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六尺巷”的故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05:31:15
桐城“六尺巷”的故事






桐城“六尺巷”的故事
桐城“六尺巷”位于安徽省桐城市西后街,在市区西环城路的宰相府内(省康复医院内)。六尺巷,东起西后街巷,西抵百子堂。巷南为宰相府,巷北为吴氏宅,长约180米、宽2米,鹅卵石铺就。
据姚永朴《旧闻随笔》、《桐城县志略》载:老宰相张文端(清康熙文华殿大学士张英)居宅旁有隙地,与吴氏邻,吴氏越用之。家人驰书于都,公批诗于后寄归,云:“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得书,遂撤让三尺,吴氏闻之感其义,亦退让三尺,故六尺巷遂以为名焉。
“六尺巷”遗址,见证了“和谐礼让”之美德。六尺巷故事流传甚广,脍炙人口,已载入《中国名胜词典》。毛泽东1958年会见苏联驻华大使尤金时,曾引用此诗用来表达两国之间的事宜应该谦让、平等。2007年,原国务委员唐家璇来桐城视察,高度评价桐城“六尺巷”作为历史遗迹,和谐礼让之遗风,对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强的借鉴和促进作用,并亲笔题词:“桐城六尺巷、文都美名扬”。作为中国文化的遗产,六尺巷是中华民族和睦谦让美德的见证。八十年代以来,六尺巷旧址受到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1985年,桐城县人民政府公布其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安徽省有关部门拨专款进行部分修复;1999年,桐城市人民政府拨款在其遗址进行复建与扩建。现六尺巷主体建筑包括巷道、东西石牌坊、休闲广场、诗画照壁、假石、陈列室等,已成为一个独立的旅游景点。
六尺巷故事,彰显着“清廉为官”之风范。在安徽安庆,流传着这样说法:“父子宰相府”、“五里三进士”、“隔河两状元”,指的是张英家庭。张氏父子张英、张廷玉是安徽省著名历史人物,二人在清初康、雍、乾盛世居官数十年,参与了平藩、收台湾、征漠北、摊丁入亩、改土归流、编棚入户等一系列大政方针的制订和实行。对稳定当时政局,统一国家,消弭满汉矛盾,强盛国计民生都起到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二人为官清廉,人品端方,均官至一品大学士,是历史上著名的贤臣良相。父康熙朝大学士张英,康熙六年(1667年)中进士,历任康熙朝检讨、直南书房、洗马、侍讲学士、内阁学士、刑部侍郎、吏部侍郎等职。张英的儿子是大名鼎鼎的张廷玉(1672-1755),康熙时进士,官至保和殿大学士、军机大臣,乾隆时加太保,为官康、雍、乾三代,历半个世纪宝刀不老,为二千年封建官场之罕见,死后配享太庙。终清一代,汉大臣配享太庙者惟张廷玉一人。张廷玉有这样的官场作为,应该说是他得益于父辈淡泊致远、克已清廉的家风。六尺巷在父辈张英那里宽了六尺,而在他的心胸中又宽了万丈,“心底无私天地宽”,无私的心胸因此坦荡而无垠。
张英认为做官要以勤政清廉为第一要务。他三十余年的官宦生涯,偶有挫折,或被降职,最终仍因为其才华过人,处事廉俭而被重新起用或提拔。许多清正廉明的地方官员,因为有他的保护和举荐,不但免遭不测之祸,而且得到皇上重用。但其亲朋故友,邻里子弟,中进士者多达数十人之众,没有谁因为他的提携而升迁。他要求入流子弟做到:“使我为州县官,决不用官银媚上官。”就连皇帝颁给他的赏赐,也用来济困赈急,或用于修桥筑路,以利他人。
张英主张做人要以谦让、益人为本,不能以官压人、以势欺人。他言传身教,自已居乡时,“厚重谦和”,与人相交,一言一事,考虑“皆须有益于人”。他晚年在桐城龙眠山构筑“双溪草堂”,与乡民相处,不以宰相自居,而以一位山间老人与百姓交往。往来山中,遇到担柴人,他便主动让路,与人方便。他要求子孙辈从点滴小事做起,“治家节用,待人接物,事事合于矩度,无有乖张”。他训诫子孙要明白“满招损,谦受益”之义,并说“天地不能常盈,而况于人乎?”不仅如此,还要求后人做到“终身让路,不失尺寸”。这在封建社会,是难能可贵的。
张英、张廷玉父子两代官至宰辅,均提倡“廉”字当头,廉洁为官,着实值得今人深思学习。
六尺巷故事,蕴藏着“体恤民生”之思想。张廷玉一生身系要职,阅历丰富,其家训多以言官、训子、关心百姓疾苦等内容为主。他位尊而不忘百姓。其子张若霭参加殿试,雍正皇帝阅至第五卷时,发现该卷字画端楷,文精意绝,语极恳挚,随手拔置一甲三名(即探花),在场大臣皆称皇帝评定公允得当。等到拆卷时,方知是张廷玉的儿子张若霭,张廷玉一得知这个消息,立即奏请皇上选换他人。但雍正帝明确宣布,朕选拔张若霭,实在是非常公允的,并非知晓是大臣的儿子而有意甄拔。可是张廷玉仍以一位老臣的风范,诚恳的心情,再三恳辞,并说普天之下,人才众多。而三年一次殿试,没有谁不希望登上鼎甲之榜,但臣已居政府之位,而子若霭又登一甲三名,“挤占天下寒士进阶之位”,心实不安。张廷玉一再恳求辞让,使皇上深感其义,遂降为二甲第一名。这就是名扬京城、事载史册的“张廷玉让探花”的故事。
张廷玉历官三朝,遍游全国各地,但他总是把普通百姓的困苦记在心上。康熙四十七年(1708),桐城东乡陈家洲(今属枞阳)遭受水灾,民不聊生,很多人只得跑到县城觅食。张廷玉的家人在信中言及此事,他深感不安,立即动员自己的弟弟、大侄儿以及在京城为官的本县好义人士,一起捐款捐物,赈恤灾民。雍正十一年(1733),张廷玉奉命回家举行祭父之礼,途经现在的河北省有关州县,发现水灾严重,饥民遍野,当即奏请朝廷开仓赈济,以解决百姓困苦,还一再强调“明岁青黄不接,民食倍艰,请敕督臣确查,加赈一月”。乾隆四年(1739)二月,张廷玉从家人禀告信中得知乡里歉收,米价昂贵,贫民乏食,有识绅士准备号召富裕人家赈救灾民,张廷玉对这一举措,大加赞赏,立即驰信回家,要求家人“捐仓谷一千石,并嘱弟侄辈实心举行,成此善举”。乾隆初年,张廷玉得知龙眠河上的“子来桥”被洪水冲毁,他捐出皂上赐银六干三百两,重建石桥,两岸修建桥亭,历时三年完工。百姓被他这一举动所感动,为了颂扬他,取世宗皇帝赐书匾额“调梅良弼”之意,将桥更名为“良弼桥”。今天人们漫步桥上,思古思贤之情,油然而生。
可以说:没有张氏父子“居官清廉、忧民疾苦”的思想作后盾,也就不可能产生“六尺巷”这一传颂古今的典范。
這種 [和諧禮讓] , [清廉為官] , [體恤民生] 的美德 , 在現今社會已十分罕見了 , 神州及特區應該大力提倡學習 , 善哉 .
各位网友如欲欣賞張英 , 張廷玉 , 張廷璐 , 張若靄的書法 , 請參閱本居士之 [相册專輯] . 名人墨寶 , 值得保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