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23:54:53
中国网 | 时间: 2005-11-04  | 文章来源: 中国网
我国西部地区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系统类型多样。地处长江、黄河的上游,是中下游地区的生态屏障、水源涵养地,是我国生态系统平衡枢纽。长期以来,由于不合理的耕作和过度无序开发,西部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水土流失、干旱和荒漠化问题突出,自然灾害频率不断加大,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生态系统对经济的承载能力越来越弱,不仅给本地经济发展带来极大危害,也给中东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经济发展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早在1999年6月,江泽民同志在视察西北五省时指出:“改善生态环境是西部地区开发建设必须首先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如果不从现在起努力使生态环境有一个明显的改善,在西部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就会落空。” 因此,党中央适时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决策,把生态环境建设、改善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首要任务来组织实施,这是建国以来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战略决策在理念和实践上的重大突破。
一 大开发五年来西部生态环境建设、改善呈现出可喜变化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五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强有力的、切实可行的措施,不断推进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改善工程,据统计,五年来,中央投入1100多亿元的林业生态建设资金中,西部地区占了大部分。其中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涉及西部11个省(区、市),累计投入287.8亿元;退耕还林涉及西部12个省(区、市),累计投入311亿元,占全国的65%,京津风沙源治理在西部省(区)安排退耕还林资金42.2亿元,占资金总额的49.6%;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试点在新疆、广西3年分别累计安排资金2.25亿元和5.25亿元。目前,六大林业重点工程涉及到整个西部地区,成为西部大开发的基础性生态建设工程,并初显成效。据国家林业局最新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我国森林覆盖率为18.21%,与第五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果的16.55%相比,提高了1.66个百分点。其中,占国土面积32.19%的西北5省(区)的森林覆盖率也由3.34%提高到了5.86%。
具体来说,大开发五年来,西部生态环境建设、改善工作初显成效,呈现出以下几方面的可喜变化。
1.天然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五年来,东北、内蒙古国有重点林区木材产量已调减到位,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全面停止天然林商品性采伐,工程区累计减少森林资源消耗3.2亿立方米,完成生态公益林建设任务14707.6万亩,14亿亩天然林得到有效管护。
据全国水土流失最新调查监测结果表明,三峡库区水土流失面积减少了23.9%,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水土流失面积与工程实施前相比下降了5.99%,长江泥沙含量出现全线下降的趋势。
2.林草植被得到恢复
五年来,西部地区累计完成陡坡耕地退耕还林1.18亿亩,荒山荒地造林1.7亿亩,累计治理严重退化草原1.9亿亩。仅2004年一年,西部地区退耕还林工程区林草覆盖率平均提高两个百分点,内蒙古一些荒漠化草原植被覆盖度提高20%以上。宁夏实行全区禁牧,青海实施以草定畜取得初步成效,京津周边地区土地沙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据统计,2003年全国11条主要江河流域土壤流失量大幅度减少,其中长江和淮河减少50%左右。
3.治理面积大于沙化面积
京津风沙源治理和以防沙治沙为主攻方向的“三北”四期工程覆盖了85%以上沙化土地。“三北”四期工程启动以来,已累计治理沙化土地1.95亿亩,工程区内20%沙化土地、黄土高原40%水土流失面积得到初步治理,65%的农田实现林网化,使2130万公顷农田得到了有效保护。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启动以来,累计完成治理任务1.67亿亩,工程区植被覆盖度较2000年相比提高近30%。
据全国荒漠化监测和沙尘暴监测结果表明,内蒙古自治区实现了由“整体恶化、局部改善”向“整体遏制”的重大转变。新疆最近十年土地沙化扩展速度减少一半,并呈逐年下降态势,出现了草木茂盛、野生动物增多、湖河水位提高等生态好转的迹象,全区森林覆盖率由1999年的1.68%提高到2.94%。宁夏沙化土地面积由165万公顷减少为126万公顷,实现了治理速度大于沙化速度的重大转变。
4.野生动植物种群得以保护和恢复
六大林业重点工程使西部的生态明显改善,西部独特的野生动植物等珍贵物种资源得到恢复和保护,西部地区林业系统管理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达到86处。据全国野生动物、野生植物、湿地和大熊猫调查结果表明,西部地区的大熊猫、金丝猴等国内外普遍关注的珍稀濒危野生动物数量成倍增加。其中大熊猫数量增长了40%以上,野外大熊猫分布县达到45个,比上次调查时增加了11个,栖息地也由2085万亩增加到3450万亩,增长65.6%;褐马鸡等物种的新记录、新繁殖地或越冬地不断被发现;100多年未见踪迹、已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宣布为世界极危物种的崖柏在重庆大巴山区被重新发现。
5.生态建设推动经济发展
五年来,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累计分流安置林业富余职工66.5万人。工程区经济发展逐步呈现出多元化,森林旅游、森林食品、药材、土特产品采集加工等特色经济迅速发展,林区产业结构逐步趋于合理,开始走出“独木支撑”的困境。
退耕还林工程,已使上千万农户从退耕还林补助中直接受益。同时保障和提高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加了农民收入,加快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许多地区通过发展经济林、竹林、兴办沙产业等生态产业,已形成了一批灌草生产基地、中药材和果品基地,既增加了农民收入,又解放了农村大量劳动力从事家庭多种经营,或转向第二、三产业。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使1622万农民直接从中受益,与1999年相比农民人均纯收入共增加1080元,部分地方财政增收的10%以上来自京津风沙源治理保护,直接受益人口达到两亿多人,工程区年均增产粮食1107万吨,年产果品和木材产值约150多亿元。
二 当前:治理与破坏相峙,生态环境
整体仍在恶化大开发五年来,西部生态环境建设、改善工程全面展开,并已取得明显成效。但是这并没有从根本上抑制西部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的趋势。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改善工作仍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目前西部生态环境总体状况可以概括为:生态普遍脆弱,生态保护能力低下;局部有所改善,整体仍在恶化;浅层次问题得到缓和,深层次问题加剧;治理水平较差,整体可持续发展能力低下;呈现由“结构性破坏到功能性紊乱”演变的恶性循环发展趋势。生态环境整体仍在恶化,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森林生态系统失衡,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
西部森林生态系统呈现数量型增长与质量型下降并存。一是天然林面积下降,人工林、经济林面积增加。近10年来,西部地区(不含西藏、云南、重庆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森林面积和森林覆盖率增幅分别达到8.27%和12.75%,但森林活立木总蓄积量和单位面积活立木蓄积量降幅分别达18.96%和25.14%,经济林面积大幅度增长,增长幅度达62.96%。而天然林、防护林的面积却分别下降了14.49%和51.07%。在西南地区,由于长期毁林开荒,享有“植物王国”之称的云南西双版纳原始森林面积急剧下降,森林生态系统正面临着进一步恶化的趋势,整个地区原始森林已所剩无几了。二是林龄结构不合理。西部地区以幼龄林和中龄林分布面积最多,分别占西部林地总面积的33.5%和32.2%;过熟林面积仅占林地总面积的7.9%;近熟林和成熟林占林地总面积的12.9%和13.5%。
由于森林生态系统的破坏,森林质量下降,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许多生物种群不断减少,甚至濒临灭绝。现在虎、熊、猴等动物已在黄土高原地区消失。野生植物的濒危和消亡,多数是伴随森林的破坏,草场的开垦而发生的。大量珍贵药材遭到严重破坏,数量急剧减少。
森林生态系统质量的下降造成森林生态系统调节能力减弱,病虫害加剧,森林病虫害面积逐年增加。
2.草地退化严重
我国现有草地面积3.9亿公顷,仅次于澳大利亚,居世界第二位。但人均占有草地仅为0.33公顷,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我国草地大部分分布在西部地区,它不仅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绿色生态屏障和牧民赖以生存的基本生产资料,也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区。草地的保护建设,对维护生态安全,促进牧区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然而,令人忧虑的是我国西部草地面临着牧草资源匮乏,生物多样性减少,杂草入侵,草地生产能力下降,草地退化等严重问题。
兰州大学农业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对青海省玛曲县高寒草甸植被做过三年调查,研究表明:①草地生产能力下降。平均亩产干草由60年代的300公斤下降到现在的100公斤以下。②鼠害严重。每公顷草地上地下鼠的数量由过去的8~10只增加到现在的30只以上。③毒杂草比例增加。黄帚橐吾等毒杂草在群落中的比例由1979年20%上升到现在的40%~60%。④土地裸露增加。土地裸露由过去不到10%到现在的30%。目前,我国90%的可利用天然草原不同程度地退化,且每年以200万公顷的速度增加。北方和西部牧区草地退化已达7000多万公顷,约占牧区草地总面积的30%。西北地区的草地退化率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宁夏草地退化高达97.37%,陕西为58.55%,甘肃为45.17%,西藏为30.36%。造成草地退化的原因主要有:一是长期超载放牧,过度使用;二是气候干旱,使草地逐步沙化;三是人为采樵,滥挖药材,搂发菜,开矿和滥猎。
草原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不仅造成水土流失,江河泥沙淤积,沙尘暴等严重的生态问题,而且严重影响到牧民的生产、生活和牧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3.水土流失形势依然严峻
近年来,我国在水土流失防治上取得了一定成绩,西部地区水土流失蔓延的趋势有所缓减,但水土流失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由于草地退化,森林毁坏,水蚀、风蚀频繁,导致水土大量流失。西部地区目前仍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水土流失面积达104.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的80%以上),水土流失率达15.15%。
水土流失在西部地区主要表现为西北地区的风蚀和西南地区的水蚀以及青藏高原的冻融侵蚀。据统计,西部土壤侵蚀面积占国土面积的60.56%,其中水力侵蚀以黄土高原和长江中上游地区最为严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占黄河中上游水土流失面积的2/3,面积约45万平方公里。平均每平方公里每年流失土壤0.5~1万吨,高的达到2~3万吨;平均每年流失土层0.5~1.0厘米,高的达到2~5厘米,年流失土壤16亿多吨。尤以陕西省水土流失最为严重,水土流失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3,年均输沙量9.2亿吨。长江中上游地区水土流失总面积超过55万平方公里。其中青海全省水土流失面积占土地面积的46%,省内年均输沙量近1.2亿吨。四川省水土流失面积由50年代的9.4万平方公里发展到现在的38.3万平方公里。
水土流失不仅使本地区失去大量地表有机土壤,导致土地贫瘠。而且因为西部地区地处长江、黄河的中上游,每年输入黄河、长江的泥沙量多达30亿吨,其中1/3的泥沙进入干流,2/3的粗沙、石砾淤积在支流河道和水库中,使黄河、长江河床抬高,极不利于黄河、长江的防洪防汛。
4.土地荒漠化严重,沙尘暴加剧
土地荒漠化是土壤侵蚀的另一种形式,是土地退化的结果,是人类不合理经济活动而造成的生态性灾害。目前,全国荒漠化土地262.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27.3%,超过全国现有耕地面积。全国每年新增荒漠化面积的90%以上在西部。西部地区沙化耕地和沙化草地的面积呈持续增长的趋势,并且面积大、分布广,治理难度大。西北及内蒙古6省区是我国荒漠化最严重地区,荒漠化总面积达18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荒漠化面积的71.7%。新疆、宁夏、内蒙古、甘肃的荒漠化率分别达到86.07%、75.98%、59.27%和50.62%。西部地区荒漠化扩展速度由20世纪50年代的1560平方公里/年增至现在的2460平方公里/年,相当于每年损失一个中等县的土地面积。
土地荒漠化加剧使得沙尘暴源区不断扩大,加剧了沙尘暴发生的频率和强度。据统计,在我国西北地区发生沙尘暴的次数,20世纪50年代为5次、60年代为8次、70年代为13次、80年代为14次、90年代为23次,2000年1~5月达12次,呈明显上升趋势。2001年春,内蒙古中部受到17次沙尘天气影响,扬沙日数20~30天,其中2001年2月28日到3月6日,内蒙古6天之内遭受3次沙尘暴侵袭。由于西北和华北地区气候变暖,降水减少、水资源短缺,沙尘暴灾害今后有可能进一步加剧。
5.水资源短缺,干旱灾害严重
西部水资源总量15000亿立方米,占全国总量的55.66%。但分布不均,南多北少,其中西南占西部总水量的82%。从总体上看,除四川盆地等少数地区外,西部大部分地区水资源短缺。西北地区气候干燥少雨,年平均降雨量235毫米,而地面蒸发量高达1000~2600毫米,且降水量与径流量的年际变化大,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加之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出现江河断流、许多湖泊和水库萎缩干涸、冰川和雪线后退等问题。西北最大的淡水湖泊新疆艾比湖,水域面积从20世纪50年代的1200平方公里缩小到现在500平方公里。位于青藏高原腹地的三江源地区,地域广阔,总面积达36.29万平方公里,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历史上“三江源”雪山连绵,冰川纵横,湖泊星罗棋布,水资源丰富,是名副其实的“中华水塔”,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澜沧江总水量的15%都来自该地区。20世纪90年代与80年代相比,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年平均流量分别减少了24%、27%和13%。曾有“千湖之县”美称的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过去有湖泊4077个,而今90%以上的湖泊已经干涸,锐减到300多个。曲麻莱县全县常年性积雪已经减少了95%,域内50%河流断流,没有断流的河流流量减少了50%。
缺水和干旱已成为影响西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最突出问题。截止2000年5月16日,全国作物受旱面积1300万公顷,干枯46万公顷,白地缺水530 公顷,水田缺水112 公顷,有1560万人,1310万头大牲畜发生临时饮水困难,而60%~70%发生在我国西部。如青藏高原三江源地区由于水源枯竭,生态环境恶化加剧,给当地工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影响,越来越多逐水而居的高原牧民开始沦为“生态难民”。同时,也使中下游地区发展受到制约。
6.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经营,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
长期以来在粗放经营经济增长方式的主导下,西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后果,使西部生态环境问题雪上加霜。就绝对总量而言,西部地区污染没有东部地区严重,但西部地区单位附加值的污染排放大大高于东部地区。东部地区排放的工业废气、二氧化硫、烟尘和固体废弃物占全国排放量的48%、45%、33%、49%和37%;而西部地区的GDP和工业附加值只占全国的18%和15%,但其排放的工业废气、二氧化硫、烟尘和固体废弃物分别占全国的24%、30%、34%、21%和29%。西部上述五项指标的排放强度,分别是东部的2.0、2.7、4.1、1.7、3.1倍。2002年西部工业废水排放量达到450966万吨,占国内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的21.77%。其中四川省工业废水2001年排放量为94536万吨增加到2003年的117638万吨。工业废气排放量由2001年的30602亿标立方米增长到2003年39621亿标立方米。目前,兰州已成为我国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一。2000年兰州市的降尘量为23.01吨/月·平方公里,到2001年降尘量已为28.75吨/月·平方公里,2001年兰州市四城区降尘就高达3.92万吨,平均每人分摊23.3公斤。2001年兰州市总悬浮颗粒物年均值为0.81毫克/立方米,超过国家三级标准,在全国47个环保重点城市中,兰州市位居第二。四川省也成为全国酸雨最严重的地区。全省酸雨污染范围达10万平方公里,酸雨率达48.3%,其中乐山和宜宾两市的酸雨率达100%。这主要是因为在长期以来形成的国内分工格局中,西部工业是以能源和原材料为主的。包括煤炭、电力、石油化工、天然气、有色金属、盐化工和磷化工,这些工业大都是污染密集型产业,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从而形成了“资源高消耗,污染高排放,经济低效率”的经济增长方式,加之生产技术和工艺水平落后、污染治理水平低下、污染强度高。且随着东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西部已成为国内及世界高耗能产业转移的重点地区,生态环境压力越来越大。西部每年排入长江、黄河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量逐年增加,长江、黄河各主要支流流经西部地区河段的水污染程度仍在继续加重,生活饮用水水源地生态环境恶化,城市生活污水污染日益严重。
三 西部生态环境恶化对全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五年来,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已初显成效这是不争的事实,但由于长期以来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很难在短期内使生态环境恶化得到有效的遏制,生态系统的调节功能、再生功能、净化功能、循环功能及承载功能呈继续下降趋势。这不仅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形成严重制约,也使中部和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危害,这也是一个必须正视的现实问题。
1.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形成严重制约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对本地区经济发展严重制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直接造成经济的巨大破坏。由于生态环境恶化,导致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减弱,自然灾害发生频率越来越高,危害越来越大。2000年西北、西南大部分地区由于暴风雨集中,引发大量滑坡、泥石流等水土流失灾害;西藏易贡藏布扎木弄沟曾发生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特大山体滑坡,造成交通中断,4000多人被困,遭受洪水威胁,经济损失达1.3亿元以上。
(2)农牧业生产受灾损失严重,产出下降。农牧业是西部大部分地区群众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点和脱贫致富的根本,直接关系到西部经济发展。而农牧业生产受到自然环境及其承载力的制约。西部地区自然条件较差,环境承载力相对低下,农牧业经济发展十分缓慢。加之因生态环境恶化而导致的干旱、霜冻、雪灾、洪涝、沙尘暴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使农牧业生产发展不稳定现象加深,经济难以持续稳定发展。据报载,由于鼠害猖獗,青海省曲麻莱县无法放牧的黑土滩面积达1332万亩,占草场总面积的28%,每年还有80~100万亩草场沙化。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草原牧草产量下降75%,由2000公斤/公顷跌到了800公斤/公顷,产量最低的仅有400公斤/公顷。
(3)贫困地区脱贫难度加大。西部贫困人口绝大部分生活在生态环境恶劣的高原、山区、沙漠等地带。生态恶化使贫困地区农牧业生产雪上加霜,农田单位面积产量和草原载畜能力下降,农牧民收入增长缓慢甚至下降。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返贫率不断上升,生态难民逐年增加。据青海省民政厅2004年统计数字显示,青藏高原三江源地区共有16个县,其中7个是国家级扶贫重点县,另有7个县是省级扶贫重点县;共有牧业人口40.89万人,75.5%是贫困人口,在这些贫困人口中,因生态恶化导致贫困的占到了相当大的份额。许多当年的富裕户都因为生态恶化变成了少畜户或者无畜户,坠入了贫困的深渊,这一地区已成为全国最贫困的地区。由于贫困程度加深,从而脱贫难度更大。
(4)生态恶化与经济发展滞后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生态环境恶化毁坏了大量农田、草场,而人为的扩大垦荒和超载放牧加剧了水土流失和草场退化,农田草场自然生产率下降,导致经济发展困难重重,自我发展能力十分低下。由于自我发展能力低下,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以后无能力恢复治理。生态环境恶化与经济发展滞后互为因果,相互强化,加大了累积效应,形成生态环境恶化→经济发展滞后→生态环境继续恶化……累积恶性循环,进一步削弱了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直接影响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据估计,西部地区每年因生态破坏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为1500亿元,占当地生产总值的13%,至于间接潜在的损失和生态恢复费用则比这一数字还要高出数倍。
2.对中、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危害
由于西部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不仅对中东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而且对经济发展带来的危害日益加深,严重威胁中东部地区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江河源头水量减少,造成下游广大区域断流缺水,导致工农业生产发展严重受损。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发源量分别占这三大河流水量的49.2%、25%和15%。近20多年来,流出青海境内的黄河水量减少了23.2%。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黄河断流20多次,且断流时间已日益增长。20世纪90年代年平均断流天数达到93.6天。从2000年起,黄河上游地区连续3年降水严重不足,导致黄河干流来水持续偏少,出现了历史罕见的枯水现象。2002年7~12月,黄河主要来水区实际来水量仅136亿立方米,创自1950年有资料记录以来来水最少的纪录。2003年以来,黄河干支流来水量仍持续不足。2003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黄河最枯的年份,黄河干流可供水量仅117亿立方米,而同期最低耗水量达167亿立方米,即使将黄河水“吃干榨净”,供需缺口仍将达到50亿立方米。据测算,到2010年,遇到正常来水年份,黄河用水缺口仍达40亿立方米。黄河断流造成黄河流域严重缺水,电站、油田、厂矿遭受很大的经济损失。黄河下游1972~1996年因断流和供水不足造成工农业经济损失累计约268亿元,年均损失逾11亿元。90年代,由于断流日趋严重,年均损失已达36亿元。农田受旱面积累计470万公顷,减产粮食986亿公斤。胜利油田因减少注水,减产原油数十万吨。据有关部门统计,1997年,仅华北地区各城市因缺水造成的工业和农业损失达2000亿元,相当于当地当年GDP的3%。
(2)西部生态环境恶化导致中东部地区的洪涝灾害。尤为典型的就是1998年长江大洪水,它就是在西部脆弱的生态环境条件下,加上气候异常和其他因素的共同作用所形成的。这场大洪水给长江中下游地区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据估计,1998年洪水的经济损失达1000多亿元。
(3)沙尘暴等灾害性天气频度增多、强度加大,并通过大气环流影响到中东部地区。发源于西部地区的沙尘暴不仅给西部地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给中东部地区造成的经济损失也是触目惊心的。近年来,大范围的强沙尘暴天气出现的频率增加、程度增强、范围扩大。20世纪80年代特大沙尘暴在我国发生过14次,而90年代发生20多次,且波及的范围越来越广,造成的损失越来越重。如2002年3月21日,我国西部和北方大部分地区遭遇了源自新疆和内蒙古的特大沙尘暴袭击;北京地区黄土弥漫,能见度不足200米,使机场关闭,道路阻断,行人呼吸困难。
西部地区水源减少、水质下降、沙化东扩、沙尘暴肆虐等生态恶化状况对中东部地区造成的严重后果表明,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更大危害在于其损害力的向外扩延性,而且这种外扩性影响面积仍在扩大。
3.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对本地区及全国广大地区生态、经济、社会各方面造成严重损害的事实表明,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对全国经济的冲击破坏力,远比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缓慢所表现出来的西部资源供给短缺、市场发展缓慢、贫困困境加深等经济关联效应更直接、深远、强烈。西部生态环境恶化对全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造成的损失,远比其对西部经济发展所造成的直接损失更广泛、更严重,但这种损失在相当程度上并不能被常规的经济统计方法所测度出来的,其显现后果的迟滞性、曲折性使其发生、扩大的经济原因、过程机制以及严重后果不能被国人清醒认识和深切关注。
长期以来,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仅被看做是西部地区局部问题而得不到重视,直至1998年长江洪灾对全国生态环境及经济发展造成严重损失时才被关注到。然而即使人们对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性有了足够的重视,西部生态环境治理力度得到不断加强,但由于在经济发展实践中存在着资源配置机制和政策体制的缺陷,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资源配置矛盾以及地区之间的利益差异与冲突,依然制约对西部生态环境治理,使西部生态环境治理难以得到足够有力的经济支持。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西部地区生态建设、改善正处在“治理与破坏相峙的关键阶段”,重点和难点在于治理。只要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大西部生态建设和保护力度,并持之以恒,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一个山川秀美的新西部一定会实现。
(作者 茶洪旺 熊冬良 汪茂泰:云南民族大学,本文选自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