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有必要成为”跪族”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7:47:49
楚天都市报9月13日报道 12日,最近处于旋涡中的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现身武汉某高校,一面为自己“包头群跪89事件”申辩,一面又有惊人之举:鼓动女大学生“剃发明志”,成为其“亲传弟子”。
    当天上午,李阳在演讲过程中,要求学生必须具有学习英语的决心。随后,他问道:哪个女生能剃光头,以示其决心,我将收其为“亲传弟子”?现场4000余名新生中,有一名女生举手上台。李阳随后要求助手与其“签下协议”并承诺,只要该女生剃成光头,便将收她为自己的“亲传弟子”!
    李阳声称,要女生“剃发明志”,是在坚定其学习英语的信心,如果女生剃成了光头,大部分时间都不会出门,闭门学习英语,何愁不长进?
    不过,记者中午电话采访得知,该女生已经放弃了剃头的想法。她说,自己为了学习英语什么都可以去做,父母虽然很赞赏自己学习英语的决心,但并不认可自己“剃发明志”的举动,最终放弃。
    随后,国内多家媒体进行大篇幅的报道,将此事件推向了舆论的风口,当时适逢教师节,李阳便成了人们口诛笔伐的靶子。

    尽管有赞同其做法的,但多数网友并不认同“学生跪下给老师们磕头”的行为,质问“头怎么能乱磕?对老师感恩可不可以换个恰当的方式呢?”“感恩的方式多种多样,但决不能用下跪这种有辱人格的奴隶方式!”
    昨日,李阳用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对此事的评价做出回应:感恩是美德,教育不可少。形式可多样,关键在由衷。
    在当天的演讲过程中,李阳表示:“如果让你们现在跪下,你们也会做,但我今天不会这样做。” 9月8日—10日,记者先后采访了李阳及相关学校校长,了解到了事件的来龙去脉。
    ★事件:一张照片引起轩然大波
    9月4日,李阳在其博客上发了一篇题为“李阳疯狂英语包头基地成立”的博客文章。
    在博客里,李阳称最近把内蒙古的第二个“李阳疯狂英语培训基地”设在了包头,并在文中发了一幅“全体学生跪下给老师们磕头”的照片。这张照片引起轩然大波。
    短短几天的时间里,该博客文章点击量已超过266471人次,回帖563条,多数网友对“学生跪下给老师们磕头”的行为表示质疑,表示“气愤”和“震惊”,质问“头怎么能乱磕?对老师感恩可不可以换个恰当的方式呢?”
    同时有网友认为李阳接受学生下跪事件,必将成为2007年教育界最重大标志性事件之一,这么多的学生同时下跪说明这是一次“有组织的行为,可能还有某种强制意味”。
    ★论战:感恩非要下跪么?
    就学生跪师事件,网友们纷纷展开了口诛笔伐。”
    新东方的老师徐小平更是对学生下跪一事对李阳进行了猛烈的炮轰,“李阳接受学生下跪事件,必将成为2007年教育界最重大标志性事件之一。它标志着中国教育核心价值的缺失达到了怎样严重的地步。而李阳老师对几百学生向他下跪这种骇人听闻的现象公然表示欣赏,说明李阳老师心灵深处还不懂教育的基本价值”。
    回帖中除了反对的声音,也不乏有疯狂英语的粉丝力挺李阳。
    包头九中18班的郭敏同学说:“我很惭愧,以前真的没有好好反省自己,我在那天重生了,我要重新来过,不会让所有爱我的人再为我流泪!你的演讲真的很有震撼力,当你走后,第二天,我们18班的同学们就像着迷一样,都在阳台上反复大声的朗读你发的那本册子,都几近疯狂了!”
    ★始末:学生下跪并非强迫
    网友们指出,一个人磕头可能是从心底里表示对老师的感恩。但是这么多人整整齐齐地磕头能表示什么呢?他们都是自发地不约而同地用这种方式感恩吗?
    带着种种疑问,记者采访了李阳本人和校方。
    李阳回忆说:为了培养了学生的感恩意识,我对在场的学生讲,教师节快到了,作为学生应该跪下给辛辛苦苦教育大家多年的老师们拜一下,表达谢意!听我这么一说,学生们便在现场纷纷找自己的老师,双膝下跪。”
    磕头图片中所涉及到的包头市四十五中王校长告诉记者,9月4日下午,李阳来到四十五中给学生们做疯狂英语的讲座,现场当时有学生和老师共近2000人,其中包括另外一所中学的师生们。
    “讲了大约一个来小时的疯狂英语,李阳要求学生们闭上眼进行反思,当时在台上放了一段非常感人的音乐,李阳说‘我们的父母很爱我们,可我们却总做一些让他们伤心的事情,我们应该怀着无比的感恩心情去感谢生我们养我们的父母。’台下的学生,听到这些后很多都流下了眼泪。”
    王校长说,正在这时,李阳便把话锋一转,又说:“现在教师节马上就到了,我们应该感谢恩师,让我们给自己的老师磕个头,表示我们的感恩之心。这时学生们转向站在后面的老师们,下跪磕头。”
    “看到学生这样的举动,我大吃一惊,可制止纠正都已经来不及了。这个场景持续了约1分钟。可就这么短的一瞬,却将我们学校夹在了中间,真的很被动。”王校长说。
    对于网友指责磕头是故意安排一说,李阳和王校长都予以否认。
    几位当时在现场的老师分析说,学生下跪磕头的原因,一种是被当时的情境感染,一种是看了其他同学下跪后随大流也下跪磕头。
    9月8日,记者在包头市青山区世纪宾馆采访了李阳。
    面对此事,李阳非常坦然,他说:“这是伟大的一跪!”
    他对记者说,“我真不明白,人们为什么会反应得如此激烈,这是新浪网在进行炒作,我要起诉他们。”
    采访中,李阳申明自己的观点。
    “第一,是我提议学生给他们的老师跪下感恩的;第二,我认为这是普通的、伟大的一跪!”
    采访中,李阳认为,这张照片所展现的下跪,其实是一种觉醒、一种自新、一种成长、一种真正的站立!因为他们懂得了感恩,懂得了珍惜!
    李阳解释说,这种感恩的下跪,与奴性无关。这是一种感谢的最高礼仪。这是很普通的一跪,但也是伟大的一跪!
    ★校长:发布照片不是学校意愿
    “我们也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这件事闹得我们很被动,这不是我们学校的意愿。”
    10日上午,记者采访了事件中涉及到学校的王校长。他说,在网上看到李阳博客上贴出的这张照片后,也大吃一惊,这根本不是学校的意愿。老师们从没想过让学生以这种方式来回报老师。
    王校长介绍说,他多次给李阳打电话,但李阳手机总是关机。无奈之下,他只好让老师在网上发帖子,希望李阳看到后,跟校方联系,双方进行沟通,将这张照片从网上撤下来。当日,记者在李阳的博客上看到,学生下跪磕头的那张图片已经被删除。
    记者多方核实,打听到一个细节:当时,李阳带头先跪,感恩老师,并做了下跪动作。全部抱膝席地而坐的学生们,看到李阳在台上的动作后,便顺势转身给坐在后排的老师跪下了,当时,老师们一看这种场景,一下子全站了起来,惊得手足无措。
    谈及对事件的看法,王校长认为,这是李阳在给学生们讲学时,一时激动做出的超出常人的举动,并不代表学校老师的意愿。我们学校的全体老师谁也没想过让学生以这种方式表达谢意。
    ★进展:李阳再次发表声明
    10日早上7点30分,李阳的博客上发表了“广东李阳文化教育发展有限公司对于包头跪拜事件的说明”。
    声明中说:当天共有3000名左右学生参加了培训,由于人数较多,所以根据校方安排,所有学员在操场席地而坐。
    讲学进行到30分钟左右,李阳老师建议在场学员向一直站在大家身后的各自授课老师鞠躬致意,感谢他们一直以来的教育和照顾。由于当时学员均席地而作,3000人站起、鞠躬再坐下动作很难统一,所以临时改为跪拜礼,这个提议得到了在场学员的认可,在自发自愿的情况下,大家原地转身,改为面向各自的老师行礼。在这个过程中,李阳老师随学员一同向该校教师鞠躬行礼。
"我不会强迫任何学生,他们当然是自愿的,我已经习以为常了。
观点
深陷“跪拜门”漩涡的李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以攻为守,宣称“我从来不觉得下跪跟奴性有什么关系,觉得磕头有问题的人一定是小时候心灵受过创伤,唤起了他痛苦的回忆”。他举证说:“国家领导人视察灾区,老百姓跪下感谢政府的及时救助,你觉得这一跪是奴性吗?”
  要确定跪拜与奴性是否有关,关键是要确定跪拜这一行为在特定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下跪”到底是个什么礼仪?《周礼·春官·大祝》把拜礼分成九种: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等等。注释家认为,所谓稽首,就是头长时间和地面接触,“稽首,拜中最重,臣拜君之拜”,这大概就是跪拜的起源。显然,下跪首先是臣跪君的,后来才逐渐扩展到佛道诸神,一路跪下来。在没有“人生而平等”观念的古代社会,它有合乎历史的内在逻辑,没有必要指责它;但在人人平等已成为社会共识的当代,因为数千学生向自己下跪而自我膨胀,并扯到“刻苦学习、热爱祖国、孝敬父母”的高度,恐怕自我感觉也太好了点。打着道德的旗号,做的不一定都是好事、有意义的事。很显然,在中国文化传统中,跪拜主要是一种卑下、臣服或者阿谀、乞求的表示,偶尔的纯粹平等基础上的表示敬重的跪拜,则一般受礼者都会同样跪倒还拜,如古代朋友间的对拜。《后汉书·方术·樊英列传》中记载:樊英病,其妻派遣婢女代为拜问,樊英也跪下还拜,因为他认为“妻,齐也,共奉祭祀,礼无不答”(妻子是共同奉事祭祀的人,与丈夫平等,按照礼法对她的拜问应当同等拜答)。樊英此举恰恰从反面证明了在中国文化传统中跪拜是一种不平等的表示,所以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明确废除了对官员的跪拜礼。
  李阳先生认为跪拜与奴性无关,可能是因为他是学英语的,知道在主要英语国家,基督徒对上帝的跪拜是常见的事。但是他是否知道,基督徒对上帝的跪拜是因为他们认为或者预设了上帝是唯一全知全能的造物者,不仅是最高权威所在,也是绝对真理所在,更是人类灵魂皈依所在。在上帝面前,人类应该感恩,应该忏悔,可以净化,得以超越。对这样一个全知全能的最高“存在”予以跪拜,自然与奴性无涉,仅与信仰相关。
  而在中国文化传统中,不仅对长官、父母和老师的跪拜蕴含着明确的不平等意义,而且对神佛的跪拜,也同样不免此种意味―――因为正如梁启超所指出的,中国人对神佛的信奉很大程度上有“赂神”的意味,这与西方人的宗教感是大不相同的。既然是“赂”,赂者就不免要在被赂者面前某种程度地自我矮化,以示对对方的企服。
  事实上,李阳先生举的,就是一个自我挫败的例证。众所周知,在以民主和平等为立国基础的现代国家中,公民受灾有难,政府给予及时有效的救助是政府的法定职责,任何公民都可以对此受之坦然,而无需感恩戴德;相反,如果政府的救助不够及时有效,公民是有权对其进行问责的―――正如两年前“卡特里娜”飓风肆虐时,对灾民救助不力的布什政府受到美国人民的严厉究责那样。仅仅因为得到了政府应尽的法定救助义务,就对政府俯伏跪拜,感恩戴德,这多少都有一点奴性的意味。
  这样看来,精通英语的李阳先生,似乎对主要英语国家的核心文化精神并没有真正的理解。而他之所以指责“觉得磕头有问题的人一定是小时候心灵受过创伤”,很可能是因为他自己小时候的“心灵创伤”所致,因为他自己说他父母在他小时候“老是责骂打击我,这让我小时候一直生活在自卑中”。想来以下跪磕头来责罚他,一定是他父母当年加之于他的一项常技,以致他至今认为下跪磕头没什么大不了的。
不少支持李阳的人大概都持这种观点:现在尊师风气很淡漠,跪一跪能让学生明白尊师之道。李阳自己也声称,“很多学校给我发邀请函是请李阳老师做道德教育的演讲,还有做高考的励志演讲,不仅仅是做英语教育的演讲”———原来不仅学英语,还有道德教育,这就像前不久红透中国的于丹一样,学术的或教育的演讲,最终都会走上道德教育这条路。但即便是道德教育,难道不下跪就不足以表现出精神的、心灵的净化吗?道德的水准,当然需要通过外在形式表现出来,所以中国最有名望的教师孔子既强调“仁”(内在修养),也强调“礼”(行为规范)。但孔子从来不认为单单一个“礼”就能解决所有问题,孔子讲:“人而不仁,如礼何?”意思是说,人如果没有仁心,礼对他有什么意义呢?这个“礼”字,孔子就没有把它理解成纯粹的形式。因此,单单从下跪这种形式,我们很难看出那三千余名学生在道德水准上会有何飞越。
  下跪的背后,是近几年来,各种打着恢复传统文化旗号的活动如祭孔、祭黄帝、祭炎帝……的密集上演,下跪不过是这类活动愈发向民间蔓延的其中一个结果而已。以“祭孔大典”为例,规模搞得越来越大,但其本质,主办方玩的何尝不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老套路。至于这些祭祀仪式究竟弘扬了什么、怎样弘扬了民族精神,没有人知道,也少有人关心。
  与此相类似的活动包括:一些地方教育界为教育学生孝敬父母,组织学生给父母洗脚之类的活动。假如为父母洗几次脚就能让学生懂得孝敬父母,那么,郭巨埋儿、卧冰求鲤之类“二十四孝”里面的故事还有发生的理由。虽然其中含有封建传统思想的愚衷成分.
  比这些具体的事件更让我们感到忧虑的,是伴随着所谓国学复兴(假如勉强可以称为复兴的话),那些稀奇古怪的、打着复兴儒学的说法也沉渣泛起,比如“民主化是祸国殃民的选择,中国应该选择‘儒化’”;“极而言之,一个十八岁有选举权的不肖之人与孔子的差别,可以套用尼采的话,(可以这么说)‘人和人的差别比人和猿的差别还要大’”等等。表征文化保守主义走到极端的这些理论如果只是在学者层面讨论,那是学术研究和讨论的自由,但如果转化为具体行动,乃至于像某“儒生”那样,搞出一套很全面的纲领,加之一挥手就跪倒一大片的阵势,就叫人不寒而栗了。
  时代的变迁,使过去的礼节、仪式逐渐失去其价值,成为我们的一段文化记忆;为我们所继承的,只应是那些仪式背后的民族精神。简单地复制那些已经过时的仪式、礼节,而不是追寻其中的积极精神,那结果也许就像鲁迅所说的:“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是废物。”
在当前的实际文化教育中,我们“人文”教育的思想略显薄弱。最近媒体上刊登了“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利用“学生下跪磕头”“疯狂”炒作“疯狂英语”的事件。在这个事件中,李阳表现出来残存的封建文化意识,下跪的学生则丧失掉现代独立的文化人格。
不可否认,如今的英语教育,背负上了太多的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的色彩。据说,如今国内学习英语的人口已超过3.5亿,这个数字几乎相当于全世界所有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口。英语已经“从一种服务现代化建设的工具,异化成为全社会盲目追求、商业推波助澜的评价标准,这实质上是在扭曲着一个时代的学习精神,扭曲着一个民族的文化操守”。如今在年轻人中,流行的是网络用语、时尚另类“词汇”,所谓“火星体”走俏,而我们具有五千年历史传统的汉语文化,却被冷落着,甚至出现了被边缘化,失去主流地位的危险。难怪一些文化批评家发问:英语“疯狂”了,汉语呢?汉语堪忧,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何以传承?
如果再扩大我们文化的审视视野,关注我们今天的文化现实,我们就会不无忧虑地发现,在文化生活中,这种“人文”的流失现象,是严重的,大面积发生着的。
这几年来,文化界的“恶搞”“颠覆”风不断,乃至形成一种很有“气候”的文化虚无主义之风。历史经典、现代经典、红色经典;历史文化名人、现代文化名人;人类优秀文化宝库中的一些文化艺术……几乎无一例外地成了这股文化歪风的曲解、颠覆、损害和侵袭的对象,在这种“娱乐至死”的“恶搞”“颠覆”狂欢中,传统、文化、精神、理性在蒙辱,“人文”在流失……
而在读书界,阅读的人文精神、文化精神的流失,是我们都可以感受得到的。原来广受读者欢迎的《书城》《书屋》和《万象》这些人文刊物,现在生存发展举步在减少。读书界维艰。在更广泛的人文阅读中,人文阅读群体人数出现了 “人文杂志遭遇寒冬”“人文阅读危机”的说法。
人文,是一个民族灵魂的核心,是一个民族精神的支撑,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本质,是一个民族心智的最强大的力量。试想,如果一个民族失掉了人文的追求,只有时尚,只有明星,只有娱乐,只有消费,只有功利,只有实用主义,那么,它的文化历史将被割断,民族的心灵也会日趋浅薄,我们会泯灭了我们的文化感受性、道德同情心和人类终极价值的追求,这样,“我们的心灵中没有了诗意,我们的记忆中没有了历史,我们的思考中没有了智慧和哲理,我们的民族将变成什么样子?”
李阳之所以会遭到人们的口诛笔伐,我认为错就错在他认为让我们以下跪的方式来对老师进行感恩,错在他将一个很有争议的事情公布于众,当然,在如今全面构建和谐社会和提倡感恩教育的大氛围下,我们当然要为之行动,关键问题是方式和方法,爱,应该是发自内心的,绝不能只停留在表面形式上.
  结束语:对于这件事呢,我们应该保持一种宽容的态度和博大的胸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人类精神世界的进步,有两个很重要的特点,一个是人们有一个能畅所欲言,有真正言论自由的社会环境;另一个是大众能够包容和接纳一些人的(甚至是颠覆传统,违背常理)的看法和言论对于我们正值风华正茂,挥斥方遒的大学生来说,更应该最社会上的一些奇闻怪事保持一颗平常心,处变而不惊,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