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城残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11:35:44

若水道人

普通成员

加为好友

发纸条

石城残象1

      2008年9月6日下午2:00时,我来到陕西省吴堡县千年远古的石头城,我试图用《易经》、《奇门遁甲》、《孙子兵法》探求千古石城的真相。戊子年庚申月己酉日辛未时,阴遁七局,甲子戊值符在巽四宫,惊门值使在离九宫。用飞宫法推盘布局。用孙子的军事地理学洞览石城地形大势,整座石城地理形态如同一只巨型的龟,石城处在龟背上,龟头向南深入黄河大峡谷的谷底,龟尾向北与后山相连,滚滚黄河从龟身东侧向南咆哮而去。吴堡石城与黄河天险为一体。吴堡石城与天地自然为一体。吴堡石城与时空为一体。吴堡石城是巨弩。吴堡石城是一件兵器。吴堡石城的玄机、奥秘有待军事专家、学者认真研究、揭秘。

被誉为“铜吴堡、铁佳州、生铁铸就绥德州”之首的吴堡石城,位于吴堡县城宋家川镇东北2.5公里处的山梁上,该城邑枕黄河,东以黄河为池,西以沟壑为堑,南为通行道路,下至河岸,北门外为咽喉狭道接连后山,乃“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地。吴堡石城始建于五代时期北汉政权,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是西北地区保存最完整、年代最久远的石城。200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抗战时期,侵华日军在黄河对岸山西柳林的玉皇顶架上大炮,居高临下疯狂炮击石城,致使大部分古建筑被毁.
     相传当年晋国将领俘虏了吴国国君,押解到吴堡石城之地,押守的士兵为了防止其逃跑,在寨西山山顶垒了一圈城墙,还鄙视地称此地为吴儿堡,自此一位诸侯便在石头围成的山上日日劳作。另据《元和郡县志》记载,大夏国主赫连勃勃在长安打败南朝宋刘裕的儿子刘义贞后,俘虏了刘义贞部下(大部分为今天江浙一带人,所以被蔑称为“吴儿”),安置到陕西北部,筑城以居之,号“吴儿堡”。到了隋唐时期,将“儿”去掉改称为“吴堡”,这就形成了后来的吴堡县.
      据《宋史•夏国传》记载,公元976年,北宋定难军节度史李光睿率军攻陷此城,“斩首七百级,获牛羊千计”,虽是一座寨城已颇具规模,公元1126年吴堡由寨升为县,始定名为吴堡县。该城成为县治所之后,至今八百七十余年间,整修从未间断,元、明、清及民国各代,均多次维修加固,加高加厚城垣。
    千年的历史曾使古城经历了无数次血与火的洗礼,如今仍有要塞遗风,石城规模不是很大,但整体结构险峻、紧凑。城墙高6-10米,宽2.6-7.5米,周长1125米,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城墙均由城砖和石头包砌而成,东、南、北门保存完整,西门重建,东门曰闻涛、南门曰石城、西门曰明溪、北门为望泽,南面修有瓮城—座,瓮城及四门均由石头建成,城门宽约1.8米,遗物有碑、雕像、石刻、石条等,曾出土文物若干,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做为县治,遭日寇破坏前,石城除设置县衙、捕署、监狱、常平仓等,还有城隍庙、娘娘庙、衙神庙、祖师庙、龙王庙、关帝庙、文庙、七神庙、观音阁、奎星阁、文昌宫、土地祠、节孝祠、刘猛将军祠等众多庙祠,另外还有南坛、北坛、先农坛、兴文书院、女校等;各式建筑星罗棋布,错落有致,布满石城。大部分建筑为石砌窑洞式,只有县衙大堂、二堂、四城门楼、奎星阁、文昌阁等为木结构建筑。城内有一条古时遗留下的街道,长约300余米,街道两旁建有房屋三十余间,建筑结构均为窑洞式,从外部结构大小、内部结构设置上可看出,在数百年前这里曾是店铺林立,摊贩云集,是方圆数百里较为繁华的地方;城里的房屋建筑基本上是明清时期建造的,均为窑洞式的石头结构,—般都建有院墙、大门,在建筑在建筑结构形式上,类似—个个的小四合院,城内现存数处清代窑洞式民居,保存完整。
     作为千年古邑,是战争造就了吴堡,是南北人种的迁移铸成了吴堡。因此在吴堡石城留下了许多美丽的传说和独特的习俗。相传宋朝名将杨文广的侄女杨蒲堂率兵抵御外敌,苦战吴堡八个月,人困马乏,先是粮草补给无法保证,再后来饮水也没着落,无可奈何之际,只见杨蒲堂的坐骑毛发耸立,四蹄刨地,几个时辰从不间隙,直刨得四蹄血流不止,终于一股清泉喷涌而出,5000将士的生命保住了,而她心爱的战马却活活累死了。如今,那股叫做马跑泉的清泉依然流淌。今天,除了盛产红枣以外,吴堡县境内还有不少桑树,被陕西省列为全省蚕桑基地县之一。栽桑养蚕,吴堡人历来十分崇尚,这或许也就是他们的祖先曾经是吴人,吴地是丝绸之乡的缘故吧。

    千古石城是古人留给今人的文化遗产。石城中隐藏着《易经》、《河图洛书》、《奇门遁甲》、《孙子兵法》、《风水》等玄机。石城属于全国人民,属于全球华人。在市场经济的时代,开发石城首先在于保护石城,维护石城残象的原生态,不要轻易去“碰触”它,要谨防急功近利、官商勾结,以开发的名义形成人为的破坏!若水道人2008年9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