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要效法榜样的言行来为人处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7:16:16

3、要效法榜样的言行来为人处事

【原文】“无若丹朱12,惟慢3游是好,傲虐4是作5。罔昼夜頟頟6,罔水行舟。朋78于家,用殄9厥世。予创10若时,娶于涂山11,辛12壬癸甲。启13呱呱而泣,予弗子14,惟荒151617功。弼成五服18,至于五千。州十有二师19,外薄20四海,咸21建五长,各迪22有功。苗顽23弗即功,帝其念哉!”

帝曰:“迪24朕德,时乃功,惟叙25。皋陶方262728叙,方施象刑29,惟明。”

【译文】“不要象丹朱那样瞧不起人,他只喜好欺骗与玩乐,欺骗侵害并与人为敌。他没有日夜超出范围,做那些无水行舟的蠢事。他聚集男女在家中共同通奸,竭尽家里的钱财。我惩治他就在这个时候,我在涂山娶妻,从辛到甲才四天。启就出生呱呱坠地,我没有好好爱护他,只顾去开拓计算测量水土事业。辅助建成甸服、侯服、绥服、要服、荒服等五级区划,一直远到五千里远的地方。每一州建有十二个师,对外迫近了四海边境,又共同建立五个诸侯长,各自进用了有功之人,三苗愚蠢不肯用功,请舜帝心中想着此事。”

舜帝说:“用我们的德行去开导吧,经过时间就会有功效,要循序渐进。皋陶模仿恭敬的态度去接触这个循序渐进,仿效施行图象上的典范,要明白呀。”

【说明】大禹接着举出尧帝的儿子丹朱的例子,是想说明现在也有这样的人,他们喜好欺骗与玩乐,他们利用手中的权势为所欲为,残害人民。而大禹申明自己忙于治理水土,连自己的儿子都照顾不到。舜帝听后很感动,并希望大禹还是采用德治的办法去感化教育这种人,并且要循序渐进。最后舜帝警告皋陶,要效法大禹的言行去做事,要效法榜样的言行来为人处事。

——————————————————

【注释】1.丹朱:人名,尧的儿子,名叫朱,封于丹,故称丹朱。《孟子·万章上》:“丹朱之不肖,舜之子亦不肖。”

2.傲:(ào懊)《书·舜典》:“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韩非子·六反》:“民慕其利而傲其罪。”《南史·萧子显传》:“恃才傲物。”这里用为轻视之意。

3.慢:《礼记·缁衣》:“可敬不可慢。”《易·系辞上》:“上慢下暴。”《荀子·君道》:“敬贤者存,慢贤者亡。”《荀子·正名》:“大古之不慢兮,礼义之不愆兮,何恤人之言兮。”《韩非子·说林上》:“田驷东慢齐侯,南欺荆王。”这里用为欺骗之意。

4.虐:《书·大禹谟》:“稽于众,舍己从人,不虐无告。”《孟子·梁惠王下》:“方命虐民,饮食若流。”《国语·周语上》:“厉王虐,国人谤王。”《说文》:“虐,残也。”这里用为侵害、残害之意。

5.作:(zuò坐)《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生人作死别。”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作推敲之势。”这里用为与人为敌、为难之意。

6.頟:(e额)同“额”。这里用为超出定额或范围之意。

7.朋:《易·解·九四》:“解而拇,朋至,期孚。”《书·洛诰》:“孺子其朋。”《韩非子·人主》:“左右近习朋党比周以制疏远。”《广雅·释地》:“八家为邻,三邻为朋,三朋为里。”这里用为群聚之意。

8.淫:《管子·小匡》:“男女不淫。”《书·胤征序》:“羲和湎淫,废时乱日,胤往征之,作《胤征》。”这里特指通奸、奸淫之意。

9.殄:(tian舔)《书·舜典》:“龙!朕塈谗说殄行,震惊朕师。”《诗·邶风·新台》:“燕婉之求,籧篨不殄。”《诗·大雅·緜》:“肆不殄厥愠,亦不陨厥问。”《左传·宣公二年》:“败国尽民。”《孟子·尽心下》:“‘肆不殄厥愠,亦不殒厥问。’文王也。”《荀子·大略》:“币厚则伤德,财侈则殄礼。”《淮南子·本经》:“丁殄地财。”《说文》:“殄,尽也。”这里用为断绝,竭尽之意。

10.创:《汉书·冯奉世传》:“羌虏破散创艾。”这里用为惩治之意。

11.涂山:传说禹会诸侯及娶妻之地方。具体位置说法不一,一说在今浙江西北,一说在安徽蚌埠西。《左传·哀公七年》:“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越绝书·记地传》:“涂山者,禹所取妻之山也。”

12.辛:天干第八位与地支相配,用以纪年、月、日。《诗·小邪·十月之交》:“朔月辛卯。”《尔雅》:“太岁在辛曰重光。”《礼记·月令》:“其日庚辛。”辛壬癸甲:从辛日到壬日、癸日、甲日共4天。

13.启:夏禹的儿子,即夏后氏之子。中国历史上的第一王朝,系传说中禹的儿子启所建立的奴隶制国家,建都在安邑(今山西省夏县北)。《孟子·万章上》:“朝觐讼狱者,不之益而之启。”

14.子:通“慈”。《书·召诰》:“天迪从子保。”王引之云:“子,当读为慈。”《礼记·缁衣》:“子以爱之。”这里用为爱之意。尤指像对子女一样地爱护。

15.荒:《易·泰·九二》:“包荒,用冯;河不遐遗朋,亡得,尚中行。”《书·禹贡》:“五百里荒服。三百里蛮,二百里流。”《诗·周南·樛木》:“南有樛木,葛藟荒之。”《诗·大雅·公刘》:“度其夕阳,豳居允荒。”《诗·周颂·天作》:“天作高山,大王荒之。”毛传:“荒,大也。”《诗·鲁颂·閟宫》:“奄有龟蒙,遂荒大东。”《老子·二十章》:“荒兮,其未央哉!”《荀子·正论》:“封内,甸服;封外,侯服;侯、卫,宾服;蛮夷,要服;戎狄,荒服。”这里用为扩大、开拓之意。

16.度:《书·盘庚上》:“齐乃位,度乃口。”《诗·魏风·汾沮洳》:“彼其之子,美无度。美无度,殊异乎公路。”《诗·大雅·皇矣》:“爰究爰度。”《礼记·王制》:“度地居民。”《礼记·少仪》:“不度民械。”《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这里用为衡量、计算之意。

17.土:《诗·商颂·长发》:“相土烈烈,海外有截。”《周礼·地宫·大司徒》:“凡建邦国,以土圭土其地,而制其域。”《周礼·考工记·玉人》:“土圭尺有五寸,以致日,以土地。”郑玄注:“土,犹度也。”《谷梁传·僖公四年》:“不土其地,不分其民,明正也。”《孟子·公孙丑下》:“且比化者无使土亲肤。”这里用为测量之意。

18.五服:指西周春秋时期天子领地的外围,每五百里为一区划,按距离远近分为甸服、侯服、绥服、要服、荒服。胡谓《禹贡锥指》说:“五千里内皆供王事,故通谓之服,而甸服则主为天子治田出谷者也。”《书·周官》:“六年,五服一朝。”

19.师:《易·同人·九五》:“同人,先号咷,而后笑;大师克相遇。”《诗·小雅·采芑》:“陈师鞠旅。”郑玄笺:“二千五百人为师,五百人为旅。”《周礼·地官·小司徒》:“五人为伍,五伍为两,四两为卒,五卒为旅,五旅为师,五师为军。”《说文·币部》:“师,二千五百人为师。”这里用指为较大的部队之意。

20.薄:通“迫”。《书·酒诰》:“圻父薄违、农父若保。”《诗·周南·芣苢》:“采采芣苢,薄言采之。”《诗·小雅·采绿》:“予发曲局,薄言归沐。”《诗·周颂·有客》:“薄言追之,左右绥之。”《管子·侈靡》:“薄德之君之府囊也,必因成形而论于人。”《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薄而观之。”《国语·吴语》:“今会日薄矣。”《荀子·天论》:“寒暑未薄而疾。”《易·说卦》:“雷风相薄。”《楚辞·屈原·涉江》:“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这里用为迫近、接近之意。

21.咸:《书·尧典》:“允厘百工,庶绩咸熙。”孔传:“咸,皆也。”《书·舜典》:“四罪而天下咸服。”《诗·鲁颂·閟宫》:“敦商之旅,克咸厥功。”《国语》:“小赐不咸,独恭不优。不咸,民不归也;不优,神弗福也。”《韩非子·外储说右下》:“代御执辔持策,则马咸骛矣。”这里用为共、同之意。

22.迪:《书·皋陶谟》:“允迪厥德,谟明弼谐。”《书·牧誓》:“今商王受惟妇言是用,昏弃厥肆祀弗答,昏弃厥遗王父母弟不迪。”《诗·大雅·桑柔》:“弗求弗迪。”王引之《经传释词》卷六:“《史记·周本纪》‘不迪’作‘不用’,迪为不用之‘用’。”这里用为任用、进用之意。

23.顽:《书·尧典》:“父顽。”《广雅·释诂一》:“顽,愚也。”白居易《自蜀江至洞庭湖口有感而作》:“疑自苗人顽,恃险不终役。”这里用为头脑迟钝、愚蠢之意。

24.迪:《书·太甲上》:“启迪后人。”《说文》:“迪,道也。”这里用为开导之意。

25.叙:(xù序)《书·舜典》:“百揆时敘。”《周礼·宫伯》:“行其秩敘。”《周礼·天官》:“以官府之六叙正群吏。”《荀子·富国》:“百姓时和、事业得叙者,货之源也。”《淮南子·本经训》:“四时不失其叙。”《说文》:“敘,次弟也。”这里用为秩序,次序之意。

26.方:通“仿”。《书·尧典》:“都!共工方鸠僝功。”《诗·召南·鹊巢》:“维鹊有巢,维鸠方之。”《诗·小雅·十日之交》:“楀维师氏,艳妻煽方处。”《诗·大雅·云汉》:“祈年孔夙,方社不莫。”《论语·宪问》:“子贡方人。”《孟子·梁惠王下》:“方命虐民,饮食若流。”《荀子·君道》:“尚贤使能,则民知方。”《商君书·算地》:“今世巧而民淫,方效汤武之时,而行神农之事。”这里用为模拟、仿效之意。

27.祗:(zhī支)《书·大禹谟》:“祗载见瞽叟,夔夔斋栗,瞽亦允若。”《诗·小雅·我行其野》:“成不以富,亦祗以异。”《诗·商颂·长发》:“上帝是祗。”《左传》:“父不慈,子不祗,兄不友,弟不共,不相及也。”《周礼·大司乐》:“中和祗庸孝友。”《韩非子·难言》:“敦祗恭厚,鲠固慎完。”《说文》:“祗,敬也。”《广雅》:“祗,祗敬也。”这里用为恭敬之意。

28.厥:(jué掘)《易·暌·六五》:“悔亡,厥宗噬肤。往,何咎?”《山海经·海外北经》:“共工之臣曰相柳氏,九首,以食于九山。相柳之所抵厥为溪豁。”王念孙注:“厥,亦触也。”这里用为相接触之意。

29.刑:(xíng行)通“型”。《易·蒙·初六》:“发蒙,利用刑。”《书·尧典》:“女于时,观厥刑于二女。”《诗·大雅·文王》:“仪刑文王,万邦作孚。”《诗·周颂·清庙》:“不显维德,百辟其刑之。”《易·丰·象》:“雷电皆至,丰。君子以折狱致刑。”《论语·为政》:“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管子·侈靡》:“贱有实,敬无用,则人可刑也。”《孟子·离娄上》:“君子犯义,小人犯刑。”《荀子·王制》:“刑政平,百姓和,国俗节。”这里用为典范、榜样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