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安慈?吴至青:还我本来面目:如何接纳自我和欣赏生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15 18:02:24

赛安慈 吴至青:还我本来面目:如何接纳自我和欣赏生命

(2010-12-12 03:00:11)转载 标签:

文化

分类: 心理与潜能开发

吴至青博士简介:

祖籍广东恩平,生于台湾高雄,毕业于台北市金华女中、北一女中、政大新闻系,曾任《大华晚报》记者、《仕女杂志》编辑,1980年代受聘于新加坡广播电视台任职新闻主播,两年后转赴美国求学,先后就读纽约市立大学亨特学院(Hunter College, CUNY)硕士班及私立纽约大学(NYU)博士班,主修语言病理学。目前在纽约的私人诊所执业。

除了专业语言治疗之外,吴至青博士也是专业疗愈师。她自幼即对身心灵间相互的关联极有兴趣,广泛阅读哲学、心理学和宗教书籍。她和夫婿赛安慈结伴,游学各地 20年,钻研能量学理及灵修方法,足迹远及印度及巴西,融会东西方疗愈之道。两人联手培训疗愈人才10多年,在台湾的培训已进行8年,近3年也为“香港大学行为健康教研中心”提供疗愈培训课程。她与赛博士结婚22年,育有一双儿女赛明寰和赛宗寰。

 

“你怎么会做这样的事?”这是我这十多年来最常被问到的问题。

我所做的事是healing,这个词在中文似乎还没有特定的翻译,我暂且译成“疗愈”。疗愈有别于“治疗”。当身体有病去找医生,比如说肠胃不舒服找医生开药,这是治疗,属于肉体层次;作为疗愈师,我关心的不只是人的肉体,我更关心人的整个大身体包括有形的肉体和许多无形灵体(即所有非肉体部分),因为,人的存在有许多次元,肉体只是诸多次元之中的一个而已。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每一层身体及每一个次元之所以有区别,在于该次元发生的振动频率不同,振频越高的密度也越小越无形,振频越低的密度也越大越有形。而人的多重次元中,肉体的振动频率最低、密度也最大,也因此,如果生了病,肉体上的症状可以说是最晚出现的;早在肉体出现症状之前,所有较高振频层次的身体已出现问题了。最早出现状况的通常是振频极高的灵体,这些高层次的意识若不能和宇宙的自然法则应合,产生不和谐的现象,疾病于焉形成。

举例来说,我的肉体若在今天被诊断出罹患肝癌,很可能在30年前我的灵体中较高的层次已开始扭曲。30年中,这扭曲的意识和能量一层又一层往振频较小、密度较大的星芒体、智性体、情绪体及气体扎根,一层又一层往下造成各种能量失衡。最后落实到肉体,于是肉体有了病痛,才被医生诊断为肝癌。

身为疗愈师,我所做的事就是为来求助的个案去除各层身体的淤塞,疏通受阻的能量,让潜意识得以净化,使肉体和灵体合而为一,达到身心灵三管齐下的健康,帮助病人找回真正的自我。

但是,为个案去除能量阻塞只占我所做的事的一小部分,这些年来,我花更多时间和精力去训练别人“自我疗愈”。多年的经验使我深深体会到,如果个案本身不做内省功夫,只靠疗愈师为他清除阻塞的能量,过不久淤塞又回来了。因为真正的疗愈是不假外求的,要身心灵健康均衡,只能靠自己“向内求法”,别无他途;疗愈师只能辅助你,却不能为你做人生功课,正是“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真正的疗愈是向内走回头路,一步步地自我觉醒,因为路的尽头即是你至高无上的自性本体,你本自俱足的疗愈泉源。

在这十多年中,我和疗愈伙伴安慈(也是我的人生伴侣)除了为人做个别疗愈,也积极集体训练“自我疗愈者”,我们在美国各地有短期演讲,也有较长期的训练课程,训练能疗愈别人的疗愈师,也训练有兴趣“自我疗愈” 的人。从2000年始,每年固定回台湾举办训练营及研习会,香港大学的集训工作也从2005年开始发展。

说来也真好笑,我们自称疗愈师,做了十多年的疗愈工作,但疗愈却不是我们的“正业”,安慈的正业是在纽约市立大学亨特学院社工研究所(Hunter College,CUNY)任教,我的正业是语言病理师(Speech Patholog

ist,或称语言治疗师),从纽约大学(NYU)博士班毕业后就一直在纽约执业,从事治疗儿童语言问题的工作。儿童语言问题五花八门、范围广阔,从自闭症、过动症、精神散漫症、学习障碍症、脑性麻痹症,到吞咽不能症、幼儿厌食症等。我的小病人从 3个月到13岁都有。我天生爱孩子,做起儿童语言治疗,就像如鱼得水,不亦快哉。从事这行的人少,能用华语(广东话、国语)治疗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好处是我成了天之骄女,坏处是从早忙到晚,小病人多得应付不过来,爱我的朋友常抱怨:“正业让你忙不完,怎的又搞出个疗愈做副业,把自己累成这样!”

正业累,副业也累,但我正副业一起做了十多年却乐此不疲,毕竟两样都是我的梦想,是我内心深处的渴望,是我投生到世间所带来的两项任务,是我为什么来人间的原因之一。

“我为什么来?”是我从小就有的疑问,从来没人能回答,也许正因为没人能回答,在潜意识里就成了推动我走上疗愈这条路的内在力量。因此,从小就对任何涉及心灵世界或“我是谁”“我为什么来”的书和说法有着浓厚的兴趣。走到后来也才发现,只有当自己走上了这条自我疗愈的回头路,答案才一日一点地向我揭示。

从小就隐隐约约感觉到,自己不属于这个世界,我似乎还有另一个“家”。小时候说不出感觉,但我知道我曾活在另一个世界里。儿时相片里的我,总是歪着头,凝视着远方,好像在等“什么”,有一天这“什么”会来接我,把我从这个世界带走。我的父母非常疼爱我,却无法消除我内心的“孤儿情结”,也无法建立我对人间的归属感,小小心灵常感觉孤单,对人也怀有许多恐惧感。

然而,另一方面,我似乎也隐约知道,我之所以投生人间是有任务的,因为除了这肉身之外,我身边还有“别人”,或者说我还有别的自己(有时不只一个),“他”或“他们”有时教我一些事情,向我说法,或给我一些灵感,“他们”和我沟通的方式有时是内在言语,有时是内在音乐,有时是影像,有时不言不语也无影像,但我总能感觉“他”或“他们”的存在。

童年的我虽对人间无归属感,但却又有强烈的“任务感”,很喜欢帮助别人,在家帮助妈妈照顾两个妹妹,做各种家事,上学连续两年得了幼儿园模范生荣誉状,大人总称赞我“又乖、又懂事、又会做事”。小时候的我不仅爱帮人,也爱听人帮人的事迹,那时家里没有电视也不听收音机,我最大的娱乐就是听大人们讲故事,爸妈和叔伯们有时会说些古典文学如《水浒传》之类的英雄故事给我们听,只记得自己对那些有能力去帮助他人的人特别羡慕,也特别尊敬对人类生命有贡献之人,小小心灵里希望有朝一日我也能和故事的主角一样,帮助很多很多人。

然而,真正走上疗愈的机缘,却是在20年前刚在纽约大学念博士班时。那年,几次在校园餐厅见到有些人在饭前将两手平伸于食物之上,终于忍不住好奇问他们在做什么,说是测食物的能量。怎么食物也有能量?还能用双手测量?真是好玩极了。(后来才知道,在护理界极有影响力的一派疗愈法治疗手触(Therapeutic Touch)的创始人多萝乐丝·克雅格〔Dolores Kriager〕和多拉·凡·格尔德·昆兹〔Dora van Gelder Kunz〕,两人都在纽约大学任教,纽约大学可说是这派疗愈的大本营。)

当时不顾工作、课业、家务三头繁重(白天上全职班,晚上读博士班,又刚生了女儿需照管),当天就跑到学校附近一家有机食品超级市场的附属书店,一口气买下 10多本谈能量、气轮及疗愈的书。那时对这方面的知识真是如饥似渴、欲罢不能,即使忙得没时间睡觉,也硬挤出时间来看疗愈方面的书,当时立下心愿,希望有一天能旅行各地参访名家,向疗愈前辈和大师们多多学习。

这心愿终于在拿到博士学位后得以完成,往后有

10多年的时间,我和安慈在工作之余,到处旅行学习。

我们接受的训练课程有深有浅、有长有短,短则从五六天到两三个月,长则从一年到三年,最长的首推布兰能疗愈大学(Barbara Brennan School of Healing, BBSH)整整四年。朋友们常笑我们是两个“空中疯人”,明明有了博士学位,还坐飞机去学什么?最早的十年,我们这两个“空中疯人”每年平均远行至少11 次。

这十多年的学习过程,其实也是“自我疗愈”的过程,我同时也处理了从前不愿面对的负面情绪,包括恐惧、怨恨、羞惭、罪恶感、优越感。我将自己从自责、自贬、自罚、自傲的牢笼中释放出来,因之较能宽恕自己,也因此能宽恕别人。我感觉自己更能爱,也能接受别人的爱,我感觉自己的生命的各层面更趋和谐,与属灵的世界更能契合。

这本书代表了我们两人“自我疗愈”的过程,除了记录这10多年我们在灵性治疗方面的经验和心得,更记录了许多疗愈大师传授的宝贵知识,期望有缘的读者也能从中获益,在灵性的旅途更上一层楼。

赛安慈博士简介:

任教于纽约市立大学亨特学院社工系研究所,教授“社会研究方法”及他首创并研发的“灵性与疗愈”。

赛安慈博士生于亚利桑那州印地安保留区,出生一个月父亲即意外死亡,母亲无力抚养,随即被送往墨西哥与母方亲人同住。5岁时被阿姨带回美国、7岁逃家,从此展开长达4年的小流浪汉生涯。11岁时遭警察拘捕送上少年法庭,经法官判决将他送至乡间一对农人夫妇的寄养家庭。16岁时离开寄养家庭自食其力。21岁在一位慈悲的教育家协助下,开始学习读书写字,3年后获高中同等学历文凭,此后读书成了他的最爱。29岁是他人生另一转折点。由于他特殊的背景和经历(包括移民、乞讨、出入寄养家庭、少年法庭的经验),被圣荷西州立大学社区研究所硕士班聘为讲师。由于工作上表现优异,两年后在无大学文凭的情况下获准进入该硕士班就读,之后以全A的成绩毕业,毕业时荣获荣誉奖章。后被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网罗,以全额奖学金资助他念博士学位,主修社会研究。

过去这20年来他和妻子吴至青结伴游学各地,试图找回真实的自我,重申本自俱足的精华力量。在众多名师中对他们影响最大的两位导师,一为升华呼吸法的克拉维兹,一为手触疗法的布兰能,这两位导师所代表的两大疗愈系统成为他和吴博士共同主持的疗愈培训课程之基础。

除了积极培训疗愈专才之外,赛博士也将疗愈带回他的工作岗位,他在学术界大力提倡疗愈学,是首位在美国大学研究所开创有关能量疗愈课程的学者。从1997年起,在纽约市立大学亨特学院社工系研究所教授“灵性与疗愈”,这是美国第一个疗愈理论与体验同步进行的硕士班课程。赛博士目前除了积极教授硕士班“灵性与疗愈”外,正积极为校方筹建硕士后“全方位疗愈教研中心”。此外,他也在纽约成立私人工作室,为个案进行疗愈工作。

 

走上“自我疗愈”去追寻自性本体的过程中,首先面对的问题就是“我是谁”,这绝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因为在探讨这问题的答案之前,我们必须先知道,我们现在所认定的“我”,其实并不是真正的“我”。

人从呱呱坠地,到年纪稍长学习做父母心中的好孩子,到入学努力做好学生,到脱离父母进入社会学习做好公民,人的一生可以说就是社会化的过程。为了能适应社会环境,应付生活中不断的挑战和威胁,我们不停地调整自己,我们也不断地扭曲本性,渐渐地,在这个扭曲本性的社会化过程中,形成了另一个“我”。现在我们认知的“我”,事实上是经过一个遗忘的过程所形成的另一个“我”,和最初来到这世界上的“我”,其实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人。

和大部分读者一样,我们两人也曾经误以为,那个经过社会化而被扭曲的“我”,是真正的我。很幸运的是,我们在过去近乎20年中,从许许多多疗愈大师和前辈那里,得到许许多多的宝贵知识,加上我们为数千人做疗愈的体会,使我们能够透过各种疗法,逐渐找回自我,而这些知识和体会,我们都将在书中和读者分享。

在和读者分享找寻自我的过程之前,我们必须强调两个很重要的观念。

首先,我们要了解,在牛顿的物理学眼光来看,所谓“奇迹”是一般常理所不能解释,或不能以人类线性式的因果关系去解释的现象。事实上,奇迹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礼物,奇迹也不是只在遭逢厄运时来自上天的恩赐,当你走上这条自我疗愈之路,意识渐次提高之时,奇迹是随时随地都会发生的自然现象。不但如此,奇迹还和意识的程度成正比,也就是说,意识提升得越高,奇迹发生得越频繁。

其次,我们要知道,爱是驱逐恐惧的魔法棒。当我们内心产生恐惧时,是可透过以爱为基础的方式获得疗愈,也就是说,当爱来临时,恐惧就会离开,恐惧一离开,伤痛的疗愈过程也会随之展开。此时我们可再透过一些疗愈方法来疗愈自己,简单的方

法如静坐、呼吸、能量疗法、手触疗法,都可以用来疗愈我们的身体。

然而,无论采用哪一种方法,都必须是以超越现代医学、宗教和心理学框架的眼光,来看人类身体的疾病和健康。换句话说,读者必须先了解,人不只是单一肉体的存在,人是一个多层能量体或多层次元的互动系统,以这样的眼光为基础来看我们人类身体的运作,才可能进一步往下谈疗愈,因为疗愈不是只发生于肉体层次,疗愈必须是在多层能量次元体系才能发生。

我们在书里,除了提供我们在灵性治疗方面的知识和经验外,也会借用超个人心理学(transpersonal psychology)、量子物理学(quantum physics)的学说来为读者解释,我们两人是如何去除本身障碍,来拥抱人的多重能量存有;包括肉体、能量体、意念体和自性本体四个次元。

对于这四个次元和灵性疗愈的解释,各家说法不一,本书参考许多前辈的理论和意见,但最主要的则是来自如芭芭拉·布兰能、伊娃·皮拉卡斯、西方宗教领域流传的 “奇迹课程”(A Course in Miracles)、佛家的经典、源自古埃及和希腊的“秘传哲理”(Kybalion),近代超个人心理学家如肯·韦尔伯(Ken Wilber)以及其他诸多此处不及详载的大师之理论基础。

如果读者一开始对于四个次元的存有有基本的认识,就可以帮助读者了解本书的后半部分。在了解人类四个层次的次元之后,我们就能明白,为什么相同的悲剧会不断地发生在我们自己和所爱的人身上。更重要的是,当我们了解到自己不是一个寻找灵体的肉身,而是一个存在于肉身的灵体之后,我们会对于以往曾经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痛苦经历有更深一层的认识,这可帮助读者清楚自己来到这个世界的目的和责任。

我们建议读者将眼光放在一个由好奇的询问、客观的观察、当下的体验所组成的三角境界,同时以包容的态度来阅读本书的内容。祝福各位走向寻回自性本体的道路。


物质和能量的种种特性


用“顶天立地”来形容人类的处境是最恰当不过了。人同时存在于两种不同的世界,头上顶着高层次的灵性世界,脚下踏着物质化的实体世界,人既有肉体也是灵体。乍听之下灵与肉是两个截然不同的观念,但灵性和肉体并非毫不相干,因为物质即能量,有形无形皆是不断振动的能量,两者的分别在于振动频率不同,因而产生不同意识或形式的不同物质。振动频率高的成为无形的物质,如人的思想、感觉和意识;振动频率低的成为有形物质,如看得到的桌子、椅子、人体等等。

 

关于物质即能量(energy,也就是我们熟知的“气”或是物理学上的“振动”),源自古埃及和希腊的“秘传哲理”谈到宇宙七个原理的“振动原理” (principle of vibration)就明白指出:“没有任何东西是静止的,一切都在动,一切都在振动。”而东方圣贤如佛陀,也在2600年前指出,宇宙间的所有事物,都是由振动组成。近代的科学也印证了能量和物质间的关系,最有名的就是爱因斯坦的E=mc2(E是能量,m是质量,c是光速)。

 

然而,由于人类受限于感官所能触及的三维空间及线性的时间观念,误把实体的、有边界的物质,与连续的、波动的能量场视为两种不同的东西,前者以牛顿的古典动力学(classical dynamics)为代表,而后者以马克斯威尔(James C. Maxwell)的古典电动力学(classical electrodynamics)为代表,两者成为19世纪末古典物理学达到巅峰的两大支柱。可是,当科学家再往最微细的次原子领域探索,或向最广阔的宇宙苍穹深究时,却发现在人类感官经验所不及的境地,物质与能量的本质其实是合而为一的。20世纪初的量子力学及相对论,也彻底颠覆了古典物理机械式的时空观。

 

物质和能量的种种特性

 

依近代量子力学的观点,古典物理将波动的能量场与粒子化的物质区分为二的观点并不正确,物质其实是同时具有波动与粒子两种特性。而量子力学的几率特性也否定了古典观点确定性的因果律,粒子在受到观测之前并没有客观而确定的存在,也就是说,透过观测者的眼睛,才会出现有形的形式。

 

科学家的主动观测行为,是确定粒子存在与运动状态的必要条件,这里面就同时有主观与客观的成分,而这一点也促使一些知名物理学家如惠勒(John A. Wheeler)、玻姆(David Bohm)、韦格纳(Eugene Wigner)及心理学家韦伯等,将“讯息”或甚至“意识”引进其关于物质存在的理论中。

 

另一方面,爱因斯坦的狭义与广义相对论也否定了古典绝对的时空观。在分析物体的运动时,三维的空间与第四维的时间不可分开来看,没有绝对的惯性坐标系统,光速对所有运动参考坐标系都是相同的数值。爱因斯坦也在相对论里进一步确立了物质与能量的关系(E=mc2)。物质和能量其实是同样东西的两个面向,在特定条件下两者可以互相转换,第二次世界大战曼哈顿计划所制造的原子弹及现代的核能发电都印证了这个理论,物质和能量只是以不同的频率振动着,而我们感官所觉知的物质,只是在极小空间中高度浓缩的能量。

 

尽管量子力学在技术应用上极为成功,但其本质的物理诠释至今仍未定论;而量子领域的贝尔定理(Bell s Theorem)也预测对两个相隔遥远的粒子其中之一观测后,讯息会实时传递给另一粒子,以物理学术语来说就是“非地域性的实时作用”(non localized instant action),这点也与相对论所要求的“任何作用不能超过光速传递”的结论矛盾。

 

到底量子力学的本质是什么?现在仍居于物理学主流地位,由波尔(Neil Bohr)、海森堡(Werner Heissenberg)及波恩(Max Born)所提出来的几率性诠释(即所谓哥本哈根诠释)是否并不完整?例如爱因斯坦及创立量子波动力学的瑞士物理学家薛定谔(E.Schroedinger)等就无法认同哥本哈根诠释,认为量子的本质不应是全然的随机性(或无秩序性),必定有一些隐藏变量决定其量子态。

 

针对这点,美国量子物理学家玻姆曾经提出高维的“隐秩序”(implicate order)次元及类似于全息摄影(holographic)的整体理论(Theory of Wholeness),作为量子力学的物理诠释,说明量子如何从所有隐藏的可能态表现出外现的随机事件,也成功地解决贝尔定理与相对论的矛盾。

 

在玻姆的隐秩序理论中,高次元的隐秩序层级是具有所有可能量子态的“能量海”,而我们的三维空间只不过是从隐秩序中特定量子事件所投射或绽放出来的一种呈现(玻姆称为显秩序层级)。玻姆认为隐秩序层级的能量海,由包含所有电磁波频谱的广义的“光”所构成,光在显秩序层级的来回卷缩与绽放(folding and unfolding)中被凝聚或冻结(condensed or frozen),而形成我们三维空间中物质的稳定存在。也就是说:万物皆由能量形成,物质是浓缩凝结的光(光是振动频率极高的能量,我们的灵体即是光)。总而言之,许多量子物理学家将物质分析到最后都发现,物质其实是没有任何形状的,有的只是一些能量的振动。

 

撇开高能物理学及粒子物理学不谈,就从与我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量子化学角度来看,我们所看到及摸到的物质,分析到底层,可说都是由原子组成,原子是由原子核及其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而原子核则由带正电的质子与中性的中子组成,电子在外,围绕着原子核旋转。而原子的质子数不同,组成不同原子序的元素,也就是我们在中学时所学的周期表的一百多种元素,这些元素构成大部分固态物理、凝态科学及分子物理学的素材。由于不同元素其电子波函数各有不同的波长和频率,形成不同的电子能态(energy states),而造就其不同的化学性质,所以我们也可以说各个元素皆以其特定的振动频率保持活动,从而产生不同的能量。再进一步将原子、原子核及电子三者的大小作比较。我们可以打个比方:假设原子是一座足球场,那原子核只不过是一颗棒球大小,而电子是几乎看不到的一个小黑点。由于质子的质量是电子的数千倍,原子的质量几乎集中在原子核内,换言之,整个足球场其实是空荡荡的,除了一颗棒球以及一些神出鬼没的电子云外,几乎没有什么实体,这就是微观的物质基础。从原子结构可以了解宏观物质的基础是多么的“空”。

 

不仅对次原子领域的研究有这些结论,就是关于宇宙起源的大爆炸理论(Big Bang),也发现我们的宇宙时空是始于太初约一个质子那么大空间的剧烈波动而迅速膨胀冷却所产生的,而在大爆炸初期(即宇宙太初的 10-41~10-33秒),由于时间之短与空间之小,能量密度非常高,像个大火球,空间中只有稠密的能量、光子及电磁力,随着之后宇宙不断扩张、温度不断下降,质能也不断产生相变(phase transformation),才渐次产生夸克、质子与中子,并进而与电子稳定结合而成为稳定的氦及氢原子,进而形成我们所谓的物质。从宇宙太初浓密的能量火球,到衍生出现的丰富的宇宙万物,也再一次验证:能量与物质不过是在不同条件下同一本质的不同面向罢了。

 

我们之所以认为“物质和能量”或“肉体和灵体”截然不同,是因为我们人类有着二元(两极)化思考模式。我们所知道的事物,几乎都是来自知识和逻辑,而知识和逻辑形成了思想,思想就成为语言的基础,这种模式使得人类变成二元化的产物,有着二元化的思考方式。因此,在人的世界里有“善”就有“恶”,有“对”自然有“错”,有“好”更是有“坏”,有“快乐”当然也有“痛苦”,一切皆有对立面。事实上,善与恶属同一本质,对错是一样的东西,好坏更无差别,快乐即是痛苦。

 

打个比方,物质和能量像是处于一渐层连续体(continuum)的两极,一极为黑,一极为白,介于两极之间是灰色,而这具有黑白两极特色的灰色,包含着从偏白的灰色渐次发展到偏黑的灰色,这现象正如“秘传哲理”中“两极原理”(Principle of Polarity)所说的:“一切成双,一切皆有两极,一切皆有对立面,相似和相异是一样的,相反的东西其本质也是一样的,只是在程度上有所不同,极端的状况会彼此相遇,所有真理不过是半真理,所有的矛盾也许互相调和。”因此,人的灵体和肉体是同一件事,同属一渐层连续体的两端,正如是与非、善与恶、快乐与痛苦本质并无不同,分别只在于能量振动有所差异。如果以灵学和疗愈学来说,能量振动频率高而且精细的能量,是属于高层次的自性本体,当振动频率降低时,产生的物质就愈粗重(比如人的肉体),肉体在人类的四个次元中是频率最低的。


为什么人的肉眼看不见灵体?


也许有人要问,既然有灵体的存在,为什么人的肉眼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

 

一般而言,人类生存的世界是一个物质世界,位于前面所谈的连续体的末端,和另一端无形灵性世界相较,这个物质世界比重大、振动低,因此肉体的察觉力非常有限。

 

人类经由眼、耳、鼻、舌、身来感觉。每一种感官,都可以察觉到高高低低不同的频率。

例如人的耳朵可听到的频率范围,最高可达到每秒20000赫兹、最低可听到每秒16赫兹。人的眼睛,可以看到某一个范围内的频率,例如当振动频率在500~536兆赫之间时,眼睛就会看到黄色。人的肉眼可以分辨红橙黄绿蓝靛紫,紫色是人类肉眼可以看到颜色的极限。其实,在紫色之上还有振动频率更高的紫外线,在红色之下也有振动频率更低的红外线,但因为振动频率过高或过低,超过人类肉眼可以看到的范围,所以我们看不见。电磁波频谱从交流电的几十赫兹到伽马射线的大于3×1019赫兹,范围非常之大,而人眼可见的光波只是其中很小很小的一段。

 

我们察觉不到的事物,难道就表示它不存在吗?事实上它一直都存在,而且一直存在我们的四周。上面所谈的紫外线或红外线,它不但存在,而且还渗透到人类的肉体之中。在肉体或物质世界之外,存在着振动频率更高的广大世界。如果我们调整自己的能量振动频率,就可以突破限制,接受到广大世界中的信息,而不再只是限制在肉体或物质世界的层次中。

 

世上所有的东西,不论是固体、气体或是液体,不论是有形或无形,都是一种能量的表现。而能量是不灭的,既不能被创造也无法被销毁,这也是经过科学家如爱因斯坦等人所印证过的事实。然而,科学家还印证了另一事实,那就是“能量是可以转换的”,可以从振频低的一极转换成连续体上振频高的另一极,这一事实对人类来说可是个大好消息,这表示我们是可以经由一些方法来调高我们自己的能量。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把粗糙笨重、密度大的能量,升华成精细轻快、密度小的能量。


为了说明能量是如何从低振频转换到高振频,必须提到1665年荷兰科学家贺金斯(Christian Huygens)所发现的“共振原理”(entrainment):当两种有着不同周期的物质能量相遇时,振动韵律强大的物质会使较弱的一方以同样的速率振动,而形成同步共振现象。也就是说,强大韵律的振动投射到另一有相对应频率的物体上,而此振动韵律弱的物体由于受到相对应频率之周期性的刺激,因而与较强的物体产生共鸣而振动。

 

贺金斯曾在房间里的墙上并排放置不同速率的老爷钟,然后走出房间,第二天再回来时发现老爷钟的钟锤皆以同速率同步摆动,其后许多人相继重复此钟锤实验,屡试不爽。事实上,“共振”可以说是一种共鸣现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到处可见,比如琴弦,未振动的琴弦会受强烈振动琴弦的影响而一起共振;再举个女高音震破玻璃杯的例子,女高音高频的歌声(无形)能提高玻璃杯(有形)的振动速率,当振动高到某一程度,玻璃杯无法再维持玻璃的形状因而破碎。当你和人谈话很投机产生共鸣时,或课堂上老师的谈话很吸引你而你猛点头时,你的脑波可能正在共振;有时与人相处,彼此虽无言语却灵犀相通,也是共振的现象。这也是为什么许多人愿意花钱买机票,千里迢迢去参加某法师或牧师主持的法会或布道大会,你若坐在他们的振频范围之内,你的能量也会随之提高。

 

你可能会问,能量的“高”和“低”是怎么定的?到底能量“高”或“低”意所何指?我们常听人用“能量”来形容人、物或地理环境,“此人很有能量”或“这地方能量很强,风水不错”。可惜的是,目前为止,科学界还没有任何“绝对”的科学标准或仪器能精确测量世上所有的能量。因此,在疗愈学或灵学上,要测量能量的高或低,传统上都是靠测量者的超感能力(超视觉、超听觉、超嗅觉、超味觉、超触觉或动觉)。由于每一种能量皆有特定的脉动(亦即其振动频率),可以用超感官去测量,举个用超触觉或肌肉动觉测能量的例子:如到市场买水果,我伸手去感觉来自两个不同农场的苹果,A苹果感觉上脉动慢些,B苹果感觉上脉动快些、振动的“质”也精细些,我当然会选择能量较“高”的B苹果。

 

除了靠超感能力外,各文化也有特定的方法测量能量,如西方用占卜杖或占卜枝来测地下水或矿脉,这古老的方法即使是在科学发达的今天仍被广泛使用。安慈的大哥 10多年前退休后想离世独居,在加州的天使营山区买下20多英亩的地,这大片荒地当时没路、没电、没水,要在其上建屋子居住,当务之急自然是找水源凿井,他请的便是当地的“导者”(Dowser)为他找水。安慈的养父生前在加州的莫得斯朵(Modesto)拥有大片农场,农场上10多幢房子是安慈小时候跟着他合建的,他告诉我,他找水源从不假他人,也是用柳枝占卜找水源。本书在“气轮”一章所谈的摆锤测量也是相同的原理。

 

近代一位法国物理学家宝维斯(Antoine Bovis)用钟锤原理发展出“宝维斯尺度”(Bovis Scale),有系统地用数据来测量并记录物质的能量,任何东西都可测量出用数字代表的值。对生物体来说,6500单位以下是负值,对健康有害;6500 为中性,不好不坏,若是对健康有益,必须至少在8000以上。比如说,如果将之用来测量地理,所得之值若是低于6500则不适合人居住,可能是地下水脉流经之处或正好是地球辐射线较强之处。另外,教堂钟声为11000,宗教庙宇为14000。

 

若用“宝维斯尺度”来测量人体,在细胞层次上,癌细胞都低于6500,正常细胞的DNA高于6500,至于全身的能量,有病的人测出的数字低于6500,感觉疲倦的正常人为6500,身体健康的人为7500,精力充沛的人为8500,有能力疗愈别人的人至少是8500,有灵媒能力之人至少9000,不少长期修行者所测出的能量值远超过10000。


所谓的“疗愈”,其实就是透过“共振”来转换人的电磁场中低频能量状态,这表示我们是可以经由一些方法来调高我们自己的能量,把粗糙笨重、密度大的能量,转化升华成精细轻快、密度小、振频高的能量。共振可应用在人体的各个层次上,在细胞层次上来说,我们可以将人体内堆积过多的自由基转换成为阴离子;在肉体上,可以将高度浓缩的肿瘤转换成密度较小的健康肌肉;在情绪上,我们可以将比重大的痛苦升华成比重小的快乐;在认知上,可以将负面的批判转换成正面的欣赏,将悲观的看法转为乐观的态度;在灵性上,可以将人的意识从原本只认同有形的肉体,提高到也能感觉无形灵体的状态,从而唤醒我们的灵性意识,重新和自性本体联结,最后达到和宇宙合为一体的状态。

 

本书从物理学的角度出发,却准备带各位走一趟心灵之旅,心物本来就是相互融合的,

在本章中我们发现许多西方近代伟大的心灵,越深入其物质科学研究领域,就越能体会心灵与物质的相通之处。例如从玻姆的全息宇宙观中,我们依稀可以看到一多相融溶的“华严世界” 整体包含个体,而个体也包含整体的讯息,每一个体都是本自俱足的。

 

在接下来的章节,我们会从“自性本体”、“高层自我”逐步认识到“低层自我”,在生命蓝图的暗示下,我们会体会到所谓“疗愈”,其实就是回归自性本体的“觉悟”过程,这过程始于“创伤”、终于疗愈,却从不曾离开创伤,以较时尚的科学术语来说,就是创伤本来就具有疗愈的所有密码,只等着我们去解码,创伤与疗愈本来就是同个本质的两个面向,看似二元对峙,实则本自如一。就像华严世界一般,从高层自我到低层自我,从物质的肉身到高次元的能量体,所有的空间都是互相融合、互相渗透,自性本体从未远离。请读者不要把高层与低层看做一个直线的两极,否则就堕入了二元化的思考模式,使得创伤与疗愈反而变成互相否定对峙的客体。

 

依循本章所提的许多伟大学者从物质过渡到心灵的足迹,我们建议读者在往下的身心探险旅程中,带着三个宝贵的心灵钥匙:

 

开放的视野:惊奇的喜悦往往隐藏在别无去路的困顿之后,所以别忙着否定任何与我们刻板经验不同之处。

 

跨越二元对立的平等心:莫要去区分好坏、善恶、高低,只要区分就有界限,就砌了一道阻碍悟道的高墙。

 

用心去体会的直觉:碰到难解迷惑之处,与其用脑思考,不如用心去导航。


前面谈到人自投胎后所经历的“忘了我是谁”的人生过程,从“接受创伤”到发展“低层自我” “形成形象”,到最后“戴上面具”,这过程漫长而复杂,你我皆须度过,没有例外无人幸免。另一方面,我们也从人类的四次元观点来看这“忘了我是谁”的人生过程,从振频最高、密度最低的自性本体一步步下降,经意念体次元、能量体次元,经过千山万水的蜿蜒路程,最后落实到振频最低的肉体次元,终于忘了我是谁。

 

 

这两种不同的观点都是在解释忘了我是谁的人生过程,那么,“我”变成了谁?这“忘记”的过程是否产生了任何产品?这自性本体经过千山万水最后落实到肉体次元上的终端产品到底是什么?我们到底变成了谁?换句话说,我到底“不是”谁?这一章节主要是回答这个问题。

 

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先提一个关键人物:精神科医师威廉·赖克。赖克原是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的得意门生,但他所提出的论点和老师大相径庭而不容于师门;他一生坎坷,最后以现代观点会笑掉大牙的莫须有罪名卒于狱中。就心理分析来说,他虽不及弗洛伊德有名,但他对人性的精辟见解,为西方心理学开创一个崭新局面,对后世影响极其深远,传统的心理分析面貌经他巧手一转完全改观,从治疗师坐椅子倾听躺在治疗床上的病人回溯童年往事的静态画面,转为治疗师诊断时要病人脱掉层层衣物以观察全身线条和肌肉发展脉络,治疗时要求病人大嚷大叫、顿足捶地或打枕垫等以发泄积压情绪的动态画面。

 

人格结构学的滥觞

 

如果说弗洛伊德是近代心理分析疗法的开山祖师,那么赖克就是近代肢体疗法的开山祖师,许多以身体为中心的疗法皆可说是赖克的后继者或受了他很大的影响,包括心理学上的“焦点疗法”(Focusing, Eugene Gendlin)“梦境过程取向疗法”(Dreambody,Process oriented Psychology, Arnold Mindell)“神经语言方程式疗法”(Neurolinguistic Programming, R. Bandler & J. Grinder)“罗芬按摩法”(Rolfing, Ida Rolf)“生物能疗法”(Bioenergetics, Alexander Lowen)“全方位呼吸疗法”(Holotropic Breathwork, Stanislav Grof)“重生呼吸法”(Rebirthing, Leonard Orr),乃至于我们两人在疗愈时常用的“哈口蜜疗法”(Hakomi, Ron Kurtz)及“核心能量疗法”(Core Energetics, John Pierrakos),以及我们在台湾教学时用得最频繁的“升华呼吸疗法”(Transformational Breathwork, Judy Kravitz)或特殊教育界普遍运用的“感觉整合疗法”(Sensory Integration, Jean Ayres),我(至青)个人在治疗语言专业上常运用的也是物理治疗界熟知的“神经发展疗法”(Neuro Developmental Treatment, NDT; Bobath)以及台湾所知的属于肢体动作治疗类的“舞蹈治疗”(Dance therapy, Marian Chace)等等,均受赖克的影响。

 

赖克追溯病人的背景资料发现,如果在幼年时期受到类似的创伤,长大之后就会形成类似的体形,而这些体形相似的人也会有类似的心理状态,他把自己的观察再加上前人的研究(如桑铎·费伦奇〔SandorFerenczi〕等人),使得以下所要谈“人格结构学”(Characterology, Character Structure)有了初步的雏形(1949)。当然,任何一个成型的思想学说绝不是一个人的功劳,接下来的亚历山大·罗温(Alexander Lowen,1958)史坦利·凯勒门(Stanley Keleman)法兰克·雷克(Frank Lake,1966)戴维·柏德拉(David Boadella,1974)约翰·皮拉卡斯及伊娃·皮拉卡斯、丹麦的丽斯柏·马歇尔(Lisbeth Marcher, 1990)及布兰能对此学说都极有贡献。

 

特别值得提的是罗温和精神科医师出身的约翰·皮拉卡斯持续赖克的研究,两人后来携手共创“生物能量疗法”(Bioenergetics),使得原本局限于生物学和病理学的人格结构学,加进了物理学和能量学,内容更形丰富。约翰后来自立门户,手创“核心能量学派”,特别是在他结识通灵的伊娃后,他的学说加入了崭新的观点,使得人格结构学更多元化。

约翰在1967年46岁时遇见52岁的伊娃,4年后结婚,伊娃即是本书常提及的“道路工作灵修法”创始人,两人的结合传为佳话,也深深影响了约翰的思想意识形态,更为约翰的学说添上浓厚的能量灵学观点。“道路工作灵修法”的训练课程遍布欧美,“核心能量学院”总部位于纽约市曼哈顿,提供各种长长短短的训练课程,我们两人曾从这两处受教多时,获益良多。这两大派虽然不似BBSH疗愈大学是政府立案的大学,可颁发学士学位,但它们声誉卓著,许多已拥有营业执照或硕士学位的心理分析师、社工人员、各种疗愈师或精神科医师都曾在这里接受再教育。

 

“人格结构学”后来加入的能量灵学部分不只来自伊娃和约翰,也来自布兰能。布兰能以上述从赖克一脉相传的人格理论为基础,再用她天赋异禀的超感透视眼所观察到的现象,更深入讨论每一种人格的能量体和能量模式,把人格结构学说再度发扬光大。

 

最后要提的人物是创“肉体动力学”(Bodynamics)学说的丽斯柏·马歇尔。马歇尔是丹麦人,有“北欧的赖克”的美称,她研究人身上每一块肌肉的心智体能活动发展过程,为人格结构学在肌肉发展方面打下更深厚的基础。她联合20多位治疗师,花了长年工夫记录、整理、分析一万多个个案的治疗资料,将人体每一块肌肉的反应灵敏度,及其所启动的心理议题、启动的时段联结起来。他们发现,人身上的每一块肌肉都有其心理意义,每一块肌肉被启动的时段各不相同。启动是指小孩可开始“有意识”运用某肌肉(在此之前可能只是反射动作),若孩子运用某肌肉的冲动过早被压抑,或创伤的压力过于巨大,这块肌肉对外界很可能反应过低(hyporesponsive),当这孩子长大成人后与这块肌肉有关的心理反应则为退缩、消极、躲避的态度;反之,若创伤是在肌肉已发展完全后才发生,孩子必须抑制运用这块肌肉的冲动,或将之保留在身体内,肌肉会因反应过度(hyper responsive)而出现能量阻塞的现象,其心理活动则为僵硬或抗争的态度。譬如说上臂后内侧一块三头肌是婴儿学习爬行阶段启动的,此时的孩子正学习自立自主,常拒绝大人的协助,比如说当孩子不想吃大人喂的那口饭时,用手臂向外推开别人的手,就必须用到此块三头肌,由于孩子的意念为“我不要”,因此三头肌的心理议题便是与拒绝或接受别人的给予有关,换句话说,和设定自己的“疆界”有关,有经验的治疗师可根据触摸这块肌肉的感觉,而得知个案在“疆界”问题上是否有健康的观念和态度,从而给予适当的治疗。

 

总而言之,上述所提许多大师分别注入个人毕生的智慧结晶,为人格结构学说奠下结实的基础,因此而有了今天要和各位分享的内容。

 

第一型分裂型人格出生前至三个月

第二型口腔型人格一个月至一岁半

第三型忍吞型人格一岁至三岁

第四型控制型人格两岁至五岁

第五型刻板型人格三岁至六岁或青春期

 

五种人格依据童年受伤的时间而排列


以下将谈人类的五种人格,这五种人格大致上是依据童年受原始创伤的时间先后而排列分类的,比如“第一型分裂型人格”受伤时间最早,为出生前至三个月,“第二型口腔型人格”为出生后一个月至一岁半的母亲哺乳期间,“第三型忍吞型人格”则为一岁开始发展自主权期间,一直到训练大小便的三岁,“第四型控制型人格” 则为两岁至五岁,而“第五型刻板型人格”为三岁至六岁甚至是青春期。

 

第四章 我变成了谁——五种人格结构


为了讨论上的方便,此处为每一型人格界定一段时间,事实上每一型人格的原始创伤发生的时间并无明确的分界,就如同每个孩子发展的速度因人而异,比如我家小明一岁叫妈妈,小明的弟弟到一岁三个月才叫,而隔壁邻居的孩子九个月大就会叫了。

 

至于怎么会受伤?受伤的原因是什么?此处的创伤是针对需要来说的,人类在孩童时期发展迅速,为了成长,每一阶段都有其特定的需要,当需要不能满足时创伤就形成了,比如第一型刚进入人间的孩子最大的需要是要感觉受欢迎且受人疼爱,第二型的孩子的需要是吃喝拉撒有人料理,第三型忍吞型人格需要自立,第四型控制型人格需要经验对权力的挣扎,第五型刻板型人格需要发展肉体和能量体上的感官能力,若这些需要在当时未予满足,就种下了此人此生创伤的种子。

 

以下分别以创伤、低层自我、形象自我、防御模式、面具自我、高层自我、肉体特征、能量体特征等面向,一一详述这五种人格。或许是因早期对人格结构学说有贡献的人物大多为精神病理学家出身,所以五种基本人格结构的名称都带着浓厚的“精神病”味,但本书不直接翻译,而是根据每种人格的特质重新命名,原文名称则附在标题之后。


创伤

 

前面提到,五种人格大致上是依据童年受原始创伤的时间先后而分类的,分裂型人格受到创伤的时期,以今世而言,多半是出生前、出生当时或出生后几个月之间这三个阶段。

 

创伤发生的原因是需要不被满足,初入人间之胎儿的需要即是对存在有安全感,正如一个初入陌生之地的外乡人,他需要感觉生存不受威胁,也需要觉得自己受欢迎。想想,你若刚搬入新居,你最需要的自然是:(一)新屋有安全感,(二)受街坊邻居欢迎。孩子若感觉自己不安全,创伤于是生成了。

 

出生前、出生当时或出生后三个阶段的胎儿会有什么样的创伤?

 

出生前的创伤

 

当胎儿在母体时,胎儿生存的一切完全仰赖母亲,母亲不只透过脐带供给胎儿食物和养分,两者的荷尔蒙系统和化学作用也紧紧相连,母亲的感受和情绪都能传达给婴儿,比如说亲的肌肉会收缩,包围着胚胎的胎盘缩紧,胎儿能感受到压力,胎儿小身体(此时尚未有肌肉,只有一些结缔组织)也收缩。胎儿能感觉父母亲的争吵,能感受到父母亲内心的愤怒,若是父亲对母亲拳脚相加,孩子感受到的恨就更强烈,有时,母亲心里想要堕胎,即使从来没向任何人提起,肚子里的胎儿也能感觉到。

 

又比如胎儿在34周左右开始具有“惊吓反射”(startle reflex或mono reflex,在受到惊吓时,四肢和脖子同时向外伸张),此反射在出生后三四个月后消失,“惊吓反射”是传统医学上用来测试新生婴儿中枢神经是否正常的重要指标。若胎儿常常受惊吓或长期处于不安的警戒状态,会有什么情况产生?由于惊吓反射能启动下枕骨肌肉群,我常常从抚摸小病人下枕骨处就能知道孩子对生存是否有安全感,我所治疗过的孩子下枕骨附近的肌腱不是太紧就是太松,其神经发展自然也不会正常。

 

还有一种情况属于出生之前,但与这一世的“新居”可说毫无关系,那就是胎儿对以的世界仍恋恋不舍或极度不愿却又不得不投生此娑婆世界,这样的情况,即使新居再坚固安全,父母亲再欢迎,胎儿仍满心不悦也不愿住进这人的世界。

 

出生当时的创伤

 

出生当时可能有什么情况使孩子受到惊吓?想想胎儿原处在母亲温暖的羊水里,自母亲狭长黑暗的产道经过千辛万苦把自己挤出,一旦出来,眼睛所看到的是刺眼的日光灯、乌黑黑的陌生人,耳朵听见冰冷金属器械相互碰撞的声音,身上的毛孔呼吸到的是产房里冷冰的空气,更糟的是有的医生大力地在幼嫩的小屁股打一大掌,凡此种种,都可能让胎儿受到很大的惊吓。在孩子出娘胎后,传统的医院大都马上将孩子和母亲隔离,先抱去清洗,之后大半的时间都待在育婴室里,婴儿没有办法随时获得母亲的关爱和抚摸。这种和母亲没有联结的情形,也可能使他在日后的生活中发生和人互动的问题。好在现今有些先进的医院已意识到产后身体接触和吸食母奶对母子关系发展的重要性,也有研究证明无人抚摸的婴儿其猝死率也高。十多年前我认识一位女士退休后在医院里担任义工,她的工作就是抚摸安慰初生的婴儿,好让他们感受到人的联结而去除恐惧感。

 

出生后的创伤

 

出生后有什么情况使孩子受到惊吓?比如说母亲由于在生产时遭到巨大的痛苦,因而没有多余的心情和体力时时刻刻给予孩子所期待的爱和关怀,疲倦的母亲有时只是一个眼神,或只是母亲转过身去,都会让这个时期的孩子,心理遭到创伤而感到生存的痛苦,因而要逃跑(能量分裂)。

不管原因为何,所有这时期所受的创伤都殊途同归,都对生存产生恐惧感,都使婴儿一开始就抗拒这世界,因为世界太让他失望了,只好缩回自己的壳,别人都不得靠近。分裂型的创伤比起其他几型,可以说更具威胁性,危害也更大,因为它早在婴儿还未发展自我之前就已存在,否定了婴儿的生存权利。有许多疗愈大师认为出生的创痛对长大成人的个性要负至少50%的责任。

 

做父母的请勿自责

 

我们讨论孩子创伤的同时,绝不是指责母亲不够好或不称职,有时孩子受伤和母亲好不好一点关系也没有,因为孩子是用他们自己的意识去感觉周遭的世界。也许孩子的母亲充满慈爱,而且非常期待这个孩子的出生,但如果孩子的意识认为这个世界对他是有敌意的,即使母亲只是转身去做其他的事情,孩子可能会感觉“糟糕,她怎么没有看到我,大概不想要我”或是“天哪!眼前这个女人根本不喜欢我,她肯定很讨厌我”,因而对世界、对母亲(此时期母亲就是全世界)产生敌意。

 

你也许要问我们婴儿的意识是如何形成的,我们的回答便是,新生婴儿投生人间绝非空手而来,它带着过去的创伤、此生的课题、此生要做的功课和要完成的任务,以上所述的综合决定它将受哪种伤,所以每个人所受的伤都不同。

 

同样的情况使胎儿甲受伤惨重,对胎儿乙却毫无影响,比如说妈妈因为重男轻女的观念使得她对自己怀着女胎甲非常不满意,而这种不想要女儿的心念使胎儿产生强烈的不安全感女儿长大成人始终觉得自己没有生存的权利,可能终其一生都活在恐惧中,妈妈继大女儿之后又怀第二个女胎乙,妈妈又心生厌恶,甚至希望胎儿死去,然而这种心念对小女儿一点影响也没有,她长大后照样生机盎然,照样热爱生命。我们过去世的伤正如一块磁铁,能吸引让前的创伤物质化的能量,也许大女儿甲的创伤是与“恐惧生存”有关,她的人生功课可能是要找到人间生存的意义,为了让前世的创伤在今世“物质化”,所以她找的妈妈是一个不欢迎她的女人,好让她一入胎就经历这从前世带来的创伤。而小女儿乙的创伤和人生议题与生存关系不大,因此对妈妈可能造成的创伤有了免疫力,即使妈妈再怎么伤她,在小女儿身上却完全不着痕迹。

 

低层自我

 

以上种种在出生前后所生出的恐惧,会刺激孩子的中枢神经不断发出讯息告诉这孩子:这个世界不安全,而且对他存有敌意。这会让孩子因为受到惊吓而想逃跑,内心产生强烈的恐和敌意。这种害怕和敌意,都将记录在身体各处,不但肉体的脑袋(如太阳穴附近掌管恐惧情绪的杏仁核),乃至于全身的细胞永志不忘,即使意识上不记得了,也会深刻地镶嵌在我们的潜意识和能量系统之中,而这些都是我们无法察觉的。

 

恐惧存在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会不断地在生活中重复,像这样的孩子,只要一感觉恐惧,马上生出负面意念:“我要逃跑”、“我将分裂”(灵与肉分裂),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的灵和肉体常会呈现分离的状况,我们称这类的人为分裂型。

 

逃跑成了他自我保护的一种方式,不管是因为害怕生存于此世界,或是留恋原来的世界。只要灵与肉一分裂,一离开他的肉体,他就觉得很安全。在我多年治疗孩子各种疑难杂症的经验里,我认为自闭症(封闭自己,逃离人群)即是这种防御方式最极端的一种表现。自闭症的孩子极害怕存在,很本能地生出了“我要逃跑”、“我将分裂”的负面意念(如自闭儿踮脚的现象即是准备随时逃跑),因而启动逃跑的自我保护的机制,久而久之他的低层自我“我不存在,你也不存在”就落实在生活中成了习惯,因之不但否定自己所存在的物质世界,也无视别人的存在(许多自闭症的孩子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对人无眼光接触,听不懂人说的话,周遭的人对他来说像是家具)。

 

形象自我

 

分裂型的人的一生,对生存有莫大的恐惧,他们普遍有个根深蒂固的形象:“我若存在肉体,我将被消灭。”他们常觉得自己没有生存的权利,只要存在就会面临被消灭的危机。害怕人亲近,疆界感很强烈,一旦别人进入他的能量体就感觉受了侵犯,会很强烈反抗。他偏偏生就敏感的身体,为求自我保护,常常得把自己的身体空掉,只要受到威胁或感到害怕时就立刻逃跑,肉体跑不掉就跑灵体(能量体),只要离开肉体就会觉得安全。

 

对生存的恐惧表现在人际关系上就是欠缺社交能力,分裂型人格社交能力通常不佳,在见到一大堆不认识的人时常手足无措、手脚冰冷,他平日极力避免和人接触,费尽心思逃离人群,不得不接触人的时候,也得找个较无压迫感的小团体躲起来,最好不要被人注意到。一般来说,他们不依赖别人,也不需要任何人,最好不要为任何人负责任,这样才不会被人套牢,可以随时随地逃走。在亲密的人际关系中,分裂型的人也不容易相处,他们似乎喜怒无常,今天相谈甚欢,明日见面却形同陌路,让人摸不着头脑,不知何时得罪于他,他若即若离,有时热情,有时冷漠,着实令人费解。

 

防御模式

 

分裂型的人最常用的防御模式,即布兰能所称的“刺猬”或“退缩”反应。当分裂型之人感觉受威胁或不安全时,灵体(能量体)离开肉体,像是将自己放空,当我们说一个人“神跑掉了”“心神不宁”“有听没有到”“有眼无珠”“视而不见”“不活在当下”“心散”或“注意力不集中”,都是在形容这种状态,布兰能把这种防御行为称为“退缩”,能量体退到一边,通常是退到肉体的后面。

 

另外一种模式为“刺猬”:分裂型在受到威胁时,不自觉地发出一种带刺的能量振动,目的是引起你注意他的存在,让你保持适当的距离离他远一点。甚至他的言语上也可能带刺,因为言语携带着能量,也是一种能量形式。这个人让人感觉身上到处长针,刺得你浑身不舒服,想早点离开他。

 

 

面具自我

 

分裂型觉得害怕,一心一意要离开肉体的物质世界,逃跑的方式通常便是将能量上抽,进入头部第六和第七这两个振频高的灵性之轮,以追求灵性体验,避免和人或和世界联结而产生焦虑。分裂型人格的面具表层,是用来遮盖他的创伤、低层自我、主要形象、防御和高层自我的工具,他用来应酬世人的一张脸是:“我不在意物质生活,追求灵性比较重要。”他用这样的灵性面具以避免和人或世界联结,因为他的潜意识知道,若开放自己和人联结,他将产生莫名的焦虑和绝望的痛苦。因此,分裂型所戴的面具可能极其平和、宁静,然而,这面具真正代表的却是“我知道你会拒绝我”或是“我在你不理睬我、拒绝我、恨我之前,先不理你、拒绝你、恨你”。

 

 

高层自我

 

上面谈到分裂型的能量体容易被周遭能量渗透,从负面的角度来看,他们的情绪随着环境的能量或别人的情绪起起伏伏,有些人甚至怕上街因而痛苦不堪;但往好的方面来说,容易感觉到周遭的能量其实也是上天的一种恩赐,正是分裂型的高层自我质量,使他们聪明伶俐有慧根,容易进入灵性世界,因此也容易去感受生命深奥的含义,对于自己投生在这世界的目的也较清楚。

 

除了本身具有灵性之外,他们极富创造力,直觉力也很强,或许我们可以说,这型的人有较高的通灵能力,我们有不少分裂型人格的朋友就具有特殊透视力,能看得见一些非人类的存有。分裂型高层自我的特质还包括不断在灵性上求发展,也同时将灵性带入物质生活中,和这样的人在一起,人生丰富美妙。

 

分裂型的人生功课为何?是要学习如何面对恐惧和内心深藏的恨意,让自己天生敏锐的灵性融入今生的物质世界中,将特有的创造力显现于肉体层次上。

 

肉体特征

 

典型的分裂型在体形上有一些特征:体形修长,身体部位不对称,关节弱,手脚冰冷,眼神空洞,整体看起来,还给人不协调或不对称的感觉。

 

为什么分裂型在肉体上有这不协调或被拉长的现象?因为能量逃走的路线是由下往上,久而久之,不但身体向上拉长,沿着逃亡路线上的脚踝、膝盖和腿关节也因释放能量而变得脆弱,特别容易受伤,分裂型的人脚底的脚弓部分可能特别高、特别弯曲,或是脚趾弓起呈吸盘状,这是因为他们常觉得自己的肉体不安全,为了不让地球向上移动的能量打开身体第一气轮,和地球接触面越少越好,弯弯的脚弓和地球保持一定的距离,或是脚趾弓起,都是准备随时逃走的姿势。

 

至于肉体上不协调或不对称的感觉,其实就是分裂的表现,能量所经过的肌肉和神经长期受到扭曲,因而变形而呈不对称或不协调。仔细观察他们的身体,可能是上下不对称、左右不对称或前后不对称,比如肩膀一高一低,或两腿一长一短;有人脖子特别长,有人上身特别短,有人四肢特别长,更有的人脊椎是弯曲的。至于眼睛则可能眼神空洞,像在做白日梦,有的人两眼时时刻刻睁得大大的,透着惊恐。除此之外,他们平时手脚冰冷,在感受威胁或面对陌生人时更是如此。

 

 

能量体特征

 

至于能量体,整体看上去是上圆下尖,呈现出扭曲或周边支离破碎的状态。分裂型自我保护方式是逃跑,逃跑的方式通常是能量离开地面向头顶第七气轮的方向直向上升,可以说分裂型的人住在头部,而不住在肉体这个躯壳里,因为撤退到用脑袋的心智世界,相对来说是较安全的,这也是为什么这型的人较擅长用脑部思考或喜好追求灵性体验。

 

由于他四体不勤,无法脚踏实地吸取地气,以滋养振频低、比重大的肉体,这也是为什么分裂型的肉体外形可能较为细长、单薄或弱不禁风。由于他不能将自己的能量专注于肉身,能量于是无边无际地向四周扩散,由于无一明显疆界保护自己,其能量体外围周边变得单薄且支离破碎,这么一来,外界能量可长驱直入地渗透进来,因此分裂型的人很容易感染外面的能量或被外面的能量入侵,可以说他们的能量体极为敏感或易感。

 

举个例子来说明分裂型人格的易感度,以前我们在BBSH疗愈大学学习的时候,每个星期都会有一次“解心结大会”,所有的同学都会把自己过往的创伤、不愉快经验或心结毫不保留地说出来,释放体内的负面能量。有些分裂型的同学在这个时候由于能量体极易感,会早一步感受到他人的感受,别人如果很伤心,他们也会很伤心,甚至在别人还未说出之前就先伤心,如果别人很痛苦,他们也会很痛苦,有时甚至还会号啕大哭或高声尖叫,也就是说他们也经历了别人的痛苦。

 

许多分裂型的能量阻塞在后脑,特别是脖子上枕骨下的地方,这部分的能量阻塞,使他们有先天视力的问题或偏头痛的毛病。为什么能量会阻塞在这部位?和之前提到的惊吓反射有关,何况出生前后短短几个月的婴儿身体还无法移动,只能用眼睛来探索世界,如果感觉到害怕或是看到不想看到的状况时,只能立刻把自己冻结起来,拒绝让这些不想看到的事物进入身体里。如何冻结?首先就把视神经关闭起来,而视神经正好位于后脑枕骨附近。

 

以下举几个例子来说明分裂型人格。以我(至青)个人来说,我是属于在这个时期受伤很大的孩子。我的父母非常疼爱我,即使如此,我的内心还是有很严重的“孤儿情结”,心里常感觉孤孤单单,莫名其妙地有恐惧感产生。对人也很害怕,大人称做“害羞”,对我来说只是恐惧。我常在等,也不知道在等什么,总觉得自己不属于这个世界,有一天会有人来接我,把我从这个世界带走,到另一个不知名的地方。小时候我还是个邻里有名的超级爱哭鬼,听我母亲说,我只要一哭,至少可以哭上两个小时,内心好像有怎么也宣泄不完的悲伤。翻开童年的相簿,只要有我的相片,相片里的我总是侧个脸,歪着头,脸上没有笑容,凝视着远方,好像在等“什么”从天上下来,把我带离这个地球。

 

这种情形一直持续到我高中、大学。高中时,我念的是北一女,老师总看到我一双大眼出神地望着老师,有时老师会称赞我的眼睛很美,他们总觉得我上课时看起来很专心。但考试成绩一出来,才发现我的眼睛虽大却是大而无当,虽然美却空无一物,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当时的我,应该是归入“有学习障碍”(learning disabled)的孩子,或是得了所谓的“注意力匮乏症”。即使到现在,我有时虽眼望着别人,心早就飞到八方神游了。而我的恐惧是表现在日常生活的各种小节上,举个例子,有时走在路上,不论是路宽或路窄,只要迎面走来一个陌生人,我一定毫不考虑地闪到一边。这不表示我将生活伦理或公民道德的内容落实到生活之中,而是内心深处常有莫名恐惧感在作祟。

 

除了在我自己的身上可以看到明显的分裂型特征,在我的小病人身上也是历历可见,这就要谈到我的专业。我本身是一位语言病理(治疗)师,平常都会接触到一些身心有障碍的孩子,例如:自闭症、脑性麻痹、吞咽困难症、婴儿厌食症、注意力匮乏症、过动症等等,我多年的治疗经验得出一个结论,不论是什么样障碍的孩子都有个共同点,那就是对生存在世上有深深的恐惧,若不是根本就不愿来这世间走这么一遭,就是在出生前、出生时或是出生后短期内受到严重的创伤。以下举一个不愿来世间做人的例子。

 

 

不愿过生日的彼得

 

有一天,一位年轻的华裔母亲,带了一个五岁的小男孩彼得来找我,小男孩早期被诊断为自闭症,彼得的诊断书上说他还兼有注意力不集中、过动等的症状(但母亲坚持认定孩子不是自闭症)。他能理解一些简单的话语,但不会说话,只有在要求东西时,会发出一些呣呣的声音,但这种单音并不是开口叫妈妈。

 

由于他们第一次来找我,我必须透过访谈才能了解孩子的基本背景。当我问到生日的时候,母亲神情紧张地对我说:“小声点,今天是彼得的农历生日,千万别让他听到,否则今天他又会哭闹到不可收拾。”

 

也许母亲看到我脸上的疑问,于是接着说:“这孩子从来不哭,如果要他哭,那可是件很稀罕的事。他两岁生日那年,我们为他过生日,在家里的墙上贴了一些庆祝生日的贴纸和装饰,说也奇怪,彼得看到这些贴纸,竟然号啕大哭起来,那凄厉的模样,很难让人相信两岁的孩子会有什么悲伤的事情,教他难过至此。

 

“那年生日过去了,大家也淡忘两岁生日时发生的事情。直到他三岁农历生日那天,爷爷和奶奶到家里来为他庆生,为了庆生还特别为他放了一卷儿歌的录音带,说也奇怪,这孩子听到儿歌时竟然开始放声大哭,我心里觉得很奇怪,不过是首普通的儿歌,彼得为什么这么伤心。

 

“我心正这么想时,儿歌声一落,生日快乐歌接着响起来了,那一年的生日,和前一年一样,被彼得的哭闹给打乱,又是一个悲伤的生日。接下去几年都一样,今天又是他的农历生日,千万别让他知道,否则又和前几次一样,闹得不可收拾。”

 

为了能找出真正的原因,于是我征得母亲的同意,想对彼得做一小小实验。我很小声地轻唱生日快乐歌,原本不言不语的彼得突然转过身,看着我(从入门到此刻,彼得一直未正眼瞧过我),我惊讶地发现,彼得的脸变得扭曲而且吓人,豆大的泪珠从他的眼睛滴落下来,突然间他拿起身边的玩具一个个砸向他的妈妈,像是在抗议妈妈为什么要提醒他今天是他的生日。

 

 

这件事让我十分挂心,两天之后我决定去找彼得的老师谈一谈。彼得念的学校是一所专门教导自闭症孩子的特殊学校。彼得就读的班级有五六个同学,他们都是自闭症的孩子,只有彼得是华裔的孩子。我和彼得的老师谈到生日事件,老师惊讶地表示:“不会呀!平时我们在班上常常为孩子庆生,也曾为彼得庆祝生日,还为他唱生日快乐歌,他表现得很正常,并没有 大哭大闹的情况发生。”

 

就在我和老师谈完话之后,我们决定再为彼得唱一首生日快乐歌。于是,彼得坐在他的助理老师身旁(每一个孩子都配有一名助理老师),我和老师就开始为彼得唱生日快乐歌。

说也奇怪,在我们唱歌的过程中,彼得面无表情,只是抬了一下眼皮,轻轻地望了我们一下,歌声完全引不起他的兴趣,他继续玩着他的玩具。

 

一个智力有障碍、人话听不懂几句的孩子,怎么会知道哪一天是他的生日?我们很难以一般医学的角度去解释彼得的行为,但用疗愈学的眼光来看,彼得受到很大的“出生创伤”,他是分裂型人格一个极端的例子。

 

彼得的诊断书中指出,彼得的注意力不集中,社交行为退缩,很害怕见到陌生人,还有就是彼得喜欢踮着脚走路。踮脚走路是很值得玩味的现象,对一个从事特殊教育的人来说,踮脚是许多自闭症孩子都有的症状,对脑神经或复健医师来说,踮脚表示脑神经活动异常或肌肉张力过紧的症状,但对我这个也做疗愈的人来说,因为双脚直接接触地面、接触现实,从一个人如何使用双脚支撑身体,可看出此人在面对生命的挑战时或对生活于人世间所采取的观点和态度。平时踮着脚、不愿与地面有所接触,表示这孩子无法很踏实地生存在他目前所处的环境,表示这孩子不愿做人,表示这孩子对人的世界极为害怕,我常会在注意力不集中、过动儿、脑性麻痹、自闭症的孩子身上发现他们踮脚走路的情形。

 

以彼得的例子来分析,彼得害怕存在,因而生出了“我要逃跑”、“我将分裂”的负面意念和“我不存在,你也不存在”的低层自我,继而启动了自我保护的防御机制(能量分裂、意识扭曲),彼得不但否定自己所存在的物质世界,也无视于别人的存在,当这种恐惧存在的习惯显现在彼得身上就成了自闭症。

 

我是专业的语言病理治疗师,我的病人中有40%是自闭症的孩子。他们有一个很大的特点是:自我封闭,害怕和人接触,有的情况是害怕和别人有眼光接触,就算眼光有接触也是很短暂,这些孩子即使看着你,眼光也多半空洞呆滞。他们退缩、社交能力差,在我接触的例子中,其中有好几位脊椎是弯的。

 

摆脱自闭的凯蒂

 

有一天,一位启蒙学校的校长邀请我到学校看看几个语言上有障碍的孩子,启蒙学校遍布全美各地,主要是开放给三岁到五岁学龄前而且家庭属于低收入户的孩子来就读。

 

那一天我到学校去,一个非常清秀看起来怯生生的小女孩凯蒂,特别吸引我的目光。凯蒂只会重复别人说的话,不会回答任何问题,如果你问她“你好吗”,她也会同样地回答“你好吗”,如果你问她“这里疼不疼”,她也同样地回答“疼不疼”,就像是一台录音机,录下你说的话,然后重复播放。

 

我征得老师的同意,翻开凯蒂的衣服,发现这孩子的脊椎呈现S形,弯曲得非常厉害。于是我一时“技痒”想为这个孩子做“手触疗愈”。一般来说,我是不会主动为别人做任何能量治疗(疗愈),原因是不论学校、教育局或是家长方面,并不知道我有这方面(疗愈)的专长和背景,当他们来找我治疗孩子的毛病时,都是冲着我的“语言病理专家”的能力而来,而我通常也以“语言病理专家”的治疗法去治疗。除非他们主动提出,或是在所用过的治疗法都无效时,我才会提出试试其他治疗法,比如能量治疗的建议。

 

这一天我实在忍不住,加上这所学校对我非常信任,于是我提出要为凯蒂做能量治疗。首先,我请老师将凯蒂的头压低,我的双腿夹紧凯蒂俯下的身体和双手,然后我开始按摩她枕骨下的部位。接着,我将手放在她的背后第二轮的地方,开始为她充电,然后从尾骨顺着脊椎向上射入雷射光。

 

说也奇怪,凯蒂静静接受我的治疗,毫不反抗,在我治疗之后,她夹紧双腿,满身大汗而且不停地颤抖。以动物而言,当动物本身经历了生死攸关的重大事件后,会以颤抖的方式将恐惧表面化,进而消散恐惧。我相信凯蒂的颤抖表示她内心有极大的恐惧,而能量治疗正好帮助她消除深层的恐惧。

 

 

凯蒂后来成了我的小病人,除了接受我的语言治疗外,也加上学校老师的努力,她的情

况逐渐好转,6个月之后,她在学校的毕业典礼中担纲演出。对于一个4岁而且身心有障碍的孩子来说,一场演出除了需要结合注意力、组合力、记忆力之外,更重要的必须具有“安住当下”不逃跑的临在感。这一场表演大获好评,而她不再是6个月前只会重复别人说话的九宫鸟。9个月后为了进入公立小学,纽约市教育局再次为她做全面评估,其中包括智力测验、语言测验及学科测验,所有的测验报告出炉,显示她不再有自闭现象,而且不再需要任何治疗。

 

分裂型人格

创伤

感觉不受欢迎或受敌视,或肉体受侵犯。

 

低层自我

低层自我:我不存在,你也不存在。

 

负面意念:我要分裂。

 

形象自我

对人对己:我若存在肉体,将被消灭。

 

对世界:这世界极不安全。

防御模式

常离开肉体,多半时间处于灵性世界中。能量分裂,意识扭曲。

 

面具自我

我知道你会拒绝我。我不在意物质生活,追求灵性比较重要。我在你不理睬我、拒绝我、恨我之前,先不理你、拒绝你、恨你。

高层自我

特质:与灵性世界联结,强烈感受生命的目的。直觉高度发展,对能量状态很易感。有创造力,充满幻想,人生丰富美妙。

肯定正言:我有权活着。我是真的。我存在着。

此生功课

面对内在的恐惧和愤怒,将创造力显现于肉体层次上,让灵性融入物质世界中。完全地融入于人世间。

肉体特征

修长,左右或前后不平衡,身体各部位比例不均。关节弱,手脚冰冷,四肢无力。眼神空洞。能量体特征

能量内缩,冻结于本体中,无法扩张。头部后脑基部和颈部有能量阻塞情形。

创伤

 

第二类口腔型人格受原始创伤的时间多半是母亲哺乳期间,或说从出生后到一岁多。创伤所以发生乃因其需要不被满足,这段时期的婴儿最需要的是有人抚育,婴儿的抚育有两件大事:喂食和爱抚。在肉体和生理上,从口腔到肛门这一长条管子要常饱满而畅通,能吃得饱、拉得顺畅,才能满足安乐;在情感和心理上,要得到大人足够的爱抚和关爱。这肉体生理上和情感心理上两大抚育需要若有任何一方面不能满足,都可能造成婴儿极大的创伤。

 

和分裂型人格一样,在这时期受伤的人由于未得到抚育和关爱,内心一样会有恐惧产生,极端害怕自己会被抛弃,而他们的一生将不断地重复被抛弃的经历。他们总觉得生命有所匮乏,需要不得满足,自己没人爱,不值得人疼,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口腔型的人格特质。

 

有人爱抚显示自我价值

 

先谈爱抚,每个婴儿都需要大人的爱抚,这一点大家都有共识:有人摸有人爱的婴儿生长的情况比起没有人摸没有人爱的婴儿要快很多。在美国我认识好几个志愿到医院做义工的妇女,她们受过短期的训练,每天到医院探访初生婴儿,她们的职责就是抚摸小婴儿。我的小病人之中就有好几位是美国夫妇领养来自中国的弃婴,他们共同的特征之一就是感官度出了毛病:不是太敏感(感官度高)就是不敏感(感官度低)。拿触觉来说,触觉感官度太高的婴儿不喜欢人摸、不喜欢人亲、不喜欢碰触某些特别的东西(如娃娃的头发),甚至嘴唇不爱碰奶嘴,一碰奶嘴就出现呕吐的反射动作,这样的孩子自然也出现喂食问题,甚至得了“厌食症”。触觉感官度太低的婴儿特别喜欢人抚摸、个性也随和,但感觉迟钝,肌张力不够,也可能出现生长迟缓的情况。

 

这些领养中国弃婴的美国父母有些曾经在领养之前探访过孩子所在的孤儿院,根据他们的描述,上百个孩子的孤儿院只有几个阿姨照管。想想,这几个阿姨即使有三头六臂,也不可能每天都能抚摸到每一个婴儿,而这种小时没有人疼爱的情况是可以造成巨大的创伤。

 

掌握吸奶行为表示能满足自我需要

 

喂食指的是吃和拉,婴儿天生能吸奶能排泄,这是与生俱来的本能,不必经过学习,比如说吸吮反射(东西碰到婴儿的上腭,不管饿不饿马上做出吸吮动作)早在胎儿 32周左右已形成,出生后三个月左右消失。婴儿出生后,在具备这与生俱来的吸吮反射之时,同时也发展有意识的吸吮,随着时日增长,他越来越能掌握自己的吸吮行为,就满足自我需要这点来说,婴儿能掌握吸吮行为是件大事,有意吸奶意味着他开始有能力满足自己的需要。如何满足?借着用行动表达需要(如哭泣表示饥饿),借着接受别人所给予的(如吸奶并消化奶的营养),借着分辨饱足感(如知道自己吸够了而放开奶头);在满足自我需要上,他不再只是被动地由别人摆弄,而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可以说婴儿在发展吸吮行为以求饱足的同时,也为他一生是否有能力满足个人需要、是否有能力“收受”外界所给予的奠下重要基础。

 

若肚子不饱足会如何?若大小便没人理会如何?这种时候要吸要排或要抱的需要便在体内形成一种压力,婴儿会焦虑不安,通常用哭声来表达这种压力。有压力就得释放,若母亲适时喂奶、换尿片或抱抱亲亲予以安慰,婴儿的焦虑不安于是消失,回到安乐满足的状态,过些时候压力再度形成,婴儿再度焦虑不安,母亲再度帮助他释放压力,如此一吸收一释放的韵律,正如呼吸般地自然,也是整个大宇宙自然的韵律。

 

此阶段的婴儿活在与天地混沌成一体的状态,尚未发展我与外界有所分别的观念,对婴儿来说,我就是母亲,母亲就是世界,世界就是我。世界就在这种压力形成与释放的一收一放的韵律中运转,而生命就在一吸奶一排泄中进行着,一切如此自然又如此值得信赖,事情自然发展,一切理所当然,饿了有人喂,哭了有人抱,孩子不怀疑世界的丰足圆满,不怀疑自己的能力,他充满自信,也完全信任生命的过程。

 

然而,人间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吸奶排泄从没如此顺利,没有任何一个母亲能随时随地满足孩子每一分每一秒的需要。母亲不能满足婴儿需要的原因很多:有时是母亲的奶水不足;有时因为家里的经济状况不佳,没有充裕的能力喂饱孩子;有时母亲忙着做家事没注意到孩子该喂奶了;或许是因母亲工作太忙,喂奶时常在很赶的情形下,孩子往往还没吃饱奶头或奶瓶就被移走。有时婴儿肚子痛、胀气,即使母亲随侍在侧也无法满足孩子必须释放压力的需要。当孩子的需要无法满足时,对他整个系统的运作产生什么影响?原本一吸收一释放再自然不过的过程被破坏了,而这破坏不只一次两次,而是几百次几千次,久而久之,孩子不再信任世界的丰足圆满,不相信自己会被人疼爱,不相信自己能饱食温暖,不相信这一辈子有充裕的时间做他爱做的事,不再相信自己有能力应付这世界的局面,自信因而消失殆尽,年纪小小就对世界、对人生失望透顶。

 

低层自我

 

婴儿无法供应自己喂食上和情感上的需要,这两大需要非得靠外界供应,因此被人拒绝或遗弃成了他成长过程中最大的恐惧。为了生存,为了不让他受到被遗弃的痛苦折磨,低层自我便勇敢地站出来保护主人,低层自我生出一种负面意念,认为别人有而我没有,因此理所当然别人应给我;同时认为我是受害者(被剥夺)、我是弱者(无能力),因此是别人欠我的,要人“给”我,而我是不会无条件地“给”出去的。因此,口腔型的人不断向外说“我要”,要人照顾,要人给,要人爱,这种种负面意念成了“贪”,成为自我保护的一种方式。

 

在人际关系上,口腔型的人如果有侵略性要发出来,多半透过语言(如言语攻击)而不是用身体去表达其侵略性。他们自觉不够、内在空无一物,极需靠外界给予肯定和支持,因此与人的关系倾向于依赖,依靠对方的方式是攀缘,牢牢把人缠住,当然,结果反而常把对方赶跑。

 

形象自我

 

于是等他们长大,“不够”常成了这一型人对这个世界、对自己的一种特定形象。小时候被遗弃的经验,使得他以为自己不讨人喜欢,只有当我们被人疼爱过,才会觉得自己值得人爱,若不曾被人疼爱,显然是我有问题,就是我这个人一点都不可爱,因此口腔型的人自我形象很低,常觉得自己不够好、不如人、没有能力,而且一文不值。他们觉得这个世界的物质是匮乏的。

 

对于任何事都觉得“不够”的心理状态,落实在生活中往往就变成“多多益善”,说得不好听就是“不知节制”“贪得无厌”。吃饭吃撑了也不在乎,衣服同一式样买好几套,怕过一阵子就没货了,上餐馆每一样都要试一点。说到吃的方面,有些口腔型的“不够”会发展到“上瘾”地步,如酒精上瘾、抽烟上瘾、吃巧克力上瘾、喝咖啡上瘾、享用美食上瘾等。口腔型的人对于时间总感觉到有压力,他的形象是“时间不够”,不但自己老觉得时间不够用,别人也总在催他“快点快点”;他们若有需要,可能总要求现在、马上、立刻就要得到,也要求别人立刻就要“给”出来。

 

举个例子,我曾见一个友人打电话找人,一次两次没人接,接下来的10分钟之内连打20多次,还是没人接就开始焦躁不安,情绪大受影响,最后接通了就开始怪罪对方没接电话,之所以会造成这种习惯,可能肇因于在婴儿期母亲赶时间的喂食方式,若现在不把握机会多吸几口,妈妈的奶头马上就要被抽走,又将回到那熟悉的 “不够”状态。口腔型的人不但自己紧紧守着这“不够”的自我形象不放,身边的人或事也会不断地加强这“不够”的信念。以我(至青)母亲的教导方式为例,记得小时候拿学校的考试成绩单回家给我母亲,若是80多分,母亲总说:“为什么考得这么差?”

若是90多分,母亲就说:“下次再努力一点拿100分。”不管分数是高是低,在我母亲心目中,只要不满一百分,永远“不够好”。这种不够好的管教方式对我的个性影响极深,而这种永远不满足的心理亦可代代延续,即使我对此现象有所警惕,常提醒自己不要用这种苛责的心态去对待我的孩子,但仔细检讨起来,这些年我对自己两个孩子的管教方式还是受了母亲很大的影响。

 

我在这里并不是批评我的母亲,事实上这种管教方式在强调谦虚为美德的华人社会里极为普遍,大人总吝于称赞,理由是不要养成孩子自满骄傲的心理,且“爱之深责之切”,对孩子期望越深,管教方式就越苛责,因此这种苛责孩子的情况也没什么好或不好、对或不对。对我个人来说,这正是吸引我今世投生华人社会的重大原因,也是为什么我选择了一对同样具有口腔型创伤的人做我的父母亲,因为他们可以不断提醒我“不够好”,可以提供我一个有所匮乏的“不够”的生活环境,我才有机会做功课、去了悟自己原来“极好”!

 

因此,看到这里,做父母的千万不要责怪自己,认为是因为自己不够称职,才使得孩子受伤。我们必须强调,每一个人投生到这个世界,都有其目的和使命,而这个目的和责任也就是必须学习的功课。孩子在口腔时期受到创伤,很可能早已设计好并写入孩子的生命蓝

图,并非全然是父母的错误,学习经历口腔期的伤害,是这个孩子一生必经的人生过程。

 

 

防御模式

口腔型的人通常无法自地球吸收能量自我满足,所以精力不够,必须随时由别人身上吸取已消化的能量来滋养自己,而且是吸进来的多过给出去的。有些人你并不讨厌,但每次和这些人一起总觉得很累,整个人像是被掏空一样。即使你在心理上有自觉要离开,对方却抓着你不放。有这类口腔型防御反应的人,在上腹部太阳神经丛(即第三气轮处)伸出一条或数条无形的带子或管子,通到你的上腹部。这条管子就像个吸尘器,要吸空你的能量,让你无法离开。

 

“口腔型”的人最常用的防御模式都和口腔有关。有的口腔型爱说话,自顾自地说个不停,说话不是为了彼此沟通,只是借着不断听到自己的声音来防御,你或你身边的人有这样的情形出现时,表示他觉得受到威胁,在那一瞬间断绝了所有感受,必须不断地用听见自己声音的方式来证明自己还活着,也借此证明自己对身边的事物还有主宰权。他们有时话多到令人厌烦,这是因为小时候口腔的需要未被满足,使得能量滞留在口腔,到达不了手臂或身体下部的性器官。他们的一双眼睛像是巨大的吸尘器,渴望和人沟通以吸取能量。在情感上亦是如此,因为婴儿无法供应自己情感上的需要,爱一定要靠外界供应,因此长大成人若仍学不会自爱,也会继续终日向外界求取别人的爱,他们对爱有强烈需求,极度需要人爱,当他被爱了,他像是充了电浑身是劲,充满自信,感觉生命完整。

 

我们每个人都必须从宇宙万物间吸取能量,这就像我们呼吸一样。但有口腔型防御反应的人无法自给自足,有时候他们会借着轻声细语的方式,让你不自觉地靠近他,好让他饱餐一顿。他们并不是有意如此,而是毫不自知。他们就像佛学经典上描述的饿死鬼,有个永远也填不饱的肚子。

 

看到这里,请不要先对这型的人做出批判。在追随布兰能老师长达4年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常常要对自己的防御打分数,也常写报告,在第一年时,同学中很多人都否认自己有“口腔型”的特质或防御反应,因为大多数的人对口腔型人格都存有偏见;但经过几年之后,随着自己内省和修行的功夫日深,渐渐地,原本不愿承认的人,也接受自己有口腔型的特质。

 

如果看到刚才对“口腔型”的叙述,你开始觉得这类型的人很讨人厌,那你自己可能正好就有这种人格特质,或是常运用这种防御反应而不自觉。千万不要轻轻放过这个了解自己的大好机会,这正是个线索,从这里开始去拉线,从生活小事里一天拉一点,慢慢地你就找到真正的自我。

 

面具自我

 

被人抛弃,一次又一次,最后不再哭泣,不再开口要东西,完全绝望,这是口腔型人格的无助,是他一生不管在肉体上、情绪上、心理上的翻版。面具自我为的就是用来遮盖我们自认为人格中不完美的部分,用来遮盖我们的创伤、防御、主要形象、低层自我的工具,他们觉得什么都不够,既然无法满足自己,所以就试着向外寻求,然而他们不懂得如何去要求别人给予,但又觉得必须向外寻求是一件丢脸的事,他不愿承认这人格中被他引以为耻不完美的部分,因此千方百计去掩盖自己对别人有所需求这一事实,对外在的世界就塑造一副被美化的面具自我:“我不需要你。我不会去要求。”

 

因此口腔型的面具自我,否认自己有需要,对外在的世界塑造一副无所求的面具,但私底下又会释放一种讯息:“我不主动要求,但你们要懂得给我,照顾我。”除此之外,他更进一步发展出反作用的防御,比如说他把这种渴望有人养育、有人照顾的心态,转换成去养育别人、照顾别人,但潜意识里总要求回报,因此,他们对外戴着慈悲和爱心的面具,对内也以为自己很有爱心(面具有两面,一面对外,一面对己)。

 

很多口腔型很爱付出,很能奉献牺牲,因为透过服务他人,他本身被人需要的需要因而得到暂时的满足,然而,他们通常不自觉肩头负担过重,也不自觉付出过多的心力已远远超过自己的能力,因此很快就枯竭,不管在肉体、情绪或心理上迟早会出毛病。因为只要称得上“牺牲”就要付出代价,付出代价自然心有不甘而要求回报,而要求回报的爱过不久便会干枯,这就是面具爱心和本体爱心的分别。自性本体的大爱源源不断、永不枯竭,而面具爱心是为了“得”才“给”,得到的自然不会多(且大多时候被人拒绝),由于不断地付出而导致快速精疲力竭,内心越来越空,越空就越向外求,永不得满足,形成恶性循环。

 

高层自我

 

口腔型的高层自我极其聪慧,而且能言善道,是个天生的好老师。对很多事都抱着好奇的态度,很有正义感,对很多人都怀着爱心,如果说口腔型的面具自我是“爱心”,那么,当他揭开面具,步步往回走时,将可找到高层自我的慈悲是那么地光辉灿烂、温暖人心。

 

口腔型的人生功课,就是去学习满足自己现在拥有的,不再常常觉得不够,同时要学习“受”和“给”,更要学习怎么去开口“求”,另外,在生活上能自立、自爱、自我满足,唯有这样才能避免被抛弃的经验重复发生。在时间上也要学习如何掌握时间而不必觉得“不够用”,告诉自己“我有的是时间,不必急在一时”;更重要的,要慷慨地给自己时间去犯错,也就是说,允许自己犯错,因此犯了错也很好,不必自责。

 

 

肉体特征

 

就整体架构来说,典型的口腔型身体瘦长,极端的个案会让人觉得只剩皮包骨,看起来营养不足,整个身体结构松垮无力,全身像是发育不良,风吹便倒。他们下半身很弱,因为他的自我支撑系统脆弱无力,站立时两个膝盖打得笔直才能站稳脚步,双腿无力,长时间用力就会颤抖,脚下可能是两只扁平足。

 

由于长期压抑需要不被满足的悲伤及愤怒,长期感受被抛弃后之失望乃至绝望,最简单的解决办法自然是限制呼吸,限制呼吸就可限制感觉,因此口腔型的呼吸正如同分裂型一般:又短又浅,如此一来便可不必去感觉那锥心之痛。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产生了口腔型特有的站姿:额头向前、两肩前伸、前胸塌陷、腹部凸出。读者不妨试试这种感觉沮丧或绝望的姿势:当你胸部下陷时两肩自然前伸,小腹自然凸出,你的头部也自然向前,走起路来像整个身体被头拖着走。至于下陷的胸部易压迫心肺,影响循环及呼吸功能,严重些的呈现突出来的鸡胸(胸骨突出但

肋骨下陷)或者成凹陷的漏斗胸。此外,为了抑制哭泣(因悲伤或愤怒),口腔型的人会紧缩下腹部的肌肉(此举使他更无力做深呼吸)及颈部到下巴的肌肉(使他常觉肩颈酸痛、头痛或有着与口腔有关如磨牙、TMJ〔颞腭关节症候群〕的毛病)。另外,由于口腔型的人抗拒地心引力的能力较差,使得他的两肩可能是向下斜削的。

 

整个人由侧面看来,他的头顶、耳孔、肩峰、髋骨中点、膝盖中点、一直到脚踝中点这许多点都不能保持在一条直线上,你若画条线连接以上各点则可能出现两三条弧形线,也就是说他们的身体,不能保持正位。如果身体不能保持正位,地球的能量无法顺利往上进入身体。受创伤的时间若是属口腔型的早期,其肌肉松软,平滑肌张力较低且没有弹性。为什么肌肉松软?就心理层次上,伸手向人要却要不到,很早就绝望、放弃,因为“求不到的,别求了,向外求太难了”这种心理过早形成,在肌肉还没有机会去充分锻炼之前就被剥夺,因此在肉体上形成弹性过低的肌肉,前面提到我的小病人中有几位是弃婴,其中触觉感官度太低的婴儿就有着这种弹性过低的肌肉,也因此出现喂食上的问题,由于位于两颊的咀嚼肌肌张力不够,无力抵抗地心引力,他们的嘴在不说话不吃饭时也是张开的,外表上可以看见舌头顶着下齿,两边的嘴角常泛着口水的亮光,情况严重些的就流着口水。

 

由于神经肌肉和感官上的反应较迟钝,因此喜欢人抱、渴望人摸,表现在个性上则很随和可亲,在饮食习惯上,他们通常爱吃可平滑下肚的面食,不爱吃青菜或任何需咀嚼的食物。当然,这过低的肌张力不只出现在口腔,全身的肌肉甚至内在器官亦可能松软无力,因此可能常有消化系统上的问题。

 

能量体特征

以整体来看,他的能量体也是细长形的,能量呈现不断外泄的情形。全身的气轮除了位于眉心的第六气轮和头顶的第七气轮是打开的之外,其他的几乎是闭锁的。他们的第一轮(海底轮,位于会阴处)因为是闭锁的缘故,无法自地球吸收能量以供养能量体,必须依靠吸取别人已消化的能量才能生存。

口腔型和分裂型一样,能量聚积头部,好处是他爱用脑筋,但也常使能量阻塞在后脑,所以会感觉到脖子疼痛或是会有背痛肩酸的情形。另外在口腔周围也有能量阻塞的情形,由于小时候没有被喂饱,悲伤的情绪就聚集在口腔附近不散,这类型的人在做呼吸治疗时,常会在嘴巴附近有麻痹到动弹不了的感觉,还有不少人出现婴儿吐舌或吸奶的动作,他们正是在经历婴儿期受口腔型创伤的过程。口腔型的人也常会有口腔上的问题,因而常常要去看牙医,这也是因为能量阻塞的缘故。

 

口腔型人格

创伤

被剥夺、遗弃。

 

低层自我

低层自我:照顾我,因为是你欠我的;我不给。

 

负面意念:我不需要,我会让你给出来。

形象自我

对人对己:我永远不够,我的需要也永远不能被满足。

 

对世界:世界的物质是匮乏的。

防御模式

用多话惹人注意;去吸取别人的能量;侵略性多透过语言而非身体去表达;吸收进来的多过给出去的。

 

面具自我 我不需要你;我不会去要求。

 

高层自我

特质:聪明、能言善道、天生的老师;兴趣广泛;精于睿智的仲裁及强调证据;能时常付出爱心于所认知事物。

 

肯定正言:我足够了;我满足又富有;我有权去拥有,有权去要我需要的。

 

此生功课学习不求回报的付出,了解自己的需求,并尽可能地给予满足。

肉体特征

结构松垮无力,肌肉松弛,身形瘦长。手脚冰冷,站立时胸部凹陷,肩膀下垂,膝盖挺直才能站稳,双腿无力,扁平足。

能量体特征

能量场空竭;主要能量聚积头部,智性体泛明亮淡黄光,多数气轮关闭但第六或七气轮可能打开。


创伤

 

我们常听人说“七坐八爬”,八个月开始爬出第一步,到了一岁左右,孩子开始踏出第一步,也能开口喊第一字,这“第一步”或“第一字”意义非凡。不论是爬或踏出第一步,都表示他有能力逐渐脱离母亲,开始发展自主能力。说出第一字(通常是“妈”或“爸”),表示他不再停留在“世界即我,我即母亲”,表示他开始有能力分辨别人与自己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个体。此时的孩子不再被动地躺在床上让人摆布,可以主动朝向所要的物体前进,表示他已开始具选择能力,也开始会表达自己的好恶及意见,能够开口或在行动上拒绝表示“不”。当独立自主的需要被剥夺时,正如同分裂期有“感觉存在”的需要,口腔期有“喂养”上的需要,忍吞期的孩子在发展过程中最重大的需要就是要感觉“自立自主”,母亲或是照顾孩子的保姆或亲人,对待孩子的态度往往决定孩子日后的人格发展,孩子从此时一直到两三岁之间,如果寻求自立自主的需要不能被满足,或者受到过分的压抑,孩子在日后就会形成忍吞型的人格。

 

忍吞型人格受到创伤的时期,始于八个月至一岁开始学爬行,终于三岁学习大小便的时段,这短短的两年对孩子来说,不管在肉体上、心智上都是变化最大最剧烈的时期,随着运动机能和神经系统的开张,一个新时代来临了。就肉体的运动机能来说,八个月大开始学爬,他可以主动朝向物体前进,到了一岁左右,孩子会摇摇晃晃踏出第一步。就心智上来说,到十个月左右,孩子开始发展认知能力或想象力(想象力不但是将来抽象思考的基础,也是创造力的基础),到了一岁五个月,想象力更上一层楼,一般的孩子已能“假装”睡觉,拿着空杯子假装喝水,二岁左右,扮家家酒的假想能力已从自己身上伸展到别人,可以假装自己是妈妈在厨房炒菜,菜装入小碗用小匙喂娃娃吃。

在人际关系上,孩子重新界定与爸妈的关系,开始拒绝大人的协助,他勇敢地走出爸妈的能量保护场,到处走、爬上爬下,而且什么都自己来,吃饭要自己拿汤匙,玩起玩具也不许大人干涉。在语言上,一岁左右能开口喊第一字(通常是“妈”或“爸”),过几个月也能用语言回拒大人说“NO”,总之,所有的发展都向着大人发出讯息:“我有能力自立自主,请你们不要管我。”

 

然而,此时的孩子虽立意独立自主,身体各部的功能也支持他去发展自立自主能力,却未成熟到能真正自主,时时需要大人在旁协助或维护,才不会在向外界探险时撞得头破血流。(孩子通常也知道自己需要大人协助,比如十三个月大的孩子,已会把打不开的盒子或不会操作的玩具交给大人,等候着大人帮助),有趣的是,孩子虽需要大人协助,却通常拒绝大人“管教”。

 

双亲的压迫和侵犯

 

做父母的能放手让孩子自立自主而不管教吗?孩子去摸厨房里的火炉开关,大人一定是严厉禁止,做父母的有太多“担心”,担心他跌倒不许他爬,担心他刮伤不许他碰,担心他受寒一定要给他加衣服,担心他长不大硬逼着他吃下这口饭。这些适当的管教本是最理所当然的,但若管教过头就成了压迫性的侵犯,也会造成本章节所要谈的“忍吞型”创伤。

 

怎样是压迫性的侵犯?有些父母或是照顾孩子的保姆或亲人,过度控制孩子的身体功能或心里想法,如强迫喂食及排便、控制孩子的思想。换句话说父母亲非常强势,请注意,这里所讲的“强势”或“侵犯”并不光指凶巴巴的压迫性管教,也包括温柔万千的强势关怀或甜言蜜语的强势控制。总之,由于父母过度控制孩子的想法或身体的功能,忽略孩子本身的情绪或灵性的发展,以致于孩子不能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强势的父母对孩子的控制无所不在,他们视子女为自己的一部分,任意侵犯孩子的肉体和能量体,这种侵犯常表现在日常生活上,特别是在“吃喝”和“拉撒”这两件人生大事上。例如:孩子也许吃饱了,或是肚子不饿,做父母的总以自己的想法,去判断孩子吃饱了没,也许父母亲认定了孩子要吃完一碗稀饭才算饱,不论要耗多少时间,他们一定会跟在孩子身后,硬是把手上的那碗饭塞进孩子的肚子里。有时候,父母亲担心孩子冷,硬是帮孩子多加衣服,其实孩子是热得想把衣服脱掉,这时候,母亲可能很严厉地对孩子说:“你要乖,不许脱,如果你脱了妈妈就不爱你了。”对于孩子而言,母亲是天,是上帝,母亲供给他一切所需,是孩子的所有。如果他对母亲说“不”,不但天会塌下来,他的一切也会没有,他不能违背妈妈的旨意,如果他违背了母亲,那就是做坏事,母亲就不再爱他,于是孩子硬是把自己的想法“忍”下来“吞”回去,默默接受母亲的安排。

 

我们在这里所谈的受创伤,并非指一两次的偶发事件所造成,而是父母对子女经常性的入侵,然而,即使父母经常压迫性地侵犯子女,也不一定日后会造成忍吞型的人格,必要条件是孩子本身就带着忍吞型人格的功课来投生人世间,再加上父母不断地侵犯,子女于是形成这一生最原始的创伤。

 

除了“吃喝”,另外一条控制孩子的途径便是“拉撒”,在一岁多到三岁前这期间,大多数的父母会开始训练孩子大小便,然而,此时有些孩子肛门括约肌和尿道口括约肌张力尚未发展好,偏偏父母强迫要求,马桶里如果没有父母亲期待的“结果”,孩子休想从马桶上离开。有的孩子即使肌肉都发展完全,但被父母的强势吓坏了,因而无法放松括约肌顺利排便。有时孩子尿湿裤子或大便在裤子上,也都遭到一顿严厉的说教或干脆一阵打骂。这些强迫大小便的硬性训练法让孩子很小就很受挫折,感到自己是个失败者,认为在身体里的自己又脏又坏,所以一定不让它出来,出来就遭羞辱。

 

 

无法自在表达的忍吞型

 

 

在我的个案中,有个典型的忍吞型,他二十七岁,体型厚重,肌肉硬实,眼神透着悲伤,声音微弱,说起话来句子断断续续,句中总有一两个留白,像是随时等候别人为他做填充,他说他最大的问题在于“表达”,总感觉喉咙被什么“卡”住了,说不出要说的话,希望我能为他解决问题。他是一家大公司的会计,工作认真,很得上司器重,但最大的困扰是不能表达意见,一开会,大家总抢着在他之前发表意见,他的意见早被人家说光,好不容易等到他发表意见,别人却没耐心听,常常中途被打断或干脆整个话题被抢去,再也没他发言的余地,他常为此生气,一生起气好几个小时都说不出话。

 

这种喉咙被“卡”住的情况也常发生在人际关系上,比如和女朋友吵架,心里想道歉说对不起,手想去拉对方示好,但舌头好似打了结,身体像结了冰,两手伸不出去碰触对方,“对不起”也始终说不出口。他说他常觉得自己精力不足、容易疲劳,但别人看他却是任劳任怨、精力旺盛。除此之外,他还有便秘的老毛病。我请他谈谈小时候父母喂食和训练排便的历史。

 

他小时候大多数时间是由慈祥的外婆照顾,而外婆在喂饭时,常很有耐心地强迫他一定要吃光碗里的饭,哪怕是花上个把小时,外婆也在所不惜。父亲对训练他上厕所极其严厉,常要求小男孩一定要有“交代”才能离开马桶,若不小心出了意外,免不了一阵体罚。这些对身体的入侵,都让他养成了凡事保留不轻易“外放”的习惯不轻易表达意见,也不随便外放大小便。

 

他回忆起自己在上小学时有一个很大的毛病,就是“肥水不落外人田”。在学校的时候,他从不上大号,一定是等到回家才解决。可是有的时候忍不住,特别是肚子痛的时候,就会把裤子弄脏,而整个教室也被他弄得臭气冲天。老师打了好多次电话,告诉母亲他有上厕所不说的问题,母亲带他看了不少医生,始终解决不了问题。对他而言,说出想上厕所是件丢脸的事,一定会遭到羞辱,让众人知道他要上厕所,是很难以启齿的事。

 

这种不轻易“外放”的习惯,从小延续到大,不只是有上厕所的困扰,工作上亦不能如意地发表意见,感觉周围的同事都想压迫他、欺负他。即使是现在,他还是习惯不在外面如厕,他自嘲地说:“难怪我长年会有便秘的问题。”

 

父母强势的控制在生活上是不间断而且全面地淹没孩子,而这种控制不只是针对孩子的肉体,甚至入侵到孩子的创意和想法。比如说,孩子拿了自己的画作,兴高采烈地拿去给母亲看,孩子心里想画的明明是一支色彩缤纷的棒棒糖,母亲的反应当然是很开心,但在母亲的眼里,孩子画的是一朵花,于是母亲对孩子说:“我的宝贝真聪明,画了一朵漂亮的花。”孩子一听摇摇头,想要否定说“不”,很想努力澄清不是花而是“棒棒糖”(别忘了这时期的孩子语言表达能力极为有限),母亲睁着眼睛说“这是一朵花”,孩子外表顺从了,但他的创意被否定,意见被拒绝,心里有“NO”却又表达不出,也不敢表达。随着时日推移,孩子一天天成长,日常生活里的“NO”越积越多,不断发酵,产生了许多的怒气,这些忍气吞声的怒气就在身体里堆积,越藏越深,越压越实,但表面却一点也看不出来。

 

低层自我

 

表面上,忍吞型的人是个顺臣,但满腔的“不”并不会使他真正地顺从,满腹的愤怒无从向外宣泄,这股力量就回头向内先伤自己,“我恨我自己”,私下生出许多对别人的负面意念,“我恨你控制我”“我讨厌你,而且我要刁难你”,对人对己的仇恨不能向外表达,因而产生忍吞型外顺内逆的特质。他的低层自我说:“好,我给你你要的,但我不会真正给你,你不能真正奴役我。”积极抗争既然不可能,忍吞型之人只有靠消极抵制才能感觉自主权。他们长大成人在团体中常抵制别人的领导或拒绝改变。也由于他早期向外界寻求欢乐的欲望太早被压抑,他内心无法产生做事的动力,不但对任何事或活动采取消极态度,做起事来也毫无乐趣。

 

表面上再顺从,骨子里的态度却是很负面的,这型的人好抱怨、爱嘀咕,也常怪别人,他们喜欢询问别人的意见,当别人给予他意见时,他们会开始埋西怨东,一个也不采纳,常让给意见的人内心产生不愉快,觉得自己多此一举。忍吞型的外显行为常是谦恭有礼,有时甚至到卑躬屈膝的地步,但他们有时喜欢操控别人,之所以操控别人,是因为想激怒别人,因为当别人因受到操控而生气时,忍吞型的人才有借口反击,藉以发泄内心的愤怒能量。

 

形象自我

 

忍吞型有满腔的意见却无法表达,有许多的创意却不能发挥,因为他有个主要形象:“如果我表达自己,我将会被羞辱,所以我必须隐藏我内在的本质或想法。”这型的人由于长期受到外在力量的入侵,有很多被羞辱的经验,当然,这些羞辱感都是从自己的观点出发,并不代表别人真正想给他们难堪。他认为只要他表达了自己的感受或想法,他身边的人就会离他而去。正如孩童时期的他,必须忍气吞声才得换取父母的爱。这种“有条件”的爱使他对父母生出许多恨意,但他又需要对方的爱,也使他长期陷在爱恨交加的困境中。由于恨,他自责很深,他们轻视别人也轻视自己,心里怒气越多,自责越重,越轻视自己也轻视别人。

 

长期被剥夺了自主能力,长期把自己深深地藏起来,自然培养不出自信心,越无自信就越轻视自己,即便有了勇气走出堡垒,也不敢单独行动,凡事最好有人陪伴,或至少得通过别人的“认可”(正如小时候父母长辈的“认可”)才肯担当。也因为习惯于隐藏内在的想法,忍吞型的人和别人一起时绝非领导者,他没什么冲动或欲望去做某件事,即使有冲动或欲望,也因为有别人在场,冲动或欲望在他能用语言表达之前早已消失无踪,他完全捕捉不到属于“自己”的主意,相较之下,臣服于别人的愿望和冲劲,比自己出主意轻松多了。

 

防御模式

 

被人侵犯、羞辱、控制,感觉自己走投无路,他的自卫行为便是躲到自己的身体内,在外建一个厚实的堡垒,自己则闪入堡垒深藏不露。由于认为一放出来即遭羞辱,因此情感、思想、需要、自我全都埋在内里。深藏不露的不只是怒气,忍吞型的人也表达不出自己的精华,他对许多事情皆有所保留:保留情感、保留自己的创造力,当然也保留他们最好、最精华的部分,亦即他们的自性本体。

 

布兰能观察到有些忍吞型会伸出触须,向着他人的太阳神经丛部位去捕捉别人的本质。

会用这型防御反应的人,通常自己有许多精华本质而不自觉,事实上他们最需要的不是从外界捕捉,而是把自己的给出去。另一种忍吞型常用的,也是向外求的防御反应,会用这种方式的人,非常喜欢别人的帮助,比如喜欢询问别人的意见,问完甲之后又去问乙,有趣的是,花了许多时间征求意见,结果一个也不采纳。除了上述两种防御,还有一种称之为“射手”的反应,这型反应通常是在受到威胁时将箭射出,中箭的人会觉得十分疼痛,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要挑衅对方,撩起对方的怒气,为自己的怒气找一个发泄的出口。

 

面具自我

 

天真无邪的娃娃脸是忍吞型理想的自我,至少是他认为自己应该呈现出来的样子,而这娃娃脸正是他的面具自我,“我会在你消灭我之前,先把自己消灭”,消灭自己的方式就是自动向敌人缴械投降,他们早在别人奴役他之前就先将自主权拱手让人,早在别人否定他之前就先否定了自己的自性本体。他们的面具自我非常体贴、讨喜,待人彬彬有礼,很懂得顺人意,也懂得照顾别人。外在的顺从给人稳重可靠、有毅力的感觉,他工作努力认真,很想面面俱到。然而,当他们对外去讨好人的同时,内心正进行自戕行为。他们喜欢自我奉献,有取之不尽的同理心和同情心,却常忘了自己的立场和权益,这个弱点很容易被别有私心的人利用。

 

忍吞型的人很能感同身受,直到和对方化为一体,因此失去了自己的观点,变成应声虫,再也找不到原先的自我,而真正的“自性本体”呢?深深地隐藏起来绝不示人,这可爱的娃娃面具是来应酬别人,用来遮盖他的创伤、主要形象、低层自我,它同时也切断了和内在精华本体的联系。

 

高层自我

 

高层自我和面具自我正像是真品和冒牌货,虽然两者质量相比可能有天壤之别,但从冒牌货我们对真品可略窥一二,因为冒牌货想要模仿的正是“高层自我”!因此,忍吞型的面具自我的本质可以说就是他的高层自我,只不过这美丽光辉本质的背景不再是为了自我防御,不为了讨好别人,不为了争取别人的爱,不再有罪恶感,他能完全毫不迟疑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感受,他对别人的痛苦有深刻的感受力,他很能在危机中生存,对人忠诚,很少惹是生非,很稳重,在事业上可共度艰难。

 

一般而言,忍吞型的人比前二类的人格型较能在地球上生根,更能踏实地过日子。如果忍吞型不再需要自我防御,他们的本质通常是极其善良,心胸宽大,很热心也很会照顾人。工作上非常卖力,有毅力能坚持到最后,在我们周围常会看到一些非常苦干的务实型人物,每天必须日理万机,在职场上成功的经理阶层,很多都是忍吞型。忍吞型的人生功课是什么?要能移转停滞不流动的能量,充分感受自由的生命,毫无保留地表达自己的实相。

 

 

肉体特征

 

能量不断被身体又“忍”又“吞”的结果,在肉体上有何特征?这些能量就让他们的体形不断地膨胀,往横的方向发展,看起来就越来越厚重或圆圆胖胖。这些塞回体内的能量,建筑成一道厚实的堡垒,使得忍吞型的人有非常壮硕结实的肌肉,但肌肉摸起来并不是如运动员般有弹性的结实,而是不活泼的僵硬。有的忍吞型背部圆凸,肩头浑圆厚实,可能稍向下垂,不如控制型的宽阔或高耸,走路和站立时,手掌向后,和大多数人掌心朝向双腿不同。他们的脖子短,如果身材矮一点就成了五短身材,总之由于全身能量紧缩的关系,忍吞型的人整体看起来是重量级的身材,且屁股紧缩,像只落败的小狗。忍吞型的人双腿有力,能很踏实地在地球上生存,但是他们的能量却不能从腿部往上走,整个身体的能量不流通,呈现停滞不动的状态。

 

能量体特征

 

整体来看,忍吞型的能量体正如他的肉体,由于压挤得厉害,看起来变得很大很壮实,压得紧实的能量在能量体中停滞不前产生什么结果?能量自然不能自由流动,最明显的结果就是改变了第二、第四、第六层能量体的结构,使这几层原本像流水般的非结构型能量体也僵硬起来。至于第一、第三、第五、第七层本身就有线条结构的能量体,由于承受的压力太大也因此发育不良。

 

在人际关系上可能毫无“疆界”概念

 

忍吞型的能量体还有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能量体发育不良的结果也使得周边的疆界尚处在低度开发阶段,且常有漏洞。由于没有明显的界线,忍吞型的能量和外界入侵的能量混在一起,正如小时候父母的能量入侵,他们常分不清哪一个是你的,哪一个是我的。这一点和分裂型对能量入侵的感受截然不同,也可以说,两者对“疆界”的感觉也不同,分裂型的人对外力极为敏感,一感受外力入侵反应激烈,防御行为是立刻拔腿就跑,但忍吞型的却可能完全不在意外力入侵,甚至“欢迎”外力入侵,他们可能根本不知何为“入侵”,因为从小就习惯母亲强制性的喂养方式和能量入侵。小时候母亲对于自己意见及创意的忽视,常让忍吞型的人不知道自己有的一些想法,到底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在与人相处上这种模糊和困惑使得他们长大后分不清界限,何时我该前进,何时我该后退,何时要和人保持距离,何时该开口说“不”拒绝别人,何时该向人求助等,他可能毫无概念,甚至有时不知世上有“求助”这回事。

 

就气轮上来说,忍吞型的喉轮(第五轮)尚未开发,通常是闭锁的,从小不能自由表达真我,意见也不被重视,因此说起话来可能细声细气,像是毫无自信。我们两人在做集体呼吸疗愈时,总发现要忍吞型的人叫喊或大声地发音特别困难,有时偌大的身体,但叫喊起来像嗡嗡的蚊子。

 

忍吞型人格

创伤

父母的侵犯或控制;强迫喂食或排便;不注重情绪或灵性上的需要。

 

低层自我

低层自我:我不会真正给你。我讨厌你,我要刁难你、激怒你。

 

负面意念:我要否定,我喜欢负面的想法。

形象自我

对人对己:表达自己会被羞辱,所以要隐藏内在的想法。

 

对世界:人人都要控制、羞辱我。

防御模式

如果我表达自己将会被羞辱,所以我必须隐藏我内在的东西或想法。

面具自我我会在你消灭我之前,先自我了断。

高层自我

特质:心胸宽大、很能给、富创造力、有毅力(择善固执)、有耐力、工作认真。

 

肯定正言:我自由自在,没有人能控制我。

此生功课

移转滞留的能量;去感受及表达自己;充分地表达真我,承认自我的灵性。

肉体特征

身体沉重,结实强壮,驼背、垂肩,眼神痛苦哀怨。

 

喉部、颈部、脸部、髋部、臀部、腿部较不灵活。

能量体特征

紧压的能量往内缩,停滞不流动,充满于非结构的能量体(第二、四、六层),结构的能量体(第一、三、五、七层)发育不良。疆界未开发、有漏洞。第五气轮通常关闭。


创伤

 

在这个章节我们将要开始谈谈和恋父恋母情结有关的控制型人格。什么是恋父恋母情结?每个孩子在两三岁直到更大的年纪,开始意识“男女有别”,在这个年纪,小男孩会对母亲产生爱恋的情愫而讨厌父亲,而小女生则爱恋父亲讨厌母亲。事实上,两千多年前的佛教经典《大宝积经》及一千多年前的《西藏渡亡经》(此书于 1927年首次在欧洲露面,心理学大师荣格为它写了前言,在西方造成很大的震撼),早就对人类的恋父恋母情结提出最根本的解释:恋父恋母情结远在我们投生这世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当一个意识要投胎到母体之前,意识会见到男女或阴阳交合的景象,由于过去多生的业力和缘分,碰到这对将要成为自己父母的男女正交媾时,就如同在看色情书刊或电影,这个意识会产生很强烈的性欲。而这强烈的欲念使他如醉如痴地取代了原来的主角,如果对母亲产生爱欲则投胎生为男身,因而讨厌父亲;相反的,如果对父亲产生爱欲则投胎生为女身,因而厌恶母亲。

 

西方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也谈恋父恋母情结,1899年弗洛伊德在自己的著作中,从希腊神话尹底帕斯的故事提出关于恋父及恋母情结的说法。弗洛伊德认为恋父恋母情结是儿童在三到五岁所必须经过的心理过程,小男孩会对母亲产生爱恋的情愫讨厌父亲,而小女生则爱恋父亲讨厌母亲。小女孩在这阶段,可能就会开始模仿母亲,学穿高跟鞋、喷香水、抹口红,为的就是能得到父亲的爱,而小男孩开始玩些如工具、刀剑等的玩具,或玩些展现雄性力量的游戏,这种模仿会让小孩子逐渐认同同性而正常化。这是每个孩子都需经过的成长过程。

 

微妙的三角关系

 

这段时间在“性”方面的心理发展,对孩子的一生往往有很重要的影响。父母亲的男女角色恰如其分,对孩子人格的发展有关键的作用。如果这个模仿的时期发展得不顺利,也就是说孩子需要一个认同同性父母的需要未被满足,孩子就会受到心理的创伤。

 

当小孩长到三岁左右,在小女孩心里,由于爱恋父亲,对母亲产生忌妒和恨意;在小男孩心里,他觉得自己是母亲的小情人,而对父亲产生排斥。这个时候,不论是女孩或男孩,都会陷入和父母亲之间的三角关系之中。在这个时期会有一些微妙的状况产生。

 

这种微妙的三角关系怎么解释呢?

 

比如说,举个向我们求助的个案志明的例子。志明的父母亲婚姻不美满,从他有记忆以来,爸妈常吵架,只要一吵架,母亲总把志明拉入自己这一边要他做“盟友”,吵完架总有好几天母亲会对着他数落父亲的不是;似乎母亲永远是对的,而且永远要占上风。以孩子意识来看,往往打赢的一方是好人,输的一方是坏人,志明很早就学会从母亲的眼光来审判父亲,因此,同性的父亲自然是坏人,父子关系于是遭到破坏。

 

由于从丈夫身上得不到感情,母亲转而向志明求感情上的慰藉,母亲潜意识里期望志明能取代丈夫的角色,因此言语上常拿儿子和丈夫相比,“你真了不起,会帮妈妈提东西,你爸爸才不会!”不但如此,母亲甚至有意无意地用“引诱”的手法赚取儿子的忠诚。到了青春期,志明对女孩子开始有兴趣,母亲表现出强烈的嫉妒,并不断对志明强调他不应该去爱任何人,只应该爱妈妈一人。

 

做女儿的情况亦同。我们曾有个个案,是典型的控制型人格,她回忆童年时父母的关系,母亲是传统的柔弱女性,无自立能力,一切唯父亲马首是瞻,毫无主见。“我小时很看不起她,总觉得我才是爸爸的最爱,我做了所有一个妻子该为先生做的事,并引以为傲。爸爸回到家,我给他拖鞋,倒茶给他喝,为他盛饭,妈妈太忙,没时间照顾爸爸,爸爸常说我是他的小太太,这种情况到长大仍如此。我很会算账,很会写字,爸爸从办公室带回的公文常交给我处理,高中时代的我打字速度很快,而妈妈从未受过教育,目不识丁,更不用说英文打字了 ”

 

又比如说父母双方的性别角色倒置,和社会上约定俗成的阳刚与阴柔的性别角色相反,爸爸是怕太太俱乐部会员,妈妈是个霸道的独裁者,独揽家中大权。趾高气扬的妈妈痛恨男人,轻视自己的女性角色,时时和男性竞争,与之一较长短。孩子没有一个恰当的性别角色可以效法,成长过程也很崎岖,日后跟异性相处时问题丛生。总之,控制型人格养成都与孩子在这段时期所观察到父母的两性关系和所养成的对两性的态度有关。

 

在这个时候,如果没有妥善处理,孩子就会受到心理的创伤。然而,做父母的千万不要责怪自己,我们必须再次强调,每一个人投生到这个世界,都有他必须学习的功课。孩子在控制型时期受到创伤,很可能是早已设计好并写入孩子的生命蓝图。前面两种情况(父母角色阴阳倒置或父母不合使孩子陷入三角关系中)看起来都像是父母亲造成的,都是外在环境因素使孩子受创伤,然而,如果这孩子原本就带着控制型的人生议题投生此世间,那么,即使父母亲婚姻再美满,父母男女角色也未倒置,孩子一样会陷入微妙的三角关系,觉得自己被异性的父或母出卖,因而日后形成控制型人格。

 

背叛的创伤

 

举个父母亲婚姻美满却发展出控制型人格的例子。一个一向与爸爸关系良好的小女孩,在这段恋父情结发展的时期,小女孩觉得自己是父亲的小情人,下意识地对同性的母亲产生排斥的心理,视母亲为敌对阵营的竞争对手。有一天,小女孩因一小事故打了妈妈一下,父亲对女儿说:“不可以打妈妈,快跟妈妈说对不起。”小女孩原本以为是自己盟友的父亲,现在居然站到妈妈那边,为敌人撑腰,于是这小女孩可能因父亲对这件事的反应,觉得自己备受羞辱,觉得自己被利用,觉得父亲“始乱终弃”,从最初你引诱我跟你相好,到今天不需要我就翻脸跟敌人站在同一阵线,因此,小女孩经验了“父亲背叛了我”的创伤。

 

当然,这只是原发性事件,不足以成大局,如果这孩子是带着“背叛”的人生议题投生人间的,这种“背叛”的伤在小女孩往后的日子里将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最后终于在她的人格里烙了印,使她发展出控制型的人格。就以这个小女孩和父亲关系的例子来说,如果她一直不能疗愈自己这个“背叛”的伤,她一定不可避免地会被父亲背叛,因为爸爸与妈妈在一起可能永远不会分手,即使有一天爸爸与妈妈离了婚,爸爸也会跟别的女人好,这小女孩终究是要被“背叛”的。不论过去世或现在世,控制型的人通常有许多背叛的经验,当然,这背叛不只是别人背叛了他,他也会去背叛别人,更擅长背叛自己。

 

低层自我

 

经验了被父母亲背叛的创伤,怕背叛成了他成长过程中最大的恐惧。请读者想想,你若常被人出卖,心理上会有什么反应?自然是不能信任任何人,毫无安全感,那么,要怎样才有安全感?要控制别人,确保他不会背叛你才感到安全。正如一个不能信任妻子的丈夫,要随时随地掌握对方的一举一动,生怕自己一转身,妻子就和别的男人谈情说爱而背叛他。

 

我们在这章节所强调的控制型的“背叛”,正如口腔型的“遗弃”,也正如忍吞型的“入侵”一般,是完全以孩子的意识来看,孩子在这时候受到创伤,觉得异性的父母背叛了自己,于是会发展出一种玩弄父亲或母亲的心态作为补偿,而这种玩弄的手法长大就会形成一种善操纵、爱支配、耍手段的特质。

 

童年陷入三角关系,处于父母或其他大人之间的夹缝,控制型人格早已学会如何随机应变,甚至说谎耍赖、招摇撞骗、穿梭挑拨,因此耍手段、操纵是控制型行为中很普遍的心理,也是他们所发展低层自我的基础,长大之后的他不自觉地重复这些情境。这型的人是军事策略专家,他们知道如何控制环境和他人,控制的手段可硬可软,硬的手法很具侵略性和攻击性,有时甚至到欺负人的地步,和他们相处时让人觉得很有压力、饱受威胁。第二种支配手段则是采取阴柔路线,不着痕迹地以诱惑的方式达到掌控别人的目的。

 

他们对权威特别敏感,权威对他来说代表着受人控制,因为潜意识里害怕生命中再度出现像小时候异性父母对自己始乱终弃的情境,因此对任何形式的权威都不信任,包括神或上帝等的灵性上的权威。他虽不喜欢屈服于别人的权威,但自己则喜欢掌权,因此他可能一辈子追求权力以建立安全感。控制型的人活在假象筑成的城堡中,他们可能很会说谎,说谎也是他们控制的手段,说谎的时候脸不红,气不喘,眼睛都不眨一下,完全不想若被人拆穿的尴尬场面,即使谎言被拆穿,也毫无心理负担,忏悔道歉后又是一条好汉。

 

形象自我

 

小时候被“始乱终弃”的经验,使得他以为自己很坏,很邪恶,很不讨人喜欢,形成他极深的自卑感。这种自卑感和口腔型人格的自卑略有不同,口腔型的人觉得自己不值得人爱,只有当我们被人疼爱过,才会觉得自己值得人爱,口腔型人格若不曾有过这种经验,会认为问题出在自己身上,那就是我这个人一点都不可爱。而控制型受创伤的年纪,又比口腔型稍长,智能发展上比口腔型更上一层楼,他已经会用脑筋想事情,且会拿自己与其他人做比较。以上述小女孩觉得被爸爸背叛的例子来说,小女孩已会将自己与妈妈做比较:我曾被爸爸爱过,所以问题的重点就不在我是不是值得爱,重点是妈妈比我好;我一向以为妈妈是敌国的人,是坏人,但现在爸爸一次又一次地背叛了我,站到妈妈那边,那一定是我不好,我很坏,而且坏到邪恶的地步。这里必须再强调,这小女孩感觉背叛的经验绝不是三五次,而是在她日常生活里不断地发生,久而久之,她便形成了“我是坏人,我很邪恶”的自我形象。

 

一个有着“我是坏人”自我形象的人,对别人的形象又是如何呢?我既是坏人,别人也绝非善类,我当然不可能信任别人,不信任别人的结果就是要去支配、去控制,支配别人是唯一能让他有安全感的武器。

 

支配欲是控制型人格中很重要的特性,对他们而言,人生就是战场,每一个人都是他的敌人,几乎到了草木皆兵的地步,这种警戒状态,可以从他们焦虑紧张的眼光中看出来。他们永远在打一场早已不存在的战争,他几乎不能相信任何人,即使最亲密的战友,也是潜在的敌人,因为他有个主要形象:“我将会被利用、被背叛、被操纵。”

 

他还有一个形象就是“我非赢不可,赢了才是好人”,他们习惯性地以两极式观点看世界,不是黑的就是白的,这是因为过去世里他常是为堂堂正正的理由(保卫君主、家园或信仰)上战场,打仗一定有一方好一方坏,我方自然是好的,敌人是坏人。他非赢不可,不赢只有死路一条,如果输了就证明他是坏的,因此他极端害怕自己打败仗,当他赢时才是好的,所以他无时无刻不和人竞争,任何人对他来说都是潜在的对手,非要把对方比下去,自己居首位不可。他不断追求权力,追求外在的虚荣,以掩盖自己的不如人,他有时装腔作势,希望大家都对他印象深刻,镁光灯最好都打在他身上,好让自己成为众所瞩目的焦点人物。控制型有着脆弱的自尊心和易怒的个性,一点小批评都可能使他觉得备受委屈而暴跳如雷,这都和他害怕自己是坏人,怕没有人爱有关。

 

防御模式

 

他们应战的方式不是像分裂型的逃走,也不像口腔型的以阴柔的方式吸取对方能量,更不像忍吞型的夹着尾巴躲入坚固的堡垒,而是积极反攻或侵犯别人,在受到威胁或挑战时,会在头顶生出一个勾子,如果情况危急时,这个勾子就会抛向对方。还有一种更具攻击性的能量防御罩子,从上空下降把对方整个牢牢罩住,有时我们能用肉眼看得见,这种人能言善道,会把事情解说得头头是道,直到对方同意或屈服而接受他的观点为止。他必须不断地攻击,不断地向人挑战,来证明别人错了他是对的。他有着坚强无比的意志力:“只要我愿意,做什么都会成功。”他的个人意志主导一切,以控制情境、控制他人。

 

面具自我

 

也因为这种“作战”心态,因此他表面上戴着一副极具个人“威力”的面具,这副威力面具发出的讯息便是“我是对的,你是错的”或“你可以信任我”。他们喜欢帮助别人,如果你有事请求他们帮忙,不论工作多困难或任务多艰辛,他们大多满口答应,但这种帮忙不是毫无条件、不求回报,他们喜欢帮忙的目的,是用来证明他们是很了不起的。他们很愿意帮你解决问题,他们自己本身则毫无问题(有问题就表示他坏、他有错)。他们不喜欢别人的协助,宁愿独挑大梁,不轻易示弱,因为只要开口求援,就证明自己矮人半截。就这样,误以为为了生存必须要控制,因此扛了一身责任,长时间下来,身体当然吃不消,肉体的心脏、背部及关节最易出毛病。

 

对他们而言,这一世的人生功课就是学会去信任:信任别人、信任宇宙、信任人生,乃至于信任更高灵能。全然地解除戒备,了解自己不是全能,无须冒充上帝,也要懂得去尊重别人的优点,他们要学着不怕犯错,犯了错很好也很安全,更重要的,犯了错不会被背叛或出卖。

 

高层自我

 

如果这一型的人卸下防御的武器,除下面具,他们的“较高自我”又是什么呢?在不需要自我防御的时刻,控制型的人内心其实非常柔软,对于周遭的人充满着爱意,他极具个人魅力,人人都喜欢和他结伴,因为他活泼好动、心情愉快、想法乐观、不怕冒险,最重要的一点是,他知道如何找乐子,和他在一起乐趣无穷。

 

面对群众时,他们是天生的领导者,能坚持崇高的理想和价值观,而且还是处理危机高手,能临危不乱指挥若定,对于处理千头万绪、杂乱无章之事很有一套。他精力充沛地做每一件事,特立独行,勇于向老旧不堪的传统和僵化的教条挑战。他们的创造力很随兴灵活,还兼有独特的眼光,别人所忽视的或认为不重要的,他却能够看见其中玄机,并掌握之而做出大事。

 

肉体特征

 

控制型人格的体格为何?读者曾否见过动物如猫在防御敌人攻击时是什么样子?它弓起背部做势吓人,控制型人格也如此,由于他随时准备应战,他必须表现得强大而有威力,因此能量是往上走,停留在上半身,特别是肩膀和上胸部,所以控制型多半拥有发达的胸部,要不就有个高耸的肩膀,以男性来说,整体感觉像个倒三角形,让人一眼就会见到他壮硕的胸肌,然而,过分强调上半身自然就忽略了下半身,他的下身有不搭衬的细臀,臀部削瘦,小腿无肉。我的一位病人的体格就是典型的控制型,他的上半身魁梧就像健美先生,但他的下半身细瘦得和上半身不成比例,他的脚只穿十号的鞋,一个壮硕的男人配上一双小脚,看起来有头重脚轻的感觉。

 

能量体特征

 

为了应战,控制型的人必须扩张胸部以膨胀自我,表现得既强壮又有威风,他需要大量的能量来推动这么一个强壮的上半身,因此他全身的能量是由下往上走,而能量上升不得不抽光下半身的能量,因此第一和第二轮能量不足而柔弱无力,第一轮无力最明显的迹象就是缺乏安全感,第二轮无力使他不能去感受,也影响到他的性功能,他们虽极具性的吸引力,但与异性的关系通常不长久,因为长久关系的基本条件是要能信任,而控制型一直有着背叛的意识,即使伴侣不背叛他,他也会背叛对方。

 

为了保持这个威风凛凛的上半身,他将能量拉到后背以增加钢铁般的意志力,因此位于背部的几个属于意志区的气轮以及身体前方与意志力有关的第三前轮可能较发达,甚至使用过度。而身前的情感区气轮的能量被意志气轮偷走,自然也不平衡,特别是从心轮(第四轮)伸出的关系带,刻着小时候背叛的伤痕,他很怕再伸出带子去联结任何人。

此外,从下半身上抽的能量除了停留在肩膀颈部之外,也停留在大脑,特别是主管策划及掌控的大脑前叶部位,因此他们喜欢用脑,用脑时偏好算计未来,使得控制型的人不能脚踏实地地“活在当下”,这是由于缺乏安全感的原因。他们对知识性的事物特别感兴趣,因为知识能帮助他们发展意志力。

 

控制型人格

 

创伤

被引诱后被背叛;被利用、羞辱。

低层自我

低层自我:我要控制你;我对你错;我是很特别的,跟人家都不同。

 

负面意念:我的愿望一定要达成,我要控制。

形象自我

对人对己:我一定要对,否则我会死。我会被背叛、利用、操纵、羞辱却无助。

 

对世界:到处都是潜在的敌人。

防御模式控制他人、好胜。意志主导一切。

面具自我你可以信任我;我对你错。

 

高层自我

特质:

危机,特立独行,富创造力,温暖、柔和、充满爱。

 

肯定正言:我能信任,我能臣服。

 

此生功课

学习信任,承认和尊重他人本质,了解犯错还是安全,不必追求完美。

肉体特征

宽肩窄臀的V字形;下半身无力。

 

冰冷细弱的大腿和骨盆;眼神带控制性的紧张。

能量体特征

能量聚集上半身;背部意志区发达,能量从头顶部发射出;情感气轮关闭;第一和第二气轮柔弱无力。

创伤

 

我们最后要谈的刻板型人格最早受创伤的时间,稍晚过第四型控制型,但两者都和对“性”观念的发展有关,也都发生于孩子开始意识“男女有别”的年纪,刻板型原始创伤发生于两岁多、三岁到六岁之间,也可发生在青春期。这段时间是每个孩子发展感受能力的时候,这时期的孩子脱离襁褓,触角好奇地伸向外界去探索去经验,对外界所有事物都要去学习去感觉。孩子的学习方式与大人极不相同,他们除了用大人最习惯的耳听、眼观之外,也用手摸、嘴尝、鼻闻。由于此时也正是孩子开始察觉“我坐着小便,但隔壁的阿辉站着小便”的时候,于是很自然地他的小手伸向自己的生殖器,但有许多家长,由于不了解这是孩子的发展过程中极为正常的行为,因此对孩子抚摸的行为感到紧张和愤怒。

 

我遇到一些母亲气急败坏地跑来告诉我,他的孩子最近常掀开裤子,抚弄自己的生殖器官,有的则是发现孩子只要躺在床上,身体就会不断地摩擦床沿或是靠近别人,用自己生殖器官去摩擦别人的身体。有时做儿子的喜欢伸手摸妈妈乳房,做母亲的遇到这种情形多半是吓得恶心反胃,大惊失色地跑来问我该如何是好。感觉自己的肉体抚摸

 

不论是抚弄自己的生殖器官,或是用生殖器摩擦别人,这个正处“性器期”的孩子是没有任何觉得“性”是肮脏的概念。对他们而言,性和爱是同一个来源、同一种电波和同一型脉冲,不论抚摸是来自自己、大人或小朋友之间,这些身体的接触都会让他们感受到爱,也同时会感受到性。我们这里所说的抚摸,不是单指性器官的抚摸,也包括大人对孩子摸头、拍背或孩子碰孩子,甚至是任何身体的接触。

 

这种“性”的感觉类似大人的性兴奋,可以归类为“肉感”之一种(对自己肉体的感受,请参阅第五章的丹田轮是“肉感”和“情感”之轮)。孩子可能坐在妈妈膝上用身体去接触,或像小猴般地爬上爸爸肩膀当坐骑,此时的他不是在从事乱交,只是让自己有那种属于肉体的兴奋感,一方面借由身体上的接触去探索新的“肉感”,另一方面也借着轮流对父母有兴奋的“肉感”而与父母联结,更重要的,他正为将来一生是否有“肉感”奠下重要基础,换句话说,他将来能否“感觉自己的肉体”,就看此“性趣”时期的发展是否正常而定。

 

此时他正处在恋父恋母情结的三角关系中,如果过一阵子父母两人仍在一起,他的“肉感性趣”便自然地转向其他的大人,如家里的叔叔阿姨,他对所有他喜欢的大人都可能得到像“性高潮”式的兴奋,再过一阵子,他对叔叔阿姨也会失去“性趣”,最终会转向其他同年龄的孩子。

 

这时期的孩子有许多冲动,本书一开始谈到,宇宙创造的冲动如果没有被障蔽,会显现在人生所有面向和各种能量形式之中。事实上,创造的冲动显现在孩子身上的,就是他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此时期的他正在学习感受自性本体的灵性能量,这种灵性能量极其轻快、喜悦,充满欢乐。

 

正因为如此,对这时期的孩子来说,这世界真好玩,人生充满惊奇、欢乐,他有许多冲动,任何好玩的事孩子自自然然地都有冲动,都要去做、去创造,摸生殖器的冲动只是一部分而不是全部,这也是为什么孩子充满幻想。大人可以从孩子玩的幻想游戏略窥一二,今天穿上蝙蝠侠服装,明天扮医生为人打针,后天变成忍者神龟,这些都是他生命力和创造力的表现。当孩子表现其生命力和创造力,心情都是非常喜悦、欢乐,这正是他的自性本体的本来面貌,正表示此时他的生命脉流畅然无碍,因此,当孩子在心情愉快地抚摸性器时,所有位于身体正面的感觉气轮都是打开的。

 

这样说,并不是叫大家当看到孩子抚摸性器时要拍手叫好。但是,如果做父母的在这时大声地呵斥孩子“不许这样,快停下来”,甚至眼光含怒一巴掌就过去,孩子会受到惊吓停下来,所有的气轮,特别是在人体正面的第二、三、四、五前轮,会在突然之间被切断而闭锁,他们同时也受到伤害。

 

我自己就曾经看到好几次类似的情形,有一回我到一个男性朋友的妹妹家做客,妹妹的三岁小女儿爬到舅舅(我朋友)的身上,伸手碰触他的生殖器官,小女孩的母亲觉得很尴尬,对小女孩大吼了一声,小女孩突然之间被吓到,当时不知如何是好,不但她的能量体的能量在那一刹那冻结了,连她伸出的手也在空中僵化,过了好几秒钟回过神来才放声大哭。

 

被阻断的愉悦

 

“性是肮脏”的观念,只存在于大人的想法中,是大人以自己的眼光去看孩子的行为。社会的礼教、道德规范、宗教约束,都强调性是不好的、脏的,而且是不能公开讨论的。但是在小孩子心里,没有性是肮脏的概念,抚摸自己或别人的身体,都会让他们觉得舒服,感觉被爱,爱与性两者合而为一,毫不掺杂淫欲或歹念于其中。当小孩因为抚摸肉体被责备而感觉丢脸时,他们的能量体(包括心理和情绪)也同时受到伤害。

 

当然,光是一次创伤不足以使孩子发展成刻板型人格,光是性的冲动被压抑,也不足以使孩子发展成刻板型人格。创伤必须是不断地发生,而且是在所有层面发生,受辱丢脸的感觉绝不只一次,追求愉悦感觉一而再,再而三地受到阻挠而消失殆尽。不允许去感觉生命力,不允许去发展创造力,冻结生命的脉流,冻结从自性本体流出的能量。

 

生命力和创造力被剥夺了,孩子一无所有,既不知内在有个真正的自我,也不能感受生命的脉动所释放的快乐。原本就失去内在感觉的孩子,向内找不到指标,无所依凭,只好向外寻找指标。外面的世界有什么可做指标?有大人立下的千万条规矩,每一条规矩都有个“应该”或“不应该”、“可以”或“不可以”。许多事都依照刻板的模式进行,做孩子的不只要抑制性的冲动,还要克制情绪,不许哭,不可以生气,每天早上应该刷牙,刷了牙应该吃早餐,到了学校应该听老师的话,老师要你做什么就做什么,不要问为什么。他像个机器人,依命令行事,命令则来自父母、社会。

 

对于失去内在感觉的孩子来说,教条式的规章正好提供他避风的港口,让失去航向的他可停泊船只,获得安全感。因此,这时的孩子对外界社会的规范、大人的规矩照单全收,作为自己言行举止的规范,因为,唯有栖息在这框框之间,才有安全感。就这样,他虽失去了感觉,断了和自性本体的联结,但从外在的环境却接收并“内化”了许多教条,使他日后发展出刻板型的人格。

 

低层自我

 

刻板型的低层自我可以说是由许多“应该”“不应该”架构起来的,他本人按照规章行事,行为举止都恰到好处,他认为别人也“应该”如此,别人若达不到的标准则 “很不应该”。因此刻板型的人擅长伸出食指去批判别人,批判别人的同时也培养了他的优越感,这优越感就是第三章第二节所谈的“我慢”:当他看到别人身上有一些他不喜欢或不能接受的特质时,他心里会想:“如果换成是我,我肯定不会这样。”刻板型的人为自己建一个高台,他常跳上高台,高台的作用自然是方便他自命清高,好培养他的自我价值感,“我比你强,因此不和你一般见识”。除了自命清高外,高台也让他划清和别人的界限以置身事外,置身事外自然不会有感觉,没感觉就不会有被羞辱的痛苦。刻板型的低层自我就是以“优越感”来离间和自性本体及别人的联结。

 

回过头来谈有着刻板型创伤的孩子,他们因为“对性的感觉”被阻止、被拒绝觉得在性上受到拒绝是极其丢脸、毫无尊严的事。当然,一次创伤不足以成大局,单独事件不会使孩子发展成刻板型人格,孩子觉得受辱丢脸绝不只一次,孩子追求愉悦感觉却受到阻挠也不只一次,抚摸性器是犯了大错,不只爸爸、妈妈、叔叔、阿姨如是说,学校老师也如此,整个社会世界都这么认为,因此,

孩子一次又一次经历被羞辱。为了不再经历被拒绝或背叛的感受,也因为感性区的能量被切断,于是忠心耿耿的低层自我跳了出来保护主子,要求他拒绝感受。于是这受伤的孩子就开始不去感受也不能感受,既然不能感觉自然也不能爱,更不会爱,因为爱必须靠感觉。

 

刻板型的人将性与爱决然划分,依着所受创伤的时间早晚,能出现两种不同的类型,第一种是受创伤的时间早,亦即“性”的感觉过早被压抑,则此人可能过分认同“爱”而压抑“性”,第二种是“性”的感觉在发展之后才被压抑,则此人可能过分认同“性”而压抑“爱”。

 

形象自我

 

刻板型的人为什么没感觉?因为他有个主要形象:“如果我打开心房,会被回绝。”小时候打开心房去感受“肉感”乐趣后被拒绝太羞耻、太痛苦,所以就埋葬痛苦或忘记羞辱,去埋葬在我身体之内别人不接受的部分,去忘记我有和人做身体接触以及和人联结的需要。最后,再以小孩子的眼光去评判,这些不被人接受的部分,是多么讨厌,多么可耻,多么不值得人爱。

 

对于上述的第一种过分认同“爱”而压抑“性”的刻板型,很容易发展出将所有事罗曼蒂克化或理想化的个性。这种类型很注重外在的完美性,可以说他活在完美的幻象世界中,生活“应该”有个理想的样子,若有不如意的事情发生,不合他完美的标准,他就全盘加以否定,告诉自己“这不是真的”。他过滤所有负面的事,他像全身罩着塑料雨衣,再大的雨滴也不沾身,所有在他身上发生的坏事都“不是真的”,就像昨天晚上怀疑妻子有外遇,两人大吵一架,早上起来又是一条好汉,机械式地穿戴整齐去上班,工作起来照样极有效率,外人完全看不出痕迹。这并不是因为他擅长处理危机或他心胸宽大原谅了妻子,而是因为他没什么感觉。

过分认同“爱”的人在男女关系上也很罗曼蒂克,他所传送出的讯息是:“我对你的爱是极其圣洁的。”可以说他是以“天真无邪”的自我形象来玩爱情追逐游戏,表面上将“性”的主动权交给对方,对自己不经意流露出来的“性挑逗”却毫无知觉。他将自己的爱深藏心底,不轻易出示于人,却善于运用策略引对方主动示爱,而他自己却不做出任何承诺,他满心以为如此一来,对方处弱势他处强势,就不必再担心被人拒绝,不必再忍受那种被拒绝之后锥心刺骨的痛苦了。

 

过分认同“性”的刻板型的形象,则认为一切都是“性”,“爱”是因“性”而产生,因此在与人联结上他的所作所为皆以“性”为出发点,他们不像前一种过分认同 “爱”因而对“性”遮遮掩掩,他们对性的表达可以说是火辣辣且直截了当,在男女关系上常扮演“引诱”的角色。由于过分认同性,自然过分压抑爱,因此对很多事都失去了内在的感觉。之所以过分认同“性”,可能源于童年晚期在已建立了“性”的感受之后,才有过始乱终弃或被抛弃、被背叛、被利用的负面经验。在这里我们必须再强调,这种种经验都是以“孩子意识”为出发点,并不表示做父母的真正曾在“性”上抛弃、背叛或利用过孩子。以下举一个真正“利用”孩子对性的感受,而使孩子日后发展出过分认同“性”而否定“爱”的实例。

 

我认识一位女士,她年轻的时候曾经是个浪荡的花花少女,所交往而且有性关系的男人不计其数,在她21岁那年,她遇到了一位她真心爱慕的男士,她决定浪女回头从此不再过浪荡的日子。很快,她就和这位真爱结了婚。本以为可以改邪归正重新做人,好好过日子,没想到相处几个月下来,她发现她无法享受和先生在一起的“性”趣,无法享受那种身体亲密的感觉。她当时还年轻,不懂得向外求助比如心理或婚姻咨商的援助,苦闷之下旧疾复发,又开始了浪女生涯,两年之中换了四个男朋友。当然,这段婚姻最后是以离婚收场。

 

在25岁那年,她的父亲得了重病,有一天,父亲把她叫到跟前,对她说:“女儿,我真对不起你,我做了一件上帝也不能原谅的事。我快死了,我必须向你忏悔,求得你的原谅,只有当你原谅我,我才能安心地死。”这位女士完全不能理解父亲所指的“上帝也不能原谅的事”是什么事。父亲终于对她忏悔说,在她小的时候,有一天见到她玩弄自己的阴部,刺激了他的性欲,当时就强暴了她,此后一有机会,又继续强迫她和自己发生性关系。

 

这真是一个晴天霹雳,她完全不记得这回事。在父亲死后,她陷入了情绪上的危机,痛苦万分,过了好几年沮丧的日子,以喝酒度日,直到她有一天走上了自我疗愈之路,终于慢慢地了解自己从前与异性交往的行为模式:性和爱完全分离,有爱就没有性,有性就没有爱。她可以和许多人有性关系,却从来没有爱过这些男朋友,对他们从来没有“爱”的感受;有一天碰到了她的真爱,也就是她的前夫,却不能产生“性”的感受。

 

孩子的她天真无邪,感性区的几个气轮(第二、三、四、五前轮)是完全开放的,能够尽情感受和享受各种肉体感官上的感觉(肉感),包括触摸性器官时那种欢愉的感受(第二轮掌管范围),也能够完全不设防地爱人(第四轮掌管范围)。但是,不设防去爱人的结果,却让自己受到了来自亲爱的爸爸这么大的伤害。此后为了生存,她必须封闭感性区的气轮,冻结流经此处的能量,也因此阻断了随着享受“性”欢愉和爱人而来的那种感受,久而久之,她不能再同时既享受感官上的愉悦,也开放心胸去爱人。

 

她说,难怪她对许多事情都没有感觉,这个人也可以,那个人也可以,反正感觉都一样,然而,当感觉越钝化,需要就越强烈,第二气轮与外界越来越无分界,跟很多人上床也不错,反正多多益善。这位女士的例子可以说是一个过与不及的能量同时存在于第二气轮的例子,也是刻板型将“性”与“爱”截然划分的例子。

 

防御模式

 

我们先前提到,对于孩子而言,爱和性是同一道电流,同一处来源,当孩子“性”的来源被切断时,也同时切断他们爱的来源。什么是爱的感觉?是指一种温暖柔和的感觉,是“爱感”也是“肉感”,这种感觉在切断电源的刹那立即消失。前面章节也提及,能量体主要的感觉器官位于人体正前方(第二、三、四、五气轮),一般来说,孩子的感觉中心的几个气轮通常门户大开毫不设防,也是为什么他们表达起喜怒哀乐时远比大人更自由,更直截了当。然而,当孩子感觉受伤的那一刹那,感性区(第二、三、四、五气轮)的能量冻结了,能量不再自由出入,换句话说,能量的通道被阻断了。阻断能量通道非同小可,它意味着连接我们自性本体的道路被阻断,我们所说的自性本体也就是我们的本质,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目的,就是要寻找我们的本质。寻回本质要靠感觉,这条寻回自性本体的道路漫长而艰辛,光凭理智或意志都回不了家,一路上需要靠感觉扶持,一旦我们感觉的能量被切断,等于切断了我们追寻自我的道路。

 

感觉和意志两者大不相同,在肉体上所涉及的神经肌肉也很不同,意志可让我用我身上的随意肌做到我想做的事,比如说,我要拿桌上的杯子,“要”的意志让我动用身上数百条的随意肌,伸手拿到了杯子。但“感觉”不同于“意志”,比如说此刻,当我想起我那因车祸去世的母亲,我就难过得掉泪,掉眼泪这个动作所牵涉的神经传达过程和肌肉的伸缩,不是我能用意志控制的,这些神经传达和肌肉就是属于“不随意”,心中有了感觉,我无法不哭,心中若没有感觉,要我光用“意志” 哭,我也哭不出来,此刻我若告诉自己:“赶快掉眼泪,赶快放声哭出来。”不只我做不到,相信你也做不到。即使要我演戏作假去哭,我也得先透过“感觉”才能哭得出来,例如我得先去感觉一件难过的事,有了难过的感觉之后,才可能有眼泪流出。

 

刻板型人格因为

感觉中心的能量被切断,开始不去感受,也开始学习控制身上的肌肉系统,开始学习控制自己内在的感受如喜、怒、哀、乐。即使内心有了感受,也尽量不让感受表现出来。刻板型人格很早就学会用“意志”去控制自己,外自肉体随意肌,内至内心深处的感受都能控制,让自己成为一个有自制力、但无感觉能力的人。

 

他们很会控制,却不像第四型控制型人格想去控制别人,刻板型人格擅长控制自己,特别是控制一个外在环境,用来创造一个完美的幻觉。他们以一个完美的幻象,作为行事的依据和标准,做任何事都恰如其分,比如在时间上都能按表操课,外表上就算没有光鲜亮丽,也多半会将自己收拾得整整齐齐。他对乱七八糟的事毫无耐性,唯有井然有序才感到安全,他注重细节,不放过任何小事,没有丝毫的差错,唯有这样才不会失控而陷入一团混乱中,刻板型的人多半是完美主义者,情况严重些的,可能出现精神病学上如强迫行为或有洁癖等的症状。

 

很多人、事、物都失去感觉的刻板型人格就像是机器人,对于周围的事物总是漫不经心,没有太多的反应。他们感觉不到别人,也感觉不到自己,久而久之,他连自己也否定,最后连自己也“不是真的”,假如你要他写一封给自己的信,他很可能抬头上写着“敬启者”,完全不知世界上有个“真我”(自性本体)的存在。

 

面具自我

 

刻板型人格戴着一副完美的面具,给人一种完美优越、惹人羡慕的感觉,他生活完整无缺,工作上独占鳌头,他们好像能做任何事情,所有的事都合乎时宜也恰如其分,情绪上也很稳定,永不崩溃。他们身体发展均匀,看起来很健康,很会调整自己的能量体,他们很少向人求助,倒是别人常向他倾诉问题。刻板型人格的面具所发出的讯息是“我很好”“我不需要任何东西”“我是最优越的”。然而,在这完美的面具下,刻板型人格有着模糊的恐惧,总觉生命中有所缺失,好像少了什么。在我们接触的个案中就有这样的例子。

 

他正值壮年,英俊潇洒身材匀称。他精力充沛,意志力很强,头脑清楚非常理性,在工作上表现优异,日进斗金,有个幸福的家庭和人人称羡的好妻子,不论在生活上或工作上的应对进退皆十分得宜,在外人看来他是天之骄子,一个令人妒忌的宠儿。但他告诉我们,他觉得人生少了什么,内心总没有满足感。即使不久前的外遇,时间久了也让他感受不到爱的激情,那份婚外情,也是淡淡地无法深入内心,一如他和妻子之间的关系。

 

这是很典型的刻板型的人格特质,虽然有个完美的外在,但内心是封闭的,对很多事麻木,且常有不真实感,好像什么都是假的,和人无法深交,因此总觉生命中缺少什么,不能满足。

 

刻板型人格戴的面具还有另一特质,那就是很有威力的“尊严”。他很怕自己看起来愚笨,因此很懂得藏拙,不轻易示弱,外表看起来很有“自尊”或颇具“尊严”。其实,这面具特质就是第三章“低层自我”一节中所谈的“我慢”,他必须让自己变得很特殊,更要优于其他人,否则就会感觉自己一文不值的痛苦。

 

高层自我

 

刻板型的高层自我正如同他的面具自我,他头脑清楚,做事有条有理,有毅力也有耐力,

他像个有创意的企业家,能规划美丽的远景,带领员工按部就班地走向未来。然而,他的高层自我不同于面具自我的是,他能爱、能感觉、充满热情、能感知“我是真的”,也能感知在内心深处有个自性本体的存在。

 

刻板型人格的人生功课是什么?他需要揭开完美的面具,打破会被人羞辱的形象,需要去感觉内在,需要从否定的自我欺骗中走出来,去感觉“真”,而不是表现“合宜”。他需要放弃自我控制,做一个不完美的人,让自我跌到恐惧的深谷,才能在深谷的底处找到自己。

 

肉体特征

 

整体来说,他的肌肉感觉上像运动家的肌肉,结实有弹性,不似忍吞型的僵硬,不似口腔型的柔软,他们外在身材适中、均匀,身体各部分比例平衡,不像分裂型的总有一部分不是太长就是太短,或左右、上下、前后不平,他们脖子和背脊挺直,看起来颇为“尊贵”,不像控制型的上满下虚,也不像口腔型的胸部塌陷,两足支撑不力。刻板型的身材姣好,和谐匀称,无懈可击。

 

至于臀部的姿势,则依受创伤时间早与晚而有所不同。由于在这段童年时期(三至六岁)孩子对“性”的意识抬头,因此许多在这段期间所启动的肌肉都与腰部和臀部的扭动动作有关,如位于两腰背侧的臀中肌、腰腹间的髂腰肌、耻骨旁的耻骨肌及用来缩腹的腹横肌,这些肌肉可供孩子表现“性感”或玩“性别游戏”(如穿上妈妈的高跟鞋学电视上的阿姨扭腰走路),因此,“性”的感觉过早或过晚被压抑所形成的姿势自然大不相同。受创伤的时间若是属刻板型早期的认同“爱”而压抑“性”,其骨盆后倾,亦即骨盆下部向后倾而上部向前倾,外人从侧面看来臀部微翘(像要藏起性器官),受创伤的时间若是属晚期的认同“性”而压抑“爱”,臀部的姿势可能正好相反,骨盆下部向前倾而上部向后倾(像要显露性器官)。

 

能量体特征

 

至于刻板型的能量体,正如同其肉体,整体上看来也是均匀、平衡,掌控得很好。若分区来看,意志区(身体背部)得以充分发展,然而,由于刻板型的人压抑感觉,因此感性区(身体前部)的气轮较不平衡,特别是第二和第四气轮(心轮),有时两者皆不活跃,有时两者完全相反,一者闭锁,一者开放。一位来求诊的女士即是这样一个“心”“性”不合一的例子,她的第二气轮运转正常,但第四气轮却完全闭锁(逆时针转)。她是个典型的刻板型人格,深为自己“对男人不关心”的心态所苦,她说她很能享受“性”的乐趣,但对性伴侣却产生不了较深的情感,她所交往过的男友无数,但个个如同“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疗愈数次之后,她终于明白自己不只是不关心“男人”,也不关心“女人”,她说:“我不只是不关心男人,我根本从来没关心过任何人。”心轮的爱所代表的是对众生无条件的爱,心轮闭锁是不可能有能力去爱任何人的。

 

刻板型人格

创伤

爱意或性欲被否定。

 

低层自我

低层自我:划分性与爱;我不能也不会感觉;我不能也不会爱。

 

负面意念:我不放弃控制;我不臣服。

 

形象自我

对人对己:如果我打开心房,会被回绝。

 

对世界:世上哪有“本体”或“真我”这东西?

 

防御模式

让自己更完美、更吸引人;擅长自我控制,也控制能量体;与他人互动虽合宜适当,却非出于真心,内在情感与外在表现分离不一致。

 

面具自我我很好;我是优越的;我不需要任何东西。

 

 

高层自我

特质:热情,具领导能力,做事有条有理,重承诺,有毅力和耐力,头脑清晰。

 

肯定正言:我能爱,我能感觉。

此生功课

真切胜于适切,对真正的自我有自觉,能向外充分表达出情感;与他人分享情感;不凡事要求完美。

 

肉体特征平衡、均匀、比例和谐。

能量体特征

能量场周边能量较高,能量场均匀、健康。

意志区的气轮充分发展,感性区较不平衡(第二和第四气轮)。

讲完五种人格结构之后,许多学生都会问我们:“老师,我好像具有每一种人格,我实在搞不清我到底是哪种!”这是事实,我们每一个人从小到大一路走来一定是伤痕累累,个个都挂了满身彩,全套五伤样样具足。然而,一般来说,我们会有至少一种特别重的伤,因而有着至少一种或两种较凸显的人格特质。这五种人格特质可同时并排共存,也可以相互重叠,有显有隐。一般来说,“显”的人格的作用是来保护“隐”的人格。

 

就拿我(至青)做个例子,我外显的人格看似刻板型,但若再往下深究,我之所以发展刻板型人格特质,比如严格地自我控制、对自己极为苛求,乃基于口腔型“有所匮乏”的心理基础,感觉自己不够好,自己拥有的永远不足,因此发展出刻板型的人格特质,事事要求完美,对自己永远不满意,要鞭策自己“更上一层楼”。因此,口腔型可说是我藏在下面的“隐性”人格,是我“显性”刻板型的基础。又由于我有很重的分裂型的伤,分裂型亦是我主要的人格,因此我可以说我“外显”的人格为刻板型,是用来遮盖并保护其下的分裂型及口腔型人格。

 

再以肉体的外形来举例也许说得更清楚,在我的肉体上,五种人格俱留下许多痕迹,分裂型的印记在我七弯九曲的脊椎骨上,留给我一辈子的背痛,口腔型给了我一双塌陷的扁平足,忍吞型印在我结实硬硕的小腿肚肌肉上,控制型在我年轻时给了我稍嫌宽阔并高耸的肩膀,而刻板型留给我不矮不胖不高不瘦匀称的身材(自然也是指年轻时)。

 

另外一点要强调的是,也许读者在看完人格结构的分析之后,会下结论说“啊!我是分裂型的”或是“我是刻板型的”,但我们必须向读者强调,“刚好相反,你正不是分裂型的”或“你正不是刻板型的”。所谓五大类型的人格,事实上是一种自我防卫的能力。我们之所以会形成现有的人格,完全是肇因于我们在孩提时所受到的创伤。例如,在婴儿时期我们期待被爱,期待被关怀和拥抱,如果这些需求没办法被满足,我们会受到伤害,本能地会做出反应来自我保护。如果伤害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这种自我保护能力会不断地被启动,我们的人格就会不断地被扭曲,这是为应付所面对的情况而做出调整,慢慢地发展成另一个“我”,一个远离高层自我或自性本体的“我”。也就是说,当读者认定自己是某一型的人格而说“这就是我” 时,事实却恰恰相反,因为那表示“这正不是我”,我因为受到创伤为了保护自己免受痛苦而不断做出防御反应之后形成的人格,并不是真正的“我”。


《还我本来面目-接纳自我·欣赏生命》
著:赛安慈博士·吴至青博士
(简体版)
— 华夏出版社 —

目录
推荐序1 找到自己,还我面目
推荐序2 我的疗愈奇缘
推荐序3 信任自己 在的能耐
推荐序4 在生命大戏中,从演员到导演
前言1 疗愈这回事——我的探索历程
前言2 疗愈就是找回自我的过程
第一章 疗愈——先从物理学出发
第二章 我是谁——人的四次元
第三章 忘了我是谁
 第一节 创伤是福分
 第二节 低层自我
 第三节 形象自我
 第四节 防御
 第五节 面具自我
 第六节 高层自我
第四章 我变成了谁——五种人格结构
 第一节 分裂型人格
 第二节 口腔型人格
 第三节 忍吞型人格
 第四节 控制型人格
 第五节 刻板型人格
第五章 气轮
第六章 如何疗愈自己?
第七章 高次元的自我疗愈

内容简介

我们必须先体会到:

我们现在所认定的「我」,其实并不是真正的「我」。

我们其实比可见的形体要大很多。

如何将意识从肉体次元拓展到能量体次元、意念体次元,并触及自性本体次元,本书揭示的宇宙真相,将引领您回返条灵性之路。

人从投胎入人体、到呱呱落地,到年纪稍长学习做父母亲心中的好孩子,到入学努力做好学生,到脱离父母进入社会学习做好公民,人的一生可以说就是社会化的过程。为了能适应社会环境,应付生活不断遭受的挑战和威胁,我们不停地调整自己,我们的本性也不断地被扭曲,渐渐的,在这个扭曲本性的社会化过程中,形成了另一个「我」。现在我们认知的「我」,事实上是经过了一个遗忘的过程所形成的另一个我,和最初来到这世界上的我,其实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人。

「自我疗愈」就是重新寻回自性本体的过程。

首先要了解的是:人不只是单一肉体的存在,人是一个多层次元的互动系统,人的多重能量存有包括了——肉体、能量体、意念体和自性本体四个次元。以这样的眼光为基础,来看我们人类身体功能的运作,才可能再进一步往下谈疗愈,因为疗愈不是只发生于肉体的层次,疗愈必须是在多层能量次元体系才能发生。

在了解人类四个层次的次元之后,我们就能明白,发生疾病的原因,以及如何治疗的答案。更重要的是,我们了解到自己不是一个寻找灵体的肉身,而是一个存在于肉身的灵体之后,我们会对于以往曾经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痛苦经历有更深一层的认识,帮助读者清楚自己来到这个世界的目的和责任。

要怎样才知道自己被疗愈了?疗愈的发生不是单单只寻求外在的治疗,而是当我们衔接上内在的丰富泉源之时,疗愈就发生了。这内在的丰富之源为自性本体,它从不生病,也没有痛苦,而且是早已疗愈了。要达到这种程度,首先必须接受人生此时此刻的实相,了解人生是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其次,从拉直的意念导管上发出正面的意念,再加上一些练习,我们就能训练自己的心智不在身体里创造障碍,让能量在身体里自然流动。

 

一旦放松心智,就能够触及最深层的疗愈,这种疗愈是可以克服痛苦的,我们就能静静接受生命的每一个面向。我们会觉知到自己的完美性和神性,也了解之所以有疾病和痛苦,是因为我们认为自己不完整而绝望、困惑因而痛苦,“被疗愈”意味着我们把心智放在一个平静祥和的境界。

 

疗愈何时发生?答案是,在我们接受了所有生命中发生的事,且对这些事情毫无判断,而继续过着完整人生时,疗愈就发生了。不少人经验了可怕的灾难,过后反而觉得人生变得更美好,那是因为他们在人格上和生活上做了一个最根本的改变。他们打开了自己,让自己更充满爱,而且朝着这寻回自性本体的道路去走。

 

疗愈的整个基础,是奠定与释放“我不是谁”这一部分,例如,我们的形象自我、面具自我、低层自我等,只有释放这些否定真性的能量,才能体验我们的高层自我或自性本体。疗愈可流通身体的情绪体、智性体和其上灵性的堵塞,疗愈能够让如光一般轻的能量在每一个细胞之间流动。疗愈能重新输注能量让整体取得平衡。

 

疗愈有没有什么共同点?所有的疗愈师都同意,有效的疗愈有一个秘诀,就是坦诚不欺瞒的自我探索过程。从我们的经验,我们也相信只有坦诚不欺瞒的自我探索过程,才能启动自我疗愈,治愈透过这种不同于向外求的治疗而是向内下功夫的方法,我们才能真正体验身心灵全方位的康复与成长。


坦诚的自我探索之旅,其实就是走向自性本体的旅程。先前提到我们投生其中的一个原因,是为了发掘更深沉、更有智慧的自我,也就是高层自我或自性本体。当我们向着自性本体前进时,我们就越来越觉知生命是个连续疗愈的过程,因此能对发生在人生的任何事情处之泰然。

 

是什么障碍了我,让我无法和高层自我联结?简单地回答:是不能臣服,不能信赖,不相信宇宙在各个层次说显现出来的是丰盛的、是慈悲的,也不相信人生蓝图的存在。然而,全然的臣服并把自己豁出去绝非易事,对有些人而言,臣服就像死亡一样令人害怕。根据我们多年的疗愈经验,有些人即使有意愿要臣服,却不知如何下手,这种不知从何处开始的阻碍,其实就是对未知的恐惧。简单地说,我们忘记了本来的我是如何的神圣、如何的伟大、如何的有威力。


如果一趟诚实的自我探索之旅,是一条能穿越所有自我疗愈的金线,那么,疗愈是否有共通品质好让这条金线穿越?大多数疗愈师会告诉你,“爱” 是自我疗愈的共同分母。这种爱是无条件的,它尊重每一个人(包括你自己)的独特性,同时还有启发作用,让你为自己的健康和福祉负起责任。这个无条件的爱,可以毫无批判得去接受现在的我和我的每一个层面。同样的,也让我们没有期望和无条件地接受别人。我们爱别人只是爱他们现在的样子,而非爱我们所期待的样子,也不期待对方以相同的方式来爱我。

第一阶课程主题
能量三原理;人类四次元;
升华呼吸介绍;呼吸模式分析;三角观照法
从宇宙本质到人际关系和能量,有何关联?
如何从能量观点为重复循环的人际关系与生命模式解套?
一个人的人格特质、生命故事如何反应在呼吸模 式?!
为什么“有意识的导正我们的呼吸模式”,可以引发潜意识层压抑的负能量释放、转化,实际经验可能从来都不知道、深藏的秘密与不为人知的“真我”。
 如何连结自我人生目的、重启生命热情、激发行动力?

第二阶课程主题
人类四次元;能量中心(Chakra气轮);
身体图谱;人格学;转念作业 (The Work)
      能量体可以看得到?!摸得到吗?!
      如何有意识地在日常生活中自我观照?!
      身体是一部”活的”生命传记!
      我的人生际遇,竟是内在的「投射作用」?
      我如何实际地参与编、导、演、剧评?!
      又如何将之烙印在身体躯干成为细胞记忆,得以按图索骥重回"原来的我”!
      前两阶段密集而快速地释放并且整理自我能量,为自我疗愈的重要阶段,为疗愈出生创伤作准备。

第三阶课程主题
水中呼吸;其它呼吸法介绍;
认知与重建自我疆界;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自我疗愈;
    这是身心灵整合三部曲的最后一部乐章,藉由水中呼吸,进行出生创伤疗愈。
    前三部课程完成经共修练习一段时日后,即可自行进行各项自我疗愈。

* 参加第三阶训练的同学,请提前备好游泳衣、潜水镜及呼吸管(水中呼吸环节)。

第四阶及第五阶【师资培训课程】
经过前三阶课程而有心得体验者,如果想要进一步协助他人身心灵成长,成为身心灵疗愈教练的话,请详细填写课程申请表,完成考卷,经由老师邀请,始得缴费参加后面的阶段。

附注:
1、以上五部分课程有其关联性,为帮助自己有系统、更踏实地自我疗愈,请依顺序完成各部课程。
2、各部课程内容,必要时将依实际参与学员组成及需求视情况进行调整。请详填报名表,帮助主办单位深入了解您的需求。谢谢!

    创伤会导致我们呼吸模式的改变,而我们大多数人会限制了自己的呼吸。当我们为了逃避不愉快的感觉而屏住气息时,就是一种限制呼吸。屏气时,我们会麻痹自己的感觉,感觉受到压抑后就会储存在潜意识里。压抑感觉不让它外露需要消耗庞大的能量,并会造成体内能量长时间紧绷。换言之,压抑感觉会剥夺生命所需的重要能量。

 

    有意识呼吸的威力能超越肉体直接进入潜意识领域,潜意识领域储存了我们心理与情感的创伤。一旦我们正视这些内在创伤,我们会活得更有成就感与满足感,我们可以纾解存在已久的伤痛,超越先前的局限,体验至喜的感觉,摆脱潜意识对我们的束缚,我们可以打通和灵性沟通的管道。这样的沟通带来神性的体验,增强洞悉力,强化万物为一体的感受。这些体验改变我们的观点并疏解压力。呼吸模式可以和我们的生活形态划上等号,当我们限制呼吸,压抑我们的情绪反应时,等于在限制我们的生活。靠着集中心思,指引呼吸,我们可以更开放自己,接触更广泛,更健康的生活经验。


    通过振觉呼吸,我们可以在肉体层次上,打开并清除受限呼吸模式的障碍,制造更多的能量、提高解毒能力、改善健康、加强呼吸能力、改善免疫系统、增强平衡;在情绪体和智性体上,铲除潜意识的障碍,让我们纾解压力、松弛身心反应,彻底释放压抑的情绪,包括怒气、恐惧、焦虑、罪恶感、灰心。同时也一扫心里残留的限制与匮乏感,让身心更平静、更有创造力、更清明。籍由振觉呼吸释放深植在记忆力的创痛。在灵体上,更易于进入较高层次的意识,以便于与高层自我有更紧密的联系,更完整地接受神灵恩赐,深化沈思,进入统合意识。


    振觉呼吸法是一种极为劲爆的疗愈方法,呼吸的方法简单易懂,可化成四句口诀:大口吸气(用口而非鼻呼吸)、轻松快吐(吐气要轻快而非沉慢)、吸大吐小(吸气时肚子胀起来,吐气时肚子消下去)、波浪不断(呼与吸像海浪般毫无间断)。以这几个原则去呼吸,往往在几分钟之内就有所启动,“启动”指呼吸者感觉到能量的变化。

    但是必须强调,我们并不建议读者在末受过训练的情况下自己轻易尝试,原因是这每次45分钟的振觉呼吸像是对呼吸者的潜意识进行一次清扫工作,会清出许多呼吸者意想不到的负面情绪、旧时甚至前世的创伤,而末受过训练的呼吸者,往往不知如何对治这种突发情况,需要有经验的指导教练从旁边指引或处理才好,不然不但毫无疗愈的效果,反而事倍功半,甚至可能是适得其反。


    一生中,我们有半数或半数以上的负面想法是始于出生时的创伤。



 

                              ----摘自振觉工坊《还我本来面目》自我疗愈训练课程



媒体评论
 

   有机会接受老友至青及安慈的疗愈帮助,受到很多的慰藉与启发。我这做电影的累业厚重,想跳出色相界谈何容易!深深敬服他们二人对性灵及存在本体的究竟追求,更高兴他们把这些可爱可贵的经验及智慧,分析整理出来嘉惠众生。
——国际知名导演 李安

读完这本书,你能对自己的性格做一番全面的了解和接纳。这是一本疗愈人心的书,它也阐释了我们童年时候的遭遇是如何形成我们今日的创伤和痛苦,进而教导我们如何去因应和面对。
——身心灵作家 张德芬

这是一本要慢读、细读、一读再读的书。如果用一种重新认识自己的心境读,你的人生可能从此不一样。
——台湾《商业周刊》发行人 金惟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