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发展动力机制 加快苏北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0:08:24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22日 11:4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苏北地区是江苏的重要板块,但经济社会发展长期滞后。“没有苏北的小康就没有全省的小康”,加快苏北发展、在更高层次上实现区域共同发展,是江苏实践科学发展、推进“两个率先”的重要举措。本文认为,苏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继而基本实现现代化,应加快转换发展动力机制,培育和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走一条适合苏北的发展新路。
',1)">
',2)">
一、苏北发展概况
(一)成绩:综合实力有了较大提升,小康进程向前推进
江苏的苏北地区包括徐州、淮安、盐城、连云港和宿迁五市,土地面积5.2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51.9%,2003年年末人口3210万人,占全省的44.8%。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4年省九次党代会确立并实施区域共同发展战略以来,在全省各方面的共同帮扶下,经过广大干部群众的艰苦努力,苏北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经济基础得到了明显增强,综合实力有了较大提升。2003年,苏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73.33亿元增至2715.81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由303元增至8480元,跨上了1000美元(1025美元)的新台阶,提前两年实现“十五”计划的预期目标。工业化进程加速,非农产业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逐渐增强,实现了由农业为主体的“一、二、三”格局向工业为主导的“二、三、一”格局的转变。地区生产总值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比例为21.3:45.4:33.3,与1978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大幅度下降31.3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比重分别上升13.4个、17.9个百分点。
2000年,苏北基本达到了以县为单位实现小康的目标。进入新世纪,根据十六大的战略部署,省委十届五次全会进一步明确了全省“两个率先”的基本目标和时序要求,2017年前,苏北将先于全国总体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苏北现阶段的奋斗目标,是苏北现代化进程中一个必经的、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也是3200万苏北人民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共同愿望。从区域角度看,江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重点在苏北,难点在苏北,空间和潜力很大程度上也在苏北,最终的进程更取决于苏北。没有苏北的发展,就没有全省的发展;没有苏北的“率先”,就没有全省的“率先”。加快苏北发展,将形成江苏南北呼应、沿海沿江协同发展的态势,大大加快全省实现全面小康的进程。
(二)问题:整体经济实力较弱,南北差距拉大
囿于历史条件、基础薄弱、经济结构等多重因素,苏北总体上看仍然发展不快,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高,不仅和全省平均水平还有较大差距,与苏南的发展差距和收入差距也趋于扩大,一些指标与全面小康的目标要求差距较大。加快苏北发展,已是当务之急。
1、经济规模偏小、比重下降,人均水平偏低。2003年,苏北GDP占全省的21.8%,人均生产总值低于全省平均8329元,为全省平均的50.4%。因增长速度不快,经济总量和均量在全省所占比重均趋于下降,分别比1978年下降6.4个、20.1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仍低于全国平均593元。与苏南相比,经济总量和均量的绝对差距和相对差距均进一步扩大。地区生产总值相当于苏南总量的34.7%,绝对差距由1978年的50.78亿元增至5105.77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由相当于苏南的45.0%降至23.9%,绝对差距由371元增至26847元。
表1:苏北GDP、人均GDP与全省平均和苏南的比较
年份 苏北GDP 苏北人均GDP 绝对额 占全省 与苏南GDP之 绝对额 占全省人均 占苏南人均 与苏南人均 (亿元) (%) 差(亿元) (元) GDP(%) GDP(%) GDP之差(元) 1978 70.27 28.2 -50.78 303 70.5 45.0 -371 1980 91.84 28.7 -64.60 368 67.9 43.6 -475 1985 174.03 26.7 -159.20 689 65.5 40.2 -1027 1990 409.70 28.9 -289.59 1304 62.0 38.5 -2086 1995 1231.01 23.9 -1665.23 3872 53.0 28.4 -9752 2000 2154.08 25.1 -2660.76 6288 53.4 28.3 -15911 2001 2345.94 24.7 -3055.31 6889 53.3 27.5 -18135 2002 2400.79 22.6 -3879.32 7643 53.1 26.7 -20950 2003 2715.81 21.8 -5105.77 8431 50.4 23.9 -26847
2、工业化处于初级阶段,进程相对滞后。对照钱纳里的标准模型,2003年,全省和苏南的人均生产总值分别已逾2000美元、4000美元,步入工业化中级和高级阶段,苏北仅约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工业化进程远远滞后。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低于全省平均和苏南9.1个、12.8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远高于全省平均和苏南12.4个、17.7个百分点(见表2)。工业结构尚未进入高加工度阶段,附加值较低,没有形成具备一定规模的产业集聚和产业链条,加大了企业生产配套的成本。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重工业比重为54.1%,低于全省平均和苏南9.4个、13.2个百分点;大中型企业比重为53.2%,低于全省平均和苏南9.3个、12.7个百分点。
表2:2003年三大区域产值及就业结构
地区 GDP结构(%) 从业人员结构(%) GDP占全省(%) 第一 第二 第三 第一 第二 第三 GDP 第一 第二 第三 产业 产业 产业 产业 产业 产业 产业 产业 产业 全省 8.9 54.5 36.6 34.3 35.3 30.4 100 100 100 100 苏南 3.6 58.2 38.3 18.2 48.5 33.3 61.2 24.3 65.7 63.7 苏中 12.8 51.3 35.9 34.4 37.6 28 17.5 25 16.5 17.1 苏北 21.3 45.4 33.3 47.9 22.7 29.4 21.3 50.7 17.8 19.2 地区 从业人员占全省(%) 全部 第一 第二 第三 产业 产业 产业 全省 100 100 100 100 苏南 34.5 18.3 47.3 37.7 苏中 25.2 25.3 26.8 23.3 苏北 40.3 56.4 25.9 39
3、富民进程迟缓,民众富裕程度不高。2003年,苏北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仅占全省的18.1%,人均储蓄存款仅为苏南的20.9%。城乡居民收入均低于全省平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152元,分别比全省平均、苏南低1110元、2737元,为全省平均的88.0%、苏南的74.9%,其中宿迁(5592元)为全省最低。农民人均纯收入3527元,分别比全省平均、苏南低712元、2298元,为全省平均的83.2%、苏南的60.5%。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较慢,恩格尔系数为41.6%,高于全省平均和苏南1.7个、2.5个百分点。社会保障发展滞后,城镇劳动保障三大保险覆盖面为84.8%,低于全省平均和苏南10.4个、18.4个百分点。
4、内部发展落差较大,县域经济薄弱。苏北内部五市的发展也并不平衡。徐州经济总量和均量均为最高,地区生产总值占苏北的1/3(33.4%),人均生产总值超出苏北平均17.8%,是宿迁的1.85倍;工业经济总量也最大,工业增加值占苏北的36.2%。城乡发展不协调,县域经济比较薄弱。苏北县域(含26个县市)土地面积、年末总人口分别占全省县域的58.3%、51.6%,但地区生产总值仅占26.0%;人均生产总值(6500元)仅为苏北平均水平的76.7%、全省县域平均的50.1%,并且所有县市均在全省县域平均值以下。县域的工业化水平低,农业比重过大。县域地区生产总值中,工业比重(33.2%)远低于全省县域12.4个百分点,第一产业比重(29.7%)远高于全省县域15.6个百分点。
二、苏北加速工业化的制约因素
“经济落后国家要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关键在于实现工业化”。相对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具有高财富积累率、高就业率、高税费率、高利润率和高产业关联度。苏北发展相对滞后主要就是工业化滞后,工业化是苏北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在苏北工业化的推进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一些制约因素:
(一)体制因素:苏北市场化改革滞后
在经济从计划体制转向市场体制的改革进程中,市场化改革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经济组织形式的有效率变迁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受经济基础薄弱、思想观念陈旧、市场经济意识薄弱等影响,苏北市场化改革进程滞后,在培养有效率的经济组织主体上慢人一步。2003年,苏北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国有工业比重为11.1%,高于全省、苏南3.2个、3.4个百分点;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比重为12.6%,低于全省、苏南20.7个、26.2个百分点。要素市场发育滞缓。年末拥有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83个,占全省总数的18.5%,相当于苏南的33.6%;实现市场成交总额占全省的14.5%,相当于苏南的20.0%。全省84家上市公司中,有66户位于苏南,苏北仅有8户。
(二)载体因素:苏北城市化水平较低
城市经济在基础设施、人力资本和技术供应、市场集中度、服务业发展空间等方面给现代产业发展提供了必需条件,一般情况下,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城市化促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工业化、非农化同步。苏北较低的城市化水平与较低的工业化水平相伴而生,支撑工业化和集聚生产要素的能力不强。2003年,苏北城市化水平为37.29%,分别低于全省平均和苏南9.51个、27.32个百分点,还明显落后于其工业化进程,且五市的城市化水平均低于全省平均(见表3)。城市发展水平较低,中心城市偏小、偏少,辐射和带动能力薄弱。苏南五市中有四市为特大城市,一市为大城市,苏北五市中徐州是唯一的特大城市,淮安、连云港为大城市,盐城、宿迁仅为中等城市。
表3:2003年苏北五市经济发展情况
地区 地区生产总值 三次产业增加值构成(%) 城市 外贸 财政 绝对额 占苏北 人均GDP 第一 第二 #工业 第三 化水 依存 收入 (亿元) (%) (元) 产业 产业 产业 平(%) 度(%) 占GDP (%) 徐州 905.79 33.4 9992 14.9 48.7 40.5 36.4 40.4 6.8 9.1 淮安 420.64 15.5 8108 23.1 46.5 37.1 30.4 34.76 7.4 12.8 盐城 760.06 28 9330 23.3 44 38.4 32.7 38.99 8.6 7.5 连云港 351.13 12.9 7536 23.6 42.2 32.5 34.2 34.5 22.4 9.7 宿迁 278.19 10.2 5400 30.2 40.1 29.1 29.7 29.22 2.3 6.1 苏北 2715.81 100 8480 21.3 45.4 37.2 33.3 37.29 8.9 9 全省 12460.83 - 16809 8.9 54.5 48.2 36.6 46.8 75.5 15.8
(三)市场因素:苏北对内对外开放度不高
对外开放度的整体提高有助于推进地区经济水平的整体进步。因经济总量小、城市化水平低,苏北市场较为狭小,民间资本的内在聚集性不强。2003年,苏北年末人口占全省44.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占22.5%;民间投资仅占全省的18.4%,远低于苏南49.2个百分点,投资主体多元化未完全形成。由于未能及时抓住上世纪80年代沿海城市开放和90年代初全省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机遇,对外开放仍处于低水平阶段,对促进产业高技术化和加快产业集聚、结构升级的作用微弱,削弱了发展的空间和动力。进出口总额、外商直接投资分别仅占全省总额的2.6%、5.8%;外贸依存度为8.9%,远低于全省和苏南75.5%、108.7%的水平。开发区整体规模较小。年末全省86个省级以上开发区中,苏北仅有15个,开发区业务总收入、进出口总额和累计实际利用外资额在全省开发区总量中分别仅占5.3%、0.8%和3.3%。
(四)资金因素:苏北自身发展能力欠强
资本在各地区间的配置和流动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一个关键因素。目前市场导向的外商直接投资以及民间资本大量流向苏南,苏北尚处于原始积累阶段,生财聚财的能力不强,发展资金短缺。固定资产投资总量规模偏小,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仅占全省的19.9%;作为资本投入的一项重要来源,外商直接投资仅相当于苏南的6.8%。财政的聚财功能较弱,对经济增长的支持能力不足。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占全省的24.5%,财政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9.0%,均比全省平均和苏南低6.8个百分点。一些县未完全脱贫,部分县乡财政拮据。县域人均财政收入仅有386元,仅为全省县域平均的30.0%、苏南县域的9.0%。银行信贷资金的分配也更多地向苏南倾斜。有74.3%的金融机构贷款余额投向苏南,苏北仅占12.6%。
(五)人力因素:苏北科技教育相对落后
人力资本是影响地区差距长期趋势的因素。落后地区因资金较为短缺,着眼于短期利益的需要,往往在将资金和人才是用于物质生产还是投入回报周期长的教育部门的选择上更倾向于前者,使得有限的人力资本水平无法提高。2003年,苏北每万人口中有科技人员217人,分别低于全省和苏南153人、417人;每万人口中有中专及以上在校学生96人,分别低于全省和苏南81人、252人;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11年/人,分别低于全省和苏南0.31年/人、0.92年/人。研发费用的投入一直处于低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研发经费仅占GDP的0.4%,分别低于全省平均和苏南0.7个、0.77个百分点。专利批准数仅占全省的12.3%、相当于苏南的17.5%。同时,要素流动的“回流效应”突出,人才流失较为严重,更延滞了苏北经济开发和社会发展的步伐。
三、根源是经济发展缺乏内在动力
一国(地区)的长期经济增长不是外生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是由经济体系的内生因素所决定。苏北经济发展长期相对滞后,成为全省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工业化的“软肋”,归根结底在于没有形成良好的发展内生机制,缺乏自我活力与内生动力。增强加快发展的内生力量,是加快苏北发展的根本和关键所在。
(一)内生增长理论及其借鉴意义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美国经济学家罗默、卢卡斯等人为代表,致力于研究一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是如何被经济系统内生地决定,提出了内生增长理论。该理论将“知识”或“技术”视为经济增长的内生要素,指出新知识生产的正的外部性以及人力资本的积累有助于阻止物质资本投资中出现的报酬递减现象。据此理论,在从传统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过渡过程中,谁能在知识的生产和使用上取得优势,就能够在未来的竞争中占得先机。
多年来,苏北经济增长主要依赖资源的开发和资金的投入,仍是“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的转化。2003年,苏北劳动生产率仅为18970元/人,为全省平均的53.3%、苏南的28.8%。盐、徐、连、宿、淮五市的工业技术进步贡献率均远低于全省45%的平均水平,分别为39.2%、38.9%、38.3%、28.7%和23.4%,仅位居全省第8、9、10、12、13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滞后。苏北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仅占全省的3.0%;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5.1%,远低于全省平均和苏南16.1个、20.2个百分点。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除盐城外,淮、徐、连、宿四市的万元工业产值能耗均处于全省后列,分别位居全省第7、8、11和12位。水环境形势严峻,淮河流域干流水质还不能稳定达到国家规定的Ⅲ类标准,部分河段水质仍处于劣Ⅴ类水平。大气污染比较严重,五市城区的空气质量均达不到国家二级标准,徐州被国家列为二氧化硫控制区。
在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新阶段,苏北经济社会发展走到了一个新的关节点上。面对中央实施宏观调控的大背景,苏北经济也同样面临着能源趋紧、用地控紧、银根收紧、审批从紧的“紧运行”态势。要抢抓经济全球化、国际产业资本转移及新型工业化背景下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机遇,全力加速苏北工业化,加快苏北发展,关键是靠科技、靠人才,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根本转变。
(二)苏北发展动力机制转换的现实条件
在“经济大省、人口大省,资源小省”的江苏,苏北拥有相对优越的资源条件,且在国家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新形势下,能源充足、资源富集的优势日益凸显。资源禀赋、区位交通和人工成本,注定苏北发展能源、原材料等资源加工业、大用水量、大进大出的临港工业和“第三方”物流业具有先天优势和巨大潜力。苏北实施内生动力机制发展模式具备了以下现实条件:
——物质和产业基础达到一定水平。2003年,苏北人均生产总值超过了1000美元。按照工业化国家的历史经验,在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之后,经济社会将从传统的二元经济结构迅速向工业化和现代化转型,进入一个关键的“起飞”发展阶段。沿东陇海线地区2市2县2区(徐州市区、铜山县、邳州市、新沂市、东海县和连云港市区)具有相对突出的工业基础优势,已初步形成以硅资源、农副产品、林木、海洋资源加工为主的资源加工工业体系和工程机械、食品、化工、医药、纺织等支柱产业体系。机电一体化、生物技术产业等高新技术产业正逐步兴起。
——农副产品、矿产、土地、海洋等资源丰富。苏北农副产品较为丰富,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棉基地。2003年,粮食、棉花、油料产量分别占全省的51.3%、74.9%和44.7%。矿产资源储备相对丰富,是江苏乃至华东地区的重要矿产地,具备了发展重工业的自然基础。徐州是全省能源最充裕的城市、全省唯一的煤炭产地。海洋资源(包括海岛动植物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水化学资源、海涂资源和海港资源等)也很丰富。土地的储备空间较大,对江苏保持土地动态平衡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临港、沿线,依桥、托海”的地理区位优越。苏北东临黄海,西依中原,是沿海经济带与陆桥经济带的交汇区域,在全国生产力布局中具有承东接西、沟通南北、双向开放、梯度推进的独特区位优势。东陇海线是新亚欧大陆桥(东起连云港、西抵荷兰鹿特丹)在我国的起点,连云港是大陆桥东端桥头堡,中原、西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口。徐州是第一个腹地城市和陇兰经济带五大中心城市之一。
——“五通汇流”的交通条件便利。苏北拥有陇海铁路、京沪铁路、京杭大运河、数条国道,还有徐州、连云港和盐城机场等(徐州观音机场是淮海经济区最大的民用空港),已形成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五通汇流”的立体交通格局,是江苏现代化工业布局新的优位区域。徐州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素有“五省通衢”之称,在最近交通部首次规划的长三角交通一体化蓝图中,被定位为“国家级综合运输枢纽”之一。
——人力资源的成本较低。劳动力成本是生产成本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其他因素相同条件下,资本总是流向劳动力价格相对低廉的地区。苏南经济发展较快,职工工资水平也大大提高,提高的速度明显快于苏北。2003年,苏北、苏中、苏南的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分别为11568元、13059元、19600元,比例为1:1.13:1.69。苏北的第一产业就业比重高出其增加值比重达26.6个百分点,待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较多,加之劳动力价格相对低廉,发展劳动密集型行业无疑具有突出的优势。
——可转化的后发优势明显。后发优势是由后发国(地区)地位所致的特殊益处,是来自于落后本身的优势,是落后地区经济发展可以依赖的主要优势。单纯的比较优势不一定能成为竞争优势,如果仅强调劳动与资源优势,仅突出资源密集型的产业结构,则必定是缺乏竞争力的经济落后地区。苏北可以在充分利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凭借后发优势的作用,少交学费、少走弯路,引进发达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过剩的资本和成熟的制度,在工业化进程中摒弃“先发展、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工业化发展模式,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
近年来,苏北投资环境不断改善,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亲商、富商、安商”的氛围渐趋浓厚。国际上及苏南的资本和产业已开始加快进入苏北欠发达地区。苏北引进外资有了新进展,正在崛起为江苏开放型经济的第二梯队。2003年苏北实际外商直接投资比上年增长58.3%,高于全省52.4%的平均增速,其中连云港、淮安都实现了倍增。苏南产业向苏北转移加速。今年上半年产业转移500万元以上项目数是2003年全年的73.3%,项目总投资和实际引资额超过2003年全年的22.2%和20.3%,三项指标分别是2001、2002年两年累计数的1.04倍、2.37倍和1.69倍。
四、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加快苏北发展
当前,总体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苏北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应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以发展为第一要义,以工业化为第一方略,以激发内在活力为立足点,加快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引领苏北走上又快又好的发展道路。
(一)加强科技和人才工作,加快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
鼓励科技创新、做好人才工作,提高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化科教人才劣势为发展优势,是加快苏北发展的一项关键性任务。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增加教育和科技的投资,通过选拔人才培训进修、到发达地区现代化企业实践锻炼、建立各类人才培训基地等方式,加强苏北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加大高素质人才的自我补给能力。把引进、消化、吸收、创新更好地结合起来,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推动更多的科技人才投身于创新创业,大力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提高苏北自身的研发水平,提高苏北产业创新的能力。加大对苏北的科技和人才扶持,加快科技成果向苏北的转化,加快人才和智力向苏北的转移,构筑留住、吸引资金、留住、吸引人才的制度环境。
(二)加快东陇海线工业带建设,强化区域发展的增长极核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苏北经济增长将由工业部门的扩张带动,发展有自身特色的工业经济是苏北加快发展的关键。应主动承接和放大长三角和沿江开发的要素辐射,全力实施工业经济战略性调整,以东陇海线工业带为实现苏北工业化和沿海开发的主要支撑和拉动支点,以资源加工业有力支撑沿江重化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实现全省南北上、下游产品延伸对接、“三沿互动、同步发展”。坚持环境优先的原则,限制和减少高污染企业的发展。积极实施城市化战略,实现城市化与工业化互动并进,强壮县域经济。加快建立以徐连经济带为龙头的苏北增长极,提高徐州和连云港的城市现代化水平,广泛吸引周边省份和苏北区内的生产要素,增强核心带动作用和辐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弱长三角经济区对苏北发展形成的“回流效应”。
(三)大力实施开放带动战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坚持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并重,坚持“区外就是外”的思路,积极推进沿东陇海线开发开放,引导外资、民资更多地投向苏北。与自身比较优势相结合,拓宽利用外资领域,扩大利用外资规模,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的水平。加快推进开发区建设,促进产业集聚,以地方优势产业为基础为外资提供良好的生产配套。全面接轨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经济区,大规模引进上海、浙江的民间资金。适应企业和市场的自主内在需求,利用沿江开发和苏南推进产业高度化的机遇,积极发展南北之间多种形式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加快苏南资源加工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苏北梯度转移,推进苏南苏北挂钩劳务输出,使资金、技术、人才各种要素向苏北自由流动,形成南北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四)以制度创新为动力,加速推进市场化改革进程
加快苏北发展,不能机械地照搬别人的经验、简单地模仿发达地区的模式、僵化地执行现成的规定。应突出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树立开拓创新、自主创业的意识,破除小富则满、安于现状的观念,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全面推进经济、社会、政治领域改革,促进社会资源优化配置,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加快国有经济的战备性调整,让国有资本最大限度地退出一般竞争性行业和领域,通过引入外资、聚合民资、吸纳股资等多种方式引进投资者,实现股权多元化。放宽市场准入,降低进入壁垒,创造民营经济发展更加有利的发展环境,充分发挥其在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和活跃市场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切实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苏北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