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既定目标,破解发展难题,为全面完成年度各项任务而奋力拼搏 2008.7.1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13:37:18


 
瞄准既定目标,破解发展难题,为全面完成年度各项任务而奋力拼搏 
 
 
瞄准既定目标  破解发展难题
为全面完成年度各项任务而奋力拼搏
——在中共宿迁市委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缪 瑞 林
(2008年7月12日)

同志们:
  今天上午,新实书记作了主题报告,重点就攻坚大项目、提升软实力、在科学发展道路上加快实现更大突破提出了明确要求。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学习领会,全面抓好落实。下面,我根据市委常委会研究的精神,分析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并就做好下半年工作讲几点意见。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全面落实“好字当头、后发快进、干字为本”的总体要求,开拓进取,务实苦干,努力缓解宏观调控和国际经济形势变化所带来的不利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继续保持良好态势,各项工作基本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部分指标增速位居全省前列。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2.3亿元,同比增长15%,与去年同期持平,高于全省平均增速,其中实现服务业增加值95.9亿元,增长16.5%,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工业用电量、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利用外资、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速居全省首位。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0.7亿元,同比增长25.2%,已经连续28个月居全省第一。工业用电量14.4亿度,同比增长24.4%,高于全省平均增速15.3个百分点。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37.3亿元,同比增长42.7%。实际到帐外资7601万美元,同比增长113.8%。完成财政总收入46.2亿元、增长60.5%,其中一般预算收入24.7亿元、增长51.2%,比全省平均增速高21.7个百分点;沭阳县、宿城区财政总收入双双突破10亿元,其中沭阳县一般财政收入跃升至苏北第3位。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分别达到5366元和2860元,同比分别增长12.4%和17.5%。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3.7亿元,同比增长24.1%,高于去年同期8.1个百分点。实现金融业增加值7.2亿元,同比增长21.1%;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424.7亿元、贷款余额298.6亿元,分别比年初增长19.4%和16.1%。
  新的增长点不断涌现,工业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有所增强。大项目推进成效显著,工业投资势头强劲,上半年全市共完成50万元以上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61.5亿元,同比增长77%,占总投资的68.1%,比去年同期提高13.2个百分点。宝娜丝针织、申禾实业、鼎峰重钢、裕润纤维、大诚永泰纺织、金田塑业等6个投资超亿元项目竣工投产,比去年同期多3个。新开工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7个,其中超10亿元项目1个。新引进计划投资超亿元项目109个,其中东亚啤酒、亚星纺织、首义薄膜、奇基电子、美涂士建材等项目计划投资都超过10亿元。规模企业的支撑作用显著增强,截至6月底,全市产值超亿元企业有39家,同比增加11家,实现产值99亿元,同比增长54.6%,拉动工业增长17.7个百分点;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33家。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利润10.7亿元,同比增长50.9%。开发区带动作用日益明显,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40.9亿元,同比增长54.7%,对全市工业贡献率37.5%。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市科技创业服务中心通过省级认定,宿迁东南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正式揭牌,沭阳县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已吸纳24家企业入驻;高新技术产业累计实现产值9.3亿元,同比增长25.2%;新开发市级以上新产品76个,12个新产品通过省级投产鉴定。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得到有效控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产值能耗同比下降21%。全民创业活动深入开展,新发展个体工商户17484户、私营企业1919家。
  重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基础设施承载能力显著提升。截至6月底,中心城市12大类128项重点工程中,有97个项目达到和超过序时进度。古黄河滨水核心区拆迁进入扫尾阶段,宿迁·义乌国际商贸城精品街、沭阳新世界商业广场、泗阳农产品交易市场、泗洪第一街、宿豫苏果购物广场、宿城月亮城等重点商业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宿迁海关、国检综合服务楼启动建设。245省道、发展大道延伸段等地方干线公路建设进展顺利,骆马湖水上搜救中心、泗阳及刘老涧三线船闸主体工程基本完工。中运河及骆马湖堤防加固、泗洪西南岗水源工程、中心城市第二水源地、沭阳第二取水口、泗阳第二水厂等重点水务工程快速实施,市城南污水处理厂二期、市区截污导流、小岭垃圾处理厂卫生填埋池二期、沭阳垃圾处理厂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按计划推进。沭阳、泗阳生物质能发电项目进展顺利,220千伏卓圩输变电工程竣工投运,500千伏双泗变电所扩建工程顺利开工。截至6月底,全市新开工房地产面积355万平方米,竣工86万平方米,其中市区分别达到95万平方米和26万平方米。
  农业发展方式发生积极转变,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上半年实现农业增加值61.6亿元,增长8.6%,同比提高3.6个百分点。夏粮生产再创历史新高,连续五年保持增产,平均亩产364公斤,总产148万吨,同比分别增加52公斤和28.2万吨。高效农业比重稳步提高,新增高效种植业面积15.6万亩、高效渔业面积7.4万亩,累计达到179.3万亩和39.1万亩,分别占总面积的27.3%和27.9%,比年初提高2.4个和4.9个百分点;新增畜禽规模养殖场(大户)92个,生猪、肉禽、蛋禽、奶牛规模养殖比重都比年初提高了4个百分点左右。农业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更加明显,南京卫岗、天津宝迪、广东温氏、河北五得利等国内知名龙头企业相继落户,龙嫂米线被批准为国家级龙头企业,新发展市级龙头企业20家、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38个。对农民集中居住点布局规划进行了整合优化,15个市级重点康居示范村共新建住宅1969户。336个行政村的村庄河塘综合整治进展顺利,疏浚县乡河道253条。完成改厕2.6万户,新建户用沼气5600户,实施规模畜禽场沼气治理工程37处、秸秆气化项目2个。农村公路新建成通车里程239公里。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民计民生有效改善。认真抓好关系民生的各类实事项目,财政对民生的投入同比增长了24%,其中农林水务支出增长55.4%,教科文支出增长37.6%。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由人均300元提高到500元,春季共免收学杂费、课本费1.8亿元,农村中小学债务化解全面完成。宿迁技师学院获省批准,市公共实训基地、市应用职业技术学校、宿迁高等师范学校全面启动二期工程建设,宿迁体校、卫校正在加快建设,3所职教中心入围省四星级职业学校验收,16个专业成为省级中职示范专业。高考本科达线9413人,比去年净增1528人。市人民医院病房大楼正式开工建设。新建成乡镇计生与卫生服务中心15家,计划生育率达到92.5%。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96.3万人,参保率89.8%;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提高到98.7%,筹资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00元,补偿最高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8万元。惠民医疗惠及困难群众8265人次。城乡医疗救助暂行办法出台实施,率先在沭阳县、宿城区进行试点。城镇新增就业2.53万人,1.5万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城镇登记失业率3.28%。新转移农村劳动力12.8万人,其中就地转移9.5万人。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扩面分别新增1.18万人、0.41万人、2.15万人、2.36万人和1.19万人。积极实施“1美元计划”,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200元和110元。建立五保供养标准自然增长机制,集中和分散供养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年2400元和1800元。“环保优先”方针得到有效落实,及时妥善处置了市区自来水异味问题,夏收全面实现秸秆禁烧目标。城乡文化体育设施不断完善,新增通有线电视行政村173个,新发展农村用户5.47万户。高分通过公安部、科技部第二批科技强警示范建设城市验收考核,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保持“双下降”。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城市管理体制改革论坛、苏州宿迁南北挂钩投资洽谈会、第二届中国·骆马湖渔火节等重大活动。统计、物价、审计、人防、民族宗教、残疾人、气象等各方面事业协调发展,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都取得了新的进步。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工作中还面临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从自身发展看,少数指标增速出现回落、完成进度偏慢。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同比下降7.9个百分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速同比下降18个百分点。地区生产总值、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分别低于年度目标0.5个和1.6个百分点。从宏观环境看,经济运行中还存在一些不确定、不可控因素,保持经济稳定快速增长面临着多方面压力。一是要素供给的压力。土地供需矛盾日趋尖锐。纺织、服装等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出现不同程度的用工紧张。尽管通过改革创新,金融业已经进入加速发展的新阶段,但由于控制货币供应和信贷过快增长的紧缩性政策不断出台,金融供给与现实需求还有一定差距,上半年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了5.3个百分点。二是物价上涨的压力。原材料和能源价格持续上涨,上半年全市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116.1,比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高10.2,并呈逐月扩大趋势,企业的赢利空间缩小,一些企业为了避免停产不得不减负荷生产。物价的上涨对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家庭生活影响较大,上半年城乡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同比分别增长19.4%和29.6%。三是节能减排的压力。主要污染物排放基数小,进一步削减要求高,加上减排工程及配套设施建设滞后,使我市加快发展的环境容量严重受限。上半年污染物减排没有达到序时进度要求,工业用电量增速高于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速6.4个百分点。四是出口波动的压力。除了国际市场需求下降、贸易壁垒增加,国内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等因素之外,人民币汇率的不确定性影响了企业投资信心,直接导致企业不敢接大单、远期订单,出口形势不容乐观。1—5月份全市出口增速同比下降了69.8个百分点。
  面对困难和压力,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既要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把问题估计得更严重些,以积极的态度做好应对各种困难局面的充分准备;又要牢固确立跨越赶超的信念和务求必胜的信心,迎难而上,知难而进,目标不降,力度不减,加快发展不动摇,不达目标不罢休。就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形势看,经济发展的基本面仍然是好的,保持稳定快速增长的有利因素依然很多。全市的产业结构日趋优化、层次逐步提升,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固定资产投资总体仍将保持在高位运行,一大批重点骨干项目陆续投产达效,经济发展的后劲日益增强;市场消费持续升温,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将逐步增大。只要我们审时度势,趋利避害,咬紧牙关,持续拼搏,就一定能够突破各种瓶颈制约,保持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向上的良好势头。
   一、始终坚持引大培强,加快提升工业经济发展质态
  认真实施好新型工业化“五大工程”,全力以赴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不遗余力培育规模企业,加快形成一批核心竞争力强、发展后劲足的大产业、大企业。
  坚定不移推进招商引资。深入研究国内外产业、资本、技术转移趋势,瞄准大企业、大品牌,组织优势力量进行针对性攻坚,确保完成亿元以上工业合同项目100个、开工项目80个、竣工项目60个的年度目标。更加扎实地推进协作组招商,在继续全员动员招商的基础上,探索组建专业化的招商队伍和帮办服务团队,并抓紧研究建立全市统一的招商统筹协调机制和项目引介奖励制度。强化开发区载体建设,进一步完善产业布局规划,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增强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能力。全力争取三县四区的南北共建开发区全部获得省政府批准。加快推进林浆纸产业园项目的前期工作,力争年底前通过环评审批。认真落实促进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快宿迁经济开发区软件园、市湖滨新城开发区服务外包产业园的建设步伐。积极发展开放型经济,深入实施“351”外资突破工程,开展境外招商活动,帮助企业扩大出口,下半年确保实际到帐外资7500万美元、完成进出口总额2.3亿美元。加快推进海关、国检综合服务楼建设,确保年内主体封顶。
  集中力量培育骨干企业。全市新型工业化发展基金主要用于扶持企业做大做强,其中50%用于扶持50强企业发展,向上争取的政策性资金确保70%用于扶持50强企业。对利税前20名和用工前20名企业实行全方位挂钩服务。切实落实对小企业的优惠扶持政策。确保年内全市新增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20家、超10亿元企业4家,新增微小企业进规模300家,规模以上企业总数达到1650家。下大力气推动企业上市。切实兑现补贴政策,全力帮助企业解决现有及历史遗留问题,推进重点企业尽快进入上市的实质工作阶段。分梯次对上市后备企业进行培育,年内每个县(区)至少有1家企业设立股份有限公司或进行股份公司改造。鼓励企业通过合资合作或挂靠联合,引进战略投资者进行增资扩股和技术改造,不断壮大规模、提升实力。加快运河沿线企业搬迁步伐,引导和帮助企业通过搬迁进行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进一步做大做强。涉及搬迁的10家企业,除绿陵化工、太平洋玻璃2家可以延迟到明年上半年之外,其它一律在今年底完成搬迁任务。
  一着不让推进技术创新。重点实施好技术创新“六大工程”。一是技术创新体系创建工程。引导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建立高标准的技术中心和研发机构,全市新建市级以上技术中心5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个,泗阳、泗洪、宿豫、宿城的科技创业服务中心要抓紧规划并启动建设。重点支持华达涂层、德利恒棉业、巨豪人造板等企业申报省级技术中心,鼓励秀强集团创建现代化玻璃研发中心。二是品牌创新工程。全年确保开发市级以上新产品100个、高新技术产品50个,创建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30家,争创中国名牌产品1个、省级名牌产品10个。三是技术改造和创新项目推进工程。鼓励和支持50个年销售5000万元以上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围绕重点产品加大技改投入,全年确保实施省、市重点技术创新项目20个,实施省级以上科技项目50个。四是成长型科技企业培育工程。重点扶持25家有核心技术、有自主品牌、有优势产品、有发展潜力的“四有”成长型科技企业发展。五是产学研促进工程。推动企业与高校院所和专家有效对接,定期跟踪项目进展情况,全年实施产学研示范项目50项。六是信息化带动工程。重点组织实施省级企业信息化建设试点项目4个、市级项目5个。
  千方百计保证要素供给。按照“保证重点、兼顾全局、正常供应、满足需求”的原则,积极组织各类生产要素供应,合理调整要素流向,协调好大中型企业的煤电油气运及原材料的供需衔接,支持有市场、有效益的企业开足马力生产。进一步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囤积居奇、串通涨价等违法行为,保证市场供应有序稳定。积极实施“企业融资推进计划”,下半年至少组织全市性银企合作洽谈会2次,确保达成融资协议20亿元以上;全年协议融资额超过40亿元,签约项目资金到位率达90%以上,小企业贷款增幅力争超过20%;各市级金融机构全年新增贷款占全省比重不得低于新增存款占全省比重。切实强化开发区企业用工服务,建立以“乡企合作”、“校企挂钩”为主要内容的长效工作机制,规范企业用工行为,营造和谐用工环境,努力缓解企业用工紧张状况。着力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和预测预报,特别是强化对粮食、成品油、建筑建材等重要商品价格走势的分析预测,及早提出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牢牢把握经济工作的主动权。
  二、不断增强配套功能,充分发挥城市集聚辐射效应
  以先进理念强化规划控制,全面加快以中心城市128项重点工程为龙头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配套功能,不断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切实加强规划编制管理。结合第三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进一步加强对城市区位、城镇体系、主导产业和城市发展形态的研究。按计划做好中心城市综合交通、城市色彩、城市形态、地下空间利用、古黄河东西岸开发、东大历史街区保护开发、宿城新区商业中心区等重点规划的编制工作。进一步完善中心城市的园区规划体系,整合园区公共基础设施,努力实现基础设施相连、公共设施共用,形成分工明确、功能互补、多区一体的发展格局,提升园区整体竞争力。进一步优化县城规划体系,加快县城综合交通、供排水、水环境综合整治、绿地系统、城市燃气等专业规划的编制,及时制定县城近期建设规划,深化完善控制性详细规划,积极开展城市出入口、重点街区等重要地段的城市设计,确保县城的开发建设科学有序地推进。尚未完成总体规划修编的县要加快工作进度,科学论证审查,尽快上报审批。进一步强化规划执法,重点加强技术执法队伍建设,增强规划的法定性、权威性和严肃性。对规划所规定的用地性质、绿地率、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退让、建筑限高、出入口以及住宅小区社区“两房”、配套设施等强制性内容必须严格执行,对未经规划批准、擅自修改规划或违反规划乱批乱建的,要依法从严查处,确保所有城乡建设依法、按程序推进,禁绝随意插建、盲目开发的现象。
  全力推进配套设施建设。切实加大供水、供电、供气、供热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年内湖滨新城20万吨工业供水项目确保完工,市区饮水安全保障工程完成工程量的70%;城区供气管线工程确保如期建成;新建、扩建的5个220千伏、11个110千伏电网改造项目要加快建设步伐,及时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电力负荷增长需求。加快构建综合交通体系,确保宿新高速年内开工建设,刘老涧船闸、泗阳船闸建成通航。整治徐洪河航道,实施京杭运河复线工程,提高船舶通行能力。加强城市次干道和支路建设,完善洪泽湖路、威海路、人民大道、发展大道等交通型干道和城市环路的配套建设,合理分配城市内部人流和交通密度。大力推进“数字宿迁”建设,在加快数据采集、录入,完成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搭建工作的同时,同步筹备开展“数字城管”系统的建设工作。
  加快富集城市人气商气。进一步降低进城门槛,放宽户籍政策,完善社会保障、就学、就医、房管等相关配套政策,加快蓝领公寓建设,让务工人员轻松进城、廉价买房、稳定就业、舒适生活,实现向城镇居民转变,促进中心城市人口快速扩张。大力发展城市商业。按照幸福路商业带和霸王举鼎商业圈规划,及时启动东大历史街区保护开发和宿迁“1897”项目建设,加快古黄河滨水核心区、淮海建材装饰城、凯林瑞·巴黎都市等商业设施建设,确保金柏年广场、大润发超市年底前投入运营;加快启动宿迁·义乌国际商贸城精品街二期工程建设,确保全年10万平方米开发任务全面完成;中央商城、金田国际广场、温州家具城年底前开工建设。宿豫新区重点建设以珠江路为核心的商业中心,宿城新区重点建设以青海湖路、微山湖路、西海路、渤海路围合的清水河商业中心。同时,科学布局社区商业中心和其他商业街区,以中型商业网点为骨干,加快发展小型商业网点。
  精心打造宜居城市品牌。加快推进中心城区重点区域高层建筑建设,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围绕年底前主要绿化指标达标、2009年创建成“国家园林城市”的总体目标,切实抓好秋季绿化,加快骆马湖环湖生态湿地、嶂山森林公园天和塔、园林植物引种基地等项目建设,增加绿量,提升品位,形成特色。全面启动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积极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认真谋划实施“两河一湖”工程,在清淤截污的基础上,沟通大运河、古黄河、骆马湖水系,提升城市水质,完善商业、旅游等配套服务设施,进一步彰显城市水环境特色。加快公厕、垃圾中转站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环卫设施建设,确保年内新建公厕35座、垃圾中转站5座。继续抓好“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创建,进一步完善城市旅游功能,确保年内通过国家级验收。加大城市品牌宣传力度,及早研究申报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丰富城市底蕴和内涵。
  三、突出富民强镇主题,全力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坚持工业化致富农民、城市化带动农村、产业化提升农业的发展方向,全面繁荣农村经济,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增强乡镇综合经济实力。
  大力发展高效规模农业。积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高效农业向区域化、现代化、品牌化方向发展。集中力量扶持10大高效农业产业,像工业招商引资一样招引农业大项目,吸引更多的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外资资本投入高效农业领域,带动配套产业基地建设。全年确保完成农业规模以上招商引资23亿元,其中利用外资4000万美元,新增固定资产投资千万元以上项目20个以上;新增高效种植业面积30万亩以上、高效渔业面积10万亩以上,主要畜禽规模养殖比重提高6个百分点以上。加大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力度,大力推行精确定量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等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全过程监管,确保新增有机农产品6个、无公害农产品10个、绿色食品10个,每个县(区)至少创建1个省级名牌农产品。坚持生产、防疫两手抓,不断完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体系,深入开展重大动物疫病夏季和秋冬季防疫,确保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加强农业配套技术服务设施建设,市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动物疫病防控中心、种子检测中心“三位一体”综合楼确保年底前完成主体工程。
  全面提升镇村发展水平。按照“城乡一体化”要求和“集约、集聚、集中”发展理念,高标准完善镇村规划,全面做好市域边界和近郊城镇发展规划研究,深化村镇控详规和各项专业规划的编制,构建科学合理的市域城镇体系和村镇规划体系。巩固提高乡镇“1+4”工程建设成果,有重点地引导小城镇由连片开发向创建精品街区转变。分类推进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重点城镇工业集中区高水准规划、大力度推进,一般乡镇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不断增强综合实力。今年全市力争80%以上的乡镇财政总收入超过500万元,其中超千万元的54个以上,超5000万元的7个以上。严格按规划推进农村康居示范村建设,加快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吸引群众建房入住,全市15个重点康居示范村力争年底前新增入住农户200户以上,其他示范村力争新增100户以上。不断完善农村商品流通网络,确保新增农家店、小超市250家,创建三星级为农服务社30个以上,力争全市所有乡(镇)和80%以上行政村都有新建或改造的标准化农家店。深入实施“千村万户帮扶”工程,继续加大泗洪西南岗地区脱贫攻坚力度,通过合作开发、产业推动、商贸带动等多种形式,力争经济薄弱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所在乡镇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20%以上贫困户实现脱贫。
  不断改善农村发展环境。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确保完成210个村的整治任务,力争建成省级环境综合整治示范村5个以上。积极抓好农村生活污水生态化处理示范工程建设,每个县(区)至少分别选择1个在建的康居示范村或集中居住点进行试点。加强以沼气为主的农村清洁能源建设,大力发展大型沼气站。所有规模畜禽养殖场都要规划建设相应的粪便处理设施,并配套发展设施园艺产业,避免养殖业面源污染,促进农村循环经济发展。今年全市要新建成畜禽养殖场沼气治理工程5个、改厕3.5万户。像抓秸秆禁烧一样抓好秸秆综合利用,集中清理抛堆在沟渠、路边的秸秆,防止污染由天空转向水体,切实巩固秸秆禁烧成果。认真实施农村“二次改水”工程,确保年底前解决45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加强农业资源开发,大力改造中低产田,积极推广新型农机具,完善水利设施配套,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继续推进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完成521公里道路、18个客运站、200个站亭的建设任务。对行政村公路宽度小于5米的,每隔500米建一处会车点,满足双向会车需求。
  四、协调发展社会事业,着力改善人民群众生活
  始终坚持执政为民的根本导向,认真落实为民办实事项目,努力使广大群众关心、关注的切身利益问题逐步得到解决,让广大群众真切地感受到生活年年都有新改善,一年更比一年好。
 积极推进创业就业。大力弘扬创业文化,不断健全创业服务体系,完善创业激励机制,认真开展创业培训,深入推行“三来一加”、“创业行动村村行”等创业模式,培育更多创业主体,带动更多劳动者就业。下半年全市要新增个体工商户1.2万户、私营企业2500家。不断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促进劳动力充分就业。继续组织实施好“四全”工程、“两后双百”工程,认真抓好城乡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及时充实完善劳动力资源信息库,全年确保完成职业技能培训6万人、创业培训1万人。切实落实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加强对“4050”人员和双下岗、双失业、零就业家庭以及农村贫困劳动力、失地农民等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认真贯彻《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强化劳动仲裁和执法监察,积极开展“劳动关系和谐企业”评选和宣传活动,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努力提升教育卫生事业发展水平。着眼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整合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进一步加大投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提升农村教育质量,确保农村义务教育入学率保持在100%、巩固率在99.4%以上。重视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合理确定普通高中发展规模,通过强弱挂钩结对、联合办学、特色建设等措施,努力提升整体办学水平,打造有影响的品牌学校。继续深入实施“三引进”工程,确保全年引进民间教育投入2亿元以上、市外生源5000人以上、紧缺型教师100人以上。加快扩张优质医疗卫生资源,积极引进优质品牌医院到宿迁投资兴办规模医院,鼓励各类社会资金参与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研究出台政策,促进医疗机构增资扩股、做大做强。鼓励乡镇卫生院、医院向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转型,强化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职能,为辖区居民提供优质医疗卫生服务。年内确保完成所有乡镇计生与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人口覆盖率达到90%以上。进一步加强城乡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年内所有乡镇全部建成达标文化站,市体育运动中心、全民健身中心确保年底前启动建设,认真筹备好全国小轮车锦标赛等体育赛事。加强依法治育,千方百计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确保全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5‰以内,计划生育率达到95%以上。
  稳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大力实施“千百万”工程,重点抓好开发区企业、建筑企业、三产服务企业的社会保险扩面工作,确保今年全市开发区企业职工参保率不低于30%。切实抓好以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为主体的农村社会保险体系建设,积极开展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试点。严格落实失业保险待遇,切实保障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规范完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力争年底前覆盖率达到96%。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降低报销门槛,简化有关手续,纪检监察、财政、审计、卫生等部门要强化基金监管,严格控制结余率,确保资金及时足额用到农民头上。认真总结试点经验,确保城乡医疗救助工作从本月起在全市全面推开。进一步提高惠民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及时足额发放城乡最低生活保障金,对无固定收入的残疾人全部按低保标准发放生活救助金。认真落实农村五保供养标准自然增长机制,扎实推进农村“关爱工程”建设,年底前集中供养率确保达到55%、力争60%。加快推进乡镇(街道)慈善超市建设,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得到及时救助。深入实施援助残疾人“康复工程”,残疾人康复中心、市儿童福利院确保年底前建成投入使用。加快拆迁安置房、经济适用房、定销商品房建设,满足不同家庭的住房需求。切实落实义务教育政策和教育救助政策,解决好贫困家庭子女上学难问题,确保考上大学的学生不因贫辍学。
  以铁的手腕强化环境保护。由于配套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目前全市污染物减排形势十分严峻,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排除一切困难加快集污管网建设,确保污水处理厂及时投入正常运营。同时,进一步挖掘减排项目,补齐减排计划缺口,确保年度减排任务不折不扣完成。强化减排项目的监督管理,对超标、超总量排污的单位要毫不留情地依法予以重罚。加大化工生产企业专项治理力度,已经列入拟关闭名单但未关闭到位的13户企业,必须在最短期限内关闭到位。严格执行环保准入标准,决不把降低环保门槛作为招商引资的优惠条件,决不在接受产业转移中接受污染转移,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所有符合条件的新建化工项目,必须全部进入化工集中区,否则一律不予环保、安全审批。区域外的现有化工生产企业,除涉及安全技术措施、环境保护、不新增污染物排放总量的节能改造项目外,不再批准任何形式的改建、扩建。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强化水环境管理维护责任。加强六塘河、古山河两个淮河流域考核断面水质的治理,认真实施截污、减排、清淤、引水、节流等综合整治措施,有效控制入河污染物总量,尽快实现水质改善目标。切实加强饮水安全保障工作,强化水源地保护和污染源日常监管,完善水质预警联防机制,确保万无一失。
  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北京奥运会开幕在即,做好安全稳定工作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深入推进大防控体系、大调解机制建设;大力开展“打黑除恶”、“反恐处突”等专项行动,依法打击各种犯罪活动。着力加强公安基层基础建设,筑牢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执法根基。进一步完善大信访工作格局,扎实开展县(区)委书记大接访、重信重访专项治理、“四无”县(区)和乡镇创建等活动,认真落实疑难突出信访问题领导包案制度,切实强化重点人员稳控工作,加大依法治访工作力度,确保奥运会期间我市不发生到京重访、到京非正常上访和到省、进京集访现象,不发生有影响的重大信访事件。大力整顿规范食品药品生产流通秩序,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药品等行为。密切关注物价上涨对低收入群体的影响,及时足额发放物价补贴。全面落实安全生产监管措施,加大对重点行业和场所的执法检查力度,坚决遏制危险化学物品、道路交通、消防等领域重特大事故的发生。把防汛排涝作为当前一项重要任务,科学调度水利工程,应对一切可能发生的洪涝灾害。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强化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和处置,确保各项安全稳定措施落到实处。
  五、继续深化改革创新,全面激发跨越发展、科学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制约因素,坚持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继续当好全省改革创新的先行军,真正把思想解放的要求落实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实际举措,转化为后发快进的实际成效。
  创新土地利用方式,科学配置城乡土地资源。目前,全市一方面用地紧张的矛盾十分突出,另一方面土地利用粗放,圈而不用、建而不产,项目投资强度、产出效益偏低的现象仍然严重,特别是农村村庄户均建设用地高达1.23亩,盘活利用的空间巨大。大力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是当前化解土地矛盾的最重要手段,并且已经列入市委、市政府今年的目标考核。要认真总结推广沭阳县的试点经验,结合康居示范村和农民集中居住点建设,科学选择迁建对象,有组织、有计划地加以推进,确保年内全市拆旧区复垦新增耕地面积7632亩,其中沭阳县3120亩、泗阳县1152亩、泗洪县1200亩、宿豫区1200亩、宿城区960亩。以更加有效的手段推进土地“三清”工作,完善闲置土地的清查处置措施,年内全市确保盘活存量土地7625亩,最大限度地为项目落地腾出空间。同时,围绕高效规模农业和农业产业化发展需要,积极推进以土地股份合作制为主要形式的土地规模经营,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要切实强化依法遵规用地、节约集约用地意识,确保宿迁的发展不因土地调控而减缓。
  深化金融财政改革,切实强化资金信贷支持。加快市区联社改制步伐,确保年内组建成为农村合作银行并挂牌运营。引导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引进战略投资者,壮大资金实力,提高服务能力。全力争取再有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到宿迁设立分支机构,支持江苏银行宿迁分行增设县级分支机构。加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建设,支持和指导沭阳村镇银行加快发展,精心抓好农村小额贷款组织试点。整合优化担保资源,吸纳多方面资金进入担保领域,确保年底前市、县(区)都有1个注册资金规模达1亿元以上的担保机构。大力推行微小企业信用贷款和小企业联保贷款,努力破解微小企业担保难题。支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开展银团贷款,年内力争组织2笔以上。进一步完善水稻、小麦、能繁母猪保险办法,积极探索开展其他新型保险业务,满足多层次的农业保险需求。结合规范公务员津补贴工作,全面实施非税收入改革,大力清理非税收入项目,确保全部纳入公共财政管理。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将市直140家行政事业单位全部纳入国库集中支付范围。按照财权事权相结合和“财力下沉、缺口上移”的原则,积极实施乡镇财政体制改革,促进乡镇财政收入上台阶。
  完善育才引智机制,全力打造人才资源高地。重点是培育两支队伍。一是技能人才队伍。继续深化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统筹推进职业教育布局的优化调整,大力发展职业技术学院和技师学院,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稳步提升中等职业教育水平,为宿迁发展培养更多用得上、留得住的技能人才。为进一步加快职业教育发展,市政府决定建立职业教育发展基金,重点用于支持职业学校改善实训条件,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同时,继续大力推动部门和行业办学,允许具备一定条件的企业专业技术人才到职业学校担任专业教师,鼓励企业直接在职业院校投资建立“教学型”实习、实训基地,与学校开展“订单式”培训。二是专业人才队伍。深入开展“省级专家园区行”活动,在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的同时,力争帮助每个重点企业柔性引进1名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牵线挂靠1家高等院校、扶持成立1个技术中心、启动实施1项创业创新项目。大力实施“创业创新领军人才引进330工程”,从今年开始,争取每年从省内外引进10名左右创业创新领军人才,每人或每个团队给予不低于50万元的创业创新资助。下半年要组团赴西北招揽各类人才,缓解企业生产、管理等方面人才紧缺的燃眉之急。
  加快政府管理创新,着力提高公共服务效能。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下决心打破部门既得利益框架,对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进行“二次清理”,尽最大可能减少审批事项和收费项目。巩固和深化“两集中、两到位”改革成果,实行单位负责人轮流值班制度,强化中心驻场监察,确保行政审批权力真正下放到一线窗口。加强综合性的招投标平台建设,规范招投标管理,市招标投标管理办公室确保7月底前正式挂牌运行。强化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和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大力推进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加快实现行政权力运行数据化、流程标准化、办公网络化、信息公开化,加强对权力的有效制约和监督。进一步完善群众参与、专家咨询和集体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市政府常务会议凡研究社会普遍关注的、涉及面广的民计民生问题,原则上都通过网上视频进行直播,更加广泛地听取方方面面意见。建立健全领导干部学法制度,提高各级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新一轮乡镇机构改革已经结束,要在人员定岗的基础上,强化职能定位,实行严格的绩效管理,切实履行好公共服务职能。
  六、集全市之力帮助灾区人民重建家园,坚决完成对口援建任务
  支援灾区及早重建家园、恢复生产生活,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交给我们的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也是我们应尽的一份重大政治责任。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发生以来,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响应、迅速行动,全力支援灾区抗震救灾,累计捐款捐物4995万元,其中现金4458.1万元,并选派各方面救援人员756名驰援灾区。现在,抗震救灾工作已经进入灾后安置和恢复重建阶段,按照“一省帮一重灾县(市)”的原则,中央安排江苏对口支援四川绵竹市,其中省里又明确宿迁对口支援绵竹市的绵远镇。此次地震灾害,该镇共有17人遇难、584人受伤,近5000户农房倒塌,各方面经济损失超过7亿元,恢复重建任务十分繁重。全市上下要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关于抗震救灾的重大决策部署,继续全力以赴在人力、财力、物力、智力等方面为灾区提供支持,以实际行动让中央和省放心、让灾区人民满意。
  一要加快规划编制,科学指导重建。规划是整个恢复重建工作的龙头和依据。要充分利用我市的专业技术人才优势,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思路,组织专门力量,尽快做好镇村总体规划、城镇恢复重建方案、农民集中居住示范区规划等一系列规划的编制工作,确保年底前完成全部编制任务。在规划方案编制过程中,既要充分考虑灾区的地质条件、生态环境等状况,尊重灾区干部群众的意见建议和风俗习惯,又要充分借鉴我市在小城镇“1+4”工程建设、农村康居示范村建设以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方面所积累的成功经验,确保规划的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真正适应灾区实际需要,指导灾区长远发展。
  二要突出工作重点,有力有序推进。按照“硬件”与“软件”、“输血”与“造血”、当前与长远、生产与生活相结合的原则,根据轻重缓急,有计划、分步骤、高质量地开展援建。当前,要把保证群众基本生产生活放在首要位置,扎实推进居民住房、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的恢复重建工作。迅速组织技术人员对镇村居民住房进行鉴定,在分别提出重建、加固方案的基础上,采取多种形式全面推进农村住房重建和修复,确保受灾群众安全越冬。大力帮助灾区加快建设和修复学校、医院、广播电视等公共服务设施以及镇村道路、供电、供水等重要基础设施,争取尽快改善灾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同时,充分利用我市充足的职业教育资源,帮助灾区搞好职业技能培训,引导当地劳动力到宿迁务工就业。积极支持灾区恢复农业生产,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三要强化组织领导,精心统筹安排。坚持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政策,做到统分结合、上下联动、形成合力。为确保援建工作有序推进,市委、市政府决定成立对口援建工作领导小组,由新实书记亲自担任第一组长,我任组长,徐惠民、薛甫伦、许步健、华志明同志为副组长,由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协调日常工作,下设五个工作小组负责具体工作,并选派精干人员赶赴灾区,设立前线指挥部,配合当地党委、政府开展灾后重建工作,具体组织和承担相关援建任务。中央和省还要求,在对口援建三年期限内,每年大体按上年地方财政收入的1%安排对口支援的实物工作量。对这部分资金,各地要切实按比例安排到位,由市统筹使用,确保取得最大效益和最好效果。各新闻媒体要加强舆论宣传,及时报道对口援建工作成效,继续动员各方面力量参与支持灾区恢复重建。
  七、更加注重抓落实的实际效果,确保各项工作不在落实声中落空
  目前我们工作中最突出的问题仍然是落实不到位,一些工作思路、工作部署、工作制度都很科学、具体、完善,但最终落实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这其中,既有方式方法上的问题,更有责任心、执行力方面的差距。必须进一步建立健全抓落实的制度,强化抓落实的责任,提高抓落实的水平,增强抓落实的效果,确保各项工作部署在实际行动中真正落到实处。
  一是在执行政策上下更大功夫。政策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尤其是随着科学发展观的确立和实施,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等领域的约束和限制性政策日益增多,以完善的政策设计来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要求越来越高,落实和执行好政策,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要准确理解把握政策。重点加强对国家和省出台政策的研究分析,吃透精神实质,顺应发展趋势,超前思考工作中可能面临的问题,有的放矢研究落实办法,制定落实措施。要坚决贯彻执行政策。有令必行、有禁必止,敢干不蛮干、敢闯不莽撞,决不碰政策的高压线,真正做到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对市委、市政府出台的政策规定,要加强跟踪督查,组织专门力量进行“回头看”,及时反馈贯彻执行情况,决不允许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或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要最大限度利用政策。最近省发改委等部门专门就当前工业经济运行中有关外贸金融等问题,研究出台了解决意见,各相关部门和单位要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集中力量帮助宿迁实现更大突破”的机遇,尽最大努力争取支持。同时,继续从实际出发,规划、包装和争取一批项目,使扶持政策得到项目化、具体化的落实。
  二是在解决问题上下更大功夫。当前,我们面临的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很重,既面临国家宏观政策调控的考验,又承受地区间激烈竞争的压力,还要化解社会转型期错综复杂的各种矛盾。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咬定今年确定的目标任务,明确主攻方向,分清轻重缓急,一个一个难题去攻克,一个一个问题去解决。要从最急需解决的焦点问题抓起,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和改革创新的办法,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千方百计缓解土地、金融等要素制约,保证重大项目如期落户开工,确保企业正常生产运营。从最难解决的难点问题抓起,用最有力的措施抓好节能减排, 用最严厉的手段加强环境保护,进一步强化对城市治污设施建设、运河沿线企业搬迁等重点工作的督查推动力度,确保按计划顺利推进。从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问题抓起,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收入,集中财力物力逐项落实好为民办实事项目,采取有力措施保证市场供应、稳定市场价格,切实安排好困难群众的生产和生活,不断提高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从最易引发矛盾的敏感问题抓起,突出土地征用补偿、拆迁安置等与群众利益关系密切的重点领域,深入细致地做好群众工作,在事先预防和化解矛盾上下功夫,努力维护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
  三是在协调联动上下更大功夫。现在有一种现象,一项工作,如果一个部门独立承担,往往可以顺利推进;如果几个部门共同负责,却迟迟打不开局面。有些地方和部门在共同面对一项工作任务的时候,斤斤计较,讨价还价。城市重点工程建设中供电、供水、污水管网等项目进展滞后,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这个原因。现在宿迁的发展正处于一个十分重要的关口,任何一个事关发展的问题都拖不得、更等不得,如果因为互相推拖,集体不作为,最终耽误了工作,延误了发展,就是历史的罪人。我们在安排部署工作的时候强调各地、各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决不意味着就可以自行其是、各自为政。作为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都要有利益面前主动退让、责任面前当仁不让的胸襟和气度,对涉及多部门的工作和事项主动上前、勇于担当。这“一退”和“一上”,也反映出一个人、一个群体的政治品格。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全局观念和“一盘棋”思想,碰到问题不推诿扯皮,遇到困难合力攻坚,该牵头的主动牵头,该配合的积极配合,齐心协力做好工作,共同把宿迁的发展大业推向前进。
  四是在督查问责上下更大功夫。没有严格的责任追究,工作部署就会落空,制度规定就会流于形式。近年来,围绕机关效能建设,我市相继出台了《政府部门行政首长问责暂行办法》、《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办法》、《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十条禁令》等制度规定,但从实际执行的情况看,许多失之于宽、失之于软,一些看似滴水不漏的制度规定没有真正落实到位。必须以更加严厉的行政问责办法,让违反纪律、触犯制度的人付出应有的代价、产生切肤之痛,更好地发挥警示和约束作用。纪检监察部门要进一步加大行政效能监察力度,对不履行法定职责、推进工作不力、工作出现问题的,坚决按规定进行问责。强化时间和效率观念,对各项工作,除了有质量要求,还要有明确的时限要求,并实行跟踪督查,及时了解工作进度和完成质量。突出加大对行政不作为的追究问责力度,对出现问题不积极主动研究解决,给工作造成被动的,都视为行政不作为,严加问责、严肃处理。对机关工作人员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规定职责,影响行政秩序和行政效率,贻误工作,造成不良后果的,除了严肃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行政过错责任之外,还要追究单位负责人的领导责任。
  同志们,今年是我市发展进程中形势十分复杂、十分严峻的一年。做好各方面工作,保持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势头,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全市上下一定要咬定发展目标,坚定必胜信心,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以更加负责的精神、更加务实的作风,开拓进取,攻坚克难,为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加快全面奔小康、建设新宿迁进程而奋力拼搏!
 
 

瞄准既定目标,破解发展难题,为全面完成年度各项任务而奋力拼搏 2008.7.12 郭承录:全力以赴做好各项重点工作 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郭承录-武威 中国福建--围绕中心 力促重点 突破难点全力以赴完成年度各项目标任务 突出重点全力以赴确保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萍乡市2009年度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目标任务全面完成近日通过省考核验收 突出重点 大干当前 为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而奋斗 2010.1.9缪瑞林讲话 突出重点 大干当前 为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而奋斗 2010.1.9 萍乡市完成2007年度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目标任务 再添措施真抓实干全面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坚定信心 攻坚克难 狠抓落实 确保完成全年各项经济目标和任务 · 椒江政研网 统计局为什么能“确保完成年初制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破解制约图书馆发展难题全面提升管理、服务水平 萍乡市圆满完成2008年度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目标任务 为实现千年发展目标而奋斗 坚定信心、团结拼搏为推动我局跨越发展而努力奋斗 全市春插任务全面完成 奋力拼搏,抢占人生制高点 负压前行 奋力拼搏 力推县域经济社会科学跨越发展 全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八论努力实现贵州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 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 大麻森乡把年度目标任务落实到人 宿迁人,为江苏经济洼地的崛起而拼搏 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团结奋斗 苦干实干 全速冲刺 确保完成全年暨十一五目标任务 201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