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传统 弘扬国粹--伏气学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17 08:32:47
伏气学说2010年11月26日 星期五 21:53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

    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出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张仲景曰:“‍冬时严寒,万类深藏,君子固密,则不伤于 寒。”雄按:“伤而即病者为伤寒,不即病者为温热。”章虚谷曰:“冬寒伏于少阴,郁而化热,乘春阳上升而外发者为实证。”《金匮真言论》曰:“夫精者,身 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王启元曰:“‍精气伏藏,则阳不妄升,故春无温病。”尤拙吾曰:“‍冬伤于寒者,春月温病之由;而冬不藏精者,又冬时受 寒之源也。”吴鞠通曰:“‍不藏精非专主房劳说,一切人事之能动摇其精者皆是。即冬时天气应寒,而阳不潜藏,如春日之发泄,甚至桃李反花之类亦是也。”章 虚谷曰:“‍经论温病,有内伏而发外者,有外感随时而成者。其由内伏发外者,又有虚实二证,上条为实证,此条为虚证也。”

    秋伤于湿,冬生咳嗽
出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湿 乃长夏之时气。夏末秋初,金气未盛,湿气仍在,故人在秋季仍有感湿之可能。湿气通于脾,秋伤于湿,如果立即发病,可见湿气淫脾的濡泄等证。如果不立即发 病,湿邪蓄于体内,日久郁而成热,至冬季降临,寒气大盛,外感寒邪,造成外寒内热,相搏乘肺,肺之宣肃失司,而发生咳嗽等病症。《内经》原文以此为例解释 “重阴必阳”的阴阳转化之理,即秋为阴,湿亦属阴,两阴相加则在冬季反见肺热咳嗽之阳证。本条提示我们,外邪致病有时并非感邪即发,而可能有一定的潜伏 期。某个季节所发生的病证,可能与上一季节的养生不慎,感邪内伏有关。这种认识在目前仍有指导意义。

    夏伤于暑,秋必痎疟
出处:(《素问·生气通天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夏 季伤于暑邪,未即发病,蕴伏于内,至秋与凉合邪,可变生疟疾。疟之为病,种类繁多,统称痎疟。痎疟见症多为恶寒壮热,口渴引饮,脉来洪数。或着衣则烦,去 衣则凛,肌肤无汗,必待汗出淋漓而热始退。《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以此为例解释“重阳必阴”的阴阳转化之理,即夏为阳,暑亦为阳,两阳相加,至秋凉时反见 有恶寒症状的疟疾。此种疟疾发于秋季而有暑热见症,与时令主病不符,故古人也将其列入“伏气”之例。认为多因于盛夏之时,贪凉取快,不避风寒;或凉水浴 澡,或过食生冷,暑热内伏至秋加冒凉气,发为疟疾

    春伤于风,夏生飧泄
出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飧泄指 完谷不化的泄泻。风为春季当令之气。春伤于风,如果立即发病,是为外感,可见发热恶寒、汗出等表证;如果不立即发病,风邪留连于内,至夏季可引发完谷不化 的泄泻。因为肝胆旺于春,风气通于肝,春季所受之风留滞于体内,使肝邪有余,疏泄失常,在夏季脾土当令之时,肝木横逆相侮,必将导致脾胃运化失职,而形成 水谷杂下,完谷不化的“飧泄”。由上可知,各个季节的主气与人体五脏具有通应关系。某一季节感受病邪,造成脏腑功能失常的病理变化,有时并不马上表现出 来,需要经过一段时日,或在下一个季节才发生某种病证。这说明感受外邪致病,有时会存在一个潜伏期。《内经》原文以此为例解释“重阳必阴”的阴阳转化之 理,即春为阳,风亦属阳,两阳相逢,至夏反见阴寒泄泻之证。


类别:学中医 | | 添加到搜藏 | 分享到i贴吧 | 浏览(13) | 评论 (0) 上一篇:常见食物的治病功效    下一篇:论“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in_related_doc a { text-decoration: none; }相关文章: • 一元化学说          • 网络自杀新闻映射生命教育的缺失... • 人生要做好三件事,学说三句话,享...          • 第十三部分 中医基础理论(36)脏... • 《伤寒论》的气化学说          • 运气学说+人体疾病与五运六气的... • 阴阳五行学说与养生          • 阴阳五行学说在祖国医学上的应用 • 怎么理解中医里面的阴阳学说?          • 第十三部分 中医基础理论(35)脏... 更多>>  最近读者: 登录后,您就出现在这里。
    piggielove 穿靴子的蜗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