们做了大量前期工作,所以未来一定要将国新公司做好,不管装入国新的公司是哪些,国新公司的目的都是创造市场价值。”

  业界人士认为,一旦中投二号挂牌,将在国资委系统内扮演核心的出资人角色,其资产重组能力远远超过国资委下属的另外2家资产管理公司(国开投和诚通)。同时,不排除国开投与诚通这两家资产管理公司目前所托管的央企资产,未来将集中纳入新成立的中投二号,从而使中投二号发挥更大的资产管理功能。

  纳入重组的“25户央企名单”

  李荣融在会上表示,“下半年工作重点是,着力资源整合、推进结构调整,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集团。”

  在谈到重组思路时,李荣融强调,“国新公司主要职责是加快央企整合和调整国资产业布局,将纳入一些规模较小、微利、效益差,应退出市场的央企。”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国资委首先需要确定25家被重组的央企名单,其中不排除一部分企业能找到“婆家”,从而不纳入中投二号。对于未能及时找到对接企业的央企,将被整体纳入中投二号进行托管。

  据与会的一位央企负责人解释,央企重组的基本思路是“以产业整合为基础,合并同类项”,这一思路早几年前国资委便确定了,并被125家央企广泛接受。具体整合思路主要分成四种:央企之间强强联合;一般央企并入优秀央企,即以强并弱;科研院所并入产业集团;非主业资产向其他中央企业集中。

  今年以来有4组8家企业实施了合并重组,如国药集团与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合并、中国农垦集团并入中国农业发展集团等。基于此,央企总数由去年底的129家调整到125家。但是,这离央企缩减到100家以内的目标还很远。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通过多方采访获悉,尽管国资委尚未公布25家即将重组的央企名单,但是市场对于下半年的重组路径做出了多个版本的预测。

  在目前125家央企“全家福”中,考核排名靠后的25家央企分为五大类型:第一类是科研院所与咨询顾问公司,科研院所包括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北京矿冶研究总院、中国建筑(601668)科学研究院、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咨询顾问公司包括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等。

  第二类为商贸流通性企业,如中国华孚贸易发展集团公司、中商企业集团公司、中国华星集团公司、中国出国人员服务总公司、中国国际技术智力合作公司等。

  第三类为主业边缘化的央企,如中国华录集团有限公司、彩虹集团公司、中国乐凯胶片(600135)集团、华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等。

  第四类为产业链的相关配套性企业,如铁路方面的中国铁路物资总公司、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公司;航空方面的中国航空器材集团公司、中国民航信息集团公司、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纺织行业的中国中纺集团公司、中国丝绸进出口总公司、中国恒天集团公司等。

  第五类为经营业绩困难的央企,如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公司等。

  在这20多家靠后的央企中,11家科研院所与咨询公司并入相关产业集团成为下半年央企重组的一大看点。有数据显示,这些科研院所、咨询公司的总资产量、利润总额等指标在国资委监管的央企总规模中所占比重仅为1%左右。这一类型的重组此前不少见,如长沙矿冶研究院并入五矿集团,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进入中国建材集团,沈阳化工(000698)研究院并入中国中化集团等。

  此外,《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曾在中央企业科技会议上采访了彩虹集团一位与会人士,当问到该企业是否面临被重组时,该人士表示,“目前而言,国资委的考核非常严格,彩虹集团面临巨大的经营压力,公司的盈利能力在央企中排名靠后。”

  同时该人士认为,从央企监管角度分析,由于彩虹集团所处的彩管产业不属于国家战略性产业,应该加快改制重组推向市场化。 12只A股将入选央企整合投资名单

  名称 所属央企 整合模式 央企所在行业 与央企关系 当前重组进度

  山东海化 山东海化集团 纵向整合 石油石化 大集团小公司 董事会决议

  *ST昌河 中国航空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横向整合 军工 大集团小公司 董事会决议

  东风科技 东风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纵向整合 汽车 大集团小公司 重组重大事项公告

  平高电气 平高集团有限公司 纵向整合 电网电力 大集团小公司 重组重大事项公告

  贵航股份 中国贵州航空工业集团 横向整合 军工 大集团小公司 整合重组相关承诺

  东阿阿胶 华润东阿阿胶有限公司 横向整合 综合 大集团小公司 重组重大事项公告

  双鹤药业 北京医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横向整合 大集团小公司 重组重大事项公告

  招商地产 招商局蛇口工业区有限公司 横向整合 综合 央企旗舰上市公司 重组重大事项公告

  高鸿股份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产研重组 科研院所 科研院所控股 ——

  光迅科技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产研重组 科研院所 科研院所控股 ——

  烽火通信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产研重组 科研院所 科研院所控股 ——

  丰原生化 中粮集团有限公司 横向整合 综合 大集团小公司 重组重大事项公告。(中金)央企整合投资机会探寻(附股)

  央企整合已迫在眉睫。目前央企单位已经整合至126家,按照国资委的要求,今年余下时间的硬指标是至少要整合掉26家,整合动作将超过之前任何一年。相关政策已日臻完善,无论从区域还是行业层面都正在加紧制定相关方案。央企整合方式目前以央企之间、央企内部及央企和地方国企为主,预计未来拆分上市也有望走入市场视线中。

  科研院所及央企排名靠后单位大概率下被优先整合。不管这些"小"央企将如何整合,其旗下的上市公司都存在巨大的市场机会。综合来看,科研院所层面我们建议关注有研硅股、北矿磁材、烽火通信;从排名靠后央企单位层面我们建议关注路桥建设、新兴铸管、彩虹股份。

  重点行业的并购重组已经拉开帷幕,重组机会有望此起彼伏。所有行业中仍以军工行业的重组确定性最高,建议关注哈飞股份、航空动力、银河动力、中核科技、晋西车轴、贵航股份、北方创业等。此外煤炭行业的整合今年也有望加速,建议关注天地科技、恒源煤电、西山煤电等。

  EVA考核新政有望促进央企主辅分离。2010年开始国资委将实行EVA考核新政,重点考察央企的主业创造价值能力,如传统算法与调整后EVA算法存在较大差距,则后续进行重组的概率会加大。此外从每股EVA排名靠后的公司,从价值反转的角度,存在较强的改善预期,在集团考核压力下存在较强资产整合动能,建议关注ST黄海、丰原生化、中航重机等。

  投资建议

  通过各维度的分析,在考虑并购重组确定性和时间进程有望加快的基础上,我们精选8支个股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

  哈飞股份(600038.SH)--直升机制造龙头

  航空动力(600893.SH)--集团发动机业务整合平台

  中核科技(000777.SZ)--中国核工业集团唯一上市平台

  东风科技(600081.SH)--东风集团旗下唯一零部件上市公司

  北矿磁材(600980.SH)--大股东有望被大型央企并购

  路桥建设(600263.SH)--重组有望再次启动

  丰原生化(000930.SZ)--重组较为确定,方案中粮控股注入生化资产概率更大

  金自天正(600560.SH)--整合自动化资产(联合证券)

  并购重组:重组行情非常“6+1”的大机会

  近期重组案例激增,重组股超额收益明显,验证我们在8月2日重组报告《四条线找重组,反弹行情第二阶段的热点》观点:“三季度,行情反弹,各方预期改善,重组的机会将再趋活跃”。

  9月初,我们明确提醒9月中旬以后市场波动风险加大,但是震荡后,受益于经济转型、结构调整的行情热点仍将继续。

  下阶段重组股投资策略——趁震荡,耐心构建重组股组合

  产业资本重组动力仍然强劲,震荡后重组行情有望卷土重来:1)五月份以来产业资本增持接连出现小高峰,每一次市场回调几乎都伴随着增持公司案例数的增加,而且,重组案例呈现上升趋势!。2)目前市场位置与5月份类似,仍处于底部区域,而经济形势较之前改善,因此,我们大胆推测,若再次震荡,重组动力会更强。

  政策落实中传统行业重组将有望取得突破性进展:今年6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国务院关于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并于8月28日正式印发。《意见》对于切实抓好促进企业兼并重组各项工作部署的贯彻落实,提出了全方位的指导性意见,并在国务院各部门间进行了明确分工。预计未来随着政策的逐步落实,传统产业的重组有望迎来大范围的实质性进展。

  战略性布局重组概念“非常6+1”:

  六大传统行业方面:国务院《关于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明确提出,要以汽车、钢铁、水泥、机械制造、电解铝、稀土等行业为重点推进并购重组;其次,从历史情况来看,上述行业也是重组案例分布较多的行业。

  军工方面:军工集团大量优良资产尚未上市,军工资产证券化比例低,上市公司的总资产占集团总资产的比例小于20%。(兴业证券 聂清廉 张忆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