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如何成为“精神成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3:52:39
《大学人文讲义》,陈婉莹、夏中义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版,26.00元。
米格            □在读博士生,广州
让我们试着回答一份试卷:以格言体陈述自己对人文、大学、博雅教育、科学、启蒙、青春、革命、宗教等词语的感悟;用连线来体现自己对戊戌变法、《新青年》创刊、王国维自沉、鲁迅逝世等历史事件及其发生年份的记忆;在关于“人与自我”、“人与人”的部分,思考“‘圆滑’是一种虚伪的人生态度或处世方式吗”、“你对‘善意的谎言’怎么看”等问题;在关于“人与社会”、“人与世界”的部分,回答“结合电影《双城记》谈谈你对底层愤怒与法国大革命的复杂关系”、“应该优先保护走私熊猫的人的生命还是熊猫的生命”等问题;在“人与国家”部分,写出自己认为是“国耻日”的日期,并说明理由。
这些让人耳目一新的形式与内容都来自汕头大学2006年至2007年“大学人文”课程的试卷。这试卷仅仅只是《大学人文讲义》的附录;或者说,它们仅仅是从“师生互动”、“自我教育”、“考核方式”等侧面呈现了“大学人文基础课”在汕头大学所生发的课程效应。至于《大学人文讲义》的正文,则可以说是忠实地记录了从2006年起夏中义教授组织其他五名国内著名的人文教授共同在汕头“空降”教学的实验全过程:精神成人与大学生及无边消费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狭隘民族主义;从人生境界到日常生活;青春、性爱、婚姻;自我实现;直面困境的生存勇气;人权及其历史记忆;民主和宪政;儒教与基督教比较;由思考获取道德生活;站在失败者这一边;科学精神的纯净气质;环保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在我国大学人文教育的缺失与重建日益成为众所关注的话题时,这显然是一本集思想性理念读物、学识性概念读物与常识性交流读物于一身的与众不同的讲义、笔记与教程。
以“消费主义与大学生”一节为例。在分析了底层平民曾经不用“消费”这个词后,读者已能逐渐认识到在商业广告包装下膨胀起来的消费主义其实是一种负面的思潮,让人把日常消费水准是否高档看成是生命格局中的第一目标,由此诱发的无边无际、无法遏制的欲望更是触目惊心。当消费主义孳生出实用主义的价值心理定势,当贫困使人对大学失去想象,我们更有必要探讨什么是大学的理想与理想的大学。如果读者明白真的大学文化指向的不是物质欲望与满足,而是每个学生的灵魂成长,也就会自然明白为什么“消费主义问题委实是一个与每位同学的生命选择有关联的真命题”。事实上,书中对每一个论题的起承转合都基本做到了角度新颖、内容充实、韵味深长,能让读者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主动地思考:到底什么样的大学人文教育方式与内涵才值得我们去传承?到底什么样的教育理想、自由精神、价值积淀、社会关怀、公民意识才值得我们去学习?
德国著名教育家威廉·冯·洪堡曾这样强调大学的灵魂在于学术自由———“高校的生存条件是孤寂与自由”,“惟有通过对学术的研究,与科学的交道,对整体世界的反思,才能排演出最优秀的人才”。须知欧美大学人文传统的深厚底蕴与完整传承早已内化和体现在其孑然独立、学术自由与科学精神之中,这绝非某些人文、历史、文化传统已被迫断裂或对外界充耳不闻的国家和地区所能理解,因为他们熟识的往往只是被体制收编、丧失了独立精神与创新活力的伪知识,只是在资本与权力合谋、民间智慧受限的商业氛围中成为牺牲品的伪学术。
正如本书讲者之一尤西林教授所说,“大学是现代人文精神制度性建设和生产的母体”。好的大学本来就应该是在对知识原理的追求和对道义价值的坚守这两个基本方面培养大学生,而这又恰好构成了知识分子的基本品质。但当大学本身成为权力主导下盲目扩张的受害者和自我膨胀的怪物,当大量本来只够格称为专业学校的机构洋洋得意地宣扬自己的本科身份,当原本可以专心钻研学问、努力自我实现的学生和大学教授被迫成为大专生和技能师傅,大学精神的载体终于荡然无存;当一个低端的人才市场迫使绝大多数的人面临重复性的、机械性的、高度专业化的、泯灭人性的就业压力,当这种压力制约了大学生的自由、尊严、好奇心与兴趣,那些本应在相对超脱的环境中继续培养的人格和学术品格也终于只能成为空中楼阁。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所见所闻的种种所谓“大学”其实已经与值得学生骄傲的大学教育渐行渐远;而在扭曲的高等教育环境下,真正的大学人文教育之关键其实并不在于在学校里教给学生什么,而是在于让学生们在未来离开校园后还能继续学会坚持什么、相信什么、追寻什么、怀疑什么,还能保持着某种独立的、自由的、批判的、创造的精神规范。
因此,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陈婉莹教授在本书序言《首先是一个人,其次才是新闻人》中的殷切期望也才更显可贵:人文基础课程,是文史哲的入门,旨在荡涤学生心灵,触动其精神内核,拓展其思想境界;而年轻人真正的成长,是让“精神成人”成为自我的内化和提升。不知道有多少成年人能无愧地宣称自己具有“一个正直、平衡的现代人的精神基础”,但在权威旁落、英雄失宠、小丑登台、灵魂缺席、肉体狂欢的时代里,当纯洁和天真没有成形的孩子们在歧路上找不到方向时惶然张望、面对激烈变故时无所适从,我们很有必要让他们诚实地面对过去的篇章,让他们拥有懂得了爱的心情,让他们沿着自己的人生走下去,从十八岁一直到二十二岁,从二十二岁直到未来。
值得注意的是,本书涉及的“大学人文基础课”的前身其实是汕头大学的新闻人文基础课程。如果说美国的法学院只招收已取得非法学本科学位的学生,是为了以此保证学生对旨在调整和规范社会关系的法学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那么旨在记录和反映社会关系的新闻学科要求其学生多学科、多领域的知识修养也自不为过。何况新闻道德归根结底也正是做人的道德,而记者这一与公共精神天然结合的职业更是要求未来的业者在接受职业技术训练的同时,怀有对真、善、美和良好职业道德的景仰与尊崇,以及对从社会传统中自然生长出来的规则的自觉遵守与服从。这无一不是大学人文教育的要义所在。
好的人文教育,应该是我们从身边点滴小事、境遇与信息中获得的生活经历、生命体验和精神力量,是我们的个体尊严、社会契约、民族认同所在,是我们当下所容身的世界的合理性、法统性与公正性的题中之义。从这个角度说,阅读《大学人文讲义》这样好的大学人文教育读物,不仅仅是因为你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一位合格的新闻从业人员、一个合格的成年人,更是因为你想成为一名真正的知识分子、一位真正的公民、一个真正将人类历史进步的价值谱系内化为自身德性的“精神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