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文小段大家评【十三】——韩愈的“祭十二郎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3:17:31
 佳文小段大家评【十二】——“三字经” 佳文小段大家评【十四】——五柳先生传

佳文小段大家评【十三】——韩愈的“祭十二郎文”

读书 2010-08-25 10:31:33 阅读77 评论62   字号: 订阅

 

佳文小段大家评【十三】——韩愈的“祭十二郎文”

 

 

 韩愈(768~824),字退之,汉族,唐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等。 

 

   

 祭十二郎文

 

 

 

 

 

 

 

 

 

 

 

        

 

按:《祭十二郎文》写于贞元十九年,文章的十二郎是指韩愈的侄子韩老成。十二郎与韩愈两人自幼相守,由长嫂郑氏抚养成人,共历患难,因此感情特别深厚。但是长大之后,韩愈本人在外飘泊,与十二郎很少见面。孟郊告知韩老成六月二日已逝,韩愈悲痛万分,写下了这篇凄楚动人的祭文。表达了作者深挚的骨肉之情和对宦海沉浮的人生感叹。文章用纯净的散文语言自由表达,洋洋千言,抒写尽致。字字句句皆从肺腑而出如泣如诉,感人至深。有人说,“读诸葛亮《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读李密《陈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 《祭十二郎文》是一篇千百年来传诵不衰,影响深远的祭文名作,不管我们对文中的思想感情作如何评价,吟诵之下,都不能不随作者之祭而有眼涩之悲。现将全文分段译出以方便朋友们理解原作。文中【为译文】不另说明。

 

年、月、日,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告汝十二郎之灵:

【年、月、日,小叔叔愈,在听到你去世消息的第七天,才能强忍哀痛,倾吐衷情,派遣建中打老远赶去,备办些时鲜食品,祭告于十二郎灵前:】
   呜呼!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中年,兄殁南方,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既又与汝就食江南,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

【唉!我从小就做了孤儿──等到长大,连父亲是什么样子都记不清,唯一的依靠,就是哥哥和嫂嫂。哥哥才到中年,又死于南方,我和你都年幼,跟随嫂嫂把哥哥的灵柩送回河阳安葬。后来又和你跑到江南宣州找饭吃,虽然零丁孤苦,但没有一天和你分离过。】

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两世一身,形单影只。嫂尝抚汝指吾而言曰:“韩氏两世,惟此而已!”汝时尤小,当不复记忆;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

 【我上面有三个哥哥,都不幸早死,继承先人后嗣的,在孙子辈中只有一个你,在儿子辈中只有一个我,两代都是独苗苗,身子孤单,影子也孤单。嫂嫂曾经一手抚你、一手指我说:“韩家两代人,就只有你们了!”你当时更小,大概没有留下什么记忆;我虽然能记得,但那时候并不懂得嫂嫂的话有多么悲酸啊!】
  吾年十九,始来京城。其后四年,而归视汝。又四年,吾往河阳省坟墓,遇汝从嫂丧来葬。又二年,吾佐董丞相于汴州,汝来省吾,止一岁,请归取其孥【nu】。明年,丞相薨,吾去汴州,汝不果来。

【我十九岁那年,初次来到京城。此后四年,我到宣州去看你。又过了四年,我往河阳扫墓,碰上你送我嫂嫂的灵柩前来安葬。又过了两年,我在汴州做董丞相的助手,你来看我,住了一年,要求回去接妻子。第二年,董丞相去世,我离开汴州,你接家眷来与我同住的事儿便化为泡影。】

是年,吾佐戎徐州,使取汝者始行,吾又罢去,妆又不果来。吾念汝从于东,东亦客也,不可以久,图久远者,莫如西归,将成家而致妆。呜呼!孰谓汝遽去吾而殁乎!

【这一年,我在徐州协理军务,派去接你的人刚动身,我又离职,你又没有来得成。我想就算你跟我到徐州,那还是异乡作客,不是长久之计。作长远打算,不如回到西边的故乡去,等我先安好家,然后接你来。唉!谁能料到你突然离开我去世了呢?】

吾与汝俱少年,以为虽暂相别,终当久相与处,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 我和你都年轻,满以为尽管暂时分离,终于会长久团聚的,所以才丢下你跑到京城求官做,企图挣几斗禄粮。如果早知道会弄出这么个结局,即便有万乘之国的宰相职位等着我,我也不愿一天离开你而去就任啊!】
  去年,孟东野往,吾书与汝曰:“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念诸父与诸兄,皆康强而早世,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吾不可去,妆不肯来,恐旦暮死,而汝抱无涯之戚也。”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强者夭而病者全乎!

【去年孟东野到你那边去,我捎信给你说:“我论年纪虽然还不到四十岁,可是两眼已经昏花,两鬓已经斑白,牙齿也摇摇晃晃。想到我的几位叔伯和几位兄长都身体健康、却都过早地逝世,像我这样衰弱的人,哪能长命呢?我离不开这儿,你又不肯来,生怕我早晚死去,使你陷入无边无际的悲哀啊!”谁料年轻的先死而年长的还活着、强壮的夭折而病弱的却保全了呢?】

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天其嗣乎?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少者强者而天殁、长者衰者而存全乎?未可以为信也!梦也,传之非其真也,东野之书,耿兰之报,何为而在吾侧也?

【唉!这是真的呢?还是做梦呢?还是传信的弄错了真实情况呢?如果是真的,我哥哥的美好品德反而会使他的儿子短命吗?你这样纯洁聪明却不应该承受先人的恩泽吗?年轻的强壮的反而天亡,年长的衰弱的反而全活,这是万万不能相信的啊!这是在做梦,这是传错了消息。可是,东野报丧的信件,耿兰述哀的讣文,为什么又分明放在我身边呢?】

呜呼!其信然矣!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不克蒙其泽矣!所谓天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所谓理者不可推,而寿者不可知矣!

【唉!这是真的啊!我哥哥的美好品德反而使得他的儿子夭亡了啊!你纯洁聪明最适于继承家业,却不能承受先人的恩泽了啊!所谓“天威”,实在测不透,所谓“神意”,的确弄不清!所谓“道理”,简直没法推测,所谓“寿命”,根本不可予知啊!】
      虽然,吾自今年来,苍苍者或化而为白矣,动摇者或脱而落矣,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几何不从汝而死也!死而有知,其几何离?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汝之子始十岁,吾之子始五岁,少而强者不可保,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呜呼哀哉!呜呼哀哉!

【 虽然如此,我从今年以来,花白的头发有的已经全白了,动摇的牙齿有的已经脱落了,体质一天比一天衰弱,精神一天比一天衰退,还有多少时间不跟随你死去呢!死后如果有知觉,那我们的分离还能有多久?如果没有知觉,那我哀伤的时间也就不会长,而不哀伤的日子倒是无穷无尽啊!你的儿子才十岁,我的儿子才五岁。年富力强的都保不住,这样的小孩儿,又能期望他们长大成人吗?唉!实在伤心啊!实在伤心啊!】
  汝去年书云:“比得软脚病,往往而剧。”吾日:“是疾也,江南之人常常有之。”未始以为忧也。呜呼!其竞以此而殒其生乎?抑别有疾而致斯乎?汝之书,六月十七日也;东野云,汝殁以六月二日;耿兰之报无月日。盖东野之使者,不知问家人以月日;如耿兰之报,不知当言月日;东野与吾书,乃问使者,使者妄称以应之耳。其然乎?其不然乎?

 【你去年来信说:“近来得了软脚病,越来越厉害。”我回信说:“这种病,江南人多数有。”并不曾为此而发愁。唉!难道这种病竟然夺去了你的生命吗?还是另患重病而无法挽救呢?你的信,是六月十七日写的;东野来信说,你死于六月二日;耿兰报丧的信没有说明你死于哪月哪日。大约东野的使者没有向家人问明死期;耿兰报丧的信不懂得应当说明死期;东野给我写信时向使者询问死期,使者不过信口胡答罢了。是这样呢?不是这样呢?】

  今吾使建中祭汝,吊汝之孤与汝之乳母。彼有食可守以待终丧,则待终丧而取以来;如不能守以终丧,则遂取以来。其余奴婢,并令守汝丧。吾力能改葬,终葬汝于先人之兆,然后惟其所愿。

【如今我派遣建中祭奠你,慰问你的儿子和你的乳母,他们如果有粮食可以维持到三年丧满,就等到丧满以后接他们来;如果生活困难而无法守满丧期,现在就把他们接来。其余的奴婢,都让他们为你守丧。等到我有力量改葬的时候,一定把你的灵柩从宣州迁回,安葬于祖先的坟地,这样才算了却我的心愿。】

呜呼!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生不能相养以共居,殁不能抚汝以尽哀,敛不凭其棺,窆【bian将棺木葬入墓穴】不临其穴,吾行负神明,而使汝夭,不孝不慈,而不得与汝相养以生、相守以死,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吾实为之,其又何尤!“彼苍者天”,“曷其有极”。

 【唉!你生病我不知道时间;你去世我不知道日期;你活着我们不能互相照顾,同住一起;你死后我又不能抚摸你的遗体,尽情痛哭;入敛之时不曾紧靠你的棺材;下葬之时不曾俯视你的墓穴;我的德行有负于神灵,因而使你夭亡;我不孝顺、不慈爱,因而既不能和你互相照顾,一同生活,又不能和你互相依傍,一起死去。一个在天涯,一个在地角。活着的时候,你的影子不能和我的身子靠拢;去世以后,你的灵魂不能和我的梦魂亲近。这都是我自己造成的恶果,还能怨谁呢!茫茫无际的苍天啊,我的悲哀何时才有尽头呢!】
  自今以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余年。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长吾女与汝女,待其嫁。如此而已。呜呼!言有穷而情不可终,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呜呼哀哉!尚飨!

【从今以后,我对这个世界还有什么可以留恋的!打算回到故乡去,在伊水、颍水旁边买几顷田,打发我剩余的岁月。教育我的儿子和你的儿子,希望他们成才;抚养我的女儿和你的女儿,等待她们出嫁。我想要做的,不过如此罢了。唉!话有说尽的时候,而悲痛的心情却是没完没了的,你是能够理解呢?还是什么都不知道了呢?唉!伤心啊!希望你的灵魂能来享用我的祭品啊!】

 

赏析: 

   在韩愈诸多优秀的抒情散文里,《祭十二郎文》当推为其中的佼佼者,该文在我国浩繁的古代散文作品中,亦是不可多得的珍贵名篇,历来被誉为“祭文中千年绝调”。


    祭文通常是祭奠亲友的有固定形式的文辞,也有用以祭神祭物的。韩愈的这篇《祭十二郎文》,却一改过去惯例,不单在形式上用的是散句单行,在内容指向上也一任情感的激荡,通篇追叙他与十二郎的共同生活和深厚情谊,以及渲泄十二郎之死所带给他的莫大哀痛。这种对祭文体的创变,适应了作者情感表达的需要,进而也使该文形成了“以情胜”的鲜明艺术特色。在这里作者独特的表现手法,是使其真挚、深沉的情感紧紧融注在日常平凡琐事的叙述之中。让绵密深沉的主体情感,直接投射于与十二郎有关的生活细节之中,反复抒吐,与之融铸成完整的审美意象,释放出强烈、隽永的感情光芒。文章起首一小自然段,是祭文固有的开头形式。作者抑制着悲痛的情感,以循例的开头,为全文拉开序幕。作者的笔触,以对过去的回忆为起点,“呜呼!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韩愈三岁时丧失双亲,跟随长兄韩会夫妇生活。后韩会由起居舍人贬为韶州刺史(治所广东省曲江县),不久死于任上,韩愈始十岁。文章选择记叙了韩愈与十二郎幼年“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因三兄皆早世,嫂“抚汝指吾”感叹“韩氏两世,惟此而已”等充满坎坷、辛酸的生活境况、情形,充满感情地说明了叔侄二人从儿时孤苦相依发展起来的特殊深刻关系,以及两人在韩门“承先人后”的独特地位。作者饱经沧桑的笔调挟带了身世、家世之悲来悼十二郎,令人在一开始就感受到其悲痛之情的绵远深重。其后追忆延展,写两人成年后的几次见面和离别,特别点出近年间作者与十二郎几度约好会合又因变故使其“不果来”,突出了两人相互依恋的感情。夙愿终付虚幻,作者的痛悔不可自释。作者的一句“孰知少者殁而长者存,强者夭而病者全乎?”深深表明了他心中的惊诧叹惋和无比痛惜,也在读者心里激起了强烈的震动。下面对死讯生疑给被伤痛死死压住的心灵带来的瞬间、报丧书信反转来造成的更大绝望、伤心绝望至极而转生的悲愤,一系列急速变化的心理活动,都在作者毫无遮蔽的情感屏幕上清晰地显现出来。及至文中回复谈到自己的神衰体弱,说是不久就会从十二郎而死(“几何不从汝而死也”),因莫大的痛苦重负把这将死视为幸事,又由此想到他们的孩子都尚弱小,悲痛的情感越发汹涌,“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乎?”此时作者的抒情围绕十二郎的生前身后事,犹如湖水被猛掷进巨石,波动的涟漪在尽力迅疾地扩大,又好似滔滔急流的江水,波波相拥。问十二郎究竟患何病,何时殁等语,表面语气较低缓,却令人觉着作者锥心的痛楚。同时在行文中,造成了一种时起时伏、回旋跌宕的抒情效果。正如在艺术技巧上“抑”是为了“扬”,紧接着文中表现出无边无涯的死别的折磨,终于把作者的情感推向了最高潮,“呜呼!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生不能相养以共居,殁不得抚汝以尽哀……”直到“彼苍者天,曷其有极!”将作者最终未能面见死者的深深痛憾、因大恸而导致的深刻自责等一齐爆发出来,其罕见的激烈、深细与真实,使读者怀着战栗的心灵看到了人类生命情感的无尽深处。这种感受,一直延续到作者交待了“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长吾女与汝女,待其嫁”后,合并入“言有穷而情不可终”的无限余韵之中。

  
     《祭十二郎文》之所以能将诚挚的抒情与日常琐事的叙述紧密融合在一起,深切地表达出对亡故亲人的悼念和对人生浮沉离合的无限感叹,其另一个重要的艺术特点不能忽略,即成功的语言运用。作者首先善于极贴切、生动地使用语言,使其文字不但切情而且切“境”,即描写什么人在什么时间场合,便用什么样的语言手法使之凸现出来、活动起来。其次是作者在用语方面擅长变化。人的情感活动本来就处在时刻张驰起伏的规律之中,所用于表达的语言如果平板单调,就万不能表现好情感世界的微妙深奥。而韩愈这篇文章的语调句式随着自身情感的发展变化段段变、时时变。句式或长或短、或口语或雅句;语调则或急促或迂缓、或高亢或低回,真正做到了情至笔随。从而使文章收到了情文并生的最佳效果。

 


0人  |  分享到:          阅读(77)| 评论(62)| 引用(0) |举报  佳文小段大家评【十二】——“三字经” 佳文小段大家评【十四】——五柳先生传

历史上的今天

相关文章

最近读者

登录后,您可以在此留下足迹。 曲中直 沉言 绿影 一缕清风 HAPPY 天南 老梅44 沁石居士

评论

点击登录|昵称:   取消换一张   09-05 15:24一缕清风"所谓天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所谓理者不可推,而寿者不可知矣!"天,神,理,寿。韩文公行文何等工整流畅!把作者对命运,对人在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面前的无奈之情,表达的何其充分啊。回复 08-28 08:05 咏明注:苏轼说韩愈“文起八代之衰”八代是指:东汉、魏、晋、宋、齐、梁、陈、隋八个朝代,说韩愈的文章胜过前八个朝代,有着划时代的意义。见于: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独韩文公起布衣,谈笑而麾之,天下靡然从公,复归于正,盖三百年于此矣。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此岂非参天地,关盛衰,浩然而独存者乎?”回复 08-26 22:35曲中直

《所谓“夭”,实在测不透;所谓“神”,的确弄不清啊!》

“夭”,乃“天”之误

回复 08-26 22:46 咏明 回复 曲中直不是吧,少者强者而夭殁、长者衰者而存全乎。您看这是对偶句。少—长,强—衰,夭—存,殁—全。如换成“天”对“存”就说不过去了。回复 08-26 22:50 咏明 回复 曲中直不过“所谓天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后面说成是“夭”是不对的,应是“天”字之误。回复 08-26 23:24沉言 回复  咏明俩位先生好,沉言举手 :)
应是“天”字之误,误在哪里呢,那该是什么字呢 ?回复 08-28 00:04曲中直 回复 沉言天威难测,神意难明回复 08-28 07:52 咏明 回复 曲中直改了一下回复 08-26 23:16曲中直韩昌黎唐之文坛领袖也,其散文语言简练、气势充沛、巧譬善喻、形式多样,一扫六朝以来柔靡骈俪文风,他力倡“词必己出”“陈言务去”“不平则鸣”。他善于提炼民间用语为词汇,应用在文章中,丰富了中华词库,例如“蝇营狗苟”“同工异曲”“俱收并蓄”等,成为了后人的常用词汇。杜牧把韩文和杜诗并列,称“杜诗韩笔”。《祭十二郎文》堪称为悼文的代表作,它情真意切,字字透着真情,读之令人唏嘘不一!回复 08-26 23:29沉言 回复 曲中直谢谢曲先生的作业啊,总是那么认真有很深的见解,能跟着你和贝先生这样的高手们学习古文真好啊!回复 08-26 23:59老梅44 回复 沉言读书会里太多太多的知识了,恨不得每天有48小时,而且多长一个头来学。时间不够精力不济了!回复 08-27 00:13沉言 回复 老梅44哈,梅姐是来向贝先生社长和沉言助教请假的吧,那当然批啦,慢慢学,细水才能长流,回过头看看就那么几个星期的书社读书同学们的收获都是很大的,可以休息放几天假没事的,很想到那杭州的虎跑茶室喝杯茶来回味古人的情趣,梅姐空了一起去吧 :)回复 08-27 01:56沉言 回复 老梅44曲先生这个作业交的很有读头,细读是一段对“韩昌黎”(是名,是字,是号,还是沉言给起的呀 :)生平精炼的总结,没有认真做作业的学生是交不出这样的精彩点评的,学习再学习 :)
他力倡“词必己出”“陈言务去”“不平则鸣”,还请曲先生多解释解释含意,谢啦!回复 08-27 10:33 咏明 回复 沉言韩愈祖籍郡望的“昌黎郡”是今河北省秦皇岛市的昌黎县。把自己和地方名字联系起来是古人一种满含乡情的“自称”,韩愈就自称“昌黎韩愈”;这也是后人对前代人的一种纪念性的称呼如柳宗元他晚年被贬谪到柳州、死在柳州,所以人们又叫他为“柳柳州”。回复 08-27 10:34 咏明 回复 沉言曲先生古文根底深厚,他来解释最恰当不过。回复 08-27 12:49沉言 回复  咏明哈哈,沉言又一次“出丑”了,这古人的名称花样多啊,谢谢贝先生解释,真是什么都有答案啊!回复 08-27 21:36老梅44 回复 沉言跟着沉言走,去的都是高雅之处,梅姥姥有福了! 回复 08-27 22:34 咏明 回复 沉言

这可不叫“出丑”谁也不敢说甚么都懂。比如说起音乐来,我就是个“大傻瓜”还要处处跟你学习。再比如今天问及唱诗班唱的诗歌为啥那样好听,绿影就告诉我“世界上著名的音乐家都是写教堂音乐的”还说有“巴赫、亨德尔……”不说,我哪知?我还以为是教堂自编的呢。再有,巴赫、亨德尔等作曲家的曲,我是一首也没听过。人各有所好,谁也比谁强不了多少。再也别说什么“出丑”了,还是互通有无吧。

回复 08-27 22:56沉言 回复  咏明哈,谢谢贝先生的安慰,互通有无,说的好,而“出丑”了就学到了新东西,还让大家笑到了开心到了,也是很好的交流呢,哈,看沉言浆糊吧 :)
贝先生晚安,周末快乐!回复 08-27 23:00沉言 回复 老梅44哈,那是个好地方,读丰子恺后知道他的老师就在那里当法师后就特别想到那里去喝杯龙井茶,听说龙井茶用那里的泉水泡出来特别好喝呢,梅姐周末快乐!回复 08-27 23:59曲中直 回复 沉言

       六朝以来文风艳冶淫靡,唐初陈子昂、萧颖士等力图改革,倡复古文,惟创作乏力,成就不大,颓风难逆。至韩愈、柳宗元崛起,以古体著文,既有理论宣传,复有文体创新,一时应之者众,李观、欧阳詹、刘禹锡、白居易、元稹等人均先后著文响应。文坛为之一新,成就斐然。至晚唐后继乏人,古文运动渐告式微,骈文复起。

       韩愈主张学古文要“师其意不师其辞”反对重复古文格式性的陈词,“唯陈言之务去”,要求语言新颖有创新,“文从字顺各识职”,坚持“词必己出”(南阳樊绍述墓志铭)。他认为道是目的,文是手段,文道合一,道是主体。他对文人受到的不公正待遇提出了“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的进步观点(送孟东野序)。

       “落井下石”、“杂乱无章”、“动辄得咎”等词汇也是他提炼自民间语言的新词,这些新词为他的散文增加了活力,流传至今仍为人民喜闻乐用。

       唐宋八大家领一时之风骚,后人评述颇丰,予之评亦拾先人牙慧尔,今与诸公交流或有丁丝帮助则幸甚矣。

回复 08-28 00:08曲中直 回复  咏明先生莫捧我,但觉脊背凉回复 08-28 03:32沉言 回复 曲中直谢谢曲先生回复,不是丁丝帮助是渗透的帮助,荣幸矣 :)回复 08-28 07:41 咏明 回复 曲中直韩愈的“词必己出”在古代文人中的确是最突出的一位,他创造了大量如今还经常用的好多成语,我认为这是他对中国语言文字的一项特殊贡献,读他的文章,随时可以看到则些“成语”比如:语焉不祥,受业解惑,业精于勤,异曲同工,佶屈聱牙,举手投足,不平则鸣,秀外惠中,形单影只……等。回复 08-27 12:44沉言"今天中午在莱州新闻看到您啦",  在贝先生留言栏看到的这条消息,转贴到这里来祝贺贝先生上莱州新闻,干杯 !回复 08-27 12:50沉言 回复 沉言顶一下,这么好的消息不能沉言啊 :)回复 08-27 13:28 咏明 回复 沉言哈,没啥,来几位小青年,算是访谈,配合一下市里开展的“快乐阅读,精彩世界”做点宣传。回复 08-27 15:06沉言 回复  咏明那快做个视屏给社友们分享一下啊,对了,你有提到贝先生网络读书社吗,看了一下,从开门到现在都读了十三篇文章啦 :)回复 08-27 18:23 咏明 回复 沉言哈,那时候还没搞呢。要是那是搞了我当然要说两句。回复 08-27 22:36 咏明 回复 沉言免了吧,本人形象不好,看过后饭也吃不进去了。回复 08-27 23:09沉言 回复  咏明那就下次说吧,说时还要把我们几个好学生带上,嘿,哈回复 08-25 16:42新新美猴王

真情,流于自然。感动天地,人间。

回复 08-25 20:15 咏明 回复 新新美猴王古文中抒情到这地步的文章也不多。值得多读几遍。回复 08-25 20:45新新美猴王 回复  咏明

古文观止上好像有。唐宋八大家的古文广有精品,可惜我几乎只是走马观花,一篇也不会背诵。

回复 08-25 20:50 咏明 回复 新新美猴王哈,彼此彼此!要不然,我为啥搞这个,一够重要原因就是逼着自己补课。回复 08-25 21:00新新美猴王 回复  咏明我看,不求甚解,也未尝不可。记不住,只好吃不上葡萄就说葡萄酸了。有人说,八大家的作品都应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只是外国人不懂汉语。回复 08-25 22:08 咏明 回复 新新美猴王

“不求甚解,也未尝不可”是!连陶老夫子都不求甚解,何况我等。全都求甚解,会把头颅撑裂的。

今天把原文念了一遍,觉得过瘾。

回复 08-25 22:10新新美猴王 回复  咏明今天都打不上图片,您那是怎么上去的?回复 08-25 22:19 咏明 回复 新新美猴王我是提前作了草稿。从草稿箱里发的回复 08-25 22:51沉言 回复  咏明哈,喜欢读你们的对话,学习啦,发现“不求甚解”也不是沉言一个,就是啊,能懂多少就懂多少,现在读书不用应付考试生活是多美好啊 :)
“要不然,我为啥搞这个,一够重要原因就是逼着自己补课。”,哈,很高兴知道贝先生的原动力,我们就开心地坐一辆车同游书海啦 !回复 08-26 09:09新新美猴王 回复 沉言刘老师功力,炉火纯青,道法自然,幽默智慧,尽在其中。回复 08-26 10:08沉言 回复 新新美猴王智慧的人赞扬智慧的人,那是一句顶沉言十句啊  :)回复 08-25 15:36绿影

讲一点他们叔侄情感以外的事。

那时的人怎么都那么早逝,“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孰谓汝遽去吾而殁乎,”大概是生活条件、医疗条件都差导致的吧?

而韩愈也很不健康,“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瞧这一家子!

回复 08-25 15:50 咏明 回复 绿影大概韩愈是近视眼吧。我在十几岁就“视茫茫”了,戴个眼镜就好了。至于“齿牙动摇”亦正常,我从19岁开始拔牙,一直拔到五十岁拔光了。还不如韩老先生!不过倒是没有“发苍苍”。只这点比他强一些。惭愧!回复 08-25 16:00 咏明 回复 绿影古代人寿命是短,一文中说:春秋时代“人均寿命尚不能达到30岁,而孔老夫子却能享年73岁”73岁就算高寿!难怪说“人生七十古来稀”不是少而是稀!看来我快追上孔老夫子的岁数了,托生在今天大幸!回复 08-25 16:04绿影 回复  咏明蛮好介绍他喝枸杞酒的。回复 08-25 22:38沉言 回复  咏明我想那时没有抗菌素是一大原因吧,科学的发达从读古文里我们来体会到今天能健康地生活是快乐的!回复 08-26 06:39绿影 回复 沉言是是是,要惜福。回复 08-25 17:38低能儿有译文就好理解了,欣赏。回复 08-25 22:43沉言 回复 低能儿我基本是读译文,然后对照试着读古文,像猜谜语一样也是很有趣味的,贝先生这样的排版一段古文一段译文让读书社朋友们很容易读下去,贝先生辛苦,一定花了很多时间。回复 08-25 13:58沉言“如今我派遣建中祭奠你,慰问你的儿子和你的乳母,他们如果有粮食可以维持到三年丧满,就等到丧满以后接他们来;如果生活困难而无法守满丧期,现在就把他们接来。其余的奴婢,都让他们为你守丧。”,也看出当时的奴婢是最苦难的,没有粮食也要等到三年丧满,那会是怎样的日子啊?
一个是妇女的解放,一个是奴隶的解放,我们要感谢先辈付出的牺牲!回复 08-25 13:51沉言“所谓天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所谓理者不可推,而寿者不可知矣!”
这样的步步逼近来阐述心中的不解和悲伤,很感人!回复 08-25 13:45沉言“读诸葛亮《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读李密《陈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 
记下来啦,都想读的 :)回复 08-25 12:59月明祭文常以对亡者歌功颂德为多,韩愈却以祭文倾诉自己对死者如泣如诉的怀念和回忆,和对【理者不可推,而寿者不可知】的无奈,情感真实感人。并还有实质性的承诺:【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长吾女与汝女,待其嫁。】等。
读最近几篇佳文,也注意到:古人虽有一官半职,也不免生活艰辛,四海奔波,并且40多就视茫茫发苍苍齿摇摇,十二郎还壮年死于脚病。如今社会进步了,生活优越,健康水平提高了,思甜忆苦,更为十二郎和前篇中的芸的命运感到惋惜。回复 08-25 13:44沉言 回复 月明月明点评沉言都会细读的,因为会有不一样的见解,让人读了眼睛一亮,是啊,这样的思甜忆苦是多么真!回复 08-25 11:56老梅44http://122.227.170.78/LaoNian/dushu/ShowArticle.asp?ArticleID=2934《祭十二郎文 》赏析回复 08-25 13:40沉言 回复 老梅44谢谢梅姐好助教,读了一部分赏析真的好想在回到大学去学中国文学,那一定会让沉言沉迷的 :)
“而韩愈这篇文章的语调句式随着自身情感的发展变化段段变、时时变。句式或长或短、或口语或雅句;语调则或急促或迂缓、或高亢或低回,真正做到了情至笔随。从而使文章收到了情文并生的最佳效果。”回复 08-25 11:32沉言下班回家一天的忙碌能在贝先生读书社里安静坐下看一篇这么有价值的古文让思绪回到1200年前古人的生活悲伤里感受亲情的温暖,感谢贝先生,这每一篇佳文小段播种的都是精神食粮,酿酒举杯,愿你快乐在朋友们的收获里,干杯吧 :)回复 08-25 13:09 咏明 回复 沉言以一篇文章,能够让今人和古人产生共鸣,让现代人不知不觉走进古人的精神世界,这是何等魅力!韩愈的名篇好多,但我感觉我们最需要的还是这一类存在于人们心底的情感抒发,即便是过了一万年,这种对亲情和友谊的颂歌也会有它的生命力。谢谢沉言欣赏。回复 08-25 13:30沉言 回复  咏明“但我感觉我们最需要的还是这一类存在于人们心底的情感抒发,即便是过了一万年,这种对亲情和友谊的颂歌也会有它的生命力。”,贝先生说的真好,能走回1200年和古人共鸣,真的是比上了看一张画,听一首歌,因为有更多实质性的内容,这是贝先生在倡议读书的帖子里谈到的,沉言现在深有体会啊!回复 08-25 12:13老梅44作者与逝者自幼孤苦伶仃相伴长大,患难中感情深厚,“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加之兄嫂抚育之恩如同父母,却“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生不能相养以共居,殁不能抚汝以尽哀,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作者边哭边写的哀痛欲绝跃然字面,感人至深。读后更加珍惜我们身边拥有的亲情。回复 08-25 12:57沉言 回复 老梅44“读后更加珍惜我们身边拥有的亲情。”,我想读书的最高目标是如何来净化自己的精神境界丰富自己的生活,读梅姐点评总是有收获 :)回复上一页 1... -1-1-1-1-1-1-1... -1下一页              

页脚

公司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客户服务 - 相关法律 - 博客风格 - 手机博客- 订阅此博客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0