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舒立:开幕:外行看热闹(《财经网》 2008-8-1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3:47:55
开幕:外行看热闹
胡舒立    [08-11 11:33]     共有 2 条点评

',1)">
自从44年前,首次电视转播把东京奥运会带向世界,电视已经极大地改变了体育的命运,强化了体育在镜头前的“表演内涵”
票根
9日凌晨一时许,地铁北土城站10号线,我在站台上等列车到来。毕竟在热气腾腾的鸟巢坐了六个多小时,此时站在清凉的地铁站,几许惬意,几许倦意。
一个十八九岁的男生走过来。他看了我手中的奥运开幕式票,小心地说:“阿姨,能用我这盒福娃换你的奥运会开幕式票根吗?”
为什么?他说,因为没机会参加,“想留个纪念”。看他腋下夹着两盒福娃,我第一反应是警觉,婉拒了,说我还要用于继续乘地铁,要出站。他有些失望,又去问站在我前面的两个外国人。他能说流利的英文,但也被拒绝了。
车来了,我们随即离开。不过,男孩子失望的眼神总在眼前。
机不可失
奥运开幕式现场观众有91000人。现场从A到M环绕,共12区,A区为主席台。每一区又分为三层,每层30排,逾650列,各有7500个座位。我坐主席台正对过的H区一层26排。从我的座位观察,确实是座无虚席。
细想,现场观看北京的奥运会开幕式,对所有的观众都是机不可失。其中或又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争取机会者;一类为责无旁贷者。
区区如我,当然是前一类,如绝大多数观众。不过这类人也分为两种,一种是千方百计搞票,或购买或讨要;一类是有机会获赠获邀。而票价从5000元至800元不等,以现金或以人情折算,均称不菲。
不管身份如何,所有的人在这一天这一刻都是同样的人。我从农展馆乘地铁,至北土城排长队通过安检,再乘地铁至奥林匹克公园。走很长的观光大道,约十多分钟,进鸟巢找到座位。沿途各阶段,均见同行观众人流滚滚,大家互不相识却相视微笑。进场将落座,看到一位熟悉的教授坐在附近,满头大汗。他说自己步行走了一个半小时,直抵会场。“路上吃了两根香肠。”他说。
奥运观众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应赞助商邀请而来的。有些人还穿着同样的衣衫,甚至拿着同样的扇子,均由拿小旗的领队带领,颇似旅游团。有些小型观赛团乘专车往返,据说会后还有宵夜;还有些成队搭乘地铁。我在从农展馆去北土城的地铁上,就遇到一个赞助商食用油金龙鱼邀请的观众团队,有外国人也有中国人,都是一脸兴奋。带队的一位金龙鱼职员告诉我,他们经过多次演练,最终选择了地铁。
观众
坐在鸟巢看台的确很热。不过观众们不太苦恼,因为充满期望而格外耐心。就像在北土城安检处,大家整整齐齐排成长队等待一小时余,没有怨言也没有混乱;就像许多人不及进“巢”而是四处游逛,照相留念,对酷暑、对闷热处之如常。
座位上每人一袋,里面有水、手电、彩灯棒、鼓掌棒、小旗,还有一块红白相间的祥云丝巾。后来经杨澜和吴大维等一干主播在场内解释,才知除了水和口袋本身,其余的都不止是礼品而主要是道具,期待观众在不同情境下挥舞不同物品,掀起人浪或展开画面,构成蔚为壮观景象。
觉得有趣,耐心地等,待到晚8时08分正式开幕,满场大鼓排山倒海般擂响。卷轴展开。古琴。飞天。活字。——人们都屏住呼吸等待精彩场面,积蓄力量准备喝彩击掌。场上组图的各种变化,都可引来部分赞喝和掌声。
不过,现场和电视观赏毕竟不一样。现场12区各三层,近十万人通过至少36个大角度固定地观看演出,更期待的还是共鸣。而共鸣并未如期而至。因为顶蓬遮挡,礼花许多人看不见;舞蹈创意很美,但演出者不多,在硕大的赛场显得很遥远,似乎主要是为主席台展现;群体场面是浩大和有贴近性的,却内容在远古,排列整齐的数千人众顶峨冠博带,大声念诵“朝闻道,夕可死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等等,虽然此伏彼起一波波形成图案,但没有也不可能传递激情。
直至最后,出现宇宙飞船,听到刘欢和英国歌手莎拉·布莱曼的歌声,展现2000多张笑脸,掌声雷动了。
不能不说,张艺谋懂得如何用声色光电以及浩大场面,使屏幕前的亿万观众倾倒。我有机会在现场同时看着电视画面,可以看出准备历时三年余的这场表演确实画面很美丽很壮观。但现场与电视机前感受不会一样,期待中的激动很早就开始酝酿了,激动未至也会有遗憾。好在最后李宁“夸父追日”点燃火炬,构思奇巧难以想象,虽然许多观众对点火的情景也只能靠电视画面代偿,总算有机会尖叫了一回。
倒也体会了电视如何不同凡响。自从44年前,首次电视转播把东京奥运会带向世界,电视已经极大地改变了体育的命运,强化了体育在镜头前的“表演内涵”。何况奥运会开幕式,而且在中国。2000年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斥金35亿美元,买下三届奥运会、两届冬奥会的转播权,就是最近最极端的例证。电视举足轻重,电视效果第一。
******
开幕前见到友人,常有人问我是不是参加开幕式,不乏羡慕者。开幕后,连日来收到不少邮件和短信,大家赞叹之余,并没有再问询我现场感受;只遇到朋友有些体谅地说,很热吧?
热算什么。不过奥运场内场外“同此凉热”,也是好事吧?■
(胡舒立为《财经》记者)
《财经网》既往相关报道:
鸟巢归来
美国没有直播开幕式开幕式与“政治不正确”
又见人海战术
http://www.caijing.com.cn/2008-08-11/110004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