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鲜卑--第五个故事?大字小字(34P)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3:45:47

第五个故事 大字小字(33P)

更多精彩内容请到:http://blog.sina.com.cn/dtxxgz

 

    内蒙古巴林右旗,是内蒙古中东部的一个旗。是一个农牧兼有的地方。但在古代,这里是一片无垠的草原。


内蒙古巴林右旗,是内蒙古中东部的一个旗。是一个农牧兼有的地方。但在古代,这里是一片无垠的草原。
 

    一九二二年,有一个比利时传教士,叫克尔文,来到内蒙古的巴林右旗。这克尔文不是考古爱好者,就是文物贩子。因为他专往古墓之类没人去的地方跑。有一天,他到一个被盗的墓去察看时,突然发现还残留一块石碑。看那字,象汉字,但仔细一看,一个字也不认识。去请教文字专家,也没人认得。按照墓葬形式,应该是辽墓,也就是契丹人的墓。于是克尔文就猜想,这些字,应该是契丹文字。这个发现,让克尔文欣喜若狂。因为自从辽朝灭亡,契丹文字就在世上消失了。没有人知道它们是什么模样。失传了近千年的契丹文字被一个比利时人发现了,对中国人而言,不知是不幸,还是万幸。


这就是契丹大字。公元920年春正月,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下令创制契丹大字,秋9月制成,诏令颁发。

 

    克尔文以后,相当长的时间里,人们再也没有在这片土地上发现第二件载有契丹文字的石碑,哪怕是残片,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后,才又有了新的发现。

 

    二十四史中,辽史最为单薄,长期以来,由于考古发现的成果同样单薄,所以这个曾经与宋朝长期对峙,统治中国北方二百余年,历经九位帝王的王朝,在历史上留下很多谜。直到解放以后,随着出土文物不断出现,考古成果的丰富,才解开了一个又一个谜,辽史逐渐变得清晰起来。人们对契丹民族的认识跃上一个新的阶段。


  契丹文字是怎样创制的,又是如何湮没的?说起来,也是一段有辉煌,也有悲凉的沧桑历史。

 


公元555年,柔然被突厥灭亡,留在草原的柔然残部分为南北两支。

南柔然大致在内蒙古的昭乌达和辽宁朝阳一带。 分为八个部落,内忧外患之下,最终形成了契丹民族。


唐太宗贞观(628)二年,契丹(南柔然)遣使,归附唐朝。不干个体户了,回单位上班了。

北柔然还是觉得自已当老板自由,化为室韦,在草原上快活,后来公司变大了,成为蒙古的祖先。

 


到了唐末,天下大乱。乱世中契丹出了一位英雄,耶律阿保机。

公元907年,阿保机当上了契丹可汗。到九一六年,建立契丹国,阿保机踏上了皇帝宝座。

这就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907-926 ),乱世英雄。

 


耶律阿保机都当上皇上了,不能没文字啊,下令耶律突吕不耶律鲁不古参照汉字创制契丹大字

契丹大字有三千多个字。


契丹文银币正面,辽上京皇城遗址(在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林东镇南)出土,

正刻阳文契丹大字,译为“天朝万岁”。

 




契丹文银币背面刻阴文契丹小字。这是一枚非常珍贵、具有重要意义的典礼性的压胜钱,

祝愿天朝(辽朝)万事顺利。钱背文字目前不识。

    柔然灭亡,留在草原的柔然残部分为南北两支。南柔然所居位置大致在现在内蒙古的昭乌达和辽宁朝阳一带。分为八个部落:悉万丹、何大何、伏弗郁、羽陵、匹吉、黎、土六于、日连。开始还各不相属。但在外族频频侵袭,内部为水草争端不断的情况下,各部开始联络协调,最终走向联合,并以镔铁为自己的族名,形成了契丹民族。这个联合,使鲜卑民族在中国历史上开始了第二个辉煌的时期。这时,还是唐朝初期。

 

    唐太宗贞观二年,也就是公元六二八年,契丹遣使,归附唐朝。与中原分离百年后,又接上了关系。此后三百年,与唐朝关系时好时坏,也打,也和,今天进贡,明天就可能是掳掠。就这样好好坏坏,维持了近三百年。

 

     到了唐末,天下大乱。情况有点象汉末三国时期。俗话说,乱世出英雄,这时候,契丹出了一位英雄,耶律阿保机。公元九零七年,阿保机当上了契丹可汗。到九一六年,建立契丹国,阿保机踏上了皇帝宝座。到九二五年,契丹灭了渤海国,一统长城以外大片土地。

 


契丹人引马图。本来,契丹人以牧为业,以肉乳为食,对种地没有兴趣。

 


想吃米面了,就跑到关里,掳掠汉人,强拉到草原,让他们开荒种地,

供应军需民用。并没有离开草原,进入中原的想法。


    本来,契丹人以牧为业,以肉乳为食,对种地没有兴趣,想吃米面了,就跑到关里,掳掠汉人,强拉到草原,让他们开荒种地,供应军需民用。并没有离开草原,进入中原的想法。但机遇总是在人不经意时到来。阿保机死后,耶律德光接了班。这时候,中原出了一位汉奸,给耶律德光送来一份厚礼。就是这份厚礼,使契丹人越过长城,入主中原。


人说做坏事的有勾魂鬼,这石敬塘就是一个。

为了自己的一已私利(想当皇帝),把燕云十六州给卖了。

 
“幽云十六州”、“幽蓟十六州”、“燕云十六州”说的是同一个地方。

是指中国后晋天福三年(938年)石敬瑭割让给契丹的十六个州。

位于今天的北京、天津以及山西、河北北部。


燕云十六州为险要之地,易守难攻,无燕云十六州,导致中原赤裸裸地暴露在北方少数民族的铁蹄下(因中原士兵善守城,而北方少数民族士兵善攻),对宋朝的衰变乃至灭亡有着重大影响。




石敬塘本是后唐的一位节度使,想当皇帝。于是就找到耶律德光,说,只要您能出兵,帮我把南唐打跑了,让我当皇帝,我不但把云燕十六州割给您,还认您当干爹。到时候,您就是太上皇,我就是您的儿皇帝


后晋(936年—947年)五代之一。石敬瑭(936-942在位)所建。都开封。盛时疆域约为今山东、河南两省,山西、陕西的大部及河北、宁夏、甘肃、湖北、江苏、安徽的一部分。947年,后晋被契丹灭亡。

 

耶律德光骑着马,得意洋洋的进了关,到了幽州。一想,这么多汉民都成了我的臣民,不能再叫契丹国了,改成辽朝吧。公元九三八年,正式改元,耶律德光成了大辽皇帝,追认耶律阿保机为辽太祖。

 

这就是石敬塘的老子,辽太宗耶律德光(902-947)。比儿子还小十岁。

看来后世的潜规则,是跟老石学的。英雄不在年高啊。 


 辽(907-1125),建国于907年,国号契丹,937年改国号为辽,983夏称契丹,1066年仍称辽。
来回折腾吧,能脱了鲜卑民族这张皮嘛!

    这位汉奸名叫石敬塘。石敬塘是后唐的一位节度使,级别大致在副省级与正厅级之间,还把握着军权,按理说,也可以了。但他很想尝尝当皇帝的滋味。于是就找到耶律德光,说,只要您能出兵,帮我把南唐打跑了,让我当皇帝,我不但把云燕十六州割给您,还认您当干爹。到时候,您就是太上皇,我就是您的儿皇帝。您看怎么样?耶律德光一听,这不是天上掉馅饼吗?干!干!。于是亲自带五万精兵,一直打到太原,把后唐李家小王朝打败了。石敬塘当了后晋小皇上。这石敬塘汉奸是汉奸,但不食言,真的把云燕十六州割给了辽朝,还当着面给耶鲁德光磕了个头,亲亲热热地叫了一声爹。

 

    耶律德光骑着马,摇晃着马鞭子,得意洋洋的进了关,到了幽州。想一想,这么多汉民都成了我的臣民,不能再叫契丹国了,改成辽朝吧。说改就改,公元九三八年,正式改元,耶律德光成了大辽皇帝,追认耶律阿保机为辽太祖。

 

    这时候正是中原的五代十国,汉人正打得欢,没人顾得上这些契丹人干什么。所以辽朝虽然内部也折腾,也掺合中原争斗,倒也有惊无险地过了半个世纪,直到十世纪末。此时北宋已经统一了大半个中国,辽宋已成南北对峙状态。这时又一位中国人耳熟能详的人物出现了。这就是戏曲舞台上经常能见到的萧太后。这萧太后的对立面就是杨太夫人,佘太君。这佘太君,包括她的儿媳妇穆桂英,后人考证,都是鲜卑人。佘太君也不姓佘,姓折。因为汉族没有这个姓,为了圆场,给她改了姓。如此说来,其实对立双方都是鲜卑。不过归附中原,是迟早的事。


戏曲舞台上的佘太君。这佘太君,包括她的儿媳妇穆桂英,后人考证,都是鲜卑人。佘太君也不姓佘,姓折。

 


这个才象杨老太夫人。她代表大宋,忠烈的一方。鲜卑人,嘘,不能说,影响英雄的光辉形象。

 


萧太后(953-1009),太美了吧,做屏保不错。叫萧燕燕。是辽景宗耶律贤的皇后,辽北院枢密使兼北府宰相萧思温之女,历史上被称为“承天太后”,辽史上著名的女政治家、军事家。

 


这是萧太后的老公辽景宗,是个病秧子,英年早逝。萧太后作为坏的一方,和杨门女将打了好多年。

其实对立双方都是鲜卑。不过归附中原,是迟早的事。


打到后来,不但把杨五郎抓去当了姑爷,连佘老太君的老伴,杨令公也俘虏回来。

没办法,宋朝低头认输,与辽朝订立了澶渊之盟。

对宋而言,这是丧权辱国的和约,不仅燕云十六州的失地未能收回,

而且要输金纳绢以求辽国不再南侵,此后辽更是不断需索,使北宋国威扫地。

 

    从这萧太后开始,大辽也开始了汉化过程。一边和宋朝打仗,一边开始改革契丹社会,不准废农田,改牧场,善待汉族农民,兴修水利,恢复耕地,制定法律,减少赋税,整顿吏治,实行科举。说来改革真有成效,大辽国经萧太后这样一改,国力日见雄厚。看来这汉化,真是北方少数民族的利器。这样一番改革以后,国内汉风日盛,对宋战争也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打到后来,不但把杨五郎抓去当了姑爷,连佘老太君的老伴,杨令公也俘虏回来。没办法,宋朝低头认输,与辽朝订立了澶渊之盟。每年向辽朝输送十万两白银,二十万匹绸缎。你送了来,我就不打你。这种关系,维持了一百多年。这时候,辽朝的疆域达到顶峰,东到日本海,西到阿尔泰山,北至外蒙,南到河北、山西,快赶上老祖宗柔然了。

 
从这萧太后开始,大辽也开始了汉化过程。国力日见雄厚,辽朝的疆域达到顶峰,东到日本海,西到阿尔泰山,北至外蒙,南到河北、山西,快赶上老祖宗柔然了。


    政局稳定了,经济宽裕了,文化就该登场了。这时,辽朝的文化发展也渐入佳境。修佛经,建佛塔,开学校,兴科举,搞得热热闹闹,医药、绘画、文学,都大有建树。但让契丹人郁闷的,是本民族的文字,就是推不开。

 

    契丹人早在公元九二零年,就在阿保机的命令下创制了契丹文,文字是用汉字笔画增减而成,叫契丹大字。但这文字,从创立起,就推不开。契丹语,按他们的后代达斡尔的语言讲,应该是阿尔泰语系,与汉人的汉藏语系完全不同。说契丹语,用契丹文,不是正对么?可辽朝立国,就有重用汉臣的习惯,从阿保机开始,就用汉人,象康默记、韩知古等人,都是汉族文人,当了契丹的大官儿。朝廷里的一应事务,都用汉字记载。大字是拼音文字,可能比较粗糙,少有人用。契丹族中很多文人又特别钟情汉文化,吟诗作画,俱用汉文。你说,一种文字,本民族的文人都少用,还能推得开吗?后来,契丹人又创制了契丹小字,小字在大字的基础上,有了很大改进,但仍然不能与汉字抗衡。特别是在关里,人口最密集的地区,还是汉字当家。大字小字的湮没,当然与契丹被灭族有关,但与契丹王族改用汉字汉语有极大关系。甚至到了辽亡,遗族西奔,建立西辽,在中亚穆斯林的包围下,西辽王族仍然使用汉语,汉字。

 

辽庆陵出土的道宗哀册。辽庆陵位于内蒙赤峰市巴林右旗大阪镇北70公里,

白塔子乡北面的大兴安岭中,古称庆云山。



道宗契丹文哀册。辽宁省博物馆现存辽庆陵“哀册”共15石,

道宗及其宣懿皇后汉文、契丹文“哀册”四合八石。

 


道宗宣懿皇后哀册。“哀册”均为汉白玉材质,呈方形,体大而厚重;册盖边长均约130厘米、厚约30厘米。

 


道宗宣懿皇后哀册。册盖书刻汉文、契丹文,契丹文册盖,以小篆玉箸体居多;册石以楷体书刻,略带汉字行草风格。汉文“哀册”则以小篆体镌盖,楷书体镌册石,两合契丹文“哀册”共有契丹文字1758个。



最新发现契丹印刷用活字。辽朝立国,从阿保机开始,重用汉人,朝廷里的一应事务,都用汉字记载。

大字是拼音文字,可能比较粗糙,少有人用。

 


契丹印刷用活字。契丹族中很多文人又特别钟情汉文化,吟诗作画,俱用汉文。一种文字,本民族的文人都少用,还能推得开吗?后来,契丹人又创制了契丹小字,尽管有了很大改进,但仍然不能与汉字抗衡。

 


最新发现契丹印刷用活字。特别是在关里,还是汉字当家。大字小字的湮没,当然与契丹被灭族有关,但与契丹王族改用汉字汉语有极大关系。甚至到了辽亡,建立西辽,西辽王族仍然使用汉语,汉字。


 十二世纪初,辽朝气数已尽,被兴起的女真族打败,最后一位皇帝天祚帝被抓到黑龙江的阿城,辽朝亡。
 

   十二世纪初,辽朝气数已尽,被兴起的女真族打败,最后一位皇帝天祚帝被抓到黑龙江的阿城,辽朝亡。女真灭辽时,在辽国西北的耶律大石收拢残部,开始西征,在新疆额敏建立西辽,先后把高昌回鹘王国、东喀喇汗王朝、西喀喇汗王朝和花拉子模国以及康里部置于西辽统治之下。西辽维持了八十七年。公元一二一八年,为蒙古人所灭。西辽虽然立国中亚,但国家行政体系仍然维持辽朝制度,使用的官方文字语言也是汉语。辽史载,“西辽五主,凡八十八年,皆有汉文年号,可知其在西域曾行使汉文。”契丹小字也有人用,但使用范围更局限了。西辽亡,契丹大字小字从此消散在历史中,被人遗忘,直到克尔文在一个荒坟中发现了它。

 

    辽亡,部分契丹被女真同化,化为女真,成为今天的满族。一部北逃,投奔蒙古,回归北柔然,汇入蒙古族。在关内的契丹人,相当多的变为汉人,一些契丹姓也化为汉姓。西辽的契丹,与当地穆斯林、景教徒、基督徒、犹太教徒基本做到和平相处,辽亡,被置于蒙古人统治之下,掺入蒙兀尔,蒙兀儿与突厥混合为维吾尔,现在的维吾尔族,应当有契丹人的成分。参与蒙古南征的契丹人,在西南边疆落地生根,化入白、彝、傣、景颇、哈尼各族。部分西辽残部西逃至伊朗高原北部,建立起尔漫王朝,王朝灭后,化入伊朗、塔吉克等民族。

 

看了本文的读者还看以下文章:

关于鲜卑的十个故事(23P):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6ef8a30100mwtu.html

第二个故事  嘎仙洞(29P):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6ef8a30100mxfw.html

第三个故事  冯太后与孝文帝(14P):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6ef8a30100myhh.html

第四个故事 万里驼铃(24P):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6ef8a30100mz9y.html

第五个故事 大字小字(34P):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6ef8a30100n2sg.html

千古之谜大鲜卑山: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6ef8a30100mvsa.html

嘎仙洞,拓跋鲜卑的祖庙石室(31p):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6ef8a30100mvjw.html

发现嘎仙洞的重要意义: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6ef8a30100mvij.html

北方游牧民族的前世今生(8P):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6ef8a30100m9a5.html

如果你的小脚趾盖分叉,那么你一定有鲜卑人的血统(8P):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6ef8a30100mq3l.html

平城  气势恢弘的北魏京师: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6ef8a30100mmz2.html

北魏平城明堂之一:遗址研究: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6ef8a30100mnqi.html

大同名胜古迹之六:跟我去看大同东城墙(一)(65p)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6ef8a30100m1nx.html

大同名胜古迹之五:跟我去看大同府文庙(43p):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6ef8a30100lzqu.html

大同名胜古迹之四:跟我去看华严寺(44p):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6ef8a30100lz5j.html

大同名胜古迹之三:跟我去看云冈石窟(16p):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6ef8a30100lxad.html

大同名胜古迹之二:跟我去看悬空寺: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6ef8a30100lx9c.html

大同名胜古迹之一:跟我去看九龙壁: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6ef8a30100lx92.html

更多精彩内容请到:http://blog.sina.com.cn/dtxxg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