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助力打造“智慧城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10:41:28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助力打造“智慧城市”


日期:2010-12-17 作者: 来源:文汇报

轨道交通产业迅猛发展的要求、国内外企业技术实力的差距,无不在急切呼唤国内工业软件企业快速成长。                      
    第三方支付、车联网……各种新兴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正走进我们生活,把我们生活的这个城市逐步编织成为一个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智慧城市。
    
    《中共上海市委关于制定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把推进信息化作为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重要手段和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以提升网络宽带化和应用智能化水平为核心,加快推动信息技术与城市发展全面深入融合,建设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智慧城市”。
    
第三方支付:门面功夫后的“内家功夫”
    
    说到金融服务,人们会马上想到银行的门面功夫。可是,金融中心需要的服务远不止是这个。
    
    第三方电子支付是指基于互联网,提供线上(互联网)和线下(电话及手机)支付渠道,完成从用户到商户的在线货币支付、资金清算、查询统计等系列过程的一种支付交易方式。据易观国际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第三方支付市场规模达到757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1%,其中第三季度交易规模达到3031亿元(网络支付交易规模达到2896亿元)。
    
    而其中,上海已成为我国第三方支付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全国第三方支付排名前10位的厂商中已有8家企业入驻上海,其中4家将总部设在上海。上海主营网络支付的第三方支付企业在国内很多细分领域上是全国领头羊。
    
    上海有家员工不到200人的第三方支付企业“汇付天下”,成立不到5年,去年在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中国最剧烈的时段,交出了支付金额400亿元、较上年增长400%的亮丽业绩单。而它2008年相比2007年的增长幅度,更是惊人的1700%!
    
    在充分研究之后,“汇付天下”发现了航空领域的B2B、B2C细分市场。电子客票全面推行,完全改变了机票销售的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运作方式。数据显示,航空业如今已是互联网支付领域的最大一块市场,国内一年出票额大约为2000亿元。“汇付天下”的创新模式是“垫资嵌入”:当一级代理下单给航空公司,“汇付天下”先根据它的信用等级将部分机票款垫付给航空公司,一级代理可在回笼资金后偿还;“汇付天下”在每一笔交易中向航空公司收取一定佣金。这样做,航空公司的现金流变得充沛了,代理的资金压力得到缓解,而“汇付天下”通过促使资金周转加快获得了自己的利润。
    
    现在,每8张航空客票中便有1张是通过“汇付天下”支付的。他们已瞄准了每年4万多亿的基金买卖支付市场,近期正与监管机构和基金行业商谈,已取得积极进展。
    
    此外,在上海,快钱的金融软件销售、保险、供应链,环迅的网络游戏支付,银联电子支付的公共服务网上缴费等,也各有特色。另外还有一些极具发展潜力的第三方支付企业,如盛付通、立佰趣等。
    
    比如,用手指在指纹支付终端上潇洒一按,既没有掏出一分钱现金,也不用刷信用卡,5秒之内即可埋好单扬长而去。在上海太平洋百货、海之幸、喜多屋、DQ、一茶一坐、巴黎贝甜、永华电影城等众多知名商户,消费者逐渐习惯了这种无需现金与银行卡的全新的指纹支付方法——“指付通”。这就是“传说”中的指纹支付,目前上海已有数万消费者将自己的指纹与银行卡或电子钱包挂钩,加入到“按手指”的买单一族。立佰趣就是这款指纹应用技术提供商和运营者。
    
    指纹支付之所以传播如此之快,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省时,指纹支付的整个过程只需5秒钟就能搞定,比现金和刷卡消费节约40秒钟左右。由于指纹信息具有独一无二的特点,整个支付过程十分安全。为了解决隐私权问题,指纹支付系统公司已经想了不少办法,包括使用独特的指纹特征点数据识别技术,仅存储指纹数据信息(非图像信息),且无法倒推出指纹图像等。目前指纹特征点识别技术正处于消费者测试和试点推广阶段。未来,刷指纹就可以乘公交车、坐地铁、在商场购物,这种全新的支付方式将带来按手指“Shopping”的时代。
    
    对此,业内人士点评,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必然是资金汇聚的中心,而优良的支付服务是金融业的润滑剂。目前国家正在研究给第三方支付企业一个正式身份,推动提升金融服务水平。上海一直尽力为金融业和科技型企业发展创造好环境,得益于此,未来第三方支付行业的新增长点将不断涌现。
    
车联网:重新定义汽车DNA
    
    “车联网”是张什么网?
    
    它又将如何改变我们未来的汽车生活?且听专家为我们娓娓道来。
    
    继互联网、物联网之后,“车联网”又成为未来智能城市的另一个标志。
    
    在已经结束的上海世博会上,“上汽-通用汽车馆”曾热播一部科幻大片《2030》,在里面,各位可以超前体验到20年后的汽车生活。
    
    在片中,2030年的上海拥有5层立体交通网络。人们驾驶着EN-V、叶子和海贝这三种未来车型出行,任何人都可以开车,车速飞快,而且在“车联网”的保护下实现了零交通事故率,堪称绝对安全。
    
    通过“车联网”,汽车具备了高度智能的车载信息系统,并且可以与城市交通信息网络、智能电网以及社区信息网络全部连接,从而可以随时随地获得即时资讯,并且作出与交通出行有关的明智决定。外形小巧时尚的EN-V将可以实现智能停泊,通过建筑外墙的轨道直接停在自家阳台上,或者进入高速火车的车厢中。由于每辆车都采用了自动驾驶技术,盲人也可以开车穿行于城市中。智能的“车联网”,甚至可以帮助司机订票、寻找停车场,以及自己找到充电站完成充电。
    
    据悉,车联网项目将被列为我国重大科技专项中的重要项目,相关内容已上报国务院,一期拨款有望达百亿元级别。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张小虞认为,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由制造大国向产业强国的迈进,汽车工业与信息化的融合将是中国汽车工业“由大迈强”的重要战略之一。
    
    根据我国目前汽车产业的发展速度,2020年预计汽车保有量将超过2亿辆。而作为车联网的核心,Telematics(车载信息服务技术)可谓是车联网中的核心部分,将成为未来投资的热点。目前,中国已经有超过37万新晋Telematics用户,而今年将会超过50万。在2015年,至少将有4000万Telematics用户。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吕国英表示,按照平均每个用户每年1000元的消费额度来计算(包含地图、软件、语音、音乐等各式服务),这就不难理解为何各大厂家对Telematics如此热衷。
    
    上海安吉星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超表示,用户对于Telematics的需求分为三个方面,首先就是安全,安全是驾驶最核心的一个需求,这个安全包括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第二个就是效率,用户希望用最短的时间,最省的油开最多的路,这样就对智能交通,智能导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三个方面的需求就是便利和娱乐。这三个方面的主要需求就是推动了Telematics进一步向更高层次的发展。
    
    他介绍,手机在人们的生活当中重要性是越来越显著了,智能手机的普及速度也是越来越快。因此,他们准备明年在4、5月份部分车型上面推出手机应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就是用手机对于车辆触发一个远程诊断功能,通过手机可以阅读诊断的报告。另外一个功能就是远程控制,就是用手机可以远程的启动发动机,进行车辆的预冷预热,十分钟之后要乘车,可以提早遥控发动机,另外就是通过手机进行远程的开锁或者关锁,如果不确定车锁锁住了,可以用手机确认一下,找不到车的时候,可以用手机进行闪灯,鸣号。
    
    安吉星在去年12月20日有了第一位用户,就是凯迪拉克的用户,今年6月份开始为别克用户提供服务,10月份为雪佛兰的科鲁兹提供服务。李超表示,我们今年覆盖了三大主流车型,到今年用了5个月时间,累积了1万名客户,到了第二个5个月,累积了10万用户,这样的发展速度在明年会延续下去。计划在3年左右的时间,形成100万用户的规模。
    
工业软件:看不见的机器灵魂
    
    作为“聪明工厂”、“智能机器”的灵魂——工业软件,上海将大力推动该产业的发展。
    
    据介绍,上海振兴工业软件专项行动方案主要聚焦于智能电网、民用航空、重大装备、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制造、汽车产业、船舶产业、海洋工程、石化产业、钢铁产业等10大领域,其中重大装备包括轨道交通、电站设备、数控机床及机电一体化设备、仪器仪表和自动控制。
    
    以轨道交通涉及的工业软件为例,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正进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涉及产品种类多、数量大。虽然面临着这一产业发展的市场新机遇,但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工业软件企业拿到的份额却很有限。究其关键原因,在于核心技术掌握不够、难以中标高附加值项目合同。我国工业软件企业要想在轨道交通市场有话语权,加强自主研发、掌握关键技术是必经之路。
    
    目前轨道交通领域,关键业务系统的核心技术基本还是掌握在国外企业手里,轨道交通领域的工业软件高端产品大多为西门子、阿尔斯通等几家跨国公司所占据。凭借技术优势,他们在供电系统、行车指挥和控制系统(ATS)、通信信息系统等核心领域,拥有较强话语权。而国内企业,大多还聚集在技术门槛相对较低的中低端产品领域,当然也不乏国内部分企业在一些领域的工业软件产品或解决方案方面具备一定实力和优势。
    
    为了能在核心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政府一直以不同形式鼓励支持城市轨道交通中包括工业软件在内的诸多产品国产化,如设立“国家高科技产业化示范项目”。上海提出要力争在包括轨道交通装备在内的重大装备制造项目上取得突破。这无疑给上海轨道交通领域的工业软件企业发展带来了产业机会。上海的方案立足于服务轨道交通工业软件发展,着力搭建产学研用服务平台,积极开展产业对接,推动建设工业软件工程中心等一系列活动,建设一个企业发展的良性环境,并积极探索服务机制、服务模式的创新。
    
    轨道交通产业迅猛发展的要求、国内外企业技术实力的差距,无不在急切呼唤国内工业软件企业快速成长。实力的差距、激烈的竞争,让上海的轨道交通领域工业软件企业在攻克技术难关时更专注,在市场开拓上更成熟,在服务维护上更完善。无论是卡斯柯、还是华虹计通等,都在上海这个产业大市场中,专注自主研发、努力展开核心技术的攻关,开始逐渐壮大。
    
    今天,已为国内信号领域所熟知的卡斯柯,其成功之路曲折而颇有借鉴意义。
    
    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成立于1986年,是铁路系统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成立之初,公司定位于装备制造和工程服务型企业,但是因为没有研发平台,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依然收效不大。直至2000年,公司管理层果断改变策略,撤销了电子装备生产线,将硬件生产外包,集中精力做信号产品的软件开发。这是卡斯柯从制造业到软件业的重要转型。转型后卡斯柯将主要产品定为工业控制软件,目标是在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实现装备信息化。自此公司进入持续的高成长期。从2000年初卡斯柯从制造型企业转型为软件型企业后,公司始终保持着年均30%左右的增速。
    
    当前,卡斯柯的定位更加明确:成为一家具有国际先进水准的信号软件公司。地铁信号系统是城市轨道交通机电系统中最核心、最关键,也是技术含量最高的系统,其发展离不开工业软件的有力支撑。
    
    目前,卡斯柯已经在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领域拥有众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解决方案。在铁路领域,有铁路列车调度指挥系统、分散自律调度集中系统、综合监控系统、计算机连锁、车站列控中心等解决方案;在地铁领域,有基于无线通信的移动闭塞系统、自动列车监控系统、计算机连锁系统等。这些业内领先的解决方案不仅为卡斯柯带来较大的市场空间与丰厚回报,更为提升我国轨道交通行业技术水平、服务行业需求作出了贡献,并推动卡斯柯逐渐形成自主研发实力。
    
    各家企业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实现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集聚技术优势形成产业合力、实现与市场的有效对接、构建竞合共赢的合作模式是未来做大、做强工业软件的主要路径,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工业软件企业发展的脚步迈得更稳些、更快些、更大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