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吟学诗入门速成法”·中篇:“赋形”技法兼谈诗之本质、学诗之四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1:25:37
新诗一首:《感觉》,作者顾城:
  
   天是灰色的
   路是灰色的
   楼是灰色的
   雨是灰色的
  
   在一片死灰之中
   走过两个孩子
   一个鲜红
   一个淡绿

唐诗以气象胜:一、纯意象之诗;二、健康而美丽之诗
 
另有二种:古朴,思理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的    OF
 
形象思维
 

 
夕阳西下
 
兴味感发 

新诗一首:《感觉》,作者顾城:
  
   天是灰色的
   路是灰色的
   楼是灰色的
   雨是灰色的
  
   在一片死灰之中
   走过两个孩子
   一个鲜红
   一个淡绿

这就是一首七绝:
 
   天是灰色的
   路是灰色的    第一句,即起句
 
   楼是灰色的
   雨是灰色的  这是第二句,承。
 
小环境
 
   一个鲜红
   一个淡绿   这是第四句,合。结。
 
强力扭转   从绝望扭到希望
 
   在一片死灰之中
   走过两个孩子    这是第三句  转
 
“诗意就在常见的语言素材不常见的精心“赋形”中诞生了。诗歌的分行排列和意向组合,这些形式手段超越了日常语言的平庸琐屑,把想象力提升到另一个境界,这就是艺术的神奇之处。顾城的诗《感觉》又是一例,极其简约的语言素材,经由诗人别具匠心的安排,连日常语言中令人厌烦的重复也变得富有意蕴了。”

意象
锤练
朝于斯,夕于斯。
 
仿  写   改
 
上者偷势  中者偷境,下者偷句
 
偷句式,则介于中下之间。
 
这个功夫我都还要练
 
极其简约的语言素材,经由诗人别具匠心的安排,
 
安排   章法   先说什么后说什么  关系
 
纤巧

由此推出本贴主讲:
  
       《体味诗歌“赋形”的本能技法--兼谈诗的本质、学诗之四维》
  
  一、从赋形谈起
  
  诗是感性。诗是作者一瞬间的感觉,诗是作者心灵与外物在感性直觉层面上的激荡生发和水乳交融。

诗人是低级动物
 
深山半夜来妖精
 
诗是赋形。诗须形象化。无论怎么大叫:我十分孤独,我万分孤独,我十二万分地孤独!都不成其为诗,充其量是热情的口号罢了。吾观风雨,吾揽江山,尔后舞之咏之,这是直达,还不算技法;那么我们作为坐在书桌和电脑面前的诗歌训练,从技巧方面来说,诗的主题必然通过描情写物的具体形象来表述。诗歌与艺术上的模仿论与表现论,都绕不开“赋形”二字。待我们在基础训练上熟习了这种思维方式,再来面对广阔的自然世界与社会生活,真正有所感伤时,就将写出名句名篇。

赋  美的形象
工匠
 
本原  反映模仿   诗人的诗
诗不是表现社会生活的,而是表达心灵。
 
多重用途
在野的写作
 
大家不要说话,讲课期间不准插话,会有提问时间。
 
诗歌与艺术上的模仿论与表现论,都绕不开“赋形”二字。待我们在基础训练上熟习了这种思维方式,再来面对广阔的自然世界与社会生活,真正有所感伤时,就将写出名句名篇。
 
二点前提:一,深度;二,技法
 
形式大于内容
技术要足够表达
 
诗是结构,是语言材料的线条组织,是思维活动的时间过程(一维单向性)。具体到格律诗,就是前人总结的“起承转合”(并非不可打破,然而这是最优的和最基础的)。是的,据说,“语言是人类的家园”,人不象动物一样,仅仅是直接生活在这个物质世界上的。人还生活在“语言”和“概念”之中,这是人类的悲哀,人比动物“隔”了一层!那么,作为诗的语言的结构和组织,平面变线条,顾城先生的这首诗很直观,同时还暗合古人总结的“逆挽法”,“以哀景写乐”,铺以暗淡,归于希望。叶吟谨以个人练笔习作举上一例:《次韵咏梅》“冰魂玉魄森森月,铁骨苍枝烈烈风。待得春光来普照,柔情还与百花同”。一二句起笔,承接铺叙,第三句转折,第四句结以意外之意。总之三四句绝不可重复前两句的内容,平行并列也不好,是为寡淡之作,要不就是意外反转,要不就是意思更上一层,强力推进!

 二、学诗之四维、诗之本质
  
  学诗之四维:意境、格律、辞汇、章法。用时空四维来比喻,意境就是时间轴,其余三者为长宽高的空间形式轴。事件是时间在空间中运动的过程,诗篇就是意境在格律、辞汇、章法三大形式中赋得的终极产品。

1、意境。诗之本质:意境。反过来讲也行:意境一节,关键是掌握诗之本质:兴味感发。但得有这个眼光和心理,读诗、写诗,必大得诗味。对于我们初习诗的人来说,如何形成这种体味的本能?进而自已也能学会营造多种意境?在境界的营造这一方面,唯一推荐一本书:叶嘉莹所著《唐宋词十七讲》,可以助我们得诗之本质,得诗人的心灵。其余的书,都差得远,不必看了。在《新社典藏》一栏,我贴出了网上能搜到的前四讲。

冯正中  有执着的热情
 
  细雨湿流光,芳草年年与恨长。烟锁凤楼无限事,茫茫,鸾镜鸳衾两断肠。
  魂梦任悠扬,睡起杨花满绣床。薄幸不来门半掩,斜阳,负你残春泪几行。
 
落花
 
晏殊  有圆融的观照
欧阳修 有遣玩的意兴
 
群芳过后西湖好
 
自已也能学会营造多种意境!
 
韦庄  感情的事件
苏东坡   有超旷的襟怀
 
当当网
休息十分钟,大家随意
 
第二堂开始。大家从现在起开始禁言,谢谢。
 
近于女性
 
中华民族审美特质  女性化
 
屈原  诗祖   女性化  指天誓日
 
骄纵
小性子
 
苍颜老者,不怒自威,想见其沧桑
 
词  女性文学
仕女雅集
 
古今名联评谈
 
2、格律。格律学之有余。最后也是形成本能。还是前面说过的:读诗一定要念,要体会其平仄架构。一句入口,心里同时就有平仄的体验。这在最初,是先后发生,故意分析出来的;到最后,是同时发生,分不清是内容还是格律。揣摩主贴第1点所提到的七种资料,可以过基础关,以后但得用这种办法多看多读,就好了。如果不用这种办法,背一万首诗也是门外之人,体会不到味道。这在一些研究学者,就是这样子。
  
绪论  听个印象
 
  3、辞汇。不单单是积累辞汇的量,而且是积累辞汇可以填入的位置和相互的位置关系,还有对仗。前人法数俱在,与时俱进,灵活应用之,就是大成。至于雄改一代之风,开一代之体,非我们所能为,甚至也不是这一代两代所能为。诗有定法,很难创新,初学,但得整旧如旧就好了。这在很多人都有一定基础,但是得来太艰难了,而且还不够。最好的办法还是读别人的诗时,以及几种启蒙韵书时,把眼光改改,不要看什么志意,就看辞汇的组织编排。其中又涉及韵脚组词和平仄位置。
 
最好的办法还是读别人的诗时,以及几种启蒙韵书时,把眼光改改,不要看什么志意,就看辞汇的组织编排。其中又涉及韵脚组词和平仄位置。
 
初学者难在平仄。这就要求我们,把眼光进行根本性的转变。要把着眼点,从一般人的“赏析其内容”,转变为“是如何凑字凑句成篇的”。其实平仄完全是念出来的,我们不单单是赏诗的人,更是写诗的人,所以平时读诗,不管是读古诗还是今人网友之诗,一定要养成念或默念的习惯,体会其平仄架构,通篇气韵,最后自然会形成本能。梨花院落溶溶月,在我们的读法中,不单单是那些花呀月呀,而且一定是平平仄仄平平仄的错落连接。锦江春色来天地,天地这两个字,一定是可以填入在平平仄仄平平仄的最后两个字这样的位置:平仄;玉垒浮云变古今,古今这两个字,一定是可以填入仄仄平平仄仄平的最后两个字的位置:仄平。

锦江春色来天地,天地这两个字,一定是可以填入在平平仄仄平平仄的最后两个字这样的位置:平仄
 
锦江春色来天地,
    --1
玉垒浮云变古今
     1-

诗写人
无现成的辞汇
不要追求能达意。写得象诗再说。
 
4、章法。前面及主贴已涉及很多了,再作罗嗦:章法就是谋篇,就是层次结构是否得法。无非就是先写什么后写什么之类。忌东拉西扯,不成段落。好诗血脉贯通,如珠串连,又有轻重腾挪的功夫。我们初学,不妨如写作文一般,老老实实安排妥当平稳。诗初稿成,反复自我体味和检查:文辞是否顺畅,是否表达准确。拗口是大忌。练字宜选取最传神的。凡此,一念就知。
 
五言五言一句。七言七言一句
 
访妙玉乞红梅:

酒未开樽句未裁,寻春问腊到蓬莱。
不求大士瓶中露,为乞嫦娥槛外梅。
入世冷挑红雪去,离尘香割紫云来。
槎枒谁惜诗肩瘦,衣上犹沾佛院苔。

酒未开樽  句未裁,  重沓加句内对  
 
寻春 问腊    到蓬莱。  句内对 
最好用的一种,容易凑句。
 
顺承  按正常的主谓宾格式
 
锤练
 
谁惜  谁与  最好的转句
 
谁与屏前怜半面,惹教清泪湿胭脂
 
导出下面的收,合,结
 
以(有内涵的)景语作结,容易显得言尽意不尽
衣上犹沾佛院苔。
隐逸
 
我们初学,不妨如写作文一般,老老实实安排妥当平稳。诗初稿成,反复自我体味和检查:文辞是否顺畅,是否表达准确。拗口是大忌。练字宜选取最传神的。凡此,一念就知。
 
三、总结:古诗形式的本质性及其它
  
  内行人和外行人的区别就是一个感知气味;一个诗外赏析。请允许我们从形式上、也就是古诗的气韵去理解:什么叫入门?入门就是得其味,获得感觉,就象下棋有了感觉。哪怕我水平低,可是我也入其中,得其味了,成为圈子中的人。如何算获得了感觉呢?我们,要把眼光从欣赏的眼光,变成写出来、凑成篇的眼光。这是一个根本观念和关注点的转换。换过来了,就会自动自发,时间一久,必有积累。再加上一些取巧的路子,根本不需要太多时间就能入门会写,写得象模象样。同时,我们读诗看诗的眼光也就有了不同,能感味其气韵了。
 
我们为什么要当内行、要当圈内人、要得诗之本质,而不当外行、不必注重诗的知识,甚至不当研究学者呢?因为诗是用来玩的。据说艺术都是玩,此不假。要玩就玩出味来,对于那种诗人最幽微、最隐约、最深情的心灵、感情、品格的意境,我们,一要能体味别人和别人的诗篇中所表达出来的;二要自已能生养这种诗心诗情;三还要能传达给别人。简言之:欣赏、内涵、创作。其实三者又是一回事。古诗有完美的形式,千载而下移不动。这个形式本身就是内容,就是一种美。不得其味,没有感受,只是诗立意好不好,内容如何,有个啥用?不用写古诗了,写杂文去。

叶吟所讲,面向初学者,方家可以不信。对于初学者,有个浅入和效率的问题,如何不蔓不枝,最有效率地迅速抓得诗之本质与形式,并快速入门会写?再次开列资料清单,不深不浅,不多不少,正好就是最好:
  
   意境:《唐宋词十七讲》
   格律与辞汇:《声律启蒙》《笠翁对韵》《花间集》《千字文》《增广贤文》
   章法:《千家诗》《诗法家数》
  
   以上资料,可以互用。比如千家诗中的七律,不唯最适合于体味章法,也适合于感味格律与辞汇的组织。
 
屠龙术
开示方便法门

休息十分钟,可以提问,可以闲聊。我将语音回答提问,就不打字了,省点力气。你们只管提。
 
好的。大家不要说话了。开始。
 
竹塌蒲团不计年
 
暑色连波竞物华,得闲拾趣访渔家。
滩头几处归帆落,舱满青鲢篓满虾。
 
文学有运气

《“叶吟学诗入门速成堂”·下篇:2008年诗词讲记入门五讲》
 
《第一讲:平仄格律入门详谈(上)》
 
2008年5月26日于讲诗堂QQ群中  
  
  我们知道,汉语是一字一音;构成词句则喜欢双音节。两个两个字为一小节。
  所以构成平仄格式,就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1234567890
  
  平平 仄仄 平平 仄仄 平平 仄仄平平
  12 34 56 78 90
险工 险段
--11
-- 11
12 34
不断地:--11--11--11--11,(我们用平平一横“一”代表平;用一竖“1”代表仄)
  两个字一节、两个字一节地下去。如此不断重复。这是最基本的规律。就是两字一节。
  一句之中,平仄两两相间。这样就构成了高低回旋的音韵之美与节奏。
  其中注意:重点落在第二个字上,那是代表字,是骨架。单数字是附属的。
  
  前面两字如果是平平,后面必跟仄仄。

一句之中,平仄两两相间。

  平平 仄仄 平平 仄仄 平平 仄仄平平
  12 34 56 78 90
   2  4 6  

但是诗是只有七个字的。所以截取如下:
  
  平平 仄仄 平平 仄
  12 34 56 7
  
  --11--1,这就是一句七言诗的格式了。
  一句之中,逢双的字,构成了骨架。
 
可是一句诗是七个字,有一个单音节。那个后面的单音节,就是用来调节的,增加变化的。
  不然老是二二二二下去,就是诗经,中国最早的诗歌,变化不多,还属于儿童学语时代。
  最后一个单音节,可以放在第五字,也可以放在第七字。
  放的地方不同,就构成了不同的句式。
  
  平平  仄仄  平平  仄
  12  34  56  7
  
  平平  仄仄  仄  平平
  12  34  5  67
 
公理 不需要理由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1234567890

也可以: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1234567890

仄仄平平仄仄平
1234567

仄仄 平平 仄仄 平
12 34 56 7

仄仄 平平 平 仄仄 
12 34 5 67

四种句式全部出来了。

大家特别注意,前面一定是四个字。后面一定是三个字。
  诗句的结构一定是前四后三。不然就叫断不开。
  
  平平  仄仄  平平  仄
  12  34  56  7
   2   4   6
  
  平平仄仄  平平仄    前四后三
  1234  567
   2 4   6
  
  ----逢二四六,必须故意停顿一下。这就是诗的平仄格律之美了。
前面必定是二二结构,共四个字。不然就不是诗的句子了。举例:
  
  春风 里  百花 开放    前三后四
  ----这就不是诗的句子。
  
  百花 开放  春风 里    前四后三
  ----这才是诗的句式。
至于后面三字,二一结构,一二结构,都行啊。而且写多了,就要多变换,上一联是二一,下一联就一二。
  
  当然,词是可以的。如“春风里、百花开放”。而且按谱,你还非得那样不可,三字逗的引领句。
  
  也有作者为了求奇,把前面四字,一三断开,或是三一断开。也可以。
  只是新奇不常见罢了。往往是逞才求变化。只要还是可以大体断成前四后三就不算错。

  例:
  
  为半生缘 留注脚,
  1234 567
  用双刃剑 剖诗肠。
  

  我也举我写的一例:
  
  无畏心相疏格律,
  太平拳自命清流。
  
  后面还是可以断成三字句的:
  
  疏格律,
  命清流。
  
  但是其句子,或文意,又好象又可以断成:
  
  无畏心 相疏格律,
  太平拳 自命清流。
  
  但是为了念出诗味来,我们就要有意断成四三格式。
  也就是说:从第四起停顿或拖长,第五字也起停顿或拖长(遇上仄声还要特别重读):
  无畏心相 疏格律,
  太平拳自 命清流。
  
  就是这样了。这一类的,一般是有意搞怪。
注意,一句七字之中,第几字第几字是一个重要的本能概念。
  关系到音节的节奏停顿和是否可以可平可仄。
  按以上规律,可以推导出一个重要结论,就是诗,只有四种基本平仄格式。没多的了。如下:
  (我们用-代表平,用1代表仄,用+代表可平可仄)
  
  --11--1  第一种基本格式(七言),以下类推。
  11--11-
  1234567  (数字代表第几字,这需要养成重要的本能概念,所以我们老是标出来对照)
  11---11
  --111--
五言诗呢,就是以上的七言,砍掉前面两字。
  注意:绝对是砍前面二字,不是砍中间,更不是砍后后面。
  所以,也只有四种基本格式:
  
  11--1   第一种基本格式(五言)
  --11-   第二种
  12345   
  ---11   第三种
  111--   第四种 

所以说  五言是 二三结构  二一二或二二一
 
2010-9-19 23:27:53 7班316黑客(524481891)
先生我请教一个问题 五律 有孤平一说吗?
 
2010-9-19 23:27:59 主讲-叶吟先生(1084497877)
有。
1-11-  这是孤平
 
2010-9-19 23:29:37 7班316黑客(524481891)
这情况必须改成 1--1- 吗 先生
 
2010-9-19 23:29:49 主讲-叶吟先生(1084497877)
正是。以三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