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探寻多元化时代的中国主流价值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3:24:10

环球时报:探寻多元化时代的中国主流价值观

时间:2010-12-14 16:26 作者:(不详) 字号:大 中 小 点击:184次

  导语


  中国有主流社会吗?什么是中国的主流价值观?当我们把这个问题在这里提出来的时候,想必有很多中国人会像我们一样,感到某种困惑。中国的舆论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复杂,更有想象力,社会的种种情绪都来到这里尽情碰撞,由于互联网的放大效应,中国社会已很难分辨出舆论场的声音哪些是少数人的,哪些有更广泛的代表性。


  该如何看待中国社会当前的某些不一致性,以及搞清楚我们还有多少一致性,或许是一项我们应严肃对待的自我认识。无论我们谈“物质中国”,还是谈“思想中国”,这都是不能不做的“基础设施建设”。为此,《环球时报》编辑部12月4日邀请10余名中国各行业的学者专家,围绕中国有没有主流社会,以及中国的主流价值观究竟是什么展开讨论。我们清楚所面对的问题之复杂、浩繁,我们以主流社会和主流价值观作为切入点,就是为了给对中国社会的探讨提供一点头绪,使它不那么艰涩。


  中国的主流社会,一个动态的客观存在


  杨平(《文化纵横》社长):每个国家都存在主流社会,通常那些掌握社会权力、财富、公众舆论,并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人群都可称为主流人群。在传统中国社会,主流人群应该说是士大夫阶层,他们负责治理和教化;改革前30年,中国社会的主流是共产党,共产党人以其自我牺牲的精神和理想主义的情怀构塑起当时的社会共识和主流。今天,中国主流人群和主流社会,应该是由公务员队伍、财富阶层、媒体领袖、知识分子、律师、社会组织领袖等构成。主流社会应该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尤其是后发现代化国家,没有主流人群的责任担当,在险恶的竞争性国际环境中就不可能推动民族国家现代化的顺利转型。这已为很多例证所证实。


  刘志勤(瑞士苏黎世银行北京首席代表):中国从历史到现在,主流社会一直存在,中国每个发展阶段都跟主流社会的状态和发展有很大关系。我们目前的改革实际上正是适应主流社会的需求,所以改革发展30年取得这么大的成绩。目前中国的主流,就是邓小平的一句话“发展是硬道理”。我觉得这几十年来中国确确实实抓住了这个主流,并且围绕“发展”形成了一个主流社会。中国社会的架构长期以来是由君、臣、民组成,也就是由领导阶层、政府机构和公民形成。中国的主流社会包括这三个部分。


  丁刚(人民日报高级记者):中国的主流社会实际上还是靠几千万共产党员来支撑和引导的。不久前我去了汶川灾区,震撼很大。这震撼不只是因为我看到了遗址和重建的城市,而是看到了基层党组织在抗震救灾和重建中显示出的领导力。地震发生时,正是这些党的基层干部英勇地喊出了“共产党员站出来,男人站出来”,他们不顾自己的家属遇难,在通讯完全中断的情况下组织了抗震救灾。相比于海地、美国等许多国家在遭受灾害时的情形,中国社会从基层显示出的力量是明显不同的。正是这样的来自基层的力量在支撑着这个国家,支撑着这个社会。


  中国的主流价值观,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


  刘志勤:主流社会不应该是一言堂,我们说的主流观点也不应该是一派人的观点,要允许多种不同观点存在于主流社会。不同意见和观点的存在不妨碍主流社会发挥其导向作用。我们在谈到主流社会时,不能认为主流社会只代表正面意见,而批评意见不算作主流社会的一部分,这种看法是不对的。


  金仲伟(春秋研究院执行董事):我从事媒体工作20多年,媒体批判社会、监督政府是履职。媒体如何批判和监督是主流社会意识形成和巩固的关键。今天我们这里开这个会,就是有一种难辨主流社会意识的困惑,我觉得媒体有很大的责任。你的批判是从内部否定还是外部否定,比如《纽约时报》批评奥巴马政府很凶,但不会批整个美国政体的根本,他们也守底线,这是一种从内部否定(批判)。近年来,中国媒体批判监督的声音越来越响,特别是现在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出现了大量的不讲规则与底线、受西方舆论议程控制的外部否定式批判,并在一定范围内以话语霸权的形式撕裂社会共识,某种程度上使中国潜在的主流社会被这种貌似先进实为激进浪漫不负责任的外部批判话语所代表,可以说中国社会主流大众一定程度上处于被代表状态。现在主流社会对媒体批判的承受力强很多了,但是泛滥的外部否定式批判会裂解主流社会意识赖以存在的公共基础。


  李成才(《华尔街》纪录片总导演):我前段时间曾说过:“我们追求正义不代表正义,我们追求客观不代表客观,我们追求善良不代表善良,这样我们就知道自己的姿态是什么,不会以自己的姿态判断别人、丈量别人。”这种姿态在对待中国复杂性时就非常需要。前段时间,在接受一家媒体采访时,我曾表达,中国是从农民大国、封建大国、文盲大国走过来的,这决定着中国人很多的表达方式,也导致很多中国人没有培养出独立的判断能力,爱跟风。这就需要媒体更加小心地来陈述事情。


  让梦想跑过抱怨,塑造中国主流价值观


  张颐武(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主流价值观应该是中国中等收入者的共识,这种共识现在是分裂的。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塑造了相对有效的共识,即中国在发展,发展过程中大家都能得到好处。但现在中国社会出现了很大分歧。中国年轻人内心被两种话语撕裂:一种是中国梦,就是你在中国可以实现梦想,比如像杜拉拉、达人秀等,永远都非常流行。另一部分是抱怨,这部分正好和激烈的言论结合在一起。现在中国的主流社会就是中国梦和抱怨文化在赛跑。我想起30年前“潘晓讨论”中的一句话“人生的路啊,怎么越走越窄”。那时的年轻人对中国提出的强烈追问,现在已被证明,中国梦跑得比抱怨文化快。我们现在能不能有能力解决两者的赛跑问题,首先需要找到一套共识。我觉得,需要在大众文化领域塑造中国梦,这是中国未来社会的主流精神,将来要超越美国梦的新梦想。


  杨平:从价值变迁角度,我把中国当代史分为两个时段。从1919-1979年这60年作为一个时段。针对中国的积贫积弱,一代又一代的志士仁人以革命的方式推动社会变革和社会改造。那时的主流价值就是革命。1979-2009年进入了另一个时代,我称之为“去革命”的时代。中国国内出现了一种以恢复被革命所摧毁的事物为标志的浪潮,从经济结构到社会结构,从意识形态到制度结构,“去革命”成为主流的选择。与此伴随,则是美国主导的新自由主义浪潮,以自由、民主、市场经济为基本口号的思潮流行全球。自由主义价值观在诱导我们的主流人群,这种价值观念还会延续相当时间。但是,随着“去革命”的展开,今天的中国在市场化进程中已产生贫富分化、道德失序、理想丧失、环境破坏等弊端。


  丁刚:我同意把主流社会和主流价值观分开看,主流价值观如今被扰乱了。社会发展越来越多元化,凝聚力、共识越来越被弱化。问题在于,由于利益的不同,主流价值观在分化,进而削弱了主流社会。互联网出来后,我们就生活在两个世界:真实的与虚拟的。现在虚拟世界把真实世界搞乱了,好像网上那些抱怨、批判就是真实世界的全部。中国的主流民意是真实世界中的,它来自中国的基层,不是都来自互联网,基层有很多人是不上网的,至少是不上网发帖。世界上极少有国家把互联网上的帖子当成是主流民意的。


  结语


  作为一个大国,一个在做人类前所未有探索的大国,一定的社会共识大概是必不可少的,除了国家的政治构架,社会形态应该如何推动共识的形成,人类文明在这方面的经验并不多,能供中国参考的更少得可怜。中国切不可忽视我们的社会在面对这个问题时的难处。今天无处不在的多元化把中国社会带向现代化,但怎样让多元化成为中国社会继续前进的动力,使未来的中国崛起更有方向感,而不是让它拆散中国社会的团结,使我们失去方向,这样的问题正逐渐变得重要并且迫切。


来源:环球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