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共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13:40:34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涌入我们上海,近几年来,学校增加了大量的民工子女,为了解决他们的就学,帮助他们享受“同一片阳光”下的公平教育,混合编班成了“和谐共进”的基础。我们将外来民工子女与本地学生混合、统一编班,一个班级中,民工子女与本地学生朝夕相处,在生活和学习上相互照应,使外来民工子女在短时间内融入主流,外来民工子女进入班上不到一个月,就基本上能适应新的学习环境,人们根本分不清楚哪些是本地学生?是外来民工子女?

一、我身边的民工子女现状

   在我的身边中有这样一群孩子:父母从穷乡僻壤来上海打工,文化程度低,从事的都是低层次高强度的工作,居无定所。这群孩子通常被我们称为民工子弟。

从上海流动人口从事职业看,个体经营,即卖菜,卖小商品、卖食品所占比例最大,其次是建筑、装修,保洁员、钟点工等雇工,收废品等散工。强度高,收入低是这些职业的主要特点。他们期望子女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以脱离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的境况。因此,尽管很多家庭仅限于温饱,子女在上海的教育费用要占据家庭总支出的很大比例,但他们仍然愿意缩减饮食等其他生活开支以支持这笔费用。绝大多数的孩子也表示对于求学的期望。他们不仅希望读书,而且希望能上大学甚至出国深造,他们认为读书让自己和父母可以过上和城市人一样的好生活。

但由于家长在上海工作的收入和时间都极不稳定,不少孩子居住环境差,生活条件不好,对学习有很大影响。尤其是父母的受教育水平对子女教育的影响也十分显著。在辅导孩子的过程中,家长是高中毕业,他们的孩子成绩普遍较好;而父母的文化程度如果不到初中水平,就只能关心其学习成绩、看着子女写作业,而不能提供学习和心理上的辅导。这些流动孩子主观上觉得与上海的孩子相比是有差距的,不同程度上流露出对上海孩子的羡慕,他们认为上海孩子的家庭环境、生活条件、尤其是学习条件等都比他们好。也有一些孩子感到上海孩子比他们见多识广。这些流动孩子中有一部分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他们可以学得和上海的孩子一样好,但我仍然认为流动孩子在成长期就感受到自身与城市人的差距,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对他们加以正确的引导,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给他们更多的关爱,把他们培养成心理健康一代。

如何以“和谐共进”理念来实现本地学生与外来民工子女学生的融合,是学校教育的一个课题,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实际问题,也是一个有价值的问题。

 

二、采用多元化课堂教学手段。

混合编班,这些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使班级文化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多元文化在同一个班级中交融。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尊重不同的文化,尊重不同的文化是课堂教学的成功的起点;同时,要促进不同文化的“和谐”

和“融合”,课堂教学不是为了求得文化的统一,而是在多元文化的磨擦与融合中求得文化的进步。正是这种“多元化”的存在,我们的课堂成为一种不同观点展示与发展的课堂,特别在一些人文性更强的学科教学中(语文),更是呈现一种冲突、融合、发展的文化景象。

 

三、对学生进行有层次的辅导。

按照外来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习惯的差异制定最接近学生发展学习目标,进行“分层教育”,这样可以提高教育教学的有效性,让每名学生都能得到适合自己的教育。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参加提高班,有专门的老师进行辅导;成绩中等的学生则组成几个小组,进行现场答疑;而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则巩固课堂知识,不同层次的学生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才能。

 

四、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

综合实践活动为促进学生个性成长的提供了机会。它具有文化包融性。在我们班“迎世博600——我和不良习惯说再见”活动中,同学们自编自导小品,充分发挥了外来民工子女学生的热情,“推普周诗歌朗诵会”他们更是热情高涨……他们个性化参与有利于个性的成长。每学期期末,学校除了表彰“三好学生”还要表彰各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如“作文大王”“计算大王”等。我们强调和谐共进,并不是视“外来民工子女”的特殊性于不顾,相反,我们通过开展“关注外来民工子女”的活动来消除偏见,他们可以和本地学生一样享受快乐和祝福。

 

五、互动中强化沟通。

在我班里民工子女学生占大部分,家校联系显得特别重要,为了进一步密切家校联系,我们采取多种联系方式,切实加强家校之间的沟通,如家校联系手册、家访、召开家长会等。具体地说,我们做到了“三个结合”,第一,书面联系与见面沟通相结合,我们既有书面的“家校联系册”,又通过家访、家长会等形式与家长见面,第二,日常联系与阶段联系相结合,我们利用“家校联系册”等方式实现了家长与学校的“日常联系”,同时,我们又通过召开家长会的方式与家长进行阶段性联系,召开家长会是老师与家长双方相互交流思想,共同探究教育方法的重要途径。每学期我们都针对外来学生实际,围绕目标制定一个计划,如本学期召开几次家长会,每次的主题是什么,实际解决问题,同时做到前后家长会的有效衔接,在家长会上,老师必须讲明学校的指导思想和培养目标,以及采取的主要教育措施,使家长在了解和把握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寻找家庭教育的科学方法和最佳途径,求得与学校教育的最佳配合。第三,传统方式与网络方式相结合,除了以上说到的这些传统方式之外,我们还利用“班级网站”开辟了家校联系的“第二通道”,在日常工作中,班主任的工作是繁琐的,有很多事情需要和学生家长进行及时的沟通和交流的。利用网络平台,实现了家长随时随地了解孩子在校情况等。

总之,构建和谐社会要解决好各种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包括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只有调和好这些矛盾,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现在全社都会对农民工子女这一特殊群体给予关注和牵挂。我相信,在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中国的教育事业,必将迎来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