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青云为什么会遇刺? (评论: 投名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6:23:42
庞青云为什么会遇刺?

2008-03-04 01:10:26   来自:影子内阁
投名状的评论   
——本来是信口开河随便说两句,不料刹不住车了。
朝廷掌权者喜不喜欢手下拉帮结派?这个问题可能取决于君主本人的政治思路。比方说,以秦始皇,宋神宗,清雍正为代表的锐意进取派君主一般来说会反对朋党政治。这类君主需要臣子紧密团结在自己周围,需要臣子与自己共享着相似的政治理念,如此才能推动他们的改革。因此他们会打压朋党间的斗争,或是尽量提拔任用与自己政治思路相近的人。而以魏明帝曹睿,南宋高宗孝宗,明嘉靖为代表的守成派君主,由于本身能力有限且缺乏改革动力,反而常常主动挑拨手下进行党争,形成两派分立的格局。于是自己超然其上,从中作收渔利,稳固统治。
那么,慈禧是不是一个反对手下拉帮结派的君主?从清末的政治格局来看,有南北之争,有满汉之争,有清流与洋务之争,有主战主和之争,从军机大臣名单来看,同一时期有李鸿章则有翁同和,有刚毅则有荣禄,等等。很显然,慈禧并不认为自己有什么雄才大略,她需要通过挑动党争,达到两派势力平衡,如此才能有效的驾驭群臣。毕竟,慈禧不过是个没见过什么世面的家庭妇女嘛。
在狄,陈,姜三人间,实力对比是非常不平衡的。魁字营一方独大的局面非常不利于慈禧在其中发挥自己的影响。考虑到围剿太平天国的军队都是全国精锐,如果任由姜大人的军事势力继续壮大,很可能会对慈禧本人的统治构成威胁。对于慈禧而言,明智的选择是扶助陈大人的势力与姜大人形成牵制。而庞青云正是陈系势力无疑。正常情况下,无论庞青云在朝堂问对时如何失礼,慈禧都应该暂时的容忍庞青云。
刺庞者谁?如果是姜为了削弱陈的势力而选择打击庞,那么这就是下属为扩张自身势力而破坏了朝廷的政治平衡,这样的事件无论何时都会引起上级的高度警觉。比如在东南亚的平衡中,居然有一个小国越南想要发挥更大的影响,那么对于大国这就是不可容忍的。姜刺庞而使陈彻底失去实力,这对于当权者慈禧也是不可容忍的。因此刺庞绝不会简单的只是姜的策划,而是在慈禧授意下采取的暗杀行动。
是什么使慈禧甘愿破坏地方军队势力的相互制衡而选择刺杀庞?唯一的解释就是慈禧认为如果庞青云出任江苏巡抚对自己形成的威胁更大。也就是电影中说的:怎么能信任一个外人?而庞青云甚至还不仅仅是个外人而已。
从狄,陈,姜三人的对话来看。陈支持庞,目的在于为自己捞战功。姜反对庞,因此姜希望自己嫡系何魁上位。而狄态度微妙,起初狄支持庞,主动给庞拨部队,到了庞打苏州时,狄的态度却突然转变。狄不仅是不想过早拿下苏州,更是要把庞置于死地。三人下棋时,姜只是发两句牢骚,反倒是狄在唱高调要搞掉庞。狄说,弃子,对大家都有好处。陈本希望庞能取胜,听到此言神色一凛,默认。搞掉庞为什么会对陈有好处?狄为什么不放任庞,让他和何魁斗争,自己在陈玉姜之间坐收渔翁之利,反倒主动出击比姜海积极的要搞掉庞?原因就在于狄也看到,庞是真正的威胁。就像曹操用刘备打了胜仗,但仍然想着要搞掉刘备。同样的道理。
结尾处三人喝茶,姜大人没有出席。这也很容易解释,由于庞遇刺,陈大人实际上已被架空,因而处于对称性考虑,姜也必须被拿下。于是另外一个朝廷新安插进来的家伙不知好歹,大大咧咧说姜大人如何如何,其余两人都神情严肃。为何?兔死狐悲嘛。
庞青云其一不爱钱,其二不好色,按照范增同志的逻辑,庞青云就是野心过度膨胀无疑。某种程度上来说,姜武阳最后也明白了。从朝廷的角度来看,庞青云有不轨之心是一个客观的态势,因此朝廷除掉了他。尽管安排刺客似乎不合逻辑,但既然电影如此,也只好这么分析。那么,朝廷之所以选择这种非正常的方式,是由于庞手握重兵,朝廷因此想要除掉他同时也有所顾忌,安排刺客可以嫁祸于人,避免激起兵变。
除了庞客观造成的不轨态势外,庞本人有没有不臣之心?庞已经交代的很清楚,他说,你们知不知道这样会坏了我心中的大事?大事?什么大事?难道就是当江苏巡抚?庞青云是有理想有抱负一心救民于水火的人啊,区区巡抚任上,掣手掣脚,能办什么利国利民的大事?何况隔壁还有个两江总督呢。庞青云这番话是在申明军纪时说的,本来是初犯,打打板子就可以的事情,庞青云居然不惜下狠手来收买人心。其志难道在小?本来围剿太平军也不必太过认真,可是庞却拼命的想要一只令行禁止的对民秋毫无犯的军队,来做他心中的大事。他想干嘛?
在苏州,庞青云杀俘。注意到他所说的原因是“他们不肯收编”。不能编入自己的队伍,当然只好杀掉,以防被何魁收编,这是杀俘事件一个重要的原因。而在攻陷南京之后,庞青云的实力急剧膨胀,和当初已不可同日而语。他让何魁呆在城外,何魁就进步了南京半步,只好在城外打靶消遣。可见此时庞青云之强悍。于是在京城狄大人威胁他何魁对他不服,庞青云重兵在手,鸟也不鸟。
庞青云向慈禧奏请免付税,不是他傻,而是另有深意。除了收买人心外,朝廷三年内没了两江付税,必然大大空虚。并且等于失去了对两江的控制,庞青云正好培植自己势力。至于太平军散兵流寇,借以安置流民的名义,轻轻松松就编入自己队伍。假使庞青云真的做了江苏巡抚,兵权之外更有钱粮在手,期以时日,以两江之富,以太平军余部之众,以庞本人声名之盛,清廷将必然的受到严重的挑战。
庞青云为何要杀赵二虎?为了避免被朝廷怀疑。可是他既然重兵在手,为什么不死命硬顶,反倒要自断手足?其中的奥妙就在于,赵二虎在攻陷南京后已经不再是庞的部将。从感情上两人还是兄弟,但从政治上,赵二虎认为战争已经结束,在庞日后的反清起义中赵不会再为庞出力,反而会认为庞欺骗了自己,就像以前许多次欺骗自己一样。于是从庞的眼光看来,杀赵并不会损害自己的实力,却能使朝廷放心。为自己赢得发展的时间。
庞青云号称裁军。怎么裁法?南京虽破,余乱未平,朝廷仍然需要倚重他的山字營。裁军不过一个口号,骗骗上级罢了。何况即使裁军,退伍士兵也可以集体安排屯田,时机一到,重新集结根本不是难事。
对比其他人物,庞青云当然是以个很有“现代气息”的人物。当然也就不妨理解为某人通过时光机器穿越回到了1860年。那么一个现代人物,比如导演,会如何看待那段历史呢?他会认为清王朝已经彻底腐朽,必须通过革命,中国才能新生。庞青云要造反,这完全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啊。
在真实历史上,庞青云是谁?庞青云对应的就是曾国藩,是李鸿章。那么看看曾国藩是如何做的,我们就会明白为何慈禧要杀庞了。曾国藩早早把李鸿章赶出湘军,又故意与左宗棠对立,时时避嫌,朝廷才不疑心。而庞青云始终顾及情义,迟迟不肯对赵二虎动手,不能不使朝廷疑心。曾国藩处处谨慎,不得罪一人,攻破南京,自请裁军。而庞青云终究忍不下何魁的恶气,与何魁翻脸,裁军问题要等狄大人提起才想起表态,事实上是过早把志向暴露出来。
归根结底,庞青云是不是吃斋的?显然不是。庞青云看陈大人,看何魁,看得一清二楚。庞并不是傻瓜,因为不懂怎么玩游戏而被人吃掉。他对游戏规则了解的一清二楚,只可惜他到底不是生而知之者,而是学而知之者,是半路出家,脸毕竟不够厚,心毕竟不够黑,所以失败了。我们不怀疑庞青云的理想和抱负,庞想造反当然是想救国,可是他到底是个知识分子,所以他就要失败。
8/10人推荐  我不喜欢
X 向我的友邻推荐评论: 庞青云为什么会遇刺? 摘要: ——本来是信口开河随便说两句,不料刹不住车了。 朝廷掌权者喜不喜欢手下拉帮结派...
推荐语:

2008-03-04 08:40:42同人于郊
这篇写得好!一个小错误:下棋时说弃子对大家都有好处的是姜不是狄。其他地方都很好。
见仁见智。可惜是一部电影不是真实历史,没有办法进一步考证:)
2008-03-04 18:09:20断水
不结合刺马案,说来说去都是戏说的分析。
2008-03-04 21:03:01影子内阁
哈哈,本来就是瞎扯么。1楼说的才是正理。
2008-03-04 22:51:10anhuihy6
戏说
2008-04-22 16:38:34晓诗
你,满脑子政治。
也对。讲政治讲学习讲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