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回归“粗素野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0:24:26

饮食回归“粗素野杂”

  粗—成分齐全

  从临床看,许多消化系统患者,大都吃得好、吃得精,肠胃却很糟糕。脾胃功能下降,吃进去的多而精致,出来时通道却严重堵塞,毒气还侵袭全身。脾胃虚弱,正好适宜各种慢性病的滋长。 中医说“五谷最养脾,天生万物,独厚五谷”,即人体最需要的营养素在未加工的五谷杂粮中很丰富。遗憾的是,我们现在吃的米面,大都精制加工而成,营养成分丢失,只剩下淀粉即热量。有的人为了减肥,几乎不吃米面,结果体重轻了,营养缺了,疾病来了,麻烦多了。 精米看上去光滑、可口,其实营养价值远不如糙米。糙米中的钙、铁、维生素、烟碱素、维他命B1等,含量都相当高。粗粮成分不足,可致脚水肿等疾病,因神经营养因子的缺乏 像糖尿病患者,大多缺乏维生素B6及矿物质镁,而糙米中这两种元素含量都很高。所以淘米时,次数不要洗得太多、太求干净,否则营养成分会大打折扣。 和谐提示人生活在自然万物中,饮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自然界有春夏秋冬之分,饮食有酸、辛、苦、咸、甘五味,中医有“五味归五脏”之说,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人要祛病强身,延年益寿,除药补还要食补,食补得顺应时节及人的生理特点,这样才能做到饮食五味与天人相应,即“三位一体”。

  素—促进消化

  我们为什么需要摄取纤维素?因为有预防便秘、缓解腹泻、预防肠道疾病发生等作用。纤维食物还可延缓胃的排空,增加饱胀感,且热量极低,利于控制体重。对糖尿病也具好处,可减少胆固醇、甘油三酯的吸收,还能增加食品风味,减少蛀牙形成等。 相反,医学临床证实,多食肉食品可致癌症、心脑血管病、糖尿病、动脉硬化、肝硬变等疾病,西方国家人们的餐桌上,以土豆为主的蔬菜和纤维素丰富的食物,尤其具有防癌、避免动脉阻塞的食物,非常抢手。 当然,素食有寒热温凉之性能,芹菜性凉,慢性胃炎不宜食用 茄子偏温性,过敏皮肤、有瘙痒症者忌 黄瓜寒性,体质偏寒者不宜过量 韭菜有助阳作用 丝瓜夏季食用很爽,到了秋季就偏寒性,过量易伤脾胃。 和谐提示“医食同源、药食同源”是中医观点,不同人适合吃的食物不同,任何好吃的东西并不适合所有人。蜜橘甘甜让许多人大饱口福,也可让许多人发生口腔溃疡、大便干结、眼结膜出血等。因此《内经》提出“虚者补之、实者泻之、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野—新鲜纯正

  野生植物新鲜、无污染,过去根本不被人瞧得上的一些根、茎,如今“出场价”很高。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栽培的蔬菜有近200种,而可食用的野生菜却有300多种。野菜营养价值高,不仅含有人体必需的糖、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等,还含有人工培植蔬菜所缺少的成分。 野果营养成分也很丰富,如桑椹果,其维生素含量高出常见水果的几十倍,还含有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等 食用野味更不用提,当然受国家法律保护的珍稀动物不算,人们食用昆虫的种类逐年增多,比如去云南就知道。 淳朴原始的“野味”,的确比不上那些无籽西瓜、葡萄的光鲜,但靠“人为”出来的“现代味”,生命力不如前者。乡里花生,久存只会发芽,现在的花生久放就发霉 过去山里长的有核橘子,灰头土脸,多吃几个人没事,现在的无核蜜橘,人一沾准烂嘴烂口,还便秘。 和谐提示医学表明,不注意饮食营养卫生,是多种疾病发生的直接原因。预防包括无病防病、有病防变,四季进食也如此。为什么人人都怀念自己的家乡?那就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家乡的气候、地理环境,都会造就适合自己脾胃的、原汁原味的食物,麦黍禾稻豆,每个人的家乡,都有属于自己的收获,粗野无关紧要,要命的是太洋扮、不地道。

  杂—营养均衡

  这里说的杂,是指食物的“营养均衡”、“合理配膳”。若五味偏嗜,会使人体某一器官之气偏胜,而破坏人体的整体安详,导致疾病,吃杂,即广泛摄取对人体有益的各种营养食物。 林博士赞赏中医,中医的根本理论无外乎“阴阳平衡”、“整体协调”。人体是个整体,身、心、灵是互相影响、互相联结的,用中医说法,肝影响心、心影响脾、脾影响肺、肺影响肾、肾影响肝,当某一器官出问题时,很可能是别的器官早已出问题,人体是个休戚与共的整体。 既然食物的性味归于人体不同的脏腑,就得讲究食物的五味调和,动物肉多偏酸性,植物类多偏碱性,酸碱就应该都要吃一点,不可偏废。但对于一些疾病的急性期或恢复期,人的正气不足或未充,肠胃不堪重负时,若仍贪食厚味,或者过量过饱,则肠胃受损,病邪复侵。如发烧期宜吃稀饭、青菜,消化性溃疡忌喝牛奶,外科疮疡忌食某些鱼类、海产等“发物”。 和谐提示《内经》说 “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奉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指人体应使摄入的食物五味比例协调,人体阴阳气血及脏腑功能才能协调,正气旺盛,身体才康健。此外,食物的搭配需互相配合,将不同性味食物适当搭配一起食用,可产生协同作用,使其更好地发挥“药食同源”的预防、治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