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郎:继承文化传统当从细微处着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21:48:48

萧郎:继承文化传统当从细微处着手

又一个“明月夜、心相忆”的中秋佳节来了。

  在国人的民俗日历中,中秋无疑是除春节之外最被看重、寄寓也最为悠远的一个传统佳节。而今年的中秋节,似乎更有着不寻常的文化背景:其一,它被列入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二,因为“考虑将传统节日纳入国家法定假日序列”的舆论背景,今年的中秋佳节又恰巧镶嵌在黄金周长假中,使得民众“双喜临门”的情绪被空前激活。

  当然,在年年岁岁花相似的节日氛围之外,依然传出了不少慨叹和“反思”的声音。专家学者通过各种言论平台,表达着相仿的文化心音:对中秋节等传统民俗佳节的商业化、庸俗化和世俗化趋向的忧虑,以及渴望再拾传统、挖掘其民俗要素并充分提升内涵的宏大、迫切愿望。

  这一吁求早已延续多年。

  可是,透过它宏大的文化、民俗视角,人们看到的仍是不无尴尬的现实:节日的程序和格式化倾向,在吁求的映衬下略显苍白;与内心深处澎湃的团圆等主题相比,其外化的应景形式,有些让人提不起精神。宏大的文化叙事想要呼唤和打捞的,是民众所匮乏和希求的吗?如果是,它又应以怎样的人文和民俗路径得以深入体现?

  不能不指出的是,在民俗文化的再塑议题上,有时呈现着高蹈、虚幻和“纸上谈兵”的偏离倾向:仅仅根植于“复兴”需求的文化和民俗药方,能唤醒年轻一代的心理认同吗?节日法定化是否能有效促成民族性文化消费习惯的形成?笔者对此并不乐观。

  在很多人提及民俗节日传统时,眼前闪过的文化舞影,恐怕仍是迷离和邈远的,它可能有着臆想中的汉风唐韵,可能流转着某些由文字记录引发的农耕记忆,但它的真正“节点”体现在何处,恐怕鲜有人寻根究底。诗、酒、礼、祭、食、会,这些都是中秋佳期的民间、民俗晕轮,是它们通透的合而为一,造就了中秋独特的文化气韵。

  如果没有“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之类的节令抒情,没有对月举杯的悠然意兴,没有心祷神祈的节令主题,没有以此主题展开的仪典或民俗娱乐活动,以皓月、团圆、平安为情境意象的中秋,还能如此让凡夫俗子牵挂与流连吗?

  想想看,我们在忙于宏大文化叙事的同时,又在文化微观和常态生活的层面,尝试和承继过什么?曾经的诗之国度已经流俗与世故了;诗与诗性,也渐渐淡出了“主流”的视野;经典礼数不再,节之食蜕变为符号功能、应酬和应景本能,至于礼祭与游会,更是被导入了商业化、功利思维的死胡同。你能苛求头脑中全无民族、民俗、文化概念的趋时应景者,敏感而细致地捕捉到佳期节庆的真缔吗?

  看看同属儒文化圈的邻国,他们继承 传统文化的姿态是何等坚定,其对文化民族性和现代性的有机融合,恰是从看似细微处做起。

  细节决定成败。正如一首诗、一种仪礼的融入,才助推了中秋深厚文化蕴藏的历史成型。在那些或忧或叹的宏大文化叙事之前,我们更需要的是个体的心海扬帆:把中秋看作是一次自然的亲情、爱意抒怀吧,可以吟咏,可以祝祷,可以表白,形式不必拘束,但情境一定要真诚。

  倘我们有能力让它更民族化、更具文化审美的同一性,则不妨逐级拾取。

  当你用一种开放的文化品位迎接节令佳期时,宏大的格调也就自然形成了。在同一轮明月下,谁又能说,真诚仰望和祝祷的一个个“小我”,不会凝聚成一个恢宏的文化“气场”、一重民俗生活的大境界呢?萧郎(北京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