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线手记 面对巨灾,记者何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0:29:38
2008年05月29日07:29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周筱赟
发表评论(0)支持(0)反对(0)
在四川“5.12”大地震灾区采访,时刻让人感到一种强烈的无力感。
这种无力感,首先来自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
我和本报两位记者奔赴重灾区北川的途中,公路上散布了大量从山崖上滚落下来的石块,当我看到一块两人多高的巨石时,我大感震惊,同行的记者钟跃东已在北川蹲点数天,他取笑我这是“徒增笑谈”。果然,我不久就在公路边看到一块几层楼高的巨石,边上是一辆摩托车,竟然几乎被压成铁片!
北川老县城成为一片废墟,仰头看着这个几十米高的超大型瓦砾堆,还是超出了我的心理预期。废墟上不断有当地人叫喊着亲人的名字,徒劳地期待着废墟下的回音,听着倍感凄惨。整个城市弥漫着一股剧烈的恶臭,我在现场看到很多遗体,包括居民、小学生和救援者。我站在那里,望着头顶灰蒙蒙的天空,觉得自己所在的并非人间。
这种无力感,还来自面对他人苦难却无能为力的痛楚。
由于青川县80%的房屋倒塌,20%成为危房,全县25万人口全部无家可归。很多村子在深山里,地震后交通通讯全部断绝。很多村民,徒步10多个小时才到达灾民安置点,而村里老弱病残者走不动路,只能在废墟边搭个棚子艰难度日,很快就会支持不下去的。
我到达的沙坝村大沙坝组,全村房屋全部倒塌,生还者在附近搭了简易帐篷,靠从废墟中挖出的粮食和政府发放的少量方便面生活。即使如此,他们还热情地邀请我吃饭,我非常感谢他们的好意,但不忍心吃他们有限的食品。
村民们向我诉说,100多人只领到三顶救灾帐篷。他们还带我去看一位病中的老妇人,她的丈夫已在地震中遇难。可是,我除了把身上带的食品全留给他们之外,实在无力为他们做些什么。
路上我遇到了广元市司法局支援灾区的小分队,他们有三四辆车,携带了不少救援物资。我讲述了沙坝村的情况,带队的司法局副局长俞大凯承认,有不少基层干部也成灾民,安置工作跟不上,“我看到这些情况也很同情,但我们不能直接发放,只能把物资转交给基层。因为我们不能直接干预基层的工作,否则以后的工作很难开展。”
对此次大地震,谓之“国难”毫不为过。面对这场“国难”,记者能给受害者带来什么实际帮助呢?据说全国各地的媒体,有数千名记者聚集四川震区,而最著名的震区汶川,由于交通中断,被困的记者们不得不住进县委宣传部开设的“记者救助站”,这实际上是在从灾民口中夺食。更有某些电视台的记者,为了追求画面效果,把刚救出的人眼罩拿掉,导致对方失明;或是反复要废墟下的人回答问题,导致刚救出的人立即死亡。这些行为不仅违背新闻工作者的基本职业道德,而且丧失了人性!
所以我每次去震区,从不在震区吃饭,把携带的食物全送给灾民,无论多晚,都要赶回临近的城市,尽管每天只能半夜吃上一顿饭,睡两三个小时,没法洗澡,没有衣服换,但依然不以此为苦。
我的好朋友贝贝一直担心我在震区的安危,我对她说,作为一个负责任的男人,在国难当头时刻,要有所担当,所以我不能马上回报社。记者的职责,就是把所见所闻及时报道出来,惟有如此,才能对正在经受苦难的人有所帮助,否则,我的无力感就只能演变为彻底的绝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