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蝌蚪」-中外史地大翻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7:10:16
論「蝌蚪」    蛙的幼蟲名為「蝌蚪」,或作「科斗」,<康熙字典>云:「科斗,蝦蟆子,一名活東,頭圓大而尾細,古文書形
似之。」科字從斗,「蝌蚪」顯然是一句所謂「上下同義,不可分析」的「聯綿詞」,也就是「不可分析的雙音
語」。然而,這名稱是怎麼來的呢?    「蝌蚪」音近「科頭」,<史記?張儀傳>:「跿?科頭。註:跿?,跣也、跳躍也。又,偏舉一足。科頭,謂不
著兜鍪入敵。」「跿?」古音倒裝音近「科頭」。<說文>:「兜鍪,首鎧也。兜,象人頭形也。鍪,鍑也。」兜
又與頭通,<史記?年表>宋景公頭曼,<漢書?古今人表>作兜欒。<書?說命>:「惟甲冑起戎。註:冑,兜鍪也。
」<說文>:「冑,兜鍪。從?、由聲。」<正韻>:「冑,與胄子之胄不同,經典多混,傳寫?也。」<正字通>:「胄,
與?部甲冑字別,甲冑下從?,?音冒;此胄字下從肉,自有分也。」<增韻>:「胄,裔也。又,系也、嗣也。」由
蝌蚪蝦蟆子看來,冑、胄實後人強分之耳!    「跿?」音近「突厥」,<周書?突厥傳>云突厥:「居金山之陽,金山形似兜鍪,其俗謂兜鍪為突厥,遂因以
為號。」又云:「突厥,-----姓阿史那氏。-----訥都六有十妻,所生子皆以母族為姓,阿史那是其小妻之子也。
訥都六死,十母子內欲擇立一人,乃相率於大樹下,共為約曰:向樹跳躍,能最高者即推立之。阿史那子年幼而跳
最高者,諸子遂奉以為主,號阿賢設。」「跳躍」云云,實由於「跿?」古音同於「突厥(TURK)」而生的附會;
阿史那、阿賢皆烏孫的音轉(按:日本白鳥庫吉博士認為「阿史那」音近土耳其語謂「跳躍」的「Asin」。);「
設」音近「Sir」;「TURK」音近「兜盔」、「頭盔」、「頭殼」等,部族名恰同其兜鍪的指謂才是事實。    「兜鍪」音叶玳瑁、敦懵(殼厚)、懂懵(糊塗)、童蒙,倒裝為懵懂(糊塗不明)、牟堆(夏后氏之冠),故有胄
子之義。「懵懂」又音轉為孩提、孩童、糊塗、荒唐、混沌、昊天、渾敦、驩兜、伏菟(伏苓)、飛兔(神馬名)
、活動、活東,此蝌蚪所以一名活東也。「活東」又音轉為頑童、兒童、無敵、於菟(虎也)、英挺、阿爹,倒
裝為團圓、彈丸、大王、太爺、騰躍、跳躍等。日本語稱「父」前二音音近「阿爹」曰「????(Odosaan)
」(尾音「??(樣)」是尊稱)、稱「男子」音近「於菟」加「兜盔」曰「???(Odoko)」。日本語謂「灘」
曰「??(Nada)」,「難」與「灘」有音韻對轉關係;日本語謂「圓」的「??(Maru)」,又音轉為饅頭、牟堆,
倒裝為玳瑁、兜鍪,均形容其「圓」也。    「突厥(TURK)」又音近「鬥穀」,倒裝為「孤塗」,<左傳?宣公四年>:「鬥伯比淫於妘子之女,生子文焉。
妘夫人使棄諸夢中,虎乳之。妘子田,見之,懼而歸,夫人以告,遂使收之。楚人謂乳穀,謂虎於菟,故命之曰鬥穀
於菟,實為令尹子文。」匈奴稱其王曰「撐犁孤塗單于(Tengri Kudu Jenuye)」,於「單于」之前加稱「天子
」也;日本語稱孩童音近「蝌蚪」與「兜鍪」的合音曰「???(Kodomo)」,故「鬥穀」實即「蝌蚪」之倒裝,
即「子」或「乳」之義也,「楚人謂乳穀」實乃「楚人謂乳鬥穀」之誤,而「蝌蚪」音叶「孤獨」,倒裝為「獨
孤」,又音轉為「獨夫」,再倒裝即「孩提」也。    「??(Maru)」音叶萌黎,倒裝為黎甿、黎苗、黎民、女禖,<繹史?卷三>引<風俗通義>:「女媧禱祠神祈
而為女禖,因置婚姻。」女媧又音轉為女禖,傳說女媧摶黃土造人,實即最原始之圖騰名,中國上古人本操複音語
、奉「龍」為圖騰,「女媧」分化出龍、鱷兩音,龍即是「鱷」,一切名詞均為「女媧」一語及其倒裝所衍生,再
由音生義,「蝌蚪」最初本鱷子之指謂也!「蝌蚪」又倒裝為「荳蔻」(按:荳通作豆。荳蔻,屬於薑科,多年生草
本,花黃白色成穗狀,果實球形,可為藥用。         杜牧<贈別>詩:「娉娉裊裊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今指年輕女孩。),故女子將成年的時期謂之「荳蔻年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