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9:27:58
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2008-06-18 10:41  来源: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始终坚持的一项基本方针。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大力开展植树种草,治理水土流失,防治荒漠化,建设生态农业,经过一代一代人长期地、持续地奋斗,建设祖国秀美山川,是把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重大战略部署。全面实施这项跨世纪的宏伟工程,既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伟大壮举,也是履行有关国际公约的实际行动和对世界文明作出的重要贡献。为此,国家制定具有长期指导作用的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从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实际出发,本规划仅对全国陆地生态环境建设的一些重要方面进行规划,主要包括:天然林等自然资源保护、植树种草、水土保持、防治荒漠化、草原建设、生态农业等。 

一、我国生态环境建设概况 

建国以来,我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为改善生态环境作出了巨大努力,取得了很大成绩,并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先后实施“三北”防护林、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等一系列林业生态工程,开展黄河、长江等七大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大荒漠化治理力度,推广旱作节水农业技术,加强草原和生态农业建设,使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40多年来,全国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7万平方公里,修梯田、建坝地、治沙造田1067万公顷,人工造林保存面积3425万公顷,飞播造林2533万公顷,封山育林340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提高到百分之十三点九二(按郁闭度大于0.3计算,如按国际通行的郁闭度大于0.2计算,相当于百分之十五点二五)。建成50个生态农业示范县和2000多个生态农业示范点,人工种草和改良草地保留面积1482万公顷。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作出的各种努力正在并将继续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但是,应当清醒地看到,我国自然生态环境仍很脆弱,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还没有遏制住。主要表现在: 

――水土流失日趋严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67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38%。近年来,很多地区水土流失面积、侵蚀强度、危害程度呈加剧的趋势,全国平均每年新增水土流失面积l万平方公里。 

――荒漠化土地面积不断扩大。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已达262万平方公里,并且每年还以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 

――大面积的森林被砍伐,天然植被遭到破坏,大大降低其防风固沙、蓄水保土、涵养水源、净化空气、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毁林开垦、陡坡种植、围湖造田等加重了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草地退化、沙化和碱化(以下简称“三化”)面积逐年增加。全国已有“三化”草地面积1.35亿公顷,约占草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并且每年还在以200万公顷的速度增加。一些地区为了短期利益,不合理开垦草原,加剧土地的荒漠化。 

――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我国已有百分之十五至百分之二十的动植物种类受到威胁,高于世界百分之十至百分之十五的平均水平。 

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给我国经济和社会带来极大危害,严重影响可持续发展。一是加剧贫困程度。目前,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生活在生态环境比较恶劣的地区。恶劣的生态环境是当地群众贫困的主要根源。二是加剧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压力。我国人多地少,土地后备资源匮乏,如果不能有效地控制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将严重影响我国的可持续发展。三是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由于降雨量减少和水土流失等原因,黄河河道淤积越来越严重,加之超量用水,断流时间越来越长,长此下去,黄河有可能成为间歇性河流;由于不合理开发,长江流域植被减少,土壤流失,崩塌、泥石流等灾害频繁发生,泥沙量逐年增加,威胁中下游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国每年因干旱、洪涝等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呈大幅度增长之势。 

二、生态环境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指导思想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调动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坚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紧紧围绕我国生态环境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科技为先导,以重点地区治理开发为突破口,把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处理好长远与当前、全局与局部的关系,促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 

我国生态环境建设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量力而行,分步实施,优先抓好对全国有广泛影响的重点区域和重点工程,力争在短时期内有所突破;坚持按客观规律办事,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讲求实效,采取生物措施、工程措施与农艺措施相结合,各种治理措施科学配置,发挥综合治理效益;坚持依法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依靠科技进步加快建设进程,建立法律法规保障体系和科技支撑体系,使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法制化,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管理科学化;坚持以预防为主,治理与保护、建设与管理并重,除害和兴利并举,实行“边建设、边保护”,使各项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发挥长期效益;坚持把生态环境建设与产业开发、农民脱贫致富、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坚持依靠亿万群众,广泛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多渠道筹集生态环境建设资金。 

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总体目标是:用大约50年左右的时间,动员和组织全国人民,依靠科学技术,加强对现有天然林及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大力开展植树种草,治理水土流失,防治荒漠化,建设生态农业,改善生产和生活条件,加强综合治理力度,完成一批对改善全国生态环境有重要影响的工程,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势头。力争到下个世纪中叶,使全国适宜治理的水土流失地区基本得到整治,适宜绿化的土地植树种草,“三化”草地基本得到恢复,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生态环境预防监测和保护体系,大部分地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基本实现中华大地山川秀美。 

到下个世纪中叶,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分近期、中期和远期三个阶段进行规划。各阶段的奋斗目标是: 

(一)近期目标。从现在起到2010年,用大约12年的时间,坚决控制住人为因素产生新的水土流失,努力遏制荒漠化的发展。生态环境特别恶劣的黄河长江上中游水土流失重点地区以及严重荒漠化地区的治理初见成效。主要奋斗目标是:到2010年,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0万平方公里,治理荒漠化土地面积2200万公顷;新增森林面积390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百分之十九以上(按郁闭度大于O.2计算,下同);改造坡耕地670万公顷,退耕还林500万公顷,建设高标准、林网化农田1300万公顷;新建人工草地、改良草地5000万公顷,治理“三化”草地3300万公顷;建设一批节水农业、旱作农业和生态农业工程;改善野生动植物栖息环境,自然保护区占国土面积达到百分之八。在生态环境重点区域建立预防监测和保护体系。 

从现在起到2003年是实现近期目标的关键时期。要力求起好步,开好局。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快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土地治理步伐,有效遏制黄河上中游等重点区域生态环境继续恶化的趋势。有计划地停止天然林的采伐和湿地开发,坚决禁止毁林毁草开垦和围湖造地,对过度开垦、围垦的土地,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还林还草还湖,逐步将25度以上的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25度以下的坡地实现梯田化。改善农业基础条件,建设高产稳产基本农田,推广先进农业技术,发展旱作节水农业,稳定解决贫困地区的脱贫问题,减轻经济活动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压力。到2003年,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0万平方公里,治理荒漠化土地面积960万公顷;新增森林面积250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百分之十七点六以上,新增自然保护区面积800万公顷;改造坡耕地300万公顷,退耕还林300万公顷,建设高标准、林网化农田面积600万公顷;新建人工草地、改良草地2000万公顷,治理“三化”草地1500万公顷。在重点区域建设一批水土保持、节水灌溉、旱作农业和生态农业示范工程。建立全国生态环境预防监测体系。 

(二)中期目标。从2011~2030年,在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势头之后,大约用20年的时间,力争使全国生态环境明显改观。这一时期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全国百分之六十以上适宜治理的水土流失地区得到不同程度整治,黄河长江上中游等重点水土流失区治理大见成效;治理荒漠化土地面积4000万公顷;新增森林面积4600万公顷,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百分之二十四以上,各类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国土面积达到百分之十二;旱作节水农业和生态农业技术得到普遍运用,新增人工草地、改良草地8000万公顷,力争一半左右的“三化”草地得到恢复。重点治理区的生态环境开始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三)远期目标。从2031~2050年,再奋斗20年,全国建立起基本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生态系统。主要奋斗目标是:全国适宜治理的水土流失地区基本得到整治,宜林地全部绿化,林种、树种结构合理,森林覆盖率达到并稳定在百分之二十六以上;坡耕地基本实现梯田化,“三化”草地得到全面恢复。全国生态环境有很大改观,大部分地区基本实现山川秀美。 

三、全国生态环境建设总体布局 

我国地域辽阔,区域差异大,生态系统类型多样。东部地区,地势低平,气候湿润,雨热同季,经济比较发达,生态环境相对较好。西部地区,降雨稀少,干旱高寒,交通不便,经济欠发达,生态环境恶劣,林草植被一旦遭受破坏,极难恢复。中部地区,处于东部平原和西部高原的过渡地带,地形复杂,生态环境脆弱,长期以来由于资源过度利用,自然生产力遭到破坏,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问题最为严重,是生态环境治理的重点区域。针对上述特点,参照全国土地、农业、林业、水土保持、自然保护区等规划和区划,将全国生态环境建设划分为八个类型区域。 

(一)黄河上中游地区。本区域包括晋、陕、蒙、甘、宁、青、豫的大部或部分地区。生态环境问题最为严峻的是黄土高原地区,总面积约64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黄土覆盖地区,气候干旱,植被稀疏,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水土流失面积约占总面积的百分之七十,是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地。这一地区土地和光热资源丰富,但水资源缺乏,农业生产结构单一,广种薄收,产量长期低而不稳,群众生活困难,贫困人口量多面广。加快这一区域生态环境治理,不仅可以解决农村贫困问题,改善生存和发展环境,而且对治理黄河至关重要。生态环境建设的主攻方向是:以小流域为治理单元,以县为基本单位,以修建水平梯田和沟坝地等基本农田为突破口,综合运用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耕作措施治理水土流失,尽可能做到泥不出沟。陡坡地退耕还草还林,实行草、灌木、乔木结合,恢复和增加植被。在对黄河危害最大的砒砂岩地区大力营造沙棘水土保持林,减少粗沙流失危害。大力发展雨水集流节水灌溉,推广普及旱作农业技术,提高农产品产量,稳定解决温饱问题。积极发展林果业、畜牧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帮助农民脱贫致富。 

(二)长江上中游地区。本区域包括川、黔、滇、渝、鄂、湘、赣、青、甘、陕、豫的大部或部分地区,总面积170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55万平方公里。该区域山多山高平坝少,生态环境复杂多样,水资源充沛,但保水保土能力差,土地分布零星,人均耕地较少,且旱地坡耕地多。长期以来,上游地区由于受不合理的耕作、草地过度放牧和森林大量采伐等影响,水土流失日益严重,土层日趋瘠薄;滇、黔等石质山区降雨量和降雨强度大,滑坡、泥石流灾害频繁,不少地区因土地“石化”而贫困,甚至丧失基本生存条件。中游地区因毁林毁草开垦种地,水土流失严重,造成江河湖库泥沙淤积,加上不合理的围湖造田,加剧洪涝灾害的发生。生态环境建设的主攻方向是:以改造坡耕地为中心,开展小流域和山系综合治理,恢复和扩大林草植被,控制水土流失。保护天然林资源,支持重点林区调整结构,停止天然林砍伐,林业工人转向营林管护。营造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和人工草地。有计划有步骤地使25度以上的陡坡耕地退耕还林(果)还草,25度以下的坡地改修梯田。合理开发利用水土资源、草地资源、农村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禁止滥垦乱伐、过度利用,坚决控制人为的水土流失。 

(三)“三北”风沙综合防治区。本区域包括东北西部、华北北部、西北大部干旱地区。这一地区风沙面积大,多为沙漠和戈壁,适宜治理的荒漠化面积为31万平方公里。由于自然条件恶劣,干旱多风,植被稀少,草地“三化”严重,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农村燃料、饲料、肥料、木料缺乏,严重影响当地人民的生产和生活。生态环境建设的主攻方向是:在沙漠边缘地区,采取综合措施,大力增加沙区林草植被,控制荒漠化扩大趋势。以“三北”风沙线为主干,以大中城市、厂矿、工程项目周围为重点,因地制宜兴修各种水利设施,推广旱作节水技术,禁止毁林毁草开荒,采取植物固沙、沙障固沙、引水拉沙造田、建立农田保护网、改良风沙农田、改造沙漠滩地、人工垫土、绿肥改土、普及节能技术和开发可再生能源等各种有效措施,减轻风沙危害。因地制宜,积极发展沙产业。 

(四)南方丘陵红壤区。本区域包括闽、赣、桂、粤、琼、湘、鄂、皖、苏、浙、沪的全部或部分地区,总面积约120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约34万平方公里。土壤类型中红壤占一半以上,广泛分布在海拔500米以下的丘陵岗地,以湘赣红壤盆地最为典型。由于森林过度砍伐,毁林毁草开垦,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加剧,泥沙下泄淤积江河湖库,影响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区域内的沿海地区处于海陆交替、气候突变地带,极易遭受台风、海啸、洪涝等自然灾害的危害。生态环境建设的主攻方向是: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并举,加大封山育林和退耕还林力度,大力改造坡耕地,恢复林草植被,提高植被覆盖率。山丘顶部通过封育治理或人工种植,发展水源涵养林、用材林和经济林,减少地表径流,防止土壤侵蚀。坡耕地实现梯田化,配置坡面截水沟、蓄水沟等小型排蓄工程。发展经济林果和人工草地。解决农村能源问题。沿海地区大力造林绿化,建设农田林网,减轻台风等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五)北方土石山区。本区域包括京、津、冀、鲁、豫、晋的部分地区及苏、皖的淮北地区,总面积约44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约21万平方公里。部分地区山高坡陡,土层浅薄,水源涵养能力低,暴雨后经常出现突发性山洪,冲毁村庄道路,埋压农田,淤塞河道;黄泛区风沙土较多,极易受风蚀、水蚀危害;东部滨海地带土壤盐碱化、沙化明显。生态环境建设的主攻方向是:加快石质山地造林绿化步伐,积极开展缓坡整修梯田,建设基本农田,发展旱作节水农业,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多林种配置开发荒山荒坡,合理利用沟滩造田。陡坡地退耕造林种草,支毛沟修建拦沙坝等,积极发展经济林果和多种经营。 

(六)东北黑土漫岗区。本区域包括黑、吉、辽大部及内蒙古东部地区,总面积近100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约42万平方公里。这一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和木材生产基地。区内天然林与湿地资源分布集中,土地以黑土、黑钙土、暗草甸土为主,是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由于地面坡度缓而长,表土疏松,极易造成水土流失,损坏耕地,降低地力;加之本区森林资源严重过伐,湿地遭到破坏,干旱、洪涝灾害频繁发生,对农业的稳产高产造成危害,甚至对一些重工业基地和城市安全构成威胁。生态环境建设的主攻方向是:停止天然林砍伐。保护天然草地和湿地资源。完善三江平原和松辽平原农田林网。综合治理水土流失,减少缓坡面和耕地冲刷。改进耕作技术,提高农产品单位面积产量。 

(七)青藏高原冻融区。本区域面积约176万平方公里,其中水力、风力侵蚀面积22万平方公里,冻融侵蚀面积104万平方公里。该区域绝大部分是海拔3000 米以上的高寒地带,土壤侵蚀以冻融侵蚀为主。人口稀少,牧场广阔,东部及东南部有大片林区,自然生态系统保存较为完整,但天然植被一旦破坏将难以恢复。生态环境建设的主攻方向是:以保护现有的自然生态系统为主,加强天然草场、长江黄河源头水源涵养林和原始森林的保护,防止不合理开发。 

(八)草原区。我国草原分布广阔,总面积约4亿公顷,占国土面积百分之四十以上,主要分布在蒙、新、青、川、甘、藏等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的重要屏障。长期以来,受人口增长、气候干旱和鼠虫灾害的影响,特别是超载过牧和滥垦乱挖,使江河水系源头和上中游地区的草地“三化”加剧,有些地方已无草可用、无牧可放。生态环境建设的主攻方向是:保护好现有林草植被,大力开展人工种草和改良草场(种),配套建设水利设施和草地防护林网,加强草原鼠虫灾防治,提高草场的载畜能力。禁止草原开荒种地。实行围栏、封育和轮牧,建设“草库仑”,搞好草畜产品加工配套。 

四、规划优先实施的重点地区和重点工程 

生态环境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需要把持久的奋斗和阶段性攻坚结合起来,把全面推进和重点突破结合起来。继续抓好目前正在实施的“三北”防护林体系等各类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广泛发动群众持久地开展植树种草,治理水土流失,防治荒漠化,建设生态农业。今后5年和到2010年,国家把目前生态环境最为脆弱,对改善全国生态环境最具影响,对实现近期奋斗目标最为重要的黄河长江上中游地区、风沙区和草原区作为全国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地区,集中力量予以支持,力争在短时期内有所突破。 

黄河上中游地区。以坡耕地改造和沟道治理为基础,坚持草灌(木)先行,扩大林草植被,遏制水土流失面积扩大,减少输入黄河的泥沙量。以黄土高原地区为重点,优先建设天然林保护工程、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重点水土流失区林业与草地治理工程、节水灌溉工程、以旱作农业为主的生态农业建设工程等。主要建设任务是:到2003年,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万平方公里,完成造林面积350万公顷,改造坡耕地30万公顷,建设一批节水灌溉、旱作农业、生态农业、农村能源和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工程。到2010年,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万平方公里,完成造林面积970万公顷。 

长江上中游地区。把对减少泥沙流失,保障长江安全至关重要的嘉陵江流域、云南金沙江流域、洞庭湖区、鄱阳湖区、川西地区和三峡库区等重点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好,努力在以坡改梯为主的基本农田建设、以小型水利设施为主的水利建设以及自然资源保护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优先建设一批林果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加快天然林区森工企业转产,停止天然林砍伐,大力开展营林造林,建设生态农业工程,推广水土保持耕作技术。主要建设任务是:到2003年,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万平方公里,完成造林面积300万公顷,改造坡耕地70万公顷,建设一批旱作农业、生态农业、农村能源、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工程以及沃土示范工程。到2010年,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6万平方公里,完成造林面积1500万公顷。 

风沙区。把重点放在土地荒漠化最为严重的半干旱农牧交错地带,遏制荒漠化扩大的势头。生态环境建设要与提高农牧业生产水平结合起来,以增加沙区林草植被为主,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农艺措施综合配套,优先建设“三北”防护林工程、防治荒漠化工程、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生态农业建设工程等。主要建设任务是:到2003年,综合治理风沙面积4万平方公里,治沙造田45万公顷,建设农田防护林75万公顷,建设一批旱作农业、生态农业、农村能源工程。到201O年,综合治理风沙面积9万平方公里,建设农田防护林160万公顷。 

草原区。采取人工种草、飞播种草、围栏封育等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办法,变草地粗放经营为集约经营,提高牧业生产水平,实现草场永续利用,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优先建设内蒙古呼伦贝尔、锡林郭勒、鄂尔多斯,青海环湖、青南,甘肃甘南,四川甘孜、阿坝,新疆天山等重点地区的“三化”草地治理工程、草地鼠虫害防治工程等。主要建设任务是:到2003年,人工种草和改良草场面积累计1000万公顷,建设高标准围栏草场300万公顷,治虫灭鼠2500万公顷。到2010年,人工种草和改良草场面积累计2670万公顷,建设高标准围栏草场800万公顷。 

通过重点工程的建设,把这些关系全局发展的重点地区的基本农田、优质草地、水源涵养林和防风固沙林建设起来,形成带网片结合、纵横交错、相互联结、结构合理的林草植被体系和水土流失防治体系,使这些区域的生态环境有较大改观,为全国生态环境的改善奠定基础。此外,国家还要按照区域布局,有计划、有步骤地选建一批生态环境建设综合示范区,建立和完善预防监测保护体系。 

五、生态环境建设的政策措施 

(一)加强领导,认真做好规划的组织实施工作。 

各级政府要有高度的历史责任感,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一件大事,列入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规划目标的实现。各地要在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指导下,因地制宜地制定本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作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任接着一任干,一代接着一代干,一张蓝图干到底;把生态环境建设与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建立生态环境建设目标责任制,把生态环境建设情况列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内容,定期检查,向社会公布。 

生态环境建设是一项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跨世纪的综合性系统工程,由国家计委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全国生态环境建设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加强领导,协调行动。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总体规划和要求,各司其职,精心组织好规划工程的实施。计划部门要统筹规划,综合平衡,做好组织协调工作。农业、林业、水利等行业主管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能分工,明确责任,加强行业指导和工程管理。财政、金融、科技、国土资源等有关部门都要积极支持生态环境建设。对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国家给予表彰,以激励全社会各方面力量自觉投身到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中去。 

(二)加强法制建设,依法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

要广泛深入地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加快制定生态环境相关法律法规,不断提高全民的法制观念,形成全社会自觉保护环境、美化环境的强大舆论。逐步建立健全以若干法律为基础、各种行政法规相配合的法律法规体系。严格执法,强化法律监督,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在研究制定经济发展规划时,要统筹考虑生态环境建设;在经济开发和项目建设时,严格执行生态环境有关法律法规,在项目设计中充分考虑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相应评估报告,安排相应的建设内容;工程验收时,要同时检查生态环境措施的落实情况。严格控制在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开垦土地,不允许以任何借口毁坏林地、草地,污染水资源,浪费土地,违法者要追究责任。对生态环境敏感区域要分级设立重点预防监督区。对不适宜生产和生活的地区,要作出规划,创造条件,实行异地开发和安置,减轻对环境的压力。 

(三)把科技进步放在突出位置,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科技成果。 

宣传和普及植树种草、水土保持、防治荒漠化、草原建设、节水农业、旱作农业、生态农业等方面的科技知识。要重视生态环境建设人才的培养。围绕生态环境建设的关键问题组织科研攻关,力争有新的突破。鼓励各类科技研究和开发机构从事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工程,对研究开发成果予以保护,并依法有偿转让。现有的各类科研机构要根据全国生态环境建设区域布局,完善生态环境监测、科技推广、信息服务体系和技术交流网络,为各地区制定规划、设计工程等提供服务。按照试验、示范、推广的路子,办好各类试验示范区。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总结经验,推广规范化的技术规程。大力培育和推广适应不同区域特点的优良品种,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如小流域综合治理技术,径流林业技术,生根粉技术,节水灌溉技术等。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和推广国外先进的技术。 

(四)继续深化“四荒”承包改革,稳定和完善有关鼓励政策。 

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的治理和合理开发是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由于“四荒”治理开发投资回收期长,风险大,必须有长期稳定的政策。各地区要对“四荒”的治理开发进行合理规划,把治理“四荒”与经济开发结合起来,保障投资治理开发者的合法利益。允许打破行政界限,允许不同经济成份主体购买“四荒”使用权;允许购买使用权的经济主体按照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新的形式经营“四荒”土地;允许“四荒”使用权一定50年或更长的时间不变。治理开发成果允许继承转让;国家征用时,要对治理成果给予补偿。对买而不治或买后乱垦者,要收回承包权,并按照合同进行处理。对“四荒”承包治理项目要在贷款和税收等方面尽可能提供优惠条件。各地区要结合实际,规范“四荒”承包、租赁、拍卖等合同。 

(五)抓好重点工程的建设和管理。 

生态环境建设工程严格执行国家基本建设程序,按规划立项,按项目进行动态管理,按设计组织施工,按工程进度安排建设资金,按效益考核。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区域的各级政府要组织力量对国家确定的重点建设工程进行科学规划和设计,广泛吸收各方面意见,做好经济、技术论证。引入竞争机制,允许不同经济主体参与工程建设的投标。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和技术监督体系,严格按国家颁布的标准组织设计和施工,逐步引入工程监理制度,定期对工程建设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和评估,确保工程质量。加强已建工程的维护和管理,使之发挥长期效益。国家将对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制定专门管理办法。 

(六)建立健全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 

坚持国家、地方、集体、个人一起上,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筹集建设资金。国家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工程项目纳入国家基本建设计划,地方按比例安排配套资金。地方性的建设项目,由地方负责投入。小型建设项目主要依靠广大群众劳务投入和国家以工代赈,并广泛吸引社会各方面的投资。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按照事权、财权划分,对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作出长期安排。中央和地方财政要将生态环境建设资金列入预算,宁可其他方面紧一些,也要把生态环境建设资金安排好。国家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财政支农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等的使用,都要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统筹安排,并逐年增长。银行要增加用于生态环境建设的贷款,并适当延长贷款偿还年限。积极争取利用国外资金,国外的长期低息贷款和赠款要优先考虑安排生态环境建设项目。 

加强已建立的林业基金、牧区育草基金的使用管理,切实用于水土保持、植树种草等生态环境建设,积极开辟新的投资渠道。按照“谁受益、谁补偿,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建立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鼓励社会上的各类投资主体向生态环境建设投资。对国内外资助生态环境建设有突出贡献者,国家给予表彰和奖励。 

广大群众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力军。要广泛发动群众,大力开展义务植树种草活动。继续完善劳动积累工制度,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农闲时间组织群众开展生态环境建设。坚持“谁造谁有,合造共有”政策,充分调动广大群众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的积极性。

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 

建设工程总体规划 

保护自然资源和建设好生态环境,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的保护、建设和发展,是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和管理,建立具有全球重要意义的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示范区,是我国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一个重要方面。为从根本上有效的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野生动植物资源,使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根据《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林业部分),特制定本规划,用于指导全国野生动植物、湿地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 

一、保护概况 

(一)资源概况 

我国地域辽阔、地貌复杂、河流纵横、湖泊众多、气候多样,为各种生物及生态系统类型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从而成为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 

我国的生态系统主要包括森林、草原、荒漠、农田、湿地及海洋六大类型。其中森林是最重要的陆地生态系统,她蕴藏了大量的生物物种,是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生态系统类型。我国的森林类型繁多、功能齐备,对中国乃至全球的环境和气候都具有特别重要的影响。我国的森林按气候带分布从北向南有寒温带针叶林、温带针阔叶混交林、暖温带落叶林和针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针叶林、热带季雨林、雨林。其中亚热带森林在物种多样性及重要性方面是世界同一地带其它地区无与伦比的。中国的天然湿地包括沼泽、泥碳地、湿草甸、浅水湖泊、高原咸水湖泊、盐沼和海岸滩涂等类型,涵盖了全球39个湿地类型,而且青藏高原的高寒湿地在世界上为我国所独有。我国的天然湿地总面积约为2600多万公顷(不包括河流),其中内陆和海岸湿地生态系统的面积堪称亚洲之最,除了作为许多濒危特有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之外,它们还是迁徙鸟类,包括许多全球性受威胁物种的重要停歇地和繁殖地。 

我国约有脊椎动物6266种,其中兽类约500种,鸟类约1258种,爬行类约412种,两栖类约295种,鱼类约3862种,约占世界脊椎动物种类的10%。我国约有30000多种植物,仅次于世界植物最丰富的马来西亚和巴西,居世界第三位。其中苔藓植物106科,占世界科数的70%;蕨 类植物52科2600种,分别占世界科数的80%和种数的26%;木本植物8000种,其中乔木约2000种。全世界裸子植物共12科71属750种,我国就有11科34属240多种。针叶树的总种数占世界同类植物的37.8%。被子植物占世界总科、属的54%和24%。此外,我国已定名的昆虫有3000多种。 

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未受到第三纪和第四纪大陆冰川的影响,因而保存有大量的特有物种。据统计,约有476种陆栖脊椎动物为我国所特有,占我国陆栖脊椎动物种类数的19.42%,其中约有三分之二的两栖类为特有种;在30000多种高等植物中,约50−0%为我国所特有。大熊猫、金丝猴、朱?、华南虎、羚牛、藏羚羊、褐马鸡、绿尾虹雉、白鳍豚、扬子鳄和水杉、银杉、珙桐、台湾杉、银杏、百山祖冷杉、香果树等均为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和植物。 

(二)受威胁状况 

由于近几十年来我国人口的快速增长及经济的高速发展,对野生动植物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需求和压力不断增大,对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的破坏、掠夺式的开发利用和环境污染等原因,使许多野生动植物严重濒危。根据我国自然资源科学调查所积累的大量资料初步统计,我国现有300多种陆栖脊椎动物、约410种和13个类的野生植物处于濒危状态。极度濒危的脊椎动物有大熊猫、朱?、虎、金丝猴、藏羚、亚洲象、长臂猿、麝、普氏原羚、白鹤、丹顶鹤等;大量的兰科植物和苏铁等植物,在野外已处于非常濒危状态。为保护濒危珍稀野生动植物,国务院1988年12月颁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一级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共398种另一属;1999年9月颁布的第一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一级二级保护野生植物246种和8类。 

(三)主要成就 

建国五十多年来,我国政府十分重视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的保护工作,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主要表现在: 

1、普遍建立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机构,初步形成行政管理和执法体系 

野生动物管理机构初创于1956年,1958年国务院正式批示由林业部统一管理全国野生动物狩猎工作。目前在野生动植物和湿地管理机构的设置上,除国家林业局设有专门的机构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还成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一些重点地区还建立了县、乡级保护管理机构,配有专人负责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和管理。据统计,全国有各级行政管理人员1000多人,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2万余人。为了加强野生动植物进出口管理工作, 我国自1981年加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国务院在原林业部设立国家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办公室,在中国科学院设立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在全国17大城市和口岸所在地设立濒管办事处,配备130名专职工作人员。上述机构和专职队伍在野外保护、市场管理、进出口管理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2、自然保护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为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 

经过五十年的努力,到2000年底统计,全国共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包括海洋自然保护区)1276处,总面积1.23亿公顷,占国土面积的12.44%,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55处。林业系统建立的自然保护区达909个,总面积为1.03亿公顷,占国土面积的10.63%。这些自然保护区保护着我国大部分濒危和珍稀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也保护了约2000万公顷的原始天然林、次生原始天然林和约1200万公顷的各种典型湿地,它们分别占全国森林和天然湿地总面积的14.6%和50%。长白山、神农架、武夷山等19处自然保护区加入了“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7处自然保护区被列入《湿地公约》国际重要湿地名录,3处被列入“东亚澳大利亚涉禽迁徙网络”,4处被列入“东北亚鹤类保护网络”。中国的野生动植物保护事业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做出了突出贡献。 

3、组织实施拯救工程,一些濒危物种得到恢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开展主要濒危物种的拯救繁育工作,先后建立了14个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和400多处珍稀植物种质种源基地,促进了一些濒危物种种群的恢复和发展。组织实施“中国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地工程”以来,大熊猫栖息地得到了较好的保护,有效地遏制了野外大熊猫种群下降的趋势。截止2000年统计,全国共从野外抢救大熊猫224只次,人工繁殖大熊猫140胎,220只,成活约在70只左右。目前最大的大熊猫人工种群是四川卧龙中国大熊猫繁殖研究中心,饲养繁育了大熊猫55只。朱?是世界著名的濒危鸟类,从1981年发现时的7只,发展到现在的248只,正逐步摆脱灭绝的危险。扬子鳄野生种群在仅存200多条的情况下,经过10多年的人工拯救繁育,目前种群已发展到近万条,人工年繁殖能力达到1000至2000条。麋鹿、野马、高鼻羚羊重返故里,正在进行繁育和野化。东北虎、金丝猴等一百多种珍贵野生动物人工繁育技术得到突破,初步建立了人工繁育种群;珙桐、银杉、红豆杉等上千种珍稀植物、树木种质种源得到有效保存。 

4、湿地保护受到重视,管理工作初见成效 

我国现有湿地面积为6600多万公顷,其中天然湿地2600多万公顷,约占国土面积的2.7%。现在全国建立湿的类型自然保护区289处,总面积4945万公顷。为了扩大中国在国际湿地保护领域的作用和影响,进一步提高国内的保护管理水平,1992年我国加入了《湿地公约》,林业部门认真履行国务院赋予的职责,积极开展履约工作,争取了一批湿地保护国际援助项目;牵头组织国务院17个部委编制了《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确定了37个优先项目;启动了全国范围的湿地资源调查;开始湿地立法的前期调研工作。同时,在湿地保护与管理的组织机构建设、宣传教育与人员培训、湿地保护示范区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5、法律体系初步形成,执法力度不断加强 

全国人大和国务院先后颁布实施了《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野生植物保护条例》、《自然保护区条例》和《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各级地方人大、政府也制定了相应的配套法规和规章,全国各省已颁布野生动植物保护法律法规40余部,初步形成了以《野生动物保护法》为核心的、比较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同时,强化执法队伍建设,不断加大执法力度。据统计,近5年来,全国共破获破坏野生动植物刑事案件7万多起,有力地打击了乱捕滥猎、乱采滥挖和倒卖走私等违法犯罪活动。 

6、广泛开展资源调查,不断加强科学研究 

建国以来,我国政府十分重视资源调查工作,多次组织进行了专项和综合性野生动植物资源、湿地资源调查。特别是1995年以来,在财政部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又进行了全面的野生动植物和湿地资源调查,为今后加强野生动植物和湿地保护管理奠定基础。同时,积极组织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多年来,经过广大科研工作者的辛勤努力,在物种生物学、生态学和引种繁育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一大批重要成果,为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7、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不断扩大我国国际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相继加入了《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湿地公约》和《生物多样性公约》,与日本、澳大利亚、美国、印度、俄罗斯等国签订了6项双边保护协定(议定书),并与世界银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世界自然基金会等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交流与合作。据不完全统计,共争取资金7000多万美元,开展合作项目上百项,覆盖了20个省区。通过开展对外合作与交流,学到了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促进了我国野生动植物保护事业的发展。 

(四)主要问题 

我国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随着我国人口的持续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与资源,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一些地方对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的关系没有得到很好解决;乱捕滥猎、乱采滥挖、倒卖走私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的违法犯罪活动不时发生,一些地方有组织的盗猎走私活动十分猖獗;侵占、破坏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和自然保护区的现象非常突出;濒危物种的恢复进展缓慢,部分物种减少的势头尚未得到有效遏制;野生动植物养殖培植和利用尚处在自发的、分散的状态,既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也不利于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有以下几点: 

1、对野生动植物保护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我国经济文化还比较落后,人们的自然资源保护意识比较淡薄。在一些地方“野生无主,谁猎谁有”的旧观念至今还根深蒂固。乱捕滥猎、滥食乱用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现象还十分严重,保护野生动植物还没有形成一种社会风尚。一些地方甚至认为,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与当地经济发展相矛盾,不能很好处理保护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个别地方还发生了靠直接利用野外野生动植物发展经济破坏了环境,破坏了资源,导致环境与经济发展的恶性循环。由于认识没有解决,使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没有引起各级地方政府的普遍重视,工作不到位,措施不得力。 

2、投入严重不足,保护和管理资金匮乏 

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尚未纳入中央和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应基本建设投资和保护管理事业经费大都没有纳入财政预算,所需资金渠道不畅。林业部门安排的投资十分有限,只能安排少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个别野生动物物种保护的基础设施建设,大多数国家及、地方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和面上的保护工作基本上没有投入。由于投入严重不足,资金极度匮乏,直接影响了我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的正常开展。 

3、管理机构不健全,队伍力量薄弱 

根据《野生动物保护法》的规定,各级野生动植物主管部门应是行政管理机构,但是目前全国还有一半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没有设立的专门行政机构。另外,全国大多数地、市、县林业主管部门也都没有相应的机构,没有配备专职行政管理人员,这已成为野生动植物行政管理工作中遇到的根本性问题,严重制约了保护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4、有法不依,执法不严 

野生动植物有较高的商业利润,尤其是国家保护和禁止猎捕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在高额利润的诱惑下,一些不法分子铤而走险,大肆猎捕。虽然各地采取了一些严打措施,但由于力度还不大,措施还不够有力,一些地方团伙作案、跨国走私等大案要案上升的势头没有得到根本遏制。同时我们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该立的还没立,该修改的还没修改,严重影响了执法工作的顺利开展。 

5、科学研究薄弱,专业人员缺乏 

没有建立有效地科学研究和监测体系,对一些特殊物种的保护和合理利用等方面技术研究还没有突破。另外,由于种种原因,长期以来全国从事野生动植物研究的专业人员严重不足,科技人员改行和流失现象比较严重,与目前整个行业的管理和研究工作极不适应。 

(五)实施保护工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野生动植物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野生动植物资源又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物质基础,从人类的诞生到农牧业的出现,从农业社会发展到工业社会,人类的衣食住行都与野生动植物密切相关;野生动植物还是重要的战略资源,保存着丰富的遗传基因多样性,为今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此外,千姿百态的野生动植物及其构成的自然美景还是人类文化艺术的重要源泉。因此,保护野生动植物,就是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资源,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上述问题的存在,必将造成我国野生动植物栖息环境的进一步恶化,生物多样性锐减,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的贸易和市场管理混乱等严重后果。给我国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建设及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带来极大危害,严重制约和影响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如不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解决这些问题,我国野生动植物资源、湿地资源的保护将面临更大的困难,一些物种将在近期灭绝。因此应急需对全国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保护进行全面规划,统筹安排,以便尽快提高全民的野生动植物保护意识,加大对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保护的重视和投入,促进其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使其在全国生态环境和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总体规划指导思想和规划目标 

(一)规划依据 

规划主要依据《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中国21世纪议程林业行动计划》、《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野生植物保护条例》、《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生物多样性公约》、《湿地公约》、《濒危野生动植物种进出口国际贸易公约》,以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保护工程规划等。 

(二)指导思想 

以国家加强生态建设的整体战略为指导,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坚持加强资源环境保护、积极驯养繁育、大力恢复发展,合理开发利用的方针,以保护为根本,以发展为目的,以野生动植物栖息地保护为基础,以保护工程为重点,以加快自然保护区建设为突破口,以完善管理体系为保障措施,加大执法、宣传、科研和投资力度,促进野生动植物保护事业的健康发展,实现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良性循环和永续利用,保护生物多样性,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服务。

(三)规划原则 

1、坚持保护第一的原则。重点考虑野生动植物的濒危程度,集中、优先保护一些珍稀、濒危、特有物种及生态关键种。 

2、坚持以就地保护为主,迁地保护为辅的原则。优先建设一批重点自然保护区,为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和分布提供更大的空间;在无条件建立自然保护区的野生动植物集中分布重点地区建立保护小区和禁猎区。对受危程度高、濒临灭绝的野生动植物种采取积极有效的拯救和保护措施,建设一批重点野生动物种源基地、珍稀野生植物培植基地。 

3、坚持统筹规划,广筹资金,合理布局,分期实施的原则。重点地区和项目以中央投资为主,地方按比例配套;一般地区和项目以地方政府为主。广泛争取国际资助和合作,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广筹建设资金。在明确责权利的前提下,动员全社会共同出资赞助参与,国家、集体、个人相结合。 

4、坚持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互协调发展的原则。正确处理保护、利用与发展的辩证关系,协调好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的关系。 

5、坚持以科技为先导,加强国内外高新技术及现代化手段在工程建设和物种保育中的应用。坚持科学设计,科学建设。在工程建设上,强化管理,统一领导,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确保工程建设的高质量和高标准。在工程建设安排上,做到项目优选,重点突破,先优先后一般,先易后难。积极采用生物技术推进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物种繁育。 

(四)规划目标 

1、总体目标 

通过实施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工程建设总体规划,拯救一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扩大、完善和新建一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禁猎区和种源基地及珍稀植物培育基地,恢复和发展珍稀物种资源。到建设期末,使我国自然保护区数量达到2500个(林业自然保护区数量为2000个),总面积1.728亿公顷,占国土面积的18%(林业自然保护区总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6%)。形成一个以自然保护区、重要湿地为主体,布局合理、类型齐全、设施先进、管理高效、具有国际重要影响的自然保护网络。加强科学研究,资源监测,管理机构,法律法规和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和能力建设,基本实现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 

2、分期规划目标 

总体规划期分为三个阶段:近期为2001年-2010年(其中2001-2005年将与国家“十五”计划相衔接),中期为2011年-2030年,远期为2031年-2050年。 

(1)近期目标(2001-2010年) 完善中央和省级野生动植物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体系建设,实行依法保护、管理,使我国重点地区的野生动植物管理工作在繁育、生产、运输、市场、医药和进出口等方面能够做到有效运转。重点实施15个野生动植物拯救工程,新建野生动物驯养繁育中心15个和32个野生动植物监测中心(站)。在2010年使全国自然保护区总数达到1800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数量达到220个,自然保护区面积为1.55亿公顷,占国土面积的达16.14%左右,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中国自然保护区网络。要使90%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和90%的典型生态系统类型得到有效保护,极大改观濒危物种的生存状况。制定全国湿地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规划,建设94个国家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示范区,提高对湿地保护的管理、科研和监测水平。认真履行国际公约,有效管理全国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进出口。 

(2)中期目标(2011-2030年) 

进一步加强中央、省级和地市级行政主管部门的管理能力建设,使指挥、查询、统计、监测等管理工作实现网络化,初步建立健全野生动植物保护的管理体系,完善科研体系和进出口管理体系。到2030年,全国自然保护区总数达2000个为1.612亿公顷,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数量达到280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占国土面积达到16.8%,形成完整的自然保护区保护管理体系,使60%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数量得到恢复和增加,95%的典型生态系统类型得到有效保护。在全国建设76个国家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示范区,建立健全全国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机制,基本控制天然湿地破坏性开发,遏制天然湿地下降趋势。 

(3)远期目标(2031-2050年)

全面提高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实现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良性循环。在2050年,使全国自然保护区总数达2500个左右,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50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1.728亿公顷占国土面积达到18%。同时,新建一批野生动物禁猎区、繁育基地、野生植物培植基地,使我国85%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数量得到恢复和增加,使我国所有的典型生态系统类型得到良好保护。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自然保护区保护、管理、建设体系,成为世界自然保护区管理的先进国家。建立比较完善的湿地保护、管理与合理利用的法律、政策和监测体系,恢复一批天然湿地,在全国完成100个国家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示范区。 

三、规划分区和项目布局 

(一)规划分区 

根据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的分布特点,将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保护总体规划在地域上划分为东北山地平原区、蒙新高原荒漠区、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区、青藏高原高寒区、西南高山峡谷区、中南西部山地丘陵区、华东丘陵平原区和华南低山丘陵区共8个建设区域(见附图)。每个区域内确定不同的建设目标和主攻方向,力争在本规划期内完成或基本完成主要建设工程和项目。 

(二)项目布局 

1、东北山地平原区 

本区位于我国东北部,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省全部和内蒙古的呼伦贝盟、兴安、哲里木、昭乌达盟等部分地区,总面积12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土地面积的12.9%。本区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漫长干燥严寒,夏季短促而湿润。本区自然资源丰富,森林主要分布于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等地,森林面积约占全国的1/4。主要保护寒温带、温带天然植被类型及珍稀野生动植物如东北虎、原麝、野生梅花鹿、马鹿、丹顶鹤和红松林等。小兴安岭东南侧和长白山北端的松嫩平原是天然湿地分布集中地区。目前本区已建立自然保护区72处,总面积为352.85万公顷,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 0.36%。 

建设目标:建立10东北典型森林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建立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湿地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保护典型有代表性森林生态系统和国家重点野生动植物和栖息地。 

主攻方向:2001-2005年,在黑龙江的饶河、虎林和吉林珲春一带实施东北虎拯救工程;在三江、松嫩平原进行湿地保护示范区建设;在全区实施鹤类和红松林保护工程;根据重点保护对象的实际分布,完善50处已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设,新建20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保护区,20处湿地类型保护区和10处禁猎区。2006-2010年,在全区实施原麝、野生梅花鹿拯救工程;完善40处已建保护区的建设,新建50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保护区,使全区保护区总数达到190处,面积达720万公顷。 

2、蒙新高原荒漠区 

本区位于我国西北部,包括新疆全部和内蒙古、宁夏、甘肃、陕西、山西、河北省的大部或一部分,总面积约26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28%,是全国面积最大的一个区。本区的植被属于温带草原区和温带荒漠区.温带草原区从东向西,属于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本区的动物属于古北界蒙新区,主要由草原、荒漠类型动物所组成。兽类以野骆驼、野驴、盘羊等有蹄类为代表,其它有白唇鹿、马鹿、雪豹、猞猁、河狸等。鸟类中的松鸡、榛鸡、黑琴鸡生活于林区;沼泽水湿地有天鹅、黑鹳、白尾海雕等;草原荒漠区的鸟类有大鸨、毛腿沙鸡百灵等。啮齿动物以跳鼠、沙鼠的一些种类占优势。爬行动物以沙蜥、麻蜥和沙虎属的种类最多。从1980年开始,至今已建立自然保护区45处,面积约900.05万公顷。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0.93%. 建设目标:建立几个大型典型荒漠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建立新疆、内蒙西部、甘肃西部典型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为该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 

主攻方向;2001-2005年,主要实施藏羚羊、林麝拯救工程;启动4个典型生态系统保护区工程建设,加强有蹄类动物的保护和荒漠生态系统保护区的建设;完善40处已建保护区的建设,重点新建4处以保护藏羚羊和林麝为主的保护区、5处禁猎区;新建50处湿地和荒漠生态系统和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2006-2010年,主要实施雪豹拯救工程;再新建60处湿地和荒漠生态系统和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使全区保护区总数达到170处,保护面积3800万公顷。 

3、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区 

本区包括北京、天津,山东全部和河北、河南、山西大部分,江苏、安徽省淮北地区,陕西、宁夏中部及青海省东部,总面积9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9.9%。本区植被具有半湿润半干旱过渡性质,由于长期开垦和其它生产活动的影响,自然景观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在除高山深谷分布有零星小块次生林外,大都是灌丛和灌草丛。本区约有种子植物3500种,草本植物约占总数的2/3,木本只有1/3左右。热带亲缘种类从南向北布到本区,植物带也有较大的过渡性质,成为各邻近植物区系的汇集地。本区的黄土高原和深山区的珍贵动物大鲵、豹、石貂、大鸨、青羊等尚有一定数量,兔狲、虎、猞猁、白冠长尾雉、原麝、马鹿等已很稀少。在少数地区可见天鹅、丹顶鹤、虎头海雕等候鸟迁徙时在沿海停歇。本区已建立的自然保护区共41处,总面积72.72万公顷,占全国国土面积的0.07%。 

建设目标:建立具有典型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特别是水源涵养林保护区和原生防沙植被类型自然保护区,改善生态环境和野生动植物的栖息状况。 

主攻方向:2001-2005年,在本区主要实施林麝拯救工程,鹤类栖息地和褐马鸡等特有雉类保护工程,加强黄河流域和暖温带典型森林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促进植被恢复。完善40处已建保护区,新建30处保护区。2006-2010年,完善已建70处保护区,使全区保护区总数达到190处,保护面积220万公顷。 

4、青藏高原高寒区 

本区位于我国西南部。包括西藏、青海的大部和甘肃、四川西北一部分,面积约173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8%。青藏高原是第三纪以来急剧上升海拔在4000-5000米的高原。地势高峻,山脉纵横。区内分布着面积广阔的高寒植被,类型较单纯,由暖到冷的变化,依次为高寒灌丛、高寒草甸、高寒草原和高寒荒漠。全区植物约有500种。本区的动物区系属于古北界,典型的代表有野耗牛、藏羚、藏野驴、黑颈鹤、雪鸡;爬行动物有温泉蛇和两种沙蜥。东南部高山森林和草原的动物,如白唇鹿、马麝、猞猁、豹猫、马熊、白马鸡、雪鹑、虹雉和雉鹑等。西北部高寒荒漠动物最普遍的是藏野驴、藏原羚、雪豹、岩羊、盘羊。青海湖湖岸周围沙地是普氏原羚唯一的现存分布区。黑颈鹤是唯一的高原沼泽鹤类,主要在青海高原栖息繁殖,迁飞南方越冬。高原的湖泊、沼泽地区水禽很多,有斑头雁、棕头鸥、秋沙鸭 、鸬鹚、天鹅、黑鹳等。本区人口稀少,开发强度低,高原景观完整,高寒地区野生动物资源丰富,适宜建立大面积的自然保护区。目前本区已建立自然保护区29处,总面积为4501.61万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4.69%。 

建设目标:建立大面积的典型的青藏高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国家重点野生动物如藏羚羊等种群和栖息地的自然保护区。 

主攻方向:2001-2005年,在这一区域范围内实施藏羚羊、普氏原羚和马麝拯救工程;在喜马拉雅地区开展对喜马拉雅麝的拯救工程;实施白唇鹿保护工程;在长江、黄河源头和高原湖泊地区实施进行湿地保护示范区建设;新建30处高原和荒漠类型保护区。2006-2010年,完善已建60和新建20处的高原干旱、半干旱荒漠生态系统保护区的建设,使全区自然保护区总数达100处,面积8400万公顷。 

5、西南高山峡谷区 

本区地处青藏高原的东南部,包括横断山区及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带,西藏自治区东南部、四川西部及云南西北部,面积约65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6.8%。本区是世界上植物区系最丰富的区域之一,古老和孓遗的科属种很多,珍稀树种特别丰富,主要有珙桐、秃杉、香果树、鹅掌楸。这里曾是第四纪冰川期动物的避难所,动物区系组成的垂直变化明显,南北动物混杂,系古北界和东洋界的交汇地带。东洋界主要代表是小熊猫、血雉、虹雉。藏鸟鸡、红腹角雉、绿尾虹雉、锦鸡等是我国雉鸡种类最多、资源丰富、分布集中的地区。兽类中的大熊猫、羚牛是残存的种类。目前本区已建立自然保护区60处,总面积为256.14万公顷,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0.27%。 

建设目标:建立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大熊猫、金丝猴、印支虎等野生种群;建立特殊森林植被类型自然保护区,以保护我国野生动植物的多样性和生长栖息环境。 

主攻方向:2001-2005年,在长江上游各山系实施大熊猫拯救工程;藏东南实施孟加拉虎和黑麝拯救工程;云南西部实施长臂猿拯救工程;四川西部高原地区实施黑颈鹤保护工程;在川、滇完成金丝猴种群及栖息地保护工程;虹雉等特有雉类栖息地保护工程;在云南澜沧江流域进行湿地保护示范建设。扩大和完善60处已建保护区,新建80处保护区和30条动物走廊带。2006-2010年,完善已建100处和新建60处保护区,使全区自然保护区总数达260处, 面积740万公顷。 

6、中南西部山地丘陵区 

本区位于秦岭以南,包括贵州省全部,四川、重庆、云南大部和陕西、甘肃、河南、湖南、湖北省部分地区,面积91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9.5%。本区是青藏高原到长江中上游丘陵平原间的过渡地带,地势向东倾斜,除四川盆地外,95%的面积是山地、丘陵和高原。本区植物群落组成复杂,物种丰富。北部秦巴山地的植被是以青冈、润楠、栎属为优势组成的北亚热带常绿阔叶混交林;中部地区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其中东部是以喜湿的栲、青冈、樟、石栎、楠木为优势的湿性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西部云南高原以栲、栎类为主组成的干性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南部是以栲、青冈、琼楠、樟、石栎属为优势的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是亚热带向热带过渡的类型。区内动物组成比较复杂,种类丰富是我国特有古老动物大熊猫、金丝猴、羚牛的主要分布地区之一。大熊猫分布在岷山和秦岭南坡。金丝猴分布于秦岭以南,种群较大。梵净山是灰金丝猴唯一分布区。兽类有林麝、青羊、毛冠鹿、苏门羚、金猫、猕猴、豹、大小灵猫等。华南虎数量已十分稀少,两大类大鲵分布于山溪中。水域湿地有越冬的天鹅、鸳鸯等候鸟。喀斯特地貌及其生长栖息的动植物也是保护对象。目前本区已建立自然保护区 192处,总面积为305.61万公顷,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0.32%。 

建设目标:建立各类典型山地森林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保护我国独特的亚热带自然植被和国家重点野生动植物种群。 

主攻方向:2001-2005年,在陕西秦岭山系和甘肃南部实施大熊猫拯救工程;陕西洋县周边及其他适宜地区进行朱?拯救工程;在整个地区实施特有雉类栖息地、野生梅花鹿栖息地建设;完成苏铁保护项目;重点实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建设;完善已建150处和新建40处保护区建设;在长江中游建设湿地保护示范区。2006-2010年,完善70处和新建30处保护区建设,使全区自然保护区总数达300处,面积510万公顷。 

7、华东丘陵平原区 

本区位于我国东部,包括江西、浙江、上海的全部和河南、安徽、江苏、湖北、湖南、福建、广东、广西的大部或部分地区,总面积10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面积的11。4%。全区地貌为平原、丘陵、低山交错分布,平原面积较大。长江下游横贯本区北部入海,沿江两岸湖泊棋布,全国五大淡水湖就有鄱阳湖、洞庭湖、太湖分布于本区。本区地处中纬度,属于温暖湿润、四季分明,是明显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本区是全国人口最密集、农业最发达的地区。大城镇多、工业发达、交通方便。本区在世界植被变迁中,处于古北极和古热带相交接地带,是亚洲东部温带―亚热带植物区系的中心区。在局部地方存留一些古老的珍贵植物,如水杉、金钱松、银杉、伯乐树、珙桐等。其它珍贵植物有罗汉松、长苞铁杉、黄杉、香果树及各种樟、楠。本区的动物属东洋界。常见的动物有黑麂、毛冠鹿、猕猴、短尾猴、白颈长尾雉等。华南虎十分稀少但还在一些山区零星分布。扬子鳄是仅分布在安徽、浙江部分地方,数量十分稀少。产于广西大瑶山的爬行动物鳄蜥也是我国特有的一个古老物种。江西彭泽和浙江临安等地发现野生梅花鹿种群。本区的长江中下游河道地区是白暨豚的唯一分布区,湖泊及沿海滩涂是天鹅、丹顶鹤、白鹤、白枕鹤、白鹳、黑鹳、鸳鸯及各种水禽候鸟的越冬区或栖息地。目前本区已建立自然保护区229处,总面积为252.50万公顷,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0.25%。 

建设目标:尽可能多建立一些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和湿地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以保护一些典型森林生态系统,抢救和保护国家重点野生动植物种群和栖息环境。 

主攻方向:2001-2005年,在湘南、闽西、赣南、粤北实施华南虎拯救工程;在安徽皖南和浙西实施扬子鳄拯救工程;完成野生梅花鹿、麇鹿栖息地建设;丹顶鹤、白鹤越冬地建设;黄腹角雉、白颈长尾雉等特有雉类栖息地建设;重点实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建设;完善已建180处和新建60处保护区建设;在长江下游和沿海进行湿地保护示范区建设。2006-2010年,完善已建110处和新建40处保护区建设,使全区自然保护区总数达350处,面积达360万公顷。 

8、华南低山丘陵区 

本区地处我国最南部,包括福建、广东、广西沿海地区和广西、云南南部丘陵山地及海南岛、台湾岛的全部,总面积约34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5%。本区属热带、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特点是高温多雨,干湿季节比较明显。本区是我国热带雨林、季雨林分布区域,其特点是以热带区系成分为主,起源古老,珍贵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本区沿海岸线和琼雷台地有红树林的分布,主要由红树、秋茄树、海莲、榄李、桐花树等。繁茂的热带雨林、季雨林为动物栖息繁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其动物区系属东洋界―华南区系,各类热带―亚热带类型的成分最为集中,并有许多特有的科、属、种。某些广布类群在本区有极高数量,如两栖类中蛙科的50%以上,爬行类中游蛇科的85%以上,鸟类中啄木鸟的90%以上,兽类中鼬科的63%集于此区。本区森林动物中最著名的是灵长类,如分布于云南南部的白眉长臂猿、白颊长臂猿、白掌长臂猿,合趾猿,黑冠长臂猿,桂西南岩溶地区的白头叶猴、黑叶猴、懒猴、猕猴、熊猴、短尾猴、红面猴、台湾猴等。野象、印支虎仅分布于西双版纳、思茅、南滚河一带。爬行动物繁多,尤其是龟鳖和蛇类,如蟒蛇等,可称全国之冠。其它珍贵动物有海南坡鹿、野牛、鹿、原鸡、绿孔雀雉、犀鸟、黄腹角雉、大小灵猫、穿山甲等,很多种类在国内仅分布于本区。以及印支虎、亚洲象、野牛、海南坡鹿、长臂猿、犀鸟、绿孔雀等。目前本区已建立自然保护区 91处,总面积为90.25万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0.09%(台湾省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资料暂未纳入)。 

建设目标:抢救性地建立典型热带森林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建立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重点保护灵长类国家重点野生动物、热带珍稀植物和红树林。 

主攻方向:2001-2005年,在滇南实施印支虎拯救工程;滇南、桂南实施长臂猿拯救工程;完成亚洲象栖息地的自然保护区建设;海南坡鹿栖息地的自然保护区建设;红树林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热带雨林保护工程;热带、南亚热带季雨林森林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建设;完善已建60处和新建70处保护区建设。2006-2010年,完善已建100处和新建30处保护区建设,使全区自然保护区总数达240处,总面积220万公顷。 

四、建设重点 

根据规划目标、总体布局和主攻方向,本规划将在三个方面提出重点建设项目内容:第一是国家重点野生动植物保护项目;第二是国家重点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建设项目;第三是国家重点科研与监测网络建设项目。对这些项目的建设期限,重点放在“十五”的2001-2005年和2006-2010年期间,但对2011-2030年的建设项目也做了大致的规划。以下是建设项目的各个内容: 

(一)国家重点野生动植物保护 

1、大熊猫保护 

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孑遗动物,是我国的国宝,受到全世界的珍爱和广泛关注。大熊猫曾广泛分布于我国南部大部分地区,由于气候变迁、环境破坏及狩猎、伐木和开垦等人为活动的干扰,目前被挤压在四川西部、陕西西南部和甘肃南部的狭小地带。分布面积仅约139.2万公顷,而且多呈孤岛状分布。其种群数量锐减到约1000只左右。目前国内外约有34家动物园和自然保护区人工饲养着130只左右的大熊猫。大熊猫保护主要是继续实施《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保护工程》,是我国大熊猫的野外种群和栖息地得到有效的保护。具体措施有: 

(1)完善已建保护区 

目前川陕甘三省共建立34个大熊猫保护区,总面积176万公顷,共有栖息地约65.3万公顷,有600多只大熊猫在此栖息。这些保护区急需完善保护管理、宣传教育和通讯防火等基础设施。 

(2)新建大熊猫保护区 

在大熊猫集中分布区新建28处保护区,其中四川21处,陕西4处,甘肃3处。使这些地区的大熊猫主要分布区扩大并连成片,总面积37.5万公顷,栖息地达到19.5万公顷,使大约150只 大熊猫得到保护。新建的28处保护区和已建的34处保护区总面积达213.5万公顷,大熊猫栖息地达到84.8万公顷。

(3)建立大熊猫走廊带、恢复大熊猫栖息地 

建立17条大熊猫生殖走廊带,改善并恢复33万公顷的大熊猫栖息地,为大熊猫繁殖和基因交流创造有利条件。 

(4)加强自然保护区森林防火设施建设和防护装备配备,以防止严重森林火灾的发生;为制止偷猎和打击破坏野生动植物案件,在保护区应设立公安派出所或公安局,并做好公安装备和交通工具等设施建设。 

(5)设立大熊猫栖息地保护管理站 

除保护区外,另有74.22万公顷大熊猫的栖息地分散在川、陕、甘三省55个县内,约有400只大熊猫生存在这些分散的栖息地内。在55个大熊猫分布县各建一个保护管理站。 

(6)加强大熊猫饲养繁殖、科研监测和野外放归等研究,建立大熊猫移地保护、管理队伍能力建设和信息管理等体系 

完善卧龙大熊猫繁殖中心的建设。在四川、陕西和甘肃各选择2个人工繁殖大熊猫野外放养试验点,加强大熊猫人工繁育和放归野外的研究工作;建立34个大熊猫栖息地动态监测站(点),完善大熊猫野外种群和栖息地保护管理体系;进行保护队伍能力、科研和信息管理工作建设,提高保护管理水平;使人工繁殖技术在短期内有重大突破,包括克隆熊猫研究,扩大大熊猫人工种群数量。同时在大熊猫种群生态、繁殖生理、疾病防治、栖息地保护和放归野外等方面设立研究课题,进行重点攻关。 

2、朱?保护 

朱?是世界著名的濒危鸟类。60年代后曾一度被认为已在中国灭绝,1981年5月在陕西省洋县境内重新发现了仅有7只的繁殖群体,现在已发展到248只,但仍属濒危动物,急需加大保护力度。 

(1)改善栖息地、建立朱?保护区 

在朱?经常觅食地区恢复天然湿地,建立人工模拟湿地共2000公顷,扩大朱?的栖息地面积,辅助以人工投食,改善朱?的采食条件,建立朱?食物基地,保证充足的食物供应,建立朱?保护区。扶持栖息地群众发展小水电等多种经营,对农民的经济损失给予适当补偿;在朱?的繁殖、觅食、游荡活动地区进行联合保护,减少环境污染。 

(2)扩大栖息范围、开辟新的栖息地 

建立易地繁育种群2-3处,选择适宜的重引入区域,使新建保护区面积达到20万公顷,恢复改善栖息地1万公顷,建立相应的保护站点等设施。同时,在朱?栖息地周围农区,推广生态农业,实行无污染的农业生产。 

(3)加强人工繁殖研究 

在现有朱?繁殖研究中心的基础上,扩大笼舍规模,并新建2-3处异地人工繁育基地,开展繁育和重引入准备工作;在已基本掌握的朱?人工孵化、饲养和繁殖规律的基础上,加大人工繁殖技术的科技投入,巩固和发展人工繁殖种群,使人工种群达到550只。 

3、老虎保护 

虎是大型猫科动物,历史上曾有5个亚种广泛分布于我国,目前仅存4个亚种,即东北虎、华南虎(又称中国虎)、孟加拉虎和印支虎。野外种群数量不足百只。要加强栖息地的保护和恢复,防止虎野外种群数量的继续下降,促进人工繁殖的研究,扩大饲养种群数量,为野化、放生提供充分的种源。 

(1)完善已建保护区 

目前,全国共建有15个涉及虎的保护区,总面积约169万公顷,分布于6个省区。这些保护区急需进行必要的生态环境改造,加强野外保护能力和科研监测手段。 

(2)新建保护区 

在东北虎经常出没的黑龙江饶河、虎林两县和吉林省珲春市的中、俄、朝边境一带再建两个跨国界保护区。搬迁保护区内住户,对约1万公顷栖息地进行恢复和改善,实施禁猎、保护天然林,对食物链进行调整,恢复栖息地,使东北虎的主要分布区面积扩大并呈连续分布,使保护面积达到35万公顷。 

在华南虎主要分布区17县约180万公顷建立保护站,选择重要区域约2万公顷进行栖息地恢复和改善,建立食物链,促进隔离种群遗传联系,实现野外种群自然增长。适时新建自然保护区。 

在孟加拉虎、印支虎主要分布区6县约14万公顷建立保护站,选择重要区域约2万公顷进行栖息地恢复和改善,建立食物链,促进隔离种群遗传联系,实现野外种群自然增长。适时新建自然保护区。 

(3)加强自然保护区森林防火设施建设和防护装备配备,以防止严重森林火灾的发生;为制止偷猎和打击破坏野生动植物案件,在保护区应设立公安派出所或公安局,并做好公安装备和交通工具等设施建设。 

(4)加强人工繁育和放归野外驯化 

在黑龙江、吉林、福建和广西建立4个虎的驯养繁殖基地,对虎的人工繁殖技术进行专项 研究,扩大人工种群数量。一方面进行野外放归试验,补充并扩大野外种群数量,另一方面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 

4、金丝猴保护 

金丝猴是我国珍稀特有动物,有滇金丝猴、黔金丝猴和川金丝猴3个亚种。金丝猴分布区已建自然保护区30多个,面积达160多万公顷,在建立保护区之前,森林破坏严重,数量稀少,生境破碎化严重,另外人为捕杀也是重要影响因素。 

(1)扩大现有保护区面积 

加强云南、西藏、贵州、陕西、湖北、四川、甘肃金丝猴保护区的建设,针对金丝猴12处重点保护区, 采取有效保护措施,加强保护区管护能力建设。新建金丝猴自然保护区1处,面积2.4万公顷。对自然保护区以外金丝猴重点栖息地建立保护站22处,强化栖息地保护和禁猎管理。 

(2)加强自然保护区森林防火设施建设和防护装备配备,以防止严重森林火灾的发生;为制止偷猎和打击破坏野生动植物案件,在保护区应设立公安派出所或公安局,并做好公安装备和交通工具等设施建设。 

(3)改善金丝猴栖息地 

研究金丝猴的生物学和生态学,针对金丝猴食物需求,选择栖息地共约1万公顷进行改造。建立金丝猴种源基地,为人工繁育金丝猴种群提供种源,在金丝猴天然分布地附近选择栖息地条件较好的生境,加大人工管护和食物投放力度,建立食物基地3个和多处人为食物投放点,扩大金丝猴种群数量。 

(4)加强驯养繁殖、开展野外释放试验 

加强金丝猴的人工驯养繁殖,建立繁育基地3处,扩大人工饲养种群。选择合适生境,对人工繁殖出生的金丝猴,选择不同种饲养种群进行野外放归试验。 

5、藏羚羊保护 

藏羚羊是我国青藏高原的特产动物,主要分布在青海、新疆、西藏和四川海拔3700−5500米的高山荒漠草甸草原和高原草原等环境中,分布区总面积超过6000万公顷。从80年代以来,主要因为人为猎杀,藏羚羊总数已急剧下降,只有目前约5万头左右,并仍呈继续下降趋势,急需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拯救这一濒临灭绝的物种。 

(1)加强和扩大已建保护区 

全国已建藏羚羊保护区3处,总面积3880万公顷。要加大已建保护区基本建设投入力度,完善保护管理机构和管理站点的建设,扩大保护区的面积,使保护区总面积占到藏羚羊分布区 的80%。 

(2)为制止偷猎和打击破坏野生动植物案件,在保护区应设立公安派出所或公安局,并做好公安装备和交通工具等设施建设。 

(3)建立禁猎区 

在青海格尔木、新疆且末和西藏那曲建立3个禁猎区,使禁猎区面积达到800万公顷,建立管理站点,配置专门人员进行管理。在超过2000万公顷迁徙途径及其他栖息地建立保护站,加强巡护,防止盗猎。 

(4)开展藏羚羊合理研究 

组织开展藏羚羊的人工驯养繁殖研究,专题对藏羚羊绒及肉、皮、头骨、角等进行贸易性开发利用研究。 

6、扬子鳄保护 

扬子鳄为我国特有物种,过去广泛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及其支流。目前仅分布于皖南山系以北,海拔200米以下的丘陵地带的水塘中,野外种群仅有几百条。1983年林业部与安徽省政府合作建立了扬子鳄繁殖研究中心,经过10多年的不懈努力,已经解决了扬子鳄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繁殖孵化幼鳄饲养等难题,现每年可繁殖1000至2000条。 

(1)扩大自然保护区、改善栖息地 

目前已建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安徽省境内,涉及南陵、泾县、宣城、郎溪和广德5个县范围,面积4.33万公顷。计划在原有保护区的基础上,将周边适合扬子鳄栖息的2万公顷划入保护区范围。新建4个保护管理站,加强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配置相应的保护管理人员和设施。此外,加强浙江尹家边自然保护区的建设,扩大保护区范围,提高保护区级别。 

(2)加强人工繁育、划建人工放养区 

使扬子鳄人工繁殖量每年达到6000至1万条,在此基础上,在长江中下游扬子鳄原分布区内选择人烟稀少的地段划建3处扬子鳄人工放养区,使人工放养区面积达到6万公顷,选择2万公顷进行恢复和改善,建立易地种群,并建立保护管理站,对放养区进行严格的管理。 

7、大象保护 

亚洲象是陆栖兽类中最大的一种,主要栖息与南亚和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季雨林及林间的沟谷、山坡、稀树草原、竹林及宽阔地带。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云南的西双版纳、江城、沧源和盈江。目前我国亚洲象约有200至250头,大部分集中在西双版纳。由于栖息地的缩小和变化、偷猎、人口的增长、移民和干扰等原因,给亚洲象的生存带来极大的威胁。因此,加强法制宣传和执法力度,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保护好现有的热带森林,为象群提供必要的栖 息环境是当务之急。 

(1)扩大和完善现有保护区建设、加强周边地区的管理 

完善亚洲象的主要分布地西双版纳和南滚河2个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在亚洲象其他活动区域约10万公顷建立保护站,加强管理,恢复和发展亚洲象赖以生存的栖息地1万公顷,扩大保护区的面积。严厉打击偷猎、盗猎行为,对大象给老百姓造成的损失予以一定的补偿。 

(2)加强自然保护区森林防火设施建设和防护装备配备,以防止严重森林火灾的发生;为制止偷猎和打击破坏野生动植物案件,在保护区应设立公安派出所或公安局,并做好公安装备和交通工具等设施建设。

(3)加强野外监测和人工驯养繁殖 

加强对野外大象的种群数量和栖息环境的监测工作,为保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在西双版纳建立亚洲象驯养繁殖中心,从国外引进人工饲养种源,扩大人工饲养种群,满足社会需要,杜绝野外猎捕大象。 

8、长臂猿保护 

长臂猿是珍稀濒危灵长类动物,为中国和东南亚的特有物种,我国分布有4种。即黑长臂猿、白眉长臂猿、百张长臂猿和百家长臂猿,主要分布在云南、海南等省,野外种群数量不足500只,拯救和恢复种群数量是当务之急。 

(1)扩建和加强已建保护区的建设,强化周边区域保护 

目前,全国共建有涉及长臂猿的保护区13处,面积60多万公顷。在现有长臂猿种群主要分布区内,扩建保护区和栖息范围,使扩建面积达到2万公顷。加强保护区的基本设施建设和恢复片断森林间的植被,连接岛状栖息地。在已建保护区内增建保护站点,对保护区以外的长臂猿栖息区域约40万公顷,建立保护站12处,加大巡护和管理力度,严格执法,制止偷猎和非法贸易。 

(2)加强自然保护区森林防火设施建设和防护装备配备,以防止严重森林火灾的发生;为制止偷猎和打击破坏野生动植物案件,在保护区应设立公安派出所或公安局,并做好公安装备和交通工具等设施建设。

(3)加强人工繁育 

长臂猿野外繁殖率低,种群恢复缓慢,必须建立稳定的人工种群,才能有效地保存物种。计划在广西南宁和云南思茅建立2个长臂猿人工驯养繁殖中心,加强对4种长臂猿的人工繁育研究,建立并扩大人工繁殖种群,进行野化训练,促进野外种群的恢复。 

9、麝保护 

麝为中型食草动物,是经济价值最高的类群之一。我国分布有原麝、林麝、马麝、黑麝和喜马拉亚麝5个种,历史上麝曾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由于大量捕杀及栖息地遭到严重破坏,全国麝资源已由六十年代的250万头左右下降到目前的20−0万头,麝香产量从每年的2000多公斤下降到目前的100−00公斤,主要分布范围缩减至13个省区,面积约10000万公顷,涉及保护区约66处,面积884万公顷。因此,加强对麝的拯救已刻不容缓。 

(1)完善已建保护区 

选择一些麝资源相对较多的自然保护区加大投入,加强野外保护能力建设,提高科研监测手段,强化周边区域管理,采取有效防范措施,使我国麝资源得以有效恢复。 

(2)加强自然保护区森林防火设施建设和防护装备配备,以防止严重森林火灾的发生;为制止偷猎和打击破坏野生动植物案件,在保护区应设立公安派出所或公安局,并做好公安装备和交通工具等设施建设。 

(3)建立禁猎区,封山育麝,加强栖息地的保护与管理 

在麝分布较为集中的黑龙江小兴安岭、吉林抚松、青海玉树、安徽大别山建立4个禁猎区,禁猎区面积达到60万公顷,配置专门人员进行管理。在适宜区域选择10-15处共约200万公顷林地,恢复和改善植被10万公顷,进行麝类自然放养,建立保护站,加强禁猎管理,作为今后我国麝香基地。 

(4)加强人工繁殖研究 

由于麝香医药和香料产业需求量巨大,又不可能在野外大量捕杀野生麝,计划在兰州和四川都江堰建立麝的人工驯养繁殖基地,加强人工驯养繁殖技术研究,力争在短时期内在人工繁殖技术方面有重大突破。严禁野外捕捉,扩大麝繁殖种群,争取在15年内,使人工饲养数量能够满足人民物种文化社会需要。 

10、普氏原羚保护 

普氏原羚是我国特产濒危动物,曾经广泛分布于内蒙、宁夏、甘肃、青海、新疆等地。目前仅在青海湖周围沙地与草地生态交错带有分布。数量只有300只左右。由于种种原因,普氏原羚种群生存空间越来越小,生存环境越来越差,急需保护。 

(1)加强保护区建设、扩大保护范围 

加强普氏原羚现栖息地青海湖自然保护区的建设。扩建保护区面积3万公顷,作为青海湖保护区核心区的一部分,并对周边普氏原羚觅食、活动区域约4万公顷强化保护,建立保护站4处,加强巡护和救护工作。 

(2)为制止偷猎和打击破坏野生动植物案件,在保护区应设立公安派出所或公安局,并做好公安装备和交通工具等设施建设。 

(3)改善栖息环境 

加强栖息地的改造和恢复,改造面积约2万公顷,降低普氏原羚周围的围栏高度,建立普氏原羚冬季采食区,必要时进行人工补饲。 

(4)加强繁育研究 

根据保护和发展需要,建立圈养种群,探讨普氏原羚人工饲养途径。 

11、野生鹿类保护 

鹿类动物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开发历史悠久,是传统的狩猎种类。我国野生鹿类栖息地保护及其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将着重加强海南坡鹿、麋鹿、梅花鹿、白唇鹿、驼鹿和马鹿的保护。 

(1)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改善栖息环境 

重点加强黑龙江、吉林、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海南、四川、青海、新疆、西藏的13处保护区的保护能力建设,建立野外管护和监测站,对保护区周边区域和非保护区的野生鹿类栖息地约1500万公顷建立保护站约140处,选择性恢复和改善栖息地10万公顷,实行强化保护管理,减少人类活动,恢复改善促进种群数量恢复。在江苏、湖北、江西、四川、海南等省新建保护区或是兴建梅花鹿生境重建工程。扩大海南大田坡鹿保护区面积。 

(2)加强自然保护区森林防火设施建设和防护装备配备,以防止严重森林火灾的发生;为制止偷猎和打击破坏野生动植物案件,在保护区应设立公安派出所或公安局,并做好公安装备和交通工具等设施建设。 

(3)建设种源基地,合理利用资源 

在开展野外种群保护的同时,在云南、江西、东北设立种源基地,为饲养种群提供种源。在海南、江西、四川、吉林各建立一处狩猎和合理利用示范区。同时开展人工驯养梅花鹿和麋鹿的野外放归试验。 

12、鹤类保护 

世界鹤类现存15种,中国有记录的9种,其中黑颈鹤、丹顶鹤、白鹤、白枕鹤、灰鹤、蓑羽鹤等6种是繁殖鸟。现有鹤类分布的自然保护区达40多个,面积1000多万公顷。 

(1)加强和扩大已建保护区 

重点完善16处已建保护区管理机构和管理站点的建设, 加大基本建设投入,提高野外巡护能力,扩大保护区的面积,保护湿地和栖息地环境。 

(2)加强自然保护区防火设施建设和防护装备配备,以防止严重芦苇沼泽和草甸火灾的 发生;为制止偷猎和打击破坏野生动植物案件,在保护区应设立公安派出所或公安局,并做好公安装备和交通工具等设施建设。 

(3)建立中国鹤类研究保护监测网络 

在鹤类繁殖地和迁飞停歇地建立保护站120处,选择性恢复和改善湿地4万公顷,加强栖息地环境污染防治,建立健全监测网点,实施动态监测。 

(4)加强人工繁殖研究 

加强人工繁殖技术研究,建立和扩大人工繁殖种群。利用人工繁育和饲养种群进行野外释放试验。 

13、野生雉类保护 

全世界共有雉类183种,我国49种,其中18种为我国特有。选择有代表性的濒危种类作为重点雉类栖息地保护工程。 

(1)加强保护区的建设 

加大现有保护黄腹角雉、褐马鸡、绿尾虹雉等10处雉类自然保护区建设力度,提高保护区的管理能力。新建1个保护区,面积8000公顷。 

(2)加强自然保护区森林防火设施建设和防护装备配备,以防止严重森林火灾的发生;为制止偷猎和打击破坏野生动植物案件,在保护区应设立公安派出所或公安局,并做好公安装备和交通工具等设施建设。 

(3)进行栖息地改造和建设禁猎区 

全面加强国家重点保护雉类栖息地保护,其主要分布区(除保护区以外)约100万公顷建立起保护站,在华东、西南、华北和东北选择性恢复和改善栖息地5万公顷,使其适于雉类生存和繁育,促进雉类种群发展。 

(4)进行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积极开展雉类的人工驯养工作,扩大人工繁殖数量,大力发展有高经济价值的雉类,争取形成规模化,产业化。 

14、兰科植物保护 

兰科所有野生种都是《野生动植物濒危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保护范围,占该公约应保护植物的90%以上,大多为珍稀濒危植物,其中原产中国的大花万带兰、火焰兰和兜兰属有20 种属于该公约的附录1,是最珍贵的保护植物;其余原产我国的1200多种均属于附录2,它们是当前保护植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由于不合理采挖和利用,使资源破坏十分严重,约有60-120种兰科植物处于将要绝灭的危险之中,亟待保护。(1)加强保护管理 

加强对现有保护区兰科植物的保护,在兰科植物较为集中的区域,以及将要灭绝物种的原产地,增设保护区或建立保护站保护其栖息地。在全国范围内禁止乱采滥挖野生兰花;严禁野生兰花的市场贸易。 

(2)加强自然保护区森林防火设施建设和防护装备配备,以防止严重森林火灾的发生;为制止偷猎和打击破坏野生动植物案件,在保护区应设立公安派出所或公安局,并做好公安装备和交通工具等设施建设。 

(3)建立培育基地 

开展兰科植物繁育技术研究,变野生为栽培。在北京、重庆、杭州、云南、广东等地建立兰科植物易地保存物种基因库和兰花良种生产基地,收集、研究、栽培各种兰科植物;并发挥我国兰科植物资源优势,不断培育新品种;推广优良的兰科植物栽培物种和品种,促进栽培兰花的市场贸易,利用群众喜爱的优良类型,取代野生种的贸易,尽可能减少、并进一步杜绝对我国野生兰科植物的毁坏性采挖。 

15、苏铁保护 

苏铁是现存最古老的裸子植物。全世界苏铁科有9属110种,我国只分布有苏铁属1属,全球约有17种,我国仅有8种,主要分布在台湾、福建、广东、广西、贵州和四川等地。保护的重点是保护中国特有苏铁物种。 

(1)建立自然保护区,强化栖息地保护 

在苏铁集中分布地区已经建立的保护区核心区内,加强管理站设施建设,保护苏铁的生存环境。在四川、云南、贵州建立保护区的基础上,扩大保护区面积。重点是加强四川攀枝花自然保护区、云南红河苏铁自然保护区、普渡河自然保护区等3个自然保护区,面积4.5万公顷管理能力的建设,新建贵州的黔西南州自然保护区,面积1.5万公顷。对其他的约10万公顷的苏铁重要分布区及原生地,通过建立保护站和监测站点,掌握资源变化动态,加强看护和打击非法采伐行为。 

(2)加强自然保护区森林防火设施建设和防护装备配备,以防止严重森林火灾的发生;为制止偷猎和打击破坏野生动植物案件,在保护区应设立公安派出所或公安局,并做好公安装备和交通工具等设施建设。 

(3)保护母树林和建立人工培育基地 

在攀枝花等重点分布的保护区内,建立母树林保护基地,开展野生苏铁的种群复壮和发展研究。在云南、四川建立人工培育基地,研究人工繁育技术,进行大规模人工繁育,在其他 适宜生长区,建立人工苏铁种群。 

(二)国家重点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建设 

1、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 

(1)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保护 

中国的热带雨林、季雨林主要分布在北回归线以南的海南岛、南海诸岛、台湾岛和云南南部热带区域,雅鲁藏布江流域、喜马拉雅山、横断山、西双版纳、红河流域、海南尖峰岭、霸王岭热带雨林。已建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包括西藏珠穆朗玛峰、雅鲁藏布大峡谷、云南西双版纳、纳板河、南滚河、大围山、分水岭、广西弄岗和海南东寨港、坝王岭等自然保护区。热带林保护工程将重点加强这些自然保护区的建设。 

加强12处58万公顷已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设,扩建和新建8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加大热带林的保护力度。在破碎化严重,面积较小的海南保护区,扩大保护区面积,将附近生境较好的次生林划进保护区。保证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功能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有效性,使热带雨林能够自然恢复。新建保护区8处,面积30万公顷。 

加强自然保护区森林防火设施建设和防护装备配备,以防止严重森林火灾的发生;为制止偷猎和打击破坏野生动植物案件,在保护区应设立公安派出所或公安局,并做好公安装备和交通工具等设施建设。 

进行野生动植物本底资源调查,制定管理计划,根据保护对象调整核心区面积,重点加强雅鲁藏布大峡谷、弄岗、西双版纳、尖峰岭等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热带雨林的管护能力。 

加强天然林的保护。在热带地区,禁止砍伐天然热带雨林。对部分地区实行封山育林。 

(2) 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保护 

中国的亚热带是世界上亚热带面积最广阔生物物种最丰富以常绿阔叶林森林为代表的区域,占全国总面积的1/4左右,其北界在秦岭-淮河一线,南界在北回归线附近,自然地理条件特别优越。位于古北极和古热带两个植物区系的交接地带,受第四纪大陆冰川的影响较小,所以这里物种丰富,特有种多。重要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安徽牯牛降、天马、浙江天目山、清凉峰、凤阳山-百山祖、乌岩岭、古田山、福建武夷山、江西井冈山、湖北神农架、后河、湖南八大公山、莽山、壶瓶山、广东鼎湖山、南岭、车八岭、广西大瑶山、花坪、木伦、河南鸡公山、伏牛山、宝天曼、重庆金佛山、缙云山、贵州茂兰、习水、雷公山、云南高黎贡山、哀牢山、无量山、珠江源等保护区。 

重点加强现有3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新建34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增加面积280万公顷。在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内开展监测、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研究。加强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自然保护区森林防火设施建设和防护装备配备,以防止严重森林火灾的发生;为制止偷猎和打击破坏野生动植物案件,在保护区应设立公安派出所或公安局,并做好公安装备和交通工具等设施建设。

(3)温带森林生态系统保护 

中国的温带森林生态系统包括中国寒温带、温带、暖温带广阔地区,其中集中分布着针叶林及针阔叶混交林的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地区,是中国最重要的天然林区,而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生态系统受到人类破坏,残存甚少。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类型已建重要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北京松山、天津八仙山、北京与河北雾灵山、山西庞泉沟、历山、内蒙古白音敖包、大青沟、赛罕乌拉、汉马、贺兰山、辽宁医巫闾山、老秃顶子、白石砬子、仙人洞、吉林长白山、黑龙江呼中、丰林、凉水、牡丹峰、陕西牛背梁、周至、甘肃祁连山、兴隆山、宁夏与内蒙贺兰山、六盘山、新疆哈纳斯、天西等保护区。这些保护区对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维护区域生态系统功能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处于干旱区的山地森林生态系统是这个地区的天然屏障和水源,而且这些生态系统特别脆弱,破坏以后,极难恢复,这些地区是西部大开发地区,加强其自然保护区建设对西部生态环境保护十分重要。 

重点建设现有27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加大基础设施和基本建设投入,开展保护区的生态功能监测,提高已建保护区的技术与保护管理水平,加强保护区的能力建设。将在保护区附近的天然林和其它人为干扰较少的生态系统划入保护区,扩大自然保护区面积,维持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 

在温带天然林集中分布的保护生物多样性丰富地区和具有特殊生态功能的地区,新建16个自然保护区,面积120万公顷。 

加强自然保护区森林防火设施建设和防护装备配备,以防止严重森林火灾的发生;为制止偷猎和打击破坏野生动植物案件,在保护区应设立公安派出所或公安局,并做好公安装备和交通工具等设施建设。 

发展天然林综合利用示范区,在维持生态系统功能的前提下,发展旅游和其它非破坏性利用方式,在生态系统作用十分重要地区,进行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示范。 

2、荒漠生态系统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 

荒漠是发育在降水稀少、蒸发强烈、极端干旱生境下的稀疏生态系统类型。所占面积约占中国国土面积的1/5,沙漠和戈壁面积共约100余万平方公里。中国的荒漠可分成4个类型即:小乔木荒漠、灌木荒漠、半灌木与小半灌木荒漠和垫状小半灌木(高寒)荒漠。荒漠生态系统主要位于西部开发省区,在这些省区的大江、大河源头、人为破坏严重的小乔木、灌木生态系统、内陆河岸和湿地生态系统以及自然资源严重破坏、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抢救性地建立一批自然保护区,保护西部的独特的资源,并突出自然保护区在西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目前我国已在内蒙、西藏、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省、区建立了内蒙古乌拉特、西鄂尔多斯、毛乌素、西藏羌塘、甘肃安西、大、小苏干湖、盐池湾、青海可可西里、宁夏沙坡头、白芨滩、新疆阿尔金山、甘家湖、卡拉麦里、塔里木等30处国家级和省级荒漠类型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4350万公顷,这些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对保护荒漠植被、荒漠野生动物和防沙固沙起到了重要作用。 

(1)加强30处面积3860万公顷重点荒漠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建立管理机构,采取封育、围栏和巡护等措施,重点保护荒漠地区的灌丛植被和生物多样性。 

(2)大力新建一批重点荒漠类型自然保护区中,选择28处总面积为2000万公顷的荒漠自然保护区加以重点投入,扩大荒漠生态系统保护面积,强化对特有荒漠生态系统功能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3)为制止偷猎和打击破坏野生动植物案件,在保护区应设立公安派出所或公安局,并做好公安装备和交通工具等设施建设。 

(4)开展科学研究,进行荒漠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监测,建立荒漠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研究与示范区。在维持荒漠生态系统功能的基础上,开展生态旅游和其它综合利用示范,协调保护与发展关系。 

3、湿地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和示范区建设 

我国是亚洲湿地类型最齐全、数量最多、面积最大的国家,孕育着极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由于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压力造成了对湿地资源的破坏性利用,导致我国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受到了普遍的威胁和破坏,保护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已到了刻不容缓的程度。由于国家财力有限,不可能对所有湿地进行投资性保护。因此,选择重点的湿地生态系统类型建设自然保护区,保护好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以及时的特殊的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同时划建一批适合我国国情的湿地保护示范区,以期对全国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工作起到指导和示范作用。建立湿地保护示范区的原则:对全国或区域生态环境产生重大影响;湿地区集中连片;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环境脆弱;具有国家或国际重大意义。 

(1)湿地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建设 

目前我国已建立了天津古海岸与湿地、河北红松洼湿地、黑龙江三江、扎龙、吉林向海、莫莫格、辽宁双台河口、安徽升金湖、江西鄱阳湖、山东黄河三角洲、湖北长江天鹅洲、湖南东洞庭湖、广东湛江红树林、广西山口、海南东寨港、四川若尔盖、贵州草海、甘肃尕海、青海青海湖、新疆巴音布鲁克等45处国家级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加上地方级244处自然保护区,全国有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289处,总面积达4945万公顷。这些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对保护典型湿地生态系统、大江大河源头、主要河流入海口、候鸟繁殖和越冬栖息的等发挥了重要的保护作用。 

加大已建40处国家级和100处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使总面积为4000万公顷的湿地得到有效保护。加大这些自然保护区的基础设施投入,建立管理机构,加强巡护等措施,重点保护湿地和水源地以及湿地特殊野生动植物种的栖息地。在全国重点湿地生态系统类型地区再建160处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使总面积达到2000万公顷,强化对特有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和湿地生物多样性进行有效保护。 

(2)长江、黄河和澜沧江源区湿地保护示范区 

长江、黄河和澜沧江源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总面积达36万多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000多米,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湿地分布区,据科学家初步计算,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和澜沧江总水量的15%都来自这一地区,素有“中华水塔”之称。近年来,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境内湖泊萎缩,湿地退化,径流量减少。草地严重退化,土地沙漠化剧烈发展,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种类和数量锐减。科学预言,三江源地区是中国最主要的两大河流和一条国际河流的发源地,如果这一地区的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不到有效控制,脆弱的生态环境得不到保护和改善,三江流域上、中、下游地区的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将受到严重的影响。 

为保护我们的母亲河和“中华水塔”,2000年8月青海建立了保护三个大江大河源头的自然保护区,国家主席江泽民为该保护区题名“三江源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总面积为31.8平方公里,是目前我国面积最大、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自然保护区。 

对三江源保护区进行建设和综合治理,开展34项湿地保护示范区建设工程,对河源区约530万公顷的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进行保护。在重要和脆弱的湿地区建立大面积的湿地自然保护区,将核心区居民有计划地搬迁;新建禁猎区以物种保护为重点,进行野外保护体系工程建设;通过引导当地牧民建立严格控制牲口数量、实施冬夏轮放、进行放牧合理规划、适度开发等湿地资源合理利用的模式,开展社区湿地资源保护示范项目;开展草地恢复示范,通过植草和恢复现有草地对湿地区进行保护。 

(3)长江中下游湿地保护示范区 

长江中下游是我国河湖湿地分布最集中、最具代表性的地区。该区域的湿地主要由长江及其众多支流、湖泊组成。鄱阳湖、洞庭湖、洪湖、太湖、巢湖和洪泽湖等是本区著名湖泊,也是人工湿地(稻田)面积最集中的地区,是巨大的自然-人工复合湿地生态系统。由于人口集 中和过度利用湿地资源,该地区湿地面积显著减少,湿地生态环境质量严重退化。据初步统计,五十年代以来,该区湖泊面积丧失约1200万公顷,丧失率高达34%。另一方面,由于水土流失,泥沙含量大,造成泥沙大量淤积,明显降低了湿地的调蓄能力,减低了湿地抵御洪涝灾害的能力。1998年长江中下游特大洪水与该地区湿地退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开展37项湿地保护示范工程,对大约860万公顷的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进行保护和恢复。为该地区湿地进行恢复和重建并提供示范模式;通过建立禁猎区有效保护迁徙鸟类;初步建立湖区内湿地资源的生态开发模式;初步建立湿地资源合理利用模式。 

在鄱阳湖、洞庭湖区内,开展“平垸行洪、退田还湖”后恢复自然湿地活动,面积各约为10万公顷;鄱阳湖、洞庭湖为众多的迁徙鸟类提供了越冬地和停歇地,为有效控制湖区内的鸟类狩猎偷猎以及投毒现象,拟在两大湖区各新建面积为2万公顷的禁猎区;在鄱阳湖、洞庭湖、洪湖、太湖、巢湖和洪泽湖等6大湖泊建立水产、农业、林业生态开发示范区;通过向当地提供扶持(资金或项目),引导建立湖区水产资源综合开发、湿地生态旅游、观鸟旅游等湿地资源合理利用的模式。 

(4)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和嫩江源头湿地保护示范区 

三江平原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面积约为11.59万平方公里,是由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冲积的低平原与穆棱-兴凯湖冲积、湖积形成的低平原组成。松嫩平原湖群位于吉林省西部、黑龙江省的西南部。本区地势平坦、水系发达、河流纵横交织,由河流、湖泊、沼泽形成了特殊的湿地景观复合体,总面积约为17万平方公里,湿地面积为87万公顷(沼泽和湖泊面积)。嫩江源于大兴安岭东坡,源头以上为韩家园境内的二根河和松岭境内的南翁河,源头以下流经大兴安岭地区280公里,流域面积1.93万平方公里,年平均径流量28亿立方米。 

在该区开展20项湿地保护示范工程对约530万公顷的湿地进行保护。提供东北地区湿地生态系统恢复模式;开展渔、苇生态开发示范以及生态、物理示范;初步提供东北地区湿地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模式;动态监测径流、水位、水质污染。 

在三江平原湿地区内,选择地势低洼、排水不畅、易受洪涝灾害影响、产量很低的耕地,通过引水、种植植被等方式,逐步进行湿地生态系统恢复,计划将12万公顷的耕地改造为水稻田;在松嫩平原湿地区,以大庆油田的工业废水为主的污染越来越重,现污染面积已达5000平方公里,涉及的湖泊达170余个,确定2个渔、苇生态开发和生态、物理工程示范区;在大庆开展湿地资源保护和湿地生态旅游开发项目;在嫩江源头设立水文站、水质化验中心、计算机中心以及与各场站相联的网络系统,对嫩江源头的径流、水位、水质进行动态监测。 

(5)高原湖泊湿地保护示范区云南省境内大小湖泊有30余个,总面积为1066平方公里,集水面积约9000多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2.28%。绝大部分湖泊在高原区内。这些湖泊由于人口增加,森林面积减少,对水资源的过度利用等原因,导致了湿地栖息地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降低。青海湖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深居中亚大陆腹地,属高寒半干旱草原气候,面积达4340平方公里,蓄水量77.8亿立方米。目前,青海湖湖泊水位下降,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在这两个高原湖泊地区开展20项示范区建设对大约1100万公顷的湿地进行保护和恢复。建设期末,初步缓解青海湖水位下降趋势;提供青海湖湖区及其周边地区的合理放牧模式;对高原湖泊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保护进行示范;探讨在民族地区开展生态旅游为主的湿地资源合理利用模式。 

在青海湖湿地人工植草12万亩,建设围栏5000米,根治沙化;对青海湖湖周的湿地资源和畜牧数量进行调查,对青海湖地区的放牧模式进行合理规划,通过实行冬夏轮放、控制畜牧数量、减少冬季载畜量等措施,有力控制过度放牧问题,在湖区及其周边地区开展放牧的合理利用示范工程;在滇西北高原湖泊建立禁猎区,面积为6万公顷;在滇西北高原湖泊生物多样性受威胁严重地区,进行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示范;建立科学有序开发高原湖泊生态旅游并结合特种民族文化旅游为主体的资源合理利用示范模式。 

(6)澜沧江流域保护工程示范区 

澜沧江(湄公河)是一条著名的国际河流,干流全长4661公里,我国位于澜沧江的上游,在云南省境内的干流长1240公里,占干流总长的26.6%。 

在该区开展13项示范工程对大约480万公顷的湿地进行保护和恢复。在流域的生物多样性丰富地区,开展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示范活动。 

制定流域宣教和技能培训计划,为流域管理机构、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提供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流域管理、生态恢复等方面的理论、技能培训;在湿地资源利用和开发混乱地区,进行生态恢复示范;采用参与式乡村评估的方法,选择不同社区,进行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公众意识教育,并进行流域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示范活动。 

(7)沿海湿地保护工程示范区 

我国的海岸线绵长曲折,长达18000公里,分布于12个省(市、区)的188个县(市、区)内;海岛达6500个,海岛线约13000公里。潮间带滩涂面积达217万公顷,浅水海域面积约270万公顷。 

在沿海地区开展34项示范工程对大约430万公顷的湿地进行保护和恢复。要探索出适合中国实际的滩涂、河口及浅水海域保护及其利用的措施与途径,为中国滩涂与河口湿地的全方 位保护及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在辽河三角洲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前提下的资源合理利用示范;在辽河三角洲-辽东湾浅海水域湿地制定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土地利用发展规划及实施方案,以保护为主,同时发展生态农业、水产养殖业的综合经营示范;在广东珠江三角洲开展水产养殖、景区旅游项目建设、滩涂多种经营、资源产品综合利用的示范。 

(8) 红树林湿地保护 

红树林湿地是热带海岸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我国红树林主要分布在海南、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省(区)的沿海地区以及香港和澳门地区,总面积约1.4万公顷。

加强现有7个红树林保护区的建设;实施8项红树林湿地示范工程;新建红树林自然保护区1个,面积5000公顷;建立和完善红树林保护网络系统;在海南、广东和福建等省建立红树林育苗基地,营造红树林4万公顷;新建8处物种保存基地,建立红树林资源立体综合开发利用示范区5处,面积1万公顷;对现存的天然红树林进行保护规划,建立天然红树林野外保护体系。 

(9)国际重要湿地保护区建设 

我国政府自1992年加入了《湿地公约》以来,履行国际义务,相继有黑龙江扎龙、吉林向海、海南东寨港、青海鸟岛、江西鄱阳湖、湖南东洞庭湖、香港米埔等7处湿地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江苏盐城海滩湿地保护区被列入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山东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辽宁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上海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加入“东亚-澳大利亚涉禽保护网络”;兴凯湖、黄河三角洲、鄱阳湖、盐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加入“东北亚鹤类保护网络”。 

在列入国际重要湿地的自然保护区开展示范工程,提高这些保护区的监测和管理水平,直接受益范围大约为200万公顷。计划到2005年,将黑龙江省三江自然保护区等20个湿地自然保护区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已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7处湿地和待列入名录的上海崇明东滩等20个湿地自然保护区,将建立湿地定位监测占,对重要湿地的生态系统特性进行动态跟踪、研究;拟在新建的国际重要湿地自然保护区中,增加科研设施和基本建设投入。 

4、自然保护小区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小区 

建立自然保护小区,是针对我国南方人口稠密地区实施对生物多样性和珍稀动植物栖息地保护的一种有效方法和措施。它可以在全社会范围内,进一步改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生活环境,从身边做起保护自然资源,提高全民保护生态环境意识,进行两个精神文明的一项有深远意义的社会公益事业。 

凡有条件的地方都要因地制宜,都要采取多种形式建立各种类型自然保护小区,政府应当组织、批准和建立自然保护小区。自然保护小区的类型主要应当包括: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的主要栖息地、繁殖地和原生地;有益的和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野生动物栖息繁殖地;候鸟越冬的和迁徙停歇地;有保存价值的原始森林、原始次生林和水源涵养林;有特殊保护价值的地形地貌、人文景观、历史遗迹地带;烈士纪念碑、烈士陵园林地;机关、部队、企事业单位的风景林、绿化带;自然村的绿化林、风景林等。 

目前全国已有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和贵州省区已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小区5.03万个,总面积135.58万公顷。加强对已建保护小区的支持和管理,大力新建自然保护小区,使全国自然保护小区总数达到10万个,总面积达380万公顷左右,并确定自然保护小区建立标准,制定管理办法。 

(三)国家重点科研与监测网络建设 

1、科研体系建设 

我国野生动植物的科学研究力量和工作基础较为薄弱,亟待加强。 

(1)工作任务 

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野生动植物和湿地资源的科学研究工作,进行重点攻关,为保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为各级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部门服务。 

(2)组织机构 

科研体系由三级构成,包括中央级研究机构如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研究与发展中心,省级研究机构如省级林业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及基层研究机构如自然保护区等。 

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研究与发展中心是国家林业局专门从事全国野生动植物研究工作的国家级研究单位,它通过各种研究基地的建设,对全国辐射,形成野生动植物研究网络。成为国家野生动植物信息管理、种质资源保藏、标本管理和宣传教育、自然保护区与湿地研究的中心。 

省级研究机构作为地区的主要研究力量,以独立或协作的形式承担研究任务,开展地区性的研究工作。自然保护区等基层单位主要进行本地对象的研究和数据收集工作,协助中央级研究机构和省级机构完成研究任务。 

设立研究项目,建立项目管理制度,采取竞标方式,吸收各类研究部门参加,完善野生动植物和湿地资源的研究体系。 

(3)建设内容 

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研究与发展中心的建设主要包括科研楼、实验室科研仪器、野外调查设备、标本保存与处理设备、野生动植物种质基因库库房以及研究基地建设。 

对省级和基层科研机构的建设,主要以承担研究项目的形式予以支持。 

2、全国野生动植物及湿地资源监测体系建设 

建立全国野生动植物和湿地资源监测体系的目的在于,完善我国野生动植物和湿地资源调查与监测网络,提高我国野生动植物和湿地资源动态监测能力和技术水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开展野生动植物和湿地资源调查与监测的技术研究;逐步开展野生动植物生境和生态系统等方面的监测,进一步提高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和研究水平。 

(1)工作任务 

查清我国野生动植物和湿地资源现状,建立资源数据库,并进行长期动态监测,全面、准确、及时地掌握动态变化趋势,分析变化的原因,提出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对策。 

(2)组织机构 

全国陆生野生动物、野生植物和湿地资源监测体系由三级构成,即国家林业局野生动物与野生植物监测中心和国家林业局湿地资源监测中心,省级野生动植物、湿地资源监测站和设在各地的定位监测站点。 

国家林业局野生动物与野生植物监测中心和国家林业局湿地资源监测中心是全国野生动植物、湿地资源调查与监测工作的技术负责部门,各省监测站负责各省的资源调查和监测工作,定位监测点负责各种信息的采集和上报。 

(3)建设内容 

针对我国野生动植物资源主分布区、重点物种栖息地和湿地资源现状,为确保及时掌握资源动态变化,全国需建立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监测中心一处、湿地资源监测中心一处,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建立省级野生动植物及湿地监测站一处共31处,根据重点物种分布情况共建立15处野生动植物重点物种监测站,按照资源分布,全国共需设立野生动物监测点约2300处、野生植物监测点约1800处、湿地监测点约1000处,建立中央监测数据库、全国监测数据网络、定点网站和信息处理设施,配置必要的监测、通讯、采集和信息处理设备,加强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确保资源数据准确、及时、全面。 

3、全国鸟类环志中心及环志网络建设 

鸟类环志是利用无线电跟踪、卫星跟踪等各种鸟类标记手段,在鸟类繁殖地、越冬地和迁徙中途停歇地对鸟类进行标记,然后根据获得的标记研究鸟类的生活史、种群动态的一种研究方法。加强鸟类环志站网络建设,对于推动我国鸟类资源的保护管理、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1)工作任务 

规范全国鸟类环志活动,加强鸟类环志技术的研究;开展对鸟类迁徙路线、迁徙策略、种群变动趋势以及栖息地条件对鸟类种群变化的影响研究,为制定合理的鸟类资源保护管理政策提供依据。 

(2)组织机构 

全国鸟类环志网络由全国鸟类环志中心、省级环志站和各环志点构成。 

(3)建设内容 

加强全国鸟类环志中心和原有2处环志站的建设。在分布于全国三大鸟类迁徙路线上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建14处鸟类环志站。更新陈旧设备,引进新技术和新装备,完善技术设施,丰富环志种类,加大环志数量,实现环志手段、数据处理的现代化。 

4、完善野生动植物检测中心建设 

建立和完善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检测中心,对于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执法,促进贸易提高我国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管理水平,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1)工作任务 

建立野生动植物物种DNA指纹档案,对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进行标记。 

(2)建设内容 

购置DNA指纹技术研究仪器和防伪标记系统,装备一个DNA指纹实验室和一个产品检测标记室。 

五、野生动植物繁育、合理开发利用和产业主体框架 

(一)野生动植物种源繁育基地 

建立野生动植物种源繁育基地,其目的就是要根据经济发展需要,研究野生动物驯养繁殖技术和野生植物培育技术,规模化培育野生动植物种源和品种,并通过技术推广和向社会提供种源,以点带面,引导和促进资源的人工繁育,最终实现资源总量的全面扩大。 

1. 珍稀植物种源基地建设 

在云南、贵州、广西、福建、黑龙江、宁夏分别建立6处珍稀植物种源基地,重点培植红豆杉、喜树、榧树、黄檗(黄菠萝)、红松、兰科植物等,向社会推广20种以上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栽培植物,并且种源培育规模基本满足推广社会化种植的需要。 

建设内容:主要有兴建基础设施,整治土地,种源采集和移植,人才引进及人员培训,科研设备配置和建立信息网络等。 目标:移植野生植物种类500种以上,并基本形成稳定的种群。其中可向社会批量提供的野生植物繁殖材料新品种在20种以上。 

2. 野生动物种源繁育中心 

在完善现有11处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的基础上,新建20处野生动物繁育中心,解决高鼻羚羊、麝、鹿、麂、穿山甲、灵长类、羚羊类、灵猫、野猪、紫貂、河狸、雉类、雁鸭类、鸠鸽类、观赏鸟类、蛇类、巨蜥、龟类、虎纹蛙、珍稀蝶类等野生动物种源的规模化繁育及技术问题,并从国外引进羊驼、西瑞等种源繁育推广,进一步丰富我国驯养繁殖的野生动物种类。 

建设内容:主要有兴建基础设施,繁育笼舍及活动场所建设,饲料基地建设,捕捉和引进种源,疫病防治器械,人才引进及人员培训,科研设备配置和建立信息网络等。 

目标:建立起200种以上野生动物人工繁育种群,其中可向社会批量提供的野生动物种源在50种以上。 

(二)野生动物驯养繁殖 

在种源有充分保障的基础上,引导和推动社会发展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业,通过资源规模化培育,可促进经济发展。驯养繁殖的野生动物还可用于展示、观赏、保护宣传教育,促进旅游事业发展。为此,我国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业主体框架,主要由动物园、野生动物园和规模化养殖(含自然散养)基地组成。 

1. 动物园建设 

我国现有省级动物园31个,地市级动物园165个,基本都是地方政府投入,国有性质管理,隶属于各地城建部门,而对动物园野生动物的管理则归口于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要有计划地控制动物园的发展数量,减轻野外捕捉野生动物的压力。原则上只考虑在经济发达的地市级城市新批建动物园,近期和中期建设总体数量为100个。 

2. 野生动物园建设 

我国现有野生动物园7处,在建2处,分布在北京、上海、河北、山东、广东、海南、四川等省市。其建设投资分国家投入、集体筹建和个人投资三种方式,隶属于不同的部门,均归林业主管部门进行行业管理。根据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形势和自然气候特点,在现有野生动物园基础上,到2010年我国可增建19处综合性大型野生动物园,建设投资以集体和个人投资为主,国家予以适当资金和政策扶持。 

3. 规模化野生动物养殖场和自然放养基地 

为推动野生动物驯养繁殖朝规模化养殖、集约经营方向健康发展,对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业将着重通过政府投建示范场区、政策引导、经济扶持、科技推广和规范管理等措施,促进一批 规模化驯养繁殖场和自然放养基地的建立,使高鼻羚羊、麝、鹿、麂、穿山甲、灵长类、羚羊类、灵猫、野猪、紫貂、河狸、雉类、雁鸭类、鸠鸽类、观赏鸟类、蛇类、巨蜥、龟类、虎纹蛙、珍稀蝶类等野生动物稳定增长,以满足经济发展对资源的大量需求。 

目标:大型规模化养殖场和自然放养基地达到500处,驯养繁殖野生动物种类达到50种以上,基本缓解经济发展中野生动物资源严重不足的状况。 

(三)现代运动狩猎 

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狩猎,推动传统狩猎向现代运动狩猎转轨,带动野生动物栖息地周边区域经济发展,从而实现部分物种从被动保护到主动保护的根本性转变。 

目标:到2030年,在全国认定或成立狩猎组织及代理机构50-100家,经济发达省、市可成立2-3家;使我国的“国际狩猎场”和狩猎场、区达120-140处。 

(四)野生植物资源采集 

从野外采集野生植物资源,以满足经济发展需要,必须在资源不断增长的前提下,遵循“资源消耗量小于自然增长量”的原则,明确保护者权益,协调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关系,使当地人民从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中获得收益,调动当地人民保护野生植物的积极性,实现资源和经济双增长。有组织、有计划限量采集(采伐)兰花、红豆杉、红松籽、水曲柳等资源,带动一大批贫困山区人口脱贫致富。 

(五)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加工利用 

当前,我国野生动植物资源利用效益低下的情况仍十分严重,加剧了对有限资源的需求。对此,要切实采取措施,引导资源利用朝高科技、高效益方向转化,改变增长方式,其关键是合理配置资源、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引导、扶持高效益加工企业。 

(六)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流通体系建设 

流通秩序混乱,是非法来源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流入市场的根本原因,针对上述现状,规范流通秩序,逐步建立以专业市场和定点经营单位为主渠道的流通体系,计划逐步在辽宁、河北、内蒙古、新疆、重庆、云南、山东、浙江、广西等省区建立9处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一级专业市场,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50-100处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二级专业市场。凡是进入流通领域的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均应在专业市内由定点单位统一经营管理,专业市场内经营的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实行标记制度,强化证件管理,提高市场监管能力,遏制非法来源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进入市场,以达到严格控制资源消耗量的目的。 

六、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一)投资估算和项目实施时间的编制说明 

项目投资估算依据国家林业局有关规程、规定确定的技术经济指标,及各地调查研究所取得的技术经济指标,费用参照有关取费标准进行估算。 

坚持公益性事业建设以国家和地方政府投资为主的原则,鼓励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全国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保护工程主要保护的是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和全国典型的森林、荒漠和湿地生态系统类型,是保护全国生物多样性的精华。这项工程是我国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项目基本建设费用主要依靠国家和地方政府预算内基建拨款,而且中央财政应当承担主要经费支持。因此,工程投资的综合比例一般确定为国家投资占80%,地方配套占20%。如特殊野生动植物物种或特殊典型生态系统类型和位于我国西北部欠发达地区的建设内容,则按国家投资100%比例计算。 

项目实施时间主要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01-2005年期间,也就是“十五计划”期间;第二阶段是2006-2010年期间;第三阶段是2011-2030年期间。各个项目安排主要以2001-2005年和2006-2010年为主,对2011-2030年仅作为大致规划内容。 

国家重点野生动植物保护项目计算标准: 

(1)保护区建设:2001-2010年期间,大熊猫保护区按每个3000万元计算,朱?等野生动物类型保护保护区按每个2400万元计算,野生植物等类型保护区按每个2000万元计算;2011-2030年期间的投资,将按2001-2010年期间投入标准的150%计算。 

(2)禁猎(伐)区建设:2001-2010年期间,野生动物禁猎区按每个1000万元计算,野生植物禁伐区按每个800万元计算;2011-2030年期间的投资,将按2001-2010年期间投入标准的150%计算。 

(3)繁育中心和培育基地:2001-2010年期间,大熊猫等15种动植物种繁育中心和培育基地按每个3000万元计算;2011-2030年期间的投资,将按2001-2010年期间投入标准的150%计算。 

(4)保护站建设:在重点野生动植物主要栖息地覆盖的每一县级行政区域,建立保护站一处,承担栖息地保护及改善职责。2001-2010年期间,建站投资按每站100万元计算;2011-2030年期间的投资,将按2001-2010年期间投入标准的150%计算。 

(5)科研监测站点建设:在重点野生动植物主要栖息地需要建立必要的科研监测站或监测点,承担栖息地变化科研监测任务。2001-2010年期间,一个物种重点物种建立一个监测站和数个监测点,建监测站投资按每站200万元计算,建监测点投资按每个点80万元计算;2011-2030年期间的投资,将按2001-2010年期间投入标准的150%计算。 

(6)重点野生动植物主要栖息地恢复和改善:2001-2010年期间,根据物种对栖息环境的要求,在其主要栖息地选择重要的破坏较为严重的区域,针对性恢复植被和建立食物链,按每万公顷3000万元计算;2011-2030年期间的投资,将按2001-2010年期间投入标准的150%计算。 

国家重点生态系统保护项目计算标准: 

(1)森林生态系统保护:2001-2010年期间,热带保护区按每个2000万元计算,亚热带按每个2400万元计算,温带按每个2800万元计算;2011-2030年期间的投资,将按2001-2010年期间投入标准的150%计算。 

(2)荒漠生态系统保护:2001-2010年期间,每个保护区按每个2800万元计算;2011-2030年期间的投资,将按2001-2010年期间投入标准的150%计算。 

(3)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区:2001-2010年期间,每个保护区按每个3000万元计算;2011-2030年期间的投资,将按2001-2010年期间投入标准的150%计算。 

(4)湿地生态系统保护示范区工程:2001-2010年期间,除长江、黄河和澜沧江三江源湿地保护区按1.5亿元计算外,其它每个示范区均按6000万元计算;2011-2030年期间的投资,将按2001-2010年期间投入标准的150%计算。 

(5)自然保护小区和生物多样性小区:2001-2010年期间,每个保护小区建设需要40万元,其中国家补助20万元,地方配套20万元;2011-2030年期间的投资,将按2001-2010年期间投入标准的150%计算。 

国家科研与监测网络建设项目计算标准: 

(1)2001-2010年期间,国家研发中心按7500万元计算,国家动植物监测中心按4000万元计算,国家湿地监测中心按3000万元计算,省级科研机构按每个300万元计算,省级动植物监测站按500万元计算,省级湿地监测站按400万元计算,湿地宣教中心按每个2000万元计算,动植物监测点按每个80万元计算,湿地监测站按每个100万元计算;2011-2030年期间的投资,将按2001-2010年期间投入标准的150%计算。 

(2)2001-2010年期间,鸟类环志中心及网络建设:国家鸟类环志中心按2000万元计算,环志站按每个400万元计算;2011-2030年期间的投资,将按2001-2010年期间投入标准的150%计算。 

(3)2001-2010年期间,动植物检测中心建设:按3000万元计算;2011-2030年期间的投资,将按2001-2010年期间投入标准的150%计算。 

野生动植物产业基地建设项目计算标准: (1)动物救护繁育基地:2001-2010年期间,每个建设需要1000万元,其中国家按每个补助500万元;2011-2030年期间的投资,将按2001-2010年期间投入标准的150%计算。 

(2)植物培育基地:2001-2010年期间,每个建设需要800万元,其中国家按每个补助400万元;2011-2030年期间的投资,将按2001-2010年期间投入标准的150%计算。 

(3)野生动物园:2001-2010年期间,每个建设需要2亿元,实行社会集资,国家不予补助;2011-2030年期间的投资,将按2001-2010年期间投入标准的150%计算。 

(4)野生动物养殖场:2001-2010年期间,每个建设需要550万元,国家按每个补助25万元;2011-2030年期间的投资,将按2001-2010年期间投入标准的150%计算。 

(5)野生动物自然放养场:2001-2010年期间,每个建设需要3000万元,国家每个补助1000万元;2011-2030年期间的投资,将按2001-2010年期间投入标准的150%计算。 

(6)狩猎场:2001-2010年期间,每个建设需要560万元,其中国家按每个补助80万元;2011-2030年期间的投资,将按2001-2010年期间投入标准的150%计算。 

(7)野生动植物加工企业:2001-2010年期间,实行社会集资,国家不予补助;2011-2030年期间的投资,将按2001-2010年期间投入标准的150%计算。 

(8)野生动植物一级市场:2001-2010年期间,每个建设需要4000万元,其中国家按每个补助1000万元;2011-2030年期间的投资,将按2001-2010年期间投入标准的150%计算。 

(9)野生动植物国家二级市场:2001-2010年期间,每个建设需要275万元,其中国家按每个补助25万元;2011-2030年期间的投资,将按2001-2010年期间投入标准的150%计算。 

(二)投资估算 

1、估算总投资 

根据各工程建设内容、规模与计算指标,经估算,本规划2001-2030年建设投资总共需要投入:1356.54亿元,其中国家投资664.38亿元,地方投资316.86亿元,社会集资375.31亿元。 

2、具体投资分配 

各个建设投资分配结构如下: 

按投入时间分为: 

2001-2005年需要投入建设资金398.07亿元,平均每年79.61亿元。 

2006-2010年需要投入建设资金354.71亿元,平均每年70.94亿元。 

2011-2030年需要投入建设资金603.76亿元,平均每年30.19亿元。 

按投资主体分为: 2001-2005年,国家预算内资金投入214.78亿元,平均每年42.96亿元;地方配套93.29亿元,平均每年18.66亿元;社会集资90.0亿元,平均每年18亿元。 

2006-2010年,国家预算内资金投入181.0亿元,平均每年36.2亿元;地方配套88.48亿元,平均每年17.70亿元;社会集资85.24亿元,平均每年17.05亿元。 

2011-2030年,国家预算内资金投入268.6亿元,平均每年13.43亿元;地方配套135.09亿元,平均每年6.75亿元;社会集资200.06亿元,平均每年10亿元。 

按使用方向分为: 

2001-2005年国家重点野生动植物保护58.63亿元,平均每年11.73亿元;国家重点生态系统类型保护212.04亿元,平均每年42.41亿元;国家科研与监测网络建设22.26亿元,平均每年4.45亿元;野生动植物产业基地建设105.14亿元(包括社会集资),平均每年21.03亿元。 

2006-2010年国家重点野生动植物保护46.57亿元,平均每年9.31亿元;国家重点生态系统类型保护198.78亿元,平均每年39.76亿元;国家科研与监测网络建设8.4亿元,平均每年1.68亿元;野生动植物产业基地建设100.96亿元(包括社会集资),平均每年20.19亿元。 

2011-2030年国家重点野生动植物保护73.28亿元,平均每年3.66亿元;国家重点生态系统保护299.87亿元,平均每年14.99亿元;国家科研与监测网络建设14.99亿元,平均每年0.75亿元;野生动植物产业基地建设215.63亿元(包括社会集资),平均每年10.78亿元。 

(三)资金筹措 

根据总体规划原则,国家投资部分纳入国家基本建设计划,按项目建设进度分期投入。地方配套资金要纳入各级地方财政预算和地方统筹,分年度投入。 

国家除将工程纳入国家基本建设计划预算,还可在社会上发行债券或彩票,进行筹资。 

对于以盈利经营为主要目的项目,则在明确责权利的前提下,通过社会招商引资方式进行筹资。 

此外,加强与有关国家和非政府国际组织的联系,广泛争取国际合作,为保护工程建设项目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 

七、效益分析与综合评价 

(一)生态效益分析 

建设项目实施后,将大大提高国家对野生动植物资源及其栖息地的保护管理能力,恢复和 改善了野生动植物的栖息环境,将使80%的野生动物和60%的野生植物得到更好的保护。特别是一些主要物种如虎、大熊猫、豹等的保护,维护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其他物种如麝、鹿、普氏原羚等野生动物的保护,限制了人类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通过实施保护工程,新建一批保护区,建立禁猎区,对自然生态系统的重建和恢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该计划的实施,使以森林、荒漠和湿地为主体的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生态系统的水平结构、垂直结构和营养结构将得以优化,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充分发挥调节气候、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涵养水源和美化环境的多种功能。该计划涉及的保护区主要在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和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巨大的水源地和分水岭,项目的实施不仅对野生动植物栖息地本身,而且对区域和整个流域生态系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些生态系统所产生的巨大生态效益不仅是局部地区的,而是全球性的。 

(二)社会效益分析 

全国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保护建设工程是公益性的社会事业,通过野生动植物保护工程的实施,将极大地宣传了野生动植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提高人们的自然保护意识。 

通过对野生动植物和保护区等管理和科研机构的建设,将加强这些机构的保护宣教能力,为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野生动植物和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使保护区真正成为宣传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阵地。通过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野生动植物的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极大地促进野生动植物产业的发展,为社会创造财富,安置大量职工,丰富人们生活。野生动物园的发展,为人们提供观赏动物的机会。重要野生动植物资源保存基地和中心的建设,饲养野生动物地发展,将满足人们对野生动物的需求,而且减少人为对野生动物的需求,使资源保护状况的好转。生态环境的改善,将更好地发挥净化大气、减少污染和美化环境等功能,为社会提供更好的保健游憩场所,改善当地居民的生存环境,为周边地区,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社会经济和科教文卫事业的全面、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野生动植物的保护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野生动植物的保护直接影响我国在国际上的形象,甚至有人利用野生动物保护问题攻击我国。工程的建设,将大大提高对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和科研监测能力,为保护管理宏观决策的制定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也是履行国际公约如生物多样性公约,湿地公约的重要内容,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国际声望。 

(三)经济效益分析 

1、直接效益 

野生动植物资源具有极其重要的经济价值。保护工程的建设完成,不仅保护了野生动植 物及其栖息地,使野生动植物尤其是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群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为我国传统的中医药、保健品等提供了充足的资源储备,而且对野生动植物物种的人工繁育,直接提供大量野生动植物产品,作为食物和药品等的原料。据不完全统计,80%的中成药和大部分保健品原料来自野生动植物,照此推算,每年可获得经济效益3400亿元。仅全国270家动物园和野生动物园就可获得经济效益5.5亿元;为餐饮业提供野味可获经济效益80亿元;每年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可出口创汇5000多万美元。每年共计至少可获经济效益3700亿元。完善保护管理机构,壮大保护管理队伍,提高保护管理能力,加强执法力度,减少偷猎、盗猎和非法野生动植物贸易的犯罪活动,净化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市场,挽回国家损失。 

2、间接效益 

保护工程的实施完成不仅有着巨大的直接经济效益,其潜在的间接效益更是不可估量。首先,物种的具有巨大的潜在保存价值,目前对遗传资源具有极其巨大的潜在经济价值认识越来越清楚,野生动植物的遗传资源成为各国争夺的焦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就地保护和人工培育,对它们的价值将日益得到挖掘和开发。随着其次野生动物市场的规范,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和利用走向健康轨道,就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的水源保存效益、防风固沙效益、防止水土流失效益、净化空气和防治污染的效益能得到进一步实现。 

八、保障措施及政策建议 

为推动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事业的发展,确保规划任务的顺利实施,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制定相应的政策。 

1、切实加强领导,建立健全管理机构 

造林绿化、森林资源管理和野生动植物保护是林业工作的三大任务,也是各级林业主管部门的三大行政职能。这三个方面的工作,是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目前,我国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机构比较薄弱,全国约一半的省(区市)没有行政机构,很不适应保护事业发展的需要。各级主管部门要重视野生动植物保护机构的设置,争取用两三年的时间做到每个省(区市)都要由行政管理机构。同时,要在野生动植物资源集中分布地区和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利用强度高的地区,建立健全地、市、县、乡级保护管理机构。在14个大的省会城市(口岸)建立办事处,实行网络化管理,有计划地在一些重要口岸建立检查站,完善进出口监管功能。加强队伍管理,注意执法培训,实行持证上岗,逐步建立一支专业过硬、作风廉洁、管理高效的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队伍。 

2、多方筹集资金,加大投资力度 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是我国野生动植物保护事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要研究和建立以中央和地方政府投资为主,多渠道筹集资金为辅的投入机制。各级主管部门要积极争取将野生动植物保护事业纳入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所需事业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要在将要建立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中确定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野生动植物保护、自然保护区建设和湿地保护工作。林业的有关项目优先向自然保护区倾斜。要积极拓宽筹资渠道,鼓励社会各界捐助和投资,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为野生动植物保护事业的发展争取更多的资金。 

3、推进法制建设,加大执法力度 

各级行政主管部门要围绕《野生动物保护法》和《野生植物保护条例》不断完善配套法规,建立健全法规体系,积极推进立法工作。要争取《濒危野生动植物进出口管理条例》、《湿地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早日出台;各省(区、市)要抓紧制定《野生植物保护条例》实施办法、地方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和因保护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受到损失的补偿办法等地方法规。同时,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能力,采取有效措施,继续组织实施严打行动,把严打和日常执法结合起来,坚决打击乱捕滥猎、乱采滥挖野生动植物的违法犯罪活动,有效遏制一些地方存在的猖狂盗猎、非法经营、倒卖、走私野生动物的混乱局面。 

4、加强行业管理,促进产业发展 

野生动植物是一项可以再生的自然资源,保护这项资源既能维护和改善人类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又能提供大量产品,丰富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在不断加强保护工作的同时,要按照分类和分级指导原则,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和配套技术法规,实行优惠扶持政策,特别是对已经繁殖成功、市场前景比较大的一些物种要进行有序利用,不断开发新产品,要发展野生动植物观赏、旅游以及在国家政策和国际公约许可范围内的狩猎、采集和贸易等活动。发展野生动植物产业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为了增强野生动植物保护的活力和能力。各级主管部门要对发展产业给予足够重视,制定政策法规,统筹规划,建立专业市场,加强流通领域管理。同时,在条件成熟时,建立行业组织,协助政府搞好行业管理,开展专业技术指导与服务,促进野生动植物产业的健康发展。 

5、加强队伍建设,提高自身素质 

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政策性强、责任大、管理难、国内外影响大,各级行政主管部门一定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加强制度建设,实行依法行政,努力提高政策水平和执法水平;要深入调查研究,开展各种 形式业务培训,提高业务素质;要增强服务意识,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做到廉洁自律,树立野生动植物行业主管部门的良好形象。 

6、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参与意识 

野生动植物保护是一项社会性、群众性和公益性很强的工作,只有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公众的参与才能搞好。各级行政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工作的重要性,要把加强宣传,不断提高全社会的保护意识作为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要拟定宣传计划,增加宣传投入;要积极发挥各种自然保护组织和团体在宣传方面的作用,调动社会各界参与野生动植物保护事业;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多种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保护野生动植物对生态环境建设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宣传国家的有关政策法规,宣传在保护野生动植物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要发挥舆论的监督作用,对破坏野生动植物的典型事件要敢于曝光;通过举办夏令营、科普讲座等活动,在中小学生中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的宣传活动,要充分利用“爱鸟周”、“保护野生动物宣传月”和“国际湿地日”等时机,集中组织开展大型宣传活动,扩大社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